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C8-刘力生教授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对比中美指南,优化国人降压治疗SPRINT研究结果的出台,降压目标值成为高血压诊治领域最大的热点。
2017年AHA最新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更改到130/80mmHg,更是使得全世界高血压领域专家纷纷发声表示支持或质疑。
那么,我国的指南将会做如何更改?我国广大高血压患者最佳的治疗选择是什么?本文将对比中美指南,分析最适合国人的高血压治疗方案。
一、高血压诊断切点前移美国新指南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降低到≥130/80 mmHg,其制定的背景是美国高血压整体防治情况良好,75%的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某些地区高血压的控制率已经达到90%以上。
由于诊断标准降低而增加的3110万高血压患者,正是未来10年美国高血压防治新方向。
这些患者大多数通过减重、心脏健康饮食、限盐、补钾、增加体力活动、限酒等改善生活方式降低血压可以显著获益。
只有同时伴有ASCVD或者10年CVD风险>10%者需要药物治疗外,需服用降压药物的人数并不会大幅增加。
而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18岁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仅仅达到46.5%、41.1%和13.8%。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治疗率达86.8%,而治疗控制率仅仅37.6%。
因此,我国多数专家认为,美国指南更新是基于美国国情以及美国的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证据。
我国尚无相关证据,且结合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医疗保险压力,并不能完全支持我们采取同样的定义策略。
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可维持在140/90 mmHg,有助于把需要治疗的患者及早纳入治疗。
医学研究领域的扩大,从一个简单的临床实践问题,变成一个牵涉到国家财政投入、社会资源调配等多个领域,需要卫生管理学、卫生经济学等多学科参与的问题。
因此,AHA指南的这次调整,是医学事业进步和重要性提升的又一体现。
但并不适合我国国情。
刘力生教授指出:“一直以来,140/90mmHg是多年循证医学证据而得出的,欧洲高血压指南也沿用至今。
刘力生教授:健康血压从限盐开始
杨生
【期刊名称】《今日科苑》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我国有16亿左右的高血压患者。
我们面临着严峻的高血压防治形势,高
血压控制不好会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上升,高血压本身及其并发症的
治疗费用也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要让民众了解高血压的危害,社会各
界的健康宣传十分必要,同时还要告诉民众一些容易实施的高血压预防和控制方法。
【总页数】1页(P137-137)
【作者】杨生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972.161
【相关文献】
1.健康膳食,健康血压!独家专访: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 [J], 李科慧
2.防治高血压让世界关注中国——访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 [J], 李国泰
3.我这辈子就和“高血压”扛上了——访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 [J], 凌
寒
4.“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中国高血压面临“防治”危机————访中国高血
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 [J], 罗辉
5.移动健康教育对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限盐依从性影响 [J], 袁怡婷;周元芬;王丽梅;巩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言深意: JNC8后如何打出一副好牌——降压药市场洗牌在即(附:读后感)医脉通综合作者:吕平作者简介:6年医生,20年外企,分析医药市场动态,点评市场那点事。
专注医药新媒体整合营销,简介来源“@吕平在北京”微博。
这周末在家,仔细地研读了新版JNC8的高血压指南,结合专家们的观点,从新版指南里中的4大变,对降压市场格局的五大影响做一预判。
(via @吕平在北京)这周在心血管学术界里发生了备受关注的两件大事,第一件事就是的等了10年的美国高血压治疗指南(JNC8)正式颁布。
国内的专家张宇清教授,郭艺芳教授在第一时间做了学术上的解读。
受惠于专家们的观点,仔细地研读了新版JNC8,在巨人的肩膀上,试图从新版指南吕平里中的4大变对市场格局的五大影响做一个预判。
一、总结JNC8的四大变治疗设时机,目标放宽松,一线少了B,策略三皆宜。
1、治疗设时机JNC8在何时开始用药设定了起始治疗时机:A)设定了60岁的坎:-大于60岁的患者,当血压大于150/90mmHg时可考虑启动药物治疗,并将血压降至此值以下;-小于60岁者,当血压小于150/90mmHg时,开始治疗。
B)对于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血压大于140/90 mmHg即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2、目标放宽松-对大于60岁的患者的血压目标值定收缩压放宽10mmHg,为150/90 mmHg;-对小于<60岁者无论有没有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降压目标值同样为<140/90 mmHg。
3、一线少了Bβ受体阻滞剂不再是降压的一线药物。
与欧洲指南不同,对于伴有糖尿病的降压药除了ARB,ACEI,还可以用CCB作为首选。
4、策略三皆宜在初治高血压的药物治疗策略方面,三种方案均可以选用。
像足球俱乐部看能不能出线,来决定如何选球员,是将自己球员的能力再培养发辉,还是从外面引进外援,有三种策略:A.先挖潜,再外援:先选用一种药物治疗,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若血压仍不能达标则加用第二种药物;B.输一场,立引援:先选用一种药物治疗,血压不达标时不增加该药剂量,而是联合应用第二种药物;C.遇强队,先布援:若基线血压≥160/100mmHg,或患者血压超过目标血压20/10mmHg,可直接启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自由处方联合或用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
刘力生教授:高血压防控,从这些数字说开去医学界心血管频道“政府很支持,我们也要调动一切力量来做这件事。
”作者 | Clan来源 |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在我国的慢病管理中,高血压是一个“痛点”。
与高患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并不乐观的知晓率与控制率。
彼时正值第四届世界高血压大会,第20个“全国高血压日”到来之际;而年底,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就要问世。
山重水复后,中国的高血压防控之路能否柳暗花明?在这样一个节点上,我们有幸同刘力生教授对话。
虽有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主席、中国高血压联盟终身名誉主席等数重头衔在身,她却始终奔走在高血压防控的第一线,事必躬亲。
镜头前的刘力生教授,有着老一辈医学巨擘特有的气度,从容而健谈。
采访中,她援引了诸多数据,为我们描绘出高血压防控的现实图景。
刘力生教授接受采访指南落地:17%与“最后一公里”今年,欧洲和美国都针对高血压推出了相关指南,而我国酝酿两年、由100多位专家讨论修订的新版指南也将于年底见诸文字。
高血压的诊治切点多少为合适?130/80 mmHg还是140/90 mmHg?糖尿病或肾病患者的血压应降到什么水平?既往文献、国外指南当然应该参考,但自身循证证据也同样重要,比如SHOT研究,就旨在探讨能够预防新发脑卒中患者复发的最佳血压。
“不是别人发了指南,我们就得跟着跑。
”刘教授指出,“看到国际上的变化,积累证据和经验,完善我国指南,才是我们的工作。
”指南有了,还得落地。
刘教授打了个比方来形容从理论到实操的差距,叫“最后一公里”。
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推广。
为什么许多患者总往阜外、安贞医院跑?落地不彻底是其中一方面原因。
指南虽然在三级、二级医院铺开了,然而基层的大夫都知道吗?如果不知道,日常应用就无从谈起。
凭保健业务起家的美国凯撒医疗集团(Kaiser Permanente)就推崇简单至上的原则,着眼于社区医疗(primary care),意在让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
那么,成效如何?根据凯撒医疗的数据,其高血压控制率高达90%;加拿大的控制率为68%;而我国因为治疗率低,虽然治疗控制率可以达到30%,但全部高血压人群(包括治疗与未治疗)的控制率仅为17%,其间的差距显而易见。
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透析零自费项目透析液29.16透析器75.6/支体外循环管路32.40穿刺针 2.7*2=5.40氯化钠 5.796*2=11.59肝素钠11.12血液透析210-15.27=194.73实际费用375.27-15.27= 360.00血液透析不免费报销项目肝素钠/支11.1205低分子肝素钠/支24.5985促红素血液透析滤过、血透灌流不免费可以报销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透析零自费项目透析液29.16 血滤透析液39.96 透析器97.2/支血滤器60、80S 378 体外循环管路32.40 管路129.6 穿刺针 2.7*2=5.40 血滤费350 氯化钠 5.796*2=11.59血液透析210血透监测20.00静注4次3*12实际费用416.87+12.00血液透析不免费报销项目肝素钠/支11.1205低分子肝素钠/支24.5985促红素血液透析滤过、血透灌流不免费可以报销关于更改目前医保透析患者政策的建议尊敬的市委、卫生局领导:针对医保透析患者零自费政策已经执行3年,当中存在很多问题、隐患及弊端,做为下级单位苦不堪言,目前医院亏损严重难以维持,特请领导们研究决定能适当更改透析政策,提高收费标准。
应该由医保、患者、医院三方按比例共同承担透析费用,而不是由医院担负大部分,医保承担少部分,患者不承担!透析政策的制定应本着减少医患关系的恶化,提高患者透析质量,减少医院损失为原则,不能让医院赔钱给病人透析,长此以往会制约透析事业的发展,最终结果是透析的病人死亡率明显增加,希望领导们能真正的听听透析室工作人员的呼声、真正的为透析事业做出一份应有的支持!建议如下:1、透析药品不能免费。
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促红素、骨化三醇!2、应明确限制基本透析次数,避免医患纠纷,医保每人每月拨给医院3500元,那么透析次数应限制在10次/月,超次应正常收费并可以报销!3、血滤不能免费,因为血滤一次成本费就是700元,可以走报销!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4-4-8目前医保透析政策的弊端1、透析次数不限制-----导致病人自己不控制饮食,多吃多喝,不舒服就要透析,不分任何时候,长此下去病人自身病情恶化,需要住院治疗,反倒增加费用。
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外泌体及其免疫调节作用
刘立华
【期刊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年(卷),期】2009(25)5
【摘要】细胞来源和组织分布:外泌体(Exosomes,microvesicles or exovesicles)是生活的哺乳动物细胞主动向细胞外芽生释放的囊泡样膜性细胞器,直径30-1000nm。
外泌体的质膜与细胞膜略有不同,富含胆固醇、鞘磷脂和神经节苷脂,因而耐受Triton处理但皂草甙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可使之裂解。
机体内多
种细胞产生外泌体,其中包括巨噬细胞、B细胞、DCs、网织红细胞和血小板、小肠上皮细胞、神经细胞等。
【总页数】2页(P478-封3)
【作者】刘立华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长春1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2.外泌体对肿瘤微环境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cART治疗完全应答HIV-1感染
者血浆外泌体对CD8+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与CD4/CD8比值的相关性4.外泌体对肿瘤微环境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5.外泌体对肿瘤
微环境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指南与临床•美国JNC8高血压指南简介刘立新,刘立敏,武云涛,冬兰【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4-4055(2014)04-0379-03高血压是致死、致残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随机对照试验(RCT)证实降压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美国JNC8高血压指南[1]系统回顾了RCT文献,制定出高血压管理的相关证据声明和推荐,并对降压起点、目标和药物进行了重大更新,明显不同于其他高血压指南。
1 指南制定方法JNC8首先确定关键问题和文献回顾的标准,由方法学家完成最初的系统回顾,再按标准化草案回顾分析RCT证据,制定证据声明和临床推荐;其中三个最重要的关键问题是:①特定血压值启动降压治疗能否改善预后?②降压至特定目标血压能否改善预后?③不同降压药物或种类对特定预后的利弊是否不同?文献限定为年龄≥18岁高血压患者的RCT,随访均超过1年且样本量超过100例。
初始文献检索范围是1966年11月~2009年12月31日。
对2009年12月~2013年8月PubMed和CINAHL进行二次独立检索,限定为大型高血压研究、至少入选2000例患者、多中心研究;仅入选评价为高、中等质量的研究。
2 指南推荐推荐1:对年龄≥60岁的一般人群,收缩压(SBP)≥150 mmHg或舒张压(DBP)≥90 mmHg(1 mmHg=0.133 kPa)起始治疗,目标血压<150/90 mmHg(强烈推荐)。
如降压至更低SBP(如<140 mmHg)且没有影响健康或生活质量的不良反应时,无需调整治疗(专家意见)。
中、高质量的RCT证据表明对年龄≥60岁患者将血压降至150/90 mmHg以下,能够降低卒中、心力衰竭、冠心病风险。
SBP目标值<140 mmHg并未带来更多临床获益。
回顾符合入选标准、对比特定目标值与不治疗、安慰剂或对比不同血压目标值的RCT,如HYVET、Syst-Eur、SHEP、JATOS、VALISH和CARDIO-SIS,均支持SBP<150 mmHg的临床获益。
影响高血压的一些因素
刘力生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年(卷),期】2006(000)002
【摘要】高血压的心脏并发症包括左室肥厚(LVH)、心绞痛和/或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为什么原发生高血压又称之为“无声的杀手”?绝大多数高血压的患者是原殷I生高血压,但很少有症状或体征提醒患者,他的血压已经增高了。
结果是高血压出现合并症时,例如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时,还没有认识到在这之前患者的血压已经增高。
因此,
【总页数】2页(P4-5)
【作者】刘力生
【作者单位】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
【相关文献】
1.引起高血压的一些因素 [J], 刘力生
2.影响高血压的一些因素 [J], 刘力生
3.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患者夜间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J], 张红玉; 谢席胜; 冯胜刚; 高格
4.老年高血压前期人群进展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分析 [J], 伍金倩;郝秀春;崔经和;
黄锦善
5.河南新乡县农村居民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娟;李倩倩;王春枝;姜静;宋杰;安珍;吴卫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高血压如何进行危险程度分层(分型)
刘力生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根据血压分级、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受损情况及并存的临床情况,参照Framingham的资料,《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进一步将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很高危险组四层。
【总页数】3页(P5-7)
【作者】刘力生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教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
【相关文献】
1.在“先学后教,分层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J], 陈运丽
2.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辨证分型与高血压分级、危险分层的关系 [J], 张天嵩;韩镭;王蕾
3.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蒙医辨证分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J], 孟根杜希;敖德德;云苏日娜;乌日根;戴雪梅;包淑芝
4.实施分层教学创设和谐氛围——浅谈语文课如何进行分层次教学 [J], 肖春霞;
5.血尿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J], 周敏;黄少芳;张乐春;任宝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龙源期刊网
“心血管之家”的温暖记忆
作者:顾成炜
来源:《大众健康》2019年第08期
如果说,博物馆是一本立体全息的百科全书,那么中国心血管医学博物馆就是一本记录中国心血管发展的历史书了。
当你走进中国心血管医学博物馆,面对眼前的一件件旧物时,它们正在異时空对你讲述一个个悠远流长的故事。
桩桩件件,关乎健康与守护,诉说奋进与突破。
去年,中国心血管医学博物馆邀请世界高血压联盟名誉主席刘力生教授前来参观。
刘力生教授带来了诸多珍贵的照片,并对照片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上世纪60年代,在那个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盛行的时期,阜外医院的刘力生教授加入首批医疗小分队,下到首钢,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
“说劳动,也帮不上什么忙,到处都是大高炉,工人担心我们出危险,只能干点力所能及的,给工人量量血压看看病。
”看病过程中,医生们发现工人师傅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1.7%,比全国高血压的患病率高出一倍不止!当时,很多工人都不知道高血压是什么病,厂区里的广播还天天宣传高血压劳模不休工的光荣事迹。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力生教授认为,十分有必要给工人做血压筛查,找出高血压患者并帮助治疗。
她当即开始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跟踪测压、发药,很多时候工人在高炉上干活,医生就在高炉底下等着量血压、送药,共同经历烟熏火烤粉尘飞。
1972年,厂区成立了心血管病防
治组,对这些高血压工人建立三级防治网,开始进行分级管理。
1982年,医生们对最初的1045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10年随访,对已经管理的3178例高血压患者做分析,发现血压管理率达到60.8%,控制在临界以下的达71%。
血压目标值的改变
问:JNC8把老年人以外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值均设为140/90mmHg,其中包括糖尿病和肾脏病患者,这较2013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ESH/ESC)的降压目标更为宽松,您如何评价JNC8指南对于血压目标值的改变?
刘力生教授:JNC8的所有推荐意见均以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为依据,对血压目标值的设定也是在有足够的RCT证据支持下做出的,即RCT证据表明将血压维持在140/90mmHg以下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其次,简化降压目标能够促进降压治疗的推广,尤其对于基层医生来讲,掌握复杂的血压目标值并非易事。
可以看出,JNC8更加注重指南落地,强调降压治疗的可操作性。
治疗策略的选择
问:JNC8给出了高血压的三种起始治疗策略:A.单药起始,如果不达标先考虑药物加量;B.单药起始,如果不达标先考虑加用第二种药物;C.起始联合治疗。
同时指出,这三种治疗策略对所有高血压患者的推荐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即使对于2、3级高血压患者,JNC8也并没有指出要实施不同的起始治疗策略,请问您如何评价JNC8对起始治疗的推荐?
刘力生教授:JNC8指出,目前还没有RCT对三种策略进行比较,并不清楚哪种策略在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率上更有优势,因此3种策略在高血压治疗的地位是平行的。
JNC8在治疗策略上并没有特别推荐,充分给临床医生个体化选择药物治疗的空间。
这也与JNC8传递的降压治疗理念想吻合,即以尽早实现血压达标为最终目的,使用何种治疗策略并不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我国的高血压临床实践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具体治疗策略的制定应基于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如临床医生以及患者的用药倾向及习惯、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等。
降压达标的重要性
问:JNC8指南在推荐意见9中指出:降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血压达到目标值并长期维
持。
同时在关于药物选择的推荐意见6中指出,降压治疗应该关注的是降压达标本身,而不是使用何种药物。
您如何评价降压达标对中国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性?
刘力生教授:降压治疗的最主要目的是减少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而JNC8以充足的RCT证据证表明:血压达标是实现患者心脑获益的最主要途径,这一点与ESH/ESC 高血压指南是一致的。
可以说,降压但不达标就不会有好的预后,因此,这是必须要强调的关键点。
近20年来,虽然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达标率都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但是,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总体达标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即使在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中,也有约75%患者的血压没有达到控制目标,我们面临的高血压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降压达标仍然是中国高血压防治的主题。
未来,中国的高血压指南也势必会将血压达标作为降压治疗的主线,但是对于达标数值的界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达标时间的推荐以及早期达标的意义
问:JNC8指出:治疗1个月后血压仍未达标的患者应调整降压治疗方案。
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高血压管理科学建议中则建议2、3级高血压患者治疗2~4周后复查血压达标情况。
您认为强调早期达标的原因有哪些?
刘力生教授:从临床医生以及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需求来看,早期达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血压早期达标可以减少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率,预后更佳。
ACTION研究结果提示,收缩压早期控制越好,患者的远期终点事件发生越少;VALUE研究则显示,早期1个月有效降压可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终点事件。
其次,达标所需时间越长,就越不容易实现降压达标。
数周而不是数月达标可提高患者依从性。
如果不能尽早看到疗效,患者更可能会自行停药。
因此,强调血压的早期达标可以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从而减少患者的自行停药,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总之,血压早期达标,不仅可减少长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还能够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对医生的信任,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更愿意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血压的长期管理。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
问:JNC8指南在推荐意见6中指出,对一般人群,包括糖尿病患者,初始降压治疗应
包括噻嗪类利尿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对于糖尿病患者不再像以往的指南那样优先推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您如何评价这一改变?
刘力生教授:这一改变同样来自JNC8纳入的RCT证据。
并没有RCT证据证实RAS 抑制剂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更优,4种一线药物均可使用。
利尿剂是美国人最常用的降压药物,因此其RCT证据也更为充分,而我国临床医生对利尿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还是存在顾虑,相对来讲,CCB在我国的使用则更为普遍。
ADVANCE 研究结果证实,ACEI联合CCB能够降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心血管相关死亡、非心血管相关死亡和主要大血管或小血管事件。
高血压一线治疗药物的推荐
问:您如何评价JNC8关于高血压一线治疗药物的推荐?
刘力生教授:与多数既往指南不同,JNC8不再推荐β受体阻滞剂作为高血压治疗一线用药,这是因为LIFE研究结果表明,β受体阻滞剂与ARB相比显著增加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组成的复合终点事件。
此外,其他临床试验结果表明,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与其他药物类似或者是证据不足以给出明确结论。
然而,β受体阻滞剂在我国的临床实践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那些明显表现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或合并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仍然是很好的选择。
国际指南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问:2013年可以说是国际高血压指南的更新年,中国高血压指南的更新是否有时间表?您认为国际指南的更新给了我们哪些重要启示?
刘力生教授:中国高血压指南更新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是应该很快就会开始着手准备。
我们能从JNC8这样的国际指南中得到很多启示,例如①加强对临床证据的筛选,在这方面,美国做得很好,我们还需要加强;②强调早期降压达标,缩短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随访期。
这一点,我国是可以做到的,尤其是将来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实现血压数据的远端传送;
③中国指南仍然会坚持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但可能会进行适当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