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年级上-2-哪种材料硬
- 格式:pptx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1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堂作业本科学三年级上册班级姓名学号目录植物我问周围的材料1我看到了什么(1)1观察我问周围的材料(23)2校园的树木(2)2哪种材料硬(25)3大树和小草(3)3比较韧性(27)4观察水生植物(5)4它们吸水吗(29)5植物的叶(7)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31)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8)6砖和陶瓷(33)7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9)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35)单元练习(10)单元练习(36)动物水和空气1寻访小动物(12)1水(38)2蜗牛(一)(13)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39)3蜗牛(二)(15)3谁流的更快一些(41)4蚯蚓(16)4比较水的多少(43)5蚂蚁(17)5我们周围的空气(45)6金鱼(18)6空气占据空间吗(47)7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20)7空气有重量吗(49)单元练习(21)单元练习(51)综合练习(54)植物1我看到了什么★活动记录我用简短的语句,记录大树的特点(如:树皮光滑)。
★课堂练习我观察大树的时候用到的方法(在括号内打“√”)。
★资料阅读树木的分类:更具树木的生长类型,可以分成以下四类。
(1)乔木类:树体高大,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2)灌木类:书体矮小,主干低矮。
(3)藤木类: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
(4)匍匐类:干、枝等均匐地生长。
12校园的树木★活动记录参照教科书第7页的形式,完成树的观察记录。
★课堂练习判断题(1)树冠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2)大多数树木生长在泥土中。
()(3)树木的上生长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4)树皮都是很光滑的。
()23大树和小草★活动记录1.观察一株狗尾草,并记录你的观察发现。
2.记录大树与小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大树小草3★课堂练习选择题。
(1)有一种小草,开黄色大花,每个叶柄上长上着三张叶子。
这种小草是()。
A.蒲公英B.黄花醡浆草(三叶草)C.狗尾草(2)()的叶子有特殊的香味。
A.柳树B.樟树C.梧桐树(3)香樟树一样比较硬的茎叫()。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科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和观察的习惯。
2、帮助学生了解身边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能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
4、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记录和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的自然事物和现象。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2、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科学概念。
(2)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和实施简单的科学实验。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相关的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植物种子等。
2、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3、学生实验记录表格。
五、教学过程第一单元:植物第 1 课:我们周围的植物一、导入通过展示校园或公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看到的植物,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周围的植物。
二、新授1、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让学生实地观察各种植物,引导学生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等方式,感受植物的特征。
2、回到教室,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教师总结并介绍常见植物的名称、形态和特点。
3、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植物的介绍,加深对植物的了解。
三、课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如连线题、填空题等,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画一幅自己喜欢的植物,并在旁边写上植物的名称和特点。
四、课堂小结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植物的方法和植物的多样性。
第 2 课:植物的叶一、导入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图片,提问学生这些树叶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植物的叶。
二、新授1、发给学生一些树叶标本,让学生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并进行分类。
2、讲解树叶的结构,如叶片、叶柄等,让学生了解树叶的组成部分。
3、让学生通过实验,比较不同树叶的吸水性和透光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2课《哪种材料硬》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从这一课起,学生将探索材料的物理性质,它们分别是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直接指向希望学生形成的核心概念。
“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是整册教科书物质科学内容的开篇。
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需要认识物体并逐渐过渡到对物质的认识,当然这种认识主要是在物理性质方面。
材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十分适宜的认识对象。
因为颜色、大小和形状这些物理性质已不能满足他们对物体复杂特性的描述,需要认识另外一些物理性质、使用另外一些物理性质。
根据组成物体的材料和材料的物理性质来描述物体已成为他们发展的需要。
为此,本单元的任务是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物体的认识,帮助他们从材料的角度认识和描述物体。
对材料的认识是从4个最基本的物理性质展开的,采用的方法是简单测量,通过测量检验常见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并通过调查和观察等多种辅助手段,共同完成对木头、纸、金属、塑料等常见材料特性的了解。
硬度是材料表现出来的基本物理性质之一。
这一课,学生将用比较的方法检验4种常见材料的硬度,通过简单实验和观察丰富对金属材料特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的材料表面留下划痕,材料的硬度是相对的,认识金属有颜色、有光泽、能导电、能导热、有延展性的特征,将特征与用途相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了解金属的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物体的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检验的,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硬度大的材料能在硬度小的材料表面留下划痕的方法,判断四种材料的硬度大小。
【教学难点】利用硬度大的材料能在硬度小的材料表面留下划痕的方法,判断四种材料的硬度大小。
【教学准备】学生(每小组):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杯、热水。
教师准备:电路检测器、榔头。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一、我看到了什么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放大镜)是用来进行科学观察的一种工具。
二、校园的树木1.大树生长都需要的条件有(阳光)、(水)、(空气)。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一棵大树可以分成三部分(树冠)、(树干)和(树根),树冠的形状可以分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和(扇形)等几种。
4.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5.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答:树的相同之处:(1)他们都长在泥土里;(2)生长都需要阳光、水、空气;(3)都有树干、树冠、树叶;树的不同之处:(1)树冠有大小;(2)树干有粗细;(3)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4)结的果实不一样;(5)叶片不一样。
6.远远看去,一棵大树的外形是怎样的?有哪些部分组成的?答:从远处看树木,看到的树的整体形态,一般树的形状有树冠,树干,树根组成,从近处观察树的各个部分,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7.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答: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重复按压,在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色彩。
9.我观察的大树:我观察的大树它有五层楼那么高,树干很粗,用双臂刚好抱住。
树皮是银灰色的,摸上去有些粗糙,树枝上还有几只小鸟在鸣叫。
树叶的形状像个爱心,闻起来没有任何味道。
这是一棵杨树,已经在学校里生长了十几年了。
三、大树和小草1.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2.我知道树是(木本动物),草是(草本动物)。
3.在校园、郊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它是一年生杂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4.你知道哪些小草的名字?答:狗尾草、蒲公英、车前草、含羞草,指甲草等。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堂笔记第一单元:植物。
1. 我们知道的植物。
- 植物可真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朋友!到处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像公园里的大树、花坛里的小花,还有家里养的绿萝。
- 植物一般都有根、茎、叶,有的还会开花结果呢!比如苹果树能结出又大又甜的苹果。
- 要想好好观察植物,得用我们的小眼睛仔细看,用小手轻轻摸,用小鼻子闻闻味道。
2. 观察一棵植物。
- 老师带我们去校园里观察植物啦,我发现桂花树的叶子是椭圆形的,闻起来香香的。
- 观察植物的时候要从整体到局部,先看看它长得高不高,再看看叶子的形状、颜色。
- 别忘了把观察到的东西用简单的图画或者文字记录下来哦,这样就能记住植物的样子啦。
3. 植物的叶。
- 叶子的形状各种各样,有像扇子的银杏叶,有像手掌的枫叶,可有趣啦!- 同一棵植物上的叶子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新长出来的叶子小小的、嫩嫩的,老叶子就比较大、比较硬。
- 叶子还有很多作用呢,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给植物提供“食物”。
4. 这是谁的叶。
- 想要知道一片叶子是谁的,就得先看看它的形状、边缘、颜色这些特点。
- 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观察、讨论,说不定就能找到答案啦。
- 有时候也会认错,这可太考验我们的观察力啦!5. 植物是“活”的吗?- 植物当然是“活”的啦!它们会长大,会开花结果,还会“喝水”呢。
- 要是几天不给植物浇水,它们就会没精打采的,这就说明它们需要水才能好好活着。
- 植物还能感知周围的环境,比如向日葵会跟着太阳转。
第二单元:动物。
1. 寻访小动物。
- 校园里有好多小动物,像小蚂蚁、小蜗牛、小蝴蝶,它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
- 找小动物的时候要轻轻地,别把它们吓跑啦。
- 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小动物,能看得更清楚哟!2. 蜗牛(一)- 小蜗牛背着它的小房子慢慢爬,真可爱!- 它的触角一碰就缩回去了,好像在和我们玩捉迷藏。
- 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生活,要是太干了,它就不舒服啦。
3. 蜗牛(二)- 蜗牛是个小吃货,喜欢吃蔬菜和水果。
什么材料硬度高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抵抗硬物切割或压痕的能力,通常用来衡量材料的耐磨性和耐刮擦性。
硬度高的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为它们能够更好地保护产品表面,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产品质量。
那么,什么材料的硬度高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首先,金属材料是众所周知的硬度较高的材料之一。
金属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其晶粒的尺寸和形状,以及晶界的结构。
一般来说,金属晶粒越细小,晶界越多,材料的硬度就会越高。
例如,钢铁、铝合金、钛合金等金属材料因其晶粒微细、晶界结构复杂而具有较高的硬度,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等领域。
其次,陶瓷材料也是硬度较高的材料之一。
陶瓷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其晶体结构和成分。
由于陶瓷材料具有致密的晶体结构和高度结晶的成分,因此具有很高的硬度。
常见的氧化铝陶瓷、碳化硅陶瓷、氮化硼陶瓷等都具有极高的硬度,被广泛应用于刀具、研磨材料、陶瓷刀具等领域。
另外,高分子材料中的一些特定类型也具有较高的硬度。
例如,聚甲醛树脂、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等高分子材料因其分子链结构的特殊性而具有较高的硬度。
这些高分子材料通常被用于制造高强度、高硬度的工程塑料制品,如轴承、齿轮、机械零部件等。
此外,碳纳米材料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高硬度材料。
碳纳米材料主要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等,它们因其特殊的碳原子排列结构而具有极高的硬度和强度。
石墨烯被誉为“未来材料之王”,具有出色的导热性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传感器、材料增强等领域。
总的来说,硬度高的材料有很多种类,包括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和碳纳米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工业生产和科技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高硬度材料有更深入的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⒉哪种材料硬一、教材简析:本课从材料表现出来的基本物理性质之一——硬度入手,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刻划方法,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判断四种材料的硬度大小,并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丰富学生对金属材料特性的认识。
本课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比较铁钉、木条、卡纸、塑料尺的硬度大小;第二部分:认识金属及金属特性;第三部分:饮料罐回收再利用,主要通过饮料罐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饮料罐的制作过程,金属延展性的利用以及环保教育等。
二、教学背景:本单元的任务是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物体的认识,帮助他们从材料的角度认识和描述物体。
对材料的认识是从4个最基本的物理性质展开的,采用的方法是简单测量,通过测量检验常见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并通过调查和观察等多种辅助手段,共同完成对木头、纸、金属、塑料等常见材料特性的了解。
硬度是材料表现出来的基本物理性质之一,本课学生将用比较的方法检验4种常见材料的硬度,通过简单实验和观察丰富对金属材料特性的认识。
三、教学设计:(机动)(一)课前游戏:比比谁的力气大1.我们先来做一个掰手腕的游戏:比比谁的力气大(掰手腕时注意安全)2.再选择一生:如果再来一个学生,怎么知道他们三个人谁的力气大,谁的力气小?(先学生讨论发表意见,然后让学生比一比,明确结果,说明要知道三个人的力气大小,三个人每两个人都必须比过。
)3.讨论:如果有四个人要比力气大小,该怎么比?(学生讨论,小结:如果我们要知道四位同学中谁的力气大,需要这四名同学之间一一进行比较,也就是每两个人都要比过以后后才能排列起来。
)(开始上课)(二)比较橡皮和海绵哪种材料硬:(建立软硬概念,引出比较方法)1.师:今天看到同学们很亲切,因为我的女儿也跟大家一样大,昨天她问我一个问题:橡皮和海绵哪种材料硬?(黑板中帖橡皮和海绵实物,并板书:哪种材料硬)2.师:今天我请大家帮帮我,橡皮和海绵哪种材料硬?你用什么方法比出来的?3.师:请每一小组的材料员在课桌内拿出一号信封,请同学们都试一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堂作业本科学三年级上册班级姓名学号目录植物我问周围的材料1我看到了什么(1) 1观察我问周围的材料(23)2校园的树木(2) 2哪种材料硬(25)3大树和小草(3) 3比较韧性(27)4观察水生植物(5) 4它们吸水吗(29)5植物的叶(7)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31)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8) 6砖和陶瓷(33)7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9)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35)单元练习(10)单元练习(36)动物水和空气1寻访小动物(12) 1水(38)2蜗牛(一)(13)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39)3蜗牛(二)(15) 3谁流的更快一些(41)4蚯蚓(16) 4比较水的多少(43)5蚂蚁(17) 5我们周围的空气(45)6金鱼(18) 6空气占据空间吗(47)7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20) 7空气有重量吗(49)单元练习(21)单元练习(51)综合练习(54)植物1我看到了什么★活动记录我用简短的语句,记录大树的特点(如:树皮光滑)。
★课堂练习我观察大树的时候用到的方法(在括号内打“√”)。
★资料阅读树木的分类:更具树木的生长类型,可以分成以下四类。
(1)乔木类:树体高大,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2)灌木类:书体矮小,主干低矮。
(3)藤木类: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
(4)匍匐类:干、枝等均匐地生长。
12校园的树木★活动记录参照教科书第7页的形式,完成树的观察记录。
★课堂练习判断题(1)树冠的形状都是圆形的。
()(2)大多数树木生长在泥土中。
()(3)树木的上生长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4)树皮都是很光滑的。
()23大树和小草★活动记录1.观察一株狗尾草,并记录你的观察发现。
2.记录大树与小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大树小草3★课堂练习选择题。
(1)有一种小草,开黄色大花,每个叶柄上长上着三张叶子。
这种小草是()。
A.蒲公英 B.黄花醡浆草(三叶草)C.狗尾草(2)()的叶子有特殊的香味。
什么材料硬度高
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划痕、穿刺和变形的能力。
硬度高的材料通常具有较强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因此在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那么,什么材料的硬度高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一类常见的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硬度。
例如,钢铁是一种硬度很高的金属材料,它由铁和碳组成,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因此在制造机械零件和工具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了金属材料外,陶瓷材料也是一种硬度很高的材料。
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磨和耐腐蚀性能,因此在航空航天、化工和医疗器械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氧化铝陶瓷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常被用于制造陶瓷刀具、轴承和防弹材料等。
此外,高分子材料也是一类硬度较高的材料。
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耐腐蚀和绝缘性能,因此在制造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和纤维制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聚四氟乙烯是一种具有极高硬度的高分子材料,常被用于制造不粘锅和密封材料等。
总的来说,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都是硬度较高的材料。
它们在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大家对高硬度材料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年级上册科学主要笔记内容:1.1 我看到了什么●观察方法:1、看远看:树的形状、高矮,树干的粗细等近看:树根,树干,花和叶的颜色大小等2、闻树皮、花、叶等的味道3、听大树周围细小的声音4、摸树干或叶子的软硬、光滑、粗糙●观察时要注意:☐带着目的观察,简单地做好记录,带好纸和笔。
☐要爱护树上或树下的小动物,不要打扰它们。
☐植物都有生命,爱护大树,不要随意采摘树叶或剥树皮。
1.2 校园的树木大树的相同点:都需要阳光、空气、水分;都有树干和树冠;都要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
大树的不同点:树冠大小不同;树干粗细不同;树皮粗糙程度不同;花和果实不一样。
1.3 大树和小草大树茎,质地硬,较粗壮,属于木质茎。
树属于木本植物。
小草茎,质地软,较细小,属于草质茎。
草属于草本植物。
1.4 水生植物1.5 植物的叶●叶子都是由叶柄和叶片组成的,叶片上有叶脉。
叶脉是叶片的一部分,叶脉是运送水分和营养的通道。
●一片叶的生长过程是:叶芽→小叶→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落叶1.7植物需要哪些相同特点●向日葵的一生: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枯死2.1 寻访小动物叶柄叶脉2.2 蜗牛(一)蜗牛是用身体的腹足爬行的,在爬行过程中会分泌粘液。
2.3 蜗牛(二)2.4 蚯蚓2.5 蚂蚁2.6 金鱼2.7 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3.1 我们周围的材料3.2 那种材料硬●硬度从大到小分别是:金属——塑料——木头——纸3.3 比较韧性3.4 它们吸水吗●吸水性由强到弱:纸>木片>金属=塑料3.5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像金属类材料制成的物品在水中是沉的;●像木头、塑料类材料制成的物品在水中是浮的。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物体的材料有关。
3.6 砖瓦和陶器、瓷器3.7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4.1 水●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大类。
4.2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4.3 谁流得更快一些●黏度:洗洁精>油>水●液体和固体的比较不同点:液体无一定形状但有流动性固体有一定形状但无流动性相同点:都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4.4 比较水的多少4.5 我们周围的空气4.6 空气占据空间吗4.7 空气有重量吗。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2《哪种材料硬》教案一. 教材分析《哪种材料硬》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了解不同材料的硬度差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尝试新鲜事物。
但学生在实验操作、观察分析等方面还需加强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了解不同材料的硬度差异。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了解不同材料的硬度差异。
2.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不同材料的硬度。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各种材料(如木头、石头、塑料、金属等),工具(如刀具、钳子等),实验桌、实验椅等。
2.实验报告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不同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进而引出本课主题——探究不同材料的硬度。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材料,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材料的名字。
然后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硬度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用刀具、钳子等工具测试不同材料的硬度,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实验成果,让学生总结不同材料的硬度特点。
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巩固学生对硬度概念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根据实验结果,你能解释为什么有些材料容易损坏,而有些材料则较难损坏吗?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不同材料的硬度差异。
《哪种材料硬》教学设计及反思]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表面留下划痕。
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能通过比较检验材料的硬度,金属的特性。
三、教学难点:金属的特性四、教学准备:黑色不透明塑料袋,毛巾,水泥砖,木头、卡纸、铁尺,塑料尺,空饮料罐,记录表,信封等。
核心思想:1. 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应硬强调实验的公平性。
从游戏,和实验过程共同体现。
2. 相对性,材料比较时的软和硬,是相对的。
3. 硬度是材料的重要特性(重要物理性质)。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硬度,即使是同一种材料,硬度也不一定相同。
材料准备:绳子。
Ppt,涂色的跆拳道表演板。
青砖碎片、表演板碎片。
记录纸、木块、卡纸、铁尺、塑料尺、榔头、金属爱心两个、金属垫板、易拉罐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两个黑色袋子师:上课之前之前老师有个问题,谁还记得上一节的科学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生:我们周围的材料师:谁能来说一说那我们周围有哪些材料啊生:金属,木头。
(叫两个学生)师:恩,还有很多同学举手,这说明了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材料,是不是啊?现在呢老师这里有两样材料,出示木头和毛巾,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生回答:木头硬,毛巾软等(师一边让学生说用什么方法判断出的)师:那么这两种材料同学们一摸就知道毛巾很软,木头很硬,这两者之间的软硬很明显。
不过,老师这里还有一种材料哦,举起水泥砖提问:请看这是水泥砖(下去让学生摸一摸)提问,怎么样,生回答,很硬。
师:举起木头,那和木头比这两者又是谁硬呢生:水泥砖或者木头(不能重复回答,所以提问时要问谁有不同的看法)三、比较硬度1.师:看来大家对砖和木头有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砖和木头哪种材料硬。
三年级上科学说课哪种材料硬本日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位第2课《哪种质料硬》中的实验《比较铁、铝、木条,哪种质料硬》。
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举行:一、课本与学情剖析1)实验在传授中的身分和作用。
比较质料硬度是在学生已经明白了金属、木头等质料的基础上举行的比拟实验,为接下来明白金属的性质打下基础。
“我们周围的质料”单位是整册教科书物质科学内容的开篇。
从这一课起,学生将对质料的探索从4个最基本的物理性质展开。
硬度是质料表现出来的基本物理性质之一。
这一实验中,学生将用比较的要领查验3种物体的硬度。
为接下来探究质料的其他物理性质打下基础。
2)学生状况剖析及对策。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猛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纵具体形象的事物,所以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必须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夸大用相符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学习。
为此,比较三种常见质料的硬度,必须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切身动手实验,从而举行查看,得出结论。
而三年级学生年龄小,打仗实验少,动手能力不强,语言描述能力短缺,故连合讲义及科学基本要求,特制定:传授目标:科学知识:明白硬度是质料的物理性质之一,可以用来描述质料;知道硬度较大的质料,能在硬度较小的质料表面留住划痕;科学能力:能用刻划痕的简略实验比较质料的硬度;能用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质料;科学态度:成长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3)重点难点及确定重点难点的依据。
重点:用刻划痕的要领比较质料的硬度。
难点:明白硬度较大的质料,能在硬度较小的质料表面留住划痕二、说实验类型和实验的科学目的本实验的实验类型是分组,定性,比较,探究。
本实验的科学目的是比较铁、铝、木条,哪种质料硬。
三、传授计谋教法:采取了“讨论法”“标题导入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法:议决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法:查看、讨论、实验等,培育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四、质料准备每组:巨细、厚度相同的铁条,铝条,木条各两条,记载表格一张五、传授程序(一)标题导入,发起猜测(10分钟)【导】出示铁、铝、木条,这三种质料,问:谁最硬?谁最软?你是怎么排列的?让学生畅所欲言,公布各自的想法,充分明白学生头脑中敷衍鉴别质料软硬的前概念,便于接下来展开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