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技巧——题名
- 格式:pdf
- 大小:77.51 KB
- 文档页数:1
·医学检验·DIABETES NEW WORLD糖尿病新世界糖尿病新世界2021年2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血压指标数值明显较高(P <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糖指标数值明显较高(P <0.05),陈素琼[6]的研究提及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结果高于参照组(P <0.05),分析原因如下:2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会出现胰岛素分泌异常情况,导致患者血脂代谢出现异常情况,再加上患者血糖浓度比较高,在病发以后不能全部进行分解和利用,导致患者机体血脂合成较多才能提供机体所需能量,因上述因素的影响,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处于异常状态,因此血脂指标测定是2型糖尿病确诊的主要依据[7]。
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都是2型糖尿病诊断的主要指标,其中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对于以往30~90d 的血糖水平准确判断,如果血糖指标控制效果理想,那么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会有所降低,如果血糖指标波动较为严重,所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会出现不平行现象,所以在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时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时间等多方面的影响,保证测定指标数值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8]。
在一般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的存活时间具有一定联系,同时血红蛋白和血液接触时间以及血液浓度都具有密切联系,简单来讲就是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会随着红细胞的存活时间增加、血液浓度升高以及血红蛋白和血液接触时间延长不断升高,因此糖尿病诊断过程中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可以进行有效判断[9]。
除此以外血压指标变化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糖尿病和高血压、冠心病具有同等危险性,据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糖尿病患者存在血压调节异常的情况,例如代谢异常、自主神经病变等,会导致患者交感神经功能处于降低状态,血压指标波动,心、脑、肾等器官的血流灌注处于下降趋势,甚至会加重靶器官功能的损害,测定血压指标可掌握患者血液昼夜节律的异常程度,对于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等相关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10]。
在该院收治的96例维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中,分别以血液透析治疗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两种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应用,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7.1%,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89,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1.4±6.8)分、(65.2±7.8)分,对照组分别为(41.2±6.7)分、(52.3±6.3)分,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白蛋白、甲状旁腺素、β微球蛋白等指标变化均比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一结果表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进行尿毒症患者治疗效果较单纯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好。
这是由于血液灌流、常规血液透析等,都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并且在血液透析治疗技术以及仪器设备等不断发展情况下,其在临床治疗应用中的适用性以及特征变化差异也相对显著,因此,临床治疗中结合患者病症情况以及对血液透析治疗耐受性进行不同方式选择与治疗应用,在促进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提升上,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而血液透析治疗是通过将患者体内血液毒素去除以实现患者病症控制和改善治疗,但是,其在进行血液毒素去除过程中对分子量在500道尔顿以上的大分子物质不能够实现完全去除[10];而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中,不仅可以通过常规血液透析实现血液小分子毒素去除,同时通过吸附剂对血液内源性或者是外源性的大分子毒素进行有效去除,能达到更好的净化目的,以减少血液毒素对患者机体器官功能以及代谢变化的不利影响,从而起到病症控制与治疗改善的效果。
因此,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疗效及各项指标变化较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患者差异显著。
有研究显示,在对47例尿毒症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与单纯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相比,其治疗有效率达89.7%,明显高于单纯血液透析治疗患者(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论与该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INDUSTRY理4个阶段。
PDCA 循环法是一种普遍试用的管理哲学[16]。
近年来,在国内各个领域都有实践应用,特别是在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应用,均得到了一定的成效[17-19]。
该次研究中通过总结现有口腔器械清洗中存在的不足,认为培训不到位、缺乏清洗消毒灭菌知识、责任心不足、缺乏沟通与配合,没有或未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器械陈旧老化、监督制度不完善及不及时检测清洗效果等是造成器械清洗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对策,通过人员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加强监督及更换不符合要求的器械等措施的实施,口腔器械10倍放大镜目测合格率、隐血合格率,以及总合格率均有了明显的提高(P <0.01),特别是拔牙钳等难清洗的器械清洗合格率有了显著的提高(P <0.05)。
PDCA 循环管理模式,采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无限循环,直至达到理想效果,在循环中不断分析总结上阶段的不足,分析原因,在下阶段或下一循环中改进完善,使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从而推进器械清洗效果的不断提升[20]。
综上所述,在口腔器械清洗管理中,采用PDCA 循环法,能够有效提高清洗效果,对提升灭菌成功率,减少口腔科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保护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彭磊,康虹.PDCA 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3):120-121.[2]娄静.PDCA 循环管理策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5):27-29.[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506-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4]李漫春,姚卓娅,詹朦.两种方法对手术器械特殊污染物骨粘固剂的清洗效果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8,35(9):710-711.[5]陈炜婧,高颖洁,呙容,等.品管圈活动用于提高口腔器械清洗质量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3):102-104.[6]凌菱,李彬,张华平,等.广东省某镇民营诊所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67-68.[7]刘素珍.探讨口腔器械优化流程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灭菌中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5):194-195.[8]刘艳华,李莉,房海燕,等.口腔器械集中供应与传统清洗效果的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10):1581-1583.[9]赵月.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口腔器械的清洗效果评价[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16):68-69.[10]陈润元,刘晓芬,曹立群,等.品管圈管理模式在提高可复用口腔种植器械有效清洗率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2):5-8.[11]金明海.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3):58-60.[12]石永乐,刘帆.口腔医疗机构艾滋病职业暴露及职业防护的研究进展[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9,37(4):433-437.[13]张凤苹,李华.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及职业防护措施[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9,18(2):216-218.[14]闫凤琴,时文锦.品管圈活动对改善口腔专科器械返洗率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7,15(7):854-855.[15]李彬,姚兰.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口腔专科医院消毒中心器械清洁率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6(1下旬刊):167-169.[16]Rowland HS ,Rowland BL.Nursing administration handbook [M].4th Ed.Burlington:Jones &Bartlett Learning,1997:406-408.[17]李娜,李晓燕,金翔宇,等.浅析PDCA 循环法在口腔专科医院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9(1):237-238.[18]郑松娅,朱聆香,汪蔚,等.PDCA 循环管理在急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2):1873-1876,1881.[19]Hanawa T,Momo K.PDCA cyc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clinical formulation thinking in actual example[J].YakugakuZasshi,2019,139(10):1267-1268.[20]郑松娅,朱聆香,汪蔚,等.PDCA 循环管理在急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2):1873-1876,1881.(收稿日期:2020-09-25)·编读往来·论文写作技巧———题名1.题名应以准确、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INDUSTRY·编读往来·论文写作技巧———题名1.题名应以准确、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
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
一般不设副题名。
一般不超过20字。
2.题名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也不应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
3.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4.题名转行应保持词语的完整。
完整的词拆开转行,虚词(例如"的"字)应尽可能留在行末,而连接词(例如“和”“与”“及其”等)不宜留在行末。
2.2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纠纷或投诉事件发生率实验组管理后的护理纠纷或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纠纷或投诉事件发生率比较[n (%)]3讨论公开量化考核属于现阶段医院质量管理创新改革中较为重要的内容,传统的医院手术室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新入院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手术室的环境、护理工作要求及标准等不熟悉,极易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而手术室的资历较老的护理人员由于强大的护理强度,觉得自己的护理技能很成熟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一种工作态度不端正及懒散等行为,致使护理人员不能很好地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导致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下降的现象出现[4]。
因此在手术室管理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公开量化考核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考核管理模式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中的每一个人进行了一定的考核及评价,有理可依、有据可循,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手术室管理的透明度,实现了手术室管理中的人人平等[5]。
其中公开量化考核管理中倡导的多劳多得、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及标准体现了按劳分配、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绩效优先等公平公正的原则,加上公开量化考核方式其中蕴含的多元化的手段对不固定的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考核[6-8]。
·外科研究·SYSTEMS MEDICINE系统医学系统医学2019年8月第4卷第16期时间方面。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41.11±4.22)min,开腹手术组(43.29±5.0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P>0.05),手术时间长短与手术医生的熟练程度相关[11],该科自开腹展腹腔镜手术以来,手术例数不多,相信随着实践次数增多,手术时间也将缩短。
⑥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6.28±4.03)h、体温恢复正常(50.27±8.37)h、住院时间(5.01±1.38)d 低于对照组的(28.89±6.48)h、(71.22±9.26)h、(7.31±1.55)d(P<0.05);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也相应较低[1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4.65%低于对照组的16.28%(P<0.05)。
与刘钟华[13-15]报道的急性阑尾炎经腹腔镜手术排气时间(25.01±2.61)h、住院时间(6.02±1.21)d、出血量(8.13±1.32)mL 优于以往的开腹术式的(36.15±3.57)h、(8.13±2.59)d、(26.6±2.51)mL 一致。
综上所述,将腹腔镜置入患者体内,能够精准诊断患者病情,找准阑尾具体所在位置,并给予切除治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法相比,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法,患者切口小、伤口恢复周期短,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应用也存在局限性,并不难完全替代传统开腹手术,在遇到肠管损伤、阑尾发生动脉出血难以控制、坏疽性阑尾残端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妊娠型阑尾炎均等需要中途转为开腹手术。
[参考文献][1]黄陈海,陈朝宇,时文哓.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1):57-58.[2]赵晓刚.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复杂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比较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4):133-134.[3]郭长伟.腹腔镜技术在复杂性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4):32-33.[4]冯卫,张伟雄.经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与常规开腹行阑尾切除术临床疗效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5):80-82.[5]李含拓,任志刚,李明辉,等.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诊疗中的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22(3):335-338.[6]汪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2):62-64.[7]苏洲,姚寒晖,夏猛,等.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7):1150-1152.[8]李高平,白万祥,丁志雄.不同术式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比较[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7):940-941.[9]潘子鹏,李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8):119-122.[10]周志鹏,谭向龙,李成刚,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2016,9(3):139-141.[11]王东君,张新元,张震波,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4):380-381.[12]丁成明,彭健,贺军,等.腹腔镜技术在复杂性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5):551-553.[13]刘钟华.急性阑尾炎经腹腔镜手术与以往的开腹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当代医学,2018,24(34):78-79.[14]姜海,刘佳.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3):18-19.[15]庞永奎.腹腔镜与开腹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对照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5,9(6):491-493.(收稿日期:2019-05-20)·编读往来·论文写作技巧———题名1.题名应以准确、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