416 普通动物学与普通fc生态学.doc
- 格式:pdf
- 大小:264.0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海洋大学2020年《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考研真题普通动物学(共7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分类学实践中,对血缘关系最为重视的分类学派是()。
A.传统分类学派B.数值分类学派C.支序分类学派D.进化分类学派2.绿眼虫无性生殖的主要方式是()。
A.裂体生殖B.纵二分裂C.出芽生殖D.质裂3.下列哪个词语最好地描述了海绵动物中央腔的主要功能()。
A.消化B.循环C.流水D.生殖4.下列哪种细胞不为刺胞动物所具有()A.间细胞B.孔细胞C.刺细胞D.内皮肌细胞5.如果将一只杜氏涡虫(三角涡虫)与一条颤蚓(小型寡毛类)放养在同一个8cm的培养皿中每天换水一次,但不投任何饵料,10天后你最可能观察到的结果是(已排除A-D选项外的其他可能性)()A.涡虫被饿死B.颤蚓被饿死C.颤蚓被涡虫捕食D.涡虫被颤蚓捕食6.青蛙的耳柱骨来源干()。
A.方骨B.齿骨C.舌颌骨D.角舌骨7.下列属于同源器官的是()。
A.盾鳞与骨鳞B.皮肤腺与牙齿C.盾鳞与牙齿D.骨鳞与皮肤腺8.具有一个枕骨髁的动物是()。
A.两栖类和爬行类B.鸟类和爬行类C.鸟类和哺乳类D.两栖类和哺乳类9.鸟类本能活动和“学习”的中枢是()。
A.大脑顶壁B.纹状体C.丘脑下部D.中脑10.含氮废物以尿素形式排出的动物是()。
A.两栖类和爬行类B.爬行类和鸟类C.鸟类和哺乳类D.两栖类和哺乳类二、判断题叙述正确的答“对”,叙述错误的答“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薮枝螅水母具缘膜,海月水母为无缘膜水母。
2.线虫是三胚层、不分节、具假体腔和完全消化管的蠕虫状无脊椎动物。
3.马氏管是一种排泄器官,基节腺的主要功能是内分泌。
4.扁形动物一般雌雄同体,体内受精。
5.动物分类的各个阶元中,物种是客观存在的;在分类实践中,属、科、目等阶元的确定存在很大的主观性。
6.软体动物的文蛤、环节动物的沙蚕和环毛蚓的初孵个体均称为担轮幼虫。
7.华枝睾吸虫的毛蚴和尾蚴主要生活于水中,其雷蚴和胞蚴生活于淡水螺的体内。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普通动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普通动物学》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专业:生态学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96 学时 6 学分(全学年)其中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普通动物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态学专业教学计划的主要科目之一,是动物系列科学的基础主干课。
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动物有机体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其目的是阐明动物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利于动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着重加强对动物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系统地掌握动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深对以动物适应机制为中心,系统发育为主线及动物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形态与机能的统一、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动物学原理的理解,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从事专门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培养学生具备胜任中学动物学教学及开展自然科学教育技能。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学好动物学,必须要勤于观察,善于观察。
动物世界和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学会用动物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为今后开展动物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1. 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和结构;2. 牢固掌握动物各门及主要纲的特征;重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的适应;动物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主要门类的演化关系;动物地理分布的基本知识和了解动物学科的发展前沿;3. 了解华北地区的动物种类及分布,生物多样性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从而加强动物资源的保护意识;4. 以生物多样性及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为线索,介绍动物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今后开展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三、先修课程无四、课程教学重、难点通过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多方面接触自然、联系实际,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描述、比较和实验等常用的研究手段,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作出科学的解释,从而揭示动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及系统发育等。
考研科目设置一览表————————————————————————————————作者: ————————————————————————————————日期:2012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设置及试题选用一览表序号类别码类别名称第一单元科目第二单元科目第三单元科目第四单元科目10251 金融▲101-思想政治理论(100分) ▲201-英语一或▲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统考外国语以外的其它语种,由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240-289)(100分)▲303-数学三(150分)或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150)431-金融学综合(150分)2 0252应用统计432-统计学(150分)3 0253 税务433-税务专业基础(150分)4 0254国际商务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150分)5 0255 保险435-保险专业基础(150分)6 0256 资产评估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150分)7 0352社会工作331-社会工作原理(150分) 437-社会工作实务(150分)8 0353 警务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150分)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150分)90451 教育333-教育综合(150分) 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8××或9××) (150分)10 0552 新闻与传播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150分)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150分)11 0553 出版335-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150分) 441-出版专业基础(150分)12 1351 艺术336-艺术基础或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6××或7××)(150分)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8××或9××,考试时间三小时以上六小时以下的科目代码使用5××)(150分)13 0852 工程▲301-数学一或▲302-数学二或▲303-数学三(仅供项目管理、物流工程领域选用)或337-“工业设计工程”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或338-生物化学(仅供“生物工程”领域选用)(150分)▲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或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8××或9××,考试时间三小时以上六小时以下的科目代码使用5××)(150分)140951 农业推广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或340-农业知识综合二或341-农业知识综合三或342-农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8××或9××,考试时间三小时以上六小时以下的科目代码使用5业知识综合四(150分) ××)(150分)15 0952兽医343-兽医基础(150分)16 0953 风景园林344-风景园林基础(150分)17 0954林业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150分)181151 军事351-招生单位自命题(150分)442-招生单位自命题(150分)19 0452 体育346-体育综合(300分)20 0454 应用心理347-心理学专业综合(300分)21 0651 文物与博物馆348-文博综合(300分)22 1055药学349-药学综合(300分)23 1056中药学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300分)24 1051 临床医学▲101-思想政治理论(100分)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统考外国语以外的其它语种,由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240-289)(100分)▲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300分)25 1052 口腔医学▲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或352-口腔综合(300分)261053 公共卫生▲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或353-卫生综合(300分)271054护理308-护理综合(300分)28 29 035101法律(非法学)▲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 (150分)▲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150分)035102 法律(法学)▲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150分)▲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150分) 0453 汉语国际教育354-汉语基础(150分)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150分)300851 建筑学355-建筑学基础(150分) 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8××或9××,考试时间三小时以上六小时以下的科目代码使用5××)(150分)310853 城市规划356-城市规划基础(150分) 446-城市规划设计或447-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时间三小时以上六小时以下的科目代码使用5××(150分)320551 翻译211-翻译硕士英语或212-翻译硕士俄语或213-翻译硕士日语或214-翻译硕士法语或215-翻译硕士德语或216-翻译硕士朝鲜语ﻫ(100分)357-英语翻译基础或358-俄语翻译基础或359-日语翻译基础或360-法语翻译基础或361-德语翻译基础或362-朝鲜语翻译基础(150分)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50分)33 1251 工商管理▲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 ▲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统考外国语以外的其它语种,由单位自命题(科目代码使用240-289)(100分)341252 公共管理351253 会计36 1254 旅游管理37 1255 图书情报38 1256 工程管理390257审计ﻫ注:1.括号内所注分值为该栏考试科目试题满分值。
普通动物学
普通动物学是2000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训蒲和朱伟义。
主要讲述了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本教材借鉴国内外动物学资料编写而成,对内容进行了精心的组织,除保持传统的、经典的动物学系统特色外,注重国内外动物学研究现状、研究的新进展、发展趋势以及与专业发展的密切联系,以反映学科水平;突出代表动物的科研价值,经济动物的综合利用途径,独树一帜,以体现农科特色;在整体上注重与中学动物学及组织胚胎学等课程的衔接,以保持本学科的系统性。
本教材极易与专业接轨,并深入浅出,图文并茂
前言绪论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第二节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第三节动物学的概念及研究动物学的目的第四节动物学的发展及研究动物学的方法
杀人蟹是日本蜘蛛蟹的变种,身躯庞大,最大的样本腿展开后长4.2米,动作却十分灵敏,在它眼前游过的小鱼,几乎没有一条能逃脱它的巨大螯钳。
为了寻找攻击对象,这种蟹会悄声无息的漂浮在海面上,露出两只潜望镜式的眼睛,发现附近有人时,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冲过去,凭着8只锐利的爪子,狠狠在缠住拼命挣扎的人,然后再用两只又大又坚硬的螯钳,去攻击人的身体,直到人遍体鳞伤、精疲力竭死去,接着他们便把人吃掉。
(小编已经开始害怕起来了)。
生态学重要简答整理1、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生物依赖于环境,只有适应了环境生物才能生存并进化;同时,环境又靠生物来维持与调控;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
2.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3.现代生态学的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研究对象的层次性更加明显,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展;国际性是其民展趋势。
4.简述经典生态学的几个学派及其特点法瑞学派:重视群落研究的方法,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的类型,建立了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
北欧学派:重视群落分析、森林群落与土壤pH值关系。
英美学派:重视群落的动态,从植物群落演替观点提出演替系列、演替阶段群落分类方法,并提出了演替顶极的概念。
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与优势种,建立了一个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并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
5.简述生态因子的概念及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作用;直接和间接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不可替代作用和补偿作用;阶段性作用。
6.关于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有哪些定律?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主要有以下两个定律:A.Leibig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食物的量;不少学者对此作了两补充:这一定律只适用于稳定状态;要考虑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B.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出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应作几点补充:生物能够对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广,而对另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窄;对所有因子耐受范围很宽的生物一般分布较广;在一个因子处于不适状态时,对另一个因子耐受性会受影响;生物不同生长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同,繁殖往往是敏感期;生物实际并不是在某一特定环境因子最适范围内生活,可能有其它更重要的因子在起作用。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标准信息库结构
一、考生报名信息库结构
(库名:代码/省市代码+SBM.DBF))
注:招生单位编制“考生编号”后上报的准考考生库(库名:招生单位代码/省市代码+SBK.DBF),结构与本表相同。
二、考生成绩信息库结构
(库名:招生单位代码/省市代码+SCJ.DBF)
注:①MBA联考综合能力成绩填在第4项;
②教育学、历史学、医学三个门类,第7项不填;
③缺考考生在相应成绩字段中填-1,违纪考生在相应成绩字段中填-2,舞弊考生在相应成绩字段中填-3。
三、拟录取考生信息库结构(库名:招生单位代码/省市代码+NLQ.DBF)
注:①本年度确定为保留入学资格的考生(第55栏不为空者),计入本年度的录取人数中,第53栏内填保留资格者拟派往工作单位,第54栏填拟派往工作单位所在地码,;
②第33栏填“12”和“23”者,第53栏需填考生委培、定向单位名称并在第54栏填委培、定向单位所在地码;第29栏填“29”者,第53栏需填考生委培、定向中学名称,54栏填委培、定向中学所在地码;
③第28栏填“5”、“6”者,第23栏填“2”;
④请各招生单位按要求认真核实考生的姓名、身份证号和学历、学位证书编号。
四、统考生(含MBA和法硕联考生)复试信息库结构
注:1、参加复试的统考生(含MBA和法硕联考生)不管是否拟录取均填写此表。
2、本表随录取库一起按规定时间报省级招办进行汇总后报教育部。
五、参加复试教师组成信息库结构
注:1、在同一院系所中应剔除两次或多次重复参加复试的教师。
2、本表随录取库一起按规定时间报省级招办进行汇总后报教育部。
普通动物学一、考查目标普通动物学为水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以研究动物的形态、习性、分类与系统演化为目的,要求考生了解动物学的概念、发展史和动物分类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类群动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深入了解动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演变进化过程。
二、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选择题15分(单选,每题1分);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简答题2 5分(每题5分);论述题10分(每题10分)。
共计75分。
2、内容结构绪论与动物进化基本原理(5%)、无脊椎动物(55%)、脊索动物(40%)。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1、绪论与动物进化基本原理生物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动物学定义及分支学科,动物学研究简史,动物机体构成,动物分类、命名基础知识。
动物进化原理,生命起源与动物进化的例证,动物进化规律和进化谱系,动物地理区划。
2、无脊椎动物1)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纲及代表动物的主要特征,原生动物的经济意义。
2)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多细胞动物的共同特征,个体发育,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假说。
3) 海绵动物门海绵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4) 腔肠动物门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水螅纲、钵水母纲和珊瑚纲的主要特征。
5) 扁形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涡虫纲、吸虫纲和绦虫纲及代表动物的主要特征,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及更换寄主的生物学意义,中胚层出现在动物系统发生中的意义。
6) 假体腔动物线虫门、轮虫门的主要特征。
7) 环节动物门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多毛纲、寡毛纲、蛭纲的主要特征。
8) 软体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纲,瓣鳃纲、腹足纲和头足纲的主要特征及常见代表动物。
9) 节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纲,甲壳纲、昆虫纲的主要特征及常见代表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0)棘皮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及其代表动物的主要特征,棘皮动物门的分纲。
名解填空单选主线超强整理名词解释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1.脊索动物 2,头索动物 3脊椎动物 4羊膜动物 5四足类 6颌口类 7逆行变态 8无颌类 9无头类 10变温动物 11恒温动物 12咽鳃裂 13有头类 14小肾囊 15肝盲囊 16背裂 17脑眼 18眼点第十五章圆口纲一,名词解释1.圆口动物2.囊鳃类第十六章鱼纲一,名词解释1.鳞式 2齿 3脂鳍 4鳍脚 5鳍式 6洄游 7生殖洄游 8索饵洄游 9越冬洄游 10年轮 11银膜第十七章两栖纲一,名词解释,1.吞咽时呼吸 2幼态成熟 3幼体生殖 4原脑皮第十八章爬行纲一,名词解释1.次生腭2.胸腹式呼吸3.新脑皮4.犁鼻器5.封闭式盆骨6.卵胎生7.爬行动物8.羊膜卵9.尿囊10.蜕皮 11.自残断尾现象 12.毒牙 13.潘式孔14.屪囊膀胱 15.巩膜骨第十九章鸟纲一,名词解释1.鸟类2.瞬膜3.尾脂腺4.换羽5.综荐骨6.尾综骨7.开放式骨盆8.双重呼吸9.完全双循环 10.巩膜骨 11.栉膜 12.双重调节 13.腔上囊 14.气囊 15孵卵斑 16.喉囊17.嘴甲18.翼镜 19.常态足 20.对趾足21.食丸 22.并趾型 23.前趾型 24.离趾型 25.占区 26.窝卵数27.早成雏28.晚成雏 29.迁徙 30留鸟 31候鸟 32.旅鸟第二十章哺乳纲一,名词解释1.哺乳动物2.胎生3.妊娠4.无蜕膜胎盘5.蜕膜胎盘6.洞角7.实角8.胸廓9.硬腭 10.隔肌 11.口腔消化 12.颊囊 13.鲸须 14异型齿 15.再生齿 16.高冠齿 17.耳咽管 18.会厌软骨 19.食管沟 20.乳糜管21.肺泡 22.胼胝体 23.活命中枢 24.内分泌腺25.反馈 26.褪黑激素 27.重齿类 28.硬皮动物29.回声定位第二十三章动物地理分布一,名词解释.1.生物圈2.活跃生物圈3.泛生物圈4.副生物圈5.动物栖息地6.分布区7.动物区系第二十二章动物进化基本原理一.名词解释1.同源器官2.同功器官3.痕迹器官4.小进化5.大进化6.线系进化7.线系8.时间钟 9趋同进化 10.平行进化 11.停滞进化 12.趋异进化 13.适应辐射14.渐进模试 15.断续模试16.灭绝 17.种系发生 18.进化树 19.物种 20. 亚种 21.物种形成 22.地理隔离 23.生殖隔离 24.季节隔离 25.生态隔离 26. 生物发生律第十四章一,名词解释1.脊索动物:在个体发育的全部过程或某哦一时期,具有极所,脊神经管和鳃裂的动物2.头索动物:文昌鱼终生具有脊索,脊神经管和咽赛列三个主要特征,脊索纵轴身体权长,达到身体最前端,孤臣为头索动物3.脊椎动物:有明显头部和腹部,脊索只在胚胎发育阶段出现,随后或多或少被脊柱所代替,而且脊柱是由许多脊椎骨连接而成,故称脊椎动物4.羊膜动物: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在胚胎发育过程出现羊膜,因而合称为羊膜动物5.四足类:具有五指(趾)型附肢的脊椎动物6.颌口类;具有上,下颌的脊椎动物7.逆行变态:动物经过变态失去一些重要的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这种变态称为8.无颌类;无上,下颌合成对附肢的脊椎动物.如圆口纲动物9.无头类:头脊动物因头部不明显,没有明显的感觉器官和脑的分化,又称无头类10.变温动物:由于代谢水平低,不能产生足够多热个量和体温调节机制不完全,体温随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动物,称为变温动物11.恒温动物:由于代谢水平高,能产生足够的热量和体温条凝结机制完善,体温不随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动物,也称内温动物12.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的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鳃裂13.有头类:脊椎动物的脑和各种感觉器官在前端集中,形成明显的头部,称有头类14.小肾囊:柄海鞘无专门的排泄器官,仅在肠附近有一对具有排泄机能的细胞,称为小肾囊15.肝盲囊:文昌鱼的肠为一直管,向前伸出一盲囊,突出咽的左端,而称为肝盲囊,其功能分泌消化液,与脊椎动物的肝脏为同源器官16.背裂;文昌鱼神经管的背面并未完全愈合,尚留有一条裂隙称裂背17.脑眼;文昌鱼神经管上的黑色小点,为光线感受称为脑眼18.眼点:文昌鱼神经管前端的单个大鱼脑眼的色素点,无视觉作用第十五章一,名词解释1.圆口动物:又称无颌类,是无成对偶肢和上下颌的低等脊椎动物.2.囊鳃类:圆口纲动物呼吸系统由于具有独特的鳃囊结构,故又称囊鳃类.第十六章一,名词解释1.鳞式:硬骨鱼类鳞片的数目和排列方式,可用作分类鉴定特征,写法如下: 侧线鳞数目=侧线上鳞数目/侧线下鳞数目2.迷齿:古总稽鱼类和两栖类及坚头类的牙齿,从横切面上看,珐琅质深如到齿质中形成复杂的迷路样式.3.脂鳍:有的鱼类在尾部背面的正中线生有一个由皮肤和脂肪构成的鳍,称为脂鳍.4..鳍脚:雄性软骨鱼类的交配器,是腹鳍内侧一块基鳍软骨特化形成的变形器官.5.鳍式:鳍的种类及鳍条数目的表达式.如鲤鱼为:D.Ⅱ,19-20;P.I,16-18;V.II,8-9;A.III,5-6;C.20-22.D.P.A.C,分别表示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罗马字代表硬棘的数目,阿拉伯字代表软鳍条数目.6.洄游:是指有些鱼类在一定时期,一一定的路线,成群结队地向一定的繁殖场,越冬场或肥育场作周期性的迁游,如大,小黄鱼等.7.越冬洄游:从产卵场或肥育场向越冬场的迁游.8.索饵洄游:鱼类追踪捕食对象或寻觅饵料所进行的洄游.9.生殖洄游:以实现生殖目的而游向产卵场所进行的迁游.10.年轮:鱼体由于体内营养物质摄食状况不同呈现周期性有规律的生长,在鳞片表面留下鳞嵴变化痕迹,每年形成一个宽窄相间的生长带,即为年轮.11.银膜:鱼类眼球脉络膜层中所特有的一层银色薄膜,含有鸟粪素,可将射入眼球的微弱光线反射到视网膜上.第十七章一,名词解释1.吞噬式呼吸两栖动物的呼吸动作主要依靠口腔底部的颤动升降造成空气吸入和呼出肺的动力来完成呼吸这种呼吸方式称为吞咽或呼吸.2.幼态成熟有些鲵螈类如山溪螈和滇池蝾螈等在性成熟和具有生殖能力时,仍保留幼体时期某些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幼态成熟.3.幼体生殖处于幼体时期的动物就能进行生殖的现象.4.原脑皮低等脊椎动物大脑表皮仅有零星的神经细胞分布,并不形成细胞层.第十八章一,名词解释1.次生腭:指口腔顶壁的数块骨形成的水平分隔,爬行动物中以鳄类的次生腭最完整,作用是使内鼻孔后移,将鼻腔和口腔分开.2.胸腹式呼吸:借助于胸廓的扩张与缩小及腹壁肌肉运动完成呼吸的呼吸方式称腹胸式呼吸.3.新脑皮:大脑表层的锥体细胞聚集成神经细胞层.4.犁鼻器:位于鼻腔前下方,开口于口腔顶壁的1对盲囊状结构,内壁有嗅粘膜,是一种化学感受器.蛇类和蜥蜴类有发达的犁鼻器.5.封闭式骨盆;可骨和荐椎连接,左,右耻骨和坐骨联合,共同构成封闭式骨盒.6.卵胎生:某些鱼类和爬行类,受精卵留在母体的输卵管内发育,直至胚胎完成发育成为幼体时才产生,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卵黄.7.爬行动物:是指体被角质鳞或硬甲,在陆地繁殖的变温羊膜动物.8.羊膜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羊膜的卵.9.鸟囊:胚胎发育过程中,自消化道后部发生的一个充当呼吸和排泄的器官.10.蜕皮;爬行动物的鲮被定期更换的现象.11.自残断尾现象:一些蜥蜴尾在遭受拉,压,挤等机械刺激时,附生在自残部位前后的尾肌分别向不同方向作强烈的不协调收缩,于是就会在尾椎骨的某个自残部位连同肌肉,皮肤一起断裂,这种现象就称自残断尾现象.12.毒牙:是毒蛇前颌骨和上颌骨上的少数几枚特化的大牙,牙基部有排毒导管与毒腺相联.牙的表面有沟就称为沟牙,牙中央有管的称为管牙.13.潘氏孔:鳄类心脏的室间隔完整,在左右体动脉弓的基部里留有一个沟通2个心室的孔称潘氏孔.14.尿囊膀胱:羊膜动物的膀胱是由胚胎期的尿囊基部扩大而成的,因而成为尿囊膀胱.15.巩膜骨:爬行动物的眼球的巩膜中有一圈呈覆瓦状排列的环形小骨片称为巩膜骨.在鸟类中也有,具有保护眼球的作用.第十九章一,名词解释1.鸟类:鸟类是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和卵生的高等脊索动物.2.瞬膜:瞬膜是一种近于透明的膜,能在飞翔时遮覆眼球,以避免干燥气流和灰尘对眼睛的伤害.3.尾脂腺:是鸟类唯一的皮肤腺,能分泌油脂以保护羽毛不致变形,并可防水,故鸭雁等尾脂腺特别发达.4.换羽:鸟类的羽毛是定期更换,称为换羽.通常每年有2次换羽,繁殖结束后所换的新羽称冬羽,早春所换的新羽称夏羽或婚羽.5.综荐骨:是鸟类特有的结构,有后几枚胸椎,腰椎,荐椎和前几枚尾椎愈合而成,且与宽大的骨相愈合,使鸟类在地面步行时获得支持体重的坚实支架.6.尾综骨:鸟类尾骨退化,最后几枚尾骨鱼合成一块尾综骨,一直呈扇形的尾羽.7.开放式骨盘(盆):鸟类耻骨退化,左右坐骨,耻骨不像其它陆生脊椎动物那样在腹中线处相汇合联结,而是一起向侧后方伸展,鱼产大型硬壳卵有关.8.双重呼吸:鸟类由于有发达的气囊系统与肺相连以及肺由互相连通的三级支气管组成,呼吸一次,进行两次气体交换,与飞翔时耗氧量高相适应.9.完全双循环:自鸟类开始,心房与心室完全分隔,心脏分维左右心室和左右心房,在肺循环和体循环途径中动脉血和经静脉血完全分开.提高了携带氧的能力.10.巩膜骨:是巩膜前壁内着生的一圈覆瓦状排列的环形骨片,构成眼球壁的坚强支架,是鸟在飞行时不致因大气流压力而使眼球变形.11.栉膜:是后眼房内的是神经经背方伸入一个具有色素的,多褶的和富有血管的结构,主要有营养视网膜的功能.12.双重调节(视觉):鸟类所特有,眼球的前巩膜角肌能改变角膜的屈度,后巩膜角肌能改变晶体的屈度.13.腔上囊:鸟类泄殖腔背方的特殊腺体,幼鸟发达,成体失去囊腔成为一个有淋巴上皮的腺体结构,腔上囊还被用作鉴定鸟类年龄的一种指标.14.气囊:鸟类的呼吸系统十分特化,有发达的气囊系统与肺气管相通连,使鸟类具有双重呼吸,还可以避免内脏摩擦即起到冷却作用.鸟类的气囊一共有九个.15.孵卵斑:鸟类腹部的落区,与孵卵有密切关系,雌鸟在孵卵期间,腹部羽毛大量脱落,称孵卵斑.16.喉囊:鹈鹕的喉部皮肤膨大呈囊状,可以暂时存放捕获物,并有助于热天散发热量降温.17.嘴甲:雁形目鸟类嘴端加厚叫嘴甲,有保护作用.18.翼镜:绿翅鸭等鸟翼的飞羽上有发闪光的绿色,紫色或白色的斑块,称为翼镜.19.常态足:鸟的四趾为三前一后,这种足形称常态足,如雉鸡.20.对趾型:鸟类的四趾的2-3趾向前,1-4趾向后,称对趾型,如大杜鹃.21.食丸:猛禽在栖息地休息时,将所吞的入的鼠类,鸟类等不能消化的残团吐出来,这种残团叫做食丸,借此可分析鸟的食性.22.并趾型:像也鹰目鸟类那样,前趾基合并,称并趾型.23.前趾型:向雨燕目鸟类那样,后趾向前,基四趾均朝向前方,称前趾型.24.离趾型:雀形目鸟类的足趾3前1后,后趾与中趾等长,称离趾型.25.占区:鸟类在繁殖期常各自占有一定的领域,不需其他鸟类(尤其是同种鸟类)侵入,成为占区现象.所占的一块领地叫占区.26.窝卵数:每种鸟类在巢内所产满窝卵数目.27.早成雏:孵出时已充分发育,被有密的绒羽,眼已张开,腿脚有力,待羽干后,即可随亲鸟觅食.,如多数陆禽.28.晚成雏:出壳时尚未充分发育,体表光裸或微具稀疏绒羽,眼不能睁开,需由亲鸟喂养.如雀形目及猛禽等.29.迁徙:迁徙是对改变的环境条件的一种积极的适应本能,是每年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的周期性迁居,有定期,定向,集群等特点.30.留鸟:终年留居在出生地,不发生迁徙的鸟类,如麻雀.31.候鸟:在春秋两季,沿着固定的路线,往来与繁殖区和越冬区域之间,分为夏候鸟,冬候鸟.如家燕.32旅鸟:夏季在我国某地以北繁殖,冬季在我国某地以南越冬,仅在春秋两季节律性地从我国某地路过的鸟类.如极北柳莺.三、名词解释(本大题 6 小题 , 每小题 3 分 , 共 18 分)1 、世代交替:在动物的生活史中,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中国海洋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416科目名称:普通动物学和生态学第一部分:动物学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水螅的外胚层主要包括皮肤肌肉细胞、腺体细胞和细胞间细胞。
2.一年生蚓的神经系统包括一对正在愈合的合成大脑和腹部神经索,它们是典型的神经。
3、中国对虾(或日本沼虾)有20个体节,对附肢。
其中第5对为。
4、海参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和五触手幼虫,变态成幼参。
5、鸟类仅具有体动脉弓,而哺乳类则仅具有体动脉弓。
6.原生动物的三种运动细胞器是。
7.现有两栖动物大致可分为、和。
它的排泄器官被认为是最重要的。
文昌鱼的咽部是一个收集食物和呼吸的地方,几乎占据了身体的最后部分。
咽腔结构与尾状动物相似,包括、咽周沟等。
9、巴西龟属纲目的动物,石鳖属门纲的动物。
10、phylum为分类阶元中的。
suborder为分类阶元中的。
按照惯例,亚科、科和总科等名称都有标准的字尾,如字尾-oidea表示。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小题2分,共12分)在以下动物中(A.中国鲎,B.黑猩猩,C.蛛形纲动物,D.鸸鹋,e.皱纹盘鲍,F.中国林蛙,G.中国扬子鳄,H.晶体轮虫,I.海胆,J.柱头虫,K.海鞘,L.欧洲鳗鱼):1、其中中胚层形成为体腔囊法的有哪些?;2、呼吸器官为书鳃或书肺的有哪些?;3、大脑背壁主要为古脑皮的有哪些?;4、恒温动物有哪些?;5、脊椎动物中肾脏主要为后肾的有哪些?;6、后生动物有哪些?。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8分)1、逆转2、外骨骼3、合胞体4、上颞孔类5、双重调节6、适应辐射7、古维尔氏管8、同律分节9、妊娠四、问答题(子问题1得8分,子问题2和3得7分,总计22分)1。
双侧对称性和中胚层的意义是什么?2.鱼类相对于圆口鱼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胎生和哺乳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5、讨论问题(8分)论述无脊椎动物循环系统的演化过程。
第二部分:一般生态学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计15分)1、食物链2.利比希最小定律3。
全国统考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201英语一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202俄语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203日语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204英语二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301数学一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302数学二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303数学三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313历史学基础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314数学(农)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315化学(农)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416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有关初试科目:211翻译硕士英语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31社会工作原理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33教育综合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40农业知识综合二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41农业知识综合三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46体育综合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54汉语基础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57英语翻译基础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431金融学综合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432统计学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435保险专业基础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437社会工作实务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附: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一、考查目标《农业知识综合一》侧重于植物生产类综合知识的考查。
《普通动物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动物学基础1.1 动物的定义与分类介绍动物的定义和特征讲解动物的分类系统1.2 动物的细胞结构与组织介绍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讲解动物的主要组织及其功能1.3 动物的器官与系统介绍动物的主要器官和系统讲解各个系统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第二章:无脊椎动物2.1 原生动物门介绍原生动物的特征和代表物种讲解原生动物的分类和生态习性2.2 腔肠动物门介绍腔肠动物的特征和代表物种讲解腔肠动物的分类和生态习性2.3 扁形动物门介绍扁形动物的特征和代表物种讲解扁形动物的分类和生态习性2.4 线形动物门介绍线形动物的特征和代表物种讲解线形动物的分类和生态习性第三章:鱼类3.1 鱼类的特征与分类介绍鱼类的特征和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讲解鱼类的分类和代表物种3.2 鱼类的生态习性介绍鱼类的生态习性和行为特点讲解鱼类的栖息环境和食物链位置3.3 鱼类的解剖与生理介绍鱼类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讲解鱼类的主要器官和功能第四章:两栖类和爬行类4.1 两栖类的特征与分类介绍两栖类的特征和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讲解两栖类的分类和代表物种4.2 爬行类的特征与分类介绍爬行类的特征和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讲解爬行类的分类和代表物种4.3 两栖类和爬行类的生态习性介绍两栖类和爬行类的生态习性和行为特点讲解两栖类和爬行类的栖息环境和食物链位置第五章:鸟类和哺乳类5.1 鸟类的特征与分类介绍鸟类的特征和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讲解鸟类的分类和代表物种5.2 鸟类的生态习性介绍鸟类的生态习性和行为特点讲解鸟类的栖息环境和食物链位置5.3 哺乳类的特征与分类介绍哺乳类的特征和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讲解哺乳类的分类和代表物种5.4 哺乳类的生态习性介绍哺乳类的生态习性和行为特点讲解哺乳类的栖息环境和食物链位置第六章:动物的生殖与发育6.1 动物的生殖方式介绍动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讲解不同动物的生殖策略和生殖器官6.2 动物的发育过程介绍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讲解不同动物的发育特点和发育阶段6.3 动物的生殖行为介绍动物的求偶、交配和繁殖行为讲解动物生殖行为的意义和适应性第七章:动物的行为7.1 动物的行为类型介绍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讲解动物行为的适应性和进化意义7.2 动物的通讯与交流介绍动物的视觉、声音和化学信号通讯讲解不同动物的交流方式和适应性7.3 动物的防御行为介绍动物的逃避、伪装和攻击行为讲解动物防御行为的功能和适应性第八章:动物的生态关系8.1 动物的种间关系介绍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关系讲解竞争、共生、寄生和其他种间关系8.2 动物的种群生态介绍动物种群的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讲解种群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模型8.3 动物的群落结构介绍动物群落的组成和层次结构讲解群落生态学和群落演替第九章:动物的地理分布9.1 动物的地理分布规律介绍动物分布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讲解动物分布与环境因素的关系9.2 动物的生物地理学介绍动物的生物地理学研究和生物地理分布图讲解动物分布的地理历史和进化意义9.3 动物的保护与利用介绍动物的保护区域和保护措施讲解动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动物学研究的进展与趋势10.1 动物学研究的技术与方法介绍现代动物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讲解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和其他研究手段10.2 动物学研究的进展介绍动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现讲解动物学研究的意义和影响10.3 动物学研究的趋势与挑战介绍动物学领域的研究趋势和挑战讲解动物学研究的未来方向和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1. 动物的定义与分类:理解动物的分类系统是学习动物学的基础,需要重点掌握动物的分类等级和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普通动物学》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普通动物学》总结(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普通动物学》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普通动物学总结第一部分无脊椎动物的一般构造和生理一、对称动物身体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这些多种多样的形状也表示出动物的进化过程和动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
体制:即动物体的基本形式;无对称-球形对称—辐射对称—两辐对称—两侧对称①不对称:体不能分成两个或若干个对称部分——变形虫;②球形对称:通过一个中心点,有无数对称轴,可将球体切成对称面—-放射虫、太阳虫、团藻;③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央轴有许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表壳虫、钟虫、海绵动物、腔肠动物;④两辐射对称:由于有口、口道沟的存在,身体只能通过体轴作平行与垂直口道沟的两个对称面——珊瑚纲(海葵)、栉水母;⑤两侧对称:扁形动物及以上的动物都是属于两侧对称的(扁形、环节、软体、棘皮动物等)。
二、胚层单细胞原生动物,无所谓胚层的构造,最多如团藻一样只有1层细胞。
多细胞动物:两胚层动物:海绵动物(逆转动物)、腔肠动物.三胚层动物:扁形动物及以上三、体腔体腔是指消化管与体壁之间的腔.扁形动物以下没有任何形式的体腔。
原腔动物有原体腔(囊胚腔);自环节动物及以上,都有真体腔。
真体腔的产生对消化、循环、排泄、生殖等器官的进一步复杂化都有重大意义,被认为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有些高等无脊椎动物(包括环节动物门的蛭纲、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真体腔退化,形成围心腔、排泄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内腔和生殖管。
普通动物学历年考研真题简答2012年简答:举例说明无脊椎动物的体制与他们如何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什么是颌口类动物,哪些纲属于颌口类,有何特征。
真体腔与假体腔的不同之处。
涡虫、蛔虫与蚯蚓之间皮肌囊机构的不同。
胎盘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论述:脊索动物的循环系统的进化。
2011年1、简述体腔(假体腔和真体腔)出现的进步意义。
答:假体腔出现的:1、使肠道与体壁之间有了空隙,为体内器官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2、体壁肌肉层及体腔液的流动压力,使动物的运动摆脱了单纯依赖体表纤毛的摆动,运动能力得到加强3、体腔液使腔内的物质出现了流动循环,更有效地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真体腔形成的重大意义1作为体内液腔固有的机能①提高了体内物质转运的效率②为脏器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③流体静力骨骼功能2促进了器官系统形态与功能的重大发展2、如何理解海绵动物是动物进化的一个侧枝(为什么说多孔动物又称为侧生动物)?答:般认为: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进化中的一个侧枝。
结构与机能的原始性:具有与原生动物领鞭毛虫相同的领细胞,有人认为它是与领鞭毛虫有关的群体原生动物。
但是其个体发育中有胚层存在,细胞不能单独存在,故定为多细胞动物。
由于有水沟系、骨针、领细胞等特殊结构,以及在发育中有逆转现象,说明它又与其它多细胞动物不同,所以称为“侧生动物”。
3、试从发生顺序、所在位置和结构特征比较前肾、中肾和后肾的不同。
答:脊椎动物的肾脏有三种主要类型:前肾、中肾和后肾。
脊椎动物在胚胎时期都有前肾,但只有鱼类和两栖类的胚胎时期前肾才有作用。
前肾的位置靠近体腔的前段,由许多肾小管组成。
肾小管的一端开口于体腔,开口处膨大成漏斗状,这就是肾口,可以直接从体腔内收集代谢废物。
在肾口附近还有由毛细血管形成的血管球,它们利用滤过血液的方式把血液中的废物送入肾小管,肾小管的另一端与一个总的管道相连,这就是前肾导管,末端通到体外。
鱼类和两栖类成体以中肾执行排泄功能。
中肾位于前肾的后方,其肾小管一般不能与体腔相通,靠近肾口附近的肾小管外凸成为小支,小支末端膨大内陷成为双层的囊状结构,叫肾小囊(包曼氏囊),把毛细血管球包入其中,形成肾小体,它与肾小管一起形成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