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卫兵老师长度单位的复习课堂实录及评析.docx
- 格式:docx
- 大小:59.21 KB
- 文档页数:5
统一长度单位课堂实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设置悬念师:同学们,一家裁缝店里出了点新奇的事情,你们想知道什么事情吗?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这个动画,想一想:师:是谁量的衣服?师:是谁做的衣服?师:为什么阿福的衣服做小了?(小黑板上呈现这三个问题,学生边看边思考)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师: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生1:用手量一量。
生2:用尺子量一量。
生3:用铅笔量一量。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用“word”把小组合作的要求提前呈现出来,以便小组合作要求明确,稳而不乱,使活动顺利开展。
)师:请同学们看好要求师:(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师:(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用“投影仪”进行一一展示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所量的过程,让学生一目了然。
)(3)师: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用“PPT”课件进行提升总结,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二年级的孩子的小组合作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老师一定要进行点拨引导。
)3、全班交流汇报。
生1:10个圆形摆在一起的长度。
生2:20个正方形摆在一起的长度。
生3:10个曲别针的长度。
师: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4、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生1:我用的是曲别针,10个曲别针的长度。
生2:我的也是。
5、观看几幅图画,进行提升。
师: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联系生活,巩固练习(1)师:a、做一做,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利用准备好的胡萝卜、长茄子、辣椒)师:b、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教案:《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2. 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角。
3. 学生能够巩固对时间的认识,能够正确读取和使用时间。
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的概念和运用2. 角的初步认识3. 认识时间的复习教学步骤:第一节:长度单位的概念和运用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长度的概念。
2. 学生分享对长度的理解,教师总结并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了解不同长度单位的使用场景和换算关系。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际测量活动,巩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三、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教师设计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2. 教师选取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第二节:角的初步认识四、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角的概念。
2. 学生分享对角的初步理解,教师总结并介绍不同类型的角。
五、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通过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角的特点和名称。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角的识别和绘制活动,巩固对角的理解。
六、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教师设计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对角的理解。
2. 教师选取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第三节:认识时间的复习七、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时钟,引导学生复习对时间的认识。
2. 学生分享对时间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强调正确读取和使用时间的重要性。
八、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复习小时的划分和分钟的计算。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时间的读取和计算活动,巩固对时间的理解。
九、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教师设计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对时间的理解。
统一长度单位课堂实录一、引言本文档是关于《统一长度单位》课堂实录的记录。
在本次课堂中,我们将学习和讨论关于统一长度单位的概念、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应用。
二、什么是统一长度单位统一长度单位是指在国际上统一使用的用于测量长度的单位。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统一长度单位是米(meter),被定义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传播的距离。
统一长度单位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实现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测量结果能够进行统一的比较和交流。
在科学领域尤其重要,它使科学家们能够在研究和合作中使用相同的度量标准。
三、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国际交流与合作统一长度单位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比较彼此的测量结果。
这对于国际科学交流和合作非常重要,有助于推动世界各地的科学研究进展。
2. 技术发展与应用统一长度单位在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中起着关键作用。
许多领域如物理、电子、材料等都需要准确的测量长度。
统一长度单位的使用使得这些领域的研发和应用能够更加精确和可靠。
3. 数据分析和实验验证在科学研究中,统一长度单位的使用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准确、可靠地分析和验证实验数据。
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基准和标准,有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四、统一长度单位的应用统一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1. 科学研究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研究中,统一长度单位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和描述研究对象的大小、距离和形状。
它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语言和标准,有助于推动科学的发展。
2. 工程设计在工程领域,统一长度单位用于测量和描述建筑、桥梁、道路等工程物体的大小和尺寸。
它为工程师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有助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3. 生产制造在生产制造领域,统一长度单位被用于测量和控制产品的尺寸和精度。
它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互换性。
许一卫兵老师《长度单位的复习》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运平路小学张道富师:请把许老师昨天发的练习题拿出來。
今天我们要复习什么呢?生:长度单位师:学都学过了。
为什么还要复习呢?生1:为了学的更好。
生2:还能懂得更多的东西。
师:大家说的都不错,温故而知新。
不仅要复习旧的知识,还要在复习中冇新收获,新的感想,新的发现……师:其实学习了新的知识,隔一段时间,大家就会记不太清楚了•(图文介绍记忆曲线)一•复习整理师:请用自己的方式整理学过的长度单位。
(学生课前完成)三人一小组,交流口己整理的结果,先出小组中一个比较好的。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展示一个学生的作品)师:这个同学整理的很有条理,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整理的。
我看到屮间还有数字,谁能來解释一下10是什么意思?生:10毫米二1厘米师:这个10述表示什么意思呢?生:1厘米二10毫米师:这个10表示的是它们的进率,有两层意思。
那么第二个10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生:10厘米二1分米,1分米二10厘米师:1000表示什么?生:1000米二2千米,2千米二1000千米师:述有整理不一样的吗?(展示第二个学生的作品)生2: 10毫米二1厘米,10厘米二1分米,10分米二1米,1000米二1千米师:根刚才整理的怎么样?生:不一样师:哪里不一样?比一比,哪个整理的比较好?生:王玉泽。
师:不仅整理的有顺序,而且进率也都写出來了。
还有不同的吗?许老师也做了个整理,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整理的?生:想!师:好那我就把我整理的写给大家看看。
(师板书,从小到大,字依次写得渐大,在汉字下面写上字母表示方法,用弧线表示出相邻的进率)师:我们知道它们述都可以用英文来表示,你知道毫米为什么要写mm吗?生: ...师:许老师查过资料,毫米翻译成英文吋它的英文单词里面就是有两个然后把它简写一下就成了mm.那么你知道米为什么用m吗?千米为什么用Km? 师:所有的数学里的规定都是有道理的,有依据的。
许卫兵老师《长度单位的复习》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运平路小学张道富师:请把许老师昨天发的练习题拿出来。
今天我们要复习什么呢?生:长度单位师:学都学过了。
为什么还要复习呢?生1:为了学的更好。
生2:还能懂得更多的东西。
师:大家说的都不错,温故而知新。
不仅要复习旧的知识,还要在复习中有新收获,新的感想,新的发现……师:其实学习了新的知识,隔一段时间,大家就会记不太清楚了.(图文介绍记忆曲线)一.复习整理师:请用自己的方式整理学过的长度单位。
(学生课前完成)三人一小组,交流自己整理的结果,先出小组中一个比较好的。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展示一个学生的作品)师:这个同学整理的很有条理,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整理的。
我看到中间还有数字,谁能来解释一下10是什么意思?生:10毫米=1厘米师:这个10还表示什么意思呢?生:1厘米=10毫米师:这个10表示的是它们的进率,有两层意思。
那么第二个10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生:10厘米=1分米,1分米=10厘米师:1000表示什么?生:1000米=1千米,1千米=1000千米师:还有整理不一样的吗?(展示第二个学生的作品)生2:10毫米=1厘米,10厘米=1分米,10分米=1米,1000米=1千米师:根刚才整理的怎么样?生:不一样师:哪里不一样?比一比,哪个整理的比较好?生:王玉泽。
师:不仅整理的有顺序,而且进率也都写出来了。
还有不同的吗?许老师也做了个整理,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整理的?生:想!师:好那我就把我整理的写给大家看看。
(师板书,从小到大,字依次写得渐大,在汉字下面写上字母表示方法,用弧线表示出相邻的进率)师:我们知道它们还都可以用英文来表示,你知道毫米为什么要写mm吗?生:……师:许老师查过资料,毫米翻译成英文时它的英文单词里面就是有两个m。
然后把它简写一下就成了mm.那么你知道米为什么用m吗?千米为什么用Km?师:所有的数学里的规定都是有道理的,有依据的。
充满张力的简约课堂————特级教师许卫兵三下《认识小数》精彩片断赏析江苏省淮安市新民路小学单广红著名的特级教师许卫兵的课,如一道清澈的小溪,自然、清晰,简约又充满张力。
在现场观摩了许老师的好几节课,如《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这一次,又在扬州论坛观摩了《认识小数》。
《认识小数》这一节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许老师的教学风格与张齐华老师的教学风格截然不同。
许老师的课上没有调侃,却让大家佩服在心里。
他的课中,新知的生长点找得很准,给了学生学习的土壤,在春天里,新知自然破土而出。
可见,课时环节练习的坡度、难度把握得如此到位,是下了一番的功夫的。
对所任教的整套教材的研读,对整个教材体系的把握,熟悉每个知识板块的系统、结构和阶段要求;他的课前预设与教学生成是那么地常态,处理的是那么地干脆到位,可见,他已达到是一个“丰富”的数学教师。
数学素养的丰厚,教学思维的简捷,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片断】课件出示:铅笔用了0.4元,知道这是什么数吗?生:小数师:没见过,你怎么知道它叫小数的?生:老师以前提到过的。
师:爸爸妈妈也提到的,生活处处有数学师:会读吗?生:零点四师:有人说小数非常好认。
小数长得很特别。
你觉得特别在哪儿?生:前面有零,后面有点。
……师:如果我把这个长方形看到是一元,你想到在这个一元里表示表示零点四元吗?师:课件出示。
都是平均分成十份,涂其中的四份。
师:简单吗?你看到刚才的过程,在学习什么时候的用到。
生:学分数。
师:你是不是想到哪个分数了?生:十分之四。
师:原来0。
4跟十分之四表示的意思一样。
……师:现在还用这个长方形表示,你能表示吗?不动笔,动嘴吧……师:如果还有一个长方形,表示一,你能不能随便表示几份,写出它表示的小数和分数。
师:从前面的数字,能看出点名堂?生:就是如果是零点三,就是十分之四。
零点几就是十分之几。
……课件出示:米尺师:把它也平均分成十份,现在量三根彩带的长度。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长度单位的认识是基础内容,也是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对长度单位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组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以“长度单位的教学策略与评价”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长度单位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教学目标。
2. 探讨有效的长度单位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建立科学的长度单位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长度单位的教学策略主讲人:张老师张老师首先从《数学课程标准》出发,分析了长度单位教学的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和方法指导。
她指出,长度单位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名称、读写和换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量感。
张老师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以下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通过生活实例、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长度单位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 动手操作,体验感悟:利用尺子、卷尺等工具,让学生亲自测量物体长度,体验长度单位的应用,加深对长度单位概念的理解。
- 比较分析,深化理解:通过比较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系统观念,提高换算能力。
2. 教学案例分享:长度单位的应用分享教师:李老师李老师以“测量教室长度”为例,详细介绍了她的教学设计。
她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在汇报环节,李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测量结果,发现测量误差,并探讨改进方法。
李老师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3. 评价体系探讨:长度单位的评价方法主讲人:王老师王老师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反馈等方面,阐述了长度单位的评价体系。
她认为,评价应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观察、访谈、作品分析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贯通于现实与数学之中的数学化——对许卫兵老师“认识小数”一课的赏析王永【摘要】<正>2014年3月下旬,在厦门举办的闽苏两省名师教学主张展示与研讨活动中,江苏省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的许卫兵校长应邀上课。
这一次让我们分享到他的"简约数学"课堂教学的魅力与风采。
虽然他只上了"认识小数"一课,但在这节课上的所见所闻,都让我深信不疑:他的教学主张与教学实践已经融为一体,折射出他那历经修炼而凝聚成的名副其实的数学教育家的气质。
【期刊名称】《小学教学:数学版》【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4页(P15-18)【关键词】数学化;教学主张;数学教育家;江苏省海安县;课堂教学;城南;两位小数;教学录像;弗赖登塔尔;买东西【作者】王永【作者单位】福建省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23.52014年3月下旬,在厦门举办的闽苏两省名师教学主张展示与研讨活动中,江苏省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的许卫兵校长应邀上课。
这一次让我们分享到他的“简约数学”课堂教学的魅力与风采。
虽然他只上了“认识小数”一课,但在这节课上的所见所闻,都让我深信不疑:他的教学主张与教学实践已经融为一体,折射出他那历经修炼而凝聚成的名副其实的数学教育家的气质。
课堂写真“请看屏幕,这是老师家楼下的超市,老师到那里买了6样东西:水彩笔、美工刀、铅笔、笔记本、橡皮和钢笔。
买东西总是要付钱的,买1支铅笔要花多少钱呢?”许老师在黑板上写下0.3元并问,“谁知道这个模样的数叫什么名字?”一个学生回答:“小数。
”许老师问:“同意吗?同意它叫小数的请举手。
”近一半学生举起了手。
“同意的人真多呀!”许老师又接着问,“怎么知道它叫小数呢?”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先后站起来,都说是跟父母到超市买东西的时候,问父母才知道的。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处处都能学到数学。
”许老师话锋一转,问道,“小数有个特点,一眼就能把它认出来,你知道吗?”“小数中间有个点。
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关注课堂教学行为——福建省小学数学教育分会2017年教学年会研讨活动综述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陈华忠聚焦数学核心素养<wbr>关注课堂教学行为7月20日至23日,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育分会2017年教学年会暨教育部立项课题研讨活动在福州市仓山小学举行。
邀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金铎、许卫兵,福建省名师易增加、徐国裕、郑伙亮、陈敬文,以及本省优秀年轻教师郑端丽、许贻亮、刘胜峰、涂宜仁、李培芳、李旭、刘樑为我们演绎了精彩的课堂和生动而富有思考的讲座。
来自全省的数学教研员、骨干教师、一线教师约有七百人欢聚一堂,近距离地欣赏了名师、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
活动中,我们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精准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倾听着专家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独到见解。
综观本次教学年会研讨活动,凸显出了以下特色:课堂教学:围绕核心,展示成果本次活动共开了10节示范课与汇报展示课:两位大师为我们展示精彩的两节示范课,全省各地区名师工作室选送的八节汇报展示课。
一、注重体验,积累经验,促进思考聚焦数学核心素养<wbr>关注课堂教学行为郑端丽老师执教《认识厘米》这节课,郑老师设计有趣的“熊出没找到蜂蜜”的故事,通过有声有色的故事讲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现实必要性。
引导学生经历“造”尺子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交流互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使学生理解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物体长度时,出现多样化的测量方法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明确优化的测量方法,即从“刻度0”开始测量就可以直接看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的结论,还要求用断掉的尺子去进行测量,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中《厘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知道1厘米有多长,清楚1厘米和几厘米的关系;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通过观察课件、动手比一比,使学生认识厘米这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以及1厘米和几厘米的关系;通过量一量,使学生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4、在测量的活动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一、聊天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蚂蚁王国》的故事,在蚂蚁王国有一座小桥,蚂蚁们每天在小桥上来来往往。
有一天,一阵狂风把小桥的一个扶手吹断了。
这可怎么办呢?蚂蚁们准备用木料再做一根扶手,那扶手有多长呢?老师这里有一根和扶手一样长的小棒,我们选用下面的工具量一量,看看它到底有多长?看杨老师先用绿色的三角形量,看看我用了几个?生:3个。
师:你会量吗?现在用你手中的学具也来量一量这根小棒的长度,粉色纸条代表小棒,可以用其他工具量一量。
1、动手操作。
(可以用学具小三角形、小正方形、小正方体来摆一摆)2、集体汇报。
师:有没有用正方形来量的?用了几个?生(齐答):2个。
师:有没有用小正方体来量的?用了几个?生(齐答):5个。
师:“老师奇怪了,同样是一根小棒,怎么用的工具的个数不同呢?”生:每一个图形的大小不一样。
生:每一个图形的长度也不一样。
讨论、总结:测量物体的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同。
【评析:设计了故事情境:《蚂蚁修桥》,让学生初步感受测量,并与学生动手以“拃”为单位测量课桌面的长度,从“量桌子的长度”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密切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4、出示张课桌。
(请同学们用手拃测量桌子的长)。
1 长度单位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1—例3)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教具准备:各种尺子、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和老师比,谁高?谁矮?(老师高,同学们矮。
)师: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
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板书课题-—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一)统一长度单位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出示例1情境图。
)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 ǎ)、一步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
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学生汇报:4拃、5拃半、5拃等等.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
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认识比》课堂实录海安实小许卫兵师:刚才听到主持人介绍了吗?认识我吗?生:认识。
师:你有什么感觉?你说,小姑娘。
生:太伟大了!(全场笑)师:伟大了,这个词有点过分了啊。
好象遇上大腕了对吧。
看得出来,刚才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笑容很灿烂,非常阳光,这也是我们云盘小学孩子的风采,老师非常喜欢。
不过我们今天是来上数学课,对吧。
作为一位数学老师,我非常关心一个问题,你喜欢数学吗?实话实说,喜欢的人举手。
好的,举手的蛮多的,但是我看不清,来手放下。
不喜欢的人也举手。
好,有一位。
我们就为这位孩子鼓鼓掌好吗?我相信大家的,其实不奇怪,我相信我们班的比例已经非常好了。
一般的有这种倾向,一般的人都讨厌数学。
有些上过大学的孩子学数学的孩子,连数学系的孩子上了大学,毕业以后第一件事情干什么就把学的数学书全部烧掉。
可想他对数学有多恨,对不对啊。
但是我感觉我们六(2)班的孩子没有这个想法。
我就想问一问,你为什么喜欢数学?(稍停顿)你们数学老师来了吗?生:来了。
师:你们不说拍马屁的话?(生笑)生:不说。
师:不说的来讲讲理由。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的。
你说,孩子。
生:因为数学比其它学科更简单,英语还要背单词,然后语文还要阅读短文,(生大笑)那些题目真难做。
数学有些时候只要套套公式,计算器一点就行了。
师:好的。
第一个你嗓门很大,声音让我们后面的老师都听见了。
很好,今天这个场子我们需要大声讲话。
第二,他讲了,数学不像语文英语那样,死记硬背的多。
我们数学主要是要理解,是这个意思吗?所以学起来比较好学,其它理由呢?你说。
生:感觉比如说象奥数,比较有趣味性。
师:有趣味,数学的味道很浓是吗?好的,那位男孩你说。
生:我觉得数学非常有趣味性,做完一道解决问题的话我们会很有成就感。
师:那你们的意思说,练这样的题目会让我们人变得怎么样?生:聪明。
师:聪明,所以有人说数学就是让人聪明的学科,你看你能不学数学吗?除非你不想聪明。
师:但是我还是想听一听我们唯一的一个孩子不喜欢数学的原因,他肯定有他的理由,你说。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实录精品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一、单元教材分析主要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二、地位与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这一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三、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和1米=100厘米,并初步认识线段。
2、能力目标:会用刻度尺量、画物体的长度及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3、德育目标: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四、单元教学重点: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五、单元教学难点: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六、单元教法设计1、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量物体的正确方法,知道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摆放,要放平摆直2、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3、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及对生活的重要意义4、鼓励学生先估测再测量,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测量方法教学重点:学会用实物测量,体会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并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教学难点: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准备:课件,一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小刀,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教学过程:一、演示“小马过河”课件,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能不能帮帮小马,让她顺利过河?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1、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可以是一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或者小正方体,同学们一起来量一量我们数学课本的宽,好吗?师:同学们量得数学课本的宽是多少啊?告诉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量的啊?生:……(教师把学生的回答板书写到黑板,出现了数学课本的宽,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的情况)师:同学们请观察这里(教师指着板书),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生:……师:哦,对了,我们发现啊,同样是数学课本的宽,但是,为什么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呢?生:……师:哦,原来是这样啊。
长度单位的换算与应用的课堂实录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关于长度单位的换算与应用。
在这节课中,老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应用场景的讲解,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长度单位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换算和应用。
1. 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常见单位首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长度单位的概念。
长度是物体在某一方向上的延伸程度,常用的长度单位包括米(m)、千米(km)、厘米(cm)和毫米(mm)等。
2. 米与千米的换算接下来,老师以一场马拉松比赛为例,向我们展示了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他告诉我们,1千米等于1000米,所以如果我们要将10000米转换为千米,只需要将10000除以1000,结果是10千米。
3. 厘米与毫米的换算在讲解完米与千米的换算后,老师接着讲解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换算。
他拿出一张尺子,让我们观察并思考,一根尺子有多少厘米,又有多少毫米。
我们注意到一根尺子有10个等长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厘米,而1厘米又等于10毫米。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1根尺子等于10厘米,又等于100毫米。
4. 利用长度单位进行实际应用在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换算规则后,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是计算一辆汽车行驶了多少千米,如果已知它行驶了2000米。
我们可以利用米与千米的换算关系,将2000米除以1000,得知这辆汽车行驶了2千米。
5. 实验探究长度单位换算法则为了加深我们对长度单位换算的理解,老师设计了一个实验。
他拿出一根长度为30厘米的线段,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测量和计算,推断出30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我们分组进行测量,然后在黑板上展示出我们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通过对比不同实验结果的差异,我们发现30厘米等于300毫米。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常见单位,还学会了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这些知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在购物中,我们需要知道物品的长度以确定尺寸是否适合;在旅行中,我们需要了解目的地之间的距离以确定交通方式等。
本次教学演示主要针对小学生的长度单位知识,旨在帮助学生正确掌握长度的概念和常见长度单位,并通过互动、实验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本文将结合思路设计、教学流程、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学思路设计1.确定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分米、公里等。
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长度单位的概念、常见长度单位的认识及换算。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教学策略通过互动、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4.教学资源准备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测量书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各种长度单位的概念。
同时,也准备相关的PPT、实验文化衫、体验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度单位知识。
二、教学流程1.导入引导学生通过展示各种长度物品的图片,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对长度单位产生兴趣。
2.直观体验通过使用测量工具,让学生接触实际物品,亲自体验与测量,进一步加深长度单位的概念。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书包、学习用品等物品进行测量,探究不同物品长度单位的差别。
3.实验环节通过实验模拟长度单位换算,如通过相同长度的木棒测量不同长度的物品进行计算。
同时,利用实验文化衫、体验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度单位知识。
4.小结通过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总结,让学生对常见的长度单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对各种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让学生了解到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三、教学评估1.测验通过简单的测验,测试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将测验分为两种,一种是选择题,询问学生对不同长度单位的理解,另一种是计算题,测试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换算的掌握情况。
2.问答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相互交流,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
长度单位复习(课堂实录)一、谈话导入师:过几天就要考试了,同学们应该都在复习,今天,许老师就给大家上一节复习课,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拿出老师发给你的练习纸。
二、复习总结师:今天,我们复习的是什么?生:长度单位。
师:老师有个想法,你说我们学都学过了,干嘛还要复习呢?生:复习能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
生:能懂得更多的知识。
师:哦,复习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有个词语叫做师生:温故而知新。
师:温故是要把已经学过的知识巩固好,知新呢?就是在复习中,我们还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感想,新的进步。
今天我们来看看能获得哪些新的东西。
师:复习不仅是因为温故而知新,也是因为我们的脑子容易忘,有科学家研究,把我们刚学完的知识用一根竖条来表示的话,半个小时后,忘了一半,时间再长一点,又忘了一点,时间再长,就只能记住1/5了,今天16后,到26号的时候,同学们就会不认识许老师了。
师:请用自己的方式整理长度单位,都完成了吗?3个人一组放在中间交流交流。
展示学生作品。
师:有没有发现比较好的,每组推荐一个,给我们介绍你有什么想法?10 10 10 1000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生:先列出长度单位,再写出他们之间的进率。
师:你明白上面的数是什么意思吗?生:进率。
师:第一个10表示什么意思?生:10毫米=1厘米师:那反过来理解呢?生:1厘米=10毫米师:那这个10有几个意思?生:2个师:是的,既表示10毫米=1厘米,也表示1厘米=10毫米。
那第二个10表示什么意思呢?生:10厘米=1分米1分米=10厘米师:还有和他整理不一样的吗?你来说说,你有什么不同?展示作品10毫米=1厘米10厘米=1分米10分米=1米1000米=1千米师:比较一下,谁整理的更好?你们想不想知道许老师是怎么整理的,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给大家看看。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师:我整理的是不是跟它们也有不一样?生:不一样。
师:知道我下面要写什么吗?生:cm师:这是它们的字母表示,它们还可以用英文来表示,那你知道毫米为什么用2个m来表示吗?师:因为把毫米翻译成英文时,他的2个开头字母就是m,所有数学中的规律都是有依据的,如果把刚才你们整理的加上的话,这里写什么?生:10师:那这个10,几个意思?生:2个,10毫米=1厘米1厘米=10毫米师:你能把其他的补充完整吗?师:还有什么要加吗?生:加箭头生:加小于号师:你们还没猜到毫米——分米,这是多少?生:100师:还有吗?学生完成,剩下的10000生:分米——千米师:同意吗?为什么?生:1000乘10师:还有吗?生:毫米和千米师:这么大,别吓我呀,脑子转不过来了,我们看毫米和米?生:1000师:你现在有什么想法呀?把它们擦掉,你还能写出来吗?生:能。
许一卫兵老师《长度单位的复习》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运平路小学张道富师:请把许老师昨天发的练习题拿出來。
今天我们要复习什么呢?生:长度单位师:学都学过了。
为什么还要复习呢?生1:为了学的更好。
生2:还能懂得更多的东西。
师:大家说的都不错,温故而知新。
不仅要复习旧的知识,还要在复习中冇新收获,新的感想,新的发现……师:其实学习了新的知识,隔一段时间,大家就会记不太清楚了•(图文介绍记忆曲线)一•复习整理师:请用自己的方式整理学过的长度单位。
(学生课前完成)三人一小组,交流口己整理的结果,先出小组中一个比较好的。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展示一个学生的作品)师:这个同学整理的很有条理,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整理的。
我看到屮间还有数字,谁能來解释一下10是什么意思?生:10毫米二1厘米师:这个10述表示什么意思呢?生:1厘米二10毫米师:这个10表示的是它们的进率,有两层意思。
那么第二个10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生:10厘米二1分米,1分米二10厘米师:1000表示什么?生:1000米二2千米,2千米二1000千米师:述有整理不一样的吗?(展示第二个学生的作品)生2: 10毫米二1厘米,10厘米二1分米,10分米二1米,1000米二1千米师:根刚才整理的怎么样?生:不一样师:哪里不一样?比一比,哪个整理的比较好?生:王玉泽。
师:不仅整理的有顺序,而且进率也都写出來了。
还有不同的吗?许老师也做了个整理,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整理的?生:想!师:好那我就把我整理的写给大家看看。
(师板书,从小到大,字依次写得渐大,在汉字下面写上字母表示方法,用弧线表示出相邻的进率)师:我们知道它们述都可以用英文来表示,你知道毫米为什么要写mm吗?生: ...师:许老师查过资料,毫米翻译成英文吋它的英文单词里面就是有两个然后把它简写一下就成了mm.那么你知道米为什么用m吗?千米为什么用Km? 师:所有的数学里的规定都是有道理的,有依据的。
(老师和学生一起给板书加上进率)师:这们同学只猜到了老师一半的想法,你知道还有什么吗?生:还要在弧线上添上又箭头。
生:两个单位中间加上小于号师:你们没冇完全猜到,许老师述整理了,它们的进率。
(标上毫米和分米)师:这里写多少?生:100.师:为什么是100呢?因为是10个10.猜一猜老师还想到什么?生:100厘米二1米师:你还知道什么?生:10000分米二1千米师:同意吗?为什么同意?10个1000•那么毫米和米之间是多少?生:1000.师:那么现在想一想,有没有什么想法呀?有什么特点呀?我们后来的想法都源于最初的。
许老师可以把它记在手上。
(出示手)师:这就是我的手,你把右手仲出來。
发现了什么?生:这个最矮的它是毫米,这个是厘米、分米、米、千米。
师:有没有想法和他不一样的?(师媒体演示)师:这样有什么好处?第一个10在哪?第二个?第三个?最后一个跨度大就是1000.用这样的方法,就把纸上东西又移到了手上。
有了这个学习是不是就变得简单了?师:你感觉许老师学数学怎么样?生:厉害。
生:高明。
生:有方法。
师:学数学就是要动脑筋。
这些方法都是老师创造的。
所以学习数学要怎么样? 刚才我们复习了学过的五个长度单位,你有没有新的收获?温故而知新。
二.应用练习师:学习数学还要会应用,接下來看一看你们会不会运用。
(出示口主复习2)1・动车每小时行200 ()2•—块橡皮长30 ()3.课桌咼8()4•小兔身长约4 (),尾巴约长6 ()5•小东身高125 (),他每分钟步行65 () 6.20dm=( )m7.2m=( )mm8.3000m=( )师:谁来上前而汇报?生:200千米师:同意吗?同意的就不说话,不同意就喊起来。
生:课桌咼8分米。
生:小兔身长约4分米,尾巴约长6厘米师:是这样的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身长4分米,有没有觉得6厘米尾巴太长的?有没有写6毫米的?师:采访一下,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选择6厘米而不选择6毫米?生:6毫米太短了。
师:你能比划一下吗?对了以后遇到拿不准的时候,我们可以比划一下。
比划以后我们找一个最合适的。
生:•小东身高125厘米,他每分钟步行65米师:接下来都是字母的是什么,谁来说,要说成中文才听得懂。
生:20dm=2m生:2m=2000mm师:有的填写2000,冇的是200,到底是多少呢?师:最后一个?生:3000米二3千米师:还有没有不是这样填写的?生:3000米=30000分米师:如果这样填写对不对?谁能来解释一下。
生:先算出等于3千米,再得到30000分米。
师:如果把它变成更小的单位就是?看来一个数既可以把它变成一个大单位,也口J以变成一个小单位。
师:这8道题中你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第几题?理由是什么?生:我觉得是第8题,因为它让我自己写单位。
生:我觉得是第4题,因为尾巴的t度有的是6厘米,有的说是6毫米。
师:孩子们学习就是这样,我们就是要学会思考。
现在來看第三个话题,先阅读再修改,这是马小哈的日记。
写得怎么样?谁來评价一下。
(出示口主学习3)生:单位用错了。
师:哪里错了?生:应该是2米长的床,15厘米的牙刷,高是165厘米。
师:述冇吗?他找到了3处错误。
冇没冇认为其他几个数据也冇问题的?你觉得每小时行4200米步行这个数据有没有问题?师:能看出好多人犹豫不决。
谁能给我解释一下。
生:上面写着每分钟65米,65乘60差不多4200.师:为什么要乘60?生:1小时是60分钟。
W:这个人厉害呀,他利用刚才的小孩每分钟行65,再乘60.我们不太熟悉用这种方式来说,如果小哈说每分钟走70米是不是就容易明白了呀?现在看他说错了吗?生:没有师:由此看来我们写日记,讲话,都要说大家都熟悉的。
三.自我评价师:经过三轮的复习检查,对自己评价一下,认为自己昨天完成很好的举手,完成比较好的举手,完成不好的举手。
四.拓展延仲师:还有没有你知道的,我们没有提到的?生: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要搞混了。
生:比T米大的有万米,光年,比毫米小的还有微米。
师:看來长度单位我们才学习了中间一小段。
生:比毫米小的还冇纳米。
师:其实你们的问题我们班也提出来了。
要这么多单位干什么?有一个不就好了吗?你们怎么回答提问?生:如果地球到月亮的距离用毫米那得写多少呀?师:其实我也做过思考?比毫米小的叫丝米,猜一猜他与毫米进率是多少?生:10师:恭喜你猜对了,比丝米更小的还有忽米,猜一猜……(师引出:微米,纳米,皮米,万米,亿米,兆米,光年,英尺,英寸,里,尺,寸……)看来我们学习的只是冰山一角。
师:这么多的单位换算烦不烦?如果毫米和光年,中国和外国的单位互换,是不是脑子不够用了?(老师介绍网上的长度单位转换器)师:复习就是要温故而知新,今天知道新的多不多?还想不想知道?师:为什么到米后而就是1000 T呢?孩子们,这屮间掉了两个链,这是屮间冇没有两个单位?如果有应该叫什么名字?生:十米,百米。
师:如果把这两个加进來是不是都是10 了。
其实这两个单位是冇的,只是不常用。
加上去就非常的有规律。
听课后口己的一点思考:“温故而知新”一词许老师在课堂上多次提到。
关于复习课,从许老师这节课屮,我看到了一种新的上学,新的模式,这其中融入了老师课前大量的思考,同时学生在课中也有很多新的发现,新收获,虽然是复习III知,学生能从III知的复习,梳理中对知识进行捉升。
我学得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我今后在教学中学习。
1•做好课前的复习准备工作,为课中知识的生长赢得充足的时间。
许老师把知识的梳理和基础性的练习放到学牛的课前去完成。
既给学生留足了思考和个性化展示的时间,又给课堂节省了时间。
当然许老师对旧知的梳理不是简单随意都放手给学生。
而是精心设计口主学习单,通过三个练习,有层次地复习和练习。
每一个练习都有针对性地突破一个知识点。
2•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和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
许老师说:老师讲得多,不如想得多,要让学生知新,老师耍高明!止是这样,当许老师出示出右手图的时候,相信许多老师和我一样心理会出现一句话就是:我怎么没冇想到呢?这五个手把用在这五个单位上多么的巧妙呀!虽然只是这一个小小的细节,相信一定融入了许老师许多的思考在里面。
3•为学生打开了奇妙的数学世界。
我们数学课本上的知识都是冇限的,我们平时教学中是不是只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点?是不是只教能考到的知识?我平时教学屮也冇这样的疑问。
听了许老师这节课后我豁然开朗。
教学就是要“开窗” 而不是“围墙”。
这句话太形象了,我们就是要利用课堂教学,从课本知识入手,给学生打开学习数学的窗户,让学生领略大数学世界的无穷魅力,只有这样学生学习起來才能有兴趣,才能真正爱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