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混凝土护坡及灌注型植生卷材绿化工法在水利工程护岸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699.88 KB
- 文档页数:5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运用摘要:水利工程是一项国家开展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以及财产上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在经济建设中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的部署有着重要的价值,而水利工程在护坡工程中的应用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如在工程施工中产生状况要及时与建设单位连习,维持水利工程的安全与稳定。
关键字: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运用1生态护坡核心与设计理念河道治理中生态护坡的作用非常显著,从其特征不难看出,生态护坡可以有效解决河道附近的水土流失问题,同时又很好地保护环境。
按照设计要求,生态护坡的本质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将植物科学、生态科学、土壤科学、工程科学等不同学科的技术结合在一起设计河道边坡加固和防护方式的理念。
如何处理好设计要求是生态护坡设计的重点,即满足护坡防护功能需求的同时处理好保护土壤与植被等自然生态环境的工作需要。
要将保护生态环境和确保河道稳定性作为核心目标,最大限度维系生态平衡与水利工程安全稳定的要求。
在进行河道治理的时,需要将土建施工与水利方面的影响与要求作为重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参数,确保护坡设计成果有着充足的稳定性与耐久性。
进行护坡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地域条件特点,将回归自然与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基本原则。
在设计与施工方案决策时,要尽量防止破坏和影响生态环境和生态特性。
为了充分发挥生态护坡技术的价值,就要设计出功能足够可靠、结构稳定安全的系统。
防洪排涝要求是生态护坡的系统设计时首先需要被满足的需求。
此外,生态护坡系统中的植被的根系必须拥有较强的自我维护与自我修复的能力。
由于河道护坡通常都覆盖着很大的范围,所以,成本要求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兼顾美化、保护环境要求的同时,要尽量减少工程成本的支出。
当前,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将该技术应用到河道的治理工作,并已经形成了系统完善、技术成熟的施工体系、建筑结构。
然而,我国在生态护坡方面的研究尚在初期阶段,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
混凝土施工及植生袋护坡技术在水利堤防工程中的应用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工程面临的地质条件、水文环境更加复杂,需加强在堤防施工过程中规范化应用混凝土以及植生袋护坡施工技术手段。
本文就针对此,结合具体案例工程,提出混凝土施工及植草袋护坡技术在水利堤防工程中的应用流程与应用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植生袋护坡技术;水利堤防工程前言:堤防是水利工程重要结构,堤防施工水平可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服务功能及全寿命周期。
堤防工程施工期间应当首先做好现场勘查工作,结合施工现场勘查资料明确堤防施工重点及难点,制定出专项可行的堤防混凝土施工与植生袋护坡技术方案,增强堤防结构稳定性。
1、工程概况本文以某防洪排涝整治工程为例,该工程设计排水流量为4.21m3/s,水闸设计流量为8.8米m3/s。
施工工作主要涉及到泵站、焊渣、堤防与防汛道路工序,本文选取堤防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植生袋施工技术展开重点研究。
案例工程基础区浅层可分为三个堤基。
第一类堤基土壤为第4系冲积沉积的粉质粘土,土壤的粘性较好、整体防渗能力良好,可不做专门的防渗设计;第二类堤基存在淤泥至软弱土层,土质压缩性较大、灵敏度高,在堤防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稳定性验算,做好提防的防渗处理;第三类堤基下方含有淤泥制土以及中粗砂,应当进行必要的抗渗透变形计算。
结合施工现场勘查结果,施工场地周边道路的路基植草袋材料为中粗砂,不满足防渗要求,需要对路基进行防渗处理。
原设计方案的堤防路基采用了深层搅拌桩防渗墙,现场地形、桥梁底部空间等施工条件不满足桩基施工要求,因此改为现浇C20混凝土护坡、防渗土工膜、植草袋护坡处理技术。
图1堤防工程剖面图2、水利堤防工程混凝土施工与植草袋护坡施工部署通过分析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为切实保障工程运行水平,需要在现场接通用水及用电线路,根据设计要求铺设临时道路,完善施工设施及围挡设施,在审批通过后才能够正式下桥作业。
生态护坡中生态混凝土的应用生态混凝土又叫植生混凝土、绿化混凝土等,它是一种有着特殊结构特性的混凝土,既能适应绿色植物的正常生长又对生态平衡的调节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优化自然的环境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护坡中主要用的材料就是生态混凝土,它是运用植被护坡结合工程加固的方式进行的,有助于保护边坡的稳定结构,也有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非常深远的应用前景和宽阔的发展空间。
标签:生态混凝土;生态护坡;自然环境0 前言传统护坡工程主要采用机械化技术保障边坡的稳定性,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对边坡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对效果的考量,而忽视了对环境的影响,传统的护坡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对边坡附近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与影响。
随着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不再局限于对简单的物质环境索取,更多的是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护社会资源与环境,因此,护坡工程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中必须将环境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
1 生态混凝土内涵生态混凝土又称环保型混凝土。
日本混凝土工学协会于上世纪末期提出了生态混凝土的概念,所谓生态混凝土,指的是一类特种混凝土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与表面特性!能够适应生物生长,对调节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景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具有积极的作用[1]。
生态混凝土不仅是为人类构筑所需要的结构物和建筑物的建筑材料,而且能与自然融合!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生态混凝土与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相似,但绿色混凝土的重点在于无害,而生态混凝土强调的是直接有益于生态环境。
生态混凝土具有比传统混凝土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能满足结构物力学性能、使用功能以及使用年限的要求:具有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能减轻对地球和生态环境的负荷,实现非再生型资源可循环性使用;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能为人类构筑温和、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生态混凝土可分为环境友好型生态混凝土和生物相容型生态混凝土。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节能环保117生态护坡施工在水工大坝中的应用古广玲(广东恒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 河源 517000)中图分类号:S2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9)06-0117-01摘要:生态护坡是一种新型护坡技术,它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是现代河流治理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态护坡;水工大坝; 应用为了有利于环境保护,保持生态平衡,在水工大坝的维护工作中,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
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水工大坝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
生态护坡是一种新型护坡技术,它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是现代河流治理的发展趋势。
1 人工种草护坡人工种草护坡一般都是用狗牙根草、黑麦草、高羊茅等比较常规的草种,这些草种因为适应性比较好而深受人们的喜欢,在多个类型的边坡施工中施展了很大的作用,大部分都是多年生长得相对矮小的草本植物,拥有很厉害的繁殖能力和土壤覆盖能力。
在对土壤和生长要求方面,它具有简单、原始、适应性强的特点。
播种生长以后,其根系发达,而且不怕践踏,常被拿来用作水工大坝的护坡种植。
高羊茅有多种类型,种子播种后不需要特意的注意土壤干湿度,能够适应污染性较大的土壤环境。
定根枝叶生长后,叶子变宽,作为水坝护坡用时会搭配另外一些草籽一起播种。
黑麦种子属于冷季型草坪,它一般低温环境中仍能正常生长,甚至在冬天,它有非常快的生长优势。
但其抗旱性相对较差,所以常常是北方水坝护坡的首选草籽。
2 客土植生植物护坡客土植生植物护坡是将保水剂、粘合剂、植物纤维、泥炭土、腐殖土等材料制成客土,经过专用机械搅拌后吹附到水工大坝坡面上,形成一定厚度的客土层,然后将选好的种子同木纤维、粘合剂、保水剂、复合肥、缓释营养液经过喷薄机搅拌后喷附到大坝的坡面客土层中。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护坡的应用摘要硬质化的混凝土护坡容易对河道自身的生态系统平衡造成破坏,因此基于生态修复理论,提出建设生态型护坡。
根据土壤质地和气候等实际情况,选择5种适合推广的生态护坡模式,即植物立体护岸、景观斜坡河段护坡、垂直石砌驳岸护坡、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灌注型植生卷材护坡,从而为城市河道护坡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护坡;模式;应用在河道护坡的修建中,人们以往采用混凝土材料,虽然起到防洪的作用,但是破坏了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将河道其他的生态功能削弱,有悖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河道成为城市中重要的水域景观,应当为人们提供和谐的滨水空间。
为进一步美化河道环境和充分发挥生态护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巩固城乡河道综合治理成果,现根据江苏沿海地区土壤质地和气候等实际情况,筛选出以下5种适合推广的生态护坡模式。
1 植物立体护岸植物立体护岸适用于大部分村庄河道,主要包括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2个方面。
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河坡、青坎和圩堤的土地整治,路面、堤坡砼导流沟的土方开挖和砌筑。
村庄河道整治工程完成后,裸露表土需采取植物防护措施,采取植物措施进行防护前,需要对裸露表土进行整地,以利于植物生长,整地的主要内容包括找平、夯实、松耕表土等。
为防止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所导致的片蚀和沟蚀,减少泥沙入河量,保护水环境,修建路面、(堤坡)砼导流沟。
实现乔、灌、草结合,乔木速生林选择意杨、水杉,景观林选择女贞、香樟、柏树、银杏、柳树;灌木选择月季、小叶黄杨,草选择狗牙根、三叶草、茅草。
生物措施主要为选择适地和水土保持效果较好、经济效益较高的树种和牧草品种种植。
根据气候条件,建筑物布置、功能分区、绿化美化、防治污染和水土保持等要求综合考虑,合理选择树种,突出重点,分区绿化[1]。
同时结合喷洒水土保持剂,可减少因地表径流造成的土壤流失,提高土壤渗透力,保土保肥,缓解和调节土壤水分蒸发等作用,费用为0.3元/m2。
生态护岸中的生态混凝土的应用摘要: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日益突出,生态护岸代替传统护岸,保护和恢复着环境的生态平衡,而生态混凝土作为生态护岸的一种应用技术越来越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生态护岸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意义,指出生态混凝土在生态护岸的应用及作用。
并列出了生态混凝土的一般类型及其它对人类、社会、自然的意义。
生态混凝土作为一种21世纪的新型材料,将会成为混凝土将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生态护岸;生态平衡;生态混凝土;保护和恢复;新型材料The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Concrete in EcologicalRevetmentAbstract:With the harmony consciousnes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increasingly outstanding,Ecological revetment protect and restore the ecological balance instead of traditional revetment. While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artment pants as a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Ecological revetment. In this essay argue that the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revetment at home and abroad, Ecological concrete 's role and application in the ecological revetment, the types of Ecological concrete and the significance for human society and nature. Ecological concrete will be the tendency of future concrete in 21st.Key words:Ecological revetment;Ecological balance;Ecological concrete;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New materials1 前言清洁、安宁、宜人的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分析摘要:水利工程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工程,为完善水利工程的整体性能,建设生态型水利工程,相关人员将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中。
为保障水利工程河道区域生态护坡建设的可靠性,发挥其防洪、减少生态污染的功能优势,应明确各类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制订科学的水利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方案。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应用要点1生态护坡概述1.1生态护坡的基本定义生态护坡是联合应用工程结构和植物后所构建的具有水土保持、边坡防护、景观绿化等作用的护坡体系。
生态护坡由基体、护坡层、植被层等结构组成,其中,基体是用于承载植被根系发育、护坡层的边坡体,护坡层则是防护基体、改善植被层生长条件的护坡结构,植被层则是生长在护坡上的人工植被。
城市化发展中,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生态护坡已经成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阶段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河道护坡的首选方式。
在此背景下,水利工程建设中,在河道护坡设计时,相关人员应从工艺方法、施工材料、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控,尝试用土工材料、绿色植物代替传统护坡结构,同步提升河道护坡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1.2生态护坡的基本功能(1)基于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相关人员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设计生态护坡,科学调控河道内的水流,同时利用生态护坡区域的众多植被抵挡洪水冲击。
(2)高温条件下,生态护坡区域的植物具有释放水分的功能,有助于预防河道干旱风险。
(3)生态护坡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平衡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生态型的护坡结构可帮助各地区减少空气污染、水源污染,逐步改善河道周围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修复。
(4)河道周围所建设的生态护坡工程,其结构中包含大量的植被,相关人员在设计水利工程护坡结构时,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具有美化作用的植被,美化河道及周围环境。
2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2.1土工材料型生态护坡土工材料型护坡属于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常见施工技术,是利用碎石型种植土壤和喷塑型金属网格建造生态护坡的主体结构,使生态护坡基于复合型种植基,有效强化抗腐能力。
生态植生混凝土护坡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土地开发和土地整治成为了城市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
在土地开发和土地整治中,护坡工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一种高效、安全、经济的护坡工程施工工法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植生混凝土护坡施工工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护坡施工工法,旨在弥补传统护坡工艺存在的不足。
该工法将植物与混凝土结合,既有装饰美观,又能起到很好的环保和生态修复的效果。
同时,该工法适用范围广泛,施工难度低,施工周期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将从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方面,全面介绍生态植生混凝土护坡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生态植生混凝土护坡施工工法是一种新兴的护坡施工工法,它采用环保、安全、经济、美观的方式进行护坡,其主要特点如下:1.生态环保:该工法采用植物与混凝土结合进行护坡,植物能够起到环保和生态修复的效果,还能够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2.造型美观:采用植物与混凝土结合进行护坡,外观装饰美观,施工完成后不仅起到了护坡和防护的作用,还能够锦上添花,增添城市的美观和景观观赏性。
3.适应性强:该工法适用范围广泛,不论弯曲、平直、斜坡或边坡都可采用,同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土壤,可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4.施工方便:该工法施工难度低,施工周期短,施工过程简单方便,劳动用工少,节省了施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5.耐久性高:采用生态植生混凝土结合进行护坡,植物根系与混凝土相结合,增加了护坡整体的承载能力、抗风蚀性能和耐用性,且易于维护和管理,使用寿命长。
三、适应范围生态植生混凝土护坡施工工法适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满足各种护坡要求的市政工程,如公路工程、街路工程、桥梁工程等,也适用于园林景观工程、滨水绿化工程、森林防火工程等。
另外,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如其它护坡方式难以施工的地形陡峭、地基松软的边坡,采用该工法更为合适。
浅谈绿化混凝土生态护坡王晖 靳燕宁上海市水利管理处 冲谷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摘 要 绿化混凝土生态护坡是一种可以代替普通混凝土进行施工的生态护坡型式,可解决护砌工程劣化生态环境的问题,恢复并保护自然水环境,在上海地区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本文对于这种护坡型式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技术要点,介绍了施工工艺,分析了工程效益.关键词 绿化 混凝土 护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类水利防护、河道整治工程由以功能性为主,逐渐改变为在保证既有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由单一的防洪除涝转变为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使人类活动、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目前上海在河道的综合整治工作中,将生态型河道的建设提到了首要位置,其中对由绿化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生态护坡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一、概述绿化混凝土亦称生态混凝土,是能够适应植物生长,可进行植被作业的混凝土及其制品。
即:先用碎石、水泥作为原材料,按特定的配比兑水拌和,用振动压力成型,然后在孔隙内充填植物生长所需的材料并在混凝土块体表面建植植被,最终植被根系穿透混凝土块体长至块体下面的土体中.由绿化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生态护坡主要具有恢复和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条件、保持原有防护作用三个功能.此技术起源於日本,在国外现代国家这种生态护坡已成为土木护砌防护工程的主流。
二、绿化混凝土的主要技术1、绿化混凝土的构造原则(孔隙率)为使植草能够在混凝土孔隙间生根发芽并穿透长至其下土层,要合理选择骨料粒径(一般选20~30 mm ),保证有一定的孔隙率和有效孔径(表面孔隙率)。
孔隙率与强度成反比,应在保证客观强度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加大孔隙率,以创造植被的生长条件。
上海地区绿化混凝土护坡的厚度一般100~180mm 。
植物生长示意图植物根系草本植物2、绿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绿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取决于配合比、骨料的品种及粒径、振捣程度.现有工艺条件下绿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6。
护坡工程生态防护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现阶段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缺水。
水是生命之源。
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已变成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关注的焦点。
防洪工程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控制水流量,人工配置水资源,使水资源的利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由于自然条件和酸雨的影响,边坡被冲刷,导致河岸崩塌,对公共安全农作物或建筑物造成安全威胁。
因此,做好防坡防护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探讨水利工程护坡生态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产业发展,水利工程工程变得越来越重要。
搞好水利工程,其中一个非常重要方面就是护坡。
在护坡防护方法中,目前大多采用抛石、干砌石和石笼直接顶板岸坡,以防水流侵蚀,但随着风、日等自然条件的变化,这种方法会失效。
不仅大大降低了护坡防护实际效果效果,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坡的美观,危及生态环境。
因此,完善现代护坡生态技术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1水利工程施工人员中护坡防护防震的生态技术1.1生态护坡设计的原则结构设计与价值在传统的护坡防护算法中,护坡桥墩一般是受支撑和加固的。
常用的方式型式有重力式斜坡、支墩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等。
这些传统方法只注重直接和快速的方法效果,而舍弃了对环境的破坏。
护坡开挖后,护坡单细胞原有的结构被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生态桥面护坡技术采用植树造林的手段,使植物和岩石、土壤形成一定的生态防护协调机制。
对护坡表面需要进行防护加固,达到生态护坡的目的。
该综合评价护坡系统可以控管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地表稳定性。
十分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桥墩手段。
概念设计生态边坡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设计的首要因素是保证护岸利空因素的稳定性。
不稳定各种因素包括表层土壤的滑动、自然土壤的滑动或水流的侵蚀等。
因此,生态设计应从这些方面着手,以保证水力稳定性。
此外,生态设计应努力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根据不同的地区、地域条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既要保护环境,又要节约资源,尽量做到资源化。
生态护坡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析水利水电工程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引起很多环境问题,如山体开挖过程中因坡度增加而引起山体滑坡,大坝拦河后破坏原有的河流生态系统,河道蓄水位的抬高破壞到岸边生态环境等,生态护坡作为一种修复技术,工程量大且面积较广,并且将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工程密切结合起来,兼具防护与环境保护双重功能,笔者结合实际对生态护坡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标签:生态护坡;水利工程;应用1、生态护坡的必要性水利水电工程为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必须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于社会经济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磨灭的积极意义,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有力指标。
但是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在未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生态护坡的运用,该项技术不仅能发挥护坡的积极防护作用,更能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生态护坡正是在不破坏大自然平衡的前提下进行自然界改造,并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环境共同协调发展”理念的一项防护技术。
2、生态护坡的建设原则与传统护坡片面强调防护与支挡功能,较少考虑工程生态及环境功能并较多采用将其石块及混凝土等硬质材料截然不同,生态护坡强调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工程的完美结合,兼具防护与环保双重功能,强调水利工程与周边景观的结合与协调,通过建设开放性的生态护坡,可以大大降低水利工程对沿河及河道内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破坏,大大缩短生态系统的恢复期限,生态护坡强调使用环保材料,如土壤、草坪、生态土工布等,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与传统护坡一样,生态护坡建设的目的也是为了防止边坡由于失稳等原因而发生崩塌与滑坡,所以生态护坡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应满足岸坡稳定性要求,兼顾当地原本景观及生物多样性,以达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这种和谐意味着护坡工程在设计环节必须充分尊重当地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掠夺,维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系统。
新型生态护坡砖在水利工程的推广应用摘要:必须要研究一种新的护坡技术,采用一种新型的护坡材料使之既能防洪护岸,又可以恢复生态提升环境景观。
本文介绍生态环保机压护坡砖的特性及实际工程的应用,以期经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型;生态环保机压护坡砖;某整治工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与建设不仅要满足河道的基本功能需要,还要满足城市景观及环境等其他功能需求,实现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目标。
目前,我国大多数经济城区的中小型河流不同程度的存在河道功能退化的现象,最为突出的是河水自洁功能退化,污染产生,除排污量大之外,河道护砌物结构不符合生态要求是主要的因素。
在河道改造工程中,水土隔离的护砌是破坏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没有渗水透气功能,完全隔断水土交流的石砌或现浇砼河堤护坡,致使河道及护岸既无植物生长又不利于水自洁的微生物与水生物的生长,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大自然的水生态循环系统,城区河道水臭也就可以正常。
同时,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浆砌片石或现浇砼河道护砌由于平整光滑,导致落水人无法抓攀,以至溺水死亡的悲剧时有发生,也是河道改造工程的重大缺陷。
因此,选择新型材料改造或建设城市河道,在满足河道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强化生态环保城市景观及人性的综合体现,是我们新的目标和追求。
1. 生态环保机压护坡砖性能生态环保机压护坡砖耐磨性的磨坑长度为26.8mm,小于技术要求的28.0mm、产品吸水率为为2%,小于技术要求的5%、产品抗压强度(cc60)平均值为36.7mpa,大于技术要求的31 mpa、其抗压强度(cc60)单块最小值为35.6mpa,大于技术要求的25 mpa,各项指标均达到优等品质量水平。
产品比重2.35~2.4g/cm3,砖块能透气,孔隙透气率达10%。
产品水泥用量为同标号普通混凝土的20%。
产品含有的二氧化钛(tio2),能净化空气。
图1及表1是生态环保机压护坡砖系列图片及参数。
生态护坡在农村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引言相对于地球水体资源来说,水是保障人类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资源,同时,也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洪水涝灾等安全威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水利防洪基础工程的建设开发步伐相应加大。
1、概述1.1、生态护坡的概念及由来生态护坡,是综合水力学、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
为保证工程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需采取一定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
传统的边坡工程,主要是强调其强度功效,却往往忽视了对环境的破坏。
生态护坡作为岩土工程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产物,它兼顾了防护与环境两方面的功效,是一种很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传统边坡工程的加固措施,大多采用砌石挡墙及喷混凝土等护坡结构,作用单一,不管怎么做,就灰白色一片,对景观没有什么帮助,更谈不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相反只会破坏和谐的生态环境。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及经济实力的增强,生态护坡技术逐渐应用到工程建设中。
1.2、生态护坡的内涵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发展在现阶段,人们在对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条件下,生态护坡日益受到重视。
随着我国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已日益受到重视和加强,特别是严重的水污染更引发了新的治水理念变革。
为减少水质污染,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相适应的新型生态护坡形式脱颖而出,生态护坡是防洪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生态护坡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在水利工程特别是农村水利工程中,生态护坡主要是指“用活的植物,单独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和非生命的植物材料相结合,以减轻坡面的不稳定性和侵蚀”,其途径与手段是利用植被进行坡面保护和侵蚀控制。
目前,工程界更直观地把它称为“边坡绿化”。
生态型护坡是以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在保证护坡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兼顾工程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效应,以达到一种土体和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
生态护坡在水利工程的应用摘要:我国水土流失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严重,这关系到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所以必须加强对该问题的关注。
生态护坡工程在水利工程中能够发挥出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充分体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关键字: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护坡;水利工程前言:众多的工程建设影响自然环境,导致出现许多生态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生态护坡技术的提出解决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问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思路。
1.生态护坡在水利工程中的价值及应用1.1生态护坡工程简介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在工程工业应用方面越来越注重生产过程的优化,以促进环境保护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
从城市建设角度看,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加强水利工程功能,合理规划,可为人们提供更好居住环境。
在城乡水利建设中,要注意生态护坡技术的运用。
以生态护坡为基础,以护坡功能为依托,尽可能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对自然边坡进行保护,发挥观赏作用。
生态护坡技术是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技术。
常见护坡类型有:铁丝网超高植被护坡、植被护坡型、土壤护坡型、土地生态护坡型、网格型和生态护坡型等。
生态护坡技术的正确的使用要求设计者和建设者对其周围环境进行分析,最重要的是要选择最佳方案。
当前在设计思想和施工技术上都需改进,且还要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来优化提高。
1.2生态护坡工程具有生态功能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近几年在水利工程的经常被使用,一直是把堤坝上的植物和护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有效保证河道内水土的互作性,对防洪和抗旱也有很大作用。
并可为水生动物提供休憩场所,保障水环境多样性。
生态护坡能减轻水利建设的负面效应,利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护坡与周边植物,能促进水生生物及生态护坡工程效用的综合发展。
在生态护坡工程中,生态护坡是首要任务。
伴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生态保护工程日益受到重视。
生态护坡在水利工程的应用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保障生态平衡,维护景观美化,降低水利项目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
生态护坡既能满足边坡对水体的储蓄要求、提高防护标准,又有利于恢复生态平衡。
本文从生态护坡的优势出发,分析传统护坡缺陷,探讨生态护坡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意义。
对典型生态护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条件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可为水利工程边坡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生态护坡;护坡工程;水利工程前言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河道、湖泊等引水工程,以及农田水利工程、发电水利工程、综合水利工程等项目,在建筑后期往往容易因植被破坏引发水土流失,因此护坡工程是水利工程建筑的必要环节,传统护坡是采用砌石或混凝土等形式进行物理加固,而生态护坡不仅能够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还能够补偿环境破坏,重建生态系统[1]。
1.护坡工程与水利工程概述1.1传统护坡工程的弊端健全的河岸带生态系统具有调节径流、涵养水源、调节微气候、提供水陆生物栖息和繁衍场所等生态服务功能。
目前我国水利项目中普遍存在过度硬化现象,亟需开发和应用工程安全和生态保护兼顾的生态护坡技术。
生态护坡不仅应具有传统护岸的行洪、排涝以及水土保持等功能,同时还需综合考虑城市景观、生态和人文气息等内容,以求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水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生态水工学的基本要求,借鉴国内外在河道生态护坡研究方面的丰富经验,改进其不足之处,研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河道生态护坡技术迫在眉睫。
为此,本文归纳了典型的生态护坡技术,着重介绍了不同种类生态护坡技术的功能和适用性。
在水利工程项目中,传统护坡工程采用的都是混凝土砌块的形式,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存续期长,但是传统护坡工程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是经济效益方面,传统护坡造价较高,工期较长,前期投入较大;其次是工艺、技术方面,传统护坡工程对砌块、浇筑环节等都有很高的设计技术要求,对生产设备和施工量都有一定的限制;最后是生态保护方面,水利工程本身就必然存在环境破坏问题,传统护坡工程不仅不进行环境补救,更是封闭了水面生态系统,在工程期间使用的早强剂、膨胀剂等添加剂更是加剧了对环境的破坏。
水利水电技术第43卷2012年第2期生态混凝土护坡及灌注型植生卷材绿化工法在水利工程护岸中的应用郑德戈1,谢修平2,林山华1(1.防城港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广西防城港538001;2.北京亚盟达新型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11)摘要:传统护坡多为混凝土或砌石等硬质坡面,隔绝了水体和近岸陆地土壤之间的联系,破坏了生态平衡。
近年来,大量应用的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所配套的常规绿化工法,存在着覆土层保肥及保水能力低、抗侵蚀能力弱等诸多不足。
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及灌注型植生卷材绿化工法相结合,克服了传统护坡及常规绿化工法的缺陷。
本文介绍了植生型多孔隙生态混凝土护坡及灌注型植生卷材绿化工法在防城港市港口区临港工业园排洪沟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阐述了技术原理、施工工艺及预期应用效果。
关键词:生态混凝土护坡;绿化工法;灌注型植生卷材;防城港市;广西中图分类号:X3(2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0860(2012)02-0026-05Application of eco-concrete slope protection and virescenc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perfusion-basedvegetation membrane to hydraulic engineering revetmentZHENG Dege 1,XIE Xiuping 2,LIN Shanhua 1(1.Water and Hydropower Design Institute of Fangchenggang City ,Fangchenggang 538001,Guangxi ,China ;2.Beijing Asian Union New Materials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Beijing 100011,China )Abstract :Most of the traditional slope protections are built with concrete or masonry ,and then a cut-off is surely to be formed between water and the soil of onshore land ,which can damage the relevant ecological balance.However ,the conventional vires-cenc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completed with the vegetation eco-concrete slope protection widely used in recent years also have the defects of the lower fertilizer and water retention capacities ,poor erosion resistance ,etc.of the overlaying soil.The combina-tion of vegetation eco-concrete slope protection with the virescenc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perfusion-based vegetation membrane can overcome the those defects of both the traditional slope protections and the conventional virescenc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The application of vegetation porous eco-concrete slope protection and the virescenc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of perfusion-based vegetation membrane to the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proje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vetment of the floodwater drainage ditch in Lingang Industrial Park of Fangchenggang City is described herein along with the expatiations made on the technical princip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expected application effect concerned.Key words :ecological concreteslope ;virescence construction technique ;perfusion-based vegetation membrane ;Fangchengguang City ;Guangxi收稿日期:2011-10-31作者简介:郑德戈(1970—),男,高级工程师,院长。
传统护坡结构多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混凝土护坡等形式,在满足护坡功能性要求的同时,隔绝了土壤与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破坏了河湖岸区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陆岸及水生动植物丧失了栖息空间,水体自净功能下降甚郑德戈,等∥生态混凝土护坡及灌注型植生卷材绿化工法在水利工程护岸中的应用至完全丧失,留下的是一条条灰色的长廊,有鉴于此,具备多孔性的植生型生态混凝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河湖护坡结构中。
然而,与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配套的常规绿化工法如:种子散播法及草皮铺设法,通常存在着覆土层抗侵蚀(降雨、水位变动、水流冲刷)能力弱、营养基层保肥及保水性差、植物抗旱及抗冻能力低、后期养护成本高、植生效果受气候因素影响大等不足[1]。
灌注型植生卷材绿化工法所形成的长期稳定的植物生长基础层,可解决常规绿化工法存在的弊端,与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相配合,在满足景观绿化效果的同时,可保障植物根系更易穿透植生型生态混凝土结构并扎入坡面土体中,从而形成整体式的植物复合柔性护坡,满足边坡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及生物多样性的需求,实现生态修复、景观绿化、水土保持以及边坡防护的和谐统一。
在广西省防城港市港口区临港工业园排洪沟工程设计中,根据建设生态型河道护岸的理念,对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与灌注型植生卷材绿化工法相结合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1技术原理1.1现浇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现浇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是将特殊级配的混凝土骨料与SR 系列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改性材料进行拌和并现场浇筑而成。
该技术由于SR 系列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改性材料的特殊贡献,使植生型生态混凝土同时具有强度高、透水率高、孔隙率大、孔径合理的性能特点,作为坡面防护材料,既可达到安全、耐久、稳定的护坡目的,又能适应多种植生方式,实现坡面的景观绿化。
通过加入SR 系列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改性材料,提高水泥浆体的内聚力和水泥浆体与骨料的粘附力,使水泥浆体不会因坍落而堵塞结构内的孔隙,确保孔隙在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中的有效形成、强固和均匀排布,便于植物根系穿过护坡结构并根植于坡体土壤中,具有整体透水、利于植生的功能;由于SR 系列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改性材料的作用,孔隙内部呈弱碱性环境,利于植物生长;由于加入SR 系列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改性材料,植生型生态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强度等级可达到10 25MPa 。
[2]1.2灌注型植生卷材护坡及绿化技术灌注型植生卷材护坡及绿化技术是通过在坡面上铺设由特殊材料和方法编制的植生卷材,用锚钉固定后,把种子和特殊有机质资材以及特殊发育基础材料,通过专用注入机械压送注入到植生卷材内,从而在各类边坡表面形成长期稳定的植物生长基础层,植物生长迅速,绿化效果好,基本无需后期养护。
该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混凝土、浆砌石、岩石等硬质坡面以及其他无土壤地带的永久性绿化,真正意义上实现传统河道硬质护坡生态恢复的目的;也能够提高土质边坡抗冲刷、抗雨水侵蚀以及水土保持的能力;又能够实现水位变动区域坡面的保护及绿化;还能够与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结合在一起,构建多自然型生态河道。
特殊有机质资材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可在土壤中缓慢分解,使土壤长期保持肥效,分解而成的无机物被植物作为养分所吸收,保障植物长期健全的发育;特殊发育基础材料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及化学性,可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在改善土壤结构的同时,还可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提高根部活力,实现根圈微生物的多样化,并能防止有害微生物的突发性增长。
图1为灌注型植生卷材与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的结构示意图,植生型生态混凝土的多孔隙结构及孔隙内适宜的酸碱环境,利于植物的根须穿透混凝土层并扎入堤体的土壤中,实现坡面防护与生态治理并举。
图1灌注型植生卷材与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的结构示意2工程设计概况排洪沟左岸长为230m ,右岸长为190m ,左、右边坡设计坡比为1ʒ2.0,在边坡高程10m 处设置1.5m 宽的亲水平台,亲水平台以上坡面采用现浇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并设置灌注型植生卷材植生绿化,亲水平台以下坡面采用反滤型生态混凝土砌石护坡,排洪沟底部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护底进行设计。
排洪沟护岸设计平面图见图2。
郑德戈,等∥生态混凝土护坡及灌注型植生卷材绿化工法在水利工程护岸中的应用图2防城港市港口区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排洪沟设计平面示意(高程单位:m)亲水平台以上护坡结构为C25混凝土框格内浇筑C10植生型生态混凝土并覆盖灌注型植生卷材植生绿化,植生型生态混凝土厚150mm,格埂断面尺寸为0.25mˑ0.4m(宽ˑ高),单块框格尺寸为2.0mˑ2.0m(长ˑ宽),植生卷材灌注后厚度为70mm;亲水平台以下护坡结构为C25混凝土框格内采用C20反滤型生态混凝土砌筑块石,反滤型生态混凝土砌筑块石结构厚度为250mm(含块石外露100mm部分),格埂断面尺寸为0.4mˑ0.6m(宽ˑ高),单块框格尺寸为10.0mˑ4.5m(长ˑ宽)。
为避免坡面不均匀沉降,调节地基变形,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下应设置50mm砂砾石垫层,反滤型生态混凝土砌石护坡下应设置100mm砂砾石垫层,以防止生态护坡结构及格埂开裂。
生态混凝土设计指标为: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植生型生态混凝土孔隙率不小于25%,植生型生态混凝土透水系数不小于0.1cm/s,植生型生态混凝土pH值不大于9;反滤型生态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20MPa,反滤型生态混凝土孔隙率不小于18%,反滤型生态混凝土透水系数不小于0.1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