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缝之中的仙果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茶的传说核心提示:神农尝茶很早以前,中国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
说的是神农有一个水晶般透明的肚子,吃下什么东西,人们都可以从他的胃肠里看得清清楚楚。
那时候的人,吃东西都是生吞活剥的,因此经常闹病。
神农为了解除人们的疾苦,就把看到的植物都尝试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判断哪些无...神农尝茶很早以前,中国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
说的是神农有一个水晶般透明的肚子,吃下什么东西,人们都可以从他的胃肠里看得清清楚楚。
那时候的人,吃东西都是生吞活剥的,因此经常闹病。
神农为了解除人们的疾苦,就把看到的植物都尝试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判断哪些无毒哪些有毒。
当他尝到一种开白花的常绿树嫩叶时,就在肚子里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流动洗涤,好似在肚子里检查什么,于是他就把这种绿叶称为“查”。
以后人们又把“查”叫成“茶”。
神农长年累月地爬山涉水,尝试百草,每天都得中毒几次,全靠茶来解救。
但是最后一次,神农来不及吃茶叶,还是被毒草毒死了。
据说,那时候他见到一种开着黄色小花的小草,那花萼在一张一合地动着,他感到好奇,就把叶子放在嘴里慢慢咀嚼。
一会儿,他感到肚子很难受,还没来得及吃茶叶,肚肠就一节一节地断开了,原来是中了断肠草的毒。
后人为了崇敬、纪念农业和医学发明者的功绩,就世代传颂着这样一个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铁观音相传1720年前后安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1703-1775年),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观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观音前敬奉一杯清茶,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胧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
他来到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忽然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地方名)的石隙间,找到梦中的茶树。
仔细观看,只见茶叶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
周朝历史有哪些本文是关于周朝历史有哪些,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周朝历史篇一:周昭王姬瑕三次攻楚失败周成、康王时期,东都洛邑建成,东西连成一片,长达千里以上,初步巩固了对“东土”的统治。
周共王时,楚国一方面卑事周王室,一方面“筚路蓝缕”,辛勤开发,国家已呈勃兴之势。
所以到周昭王时期(约公元前1000椙?77年),周、楚关系开始紧张起来了,周昭王集中全力,打击楚国。
据陕西扶凤出土的《墙盘》铭文记载:“弘鲁召(昭)王,广笞荆楚,唯狩南行。
”可见周昭王亲领军队南征,声势浩大。
另据《竹书纪年》记载,周昭王攻楚,主要有三次:第一次,周昭王十六年(约公元前985年),周昭王“伐楚,涉汉,遇大兕”。
这次,一般认为其时与上述《墙盘》记载相同。
周昭王领军渡过汉水,深入荆楚一带。
渡汉水时还遇见“大兕”(兕,古代犀牛一类动物。
《左传宣公二年》:“犀兕尚多。
”)。
第二次,周昭王十九年(约公元前982年),周昭王派祭公辛伯攻楚,“天大日[壹],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
这次渡汉水时,阴风骤起,气候恶劣,将士惊恐,军队大部丧失。
这次失败归咎于天时不利,实际上周王朝军队当遭到楚军强有力的伏击。
第三次,“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
此年,据鲁纪年推算,当为周昭王二十四年(约公元前977年)。
这次攻楚,周昭王全军复没,周人讳言此事,模糊地说“南巡不返”。
周昭王死因,《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说:“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舟进。
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
”这里说的“船人”,就是楚人起而抗周,设计献胶粘接的船只,船驶至中流,胶液融化,船只解体,周昭王及其部众,溺水而死。
屈原在《天问》中写道:“昭后成游,南土爰底。
厥利惟何?逢彼白雉?”周昭王累累南征,当然不是为了贪求什么,而是由于楚国的勃兴,引起周天子的惊恐,不得不领兵亲征,企图遏制楚国的发展。
周昭王攻楚及其败亡,是我国历史上一件大事。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学期阅读与理解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阅读理解。
小熊摸鱼小熊皮皮来到小河边摸鱼。
呀,鱼还真不少!不一会儿,皮皮就捉到一条。
活蹦乱跳的鱼(直真)好,放在哪里呢?坐在屁股下面,保险跑不了。
呀,又游来一条。
皮皮抬起屁股又去摸,嘿,又捉住了,(在再)把鱼藏在屁股底下。
皮皮摸了一条又一条。
该回家了,皮皮摸了摸屁股底下,咦?只有一条?皮皮挠了挠脑袋(瓜爪)说:“不对呀,我摸了好多条鱼,怎么只剩下一条了呢?”1.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汉字。
2.小河里的鱼________,小熊捉了________,他把鱼放在__________,最后只剩下一条鱼。
3.你能告诉小熊为什么最后只剩下一条鱼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你是皮皮,下次摸鱼,你该怎么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兔过生日六月二日是小兔的生日,很多小动物都来向它祝贺。
小山羊送青草,小牛送牛奶,小猫送鱼,鸡妈妈送鸡蛋。
大家一同唱歌、跳舞。
小兔心里真快乐!1.短文共_______句话。
2.小兔的生日是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来祝贺小兔生日快乐。
4.你还能写出几个和它们部首相同的字吗?(1)送 _____ _____ (2)草 _____ _____5.按要求写字。
都送家心上下结构独体字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三、读一读,完成练习。
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到了,小朋友们可开心啦!我们学校组织了丰富的活动,有诵读比赛,有游艺活动,还有卡通剧演出。
最让我开心的是我当上了“六一”的礼仪员,为和我们一起过节的客人伯伯献上红领巾。
伯伯亲切地对我说:“谢谢你,小朋友,祝你节日快乐!”我听了高兴得不知说什么了。
〔散文〕故乡的秋果秋果是秋季成熟、人们随意采摘的野果。
它不是人工栽培的,而是大自然的馈赠、自然生长的。
我的故乡位于七宝山西南麓、风河上游北侧,村前的东南岭、蛇绕洼、南岭、花千沟、西南岭和北山这些“名地”的田埂上、地角边、沟壑里、小路旁,星罗棋布地生长着一些大大小小、高矮不一的野果。
木本的有野杏子、野桃子、野李子、小棘栆(又名酸枣)等;草本的有野椹、坡番、山豆、黑柿子、棠荔子等。
这些野果,栉风沐雨,春天发芽吐绿,小叶嫩茎,待到四五月间,繁花落地,青果出世,至秋天,赤橙黄绿青蓝紫点缀其间,果实次第成熟。
有些木本的疯长到一人多高;草本的或者盘桓葳蕤、郁郁葱葱,或者藤蔓贴地、蜿蜒丛生,短蔓盈尺、长藤过丈,从而给故乡广袤的田野与满目的青翠增添了几多遐想和绚丽。
这些野果,树上的往往高不可攀,地上的随手可得。
因此常常成为儿时“探险”的平台和“嬉闹”的乐园。
每逢采摘时节的假日和星期天,我在做完老师布置的并不太多的作业之后,常常约上几个同学玩伴以拾山草、剜野菜为名,直奔“猎场”。
采摘野果时,脚下周边的草丛里“叽叽”的叫声响个不停,初听在前边,再听在后边,细听四周都有。
每次听到这叫声,我就思忖:这是欢迎呢,还是反对呢?或是自言自语乱嘟囔呢?此时此刻,“获取”的思想往往掩盖了寻找问题答案的意念,捺住一棵又高又大的酸枣枝条,挑摘那些黄而透红的酸枣尽情地往衣兜里装。
采摘酸枣,防不胜防,手被枝上的小刺划出了一溜血点,还有几个倒刺留在手掌皮肉内隐隐作痛。
可年少气浮,岂管这些?待衣兜快装满时,我和同伴们对视一笑,放下枝条,跳出草丛,飞快地跑到田间的小路上或树底下,沾沾自喜、眉飞色舞地品尝起“胜利果实”来……父亲常说,“开野花长野果的地方,大都是野物藏身玩闹的地方,人去了要先打个招呼,免得双方伤了和气。
”可儿时的我对这样富有生活经验的话并不以为然,以致留下了久久的遗憾。
秋假的一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去村南的花千沟剜野菜,猛抬头看见沟的悬崖上盘桓着一棵大酸枣舞动着身姿在向我们示好,又红又大的酸枣儿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妖娆。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猴王出世复述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猴王出世》复述作文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让我给大家复述一下《猴王出世》这一课的内容。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只灵猴从石头缝里钻出来,寻找自己的家园,后来成为了万兽之王。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从前,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热带森林里,一只小猴子从一块奇怪的石头缝里钻了出来。
它是怎么进去的呢?这个小猴子自己也不知道。
它只记得睡了一个很长很长的觉,醒来后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世界。
小猴子一出来就看到了高高的树木、郁郁葱葱的草地,阳光洒在树叶上闪闪发光。
小猴子高兴极了,因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园。
它在树上跳来跳去,吃着新鲜的果实,喝着清凉的泉水,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可是小猴子很快就发现,这个森林里已经有其他动物在生活了。
大象呼噜呼噜地走过,野牛汪汪地叫着,狮子在树丛里打盹。
小猴子心里很害怕,赶紧躲了起来。
不过有一次,它看到一头凶猛的老虎要袭击一头小鹿,就勇敢地跳了出来,把老虎赶跑了。
从此,小猴子在森林里无所畏惧,和其他动物们相处得也很融洽。
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个人类,他看到那只与众不同的聪明能干的猴子,就想把它抓回家当宠物。
小猴子见过不住人类残害动物,心里当然拒绝。
于是,它使出了自己的超凡能力,把那个人类赶跑了。
从此,小猴子就成为了这片森林的主人,被所有的动物尊称为"猴王"。
猴王带领着森林里的动物们过上了和谐安宁的生活。
它特别照顾弱小无助的动物,把所有动物都团结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个大家庭。
就这样,猴王在这片热带雨林里统治了无数年,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
直到有一天,它离世的时候,整个森林都陷入了沉痛的哀悼之中......这就是《猴王出世》的故事情节。
通过这个故事,我学到了团结、勇敢、热爱家园的重要品质。
希望大家也能从这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中获得启示,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好孩子。
谢谢大家!篇2从前从前,在一座高高的花果山上,有一块石头,经过亿万年的风吹日晒雨淋,慢慢有了生命。
罗源县的主要景点及介绍罗源历史文化绚丽多彩,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罗源湾万顷碧波,县内岱江如练、禾山似雕、碧岩险峻,宋代十八罗汉石刻、陈太尉宫风格独特、建筑精巧,岱江畲族风情漂、海上狩猎有惊无险,畲族风情古朴典雅,山珍海味为众多美食者咂口称奇。
环境优越,资源丰富,优越的乡村田园风光和自然条件为罗源开发休闲观光农业提供了重要条件。
罗源湾:位于县城关隅,水域跨北纬26°18′—16°30′,东经119°33′-119°50′之间,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处15公里,总面积230平方公里,罗源湾口小腹大,水深23-78米,湾内岛礁突兀,水色湛蓝,水温适宜,是得天独厚的天然养殖场,近年来网箱养鱼发展迅速,达到10万箱左右,构成别有特色的“海上渔村”,令游人可以浏览气魄恢宏的耕海牧渔场面;而每当夜幕垂临,华灯初上,万家灯火倒映湾中,则又令人进入江枫渔火诗情画意之中。
湾口惊涛拍岸、渔桅林立。
沿岸景色秀丽,青山环绕,蓝天碧水、尽现南国海湾风韵。
被称为闽东“夏威夷”。
罗源湾傍海处有天堂山环抱,似天生的大屏障。
在天堂山的山谷中,茫茫林海,时有野猪、野鸡、鹧鸪、斑鸠、野鸽等攀岩越涧,可以给你无限的惊险和野趣。
天堂山麓设有“帝苑狩猎俱乐部”,已经建成的有“明珠山庄”别墅群以及与之配套的夜总会、综合酒店、高尔夫练习场、网球场、桑拿浴、健身房等,最饶有趣味的是可以到猎场租一只从德国进口的纯种猎犬,借着朦胧月色,在深山野林进行“夜光狩猎”。
罗源碧岩风景区:罗源碧岩风景区在岭头山上有个碧岩寺,古称“匹岩”,为闽中有数的著名岩寺之一。
碧岩又称回仙岩,位于罗源湾畔碧里乡境内,山腰有一石,形若蟾蜍,蟾蜍石腹下一石缝,仅容人侧身穿入,行百余步,在石缝终处,一座峭峻的悬岩突现眼前,这便是碧岩。
碧岩高百余米,岩底有一个高30余米、广650平方米的天然洞府,洞中的碧岩寺已有千年的历史。
据考证始建成于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称碧岩庵。
罗源县的主要景点及介绍罗源历史文化绚丽多彩,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罗源湾万顷碧波,县内岱江如练、禾山似雕、碧岩险峻,宋代十八罗汉石刻、陈太尉宫风格独特、建筑精巧,岱江畲族风情漂、海上狩猎有惊无险,畲族风情古朴典雅,山珍海味为众多美食者咂口称奇。
环境优越,资源丰富,优越的乡村田园风光和自然条件为罗源开发休闲观光农业提供了重要条件。
罗源湾:位于县城关隅,水域跨北纬26°18′—16°30′,东经119°33′-119°50′之间,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处15公里,总面积230平方公里,罗源湾口小腹大,水深23-78米,湾内岛礁突兀,水色湛蓝,水温适宜,是得天独厚的天然养殖场,近年来网箱养鱼发展迅速,达到10万箱左右,构成别有特色的“海上渔村”,令游人可以浏览气魄恢宏的耕海牧渔场面;而每当夜幕垂临,华灯初上,万家灯火倒映湾中,则又令人进入江枫渔火诗情画意之中。
湾口惊涛拍岸、渔桅林立。
沿岸景色秀丽,青山环绕,蓝天碧水、尽现南国海湾风韵。
被称为闽东“夏威夷”。
罗源湾傍海处有天堂山环抱,似天生的大屏障。
在天堂山的山谷中,茫茫林海,时有野猪、野鸡、鹧鸪、斑鸠、野鸽等攀岩越涧,可以给你无限的惊险和野趣。
天堂山麓设有“帝苑狩猎俱乐部”,已经建成的有“明珠山庄”别墅群以及与之配套的夜总会、综合酒店、高尔夫练习场、网球场、桑拿浴、健身房等,最饶有趣味的是可以到猎场租一只从德国进口的纯种猎犬,借着朦胧月色,在深山野林进行“夜光狩猎”。
罗源碧岩风景区:罗源碧岩风景区在岭头山上有个碧岩寺,古称“匹岩”,为闽中有数的著名岩寺之一。
碧岩又称回仙岩,位于罗源湾畔碧里乡境内,山腰有一石,形若蟾蜍,蟾蜍石腹下一石缝,仅容人侧身穿入,行百余步,在石缝终处,一座峭峻的悬岩突现眼前,这便是碧岩。
碧岩高百余米,岩底有一个高30余米、广650平方米的天然洞府,洞中的碧岩寺已有千年的历史。
据考证始建成于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称碧岩庵。
火晶柿子秦汉唐原一直以为临潼这地方的来历是离那个三省交界的潼关不远,等到我从西安出发到临潼去时,那导游在车上解释为因为有临河和潼河。
这才觉得,这世上有些东西必定要亲眼所见,才得甘心。
临潼这地方一直让人有些梦萦魂牵的,很想看看这个很多帝王青睐的地方是个如何之地。
那导游也差不多很是了解满车人的心思,一直以临潼的特产吊大家的胃口,还没有看到自然人文景观的时候,大家就被这临潼石榴和火晶柿子给吸引了。
石榴是石榴之优,柿子是火红晶莹,全国之冠,世界稀罕。
可惜,来得不是些时候,石榴在市场上倒是不少,一进临潼地界就感受到了;火晶柿子吗,还青青地挂在枝头,要想见到真正火红晶莹的柿子,看来得另外找个时日了,多少觉得一些遗憾……第一站去了秦陵地宫。
说是地宫,其实看到的一个据说高科技复原的地宫,说不出的感觉,虽然浩大且震撼人心,但却是以牺牲老百姓为代价的,很不想多说。
复制的那个秦始皇就睡在地宫中方方的一个盒子里,周围是山川草木、秦朝辉煌,上有逼真模拟的天穹,这倒是让我很佩服,凭着一双手一双眼,古人如何能看得这么远。
另一个不得不让我惊奇的是,这些东西如何能保存到现在?秦陵上依旧葱绿一片,考古学家们一直不敢惊动秦始皇。
还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陵兵马俑。
以前在图片上看的时候,不过就只是些陶人陶马而已。
可是真正看到的时候,等到这些陶人陶马栩栩如生地站在你的面前的时候,我自己倒觉得像是穿越了时空,耳畔是杀声震天、人仰马翻的如雷轰鸣声。
唉,实在是要亲眼所见,况且真站在这陶俑面前的时候,语词也就真的穷了。
倒不是说以温泉水洗面成了一种稀罕,是因为那水曾是帝王沐浴过,所以,我也和众人一样将那些温暖的水在脸上轻轻地拍,果然一下就年轻了许多。
七月七日长生殿,本来是在骊山之腰的,却被移到山下很平的地方,和华清池并在一起,供后世的人一睹这千古爱情!只是,现在再站在长生殿前,已经全然听不见“夜半无人私语”了。
来来去去的人依旧很多,杨贵妃当年晾晒秀发的亭子边已经长满了青藤,恩爱千古未绝的华清池也因为历史性的保护再也没有半滴温泉之水,带着些似是千年之前的尘土被后人用亮亮的闪光灯一而再再而三的拍照留念。
2007-4-8 06:26 习斋太平广记之雷雨山石草木卷(第393-417卷)之三[宋]李昉等编著卷第四百八草木三草柰祗草三赖草席箕草护门草仙人绦合离草老鸦笊篱草鬼皂荚青草槐铜匙草水耐冬三白草无心草盆甑草女草媚草醉草舞草相思草无情草忘忧草睡草千步香草麝草治盅草蛇衔草鹿活草解毒草毒草蕉毒草牧麻草龙刍红草宫人草焦茅销明草黄渠草闻遐草始皇蒲梦草汉武牧马草水网藻地日草书带草金橙草望舒草神草柰祗草柰祗,出拂林国。
苗长三四尺。
根大如鸭卵。
叶似蒜,叶中心抽条甚长。
茎端有花六出,红白色,花心黄赤。
不结子。
其草冬生夏死,与荠麦相类。
取其花,压以为油,涂身,除风气。
拂林国王及国内贵人用之。
(出《酉阳杂俎》)【译文】柰祗,出在拂林国。
苗高三四尺。
根挺大,形如鸭蛋。
叶像蒜叶,叶中心抽出一根长长的条。
茎端开花,花六个瓣,红白色,花心是橙红色的。
只开花不结籽。
这种草冬天生长夏天枯萎,和荠麦类似。
把它的花压成油,用油涂身,可以驱除风寒湿气。
拂林国王以及国中的贵族们用它。
三赖草曹州及扬州淮口,出夏梨三赖草。
如金色,出于高崖。
魅药中最切用。
(出《酉阳杂俎》)【译文】曹州及扬州的淮口,出产一种植物叫“夏梨三赖草”。
金黄色,生长在高山脚下。
此草最适用于做魅药。
席箕草席箕一名塞芦,生北胡地。
古诗云:“千里席箕草。
”(出《述异记》)【译文】席箕,还有一名“塞芦”,生长在北方胡人境内。
古诗云:“千里席箕草。
”护门草常山北有草,名护门。
置诸门上,夜有人过,辄叱之。
(出《酉阳杂俎》)【译文】常山北有一种草,名叫“护门草”。
把它放到门上,夜间有人通过,它就发出呵斥声。
仙人绦衡岳出仙人绦。
无根,多生石上。
状如带,三股,色绿。
亦不常有。
(出《酉阳杂俎》)【译文】衡山出一种叫“仙人绦”的植物,没有根,多半生长在石头上,形状像带子,共三股,绿颜色。
不过并不常见。
合离草合离,根如芋(“芋”原作“草”,据许本改)魁,有游子十二环之。
相须而生。
而实不连,以气相属。
石缝之中的仙果【摘要】中国西部的很多地区因一种民众普用的砂田种植技术培育出甘甜可口的瓜果,并使黄河蜜等瓜果成为甘肃的特色优质产品砂田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抗旱栽培方式。
近年来随气候干旱化趋势的加重和水资源短缺的影响,该项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研究表明砂石和覆盖能有效的减少土壤的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增加砂田作物产量和水分生产率。
【关键词】西瓜;砂田;含糖量1.孕育仙果的古都—甘肃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
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
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
甘肃省气候干燥,气温差较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年平均气温在0~14℃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降低;河西走廊年平均气温为4~9℃,祁连山区0~6℃,陇中和陇东分别为5~9℃和7~10℃,甘南1~7℃,陇南9~15℃。
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降水各地差异很大,在42~760毫米之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各季分配不匀,主要集中在6~9月。
甘肃省光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为1700~3300h,自东南向西北增多。
河西走廊年日照时数为2800~3300h,敦煌是日照最多的地区,所以敦煌的瓜果甜美,罗布麻锁阳等药材非常地道;陇南为1800~2300h,是日照最少的地区;陇中、陇东和甘南为2100~2700h。
虽然甘肃省气候干燥,气象灾害危害重,但干旱气候区丰富的光能、热量、成为仙果增储糖分的有利条件。
2.砂石缝中缔造果科技之果砂田是当地群众在长期适应干旱少雨及盐碱不毛之地的耕作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独特抗旱耕作形式。
闻名遐迩的兰州白兰瓜、黄河蜜、大板黑瓜籽就出自砂田。
关于砂田的起始时间无确凿所依。
有学者考证后认为,“明代中叶在甘肃的陇中和青海等地发现砂田与水砂田,按砂石状况分为卵石砂田、绵砂砂田与破石砂田。
旱砂田使用年限较长,20年以前为新砂田,20~40年为中砂田,40年以上为老砂田。
周穆王姬满(?--公元前921年):周昭王之⼦,即周穆王,汉族,姬姓,名满,周王朝第五位帝王。
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于传奇⾊彩的帝王之⼀,世称“穆天⼦”,关于他的传说,层出不穷,最著名的则是记载周穆王的《穆天⼦传》。
公元前1002年昭王姬瑕第⼆次亲征楚国,渡汉⽔,船⾄中流落⽔淹死。
是年⼦姬满践位。
史载他曾⽤吕侯(亦作甫侯)为司寇,命作《刑书》,告四⽅。
他曾起兵九师伐楚,为⽗王报仇,东⾄九江。
后⼜联楚伐徐。
据《史记·周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说:周穆王时,徐⼦赢姓,地⽅五百⾥,四⽅诸侯朝于徐者三⼗六国,⾃称徐偃王,曾率九夷淮夷诸部侵扰宗周。
穆王闻徐⼦僭号,他便联合楚国攻徐。
徐⼦败北遁⾛彭城(今江苏徐州)。
楚的势⼒得以扩张,成为南⽅新兴的强国。
周穆王还在与徐逼近的涂⼭(今安徽蚌埠东)会合过诸侯。
周穆王,在位55年。
周朝第五代王。
姬姓,名满。
周昭王之⼦。
穆王致⼒于向四⽅发展,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两征⽝戎,获其5王,并把部分戎⼈迁到太原(今⽢肃镇原⼀带)。
还东攻徐戎,在涂⼭(今安徽怀远东南)会合诸侯,巩固了周在东南的统治。
并制定墨、劓、膑、宫、⼤辟5刑,其细则竟达3000条之多。
后世流传穆王西征的故事,如晋代汲冢出⼟战国⽵简《穆天⼦传》所载,虽多不真实,但反映了当时穆王意欲周游天下,以及与西北各⽅国部落往来的情况。
2传说关于周穆王,本章节将从神话传说的⾓度进⾏阐发,依据是《⽵书纪年》、《穆天⼦传》、《史记·周本纪》等记载。
关于穆天⼦的岁数,根据《史记》“穆王即位,春秋已五⼗矣”,“穆王⽴五⼗五年,崩”,历来被定论为105岁。
⽽《⽵书纪年》则说⾃周受命⾄穆王百年,⾮穆王百岁。
因此,穆天⼦究竟年岁⼏何,各有见解。
当前周穆王时期青铜器有纪年的只到34年,尚没发现40年以上的。
穆天⼦曾经西征,抵达青鸟栖息的所在,彼时西王母出来,⽌之。
西王母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较特别的⼈物,传说她居住在昆仑之丘、瑶池之滨。
描写山上野果的唯美句子
山上野果,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人们在山间寻觅的美味。
它们或红艳艳,或碧翠翠,或金黄晶莹,宛如一颗颗珍珠散落在枝头上,熠熠生辉。
下面我将以描写山上野果的唯美句子为题,为大家带来十个精彩的描写。
1. 山上野果,犹如晨曦中的明珠,晶莹剔透,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2. 在山的怀抱中,野果们显得格外饱满,它们紧紧挨着彼此,仿佛在争相展示自己的美丽。
3. 野果的颜色各异,有的鲜红欲滴,有的嫩绿如玉,有的金黄晶莹,每一颗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4. 当微风拂过山林,野果们轻轻摇曳,像是在向人们诉说着山的故事,那是一片富饶的土地。
5. 野果们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忍不住想走近一探究竟,好像它们在向人们诉说着大自然的恩赐。
6. 山上野果的味道酸甜可口,每一口都充满了大自然的味道,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7. 野果们的口感丰富多样,有的绵软如丝,有的酸爽可口,有的脆甜香浓,每一种都让人流连忘返。
8. 野果的果肉鲜嫩多汁,咬下去的瞬间,甜蜜涌入口腔,仿佛在品尝着大自然的馈赠。
9. 野果们的汁液悄悄渗出,像是山的眼泪,流淌在唇齿间,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10. 在山间采摘野果的过程中,人们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温暖和美好。
这些唯美的描写,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山间,感受到了野果的美丽与魅力。
山上的野果,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人们与大自然相互交融的见证。
让我们珍惜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好这片美丽的土地,让山上的野果继续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In the end, what you believe can become what you believe.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大自然是奇妙的作文300字十篇大自然是奇妙的作文300字篇1你喜欢大自然吗?我喜欢,因为大自然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今天就让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它其中的奥秘吧!保证会让你大开眼界。
彩虹是太阳光穿透雨的颗粒时形成的,它的颜色有红、橙、黄、绿、青、蓝、紫。
我们来做一个彩虹的小实验。
在一个水杯里盛满水,再把镜片放在里面,确保周围都是黑的,然后用手电筒一照,最后把一张白纸放在水杯的旁边,就会出现一道五颜六色的彩虹。
你们肯定见过小鱼,他们有时候会跳出水面,是怎么回事呢?快要下雨了;可能要地震了;或者是水里面有危险等。
鱼儿都会跳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
你了解蜘蛛吗?有些蜘蛛织网,有些蜘蛛不织网。
比如高脚蜘蛛,只会伪装而不会织网。
那你知道蜘蛛是怎么知网的呢?我们来看一下吧。
蜘蛛先找到一个固定点,吐丝拉丝到另一个固定点。
这样反复转来转去,蜘蛛网就结好了。
大自然多么奇妙啊!我喜爱大自然!大自然是奇妙的作文300字篇2风起云雾,潮涨潮落,奇花异木,高山深谷……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它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撼。
今年暑假去了长白山,这次我就讲讲长白山的奇特之处。
巍峨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边陲,是中朝两国界山。
长白山生态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素有“神山、圣水、奇林、仙果”之美誉。
绚丽多彩的四季风光,美在原始,贵在自然。
春可赏花,一簇簇娇艳欲滴的鲜花与残留的冰雪相应,展现了一幅冬雪恋恋、春意浓浓的美妙画卷;夏可避暑,在炎炎烈日下寻觅一缕清凉;秋可观叶,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所赋予的激情;冬可踏雪,皑皑的白雪包裹着延绵的群山,北风拂过,万树银花。
夏日里,北京我穿短袖而且还在空调屋里,可一到长白山就得长袖了;在北京晚上看不到星星,而在长白山的夜空可以看到星星;北京的大自然是奇妙的作文300字篇3在变化万千的大自然中,有无穷无尽的秘密。
描写拐枣果的句子唯美简短(篇一)1. 拐枣果,宛若秋天的眷恋,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2. 拐枣果的颜色鲜艳沉默,仿佛山谷中的露珠。
3. 细细品味拐枣果的滋味,仿佛置身于诗意的仙境。
4. 拐枣果的外形若隐若现,犹如夜空中的星光点点。
5. 拐枣果的质地饱满,口感清甜柔嫩,让人回味无穷。
6. 拐枣果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令人心旷神怡。
7. 拐枣果的独特风味散发出诱人的诱惑,让人无法抗拒。
8. 拐枣果的果肉细腻糯润,入口即化,令人陶醉。
9. 拐枣果宛如琥珀,饱含着大地的温暖和岁月的沧桑。
10. 拐枣果的果核蕴含着生命的力量,历经岁月洗礼才得以成熟。
11. 拐枣果的甜蜜回味,仿佛抚慰心灵的童谣。
12. 拐枣果的个头不大,却有着无限的滋味。
13. 拐枣果的果肉红透心田,犹如爱情的火焰。
14. 拐枣果的香甜气息令人陶醉,仿佛沐浴在花海中。
15. 拐枣果的果实形状奇特,如同大自然为它打造的艺术品。
16. 拐枣果的果汁悠然释放,宛若清泉从心间流过。
17. 拐枣果的成熟步伐悄然而至,带来一片美好的收获季节。
18. 拐枣果的外观宛如夜空中的星斗,闪耀着光芒。
19. 拐枣果的果皮光滑细腻,仿佛桃花一般的娇嫩精致。
20. 拐枣果的果肉清凉多汁,仿佛在一口口品尝阳光的温度。
21. 拐枣果的芬芳气息扑鼻而来,犹如花香弥漫在空气中。
22. 拐枣果的味道浓郁醇香,仿佛品尝到了大自然的恩赐。
23. 拐枣果的果实娇小可爱,却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
24. 拐枣果的外形宛若天空中的云朵,细腻柔软。
25. 拐枣果的果实犹如美丽的凤梨,散发出芬芳的果香。
26. 拐枣果的果肉绵软如丝,清甜饱满,唤起味蕾的欢愉。
27. 拐枣果的水分丰富,咬上一口,果汁四溢,令人流连忘返。
28. 拐枣果的外观色彩绚丽多样,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29. 拐枣果的果核小而坚硬,宛如生活中的坚持和执着。
30. 拐枣果的果肉晶莹剔透,犹如缀满了珍珠的项链。
31. 拐枣果的果实形状玲珑剔透,好似雕刻而成的艺术品。
关于周穆王姬满的历史故周穆王姬满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称"穆天子"。
那么周穆王姬满的历史故事具体是怎样的呢?下面是本人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周穆王姬满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参考。
周穆王名字叫姬满,是房太后生的,父亲是周昭王。
昭王南巡时死在途中,就立了穆王为周朝的国君。
当时穆王已经五十岁了,在位五十四年,活了一百零四岁。
穆王年轻时就喜欢修炼成仙的道术,想学黄帝那样乘车马游遍天下的名山大川。
于是他坐着八匹骏马拉的车奔赴西北戎族聚居的地方,为他驾车的是周时最有名的驭手造父。
在路上,穆王得到一只白狐狸一只黑貉子,用它们祭祀了河神。
他的车驶到据说连羽毛都浮不起来的弱水时,河里的鱼、龟、鳄鱼等自动为他搭起了桥让他的车通过。
接着穆王登上了泰山,在天界的瑶池上会见了西王母,并和她一起畅饮。
在酒席上,西王母唱道:“天上飘着悠悠白云,道路啊漫长得无穷无尽。
无数的高山大河把我们阻隔,从此一别将难通音信。
然而你将长生不老,相信以后还能重逢。
”穆王说,“我回到神州故土以后,将使华夏各国都能和睦相处,使万民都过上平等富足的生活,到那时我会再来看望你。
”过了三年,穆王又出行于原野,到了山西的雷首山和太行山,然后又回到周朝的都城镐京(今西安市西南)。
当时令尹喜已经跋涉过流沙和草地到了终南山之北,周穆王也追随着他走过的路,请来了隐士尹辄、杜冲,他俩都住在草地树上搭的屋子里,周穆王也来和他们同住,他们的住处被称为“楼观”。
后来祭父从郑圃赶来拜见穆王,报告说徐偃造反作乱,穆王才又回到国里平复了作乱,使社稷平安。
穆王登昆仑山时,喝的是蜂山石缝中的甘泉,吃的是玉树上的果实,又登上西王母居住的群玉山,全部得到了腾云飞升的道术。
他之所以还以凡人的形象在世间出现,是想现身说道,告诉人们修炼的结果。
何况穆王喝的是玉石制成的膏浆,吃的昆仑山上的甜雪,还有素莲、黑枣、碧藕、白桔等仙果,怎能不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呢?传说西王母曾降临到周穆王的宫中,两个人一块驾云飞升,进入了天宫。
石缝间的生命原文及阅读答案①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②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
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石缝里。
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中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唯一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
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③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④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
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细瘦的薄叶;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又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不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己去寻找那不被觉察到的石缝。
⑤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
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做野菜。
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
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菱而失去光泽;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
它们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生物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的本质就是拼搏。
⑥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而最为令人感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昂首挺胸,傲然挺立。
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面前显得苍白逊色。
它们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
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调落的针叶。
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巅峰,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诉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
⑦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那里便会沦为永无开化之日的永远的黑暗。
山上去摘野果的作文山上去摘野果嘿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我前阵子可是经历了一次超~级~棒的亲近大自然之旅!那不是去爬高山涉险谷啥的,而是和朋友们一起山上去采摘新鲜野果,回味一下童年时那种纯朴无忧的乐趣。
现在都还能忆起那时的点点滴滴,仿佛昨日重现呢~那天一早,我们几个好朋友相约在村口集合,准备攀登不远处的那座小山,去摘一些野生的果子尝尝鲜。
到了目的地,沿着一条略陡峭的山路,我们就兴冲冲地向上攀登起来。
只听得"嗒嗒"、"哗啦"的各种声响不断在耳边响起,原来是我们的脚步踩在路上的碎石子和积水上,发出了这些清脆欢快的响动。
山间的空气非常新鲜,每吸一口都会有一种身心俱爽的畅快感,仿佛整个身体也跟着一起舒展开来了似的。
渐渐地,我们已经爬到了小山腰的位置。
视线越过几棵挺拔的大树,就能看到一大片郁郁葱葱的野果林矗立在那里。
远远地,我就能看见那些累累的小果子挂满枝头,姹紫嫣红、硕果累累的样子格外诱人。
"啊,你们看到了吗?就是那边,都快熟透了!"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指手画脚,兴奋不已。
顺着稍陡的山径,我们登高越林,很快就进入了那片野果林。
周围香气扑鼻,无数新鲜水果累累挂在枝头。
我立刻就迫不及待地伸出手去摘了一串,品尝了起来。
嗯~那熟透多汁的口感,那清香甘甜的味道,和买来的水果完全是两个味儿啊!这才叫纯天然原汁原味嘛。
摘果的期间,我们时不时还会拾起一些松软的松枝,甩在彼此身上开开心心地打打闹闹。
就这样不知不觉,大家的衣裤上都沾满了泥土和青苔,却没有一个人在意,只顾着大嚼特嚼嘴里的果子。
好不自在,好不快活!一时间,我们仿佛重拾了小时候最单纯最快乐的那份心境。
时光飞快,不知不觉太阳已渐西斜。
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这片小天地。
临走前,我们又把剩下的果子分给了彼此带回家。
毕竟,这可都是亲手采摘来的野生食材,对于从小在城里长大的我们来说,实在太珍贵啦!捧着这些果子,总会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满怀收获的自豪感和食物的温馨诱人。
石缝之中的仙果
【摘要】中国西部的很多地区因一种民众普用的砂田种植技术培育出甘甜可口的瓜果,并使黄河蜜等瓜果成为甘肃的特色优质产品砂田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抗旱栽培方式。
近年来随气候干旱化趋势的加重和水资源短缺的影响,该项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研究表明砂石和覆盖能有效的减少土壤的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增加砂田作物产量和水分生产率。
【关键词】西瓜;砂田;含糖量
1.孕育仙果的古都—甘肃
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
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
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
甘肃省气候干燥,气温差较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年平均气温在0~14℃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降低;河西走廊年平均气温为4~9℃,祁连山区0~6℃,陇中和陇东分别为5~9℃和7~10℃,甘南1~7℃,陇南9~15℃。
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降水各地差异很大,在42~760毫米之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各季分配不匀,主要集中在6~9月。
甘肃省光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为1700~3300h,自东南向西北增多。
河西走廊年日照时数为2800~3300h,敦煌是日照最多的地区,所以敦煌的瓜果甜美,罗布麻锁阳等药材非常地道;陇南为1800~2300h,是日照最少的地区;陇中、陇东和甘南为2100~2700h。
虽然甘肃省气候干燥,气象灾害危害重,但干旱气候区丰富的光能、热量、成为仙果增储糖分的有利条件。
2.砂石缝中缔造果科技之果
砂田是当地群众在长期适应干旱少雨及盐碱不毛之地的耕作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独特抗旱耕作形式。
闻名遐迩的兰州白兰瓜、黄河蜜、大板黑瓜籽就出自砂田。
关于砂田的起始时间无确凿所依。
有学者考证后认为,“明代中叶在甘肃的陇中和青海等地发现砂田与水砂田,按砂石状况分为卵石砂田、绵砂砂田与破石砂田。
旱砂田使用年限较长,20年以前为新砂田,20~40年为中砂田,40年以上为老砂田。
水砂田年限较短,其中3年以前为新砂田,4~5年为中砂田,6年以上为老砂田。
长期种植作物后,砂、土逐渐混合,丧失砂田效果,称为砂田老化,故砂田经一定年限之后要铲除老砂,重铺新砂石。
营造砂田宜选择平坦的土地;如为坡地,其坡度不宜超过15度。
在荒地上营造砂田时,先平整土地,然后覆盖砂石,厚度约10厘米左右。
若为熟地,先翻耕晒垡,施足基肥,再平整铺砂石。
覆盖砂石后通常不再耕耙,但作物收获后遇雨可耖砂。
播种时谷类作物可用砂田播种耧将种子播入砂石层下的土壤表面;蔬菜、瓜类作物则须挖穴扒开砂层,点种后覆盖。
播量可少于一般农田。
对种蔬菜、瓜类作物的水砂田,每年应按穴距扒开砂、石施肥;对种谷类作物的旱砂田,一般在中期以后才施肥。
砂田栽培时起砂、铺砂的劳动量较大,施肥也较困难。
但收获时拔除秸秆、茎蔓,不留残茬,没有一般免耕农田因残茬覆盖而产生有毒物质、地温降低和病虫害增加等弊病,故是一种特殊的免耕农田。
了举世际齐的砂田自然气候。
3.甘肃特产——砂田瓜
砂田由于具有湿度大、温度高及盐碱性低等优良特性,使得在其上栽培的植物产生了较大的根系和较大的光合器官,光合作用进行强度较高,时间较长,因此增加了有机物的制造量,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发育。
砂田西瓜——又叫水瓜,寒瓜,夏瓜。
砂田西瓜味道甘甜多汁,清爽解渴,是盛夏的佳果,既能祛暑热烦渴,又有很好的利尿作用。
因此有“天然的白虎汤”之称。
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是一种富有营养、纯净、食用安全的食品。
西瓜堪称“瓜中之王”,味道甘味多汁,清爽解渴,是盛夏佳果,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含有大量葡萄糖、苹果酸、果糖、蛋白氨基酸、番茄素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物质,是一种富有营养、纯净、食用安全的食品。
普通西瓜瓤肉含糖量一般为5~12%,压砂西瓜由于是在旱作条件下种植的产物,其个大皮厚籽小糖分含量高达13.8%,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
甜度随成熟后期蔗糖的增加而增加。
不含淀粉,采后贮藏期间甜度会因双糖水解为单糖而降低。
瓜子可作茶食,瓜皮可加工制成西瓜酱。
在中医学上以瓜汁和瓜皮入药,功能清暑。
西瓜果皮、果肉、种子都可食用、药用。
砂田瓜中以“黄河蜜”最为有名,其瓜为椭圆型,有淡淡的清香,黄金色的皮质上有条形折纹,瓜瓤呈青绿,色泽极为诱人,尤其以甘肃民勤产的最为有名。
经研究砂田西瓜的水分生产率显著高于非砂田西瓜。
会宁县砂田西瓜主要种植区域是关川河流域,包括头寨子镇马家堡、头寨子、小寨子、成牟、共丰、三百户,郭城镇八百户、大羊营等村,常年种植砂田西瓜3万亩。
以自然降水为水源,生产无污染、无残留,具有较好的地域优势。
海拔1580米,年日照时数2526小时,海拔较低、气温高、昼夜温差大,生产的砂田瓜很受欢迎。
据实地走访可知,瓜农普遍反映砂田瓜销量很好,每年西瓜收购络绎不绝,每年每户收入可达两万元,人西瓜皮薄瓤沙,甘甜爽口,含糖量高,深均收入5000元,同时由于铺砂所用的砂石均采自周边山上,铺设砂田成本并不高,所以砂田瓜为瓜农带来经济改善。
瓜农将甜瓜种植于沙田之中,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植株生长环境不受工业污染,天然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黄河蜜”的优良品质:瓜味甘甜,香气扑鼻,且有清淡香醇的酒味,且以其耐美观、易储藏耐运输输而畅销。
我国砂田主要分布于西部,以甘肃兰州市及白银市的大部分县区及河西走廊运用最为广泛。
据了解,受中国西部百姓砂田种植的影响,在世界其他降水稀少的地方也开始运用砂田种植,如法国南部的蒙彼利埃、南非的部分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由于干旱少雨而平穷的会宁县凭借科学栽培瓜果的砂田种植,成功培育了黄河蜜等特色优势产品,使会宁的经济水平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康恩祥,何宝林,刘晓伟,邵存应.不同粒径砂砾石覆盖对砂田西瓜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J].长江蔬菜,2011(24):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