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教材】2019秋季学期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16 风筝 人教部编版
- 格式:pptx
- 大小:3.79 MB
- 文档页数:41
2019新版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风筝教学资源包,包括相关资料说课稿课堂实录教案1教案2类文16.《风筝》课堂实录师:上课前,我先问一个问题:最近的作业多吗?生(很整齐的):多!师:有没有觉得作业少的?觉得自己作业少的同学举个手好不好?(没有学生举手)师:看来大家意见很一致。
那么作业多到什么程度?XX,你来说说。
生:反正就是不停的做啊做的。
师:“不停”,呵呵,“不停”这个词比较模糊,我们精确点吧:你有多少玩的时间?生:大概1小时。
师:XX,你呢?生:平时每天玩半小时,作业做完了也得呆在房里看书,周六补课半天半天玩,周日有大半天。
师:感觉怎么样?生:嗯,还好吧。
师:XX,你来说。
(该女生属于尖子生,我提问之后她一直高举手臂,在告诉我她很想说说自己的境况。
)生:平时一点都没得玩,周六上午学校补课,下午家教,周日上午家教,下午玩1个小时。
师:很悲惨啊!说说你对补课、作业的看法。
生:我不大喜欢这样,不过我理解。
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不拼命只有回家种田去了。
(听到“回家种田”四字,学生都笑了,这大概是这里家长教育使用最多的词)师:看来说到大家的苦处了,举手的同学太多,想发表意见可要举得高一点啊。
(点名)XX。
生:我也觉得作业多是没办法的事情,谁做的少,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我妈妈说,如果考不起,就让我去讨饭。
(师插嘴:你呢,你自己什么想法?)我如果考不起,就自杀!(该生也是尖子生)师(摇头):看来为了不让你自杀,我以后得布置点作业了(我基本没有作业的),不做作业的学生是对自己不负责的学生──不布置作业的老师就是不负责的老师了?生:那倒也不是,只要成绩教得好,作业没有比有更好。
生:我补充一句:只要成绩好,作业不做比做更好。
不过那样的人是天才,我不是,所以我还是做了。
师:XX,发表你的意见。
(还是尖子生,不过她是属于开朗活泼型的。
)生:自杀才傻瓜呢!(师插:“我插一句:不做作业是对自己前途的不负责,自杀更严重,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
2019-2020学年四年级语文上精编教学资料新部编语文教案+课堂习题设计+课后习题设计1.以最新2019部编版四年级语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基本教材为编写依据。
2.简明扼要的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
将课程内容及其结构与教学对象的认识结构有机对应,构架教学内容的逻辑路线,设计讲述策略。
3.科学安排进度,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注重启发。
4.详略得当,项目齐全,包含课堂和课后习题设计,力争做好实用而好用。
5.新部编本语文教材目录详情见下页,请您审核是否与您的课文内容一致:16 风筝【教材分析】《风筝》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
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
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
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
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作者介绍】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当代作家。
2017年3月22日,澳门大学向贾平凹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主要作品:《鬼城》《二月杏》《废都》《满月儿》《秦腔》《古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风筝,又名“木鸢”“纸鸢”“风鸢”。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风筝。
史书记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因看到鹞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迪,传说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课后作业一、看拼音,写词语。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风筝》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几个孩子放风筝的情景,点击后,画面出现清代诗人高鼎的诗《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PPT课件:(1)本课要求会认及会写的生字词。
(2)宋代寇准的诗《纸鸢》: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
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3)明朝徐渭的诗《风鸢图》:柳条搓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女上青天。
3.借助课后“资料袋”的内容,引导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风筝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课件,创设情境。
2.观察说话,导入新课:谁能把看到的画面向大家说一说?(根据回答板书课题:风筝)3.联系生活,请放过风筝的同学谈谈放风筝的情景、感受以及风筝的来源。
4.交流资料,展示查阅能力。
教师也一起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简介古代风筝的七个名称:纸鸢、风鸢、风鹞、鹞子、纸鹞、纸鸦、纸鸱。
二、初读感知,了解文章大意1.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聪明的小朋友读书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并总结概括出下列内容:(1)童年时候放风筝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2)课文分写了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情。
三、朗读感悟,体会心情的变化(一)整体感悟。
1.默读思考:“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2.小组交流: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最有趣),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做、放”都很有趣。
如果有学生认为“找”也很有趣,应予以特别肯定和鼓励。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风筝》课内阅读题(附答案)(一)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2019新版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风筝教学资源包,包括相关资料说课稿课堂实录教案1教案2类文16.《风筝》课堂实录师:上课前,我先问一个问题:最近的作业多吗?生(很整齐的):多!师:有没有觉得作业少的?觉得自己作业少的同学举个手好不好?(没有学生举手)师:看来大家意见很一致。
那么作业多到什么程度?XX,你来说说。
生:反正就是不停的做啊做的。
师:“不停”,呵呵,“不停”这个词比较模糊,我们精确点吧:你有多少玩的时间?生:大概1小时。
师:XX,你呢?生:平时每天玩半小时,作业做完了也得呆在房里看书,周六补课半天半天玩,周日有大半天。
师:感觉怎么样?生:嗯,还好吧。
师:XX,你来说。
(该女生属于尖子生,我提问之后她一直高举手臂,在告诉我她很想说说自己的境况。
)生:平时一点都没得玩,周六上午学校补课,下午家教,周日上午家教,下午玩1个小时。
师:很悲惨啊!说说你对补课、作业的看法。
生:我不大喜欢这样,不过我理解。
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不拼命只有回家种田去了。
(听到“回家种田”四字,学生都笑了,这大概是这里家长教育使用最多的词)师:看来说到大家的苦处了,举手的同学太多,想发表意见可要举得高一点啊。
(点名)XX。
生:我也觉得作业多是没办法的事情,谁做的少,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我妈妈说,如果考不起,就让我去讨饭。
(师插嘴:你呢,你自己什么想法?)我如果考不起,就自杀!(该生也是尖子生)师(摇头):看来为了不让你自杀,我以后得布置点作业了(我基本没有作业的),不做作业的学生是对自己不负责的学生──不布置作业的老师就是不负责的老师了?生:那倒也不是,只要成绩教得好,作业没有比有更好。
生:我补充一句:只要成绩好,作业不做比做更好。
不过那样的人是天才,我不是,所以我还是做了。
师:XX,发表你的意见。
(还是尖子生,不过她是属于开朗活泼型的。
)生:自杀才傻瓜呢!(师插:“我插一句:不做作业是对自己前途的不负责,自杀更严重,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风筝》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形。
作者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P style="BORDER-LEFT: #9F0000 5px solid; LINE-HEIGHT: 35px; PADDING-LEFT: 10px; MARGIN-BOTTOM: 8px; BACKGROUND:#FFEEEE; COLOR: #9F0000">原文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
做一个蝴蝶样的吧。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向往和期望。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
我们依然快乐,把它叫作“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我们去放风筝。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腾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
我们快乐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从清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
风筝越飞越高,好像飞到了云彩上。
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
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觅,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庞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
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那儿找过了吗?”“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
”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连续寻觅我们的“幸福鸟”.......<Pstyle="BORDER-LEFT: #9F0000 5px solid; LINE-HEIGHT: 35px;PADDING-LEFT: 10px; MARGIN-BOTTOM: 8px; BACKGROUND: #FFEEEE; COLOR: #9F0000">教案1【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局别一定的浏览方法与体会,思维方式处在具体形象的事物中,但对于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内心活动有一定的难度。
风筝想干什么?(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板书:兴奋、激动、自豪)(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
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解词语的意思。
”这一环节主要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这些方法,指导今后的学习。
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材分析】《风筝》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
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
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
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
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作者介绍】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当代作家。
2017年3月22日,澳门大学向贾平凹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19新版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风筝教学资源包,包括相关资料说课稿课堂实录教案1教案2类文16.《风筝》课堂实录师:上课前,我先问一个问题:最近的作业多吗?生(很整齐的):多!师:有没有觉得作业少的?觉得自己作业少的同学举个手好不好?(没有学生举手)师:看来大家意见很一致。
那么作业多到什么程度?XX,你来说说。
生:反正就是不停的做啊做的。
师:“不停”,呵呵,“不停”这个词比较模糊,我们精确点吧:你有多少玩的时间?生:大概1小时。
师:XX,你呢?生:平时每天玩半小时,作业做完了也得呆在房里看书,周六补课半天半天玩,周日有大半天。
师:感觉怎么样?生:嗯,还好吧。
师:XX,你来说。
(该女生属于尖子生,我提问之后她一直高举手臂,在告诉我她很想说说自己的境况。
)生:平时一点都没得玩,周六上午学校补课,下午家教,周日上午家教,下午玩1个小时。
师:很悲惨啊!说说你对补课、作业的看法。
生:我不大喜欢这样,不过我理解。
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不拼命只有回家种田去了。
(听到“回家种田”四字,学生都笑了,这大概是这里家长教育使用最多的词)师:看来说到大家的苦处了,举手的同学太多,想发表意见可要举得高一点啊。
(点名)XX。
生:我也觉得作业多是没办法的事情,谁做的少,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我妈妈说,如果考不起,就让我去讨饭。
(师插嘴:你呢,你自己什么想法?)我如果考不起,就自杀!(该生也是尖子生)师(摇头):看来为了不让你自杀,我以后得布置点作业了(我基本没有作业的),不做作业的学生是对自己不负责的学生──不布置作业的老师就是不负责的老师了?生:那倒也不是,只要成绩教得好,作业没有比有更好。
生:我补充一句:只要成绩好,作业不做比做更好。
不过那样的人是天才,我不是,所以我还是做了。
师:XX,发表你的意见。
(还是尖子生,不过她是属于开朗活泼型的。
)生:自杀才傻瓜呢!(师插:“我插一句:不做作业是对自己前途的不负责,自杀更严重,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