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农16秋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在线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名词解释:1.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
2.环境污染:3.竞争排斥: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这就是竞争排斥原理。
4.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包括结构上、功能上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
5.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牺牲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发展。
6.演替:指某一地段上某一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
7.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并反射回地球,从而减少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是大气层和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
8.光化学烟雾: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气态污染物在阳光特别是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及其他类似的氧化性物质,并形成烟雾的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9.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称为生态因子。
10.生态学: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11.生境:具体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12.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区域内,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过程而形成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13.群落:是指在特定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或生境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
14.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各种活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的结合在一起的总称,它由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组成。
15.食物链: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通过一系列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我们把生物之间存在的这种传递关系称为食物链。
16.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物种的总和。
17.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东北农业16秋《高等数学(农科)》一、单选(共20 道,共50 分。
)1. 若f(x)的导函数是sinx,则f(x)有一个原函数为()A. 1+sinxB. 1-sinxC. 1+cosxD. 1-cosx标准解:2. 设函数f(x)=|x|,则函数在点x=0处()A. 连续且可导B. 连续且可微C. 连续不可导D. 不连续不可微标准解:3. 函数y=ln(1+x^2) 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为()A. 4B. 0C. 1D. ln5标准解:4. 函数y=x^2-12x+8在区间(-10,10)内满足A. 单调上升B. 先单调下降再单调上升C. 先单调上升再单调下降D. 单调下降标准解:5. 函数y=|sinx|在x=0处( )A. 无定义B. 有定义,但不连续C. 连续D. 可能连续,也可能不连续标准解:6. 如果函数f(x)的定义域为(-1,0),则下列函数中,()的定义域为(0,1)A. f(1-x)B. f(x-1)C. f(x+1)D. f(x2-1)7. 已知y= 4x^3-5x^2+3x-2, 则x=0时的二阶导数y"= ( )A. 0B. 10C. 1D. -10标准解:8. 若f(x)是奇函数,且对任意的x,有f(x+2)=f(x),则f(1)=()A. -1B. 0C. 1D. 2标准解:9. 曲线y=xlnx的平行于直线x-y+1=0的切线方程为()A. y=x-1B. y=-(x+1)C. y=(lnx-1)(x-1)D. y=x标准解:10. 函数f(x)在点x0极限存在是函数在该点连续的()A. 必要条件B. 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无关条件标准解:11. 设f(x)的定义域为[0,4],则g(x)=f(x+1)+f(x-1)的定义域为()A. [1,3]B. [-1,3]C. [1,5]D. [2,4]标准解:12. 曲线y=1/|x|的渐近线情况是()A. 只有水平渐近线B. 只有垂直渐近线C. 既有水平渐近线又有垂直渐近线D. 既无水平渐近线又无垂直渐近线标准解:13. f(x)在某点连续是f^2(x)在该点可导的()A. 充分条件B. 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标准解:14. 函数f(x)=sin(x^2)(-∞<x<∞)是()B. 单调函数C. 周期函数D. 非周期函数标准解:15. 曲线y=f(x)在点(x0,f(x0))的切线存在是函数y=f(x)在x0处可导的A. 充分条件B. 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标准解:16. 函数y=x+1/x+1在区间()有界A. (0,2)B. [2,+∞)C. (1,2)D. (0,+∞)标准解:17. 函数f(x)在区间[a,b]上连续是函数f(x)在区间[a,b]上可积的()A. 充分条件B. 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标准解:18. 曲线y=lnx上某点的切线平行于直线y=2x-3 ,则该点坐标是()A. (2,ln(1/2))B. (2,-ln(1/2))C. (1/2,ln2)D. (1/2,-ln2)标准解:19. 点x=0是函数y=x^4的A. 驻点但非极值点B. 拐点C. 驻点且是拐点D. 驻点且是极值点标准解:20. 在区间(0,+∞)内严格单调增加的函数是()A. sinxB. tanxC. x2#1/x标准解:东农16秋《高等数学(农科)》二、判断(共20 道,共50 分。
东农16春《计算机安全技术》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 关于密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为了加快网络传输速度,需要减少密钥的长度. 使用公开密钥体系中的私钥加密数据可以实现数字签名. 由于密钥传输不便,对称密钥体制不能在Intrnt中使用. 公开密钥体系中的私钥可以在数字证书中传递正确答案:2. 威胁是一个可能破坏信息系统环境安全的动作或事件,威胁包括( )。
. 目标、代理、事件访问、知识、动机. 目标、代理、知识. 代理、动机、访问正确答案:3. Winows2000 有两种认证协议,即Krros 和PKI,下面有关这两种认证协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1 )。
在使用Krros 认证时,首先向密钥分发中心发送初始票据 ( 2 ) ,请求一个会话票据,以便获取服务器提供的服务。
. Krros 和PKI 都是对称密钥、RS. Krros 和PKI 都是非对称密钥. Krros 是对称密钥,而PKI 是非对称密钥、TGT、S. Krros 是非对称密钥,而PKI 是对称密钥、LS正确答案:4. 向有限存储空间输入超长字符串的攻击手段是()。
. 缓冲区溢出. 网络监听. 端口扫描. IP欺骗正确答案:5. 过滤路由器可用于防止IP欺骗方式攻击。
该路由器的正确过滤规则是(). 允许源地址包含内部网络地址的数据包通过该路由器进入. 允许源地址包含外部网络地址的数据包通过该路由器进入. 允许目的地址包含内部网络地址的数据包通过该路由器发出. 允许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包含内部网络地址的数据包通过该路由器正确答案:6. 下列( )不属于将入侵检测系统部署在MZ 中的优点。
. 可以查到受保护区域主机被攻击的状态. 可以检测防火墙系统的策略配置是否合理. 可以检测MZ 被黑客攻击的重点. 可以审计来自Intrnt 上对受到保护网络的攻击类型正确答案:7. 网络安全设计是保证网络安全运行的基础,网络安全设计有其基本的设计原则,以下有关于网络安全设计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 ) 。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动态链表所占用的内存单元地址一定是()。
. 无序的. 连续的. 不连续的. 部分连续的标准答案:2. 一个顺序表所占存储空间的大小与()无关。
. 顺序表长度. 结点类型. 结点中各字段的类型. 结点存放顺序标准答案:3. 设H是带表头结点循环单向链表的表头指针。
当这种链表成为空链表时,()。
. 表头结点指针字段的值为空. H的值为空. 表头结点指针字段的值与H的值相等. 表头结点指针字段的值与H的地址相等标准答案:4. 与动态链表相比,静态链表的缺点之一是()。
. 插入、删除操作有时不方便. 存储空间有时得不到充分利用. 要求各结点具有相同的类型. 链表中各结点的值只能读取,不能更改标准答案:5. 设H是带表头结点循环单向链表的表头指针,p是和H同类型的变量。
当p指向链表的最后一个结点时,()。
. 该结点指针字段的值为空. p为空. p的值与表头结点指针字段的值相等. 该结点指针字段的值与H的值相等标准答案:6. 在长度为n的()上,删除第一个元素,其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l)。
. 只有表头指针的不带表头结点的循环单向链表. 只有表尾指针的不带表头结点的循环单向链表. 只有表尾指针的带表头结点的循环单向链表. 只有表头指针的带表头结点的循环单向链表标准答案:7. 设内存地址的分配是从小(低地址)到大(高地址)进行的。
若存储某结点需要5个内存单元,则该结点的地址,通常是指5个内存单元中()。
. 第3个单元的地址. 地址值最小的那个单元的地址. 地址的一个升序序列. 地址的一个降序序列。
标准答案:8. 如果对线性表的运算只有2种:删除第一个元素;在最后一个元素的后面插入新元素,则最好使用()。
. 只有表头指针没有表尾指针的循环单向链表. 只有表尾指针没有表头指针的循环单向链表. 非循环双向链表. 循环双向链表标准答案:9. 与单向链表相比,双向链表的优点之一是()。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下面哪个模式不属于软件工程的开发模式. 基于瀑布模型的开发模式. 基于原型模型的开发模式. 基于人机对话的开发模式.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开发模式标准答案:2.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快速原型模型的优点。
. 可及早为用户提供有用的产品。
. 可保证在开发后期,全面发现错误给以纠正。
. 减少技术应用风险,缩短开发时间,减少费用、提高生产率。
. 促使用户主动参与开发活动,促进各类人员的协调,适应需求变化。
标准答案:3. 瀑布模型的关键不足在于(). 过于简单. 不能适应需求的动态变更. 过于灵活. 各个阶段需要进行评审标准答案:4. 在瀑布模型中,将软件划分为若干个时期,软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一般归属于()。
. 维护时期. 计划时期. 运行时期. 开发时期标准答案:5. 软件工程学的目的和意义是()。
. 应用科学的方法和工程化的规范管理来指导软件开发. 克服软件危机. 做好软件开发的培训工作. 以较低的成本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标准答案:6. 具有风险分析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 瀑布模型. 喷泉模型. 螺旋模型. 增量模型标准答案:7. 软件的复杂性是(),它引起人员通信困难、开发费用超支、开发时间超时等问题。
. 固有的. 人为的. 可消除的. 不可降低的标准答案:8.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可能有()I、用户需求描述不精确、不准确II、对大型软件项目的开发缺乏有力的组织与管理III、缺乏有力的方法学和工具的支持IV、软件产品的特殊性和人类智力的局限性. I和II. I、II和IV. II、III和IV. 以上都正确标准答案:9.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不包括:(). 瀑布模型. 对象模型. 增量模型. 喷泉模型标准答案:10. 软件工程的目标有()。
. 易于维护. 低的开发成本. 高性能. 短的开发期标准答案:11. 开发软件所需高成本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称做(). 软件工程. 软件周期. 软件危机. 软件产生标准答案:12. 下列哪个不属于软件工程的内涵之一(). 应用完善的科学与工程原理. 经济地开发软件. 高薪聘请软件高手. 开发既可靠又能有效运行的软件标准答案:13. 系统定义明确之后,应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3.3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习题新人教版选修6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3.3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习题新人教版选修6)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3.3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习题新人教版选修6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一)教材第49页图3。
17图表分析:农业是用水较大的产业,节约农业灌溉用水潜力较大.从图中文字表述可以看出,三种灌溉系统的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滴灌、旋转式喷灌、重力流动式灌溉,所以从节流角度看,滴灌、旋转式喷灌是农业灌溉的发展方向。
(二)教材第50页活动活动提示:该活动是一个实践活动,结论也无对错之分,关键是通过调查学校用水现状,了解学校日常生活中有无浪费水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化的节约用水的建议和方案。
同时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习惯和帮助周围人群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教材第52页案例案例分析:首先找到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云贵高原、两广丘陵上喀斯特地貌、地表土层很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人类不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如过度砍伐树林,过度开垦荒山、荒坡、陡坡等,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使基岩暴露地面,导致石漠化。
(四)教材第53页思考本题首先要了解土地退化的类型,即土壤侵蚀、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盐渍化和涝渍、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等.不同的地区土地退化的类型不同。
东北农业16秋《动物性食品卫生学(专)》一、单选(共20 道,共100 分。
)1. “痛痛病”是由下列哪种情况引起的?()A. 铅中毒B. 汞中毒C. 镉中毒D. 砷中毒标准解:2. 下列那种疾病不是食源性疾病?()A. 食物中毒B. 与食品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C. 暴饮暴食所引起的胃肠炎D. 经食物感染的肠道传染病标准解:3. 以下哪种乳不属于化学异常乳?()A. 低成分乳B. 低酸度酒精阳性乳C. 冻结乳D. 末乳标准解:4. 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如果保存方法不当通常会发生哪种变质?()A. 酸败B. 腐败C. 发酵D. 腐烂标准解:5. 下列哪种食品污染属于化学性污染?()A. 细菌污染B. 真菌毒素污染C. 放射性污染D. 农药残留标准解:6. 葡萄球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机制是()。
A. 感染型中毒B. 毒素型中毒C. 混合型中毒#3以上都不对标准解:7. 下列哪种情况不是食物中毒的特点?()A. 集中发B. 传染C. 潜伏期短D. 症状相似标准解:8. 下列哪种食品污染属于物理性污染?()A. 细菌污染B. 真菌毒素污染C. 放射性污染D. 农药残留标准解:9. “水俣病”是由下列哪种情况引起的?()A. 铅中毒B. 汞中毒C. 镉中毒D. 砷中毒标准解:10. 二恶英中毒不能引起以下哪种情况?()A. 雌性不孕B. 子代畸形C. 氯痤疮D. 骨质硬化标准解:11. 下列关于畜禽屠宰加工场的选址要求不正确的是()。
A. 距离学校、医院至少500米以上B. 周围应有2米高围墙C. 地势平坦且有一定坡度D. 位于居民点上风向标准解:12. 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是护色剂?()A. 亚硝酸钠B. 苏丹红C. 红曲红D. 山梨酸钾标准解:13. 以下哪种试验不能证明受试物具有致突变的作用?()A. 急性毒性试验B. Ames试验C. 微核试验D. 彗星试验标准解:14. 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中采用的监督管理体制是()。
东北农业16秋《应用文写作》一、单选(共20 道,共50 分。
)1. ()是业务职能部门或专业机构就某项专门工作、业务工作经过调查、研究或者鉴定、评审后,把商定的鉴定、评估结果写成意见送交有关部门。
A. 指导性意见B. 建议性意见C. 评估性意见D. 规定性意见标准解:2. ()是发文者对所属下级机关或者人员发布的具有强制性、领导性、指挥性的下行公文。
A. 命令B. 决定C. 请示D. 通告标准解:3. ()常用于党的领导机关或组织、纪律部门为所制定的党组织及党员行为准则提出具体的执行办法和标准,也有党政联合发文关于行政方面的一些规定意见。
A. 指导性意见B. 建议性意见C. 评估性意见D. 规定性意见标准解:4.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A. 命令B. 决定C. 请示D. 通告标准解:5. 公文的格式有统一规范,通常是( )A. 红头文件、主体、印发机关B. 单位名称、公文主体、文尾C. 眉首、主体、版记D. 标题、主送单位、主体、发文单位、年月日标准解:6. 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A. 函B. 报告C. 请示D. 通知标准解:7. 转发上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使用()。
A. 通报B. 通知C. 通告D. 公告标准解:8. 根据以下标题,判断其中哪一类公文文种属于误用()A. 杭州市西湖区政府给杭州市教育局的《关于在西湖区增建一所小学的函》B. 湖州市文化局给湖州市人民政府的《关于在光明街道建造法制宣传画廊的请示》C. 国务院给湖北省人民政府的《关于国徽悬挂问题的复函》D. 温州市卫生局向浙江省卫生厅汇报工作的《关于加强食品卫生检查、防止过期食品销售情况的报告》标准解:9.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A. 通知B. 协议C. 函D. 报告标准解:10. 下列不属于决定的特点的是()。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农业环保概论网上作业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的总体。
2.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使自然环境产生变化,从而带来不利于人类的结果。
3.农业环境是指以农业生物(包括农作物、畜禽和鱼类等)为中心的周围事物的总和,包括大气、水体、土地、光、热以及农业生产者劳动和生活的场所(农区、林区、牧区等)。
二、填空题1.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工)环境。
农业环境保护所研究的环境通常指(自然)环境。
2.环境问题按照成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自然力)引起的,称为原生环境问题;另一类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称为人为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所要考虑的主要是(人为)环境问题。
3.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 (发展不协调)所引起的问题。
4. 骨痛病是由于人通过食用含有被(镉)污染的植物果实而导致的,水俣病则是由于人食用富集有(甲基汞)的鱼而导致的。
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问题的发展阶段?答:(1)环境问题萌芽阶段(工业革命以前);(2)环境问题的发展恶化阶段(工业革命至20世纪70年代前);(3)环境问题的高潮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
2.简述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答:(1)全球变暖;(2)臭氧层破坏;(3)酸雨;(4)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5)土地退化与沙漠化;(6)生物多样性丧失;(7)海洋污染;(8)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四、论述题论述目前我国存在的农业环境问题?答案要点:从农业上存在的污水灌溉;土壤退化;农药污染;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焚烧秸秆;社区、庭院污染;大量施用化肥造成蔬菜中硝酸盐积累;乡镇企业污染;地膜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危害;非农业占地等问题入手展开论述。
东农16春《家畜环境卫生学》在线作业一、判断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1. 家畜躺卧在温暖的地面上会从地面以传导的方式获得热量。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2. 红外线具有光热作用,红外线灯可用于家畜的局部取暖。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3. 动物的皮温是变化的,而体温是相对恒定的。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4. 家畜的生产力水平越高,产生的体增热越多。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5. 成年动物的体温比幼龄动物的体温低。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6. 动物的采食量越大,产生体增热越多。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7. 家畜躺卧在冷凉的地面上会从地面吸收很多的热量。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8. 公畜的基础代谢率比母畜高。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9. 精饲料的体增热比粗饲料多。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10. 在育雏期和育成期,延长光照时间将加快鸡的性成熟。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11. 粗饲料的体增热比精饲料多。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12. 家畜躺卧在冷凉的地面上会向地面传导很多的热量。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13. 适度的紫外线照射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14. 在育雏期和育成期,缩短光照时间将推迟鸡的性成熟。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15. 过度的红外线照射可以使家畜皮肤温度升高。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16. 家畜的生产力水平越低,产生的体增热越多。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17. 红外线具有杀菌作用,紫外线具有光热作用。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18. 红外线既具有镇痛作用,又具有消肿作用。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19. 动物的采食量越大,产生体增热越少。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20. 公畜的基础代谢率比母畜低。
(). 错误. 正确正确答案:21. 在产蛋期,延长光照则产蛋量增多,缩短光照则产蛋量减少,甚至停产。
东北农业16秋《农业生态学(专)》一、单选(共15 道,共60 分。
)1. 《生态学基础》是著名生态学家()的著作。
A. 勒特B. 海克尔C. 坦斯列D. 奥德姆标准解:2. 生态学开始进入()生态学阶段,也标志着生态学已进入近代生态学发展阶段。
A. 个体B. 种群C. 群落D. 生态系统标准解:3. 1859年,()出版著名的《物种起源》,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
A. 奥德姆B. 马尔萨斯C. 坦斯列D. 达尔文标准解:4. 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领域应用的一个分支学科。
A. 种植业B. 农业C. 林业D. 畜牧业标准解:5. ()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科学。
A. 农业B. 农田C. 草地D. 森林标准解:6. 1807年,德国学者()分析了植物分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A. 洪堡德B. 奥德姆C. 马尔萨斯标准解:7.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环境包括无机环境和()环境。
A. 生态B. 生物C. 宇宙D. 人类标准解:8. 1865年,()将两个希腊名词合并构成生态学一词。
A. 勒特B. 海克尔C. 坦斯列D. 奥德姆标准解:9. 1866年,()第一次正式提出生态学的概念。
A. 勒特B. 海克尔C. 坦斯列D. 奥德姆标准解:10. ()进一步确立了生态系统生态学,使生态学研究领域更为广泛。
A. 《人口论》B. 《物种起源》C. 《植物地理学》D. 《生态学基础》标准解:11. 1803年,()在《人口论》中不仅研究了生物繁殖与食物的关系,而且特别分析了人口增长与食物生产的关系。
A. 坦斯列B. 海克尔C. 马尔萨斯D. 奥德姆标准解:12. 生态学按性质划分为()和应用生态学。
A. 普通生态学B. 陆地生态学C. 海洋生态学D. 理论生态学标准解:13.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A. 勒特B. 海克尔C. 奥德姆D. 坦斯列14. (),生态学已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农业环保概论网上考查课作业题一、名词解释1. 水质指标:表示水质的好坏和水体被污染的程度2. 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3. 温室效应: 大气层中的某些微量气体组分能使太阳的短波辐射透过,加热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的热辐射,却被这些组分吸收,使大气增温,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4. 绿色食品: 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5. 生态系统: 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二、简答题1. 简述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全球变暖;(2)臭氧层破坏;(3)酸雨;(4)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5)土地退化与沙漠化;(6)生物多样性丧失;(7)海洋污染;(8)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2. 城市绿化的环境效应有哪些?(1)调节城市小气候、防风沙、滞尘、降低地面扬尘;(2)使空气增湿、降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3)可吸收有害气体和杀菌作用;(4)吸声降噪。
3.简述化肥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1)化肥的重金属元素污染;(2)施用化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3)化肥施用与水环境富营养化;(4)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
三、论述题1. 什么是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和危害?光化学烟雾是指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浅蓝色的混合物(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污染烟雾现象。
形成条件:(1)大气中存在NO2和碳氢化合物;(2)必须有充足的阳光,产生290—430nm的紫外线辐射,使NO2光解;(3)地理气象条件,天空晴朗、高温低湿和有逆温层存在,或由于地形条件,导致烟雾在地面附近积聚不散者,易于形成光化学烟雾。
危害:刺激人眼和上呼吸道,诱发各种炎症;影响植物生长,降低抵抗病虫害能力;使橡胶制品老化,染料褪色;对油漆、涂料、纺织纤维、尼龙制品造成损害。
东北农业16秋《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一、多选(共10 道,共40 分。
)
1. 环境监测的特点()。
A. 系统性
B. 综合性
C. 时序性
D. 区域性
标准解:
2. 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A. 整体性观点
B. 相关性观点
C. 有序性观点
D. 动态性观点
标准解:
3. 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包括()。
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政策
B. “三同时、三统一”政策
C. “强化管理”政策
D. “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标准解:
4. 环境管理制度存在的基本条件包括()。
A. 强制性
B. 规范性
C. 可操作性
D. 科学性
标准解:
5. 三种生产是指()。
A. 生物生产
B. 人口生产
C. 环境生产
D. 物资生产
标准解:
6. 自然资源管理的特点()。
A. 广泛性
B. 紧迫性
C. 艰巨性
D. 强制性
7. 生态问题可分为()。
A. 水土流失
B. 荒漠化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资源破坏
标准解:
8. 环境监测分为两类,分别为()。
A. 常规监测
B. 特殊目的的监测
C. 环境要素监测
D. 污染源的监测
标准解:
9. 调整产业结构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A. 加快农业的发展
B. 加快基础工业的改造
C.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 加快教育产业的发展
标准解:
10. 强化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有()。
A. 加强环境监督
B.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构
C.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D. 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
标准解:
东农16秋《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二、判断(共20 道,共60 分。
)
1. 1995年国务院发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2. 塑料薄膜产生的环境污染属于功能性污染,是一种特殊的环境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3. 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为冲突协同理论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B. 正确
标准解:
4.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根据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5. 1998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联合发布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6. 环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生态-经济-社会系统。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7. 调查表分析法是撰写环境审计报告的三种基本方法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8. 1972年6月,在国务院批转的《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关于官厅水库污染情况和解决意见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工厂建设和‘三废’利用工程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9. 环境审计有三种主要类型,即司法审计、技术审计和组织审计。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10. 三种生产理论奠定了环境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11. 中国有688个城市。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12. 土地利用分类目前可分为耕地、林地、园地、草地、居住与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湿地、水面以及未利用的土地等9大类。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13. 生态破坏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14. 区域管理模式也称为“块块管理”模式。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15. 环境标志的实质是对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环境行为进行控制与管理。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16.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17. 一般来说,土地资源的总量是有限不变的。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18. 公众参与和政府重视是环境保护走向成功的两个重要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19. 沼泽湿地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被称之为“自然之肾”。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20. 中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环境大国。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