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分离血浆磁珠法的建立
- 格式:pdf
- 大小:161.13 KB
- 文档页数:3
磁珠法核酸分离技术概况
传统的核酸分离技术包含沉淀,离心等过程,这些纯化方法的步骤繁杂、费时长、收率低,接触有毒试剂,很难实现自动化操作;而采用磁性微球做载体进行核酸分离技术就能很好地克服这些缺点,实现样品的快速、高效制备,是未来核酸纯化方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磁珠法提取核酸简介
磁珠法提取核酸是通过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从细胞中游离出来的核酸分子被特异的吸附到磁性颗粒表面,而蛋白质等杂质不被吸附而留在溶液中。
反应一定时间之后,再在磁场作用下,使磁性颗粒与液体分开,回收颗粒(即磁珠-DNA 混合物),再用洗脱液洗脱即可以得到纯净的DNA。
磁珠法不需要离心、不需要加入多种试剂,操作简单,符合核酸自动化提取要求,是未来核酸纯化方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技术路线简易流程
样品裂解—磁珠与待分离DNA特异性结合—磁珠-DNA混合物的洗涤—磁珠与待分离DNA的洗脱分离(即结合-洗涤-洗脱三步)。
细胞裂解后,向裂解液中加入磁珠,当溶液的PH值小于6.5时,磁珠选择性的与优化的DNA结合,此时将吸附有DNA的磁珠置于磁场中,通过缓冲液去除没有被吸附的杂质(蛋白等),然后将磁珠置于PH值8.5的缓冲液中,纯化的DNA即可进入缓冲液中。
三、优点
配合微纳米磁珠核酸提纯试剂,优化样品回收和提纯效果,直接用于后续实验。
1、自动化操作保证了实验结果稳定,避免人工操作引起的差异及错误。
2、自动化操作系统,严格控制孔孔之间污染,避免操作人员的污染和被污染。
四、临床应用
乙肝、丙肝、艾滋病、流行性病毒、感染性疾病等。
下图是国外kingfisher磁珠法核酸提取技术原理图,供参考。
磁珠法和一步法提取磁珠法和一步法提取是两种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主要用于生物样品中的目标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两种方法在操作和原理上略有不同,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介绍。
磁珠法提取(Magnetic bead extraction)是一种利用表面修饰的磁性微珠进行生物分子分离的技术。
该技术利用了磁性微珠与生物分子之间的特异性结合,通过磁场对磁珠进行分离,从而实现了对生物分子的快速、高效、特异性纯化。
操作步骤:1、将磁珠悬浮液与待纯化溶液进行混合,磁珠表面的功能化基团与待纯化样品中的目标分子结合。
2、使用磁力使磁珠聚集在一起,利用外部磁场,将磁珠沉降到底部,分离不含目标分子的上清液。
3、用洗涤缓冲液对磁珠进行洗涤,去除非特异性吸附的杂质,提高样品的纯度。
4、调节溶液条件,使磁珠与目标分子结合的特异性增强,从而实现目标分子的特异性纯化。
优点:1、快速:磁珠法提取中的磁场分离可以快速完成分离纯化的操作,比传统分离方法更加高效。
2、特异性强:磁珠本身可以表面化学修饰,增加生物分子与其之间的亲和力,可以实现高特异性纯化。
3、多样性:磁珠可以根据不同的样品类型和目标分子的特性来选择不同的表面修饰方法和磁性微珠,适用于不同种类的生物分子的纯化。
一步法提取是一种快速、高效的蛋白质纯化方法,可用于提取膜蛋白、质粒、抗原等生物大分子。
该方法基于亲和纯化原理,利用静电作用或氢键等作用机制,使目标分子与亲和基团结合,从而实现其高效纯化。
1、制备含有亲和基团的亲和树脂,如Ni-NTA、Protein A等。
2、将亲和树脂与待纯化的样品进行搅拌,通过稳定的结合-解离过程,使目标分子通过亲和树脂的结合和分离步骤,被高效分离和纯化出来。
3、洗涤并剥离亲和树脂,以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物,提高目标分子的纯度。
4、Elution(洗脱):通过改变溶液条件,将目标分子从亲和树脂上洗脱下来,成为纯化后的目标分子。
1、高特异性分离:亲和树脂与目标分子之间具有特异性结合作用,从而实现了目标分子的高特异性分离纯化。
nipt提取流程磁珠法NIPT(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是一种非侵入性产前筛查测试,用于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特别是常见的三体综合征(Down综合征),还包括父源性染色体异常和染色体微重排。
NIPT的一个流行的测试方法是使用磁珠法来提取胎儿游离DNA。
以下是NIPT磁珠法的提取流程。
1.培养腹腔游离DNA细胞:通过母体血液提取,将血浆和红细胞分离。
血浆中包含一定量的胎儿游离DNA。
提取的血浆样本需要在规定温度下储存,以保持DNA的稳定性。
2.提取游离DNA:使用商用化学试剂盒来提取血浆中的游离DNA。
这一步通过化学变性和蛋白酶处理,可以去除多余的蛋白质和核酸,同时保留游离DNA。
3.DNA片段大小选择:在这一步中,使用甲基化磁珠来结合DNA片段。
甲基化磁珠利用DNA序列上的甲基化模式进行特异性结合。
非甲基化DNA片段则不结合磁珠,可以通过磁力分离去除。
4.洗涤和去除杂质:将结合DNA的甲基化磁珠通过磁力分离,洗涤多次以除去杂质。
这一步的目的是保证提取的DNA纯度高,减少干扰因子的影响。
5. 洗脱DNA:将纯化后的DNA从磁珠上洗脱下来。
这一步可以使用Elution Buffer等特定试剂洗脱。
6. DNA定量和质检:使用核酸分析仪(如Qubit或NanoDrop)对提取的DNA进行定量和质检。
定量是为了确定DNA的浓度,而质检则是检查DNA的纯度和完整度。
7.NIPT结果分析:经过上述流程提取的DNA样本会进行高通量测序。
通过测序分析获得的数据会与数据库中的正常基因组和已知突变序列进行比对。
最后,在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的参与下,根据比对结果对胎儿染色体异常进行判断。
总结:磁珠法是NIPT提取胎儿游离DNA的常用方法之一、它通过对游离DNA进行化学提取和纯化,能够有效去除杂质和蛋白质,提高DNA的纯度和浓度。
整个流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步骤的条件和操作,以保证提取到高质量的DNA样本,从而确保NIPT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磁珠制备方法
磁珠制备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药物研发、生物分离等领域。
磁珠制备方法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磁性材料,以及制备工艺的优化。
首先,选择合适的磁性材料是磁珠制备方法的关键。
常见的磁性材料包括氧化铁、氧化镍、氧化钆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磁性和生物相容性,能够在生物样品中实现快速、高效的分离和富集。
其次,制备工艺的优化对于磁珠的性能和应用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制备磁珠的工艺包括溶剂反应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
在选择制备方法时,需要考虑磁珠的粒径、分散性、表面修饰等因素,以满足不同实验的需求。
在实际操作中,磁珠的制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原料的准备,即选择合适的磁性材料和表面修饰剂;其次是合成反应,通过溶剂反应、共沉淀等方法将原料转化为磁珠;最后是表面修饰,通过化学修饰、功能化处理等方法,改善磁珠的性能和稳定性。
除了传统的制备方法,近年来,一些新型的磁珠制备技术也不断涌现,如微流控技术、纳米材料修饰等。
这些新技术在提高磁珠的性能和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磁珠制备方法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总之,磁珠制备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对于生物医学、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合适的磁性材料和优化制备工艺,可以制备出具有优良性能的磁珠,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工具。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相信磁珠制备方法将会在未来发展出更多的应用和潜力。
孕周血浆DNA提取
实验目的:孕周血浆样本cfDNA提取。
实验:
一. 实验材料
实验仪器:金属浴
实验试剂:人和未来血浆游离DNA提取试剂盒
二. 实验方法
实验步骤:
1、向无核酸管中加入2ml Lysis buffer、120ulproteinaseK、15ul助沉剂、30ul磁珠及1m样
本,颠倒混匀20min;
2、将1.5ml Ep管置于磁力架上,将样本转移至Ep管中,静置至磁珠吸附至磁铁一端后吸
去废液;
3、重复步骤2至所有样品均转移至Ep管内;
4、将Ep管从磁力架上取下,加入500ul Wash BufferⅠ充分颠倒混匀使磁珠重悬,将Ep管
置于磁力架上,静置至磁珠吸附至磁铁一端后吸去废液;
5、将Ep管从磁力架上取下,加入500ul Wash BufferⅡ充分颠倒混匀使磁珠重悬,将Ep管
置于磁力架上,静置至磁珠吸附至磁铁一端后吸去废液;
6、保持Ep管置于磁力架上,加入550ul Wash Buffer Ⅲ(小心不要冲散磁珠),静置1min
后吸去废液;
7、将Ep管从磁力架上取下,加入30ul Elution Buffer,充分吸打使磁珠混匀,置于55℃金
属浴10min,每隔1-2min将Ep管取出使磁珠混匀;
8、将Ep管置于磁力架上,静置至磁珠吸附至磁铁一端后吸出溶液待建库;
1 / 1。
磁珠法组织与血液DNA提取操作规程(仅供科研使用)操作程序1.打开恒温培养振荡器,设置温度为50℃;打开恒温水浴锅,设置温度70℃;(试剂盒说明书是55-56℃,因恒温培养振荡器温度达不到55℃,实际操作时取50℃)2.配制Proteinase K溶液:每管粉末蛋白酶K中加入4.5ml Protease Dissolve Buffer并充分溶解(现配现用,未用完的Proteinase K置4℃保存短期使用);3.按每人份200ul ATL与20ul Proteinase K溶液混合,轻轻摇匀(混合液要求现配现用);4.在放有血片的浅孔96孔板内加入200ulATL与Proteinase K的混合液,用封口胶密封;(试剂盒说明书上要求每孔加入220ul ATL & Proteinase K混合液,实际操作时加入200ul)5.50℃恒温培养振荡器中250rpm洗脱1小时;(实际操作时50℃振荡洗脱45min)6.洗脱完后每孔加入200ul AL,振荡2-3min混匀,封口胶密封,70℃水浴15min;7.在深孔96孔板内每孔加入20ul磁珠和400ul Binding Buffer,振荡2-3min混匀,将水浴后浅孔96孔板内上清液加入对应的深孔96孔板中;(磁珠用前要充分混匀,上清液在前面加热过程会有所损失)8.在振荡器上1300rpm,10min,放置磁力板上5-7min,倒掉上清液;9.每孔加入600ul GW1,1300rpm,5min,放置磁力板上5min,倒掉上清液;10.每孔加入600ul GW2,1300rpm,5min,放置磁力板上5min,倒掉上清液;(磁力吸附时间依据磁珠聚集在底部,上清液澄清即可)11.重复步骤10一次;12.倒扣96孔板于吸水纸上,静置3min,放加热器上50℃,5min,观察若没水痕,则挥发干净;13.每孔加入50ul Elution Buffer,1300rpm,70℃,20min,恢复室温测定样品DNA浓度;14.取用DNA前将96孔板放置磁力板上3min再取样。
离心法
•优点:快速、简单、有效。
•步骤:
–将血液样本收集到带有凝固剂的试管中。
–将试管放置在离心机中,高速离心(通常为 10 分钟,3000 rpm)。
–离心后,血清将漂浮在凝固的红细胞之上。
–使用移液器小心吸取血清。
凝胶分离法
•优点:可同时分离血浆和血清。
•步骤:
–将血液样本收集到带有凝胶分离剂的试管中。
–将试管垂直放置并静置一段时间(通常为 30-60 分钟)。
–凝胶分离剂将在红细胞、血浆和血清之间形成分层。
–使用移液器小心吸取血清层。
垂直柱分离法
•优点:可去除凝固因子,获得纯净的血清。
•步骤:
–使用带有滤纸柱的小柱子。
–将血液样本滴到滤纸柱的顶部。
–血清将通过滤纸柱流下,而细胞和凝固因子将被滤除。
–使用移液器小心吸取滤纸柱底部的血清。
其他方法
•冷沉淀法:将血液样本放置在 4°C 下过夜,血清将沉淀至底部。
•血清吸管:使用专门的血清吸管从离心后的血液样本中吸取血清。
•磁珠分离法:使用磁珠与凝固因子结合,然后通过磁力分离,留下纯净的血清。
NIPT提取流程磁珠法的步骤和流程引言非侵入性产前基因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是一种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的胎儿游离DNA来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的方法。
NIPT的提取流程是其中的核心步骤之一,而磁珠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提取方法。
本文将详细描述NIPT提取流程磁珠法的步骤和流程,确保流程清晰且实用。
1. 实验前准备在开始NIPT提取流程磁珠法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实验材料和设备: - 孕妇血液样本 - 磁珠提取试剂盒 - 离心机 - 磁珠分离架 - PCR仪 - 试剂及耗材:酶、缓冲液、洗涤缓冲液、洗涤液、洗涤管等2. 样本处理2.1 血液处理 - 将孕妇血液样本离心,将血浆转移到一个新的离心管中。
- 离心血浆样本以去除细胞残留物,离心条件为3000g,10分钟。
- 将上清液转移到一个新的离心管中,避免沉淀和红细胞。
2.2 DNA提取 - 向血浆中加入磁珠提取试剂,根据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比例加入。
- 彻底混匀样品和试剂,使其充分反应。
- 将反应混合物孵育在适当的温度下,一般为室温,孵育时间根据试剂盒说明书中的要求。
- 加入磁珠,使其与DNA结合。
- 使用磁珠分离架分离磁珠- DNA复合物,去除上清液。
3. 洗涤步骤3.1 第一次洗涤 - 向磁珠- DNA复合物中加入洗涤缓冲液。
- 彻底混匀样品和洗涤缓冲液,使其充分反应。
- 使用磁珠分离架分离磁珠- DNA复合物,去除上清液。
3.2 第二次洗涤 - 向磁珠- DNA复合物中加入洗涤液。
- 彻底混匀样品和洗涤液,使其充分反应。
- 使用磁珠分离架分离磁珠- DNA复合物,去除上清液。
4. DNA洗脱•向磁珠- DNA复合物中加入适当的洗脱缓冲液。
•彻底混匀样品和洗脱缓冲液,使其充分反应。
•将磁珠- DNA复合物孵育在适当的温度下,一般为室温,孵育时间根据试剂盒说明书中的要求。
•使用磁珠分离架分离磁珠- DNA复合物,收集洗脱液,其中含有目标DNA。
磁珠分离技术(总1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磁珠分离技术摘要:主要介绍了磁珠分离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还有它的特点。
磁珠分离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免疫磁珠分离技术,这里详细说明了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的结构以及有由它的结构决定的它的一些重要特性,以及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并且详细说明了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的重要应用,为帮助同学了解记忆,例举了一些该技术的应用实例。
基本概念:磁珠是一种包被有生物活性基团的功能化载体, 可分散于基液中形成磁性液体材料, 它兼有液体的流动性和固体磁性颗粒材料的双重特点, 从而使固一液相的分离变得十分方便快捷。
磁珠法的出现和应用,给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式的手段和武器, 也给大、中学生对的直观认识提供了一个简捷、客观的实验途径。
其中最常用的事免疫磁珠技术。
原理:利用人工合成的内含铁成分,可被磁铁磁力所吸引,外有功能基团,可结合活性蛋白质(抗体)的磁珠,作为抗体的载体。
当磁珠上的抗体与相应的微生物或特异性抗原物质结合后,则形成抗原-抗体-磁珠免疫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具有较高的磁响应性,在磁铁磁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使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离,而达到分离、浓缩、纯化微生物或特异性抗原物质的目的。
特点:应用于磁分离技术的磁性载体微球应具备以下特点: 粒径比较小, 比表面积较大, 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 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 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使用寿命长; 具有可活化的反应基团, 以用于亲和配基的固定化; 粒径均一, 能形成单分散体系; 悬浮性好, 便于反应的有效进行。
载体微球有纳米级、微粒级的, 纳米级的载体微球与微粒级的载体微球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尺寸小, 扩散速度快, 悬浮稳定性好; 比表面积大, 偶联容量大; 超顺磁性, 能快速实现磁性粒子的分散与回收。
免疫磁珠(Immonumagnetic beads,IMB简称磁珠),由载体微球和免疫配基结合而成。
.血液DNA提取试剂盒(磁珠法)【简介】血液DNA提取试剂盒(磁珠法)适用血液的基因组DNA提取,尤其适用于人类以及哺乳动物的血液基因组DNA提取。
配合核酸自动纯化仪(GNT-SI系列),可实现一键式、自动化操作【参数】名血液基因DN提取试剂GNT-B02货号100T 规格2℃—储存条件30℃360保质期天【组分】100T 规格30ml Buffer LB120mg Buffer LB21ml Magnetic Beads80ml Buffer WB I30ml Buffer WB II11mlElution Buffer【血液DNA提取试剂盒(磁珠法)操作说明】(以实际说明书为准)1、取抗凝全血到离心管中,加入Buffer LB1、Buffer LB2,混合均匀后,将离心管置于水浴锅中,水浴30min2、将离心管取出,加入异丙醇,Magnetic Beads。
颠倒混匀数次(期间应静置数秒后继续颠倒混匀),将离心管置于磁力架,磁分离,吸弃废液3、将离心管从磁力架上取下,加入Buffer WB I。
颠倒混匀数次(期间应静置数秒后继续颠倒混匀),将离心管置于磁力架,磁分离,吸弃废液4、将离心管从磁力架上取下,加入Buffer WB II,颠倒混匀数次(期间应静置数秒后继续颠倒混匀),将离心管置于磁力架,磁分离,吸弃废液5、重复步骤5一次,并将废液完全吸弃干净6、将离心管从磁力架上取下,室温下开盖静置5min7、加入Elution Buffer,磁珠完全混匀后,置于水浴锅中,水浴10min8、将离心管置于磁力架,磁分离,小心吸取上清至新的离心管中,进行下游实验【特点】1、得率高:200ul人类抗凝全血的普遍产量可达3-8ug2、纯度高:OD260/280稳定在1.8左右,OD260/230稳定在1.8以上3、操作简便:手工提取过程无需离心4、自动化:具有成熟的自动化方案,可配合核酸自动纯化仪,实现一键式操作【提取效果】1 / 2.2 / 2。
游离DNA提取试剂盒(磁珠法)说明书【产品名称】通用名称:核酸提取或纯化试剂商品名称:游离DNA 提取试剂盒(磁珠法)英文名称:Magbind CFDNA Kit 该试剂盒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游离DNA (Free circulating / Cell-free DNA)提取方法,适用于从血清、血浆、淋巴液、尿液等无细胞体液中提取游离DNA 。
纯化得到的离DNA 质量稳定、可靠,可用于下游常规实验。
该试剂盒可与转移液体法的核酸提取仪配套使用,简单、快速地进行大规模提取,大大降低了实验者的工作量和实验中的人为误差。
【预期用途】 样品裂解后,在高盐存在时,DNA 结合于硅基包被的磁珠表面,漂洗后,高纯度DNA 被洗脱于洗脱缓冲液或去离子水中。
DNA 得率与样品的类型、储存条件、时间以及个体间差异有很大关系。
【检验原理】50次/盒;400次/盒【包装规格】版本号:11/2020【样本要求】1.适用标本类型:新鲜或冷冻的全血(用柠檬酸盐、EDTA 或肝素等抗凝剂处理过的血液样品)、血浆、血清、淋巴细胞、无细胞体液等样本。
2.标本处理与保存:血清及血浆样本按常规方法制备,新鲜样本应尽快处理或分装后于-70℃冻存,避免反复冻融。
3.样本运输:应采用冰壶或者泡沫箱加冰或干冰密封运输。
【检验方法】实验前准备:向蛋白酶K 中加入指定用量的蛋白酶K 保存液使其溶解,终浓度为20 mg/ml ,-20℃保存。
1.向1.5 ml 离心管中加入20 μl 蛋白酶K 溶液。
2.向上一步的离心管中加入200 μl 血清/血浆样品。
注意:冻存样品需提前在4℃冰箱中放置使其溶化。
溶化过程中反复颠倒样品储存管使其混匀。
3.向上一步的离心管中加入200 μl 裂解缓冲液,涡旋振荡5秒钟使其充分混匀后将离心管放于56℃、1300 rpm 的Thermomixer 上振荡裂解10分钟。
注意:1)如无Thermomixer ,需将离心管放于56℃水浴锅或金属浴中孵育10分钟,期间每隔2分钟涡旋振荡5秒钟。
磁珠法提取dna步骤磁珠法提取DNA是一种常用的DNA提取方法,它利用磁珠表面修饰的DNA结合试剂将DNA与磁珠结合,然后利用外加磁场将DNA与其他杂质分离,最终得到纯净的DNA样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磁珠法提取DNA的步骤。
1. 样品处理需要将待提取的DNA样品进行处理。
常见的样品包括血液、组织、细胞等。
对于血液样品,可以使用盐溶液进行血细胞裂解,将红细胞破裂释放DNA。
对于组织或细胞样品,可以使用裂解缓冲液将细胞或组织破碎,释放DNA。
处理后的样品需要离心,将上清液收集。
2. 磁珠结合将处理后的样品与磁珠结合试剂混合。
磁珠结合试剂通常是一种表面修饰有亲和基团的磁珠。
这些亲和基团可以与DNA结合,形成DNA-磁珠复合物。
混合后的样品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反应,使DNA与磁珠充分结合。
3. 磁场分离将反应后的DNA-磁珠复合物置于磁场中。
由于磁珠具有磁性,它们会在磁场的作用下快速沉降至底部。
而其他杂质则会悬浮在上清液中。
因此,只需将磁珠与上清液分离,即可实现DNA的纯化。
分离过程可以通过离心或者使用磁力架来完成。
在离心过程中,可以调节离心速度和时间,以便更好地分离磁珠与上清液。
4. 洗涤分离后的DNA-磁珠复合物需要进行洗涤,以去除残留的杂质和结合试剂。
洗涤可以使用适当的洗涤缓冲液,多次重复洗涤步骤可以提高洗涤效果。
在洗涤过程中,可以使用磁力架来集中磁珠,方便上清液的去除。
洗涤后,磁珠上的纯净DNA会保留下来。
5. DNA洗脱经过洗涤后,磁珠上的DNA需要从磁珠上洗脱下来。
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去离子水或低盐缓冲液进行洗脱。
洗脱过程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使DNA充分溶解在洗脱液中。
洗脱后的DNA溶液可以通过离心或者使用磁力架来分离磁珠,获得纯净的DNA样品。
磁珠法提取DNA的步骤主要包括样品处理、磁珠结合、磁场分离、洗涤和DNA洗脱。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高效,能够得到高质量的DNA样品。
在实际应用中,磁珠法已广泛用于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中。
磁珠法组织与血液DNA提取操作规程磁珠法组织与血液DNA提取操作规程(仅供科研使用)操作程序1.打开恒温培养振荡器,设置温度为50℃;打开恒温水浴锅,设置温度70℃;(试剂盒说明书是55-56℃,因恒温培养振荡器温度达不到55℃,实际操作时取50℃)2.配制Proteinase K溶液:每管粉末蛋白酶K中加入4.5ml Protease Dissolve Buffer并充分溶解(现配现用,未用完的Proteinase K置4℃保存短期使用);3.按每人份200ul ATL与20ul Proteinase K溶液混合,轻轻摇匀(混合液要求现配现用);4.在放有血片的浅孔96孔板内加入200ulATL与Proteinase K的混合液,用封口胶密封;(试剂盒说明书上要求每孔加入220ul ATL & Proteinase K 混合液,实际操作时加入200ul)5.50℃恒温培养振荡器中250rpm洗脱1小时;(实际操作时50℃振荡洗脱45min)6.洗脱完后每孔加入200ul AL,振荡2-3min混匀,封口胶密封,70℃水浴15min;7.在深孔96孔板内每孔加入20ul磁珠和400ul Binding Buffer,振荡2-3min混匀,将水浴后浅孔96孔板内上清液加入对应的深孔96孔板中;(磁珠用前要充分混匀,上清液在前面加热过程会有所损失)8.在振荡器上1300rpm,10min,放置磁力板上5-7min,倒掉上清液;9.每孔加入600ul GW1,1300rpm,5min,放置磁力板上5min,倒掉上清液;10.每孔加入600ul GW2,1300rpm,5min,放置磁力板上5min,倒掉上清液;(磁力吸附时间依据磁珠聚集在底部,上清液澄清即可)11.重复步骤10一次;12.倒扣96孔板于吸水纸上,静置3min,放加热器上50℃,5min,观察若没水痕,则挥发干净;13.每孔加入50ul Elution Buffer,1300rpm,70℃,20min,恢复室温测定样品DNA浓度;14.取用DNA前将96孔板放置磁力板上3min再取样。
磁珠法全血总RNA 提取详细步骤及方法注意事项:◆样品应避免反复冻融,否则会导致提取的RNA降解且提取量也下降;◆需要自备材料:无水乙醇、PBS缓冲液、磁铁或磁架、无RNase离心管;◆整个过程请勿离心,以免磁珠不可逆聚集而影响提取效果。
◆已加入抗凝剂的血液样品可在2-8℃储存不超过3天(推荐使用EDTA作为抗凝剂),长期贮存请置于-70℃;◆全程使用无RNase的塑料制品和枪头,操作人员戴一次性口罩和手套,实验过程中要勤换手套;◆玻璃器皿应在使用前于180℃高温下干烤4小时,塑料器皿可在0.5 M NaOH 中浸泡10分钟,用水彻底冲洗后高压灭菌实验准备◆磁珠用前一定要充分混匀;◆37℃加热源;◆Buffer BRL在使用前应加入2%的β-巯基乙醇(例如单个反应400 μl Buffer BRL,应加入8ulβ-巯基乙醇,充分混匀备用),且现配现用。
◆配制Buffer BRW I:Buffer BRW I 使用前加入相应体积的无水乙醇;◆配制1×红细胞裂解液:10×红细胞裂解液需用洗脱液(EB)稀释成1×红细胞裂解液,且需现配现用。
◆配制DNase I 反应液:对于单个样品,取10 μl洗脱液(EB),向其中加入35 μl DNase I缓冲液和30 μl DNase I,最终配置成终体积为75 μL的反应液(置于4℃备用),按照样品的数量按比例放大。
◆冻存血液应在室温或37℃缓慢解冻,不可高温加热,以免血凝成块;将冻存的血液置于37℃摇床150-200 rpm融化,效果最佳;也可提前一天放在4℃解冻;新鲜和融化的冻存血液2500g离心5分钟后,沉淀备用;操作步骤1. 样本前处理:A、血液体积小于200 μl,可直接跳至步骤2进行提取B、血液体积大于200 μl,在血液中加入3倍体积的1×红细胞裂解液,颠倒混匀6-8次,室温放置10 min,期间不时颠倒轻弹混匀数次,500g离心3 min,倒弃红色上清,并小心的尽可能多的吸弃上清,不要吸走底部沉淀(沉淀有点呈红色),留下完整的管底白细胞团;2. 裂解结合:在100-200 μL血液或细胞沉淀中,加入400 μLBuffer BRL重悬细胞、400 μl异丙醇和30 μl磁珠,颠倒混匀,室温放置10分钟(期间不时颠倒混匀,重悬磁珠),将离心管放置于磁力架上,待磁珠完全吸附后吸弃液体。
磁珠分离技术摘要:磁珠分离技术是一种分子生物学分离技术, 它利用其表面修饰的磁性颗粒对生物分子或细胞的亲和结合而进行分离,能对待分离或待检测的靶标进行高效富集, 是一种方便、快速、回收率高、选择性强的方法。
磁珠分离技术在生物学方面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 目前已经在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领域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基本概念磁珠磁珠是一种通过一定方法将磁性无机粒子与有机高分子结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磁性及特殊结构的体积在几纳米到几十微米之间的载体微球。
载体微球的核心为金属小颗粒,常为铁的氧化物或铁的硫化物, 核心外包裹一层高分子材料, 最外层是功能基团,载体微球表面可根据需要赋予不同的功能基团(如-OH、-COOH、-CHO、-NH2,-SH、—CONO2、—CONH2、—SO3H、—SiH3、—环氧基、-CHCl等),使其表现具有疏水-亲水、非极性-极性、带正电荷-带负电荷等不同物理性质.同时具有磁响应性,在外磁场作用下具有磁导向性。
由于载体微球表现的物理性质不同, 可结合不同的免疫配基,如抗体、抗原、DNA、RNA 等。
应用于磁分离技术的磁性载体微球应具备以下特点:粒径比较小,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使用寿命长;具有可活化的反应基团, 以用于亲和配基的固定化; 粒径均一, 能形成单分散体系; 悬浮性好, 便于反应的有效进行。
载体微球有纳米级、微粒级的,纳米级的载体微球与微粒级的载体微球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尺寸小, 扩散速度快,悬浮稳定性好; 比表面积大,偶联容量大;超顺磁性, 能快速实现磁性粒子的分散与回收。
磁珠的制备方法:共沉淀法、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分散聚合法、包埋法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等。
免疫磁珠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 IMB) 简称磁珠,免疫磁珠由载体微球和免疫配基结合而成。
免疫磁珠分离法一、概述免疫磁珠分离法是一种利用特定的抗体与目标分子结合后,通过磁珠的磁性作用将目标分子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高效快速、无需特殊设备等优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原理免疫磁珠分离法的原理基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首先,将具有特异性的抗体固定在表面经过改性处理后的磁珠上,形成免疫磁珠。
然后将样品加入反应体系中,待抗体与目标分子结合后,通过外加磁场作用使得免疫磁珠与目标分子一起被吸附在反应管壁上,而其他非目标成分则被洗去。
最后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如pH值)或者使用洗脱缓冲液使得目标物从免疫磁珠上脱离下来。
三、步骤1. 免疫磁珠制备:将具有特异性的抗体固定在表面经过改性处理后的超顺磁性磁珠上,形成免疫磁珠。
2. 样品制备:将需要分离的样品进行处理,如细胞裂解、血清去除等。
3. 反应:将样品加入反应管中,加入免疫磁珠并充分混合反应。
4. 磁珠分离:通过外加磁场作用使得免疫磁珠与目标分子一起被吸附在反应管壁上,而其他非目标成分则被洗去。
5. 洗涤:使用洗脱缓冲液进行洗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6. 洗脱: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如pH值)或者使用洗脱缓冲液使得目标物从免疫磁珠上脱离下来。
四、优点1. 高效快速:与其他常规方法相比,免疫磁珠分离法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处理。
2. 特异性强:由于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因此该方法可对目标物进行高度选择性纯化和富集。
3. 操作简便:该方法无需特殊设备,操作简便,适合于实验室规模的研究。
4. 可重复性好: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可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和制备。
五、应用1. 生物医学研究:该方法可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细胞、细胞器等生物大分子,是生物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2. 临床诊断:该方法可用于临床诊断中对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等进行检测和分析。
3. 生物制药:该方法可用于生物制药领域中对目标蛋白质进行纯化和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