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标准化规模饲养综合配套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1
羊规模化养殖标准一、养殖场地选择1.地理位置: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方,远离污染源和疫区。
2.面积与布局:根据养殖规模和生产需求,合理规划养殖场地,包括羊舍、饲料加工区、饲料储存区、兽医室等。
二、羊品种选择1.选择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肉质优良的羊品种,如波尔山羊、夏洛莱羊等。
2.选购健康的羊只,确保品种纯正,避免近亲繁殖。
三、饲料管理1.饲料种类:根据羊的生长发育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搭配饲料,包括青饲料、粗饲料、精饲料等。
2.饲料质量:确保饲料新鲜、无霉变、无污染,定期对饲料进行质量检测。
3.饲料投喂:根据羊的食欲和健康状况,合理安排投喂时间和投喂量,避免浪费和影响羊的生长。
四、饲养管理1.饮水管理:保持水源清洁,定期更换饮用水,确保羊只饮水充足。
2.饲养密度:根据羊的品种和生长阶段,合理安排饲养密度,避免拥挤和影响生长。
3.饲养环境:保持羊舍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湿度适中,定期清理粪便和垃圾。
五、疫病防治1.疫苗接种:按照兽医部门的指导,定期对羊只进行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药物预防:根据疫病流行情况,合理使用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3.隔离治疗:发现病羊后,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病的传播。
六、卫生消毒1.定期消毒:对羊舍、饲料加工区、饲料储存区等场所进行定期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2.粪便处理:及时清理羊舍内的粪便和垃圾,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3.人员管理:饲养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避免疫病的传播。
七、饲养人员管理1.培训:对饲养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饲养技能和管理水平。
2.职责明确:明确饲养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范围,确保饲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3.奖惩制度:建立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的饲养人员进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饲养人员进行惩罚。
八、养殖档案记录1.建立养殖档案:对每只羊的出生日期、品种、健康状况等信息进行记录。
2.记录饲料投喂情况:对每只羊每天的饲料投喂量、种类等信息进行记录。
肉羊标准化养殖场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消费需求的提高,标准化养殖场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本次制定了____年肉羊标准化养殖场实施方案。
二、目标1. 建设一批现代化、标准化的肉羊养殖场,提高养殖场的安全、环保、高效性;2. 优化肉羊品种结构,提高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3. 推广标准化养殖模式,推动肉羊养殖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三、实施方案1. 建设标准化养殖场(1) 场地选择:选择土地平坦、通风良好、有水源、交通便利的场地建设标准化养殖场。
(2) 养殖设施建设:建设适度规模、工艺先进、设备齐全的养殖场。
包括饲料加工设备、草料加工设备、候鸟设施、羊舍、饲料存储设施等。
(3) 环境保护:在场地周边建设隔离带,确保养殖场与周围环境的分离。
同时,配备垃圾处理设施、废水处理设施等,保护环境。
(4) 安全设施:建设防疫车间、集中隔离区、检疫区域等,保障养殖场的安全。
2. 品种选择(1)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的优质肉羊品种。
(2) 优先选择高产、耐饲、抗病性强的肉羊。
3. 饲养管理(1) 饲养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计划,包括饲料配比、饲料数量、饲养数量等。
(2) 健康管理:建立养殖场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养殖场检查和疫苗注射,加强防疫工作,确保肉羊健康生长。
(3) 饲料管理:合理配制饲料,保证肉羊的营养需求;建立饲料存储管理制度,保证饲料的质量和数量。
4. 营养管理(1) 年龄分期饲养:根据肉羊的不同生长阶段,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2) 营养配比:合理配比饲料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保证肉羊的营养需求。
5. 疾病防控(1) 设立防疫车间:建立防疫车间,对肉羊进行常规预防性注射,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 消毒工作:定期进行养殖场的消毒工作,消除病菌,减少疾病传播。
6. 环境保护(1) 废物处理:建立养殖场废物处理制度,保障环境卫生。
(2) 水资源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
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3)1.1项目名称 (3)1.2项目建设单位名称、建设地点及建设年限 (3)1.3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3)1.4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3)第二章项目建设条件 (4)2.1项目区畜牧业生产总体情况 (4)2.2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5)2.3项目选址概况 (5)2.3配套条件 (5)2.4施工条件 (6)第三章项目建设总体思路及目标 (6)3.1项目建设总体思路 (6)3.2项目建设目标 (6)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7)4.1总体方案设计 (7)4.2具体建设内容设计 (9)4.3技术方案 (12)第五章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16)5.1资金投入概算 (16)5.2资金来源 (17)第六章建设进度安排 (17)6.1项目建设期 (17)6.2实施进度 (18)第七章保障措施 (19)7.1组织措施。
(19)7.2政策保障措施。
(19)7.3技术保证措施。
(20)7.4资金管理措施。
(21)7.5建设和运行管理措施。
(22)第八章效益分析 (23)8.1经济效益分析 (23)8.2社会效益分析 (25)8.3生态效益分析 (25)附录 (27)附件1:标准化肉羊养殖场建设财政补助申报表 (27)附件2:养殖场平面位置图 (28)附件3:营业执照(复印件) (29)第一章项目概述1.1项目名称宁夏索里麦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1.2项目建设单位名称、建设地点及建设年限建设地点:银川市西夏区芦花台良渠稍村2队,地理坐标为北纬38°35'28.90",东经106°11'3.42"。
建设单位:宁夏索里麦牛羊养殖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段佳欣项目建设年限:项目建设期2年,即2013年-2014年。
1.3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1.3.1项目建设占地20亩,羊只存栏1000只以上,其中基础母羊600只以上,年饲养量达6000只。
肉羊标准化生产技术肉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品种之一,具有肉质鲜美、瘦肉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因此备受畜牧养殖户的青睐。
为了提高肉羊的生产效益,不断改善肉羊品质,标准化生产技术成为了关键。
本文将就肉羊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探讨。
首先,肉羊的选种工作至关重要。
选种是提高肉羊品质的基础,通过科学的选种方法,可以培育出具有良好生长性能和肉质的肉羊品种。
在选种过程中,需要考虑母羊和公羊的遗传背景、生长性能、繁殖力等指标,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选择出适合当地气候和饲养条件的肉羊品种。
其次,饲养管理是影响肉羊生产的重要因素。
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肉羊的生长速度和肉质,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在饲养管理中,需要注意饲料的搭配和营养成分、饮水卫生、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频次等方面的管理,保证肉羊获得充足的营养,健康成长。
再次,疾病防控是肉羊标准化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疾病的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到肉羊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因此,需要加强对肉羊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环境消毒、定期体检等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保证肉羊的健康成长。
最后,肉羊的屠宰和加工环节也是肉羊标准化生产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屠宰和加工工艺可以保证肉羊肉的品质和安全,提高肉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屠宰和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屠宰设备的卫生和安全、屠宰操作的规范、肉品的包装和储存等工作,保证肉羊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综上所述,肉羊标准化生产技术是提高肉羊生产效益、改善肉羊品质的关键。
通过科学的选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和屠宰加工工艺,可以提高肉羊的生产性能和肉质,满足市场需求,实现肉羊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的内容可以对肉羊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摘 要:肉羊标准化舍饲圈养育肥技术、繁殖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控技术,饲草综合利用技术。
关键词:肉羊;舍饲;疫病;防控;技术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进步,羊肉市场需求旺盛,肉羊以其较高的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吸引了众多的养殖户,促使肉羊养殖向规模养殖、产业化方向发展。
饲养肉羊投资少、效益稳、回报率高。
1 良种引进繁育引进适应性强、繁殖力强、产肉性能好的布尔山羊、小尾寒羊、湖羊等多个品种提纯、扩繁、示范推广。
依托校地合作,特聘河南科技大学动物技术学院专家教授作为品种选育技术指导。
卢氏县肉羊良种率80%以上,出栏时间缩短55%,出栏体重增加到72%,入舍存活率提高到90%以上,羔羊死亡率降到2%以下。
2 推广舍饲圈养管理技术2.1 设施改进技术2.1.1 圈舍选址技术:在朝向上进行了新的改进,单排舍一般应选择坐北朝南,双排舍一般应选择坐东向西,充分利用自然改进通风与采光效果。
解决圈舍跨度大,阳光照射死角问题。
羊场按主风向依次为生活区,办公管理区,饲草饲料加工贮藏区,消毒间,药浴、病养管理区,隔离室以及无害化处理设施,晒草场,各区间隔300m。
2.1.2 高床斜坡清粪技术:在圈舍内架设离地70cm到1m高床,下设40°的清粪斜坡。
单坡式的羊舍跨度一般为5.0~6.0m,双坡单列式羊舍为6.0~8.0m,双列式的羊舍为10~12m。
解决了圈养潮湿,环境污浊,疫病循环感染难题,同时减少了清粪劳动强度,有利于及时清粪。
有利于规模化、集中大群养殖。
2.1.3 高中低通风技术:在圈舍顶部安装自动旋转换气机,中间在圈舍前后墙开设对流窗,在圈舍前后墙底部开设扫地窗。
通过高中低通风技术,解决了圈舍高温、高湿难题。
2.1.4 平槽自动饮水技术:改过去内槽,高槽等食槽设计,为栏外地下平槽技术。
大大方便饲草添加、清槽,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饲料浪费。
饮水推广自动鸭式饮水器,及安全卫生,供水及时,又节约劳动。
2024年肉羊标准化养殖场实施方案范文____年肉羊标准化养殖场实施方案摘要:本方案旨在建立符合____年肉羊养殖行业标准化要求的肉羊标准化养殖场。
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与管理模式,提高肉羊的养殖效益和质量,促进肉羊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背景与目标1. 背景当前,我国肉羊养殖业正面临着养殖环境恶化、养殖模式低效、养殖管理滞后等问题。
为了提高肉羊养殖的质量和效益,实施肉羊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势在必行。
2.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批符合标准化要求的肉羊养殖场,实现肉羊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提高养殖效益和质量,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1. 科学建设: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遵循养殖规律,科学设置场所,合理布局养殖场。
2. 健康管理:加强肉羊疫病防控,定期进行兽医检查和疫苗注射,保障肉羊的健康生长。
3. 环境友好:建立环保设施,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4. 遵循规范:严格按照养殖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养殖过程合规、合法。
三、建设内容与措施1. 养殖场选址:选择地理位置优越、环境适宜、交通便利的地区建设肉羊标准化养殖场。
2. 场地规划:按照规模化养殖要求,合理规划场地面积和细分功能区域,如圈舍区、饲料储存区、兽医站等。
3. 圈舍建设:引进先进的养殖设备,建设符合肉羊养殖标准的圈舍,配置合理的饲养设施和通风系统。
4. 养殖管理:建立健全的养殖管理制度,对肉羊的饲养、免疫、饲料管理等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
5. 饲养技术:引进高效的饲养技术,如精细饲养、定量饲喂、草料补充等,提高养殖效益。
6. 疫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常规兽医检查,加强疫病防控措施,确保肉羊健康生长。
7. 环保设施:建设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养殖过程的环境友好。
8. 人员培训:加强对养殖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养殖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预期效果及经济效益1. 预期效果:(1)养殖场规模化。
(2)养殖管理规范化。
多胎肉羊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第一章羊舍设计第一节基本要求一、羊群结构在人工授精条件下,种公羊数应占成年母羊数的1%~2%。
另外,还要有2%~3%的试情公羊。
在自然交配条件下,每25~35只母羊需配备一只种公羊。
二、羊舍面积及运动场1、羊舍面积及运动场:表1-1 羊舍及运动场面积参考值最适宜温度:14~22℃,夏季要防暑,冬季要加温。
3、饲草储备:每只羊的日补饲量可按干草2.0~3.0kg来安排。
育成羊、羔羊分别按成年羊的75%、25%计算。
表1-3舍饲羊主要日粮储备参考标准单位:kg/日·头成年母羊和羔羊舍饲需水量分别为10L/只·日和5L/只·日。
冬季要饮温热水。
第二节布局方案养殖一般建议生活区与养殖区分离,养殖区与风向平行一侧分别建设饲草料棚、青贮窖,下风口建设粪场。
第三节主要设施建设方案一、羊舍建设标准化羊舍。
为有效防止疾病发生,提高羊的成活率和增重速度,羊只须养殖在舍内高床上,即在羊舍内建设高出地面50厘米左右处架设高架床。
根据羊只生活习性和达到获得优质产品的目的,应考虑为羊群建造冬暖夏凉的圈舍。
寒冷地区的羊舍宜建在避风向阳的地方,炎热多雨地区宜选在高燥通风之处。
床可用钢筋、水泥或木(竹)条制作漏缝板块,板面横条宽30厘米,厚3.5厘米,漏缝宽1.0~1.5厘米,以使粪尿从缝隙中漏到地面。
漏缝过狭易积粪,过宽则易造成羊只踩空折断羊腿(结合当地气温、雨雪、海拔、区域特点,采取适当的建筑设计)。
羊舍是座北朝南,墙体是砖混结构,屋架是木梁的三角结构,屋面是瓦椽结构。
整个结构有利于夏天通风、冬天保暖。
羊舍的长度不超过40米,羊舍宽有5米(双列式)、7.5米(三列式)、10米(四列式)。
羊舍要有换气窗。
通道:舍内通道宽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般为1.2~2.5m。
地面:一般为砖地地面,羊舍地面需高出舍外地面20~30cm。
二、圈舍设施设备羊床:羊床用木条钉制,本条厚3cm、宽4cm、长度根据需要确定。
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模进行养殖,以提高肉羊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在当前社会对肉羊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规模化养殖已成为肉羊养殖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选址、场地建设、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选址是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关键。
选址应考虑到气候条件、水源、土地资源等因素,选择环境适宜、交通便利的地方进行规模化养殖。
同时,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规划,选择有潜力的地区进行养殖,以确保长期稳定的生产。
其次,场地建设是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重要环节。
场地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通风条件和采光条件,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圈舍设施,保障肉羊的生活环境。
此外,合理规划场地布局,确保充足的饲草种植面积和饲料储备,为肉羊提供充足的饲料资源。
饲养管理是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核心。
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肉羊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在饲养管理方面,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肉羊制定相应的饲养方案,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肉羊的营养需求。
同时,要定期对肉羊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确保肉羊的健康生长。
疾病防控是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重要环节。
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对肉羊常见疾病的防控工作,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制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蔓延。
总之,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养殖业的发展方向,需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只有在选址、场地建设、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做好规范化管理,才能实现肉羊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对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有所帮助。
2023肉羊标准化养殖场实施方案实施方案:2023肉羊标准化养殖场一、背景和目标肉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品种之一,其需求量日益增加。
为了保障肉羊供应和提高养殖效益,建立标准化养殖场是必要的。
本实施方案旨在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养殖场,提高肉羊养殖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确保肉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内容与计划1. 场地选择与准备(1)选址:选择地势平坦、周边环境良好的土地作为养殖场的选址,远离工业区和高污染源。
(2)场地布局:根据养殖规模和要求,合理划分场地,确定肉羊圈舍、饲料库、水源等重要设施的位置和数量。
(3)基础设施准备:确保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完善,包括供水、供电、通风、排污等设施的建设和运行。
2. 圈舍建设(1)规划设计:根据肉羊养殖需求和生产工艺要求,设计合理的圈舍布局和规模,确保养殖条件的卫生、舒适和安全。
(2)建筑材料选择:选择环保、耐用、易清洁等特点的建筑材料,确保圈舍的结构牢固和保温隔热效果。
(3)设备配置:根据养殖需求,配置适当的饮水设备、饲料投放设备、通风设备等,提高生产效率和养殖环境。
3. 畜群选育与管理(1)品种选育: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饲养条件的良种肉羊品种,提高养殖场的生产效益。
(2)饲养管理:建立肉羊养殖管理制度,包括饲料供应、饮水管理、疫病预防控制、环境卫生等,严格执行养殖标准。
(3)疫苗接种:定期对肉羊进行疫苗接种,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疫病防控能力。
4. 饲料供应与管理(1)饲草种植:在养殖场附近建立饲草种植基地,确保饲料的供应量和质量。
(2)饲料配制:根据肉羊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合理配置饲料,提高育肥效果和肉质品质。
(3)饲料管理:建立饲料库,定期检查饲料质量,防止发霉变质等问题,确保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5. 环境保护与排污处理(1)环境保护:建立养殖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如科学化粪池管理、饮水设施维护等。
(2)排污处理: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对养殖场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确保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肉羊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肉羊养殖场在建场前要进行科学选址,场内各区要合理布局,还要根据肉羊的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类型的羊舍,能够有效的提高养殖效益,下面来看肉羊规模化养殖场建设。
一、肉羊养殖场地址选择1、场址选择场址的选择不仅关系到养羊成败和经济效益的重大问题,也是羊场建设遇到的首要问题。
所以,选择场址除考虑饲养规模外,还应充分考虑羊场周围的饲草料条件,符合肉羊的生活习惯等。
较为理想的场址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2、周边环境良好选择场址前,应首先考察当地有关地表水、地下水的资源情况无论是自来水还是自备井,水中的大肠杆菌数、固体物总含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总含量等都应该符合国家的相关卫生标准。
选择场址时,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等应在1000米以上,远离高压线。
羊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
3、地势干燥平坦建造羊舍的场地,应要求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于1.5米以下的沙质土壤,且舍外运动场具有5-10度的小坡度,这种场地排水良好。
舍内、舍外容易干燥,符合羊喜干厌湿的生活习性。
二、规模羊场规划布局羊舍结构符合羊群生产结构,要求:三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羊舍布局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即育成舍、母羊舍,羔羊舍、育肥舍分开,有运动场。
一般合适规模为220只基础母羊,年出栏1000只占地20亩左右。
1、羊场分区规划通常将羊场分为三个功能区,即管理区、生产区、病羊管理区。
分区规划时,首先从家畜保健角度出发,以建立最佳的生产联系和卫生防疫条件,来安排各区位置,一般按主风向和坡度的走向依次排列顺序为:生活区、办公管理区、饲草饲料加工贮藏区、消毒间(过往行人、车消毒,饲养用具消毒,羊春秋药浴、夏季冲凉降温,治疗皮肤病等作用)、羊舍、病羊管理区、隔离室、治疗室、无害化处理设施、沼气池、晒草场、贮草棚等。
各区之间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最好间隔300米,同时,应防生活区和管理区的污水流入生产区。
2、羊场建筑布局羊的生产过程包括种羊的饲养管理与繁殖、羔羊培育、育成羊的饲养管理与肥育、饲草饲料的运送与贮存、疫病防治等,这些过程均在不同的建筑物中进行,彼此间发生功能联系。
肉羊标准化规模饲养综合配套技术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年3月19日
技术概述:肉羊标准化生产,就是在场址布局、栏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按程序组织生产的过程。
关键技术环节包括:选用高产优质肉羊品种,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实现品种良种化;养殖场选址布局应科学合理,符合防疫要求,羊舍、饲养与环境控制设备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实现养殖设施化;落实养殖场和小区备案制度,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规程,配制和使用安全高效饲料,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实现生产规范化;完善防疫设施,健全防疫制度,加强动物防疫条件审查,有效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实现防疫制度化;羊粪污处理方法得当,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实现粪污处理无害化或资源化利用。
技术要点:
1.选择优良品种,通过经济杂交提高羊肉的生产效率可选用杜泊、无角陶赛特、萨福克、特克塞尔等肉羊品种作为经济杂交的终端父本,采用二元或三元杂交。
推广应用羊鲜精大比例人工授精技术,优择优秀公羊,集中采精、高倍稀释、低温保存、短途运输、适时输精。
推广羊孕酮阴道海绵栓诱导发情技术,提高优秀种母羊的繁殖效率。
2.合理分群饲养,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规范根据生产的目的、要求和年龄结构对羊群进行合理分群饲养。
种公羊在饲养管理上要求比较精细,应常年保持中上等膘情,以健壮、活泼、精力充沛、性欲旺盛为原则;繁殖母羊应分别做好空怀期、妊娠期、哺乳期的饲养管理;羔羊的饲养管理上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尽早吃好、吃足初乳;哺喂常乳;及早补饲。
早期断奶羔羊,使用代乳料饲养,生后第10日开始补喂优质草料。
3.把握适度规模,确定适宜的饲养方式养殖的适度规模决定于养殖户的投资能力、市场价格、饲草面积、饲养管理条件和公母比例等诸多因素。
实践表明,能繁母羊饲养的适度规模应为100~250只。
对于专门从事羔羊育肥的专业大户养殖规模控制在500~1 000只为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可采取放牧+补饲、舍饲育肥等不同的育肥方式。
对于草原牧区,可结合冬羔生产方式,充分利用夏牧场的优质牧草,采用放牧育肥;对于农区饲草料条件特别充足的地区,可采用工厂化、全舍饲育肥羊的方式及全混料舍饲技术,结合高效繁殖技术,实现两年三胎;对于半农半牧区,充分利用农副产品及草山草坡,对农副产品秸秆进行微贮、氨化、碱化等加工处理,提高饲料转化率。
北方寒冷地区可采用塑料薄膜暖棚养羊技术,做到冬暖夏凉。
4.适时免疫驱虫,做好羊只综合保健据调查,目前对养羊业危害较大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有羊痘、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传染性脓疱、羊口蹄疫、羊梭菌性病、羔羊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链球菌病等。
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痘、羊口疮和羊口蹄疫。
可根据本地羊群疫病流行情况选用3联苗或5联苗、羊痘、口蹄疫灭活疫苗和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防疫。
羊舍内外要经常打扫,定期消毒。
春秋两季分别用灭虫丁、左旋咪唑、敌百虫等广谱驱虫药对羊只进行体内外驱虫。
5.建设标准化羊舍,做好粪便和污水处理羊舍建设要因地制宜,既节省成本,又有利于夏季通风、防暑降温和冬季保暖。
在气候炎热、潮湿地区,为防止寄生虫等传播,设置距地面高度1米左右的羊床,可以大大减少羊疾病的发生。
粪便和污水要采用堆积发酵或沼气池发酵等无害化处理,确保羊场不污染周围环境,周围环境也不污染肉羊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