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营养要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
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对于种猪养殖的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
营养是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
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
1. 蛋白质:蛋白质是种公猪生长和生殖所需要的重要营养素之一。
蛋白质可以影响
种公猪的性腺发育、精子质量和数量。
缺乏蛋白质会导致种公猪的性腺发育不良,并且影
响精子的质量和数量,从而降低繁殖能力。
2. 能量:能量是种公猪繁殖过程中所需的另一个重要营养素。
能量不足会导致种公
猪体重下降,影响性腺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能量不足还会影响种公猪的性欲和生殖能力。
提供足够的能量对种公猪的繁殖性能至关重要。
3. 矿物质和维生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对种公猪的繁殖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特别是锌、硒、维生素E等对种公猪的性腺发育和精子质量有重要作用。
缺乏这些营养素会导致种公
猪的生殖能力下降。
合理地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于提高种公猪的繁殖性能非常重要。
4. 水分:水分是种公猪生殖系统正常运作所必需的。
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促进种公
猪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从而维持性腺的正常功能,提高种公猪的繁殖能力。
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水分以及饲料质量是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重要营
养因素。
养殖户在饲养种公猪时应根据公猪的营养需求,合理搭配饲料,以提高种公猪的
繁殖性能和繁殖效益。
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对于畜牧业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种猪的生产力和猪群的繁殖效益。
而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营养因素。
下面将介绍几种主要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
1. 蛋白质:蛋白质是种公猪繁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物质。
蛋白质的摄入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种公猪的生精能力和繁殖能力。
种公猪在发情期和交配期一般会增加对蛋白质的需求,合理的蛋白质摄入量对于维持其繁殖性能非常重要。
2. 能量:能量是种公猪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和繁殖活动所需的重要物质。
适当的能量供给可以提高种公猪的繁殖性能,而能量不足则会导致其体重下降、性欲低下、精液质量下降等问题,从而降低其繁殖力。
3. 矿物质和维生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在种公猪繁殖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适当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供给可以维持种公猪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性发育,提高其繁殖能力。
特别是锌、硒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E等对于提高猪精液质量和保护睾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4. 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构成单位,对于种公猪的繁殖性能也具有重要影响。
种公猪在繁殖期需要补充足够的必需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精氨酸等,以提高精子质量和数量。
5. 抗生素和益生菌:抗生素和益生菌在种公猪繁殖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抗生素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提高种公猪的健康状况,从而促进其繁殖性能的提高。
益生菌可以维持种公猪的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改善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有助于提高种公猪的繁殖效益。
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受到多种营养因素的影响。
正确合理地供给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以及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和益生菌等,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公猪的繁殖性能,进而提高畜牧业的产量和效益。
2020年第1期 吉林畜牧兽医·养猪专栏·YangZhu ZhuanLan种公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影响因素金洪玲1,王 莹21.吉林省东丰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吉林东丰 136300;2.吉林省东丰县东丰镇畜牧兽医站,吉林东丰136300饲养种公猪的目的就是利用其旺盛的性欲、最强的配种能力,为猪场提供出品质好、数量足的优质精液。
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因为营养因素是直接关系到种猪精液品质的关键因素,影响猪群的生产水平。
本文就营养因素对种猪的繁殖机能作了归纳介绍,要求饲养合理科学,提供必须的营养,才能达到理想的繁殖能力。
1 种公猪的要求现在的养殖场为了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猪的品质,都会采用人工配种的方式,种公猪作用至关重要。
因此,对于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就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种公猪需要比其它的公猪更加的健康,体型更加的健硕;其次,要想配出优良的品种,种公猪还需要具有强烈的性欲,让其可以进行自愿的交配;最后,饲养员要确保种公猪的营养水平可以跟得上,保证种公猪所产生的精液不但质量高,品质好,而且数量也需要达到一定的量。
否则,就会严重的影响猪仔的质量,不利于下一代仔猪的健康和质量水平。
2 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影响因素2.1 饲料种公猪饲养过程中,饲料质量是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关键原因之一。
在种公猪生长的过程中,饲料中的各种能量会为公猪提供物质的基础,如果使用的相关饲料达不到标准,那么就会严重的影响到公猪的健康,由此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饲料中的能量,对公猪精液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对公猪的评价中,公猪精液是评价种公猪繁殖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对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培养中,就需要充分的利用好饲料。
2.2 维生素在对种公猪繁殖性能的培养中,维生素的使用量也是非常的重要。
因为维生素对于种公猪的皮毛成色、生殖以及神经系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对种公猪进行饲养的过程中,主要包括维生素A、C、D、E四种,如在生产中,缺乏某一种,便会对种公猪生长造成重大影响,导致种公猪的繁殖能力降低。
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作者:王静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9年第07期摘要:种公猪的饲养目的是使其保证强健的体质、旺盛的性欲、良好的配种能力,并且生产出数量多、品质好、密度大的精液。
营养因素是影响种公猪精液品质的重要因素,如果种公猪摄入的营养不足、各营养物质的配比不合理,则会严重影响到种公猪精液的品质。
因此,需给种公猪提供营养丰富、全面、配比合理的饲料。
关键词:种公猪;繁殖性能;营养因素;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中图分类号:S828.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7-0050-02生猪养殖场饲养种公猪的目的是提供量多且优质的精液。
随着生猪的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种公猪养殖的数量越来越少,但是质量却要求越来越高,所饲养的种公猪要求体质健康、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精液的数量多、密度大、品质好。
而在养殖生产中影响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因素极多,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因素、疾病因素、营养因素都会对其种公猪的繁殖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营养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应给种公猪提供营养全面、配比合理的饲料,如果营养不足则会严重影响到种公猪精液的品质。
1 能量供应饲料的能量水平对种公猪的健康、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能量是维持种公猪自身生长发育、保证精液生成、保持精液品质的基本条件。
有研究表明,如果种公猪长期摄入的能量不足,后备公猪的性成熟就会推迟,繁殖率低下。
但是如果能量水平高,则会造成种公猪体重过大,肥胖,出现性欲减退、配种能力下降、精液的品质降低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种公猪睾丸脂肪性,精子的畸形率增加,母猪不能正常的配种受胎。
因此,给种公猪提供饲料需要控制量,一般能量饲料占总饲料的60%左右,给后备种公猪在提供能量时要确保其生长发育的能量所需。
控制好成年种公猪的体重,不可过于肥胖,否则会影响到种公猪的健康和繁殖力。
2 蛋白质供应蛋白质是保证种公猪良好繁殖性能的必需营养物质。
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种公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关系到生猪生产的效益和经济效益。
而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则受到多种营养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这些营养因素展开探讨,以期能够为养殖业提供参考。
一、蛋白质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对种公猪的生殖系统发育和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种公猪饲料中应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含量。
据研究表明,种公猪饲喂过低蛋白饲料时,会产生低精子密度、精子运动能力下降和不正常精子形态等精液参数异常,从而降低种公猪的生殖能力。
二、能量能量对种公猪生殖功能也是至关重要的。
种公猪若长期饲喂低能量饲料,会导致睾丸温度升高、精子质量下降等问题。
研究表明,在低能量饲喂下,种公猪常常出现下列情况:睾丸组织发生代谢性变化;精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精子浓度、运动能力、活力度下降;射精量减少等。
因此,为保证种公猪繁殖性能,应饲喂能量适宜的饲料。
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种公猪的生殖功能也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维生素E、硒、锌对种公猪睾丸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通过实验证明,维生素E和硒可以明显提高精液量和精子活力度。
而锌对种公猪的睾丸组织发育和精子合成也有着直接作用。
四、水分水分对种公猪的生殖功能也有一定影响。
研究表明,饮水充足可以提高种公猪的生殖能力。
因为水分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不仅可以为种公猪提供所需的营养和能量,还可以帮助种公猪调节体温和代谢。
五、氧气在种公猪繁殖时,氧气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种公猪精子的活动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
而郑州大学的研究表明,精子仅在充足的氧气条件下才能产生高活力度的运动。
因此,饲喂高氧饲料和优质饲料,可明显提高种公猪的生殖能力。
总之,营养因素是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并且各营养成分之间相互影响。
因此,养殖户应根据种公猪的个体特点和生长发育阶段,调整饲料种类和配方,从而为种公猪的生殖健康和繁殖能力提供更好的保障。
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作者:彭宇辉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11期彭宇辉(黑龙江省依兰县畜牧兽医局 154800)1 能量�公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饲料能量水平的影响。
据报道,如果后备种公猪长期摄取的能量较少,会使其性成熟期明显推迟,从而导致繁殖率降低。
正常情况下,种公猪日粮组成中一般大约60%是能量饲料,过高则容易导致种公猪体况肥胖,性欲降低,不愿参与配种,甚至致使睾丸发生脂肪变性,使其射出不健全的精子,从而无法受胎。
例如,杜洛克、长白公猪12月龄时每日确保其获得28.41~33.42MJ的消化能,然后对其精液品质进行检查,即检查总精子数、精液量和密度以及畸形精子数等,发现日摄消化能水平对精液品质无影响;对体重、月龄接近的杜洛克公猪饲喂三种能量、蛋白水平不同的饲粮,发现繁殖性能受到蛋白水平的影响,说明日粮中含有的能量和蛋白质对公猪的精子活力、精子密度、精液量和精子畸形率的产生无影响。
因此,为确保使种公猪处于最理想的精子产量状态,要在使用期限内始终适当控制其体重增长,推荐种公猪每千克日粮的代谢能水平保持在13.10MJ。
�2 蛋白质�种公猪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中,性器官的发育以及精液品质均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且质量要好。
据报道,公猪每产生1亿个精子就需要蛋白质1g左右。
这主要由于蛋白质是精液中的主要干物质,因此精子产量在较大程度上受到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如果种公猪饲喂低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对导致精液量降低。
在交配旺季,种公猪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要适量增加,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要适量增加,如鸡蛋、蚯蚓、鱼粉等,这些动物性蛋白能够与花生饼、豆饼等植物性蛋白质饲料进行互补,从而使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提高,促使精液品质良好。
需要注意的是,在饲料中通过添加大量的棉籽饼来补充蛋白质含量是错误的,这是由于棉籽饼中的棉酚浓度较高,种公猪睾丸细精管上皮在棉酚的作用下,使其各级生精细胞均受到影响,特别是明显影响处于中后期和接近成熟的精子,甚至可能导致睾丸退化。
2018年第3期 吉林畜牧兽医·养猪专栏·YangZhu ZhuanLan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王林芳浙江省嵊州市畜牧兽医局,浙江嵊州 312400饲养种公猪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为养殖场培养出更多优质的仔猪。
因此,种公猪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配种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样的种公猪繁殖性能往往更强,而在发展养殖业时,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可谓是多种多样,其中营养因素可谓是重中之重。
本文,笔者将对其进行详细的探讨。
1 能量因素对种公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种公猪的生产中,种公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后代的数量、质量以及生产效益。
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好坏是衡量其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饲料中的营养因素是影响种公猪精液品质的重要因素。
饲料能量水平是动物的成长与健康的重要因素。
种公猪的能力水平差异,必然会对种公猪的繁殖性能产生影响。
比如说,在种公猪发情期时,为了使种公猪快速发情,饲养员在饲料中加入了性激素和催情剂,这样,虽然能够加速发情,但是如果药物用量不当,很有可能会造成种公猪发情紊乱,不利于其健康繁殖。
此外,如果饲喂过多的能量饲料,而种公猪又缺乏运动,可能会使得种公猪过于肥胖,性欲降低,不利于其配种繁殖。
此外,种公猪体内能量不足,偏瘦也会对它们的繁殖和发育产生影响。
2 蛋白质和氨基酸缺乏据相关的实验研究证明,种公猪精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氨基酸,其中蛋白质的占比量是75%,所以,在平时的养殖期间,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摄取。
在喂养种公猪时,每日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不能低于14%,这样才能保证种公猪精液的质量,提高配种成功率。
然而,在实际的饲养期间,种公猪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摄入效果却并不是十分的理想。
如有的养殖户缺乏经验,在养殖时,不太注重这些营养因素的摄入,而且不同品种的种公猪所需要的蛋白质及氨基酸的摄入要求也有所不同[1] 。
3 矿物质的摄取量影响种公猪的繁殖性能不仅与营养因素、蛋白质和氨基酸等有着重要联系,还与矿物质的摄取密切相关,它们对于种公猪的健康成长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
种公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了猪场的经济效益。
而营养是繁殖过程中影响种公猪繁殖
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
1. 蛋白质
种公猪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比普通猪高,因为它们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营养来维持体重和
繁殖性能。
如果蛋白质供应不足,可能会导致生殖器官下垂、精液质量下降、数量减少和
精子形态变异。
因此,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饲料对于种公猪的健康和繁殖成功至关重要。
2. 能量
提供充足的能量可以增加种公猪的体重和生殖器官的发育。
能量不足会导致精子数量
和质量下降,从而影响繁殖机能。
过量的能量摄入也不利于种公猪的健康和繁殖能力,因
为它们会容易肥胖和体重过重,这可能会导致酸中毒和其他健康问题。
3. 矿物质
矿物质在种公猪的繁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锌、硒和铜等微量元素对于生
精囊和精子的发育、质量和数量至关重要。
磷、钾、钠等矿物质也是对种公猪生殖率的影
响比较大的元素。
因此,合理搭配矿物质饲料对于保持种公猪的健康和繁殖能力非常重
要。
4. 维生素
维生素对于种公猪的健康、生殖和繁殖发育也非常重要。
例如,维生素E可以提高精
子的数量和质量,维生素A可以促进生殖系统的发育。
因此,合理搭配维生素饲料可以增
强种公猪的免疫系统,提高生殖率和种公猪的幸存率。
总之,营养对于种公猪的繁殖性能至关重要。
在饲料配比时应考虑种公猪的营养需求,提供充足的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饲料,以提高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和健康状
况。
饲料中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养猪技术1、能量能量是机能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第一营养要素,对猪的繁殖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猪,如果饲料中的能量不足,会导致性成熟推迟,后备母猪的初情期延迟。
母猪在妊娠后期的能量供应不足,会影响断奶后的再次发情,使母猪产后的发情异常,出现不发情,或者发情期延长的现象,导致母猪的平均产仔间隔延长,降低母猪的繁殖率,从而使母猪的利用率降低。
母猪在产后的能量水平过低会使母猪的配种受胎率降低。
而瘦肉型母猪在哺乳期则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生命所需,另一部分则要满足泌乳所需。
2、蛋白质蛋白质是种猪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是公猪精液的重要成分,当蛋白质供应不足时,成年公猪精液的品质会有所下降,活力变差,密度变低,公猪的配种能力变差。
对青年母猪的影响则是导致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出现卵巢和子宫发育不正常,母猪出现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的现象。
母猪在哺乳期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也非常的重要,对母猪的体况以及泌乳功能的发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给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猪饲喂含高蛋白质和高赖氨酸的饲料,可以提高乳汁中的雌激素含量,而乳中的雌激素对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哺乳母猪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添加量,要根据母猪的泌乳量、日粮中的能量水平以及体蛋白质沉积数量等因素来确定。
3、矿物质矿物质元素分为常量矿物质元素和微量矿物质元素。
其中常量矿物质元素中的钙、磷是猪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矿物质元素。
钙、磷是猪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决定了骨骼的坚固性,并且是子宫内胎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母猪在妊娠后期的摄入量过低会导致母猪在下一下泌乳期的泌乳量降低,当妊娠母猪的日粮中的钙、磷不足时,母猪在产仔前后会运用骨骼中的钙和磷,钙、磷会随着乳汁流出体内,就会导致母猪体内缺乏钙、磷而瘫痪,甚至会影响生殖机能,当产仔20d后的母猪的泌乳量达到高峰时,更为严重。
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种公猪的繁殖性能是衡量一个猪场繁殖效益的重要指标。
而种公猪繁殖性能的好坏,除了遗传因素外,还受到营养因素的影响。
营养是种公猪能否正常发育和完成繁殖任务的前提条件,合理的营养管理对于种公猪的繁殖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几个重要的营养因素。
第一,饲料质量和消化吸收率。
种公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需要充足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供应。
合理配制的饲料能够提供种公猪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促进其生长发育和性腺发育。
而饲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种公猪的生长和生殖能力。
优质的饲料不仅能提高种公猪的饲料利用率,促进繁殖性能的提高,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和疾病发生。
第二,饲料中氨基酸的平衡。
氨基酸是种公猪体内蛋白质合成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生殖细胞分裂、增殖和发育的必需营养物质。
不同的生理阶段和性别的种公猪对特定的氨基酸的需求不同,如赖氨酸、色氨酸和穀氨酸等对种公猪的繁殖性能有重要影响。
氨基酸的平衡供应是种公猪膳食蛋白质的关键。
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
矿物质和维生素是种公猪生长和繁殖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物质。
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供给可提高种公猪的免疫功能、促进性腺发育和精液质量的提高,减少不育率和早产率。
特别是锌、硒、铁、维生素E等,对提高种公猪的生殖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饲料中纤维素的含量。
纤维素是种公猪能量的一种来源,但高纤维素饲料会降低饲料的消化率,导致种公猪体内能量的供应不足。
过高的纤维素含量会增加猪只的食欲,导致摄食量的下降,进而影响种公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
种公猪繁殖性能受多个营养因素的影响,饲料质量和消化吸收率、氨基酸的平衡供给、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以及饲料中纤维素的含量都是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
在种公猪的饲养和管理中,应注意合理调配饲料配方,确保各种营养物质的均衡供给,提高种公猪的繁殖性能。
doi :10. 19369/j. cnki. 2095 — 9737. 2019. 07. 027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北兴镇为农代理服务中心,黑龙江齐齐哈尔161635)摘要:种公猪的饲养目的是使其保证强健的体质、旺盛的性欲、良好的配种能力,并且生产出数量多、品质好、密度大的精液。
营养因素是影响种公猪精液品质的重要因素,如果种公猪摄入的 营养不足、各营养物质的配比不合理,则会严重影响到种公猪精液的品质。
因此,需给种公猪提 供营养丰富、全面、配比合理的饲料。
关键词:种公猪;繁殖性能;营养因素;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B生猪养殖场饲养种公猪的目的是提供量多且优质的精液%随着生猪的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 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种公猪养殖的数量越来越 少,但是质量却要求越来越高,所饲养的种公猪要求体质健康、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精液的数量多、密度大、品质好%而在养殖生产中影响种公猪 精液品质的因素极多,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因素、 疾病因素、营养因素都会对其种公猪的繁殖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营养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应给种公猪提供营养全面、配比合理的饲料,如果营养不足则会严重影响到种公猪精液的品质%1能量供应饲料的能量水平对种公猪的健康、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能量是维持种公 猪自身生长发育、保证精液生成、保持精液品质的基本条件%有研究表明,如果种公猪长期摄入的能量不足,后备公猪的性成熟就会推迟,繁殖率低 下。
但是如果能量水平高,则会造成种公猪体重 过大,肥胖,出现性欲减退、配种能力下降、精液的 品质降低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种公猪睾丸脂肪性,精子的畸形率增加,母猪不能正常的配种受胎。
因此,给种公猪提供饲料需要控制量,一般能 量饲料占总饲料的60%左右,给后备种公猪在提供能量时要确保其生长发育的能量所需%控制好成年种公猪的体重,不可过于肥胖,否则会影响到 种公猪的健康和繁殖力%文章编号 2095 — 9737(2019)07 — 0050 — 022蛋白质供应蛋白质是保证种公猪良好繁殖性能的必需营养物质。
种公猪生殖能力的强弱,与这几种微量元素息息相关!种公猪的饲养和其他的猪不一样,因为种公猪是猪场里面劳动强度最大的猪种,所以在营养方面也需要格外地重视。
比方说一些微量元素,如果种公猪的体内缺乏这些特定的微量元素的话,那么其精子活性和生殖能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使用的年限也会因此缩短。
首先是影响动物机体新陈代谢的铁元素。
其实不止是猪,铁元素对大部分动物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因为铁元素参与血红蛋白及动物机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并与细胞色素还原酶、乙酰辅酶A的活性息息相关。
如果种公猪体内缺乏铁元素或者种公猪对铁元素的吸收利用不佳,那么将大大影响种公猪精子的质量,无论是其精液内精子的密度还是精子的活性都会下降。
其次是影响动物骨骼的锰元素。
很多时候那些性欲比较差,配种不好的种公猪,除了其本身的精子质量低之外,也可以从许多外在因素看出他们机体的异常。
比方说种公猪的后腿关节肿大、骨骼发育异常,严重的时候甚至有可能导致跛行。
那么这就很有可能是因为种公猪体内缺乏锰元素。
再者是影响种公猪体型的个元素。
对于其他动物来说铬元素的缺失影响也不是很大,但是对于种公猪来说铬元素跟它们的机体健康就息息相关了。
一般情况下来说,排除饲喂的不恰当因素,最能影响种公猪体型的营养元素就是铬。
那些身体比较肥胖,体型不佳的种公猪,一般其精液的品质也会同步下降,而这很有可能是其体内缺乏铬元素的表现。
最后一种是铜元素,不过与上述三种微量元素不同,铜元素对于种公猪来说是一种有害的微量元素。
也就是说如果一头种公猪,其身体内的铜元素超标,那么其生殖能力就越低下。
如果一头种公猪体内的铜元素超标过为严重,那么很有可能会因此丧失生育能力遭到淘汰。
猪倌巴巴系今日头条三农领域签约作者,畜牧行业资深撰稿人。
关心三农、关注民生,做有态度的三农新媒体!。
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营养要素分析日粮中能量、蛋白质、矿物元素以及维生素等营养水平会影响种公猪的繁殖性能。
当猪的日粮营养水平长期不足或过低时,会导致种公猪的生殖器官正常发育受阻,导致初情期和性成熟延迟。
营养水平过低,可使成年公猪所产精液的品质明显降低。
营养水平过高,对种公猪的繁殖力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过量的能量供给会造成种公猪过肥,使其配种或采精困难以及精液品质下降。
因此,必须合理饲养,提供适宜的营养,使种公猪保持健康和良好体况,并且有较高的繁殖力。
1、能量公猪维持自身的生长需要,精液生成、配种活动等都需要能量。
一般饲料中消化能应达到12.15~12.99 MJ/kg。
能量太低或采食量太少,公猪容易消瘦,性欲降低,随之而来的是其精液品质的下降,造成使用年限缩短。
能量太高或采食量太大,公猪容易增肥。
过肥的公猪一般不愿运动,易引起肢蹄病,配种或采精困难,从而导致性欲下降,精液品质差等。
一般情况下,根据种公猪的体况,每天饲喂2.3~2.5 kg。
2、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是种公猪繁殖的必须营养物质。
蛋白质不足,青年猪生殖器官生长发育受阻,,初情期和性成熟推迟。
成年种公猪则精液品质降低,精子活力差,密度稀,配种能力下降。
由于公猪的精液中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因此,饲料中蛋白质不足或摄入蛋白质量不足时,可降低种公猪的性欲、精液浓度、精液量和精液品质,另外,据有关资料表明,色氨酸的缺乏可引起公猪的睾丸萎缩,从而影响其正常生理机能。
建议种公猪饲料中使用进口鱼粉3%~5%,禁止使用棉、莱粕。
日粮粗蛋白水平可控制在17%~l8%。
3、矿物质元素矿物质中钙离子能刺激细胞的糖酵解过程,提供精子活动所必须的能量.从而加强精子的活动能力,钙离子还具有促进精子与卵子的融合及促进精子穿入卵细胞透明带的作用。
磷供应不足会降低精液品质。
公猪的睾丸、附睾、前列腺等对硒有亲和力,附睾的含硒量与精子密度呈正相关。
饲料中钙磷要有较高的水平,比例适当。
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营养要素分析
日粮中能量、蛋白质、矿物元素以及维生素等营养水平会影响种公猪的繁殖性能。
当猪的日粮营养水平长期不足或过低时,会导致种公猪的生殖器官正常发育受阻,导致初情期和性成熟延迟。
营养水平过低,可使成年公猪所产精液的品质明显降低。
营养水平过高,对种公猪的繁殖力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过量的能量供给会造成种公猪过肥,使其配种或采精困难以及精液品质下降。
因此,必须合理饲养,提供适宜的营养,使种公猪保持健康和良好体况,并且有较高的繁殖力。
1、能量
公猪维持自身的生长需要,精液生成、配种活动等都需要能量。
一般饲料中消化能应达到12.15~12.99 MJ/kg。
能量太低或采食量太少,公猪容易消瘦,性欲降低,随之而来的是其精液品质的下降,造成使用年限缩短。
能量太高或采食量太大,公猪容易增肥。
过肥的公猪一般不愿运动,易引起肢蹄病,配种或采精困难,从而导致性欲下降,精液品质差等。
一般情况下,根据种公猪的体况,每天饲喂2.3~2.5 kg。
2、蛋白质和氨基酸
蛋白质是种公猪繁殖的必须营养物质。
蛋白质不足,青年猪生殖器官生长发育受阻,,初情期和性成熟推迟。
成年种公猪则精液品质降低,精子活力差,密度稀,配种能力下降。
由于公猪的精液中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因此,饲料中蛋白质不足或摄入蛋白质量不足时,可降低种公猪的性欲、精液浓度、精液量和精液品质,另外,据有关资料表明,色氨酸的缺乏可引起公猪的睾丸萎缩,从而影响其正常生理机能。
建议种公猪饲料中使用进口鱼粉3%~5%,禁止使用棉、莱粕。
日粮粗蛋白水平可控制在17%~l8%。
3、矿物质元素
矿物质中钙离子能刺激细胞的糖酵解过程,提供精子活动所必须的能量.从而加强精子的活动能力,钙离子还具有促进精子与卵子的融合及促进精子穿入卵细胞透明带的作用。
磷供应不足会降低精液品质。
公猪的睾丸、附睾、前列腺等对硒有亲和力,附睾的含硒量与精子密度呈正相关。
饲料中钙磷要有较高的水平,比例适当。
此外,缺乏硒、锌、碘、钴、锰等时,可影响公猪的繁殖机能,有的可造成公猪睾丸萎缩,影响精液的生成和精液品质。
有机硒能够有效提高精液品质。
4、维生素E
维生素E是动物体内的必需维生素之一,主要通过抗氧化剂的生理功能,防止氧化连锁反应,减少体内自由基,它作用于与性机能密切相关的激素,如垂体前叶激素、肾上腺激素
和前列腺激素等的合成与分泌,调节性机能,从而影响繁殖性能。
饲料中维生素E对公猪比较重要,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它能提高种公猪的生产性能,但能提高免疫能力和减少应激,从而提高公猪的体质。
5、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存在的量一般很小,但是这些养分对繁殖方面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大量试验证明,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对于提高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6、青饲料的影响
坚持饲喂配合饲料的同时,每天添加0.5~1 kg的青绿多汁饲料,可保持公猪良好的食欲和性欲,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精液的品质。
随着动物品种的不断改良,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已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在生产实践中,必须综合考虑各繁殖阶段的营养生理特点和预定生产目标,制定合理的营养参数,科学配制日粮,并采取适当的饲养管理以取得最佳的生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