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领导权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问题
- 格式:docx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1)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展开和具体化,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指明了革命的目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以及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具体内容如下: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推翻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地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4、如何理解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问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既然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什么要由无产阶级来领导?二、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是怎样体现出来的?三、无产阶级为什么必须同资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才能解决领导权的归属问题?我们结合多年来的教学体会,拟就上述问题予以阐释。
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无产阶级领导问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一般意义上讲应由资产阶级领导,中国资产阶级也曾经充当过这一领导角色。
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20世纪20年代起,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取代资产阶级担负起领导责任,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民主革命领导权问题上出现的独特历史现象。
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现象呢?首先,它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
为了完成这两大任务,中国近代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英勇的抗争。
从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战争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这些斗争和探索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特别是辛亥革命,提出了比较完备的三民主义纲领,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缔造了中华民国,从而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但辛亥革命并没有使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和民族独立,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继辛亥革命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虽为重建民主共和制度做过不懈的努力,曾先后发动和组织“二次革命”、护法运动,其结局同样归于失败。
“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
”这就表明,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证明,农民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担当起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责任。
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到底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近代民主革命)。
其中,1840-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所有的革命都是由小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领导的。
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
可见,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是领导阶级是谁,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那么是不是这个革命应该就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呢?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简称“民主革命”。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完整的科学表述。
这条总路线包含了以下方面的内容:一、革命的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
它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四、领导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五、革命的具体步骤基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党的各项工作确立了总的指导方针。
在这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为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毛泽东思想概论》冲刺讲义肖秀荣主讲第一部分宏观把握与十二年考题分析一、宏观把握(一)从框架体系上把握(二)从宏观时间上把握1919年五四运动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又称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土地革命(1927~1937,十年内战时期),→抗战(1937~1945,第二次国共合作)→解放战争(1946~1949,三年内战)。
(三)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把握在毛概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有两次结合:⑴在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并建立了新中国。
⑵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对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的方针政策(四)从宏观内容上把握1.一条红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两次转变: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3.三条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土地改革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
4.四个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问题(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根本问题(领导权问题);中心问题(农民问题);基本问题(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5.五个重要概念:民族民主革命(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左”的错误或“左”倾错误;右的错误或右倾错误。
6.六个重点:国情(社会性质与基本国情-不平衡);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一次革命论”、“二次革命论”、两步走革命论);路线与纲领(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方针与政策;著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问: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及其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与就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革命领导权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2)时代条件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3)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4)革命目标与前途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与特点。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但是,五四运动后(至新中国成立)的中国革命,已经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有着严格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的特质。
(1) 革命领导权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则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2) 时代条件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3) 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4) 革命目标与前途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1)中国革命之所以要分“两步走”,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性质与革命的特点所决定的。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需要有新民主主义作为工作准备。
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那只是完全的空想。
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新民主主义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只有到那时,才能提出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私有制度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2)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革命的全部结果: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其中社会主义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不断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
在整个理论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道路和基本经验,。
首先,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48年,毛泽东就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虽然是无产阶级领导,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一场新式的、特殊的资本主义阶级革命。
这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
但又由于它的新式和特殊,使得这场资本主义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联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其中,帝国主义是首要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其中,中国无产阶级是最基本动力,农民阶级是主力军,城市小资阶级是可靠的同盟者,而民族阶级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尽可能地发挥其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也就是说,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
论的核心问题,为此,我们要保证好无产阶级在这场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1)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们前面已经说了,新旧民主主义的根本区分标志是看领导权掌握在谁手里,但是革命的性质不是看领导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而是看革命的前途和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
所以它的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民主共和国。
那么我们就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归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这里需要弄清楚的就是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但是,辛亥革命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此基础上,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并获得了民族独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任务,所以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2)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前途是社会主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什么是纲领?纲领就是一个政党的一面旗帜。
旗帜树在那边是要给人看的。
所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旗帜鲜明,突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下面我来看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到底有哪些。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这些内容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
第一,国体。
什么是国体?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
这里很清楚,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是基础,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它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这从我们的国旗上可以反映出来。
我想我们小学时候就应该讲过,我们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的含义。
最大是共产党,旁边四颗就是联合执政的四个阶级,四星拱卫一星,就是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个阶级联合执政。
这就是我们的国体。
三、名词解释1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遵循的根本原则和方针。
它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
独立自主,就是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把我们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它是我们党的立足点,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处理国家关系,党际关系的原则和方针。
21925年1月,党在广州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
”指出,农民“天然是工人阶级之同盟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果不发动和组织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是不可能取得的。
党的“四大”提出了以前党的历次大会所没有提出的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和同盟军的重要性问题,表明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又有了很大进步。
3在土地革命战争的前期和中期,党内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的错误主张。
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者,照搬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认为中国革命应以城市为中心,要求农村根据地服从和配合城市工作,命令红军占领中心城市;在敌人占领的城市,不断组织工人罢工,认为“罢工依然是革命的阶级斗争的主要武器”,“罢工斗争在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有重大的决定的作用和意义”。
这种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错误道路,使革命遭受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4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二大”初步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使它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党的“一大”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党的“二大”又在全国人民面前破天荒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性质1.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和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点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相同。
性质2. 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虽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指导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思想,而是马克思主义。
基于这两点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属于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性质3. 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虽然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因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所以,它还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性质是由革命的任务和对象决定的,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这主要是由于:近代中国革命的敌人主要还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革命的任务是为了推翻这两个主要敌人,所以,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而仍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
命。
当然,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
因为:第一,它有了新的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
这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
第二,它有了新的指导思想这个革命不是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指导,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
思想理论武器。
第三,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围绕这个知识点所衍生的考点也比较多,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好这个知识点,小编衍生出三个相关考点:一个根本标志,二个严重错误、二个基本条件。
1.一个根本标志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2.二个严重错误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我党历史上犯了二个严重错误,一是把革命的领导权让出去,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称作“二次革命论”。
典型代表人物是陈独秀。
在我党成立初期,党的力量比较薄弱,对于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身上。
陈独秀认为,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领导权就应该由资产阶级所掌握,共产党作为抬轿人,帮助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再进行第二次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
二是把革命的领导权推出去,犯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称作“一次革命论”,典型代表人物是王明。
大革命失败后,我党召开了八七会议,毛泽东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但在革命的对象问题上,以王明为代表,把本应该团结的对象——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的对象,他们认为,既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就应该消灭一切私有制,消灭私有制的经济基础,没有深刻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所包含的含义。
新民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但这种革命不同于旧的民主主义革命,具有四个新的特点,即:新的革命指导思想,处于新的时代,新的领导力量,新的革命前途。
3.二个基本条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无产阶级领导权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问题可能的命题角度与例题(一)选择一些有关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权问题的材料(如陈独秀的有关言论),进行评析。
例题1“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如何评析这种观点?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但中国的资产阶级无法领导革命取得成功,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才能胜利。
第一,这是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民由于其小生产者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由于其软弱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成功。
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便是证明。
第二,这是由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所决定的。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一般无产阶级的优点之外,它还深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彻底;大多来自破产的农民,便于结成工农联盟;分布相对集中,便于组织起来。
第三,由中国无产阶级通过掌握了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国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不仅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而且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
(但实现领导权是有条件的,要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原则。
关键是要建立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中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领导权也不是天生的,要去争取,要与资产阶级争夺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2)选择一些关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和前途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主要是“二次革命论”或“一次革命论”的言论)加以评析。
例题2“完成中国的民族解放及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之任务,现在已经完全放到工农运动身上,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才能履行这一任务;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与国际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以及一切资产阶级直接斗争,――”民族“资产阶级亦在其中――如此,方能履行这一任务。
”“在普通形势之下,国民革命的胜利自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国民革命成功后,在普通形式之下,自然是资产阶级握得政权。
”答案要点:上述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第一种观点实质上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一次革命论”,第二种观点实质上是“二次革命论”。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毛泽东为我们党制定的第一条总路线。
他在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它的基本内容有(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又一个对象;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战时期还包括部分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性质:它既不是一般的旧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前途: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1、为什么要由无产阶级担当领导。
(1)这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2)这是十月革命后世界革命和时代转换的必然结果。
2、为什么无产阶级能够担当领导。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一是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中少见的,这就形成了中国无产阶级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二是它颁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三是它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聪明,共同团结战斗。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参考答案:正确。
因为:(1)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来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但是,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的力量异常强大,而且互相勾结。
中国要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有一个强大的领导阶级,联合各个革命阶级,才能完成这一任务。
(2)中国资产阶级应当担负起反帝反封的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发动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这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脆弱的经济地位所带来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造成的。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更没有发动农民。
辛亥革命的历史证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担负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中国无产阶级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是由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决定的: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具有强烈的反抗意思;他们和农民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容易和农民阶级结成巩固的联盟;他们人数虽然不都,但是分布集中便于组织;他们有自己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在最有觉悟的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优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最革命的讲,使它能够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2.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参考答案:正确。
因为: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是中华民族走向独立、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中国社会走向发展强大的严重障碍,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掠夺和殖民统治,直接导致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更加贫穷落后与灾难深重;(2)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及其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严重地阻碍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3)官僚资本主义不仅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产物,而且成为中外反动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之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与特点。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但是,五四运动后(至新中国成立)的中国革命,已经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有着严格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的特质。
(1) 革命领导权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则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2) 时代条件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3) 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4) 革命目标与前途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1)中国革命之所以要分“两步走”,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性质与革命的特点所决定的。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需要有新民主主义作为工作准备。
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要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那只是完全的空想。
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新民主主义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只有到那时,才能提出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私有制度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2)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革命的全部结果: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其中社会主义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1)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们前面已经说了,新旧民主主义的根本区分标志是看领导权掌握在谁手里,但是革命的性质不是看领导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而是看革命的前途和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
所以它的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民主共和国。
那么我们就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归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这里需要弄清楚的就是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但是,辛亥革命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此基础上,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并获得了民族独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任务,所以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2)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前途是社会主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什么是纲领?纲领就是一个政党的一面旗帜。
旗帜树在那边是要给人看的。
所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旗帜鲜明,突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下面我来看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到底有哪些。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这些内容前面我们已经讲过,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
第一,国体。
什么是国体?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
这里很清楚,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是基础,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它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这从我们的国旗上可以反映出来。
我想我们小学时候就应该讲过,我们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的含义。
最大是共产党,旁边四颗就是联合执政的四个阶级,四星拱卫一星,就是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个阶级联合执政。
这就是我们的国体。
无产阶级领导权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问题
可能的命题角度与例题
(一)选择一些有关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权问题的材料(如陈独秀的有关言论),进行评析。
例题1
“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如何评析这种观点?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虽然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但中国的资产阶级无法领导革命取得成功,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才能胜利。
第一,这是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民由于其小生产者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由于其软弱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成功。
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便是证明。
第二,这是由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所决定的。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一般无产阶级的优点之外,它还深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彻底;大多来自破产的农民,便于结成工农联盟;分布相对集中,便于组织起来。
第三,由中国无产阶级通过掌握了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国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不仅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而且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
(但实现领导权是有条件的,要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原则。
关键是要建立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中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领导权也不是天生的,要去争取,要与资产阶级争夺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
(2)选择一些关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和前途问题上的错误观点(主要是“二次革命论”或“一次革命论”的言论)加以评析。
例题2
“完成中国的民族解放及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之任务,现在已经完全放到工农
运动身上,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才能履行这一任务;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与国际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以及一切资产阶级直接斗争,――”民族“资产阶级亦
在其中――如此,方能履行这一任务。
”
“在普通形势之下,国民革命的胜利自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国民革命
成功后,在普通形式之下,自然是资产阶级握得政权。
”
答案要点:
上述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第一种观点实质上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一次革命论”,第二种观点实质上是“二次革命论”。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只有严格区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团结最广大的革命力量,打击主要的敌人,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第一种观点的主要错误是混淆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提出在民主革命中就要反对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看到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
第二种观点的主要错误是只看到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割裂了二者的联系,混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界限,没有认识到“五四运动”后中国的民主革命虽然仍是民主主义革命,但它已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两次革命之间不允许隔着一道万里长城,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首先进入的是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这就保证了未来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必然发生和取得胜利。
所以,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而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