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40、hg50、ig51、ug51,有什么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1分钟搞懂常用钢材型号、性能特性45——优质碳素结构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
主要特征: 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
小型件宜采用调质处理,大型件宜采用正火处理。
应用举例: 主要用于制造强度高的运动件,如透平机叶轮、压缩机活塞。
轴、齿轮、齿条、蜗杆等。
焊接件注意焊前预热,焊后消除应力退火。
Q235A(A3钢)——最常用的碳素结构钢。
主要特征: 具有高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冷冲压性能,以及一定的强度、好的冷弯性能。
应用举例: 广泛用于一般要求的零件和焊接结构。
如受力不大的拉杆、连杆、销、轴、螺钉、螺母、套圈、支架、机座、建筑结构、桥梁等。
40Cr——使用最广泛的钢种之一,属合金结构钢。
主要特征: 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低温冲击韧度及低的缺口敏感性,淬透性良好,油冷时可得到较高的疲劳强度,水冷时复杂形状的零件易产生裂纹,冷弯塑性中等,回火或调质后切削加工性好,但焊接性不好,易产生裂纹,焊前应预热到100~150℃,一般在调质状态下使用,还可以进行碳氮共渗和高频表面淬火处理。
应用举例:调质处理后用于制造中速、中载的零件,如机床齿轮、轴、蜗杆、花键轴、顶针套等,调质并高频表面淬火后用于制造表面高硬度、耐磨的零件,如齿轮、轴、主轴、曲轴、心轴、套筒、销子、连杆、螺钉螺母、进气阀等,经淬火及中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中速冲击的零件,如油泵转子、滑块、齿轮、主轴、套环等,经淬火及低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低冲击、耐磨的零件,如蜗杆、主轴、轴、套环等,碳氮共渗处即后制造尺寸较大、低温冲击韧度较高的传动零件,如轴、齿轮等。
HT150——灰铸铁应用举例:齿轮箱体,机床床身,箱体,液压缸,泵体,阀体,飞轮,气缸盖,带轮,轴承盖等35——各种标准件、紧固件的常用材料主要特征: 强度适当,塑性较好,冷塑性高,焊接性尚可。
冷态下可局部镦粗和拉丝。
淬透性低,正火或调质后使用应用举例: 适于制造小截面零件,可承受较大载荷的零件:如曲轴、杠杆、连杆、钩环等,各种标准件、紧固件65Mn——常用的弹簧钢应用举例:小尺寸各种扁、圆弹簧、座垫弹簧、弹簧发条,也可制做弹簧环、气门簧、离合器簧片、刹车弹簧、冷卷螺旋弹簧,卡簧等。
关于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的钢级划分
关于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的钢级划分
最近接触一点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对其钢级的划分不太明白,比如J55、K55、N80等,字母和数字都是什么含义.
美国石油协会API标准中有专门针对石油天然气工业中使用的套管、油管和管线管标准。
标准中将套管和油管钢级分为几个等级,即H-40、J-55、K55、N-80、L-80、C-90、T-95、P-110、Q-125,每个等级分别有不同的热处理工艺。
数字代表强度等级
K N L C T Q这些代号代表什么没有相关的解释,后面的数字代表材料的最小屈服强度,单位是KSI(千榜每平方英寸),H M J K N 是第一组,材料的屈服强度范围是200MPa,L C T 是第二组材料的屈服强度范围是100MPa,P110是第三组,Q125是第四组
前边的字母没有任何意义
API对此分了4组
第一组表示的是普通的管子,也就是低强度的管子
第二组表示抗硫抗腐蚀的管子
第三四组表示高强度级别
至于后边的数字代表最低屈服强度,例如J55表示最低屈服强度为55000PSI。
1分钟搞懂常用钢材型号、性能特性45——优质碳素结构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
主要特征: 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
小型件宜采用调质处理,大型件宜采用正火处理。
应用举例: 主要用于制造强度高的运动件,如透平机叶轮、压缩机活塞。
轴、齿轮、齿条、蜗杆等。
焊接件注意焊前预热,焊后消除应力退火。
Q235A(A3钢)——最常用的碳素结构钢。
主要特征: 具有高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冷冲压性能,以及一定的强度、好的冷弯性能。
应用举例: 广泛用于一般要求的零件和焊接结构。
如受力不大的拉杆、连杆、销、轴、螺钉、螺母、套圈、支架、机座、建筑结构、桥梁等。
40Cr——使用最广泛的钢种之一,属合金结构钢。
主要特征: 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低温冲击韧度及低的缺口敏感性,淬透性良好,油冷时可得到较高的疲劳强度,水冷时复杂形状的零件易产生裂纹,冷弯塑性中等,回火或调质后切削加工性好,但焊接性不好,易产生裂纹,焊前应预热到100~150℃,一般在调质状态下使用,还可以进行碳氮共渗和高频表面淬火处理。
应用举例:调质处理后用于制造中速、中载的零件,如机床齿轮、轴、蜗杆、花键轴、顶针套等,调质并高频表面淬火后用于制造表面高硬度、耐磨的零件,如齿轮、轴、主轴、曲轴、心轴、套筒、销子、连杆、螺钉螺母、进气阀等,经淬火及中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中速冲击的零件,如油泵转子、滑块、齿轮、主轴、套环等,经淬火及低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低冲击、耐磨的零件,如蜗杆、主轴、轴、套环等,碳氮共渗处即后制造尺寸较大、低温冲击韧度较高的传动零件,如轴、齿轮等。
HT150——灰铸铁应用举例:齿轮箱体,机床床身,箱体,液压缸,泵体,阀体,飞轮,气缸盖,带轮,轴承盖等35——各种标准件、紧固件的常用材料主要特征: 强度适当,塑性较好,冷塑性高,焊接性尚可。
冷态下可局部镦粗和拉丝。
淬透性低,正火或调质后使用应用举例: 适于制造小截面零件,可承受较大载荷的零件:如曲轴、杠杆、连杆、钩环等,各种标准件、紧固件65Mn——常用的弹簧钢应用举例:小尺寸各种扁、圆弹簧、座垫弹簧、弹簧发条,也可制做弹簧环、气门簧、离合器簧片、刹车弹簧、冷卷螺旋弹簧,卡簧等。
教你识别传感器的螺纹类型传感器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大家平时都会接触的到,所以有时候识别传感器的螺纹类型也变的挺重要的,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怎么识别传感器的螺纹类型。
压力传感器()的螺纹有很多种,常见的有NPT、PT、G、M,都是管螺纹。
NPT是National(American )PipeThread 的缩写,属於美国压力传感器标准的60度锥管螺纹,用于北美地区.国家标准可查阅GB/T12716-1991PT是PipeThread的缩写,是55度密封圆锥管螺纹,属惠氏压力传感器螺纹家族,多用於欧洲及英联邦国家.常用於水及煤气管行业,锥度规定为1:16。
国家标准可查阅GB/T7306-2000G是55度非螺纹密封管螺纹,属惠氏压力传感器螺纹家族.标记为G代表圆柱螺纹。
国家标准可查阅GB/T7307-2001另外螺纹中的1/4、1/2、1/8标记是指螺纹尺寸的直径,单位是英寸。
行内人通常用分来称呼螺纹尺寸,一寸等于8分,1/4寸就是2分,如此类推。
G好像就是管螺纹的统称(Guan),55、60度的划分属于功能性的,俗称管圆。
螺纹由一圆柱面加工而成。
ZG俗称管锥,即螺纹由一圆锥面加工而成,一般的水管压力接头都是这样的,老国标标注为Rc公制螺纹用螺距来表示,美英制螺纹用每英寸内的螺纹牙数来表示,这是压力传感器螺纹最大的区别,公制螺纹是60度等边牙型,英制螺纹是等腰55度牙型,美制螺纹60度。
公制螺纹用公制单位,美英制螺纹用英制单位。
管螺纹主要用来进行压力管道的连接,其内外螺纹的配合紧密,压力传感器管螺纹有直管与锥管两种。
公称直径是指所连接的压力管道直径,显然螺纹大径比公称直径大。
1/4,1/2,1/8是英制螺纹的公称直径,单位是英寸。
通过介绍,大家是不是已经了解了一些呢?这些都是基本的知识哦!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欧阳总创编 2021..02.13焊接常用代号及焊接重点要求郑岩编辑第一部分:焊接常用代号一、焊接类型字头AW(arc welding):电弧焊;TIG:钨极氩弧焊;SMAW(shielded metal arc welding):焊条电弧焊;Ws:全氩弧焊接;GTAW+SMAW:为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GTAW(gas tungsten arc welding):钨极气体保护电弧焊(实芯或药芯焊丝);Ws+Ds:氩弧打底+电弧盖面;FCAW:(flux cored arc welding):药芯焊丝电弧焊;ESW:(electroslag welding)电渣焊;FCWG:(gasshielded flux cored arc welding):气体保护药芯焊丝电弧焊;FCAW:药芯焊丝CO2保护焊;SAW:(submerged arc welding):埋弧焊;GMAW:CO2半自动焊;MIG:熔化极半自动惰性气体保护焊;OAW(oxyacetylene welding)氧乙炔焊;FW:(flash welding)闪光焊;EGW:气体立焊;FRW:(friction welding)摩擦焊;LBW:(laser beam welding)激光焊;EXW(explosion welding)爆炸焊。
二、焊接方法代号(GB5185)1电弧焊:11无气体保护电弧焊;111手弧焊;112重力焊;113光焊丝电弧焊;114药芯焊丝电弧焊;115涂层焊丝电弧焊;116熔化极电弧电焊;118躺焊。
12埋弧焊:121丝极埋弧焊;122带极埋弧焊。
13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131:MIG焊,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含熔化极Ar弧焊);135:MAG焊,熔化极非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含CO2保护焊);136非惰性气体保护药芯焊丝电弧焊;137非惰性气体保护熔化极电弧点焊。
14熔化极非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141:TIG焊: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含钨极Ar弧焊);142:TIG点焊;149原子氢焊。
销售钢材你不得不知道下面的知识一、钢材流通环节各有关单位1、钢厂:钢材的生产单位(1)钢铁厂:指有高炉炼铁、转炉炼钢、轧机轧制钢材全部流程钢铁生产企业。
此类钢厂通常称之大钢厂或者大厂。
(2)轧钢厂:指只有轧机轧制钢材这一流程的钢材生产企业,通常也称之调坯轧材企业,多见于高线、螺纹钢、带钢、型钢、中板等品种生产。
此类钢厂通常称之小厂。
(3)铁厂:指只有高炉炼铁一个流程的生铁生产企业。
备注:根据所生产钢材的品质、下差大小,分为一线钢厂、二线钢厂、三线钢厂,甚至四线钢厂。
2、经销商:是指以买卖钢材产品为要紧业务的企业。
经销商可分为一级经销商、中间商等级别。
(1)一级经销商又叫代理商,俗称钢厂协议户,是指与钢厂签订了长期的购销协议,每月固定从钢厂购买大量钢材进行销售的钢材销售企业。
(2)中间商:或者称之二级代理商,俗称搬砖头的商家,就是不直接从钢厂进货、而是从钢厂协议户或者其他中间商手中购买钢材再销售的企业。
3、终端用户:是指钢材产品的直接消费企业,包含各类建筑工地、各类机械制造厂、家电生产厂家等等。
二、与价格有关术语1、过磅价:是指钢材买卖过程中,钢材计算重量方法为用地磅等计量工具直接测钢材的实际重量,以实际重量计重销售钢材时的价格为过磅价;过磅价也称之检斤价。
2、检尺价:是指钢材买卖过程中,钢材计算重量方法为理论计重,按照理论重量计重销售钢材时的价格为检尺价;检尺价也成为理计价或者者理重价。
理论计重即为按照钢材的理论重量计算重量。
各类类别、材质、规格的钢材,国家均有生产标准,各钢厂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各类钢材,但国家标准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同意有一定的上偏差,或者者是上差,或者者是下差(也叫负差),因此各钢厂生产各类钢材上差或者者下差不一致,导致钢材的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有偏差。
绝大多数钢厂生产钢材产品均有下差,一次大多数品种钢材理论重量是1吨实际重量并不足1吨,因此理论重量计价或者者叫检尺价要低于过磅销售时的价格。
Shimanohg40、hg50、ig51、ug51,有什么区别hg40、hg50、ig51、ug51,有什么区别中文, 文章搜到的,转来大家看看~~您應該經常聽到 Shimano HG 鍊條,或 Shimano HG 飛輪 , 但是如果要問你 HG 或 IG 或 UG 到底是什麼? 我想應該就很難回答了...所以我來解釋一下...追朔歷史,順便參考了一下 Sheldon Brown 的文章 , 在加上一些我的猜測讓整個問題做一個還原, 首先我們發現, HG IG UG 都有個"G" ...呵..這不是肯德雞...這個 G 是 glide , 中文我們翻成是滑動,滑行 . 什麼是滑動? 意思是當鍊條從一個齒盤移動到另一個齒盤的行為 . 可是 , 變速系中 , 鍊條的滑動換檔不是很正常嗎? 為何要弄個專有名詞叫某某 glide ....Sheldon Brown 的文章提到了一個重要的歷史典故 , 早期變速系統在變檔時, 大概都是讓鍊條完整的脫離舊的齒盤,然後再帶到新的齒盤 , 可想而知 , 這樣花的時間就比較長 . 但是 shimano 想 , 是否有一種方法能讓換檔更快速? 是否可以讓鍊條還沒完全脫離舊齒盤時,就進入新齒盤..?? 經過了一些齒盤的改造,於是就發明了HyperGlide 的齒盤, hyper 就是有超越的意思 , shimano HyperGlide 專利,就是在齒盤上特定的地方刻上溝槽,讓鍊條在變換時能夠順著溝槽快速的進入新齒盤. 然後因為這樣的設計使得鍊條的拉扯變大,所以又設計了 HG 鍊條 , HG 鍊條最大的特色就是鍊條的軸心(卯釘)相當緊,打鍊條時很難打下,為了就是要配合強化鍊條滑入 HG 齒盤溝槽的拉扯力 . 這就是 HG 的意思. 透過齒盤的特殊凹槽讓鍊條在換檔時更快速.(我曾經看過有人說,飛輪上有齒溝就是叫定位飛輪,如果沒有就不是定位飛輪,我想這個說法是錯的,雖然也是可以拿來分辨,但是我手上就有一個沒有溝槽的定位飛輪,所以嚴格說,這個溝槽應該是 HyperGlide 專利才對)HG 是一個專利 , 這個專利所應用的產品,就是 HG 飛輪 , 或是 HG 大盤 , 或是 HG 鍊條...HG 鍊條是隨著 HG 齒盤而產生的 ...好了..那 UG 呢 ? UG 還真是一整個跟 HG 沒關的產品 , UG 叫 Uniglide .Uniglide 是一種卡式飛輪的設計 , 一般我們現在的卡式飛輪 , 都是用一個外蓋鎖入的,但是 UG 飛輪 , 是直接利用最外的一片齒盤直接鎖在棘輪上,等於是棘輪上有牙,最外面的最小的齒盤直接鎖入,而沒有再放一個外蓋, 這就是 UG , 有 UG 飛輪當然也有 UG 鍊條 , 但是 UG 的產品生命剛好卡在 HG 技術的中間 , 也就是說 , 有些 UG 鍊條支援 HyperGlide , 有些則沒有 ..還真是混亂..暫且不管 UG 了,這產品現在應該都停產了.然後什麼是 IG 呢 ? IG 全名是 Interactive Glide , Interactive 有交互的意思 , IG 是 HG 推出後 , 更晚的產品 , HG 技術一般用在小齒盤向上換到大齒盤上,利用齒盤右側溝槽幫助換檔,但是 IG 呢? IG 更猛了, IG 除了小齒盤換大齒盤有溝槽 , 大齒盤換小齒盤也有溝槽 , 等於是兩面都有溝槽 , 讓上下檔都變快了 , 為了讓齒盤的兩面都刻上凹槽當然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 就是齒盤要變厚 , 所以 IG 的齒盤比 HG 齒盤厚 , 而齒盤中間的墊片(spacer)變薄. 可想而知 , 這麼一搞 , 又要來個 IG 專用鍊條了..呵..把我的一台车子(Trek7300旅行车)上原装的HG50换成了IG51(真正玩车时间不长````换前不了解HG50,以为不如IG51),换后发觉不太爽,主要是磴踏似乎更费力,新车原配HG50刚用的时候没这么费力````其他倒没什么````后来查询了一些资料:1.大致是为不同的飞轮设计的```2.IG的可以给HG系统用,HG的不能给IG用```又咨询了热心的淘宝掌柜,告知:HG的硬度更好,更耐久(难怪给旅行车用)````也更轻````所以更贵````也上了一课:以后买东西不可盲目```IG51暂时再用一段时间````还是不爽的话就换回HG50```没有买到合适的魔术扣````前天研究2个链条````截链```接链````整了2小时,终于研究的自认透彻了(我喜欢来回折腾和透彻研究),接的和原装的没有区别,也很顺畅,昨天新换的IG51骑行了整100公里,没有断链,应该接链接的没有问题````hg40 KMC代工HG50有两种日本原厂的好IG51也有日本原厂UG51很老了 6,7速的我老款大A陪HG链条比IG链条感觉好,HG50飞陪IG51感觉不好。
塑胶模具常用钢材(一)C45W中炭钢????美国标准编号:AISI1050~1055;日本标准编号:S50C~S55C德国标准编号: 1.1730。
中炭钢或45#钢香港称为王牌钢,此钢材的硬度为:HB170~HB220,价格便宜,加工容易,在模具上用作模架,顶柱,及一些不重要的零件上,市场上一般标准模架是采用此种钢材;????(二)40CrMnMo7预硬塑胶模具钢????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中国标准编号:AISIP20,德国及有些欧洲国家编号:DIN:1.2311、1.2378、1.2312。
此种钢是预硬钢,一般不适宜热处理,但是可以氮化处理,此钢种的硬度差距也很大,由280HRC~400视乎那间钢厂的标准,由于已作预硬处理,机械切削也不太困难,所以很合适做一些中下价模具的镶件,有些生产大批量的模具模架也采用此钢材(有些客户指定要用此钢作模架),好处是硬度比中炭钢高,变形也比中炭钢稳定,P20此种钢由于在塑胶模具被广泛采用,所以品牌也很多,其中在华南地区较为普遍的品牌有:(340~380HRC)。
大同钢厂,日本产:NAK80 ASSAB一胜百牌,瑞典产的有两种不同硬度,718SHB290~HB330(330~340HRC)、718HHB330~HB370(硬度400HRC+20)及NAK55(硬度400HRC+20)两种,一般情况下,NAK80做定模镶件,NAK55做动模镶件,要留意NAK55不能直接做EDM 皮纹,据钢材代理解释是含硫的关系,所以EDM后留有条纹的;德胜钢厂THYSSEN,德国产,有好几种编号:GS-711(硬度340~360HRC)、????GS738(硬度320~350HRC)、GS808VAR(硬度380~420HRC)、GS318(硬度????290~330HRC)、GS312(硬度290~330HRC),GS312含硫不能做EDM纹,在????欧洲做模架较为普遍,GS312的Code为40CrMNMoS8,百禄(BOHLER)奥国产,编号有:M261(380~420HRC)、M238(360~420HRC)、????M202(290~330HRC),M202不能做EDM纹,也是含硫,尚有其他品牌,不能尽录。
铜棒牌号及应用铜棒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性能,因此在工业生产和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其不同的成分和性能,铜棒可以分为不同的牌号,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铜棒牌号及其应用。
1. T2铜棒T2铜棒是一种纯度较高的铜材料,主要成分为铜和少量的杂质。
由于其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T2铜棒常用于制造电气设备、电子元件和电线电缆等产品。
在家电、通讯设备、汽车和船舶等领域都可以看到T2铜棒的身影。
2. T1铜棒T1铜棒是一种含铜量更高的铜材料,其电导率和导热率更高,因此在电力工业和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T1铜棒常用于制造发电设备、输电设备、变压器、继电器、集成电路等产品,其优良的导电性能能够确保电力设备的高效运行。
3. TP2铜棒TP2铜棒是一种工业级别的高纯度铜材料,含铜量较高,且具有良好的塑性和机械性能。
TP2铜棒常用于制造化工设备、航空航天器材、化工设备、石油设备等高要求领域,由于其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可加工性,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4. TU1铜棒TU1铜棒是一种铜镍合金材料,其耐腐蚀性能更好,因此常用于制造化工设备、海洋设备、冷凝器、制冷设备等产品。
TU1铜棒在海洋工程、化工工程、食品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5. T3铜棒T3铜棒是一种含磷铜材料,其含磷量较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耐磨性。
T3铜棒常用于制造轴承、齿轮、摩擦片等机械零件,其优良的耐磨性能能够保证机械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6. T4铜棒T4铜棒是一种铝铜合金材料,其硬度和强度更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T4铜棒常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航空航天零部件、铁路设备等领域,其优良的力学性能能够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总的来说,铜棒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建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不同牌号的铜棒具有不同的成分和性能,能够满足不同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铜棒在未来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注射器针头的国际G号码对照尺寸在医疗领域,注射器是一种常见且至关重要的工具,而注射器针头的尺寸选择则直接关系到医疗操作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患者的舒适度。
其中,国际上常用 G 号码来表示注射器针头的尺寸规格。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 G 号码的定义。
G 号码是一种衡量针头内径大小的标准,G 数值越大,针头的内径越小;反之,G 数值越小,针头的内径越大。
这一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助于确保医疗工作者在不同地区都能准确选择合适的注射器针头。
常见的 G 号码从 18G 到 30G 不等。
18G 针头的内径相对较大,通常用于抽取较粘稠的液体,如血液、脓液等,或者用于快速输注大量液体。
其外径约为 127 毫米,内径约为 084 毫米。
21G 针头的使用也较为普遍,外径约为 081 毫米,内径约为 051 毫米。
它适用于一般性的药物注射,比如肌肉注射。
23G 针头的外径约为 064 毫米,内径约为 038 毫米。
这种规格的针头常用于皮下注射,如胰岛素注射。
25G 针头外径约为 051 毫米,内径约为 026 毫米,适用于更精细的注射操作,比如小儿的疫苗接种。
30G 针头则是非常细小的一种,外径约为 031 毫米,内径约为 016毫米。
它常用于微量药物的注射,或者对疼痛较为敏感的部位进行注射,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在实际的医疗操作中,选择合适的注射器针头 G 号码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药物的性质。
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粘度和浓度,如果药物较为粘稠,就需要选择内径较大的针头,以确保药物能够顺利通过针头进行注射。
其次是注射的部位和目的。
比如,肌肉注射通常可以选择较大号的针头,以加快注射速度;而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则需要较小号的针头,以减少组织损伤和疼痛。
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儿童和老年人的皮肤和组织相对较为脆弱,可能更适合使用小号针头,以降低疼痛和损伤的风险。
对于肥胖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的针头以确保药物能够到达正确的注射部位。
hg40、hg50、ig51、ug51,有什么区别
搜到的,转来大家看看~~
您应该经常听到Shimano HG 鍊条,或Shimano HG 飞轮, 但是如果要问你HG 或IG 或UG 到底是什么? 我想应该就很难回答了...所以我来解释一下...
追朔历史,顺便参考了一下Sheldon Brown 的文章, 在加上一些我的猜测让整个问题做一个还原, 首先我们发现, HG IG UG 都有个"G" ...呵..这不是肯德鸡...这个G 是glide , 中文我们翻成是滑动,滑行. 什么是滑动? 意思是当鍊条从一个齿盘移动到另一个齿盘的行为. 可是, 变速系中, 鍊条的滑动换档不是很正常吗? 为何要弄个专有名词叫某某glide ....
Sheldon Brown 的文章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典故, 早期变速系统在变档时, 大概都是让鍊条完整的脱离旧的齿盘,然后再带到新的齿盘, 可想而知, 这样花的时间就比较长. 但是shimano 想, 是否有一种方法能让换档更快速? 是否可以让鍊条还没完全脱离旧齿盘时,就进入新齿盘..?? 经过了一些齿盘的改造,于是就发明了HyperGlide 的齿盘, hyper 就是有超越的意思, shimano HyperGlide 专利,就是在齿盘上特定的地方刻上沟槽,让鍊条在变换时能够顺着沟槽快速的进入新齿盘. 然后因为这样的设计使得鍊条的拉扯变大,所以又设计了HG 鍊条, HG 鍊条最大的特色就是鍊条的轴心(卯钉)相当紧,打鍊条时很难打下,为了就是要配合强化鍊条滑入HG 齿盘沟槽的拉扯力 . 这就是HG 的意思. 透过齿盘的特殊凹槽让鍊条在换档时更快速.(我曾经看过有人说,飞轮上有齿沟就是叫定位飞轮,如果没有就不是定位飞轮,我想这个说法是错的,虽然也是可以拿来分辨,但是我手上就有一个没有沟槽的定位飞轮,所以严格说,这个沟槽应该是HyperGlide 专利才对)
HG 是一个专利, 这个专利所应用的产品,就是HG 飞轮, 或是HG 大盘, 或是HG 鍊条...HG 鍊条是随着HG 齿盘而产生的 ...好了..那UG 呢? UG 还真是一整个跟HG 没关的产品, UG 叫Uniglide .Uniglide 是一种卡式飞轮的设计, 一般我们现在的卡式飞轮, 都是用一个外盖锁入的,但是UG 飞轮, 是直接利用最外的一片齿盘直接锁在棘轮上,等于是棘轮上有牙,最外面的最小的齿盘直接锁入,而没有再放一个外盖, 这就是UG , 有UG 飞轮当然也有UG 鍊条, 但是UG 的产品生命刚好卡在HG 技术的中间, 也就是说, 有些UG 鍊条支援HyperGlide , 有些则没有..还真是混乱..暂且不管UG 了,这产品现在应该都停产了.
然后什么是IG 呢? IG 全名是Interactive Glide , Interactive 有交互的意思,
IG 是HG 推出后, 更晚的产品, HG 技术一般用在小齿盘向上换到大齿盘上,利用齿盘右侧沟槽帮助换档,但是IG 呢? IG 更猛了, IG 除了小齿盘换大齿盘有沟槽, 大齿盘换小齿盘也有沟槽, 等于是两面都有沟槽, 让上下档都变快了, 为了让齿盘的两面都刻上凹槽当然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就是齿盘要变厚, 所以IG 的齿盘比HG 齿盘厚, 而齿盘中间的垫片(spacer)变薄. 可想而知, 这么一搞, 又要来个IG 专用鍊条了..呵..
把我的一台车子(Trek7300旅行车)上原装的HG50换成了IG51(真正玩车时间不长````换前不了解HG50,以为不如IG51),换后发觉不太爽,主要是磴踏似乎更费力,新车原配HG50刚用的时候没这么费力````其他倒没什么````
后来查询了一些资料:
1.大致是为不同的飞轮设计的```
2.IG的可以给HG系统用,HG的不能给IG用```
又咨询了热心的淘宝掌柜,告知:
HG的硬度更好,更耐久(难怪给旅行车用)````也更轻````所以更贵````
也上了一课:以后买东西不可盲目```
IG51暂时再用一段时间````还是不爽的话就换回HG50```
没有买到合适的魔术扣````前天研究2个链条````截链```接链````整了2小时,终于研究的自认透彻了(我喜欢来回折腾和透彻研究),接的和原装的没有区别,也很顺畅,昨天新换的IG51骑行了整100公里,没有断链,应该接链接的没有问题````
hg40 KMC代工
HG50有两种日本原厂的好
IG51也有日本原厂
UG51很老了6,7速的
我老款大A陪HG链条比IG链条感觉好,HG50飞陪IG51感觉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