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40
第一单元行进之歌演唱《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一二三四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军队,崇敬子弟兵,并使学生对军旅歌曲风格有所体验,感受解放军战士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精神风貌和乐观态度。
学习解放军为祖国、为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增强国防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来感受和体验不同力度的演唱带来的不同的听觉感受,并用歌声表现出来。
3、知识与技能:了解进行曲的概念,知道进行曲的特点,能够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熟练的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大胆地歌唱。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以富于激情的情感和有力度、有弹性的声音,有控制的气息演唱此歌曲。
教学难点:节奏型的掌握:附点音符与八分音符唱法的区别。
歌曲演唱的力度的控制。
教学方法:声势教学、听唱、跟唱相结合,动手、动口、动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1、请学生欣赏国庆阅兵式的视频片段,初步感受军人的威武和进行曲的风格。
师:同学们,欢迎大家步入快乐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欣赏一段视觉盛宴,看完后请你谈一谈你的感受。
(播放阅兵视频)2、体验感受,模仿军人。
师:这个阅兵的场面真是震撼人心,哪位同学来试着模仿一下军人,他们是怎么站立怎么走路怎么拿枪又是怎么喊口号的?二、节奏训练师:口号喊得真是既响亮又有力量。
你还能用怎样的节奏来喊这个口号?(学生创编节奏练习一二三四口号。
)师:你们能用我拍出的节奏喊出这个口号吗?(老师总结出节奏型歌曲第一句节奏进行声势练习,先拍八分附点音符和两个八分音符,学生按节奏模仿)同学们的口号喊得真带劲,就像是一首歌,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比较流行的军歌《一二三四歌》。
三、学唱歌曲《一二三四歌》:1、初听歌曲(观看MTV视频)师:这是一首描写军人精神、军人气质的军旅歌曲,听完这首歌给你带来怎样的心情呢?哪句歌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生:振奋、豪迈、激情澎湃、充满力量。
⼈⾳版七年级下学期⾳乐教学计划及教案⼈⾳版七年级下学期⾳乐教学计划及教案⼀、学⽣情况分析:本学期,我继续任七年级的⾳乐课,本学期准备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乐,学⽣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
所以,我会采⽤不同教⽅法,注意引导学⽣正确对待,使学⽣爱学、愿学。
要培养学⽣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各⽅⾯均有提⾼。
⼆、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材主要以唱歌为主,发挥学⽣主动学习的潜⼒,使学⽣在学习⾳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本学期在上课的同时我会适当的教学⽣⼀些有关⾳乐⽅⾯的知识,使学⽣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些乐理知识。
避免学⽣因为学习某⼀内容⽽觉得枯燥和乏味。
三、教学⽬标: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乐,激发学⽣热爱祖国⾳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豪感,⾃信⼼,了解⾳乐作品,理解⾳乐,使学⽣具有⼀定的⾳乐演唱的能⼒。
同时,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的⾃我保护意识,让学⽣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四、教学措施:⾳乐课最⼤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在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的想象⼒、创造以及⼿、脚、脑、⼝的配合,为了更好的发挥⾳乐课的这些优势,在学习中,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采取不同的教学⼿段、营造不同的教学氛围。
⿎励学⽣多参加⾳乐活动,使学⽣在⾳乐教学活动中消除恐惧⼼理、帮助学⽣进⾏⼤胆的尝试,展开⾃由的想象和表现。
注重培养学⽣的⾃我表达和表现能⼒,通过聆听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表情是学习⾳乐创造活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对学⽣的语⾔交流、智⼒发展⼤有益处。
可以通过⾳乐教学上的多样化、丰富学⽣的想象能⼒,挖掘学⽣的创造潜能,促进学⽣思维创造能⼒的发挥。
在本学期在教学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学的快乐。
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感受⾳乐、理解⾳乐、表现⾳乐以及创造⾳乐的活动中去。
⼯作进度:第⼀单元⾏进之歌(共2课时)唱歌:⼀⼆三四歌欣赏:中国⼈民解放军进⾏曲拉德茨基进⾏曲婚礼进⾏曲葬礼进⾏曲实践与创造第⼆单元影视⾦曲(共2课时)唱歌:长江之歌欣赏:⾟德勒的名单盼望你的路途眺望你的路途伴随着你穿越⽵林实践与创造第三单元天⼭之⾳(共2课时)唱歌:青春舞曲欣赏:我⾦⾊的阿拉泰赛乃姆在那银⾊的⽉光下歌唱吧,我的库姆孜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实践与创造第四单元美洲乐声(共2课时)唱歌:红河⾕欣赏:拉库卡拉查凯⽪拉的⼩⽕车化妆舞会实践与创造第五单元⼩调集萃(共2课时)唱歌:⽆锡景沂蒙⼭⼩调⼩放⽜欣赏:⽆锡景沂蒙⼭⼩调⼀根⽵竿容易弯桃花红杏花⽩龙船调⼩放⽜实践与创造第六单元戏曲新韵(共2课时)唱歌:没有强调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欣赏:沁园春、雪海风阵阵仇杀⼈实践与创造课程实施建议:(⼀)教学⽅式:综合实践课教唱实践(⼆)学习⽅式:集体学习,⼩组合作,⾃我展⽰(三)课时安排:每周⼀节课(四)课外拓展性练习:组织学⽣成⽴课外的合唱队课程评价:(⼀)评价指标:根据学⽣的平时表现和期末的⾃我展⽰给他们划定ABCD四个等级。
七年级音乐教案人音版(精选5篇)七年级音乐教案人音版(精选5篇)音乐是一种很美的艺术,让人禁不住就陶醉其中,不管是优美的还是激烈的,都有震撼人心的巨大效应。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特地准备了七年级音乐教案人音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七年级音乐教案人音版(篇1)【教案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吕其明及其作品;初步了解管弦乐的构成;初步了解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视唱《红旗颂》的“歌唱性主题”;能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跟随作品展开想象和联想,并应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和欣赏,在音乐实践中感受、体会、表达爱国之情,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教案重点和难点】重点:听赏《红旗颂》;能唱一唱“歌唱性红旗主题”;能分辨“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的异同点。
难点:引导学生在听赏过程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区别相同主题不同体裁的表演风格特点。
【教案过程】(一)组织教案:课堂礼仪,检查出勤,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课前播放《五星红旗》(刘媛媛演唱),创设课堂教案情景。
(三)、讲授新课:1、赏画:油画《开国大典》2、讨论:身临其境假象,我们置身在那样一个场景中,感觉如何。
3、播放开国大典视频,感受氛围。
4、听赏吕其明《红旗颂》(管弦乐曲):①、简介吕其明及其代表作品。
(师生共同交流)②、简介管弦乐队构成。
(弦乐组、铜管组、木管组、打击乐器组)③、聆听引子主题片段。
思考:你听了《红旗颂》号角主题后有什么感受?它的旋律****于哪一首歌曲?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感受:激动、振奋、具有强烈的号召力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国歌)④、聆听红旗主题。
教师播放“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
思考:这两个主题有何异同点?能激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异同点:乐曲的节奏、旋律没有变,节拍、速度、力度、音乐情绪变了。
第一单元行进之歌《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一二三四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
2、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认识曲作者,并简要了解他的其他作品,从中感悟军旅歌曲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歌曲《一二三四歌》难点:了解进行曲音乐节奏、结构特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一二三四歌》教具准备:电子琴、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走进部队1、听《当兵的人》,并请学生关注音乐中描述的是什么人物形象。
(军人)2、师:今天就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当军人的滋味。
(将学生分成三组海军、空军、陆军,教师当总司令。
)3、师:海、路、空三军的新战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部队,初步体验一下战士们的军旅生活,请你参观后,说说你的感受。
(观看《一二三四歌》视频,学生感受部队生活,感受军人精神饱满的状态)二、新课教学——我是军人1、师:作为你们的总司令,今天我特地准备了一首歌曲送给你们,欢迎你们加入我们的队伍,请观察一下我所演唱的歌曲的情绪,根据歌曲的情绪、旋律、节奏,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你最喜欢哪一部分。
第一乐段:铿锵有力的节奏表现了解放军战士坚定勇敢自信的坚强性格。
第二乐段:歌曲采用了先密后疏的节奏,说唱兼有,给人以活泼乐观豪迈的印象。
第三乐段:短小精悍,有呼有应,火热的军营生活,以及战士自豪感。
(师范唱《一二三四歌》,生关注歌曲的情绪与结构,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绪饱满、铿锵有力的特点)2、分段学习歌曲(1)学习第三乐段:A、师范唱,生观察这一部分的不同之处。
(加入说唱)B、生学习说唱的部分一 0 二 0 | 三 0 四 | 一二三四 | 一.二三四 0 |0 X 0 X|0 X 0 X|0 X 0 X | 0 XX 0 X |①指名念节奏,引导发现最后一小节的节奏变化师示范指导念0 XX 0 X③齐念节奏④边念边拍C、师唱生拍念D、生生合作拍念E、学习高声部。
①视唱曲谱——填词演唱,指导高音的演唱。
学习评价-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音乐乐器的分类和特点;2.能够通过听音识曲,观察谱写、了解音乐变化等方式分析音乐作品;3.掌握和练习《欢乐颂》、《爱尔兰水手之歌》、《东方红》等乐曲。
二、教学重点1.音乐乐器的分类和特点;2.通过识曲、观察琴谱、了解音乐变化等方式分析音乐作品。
三、教学难点1.如何进行乐曲分析,理解音乐变化等相关概念;2.如何辅助学生练习乐曲。
四、教学内容第一节:音乐乐器本节课主要介绍音乐乐器的分类和特点。
学生需要了解管乐、弦乐、打击乐等不同种类的乐器,以及它们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可通过展示视频或演奏现场,让学生听到、看到各种乐器的演奏。
第二节:分析音乐作品本节课将通过一些实际例子,如《欢乐颂》、《爱尔兰水手之歌》、《东方红》等,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分析方式,如识曲、观察琴谱、了解音乐变化等,进行音乐作品的分析理解。
第三节:乐曲练习本节课将针对具体乐曲进行练习。
学生需要准确地掌握乐曲的节拍、奏法等,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的演奏效果。
在实际练习中,老师可以配合进行指导和细节纠正。
五、教学方法1.观摩法:通过观看视频、演奏现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演奏效果,从而对它们的分类和特点有更清晰的认识。
2.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音乐作品,理解音乐变化等概念。
3.练习法:通过实际演奏练习,让学生逐渐掌握乐曲奏法,达到熟练演奏的效果。
六、教学评价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十分关键的环节。
在本课程中,我们会进行多次点名听音评价、练习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能力和进步进行评估。
同时,将学生的实际表现和练习效果与教学目标相比较,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最终,会在学生中进行评优评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七、教学反思本次授课体现出许多不足之处,如在音乐作品的分析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在演奏练习中,学生的细节掌握还不够完善。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更加切实地进行课前准备,对学生进行更加精细的指导和细节纠正,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理解水平。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全部音乐教案第一课:音乐的基本功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研究基本乐理知识,如音符、节拍、音阶等- 掌握简单的音乐表演技巧教学内容1. 音乐的定义和作用2. 音乐要素的介绍:音高、音长、音色、音域3. 音乐符号的基本认识:音符、休止符、节拍符号4. 常见的音乐节拍和节奏型:2/4拍、3/4拍、4/4拍5. 基本的音阶练:C大调、G大调6. 音乐的表演技巧:节奏感、音准、音量控制教学方法1. 创设情境:通过教师讲解、音乐播放等方式,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合作研究:组织小组合作,进行音乐研究和表演练。
3. 视听教学: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音乐符号和音阶,让学生加深理解。
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和乐器表演技巧来评价。
2. 测验和练:设计简单的乐理练题,测试学生对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的表演成果: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评价学生的节奏感、音准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提供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3. 乐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等第二课:音乐鉴赏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 了解不同音乐类型和作曲家的特点- 学会简单的音乐鉴赏方法和技巧教学内容1. 不同音乐风格和类型的介绍: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2. 重要作曲家的简介: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3. 音乐表演和音乐家的鉴赏:聆听音乐会、观看音乐剧等4. 音乐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分析音乐结构、感受音乐情绪等教学方法1. 听课鉴赏: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并引导学生观察、聆听、分析。
2. 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对音乐作品表达个人看法和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音乐实践:分组进行音乐创作或演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对音乐作品鉴赏时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2. 学生的鉴赏作品:评价学生参与鉴赏活动后的表达作品,如音乐评论、创作作品等。
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行进之歌》第1课《一二三四歌》。
【教材分析】《一二三四歌》是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行进之歌》第1课唱歌课,《一二三四歌》为宫调式,手拍,进行曲速度。
【学情分析】刚刚踏入中学的校门,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心理上还保持这小学时期的天真愉悦,他们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都很端正,因此,老师要积极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注意强调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
【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学唱歌曲《一二三四歌》,感受歌曲热情奔放的情绪和演唱形式,并能用饱满、弹性的的声音演唱。
(二)艺术表现在学习二声部演唱过程中,感受合唱的和谐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创意实践通过加入肢体、乐器、生活用具等创意性伴奏来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让同学们充分体验音乐创作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歌曲创新的乐趣。
(四)文化理解了解歌曲相关背景,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通过教师教唱,能准确演唱歌曲表达歌曲情感。
2.学习歌唱呼吸方法并练习发声(二)教学难点:1.演唱二声部。
2.在唱会歌曲的基础上,能控制声音的和谐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创意性的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教师:同学们,小学我们学习过很多演唱方式,你们说一说常见的演唱方式有哪些?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今天那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名字叫作《一二三四歌》(板书《雪绒花》)【设计意图:以复习的方式导入,通过提出问题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
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教师:看到歌曲的名字,你会想到这首歌曲和什么有关?预设:回答问题教师:同学们想象力很丰富,这首歌曲表达了军人对于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和军人有关系,下面聆听歌曲,听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中出现了哪些演唱方式?(播放音乐)(学生听歌曲时,教师带动学生,身体跟着音乐律动)预设:聆听音乐回答问题教师:通过聆听我们发现这首歌曲充满了激情,高亢激昂,中间出现了领唱、齐唱、轮唱、合唱四种演唱方式,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听听这歌曲有几个部分组成?(播放音乐)预设:聆听音乐回答问题教师:这首歌曲是单三部曲式,由三个部分组成,大家知道为什么这样划分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下面我们先学唱歌曲,歌曲学完以后相信同学们就明白结构为什么这样划分了,下面我们学习第一部分,大家听听这部分音乐有什么特点?演唱形式是怎样的?预设:聆听音乐回答问题教师:前奏,先从小鼓轮奏开始,引出号角式的旋律,非常雄伟,体现了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第一章:音乐鉴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音乐,体验音乐的情感和内涵。
3. 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2. 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
3. 评价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3.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作品评价,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1. 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元素。
2. 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
3. 音乐作品的评价。
五、教学难点1. 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2. 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内涵的理解。
第二章:歌唱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歌唱技巧,提高歌唱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3. 引导学生体验歌唱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呼吸控制技巧,如气息的支撑和控制。
2. 学习音准、节奏和咬字等方面的技巧。
3. 学习音乐表现力,如情感的传达和形象的塑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示范、练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
2. 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掌握歌唱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歌唱表演,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四、教学重点1. 呼吸控制技巧。
2. 音准、节奏和咬字等方面的歌唱技巧。
3. 音乐表现力。
五、教学难点1. 呼吸控制技巧的掌握。
2. 音准、节奏和咬字等方面的歌唱技巧的运用。
第三章:乐理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音阶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读谱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乐理知识分析和解说音乐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音符、节奏、音阶等基本乐理概念。
2. 学习音程、和弦、调式等进阶乐理知识。
3. 学习乐谱的读谱和创作技巧。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案1: 节奏训练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节奏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感和节奏运动。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中学生练习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教学过程:1. 提前播放一段具有明显节奏的音乐曲目,让学生用手拍打出整首曲目的节奏。
2. 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
老师先示范,然后让学生模仿,每个小组自由演奏一小节的节奏。
3. 将各小组的节奏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乐曲。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表演,并可以带上节奏动作或舞蹈。
4.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展示不同的节奏形式。
5. 教师引导学生品味音乐中的节奏变化,引导学生用描述的方式表达音乐的节奏特点。
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编排一段节奏表演,可以加入节奏器材或身体动作。
2. 可以通过其他音乐或歌曲的节奏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节奏感知能力。
教案2: 音乐形式的认识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音乐形式,如AB、AABB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学会用感性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认知。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多段不同音乐形式的音乐片段。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想上节课所学的节奏训练内容,并让学生试着找出其中的音乐形式。
2. 听一段AB形式的音乐,让学生用手势或简单的动作表示A部和B部的区别。
3. 依次听其他不同形式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认知并感受不同的形式结构。
4.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同音乐形式中的差异和共同点,进行分享和讨论。
5. 演示一段简单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发表对音乐的感受和所经历的音乐形式,可以画出形式结构图。
教学扩展:1. 可以让学生找到其他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创作一段简单的音乐,体验音乐形式的创作过程。
教案3: 音乐节奏与身体表现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身体表达能力,将音乐与身体动作进行结合。
初中音乐说课模板 (3)初中音乐说课模板二 (5)说课步骤及其几点注意事项 (7)教师资格考试说课要求和主要内容 (7)教师面试说课应注意事项 (9)第一单元《难忘岁月》 (11)第一单元《难忘岁月》教案 (11)第一单元《难忘岁月》教案二 (20)第一单元《难忘岁月》:游击队歌说课稿 (24)第一单元《难忘岁月》:游击队歌说课稿二 (27)第一单元《难忘岁月》:保卫黄河说课稿 (33)第一单元《难忘岁月》:保卫黄河说课稿二 (36)第一单元《难忘岁月》:四渡赤水出奇兵说课稿 (39)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 (42)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教案 (42)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咿唷嘞啦说课稿 (45)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咿唷嘞啦说课二 (47)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咿唷嘞啦说课实录 (50)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阿伊亚——非洲的灵感说课稿 (53)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阿伊亚——非洲的灵感说课稿 (55)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阿伊亚——非洲的灵感》和《寻找朋友》说课实录 (57)第三单元《长江两岸》 (61)第三单元《长江两岸》教案 (61)第三单元《长江两岸》:采茶舞曲说课稿 (63)第三单元《长江两岸》:采茶舞曲说课实录 (67)第三单元《长江两岸》:龙船调说课稿 (69)第三单元《长江两岸》:龙船调说课稿二 (71)第三单元《长江两岸》:十送红军说课稿 (76)第三单元《长江两岸》:欢乐歌说课稿 (80)第三单元《长江两岸》:茉莉花说课稿 (83)第四单元《乐海泛舟》 (88)第四单元《乐海泛舟》教案 (88)第四单元《乐海泛舟》: 摇篮曲说课稿 (94)第四单元《乐海泛舟》: 摇篮曲说课稿二 (96)第四单元《乐海泛舟》: 摇篮曲说课稿三 (98)第四单元《乐海泛舟》: 鳟鱼钢琴五重奏说课稿 (100)第四单元《乐海泛舟》: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说课稿 (102)第四单元《乐海泛舟》: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说课稿二 (105)第五单元《轻歌曼舞》 (108)第五单元《轻歌曼舞》教案 (108)第五单元《轻歌曼舞》:难忘今宵说课稿 (112)《轻歌曼舞》:难忘今宵说课稿二 (115)第五单元《轻歌曼舞》:蓝色的探戈说课稿 (117)第五单元《轻歌曼舞》:雷鸣电闪波尔卡说课稿 (119)第六单元《春之声》 (122)第六单元《春之声》教案 (122)第二课时《春天来了》、《春晓》 (124)第六单元《春之声》:渴望春天教案 (125)第六单元《春之声》:渴望春天说课稿 (127)第六单元《春之声》:渴望春天说课稿二 (129)第六单元《春之声》:渴望春天说课稿三 (132)第六单元《春之声》:春天来了说课稿 (134)第六单元《春之声》:春晓说课 (138)第六单元《春之声》:春晓说课实录 (141)第七单元徽韵 (143)第七单元徽韵教案 (143)说课基本要素简短介绍 (146)教师资格面试知识(大全) (147)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 (147)说课的程序 (148)关于对认定教师资格人员基本素质面试和试讲进行考察等有关问题的说明 (150)试讲十要点 (152)教师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152)教师应聘面试注意事项 (153)教师招聘面试题集锦(班主任篇) (154)特岗教师招聘面试面试题及答案 (155)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表 (157)教育教学技能测试内容 (159)教育教学技能测试评分表 (160)初中音乐说课模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所选用的教材为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一:新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第一单元:行进之歌第一课时《一二三四歌》[总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知道这首歌的音乐体裁。
2、情感目标:喜欢演唱这首歌曲,乐于了解音乐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愿意参加班级音乐会的活动。
3、能力发展目标:对这首歌进行编创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
教学难点对这首歌进行编创活动。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这首歌曲是一首反映部队生活的群众歌曲,表现了解放军战士热爱祖国,热爱军营生活的高贵品质,旋律朗朗上口。
在教学设计中偏重对歌曲情绪的理解,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体会歌曲情绪。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教学导语: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一二三四歌》 1、介绍作者:臧云飞,作曲家。
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作曲。
创作歌曲有《珠穆朗玛》、《当兵的人》、《一二三四歌》、《女兵》、《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等军队歌曲。
2、听范唱,边听边想:你能听着歌曲,想想部队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歌曲的情绪怎样?3、学生听,然后举手发言4、学习歌曲,再听歌曲,边听边在心里跟着歌曲哼一哼旋律5、很多同学都会唱这首歌曲,请大家跟着录音机轻声地演唱,老师纠正不对的地方6、指导:唱到高音的时候,请同学们用假声来演唱7、请大家跟着歌曲的伴奏,大声地用圆润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8、分小组,最多不超过八个人排练歌曲,要求:声音圆润,有不同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情绪,要求加上动作。
9、学生排练10、表演11、评价三、教学小结:教后记:歌曲典型的军营生活让学生很感兴趣,由于对军人的崇敬,在学习时也能感觉到作为军人的那种自豪之情,因为有了这种积极的情绪状态,所以学习的效率很高,在表演时学生也是兴趣盎然,效果很好。
四、反思第二课时《拉德斯基进行曲》【总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各个不同版本的欣赏和拍手伴奏、哼唱、视唱等音乐实践,加深对此曲的印象,并理解曲式结构。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1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
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继续任七年级两个班的音乐课,本学期准备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
所以,我会采用不同教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
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材主要以唱歌为主,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本学期在上课的同时我会适当的教学生一些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些乐理知识。
避免学生因为学习某一内容而觉得枯燥和乏味。
三、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演唱的能力。
同时,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四、教学措施:音乐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在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以及手、脚、脑、口的配合,为了更好的发挥音乐课的这些优势,在学习中,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营造不同的教学氛围。
鼓励学生多参加音乐活动,使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消除恐惧心理、帮助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展开自由的想象和表现。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和表现能力,通过聆听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表情是学习音乐创造活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对学生的语言交流、智力发展大有益处。
可以通过音乐教学上的多样化、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发挥。
七年级音乐下学期音乐教学设计课程名称:七年级音乐课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授课时间:14课时授课教师:郭鹿霞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课程目标: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
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
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
七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要适当减少唱歌的数量要求,注意嗓音保护。
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
丰富和提高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课程内容:根据《普通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音乐出版社的《七年级音乐学科》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其课程内容包括:第一单元行进之歌(共2课时)唱歌:一二三四歌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实践与创造第二单元影视金曲(共2课时)唱歌:长江之歌欣赏:辛德勒的名单盼望你的路途眺望你的路途伴随着你穿越竹林实践与创造第三单元天山之音(共2课时)唱歌:青春舞曲欣赏:我金色的阿拉泰赛乃姆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歌唱吧,我的库姆孜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实践与创造第四单元美洲乐声(共2课时)唱歌:红河谷欣赏:拉库卡拉查凯皮拉的小火车化妆舞会实践与创造第五单元小调集萃(共2课时)唱歌:无锡景沂蒙山小调小放牛欣赏:无锡景沂蒙山小调一根竹竿容易弯桃花红杏花白龙船调小放牛实践与创造第六单元戏曲新韵(共2课时)唱歌:没有强调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欣赏:沁园春、雪海风阵阵仇杀人实践与创造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式:综合实践课教唱实践(二)学习方式:集体学习,小组合作,自我展示(三)课时安排:每周一节课(四)课外拓展性练习:组织学生成立课外的合唱队课程评价:(一)评价指标: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期末的自我展示给他们划定ABCD 四个等级。
(二)评价方式及处理结果:学生自评,互评作为参考,每个等级的学生不得超过一定的比例。
第一单元:行进之歌第一课时《一二三四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知道这首歌的音乐体裁。
2、情感目标:喜欢演唱这首歌曲,乐于了解音乐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愿意参加班级音乐会的活动。
3、能力发展目标:对这首歌进行编创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
教学难点对这首歌进行编创活动。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这首歌曲是一首反映部队生活的群众歌曲,表现了解放军战士热爱祖国,热爱军营生活的高贵品质,旋律朗朗上口。
在教学设计中偏重对歌曲情绪的理解,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体会歌曲情绪。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教学导语: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一二三四歌》1、介绍作者:臧云飞,作曲家。
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作曲。
创作歌曲有《珠穆朗玛》、《当兵的人》、《一二三四歌》、《女兵》、《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等军队歌曲。
2、听范唱,边听边想:你能听着歌曲,想想部队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歌曲的情绪怎样?3、学生听,然后举手发言4、学习歌曲,再听歌曲,边听边在心里跟着歌曲哼一哼旋律5、很多同学都会唱这首歌曲,请大家跟着录音机轻声地演唱,老师纠正不对的地方6、指导:唱到高音的时候,请同学们用假声来演唱7、请大家跟着歌曲的伴奏,大声地用圆润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8、分小组,最多不超过八个人排练歌曲,要求:声音圆润,有不同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情绪,要求加上动作。
9、学生排练10、表演11、评价三、教学小结:师生再见教后记:歌曲典型的军营生活让学生很感兴趣,由于对军人的崇敬,在学习时也能感觉到作为军人的那种自豪之情,因为有了这种积极的情绪状态,所以学习的效率很高,在表演时学生也是兴趣盎然,效果很好。
四、反思:第二课时《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学目标:1.通过各个不同版本的欣赏和拍手伴奏、哼唱、视唱等音乐实践,加深对此曲的印象,并理解曲式结构。
2.通过民乐版的欣赏,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民族音乐,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3.了解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相关文化。
教学重点:有层次地聆听交响乐版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深入体验其情绪、旋律及曲式结构。
教学难点:1.拍手的力度控制、节奏的整齐及与乐曲的配合2.乐曲A段第一主题的视唱与声乐版的演唱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讨论——引出欣赏曲目1.师弹奏《拉德斯基进行曲》片段;学生边聆听边思考曲名及作者。
2.介绍乐曲作者:奥地利的老约翰·施特劳斯(解释“老”),被称为“圆舞曲”之父,因为他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基础。
他一生共创作了251首作品,数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最为有名。
3.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拉德茨基”是人名。
他是奥地利的军事将领,曾率领军队侵略意大利北部地区,并在那里担任总督好多年。
所以他在意大利被视为侵略者,而在奥地利却被认为是民族英雄。
他死后由当时的皇帝亲自主持葬礼,并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哀悼14天,由此可见他在奥地利人们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施特劳斯为了歌颂他战争的胜利,专门谱写了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
二、交响乐版欣赏——初步感受旋律1.聆听乐曲提问:(1)曲子的演奏形式是什么?(2)曲子让你有怎样的情绪体验和场景联想?你又会想到什么颜色呢?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三、音乐会版欣赏——深入体验探究1.生欣赏音乐会版片段。
提问:它和我们前面所听到的音乐最大不同在哪里?(多了听众的拍手伴奏)2.师示范A段a主题的拍手伴奏。
问:老师的伴奏前后最大的变化在哪里?(力度的变化)3.生拍手伴奏,强调边聆听音乐边拍手4.视唱A段a主题5.伴奏B四、民乐版欣赏——提升民族自豪感1.学生欣赏民乐版A段,并注意听辨与前面版本的不同点。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
3.完整欣赏乐曲。
4.师生讨论:曲子听完后你有什么感觉?民乐版本和前面的交响乐版本,你更喜欢哪一个?五、声乐版欣赏——领略多样表现形式六、课堂小结长江之歌(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通过对《长江之歌》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联系地理上祖国的山川地貌;历史上的荣辱兴衰;文学史诗人咏长江的名言佳句,结合先进的现代教育媒体,把视与听、音乐的与非音乐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知识点融汇贯通,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2、《长江之歌》采用了什么样的典型的创作方法。
(重复与对比)它们的运用在音乐作品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二、教学重点学唱《长江之歌》三、导入新课1、导入: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
以前我们接触过描绘黄河的作品。
(提问:请学生抢答是哪一部作品,作者是谁?[《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今天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2、提问:哪些同学去过长江边? 结合学生对亲历长江边的感受,穿插两首唐代诗人漫步长江边时吟诵的诗句。
其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唐·杜甫《登高》其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中穿插放映两张摄影作品(幻灯片)3、点题并板书:长江之歌4、集体朗读歌词5、在歌词的第一句中唱到:“你从雪山走来”是哪一座山?你向东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
教师给予评价并加以必要的补充)。
(打开班班通,打出“万里长江图”片)。
备知识点: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河流全长634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附:世界河流的排名第一,尼罗河 (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 (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
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 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南宋时,长江以北被金人占领,当时政治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在忧愤、抑郁之情下写下诗一首“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解:京口:镇江。
一水:长江。
数重山:金山,樵山等。
6、完整的欣赏《长江之歌》听完之后,凭记忆唱一唱,哪一句印象最深刻看谱视唱,在书上标记出有几处出现这一句(4处)四、教学反思:辛德勒的名单欣赏(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影视乐曲的听赏并说出各自在影片中的作用,且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音乐表现要素,深层理解作品。
2、通过对以上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憎爱分明,热爱和平,热爱生命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通过本课教学为学生提供独立欣赏影视音乐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影视音乐分类的特点和要求。
2、音乐与画面的表现形式即处理方式。
三、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新课(略)2、影片简介:(略,投影电影海报招贴画,主题音乐为背景音乐)3、知识拓展:简叙中国的辛德勒-----何风山博士的事迹。
(略)1)、知识拓展:简介《黑色星期日》音乐的来历以及所带来的后果。
2)、学生分组讨论影片引用这首音乐隐含着什么作用?音乐属于电影音乐分类的那一种类型?(重点与难点)3)、老师作小结。
(略)6、鉴赏场景音乐之二:《童声合唱》(录音)1)、知识拓展:学生分组为插曲配画面。
2)、老师点评(略)3)、鉴赏影片中的《童声合唱》,老师讲解(略)并提出问题:影片中这段插曲与画面采用了那种表现形式。
4)、老师作小结:这是影片中运用音画对位手法的典型范例。
7、鉴赏场景音乐之三:1)、雪花似的东西纷纷从天空飘落,在街道、汽车、行人身上布满厚厚的一层,那是什么……其实,那悲伤的辛德勒主题变奏音乐就告诉了我们一切。
2)、提出问题:采用了那种表现形式。
(音画同步)3)、唱诗班的《安魂曲》:运送尸体的犹太人、变态的党卫军军官、被震惊了的辛德勒,这一组组画面跟音乐形成了一种综合而复杂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重点与难点可由老师讲解,也可由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8、场景音乐之四:辛德勒主题音乐1)、知识拓展:介绍小提琴演奏家--伊扎克·帕尔曼。
(略)2)、这是主题音乐第一次非常突出而完整地出现,主题音乐吸取了犹太民族音乐的旋律特点,采用了小提琴独奏的方式突出主题。
主题音乐在这里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标志着善终于战胜了恶,证实了辛德勒的善良,也体现着上千名犹太人终于得到生存权利,人性终于获得了尊严的一种充满酸楚的欣慰。
人们目送辛德勒的汽车开走了,但主题音乐中蕴涵着种种无法诠释的深重的情愫却久久难以让人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