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与PTC签署合作协议
- 格式:pdf
- 大小:148.42 KB
- 文档页数:2
第四届国际光电子与微电子技术及应用大会(OMTA2020)2020年10月20-22日 江苏南京https:///meeting/OMTA2020.html光电子与微电子技术是支撑通信网络、高性能计算、智能终端、生物医疗等应用领域的重要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很强的研发需求。
本会议将邀请100余位顶尖技术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光电子与微电子技术在光通信、先进传感、发光与显示、光存储、生物光电子、能源光电子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并设立拍赫兹通信和碳基电子与光电子器件两个特别专题,旨在交流前沿研究和工程应用经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项目合作。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联办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江苏省光谱成像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光学学会、日本光学学会大会主席:吕跃广 院士(中国工程院) 丁文华 院士(中国工程院)郝 跃 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吴汉明 院士(芯创智(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崔铁军 院士(东南大学) Connie J. Chang-Hasnai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大会共主席:罗 毅(清华大学) 魏少军(清华大学)陈 钱(南京理工大学) 杨 辉(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汪联辉(南京邮电大学)程序委员会主席:陈大鹏(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专题分会(征文方向):◆ 光通信主席:义理林(上海交通大学) 戴道锌(浙江大学)◆ 先进传感主席:王跃林(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共主席:王玮(北京大学)◆ 发光与显示主席:孙小卫(南方科技大学) 张盛东(北京大学)◆ 光存储主席:谭小地(福建师范大学) 谢长生(华中科技大学) Kazuo Kuroda(日本宇都宫大学)◆ 能源光电子主席:麦耀华(暨南大学) 张晓丹(南开大学)◆ 生物光子与生物电子主席:汪联辉(南京邮电大学)◆ 拍赫兹通信与应用主席:徐正元(中国科技大学) 王昭诚(清华大学) Julian Cheng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碳基电子与光电子器件主席:施毅(南京大学) 共主席:王欣然(南京大学) 王枫秋(南京大学)投稿及文章发表:通过大会学术委员会专家审查被录用的论文,可由SPIE会议文集(EI收录)正式出版。
南京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
【年(卷),期】2013(009)005
【摘要】南京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于2009年6月3日,中心是校级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依托化工学院建设和管理。
中心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大型仪器的资源共享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益。
【总页数】1页(P43-4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707
【相关文献】
1.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J],
2.华南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J],
3."互联网+"高校大型分析测试仪器开放共享的管理探索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平台公共分析测试中心为例 [J], 詹美燕; 李春明
4.理工科院校分析测试中心发展及思考——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 [J], 周怡波;段玉;赵寒霜
5.江西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在单一高纯稀土产品检测技术上取得突破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京理工大学科技成果——焊接工艺计算机辅助设
计系统和辅助制造系统
成果简介:
“WCAPP系统”可使企业焊接工艺设计和管理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该系统具有焊接工艺卡、工艺指导书等的自动生成功能;具有焊接材料消耗、焊工档案、工艺过程等的信息化管理功能等。
焊接工艺的生成采用了按工艺评定(工艺实验报告)和规则双推理技术,实现了CAD图形接头信息输入并可与W-CAPP进行信息交互,实现了焊接工艺卡的批处理输出。
该系统大幅度缩短了焊接工艺编制的时间、提高了工艺编制质量,优化了工艺过程,使焊接制造工艺实现了信息化。
该项目作为装甲自动化焊接技术项目的子项目已通过国防科工委和兵器科学研究院的验收和技术鉴定,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获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国防科技奖二等奖,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奖二等奖,并已在坦克装甲车辆上得到应用和推广,同时该软件系统正在南化集团化工机械厂得到应用和推广。
技术指标:
该系统具有焊接工艺卡、工艺指导书等的自动生成功能;具有焊接材料消耗、焊工档案、工艺过程等的信息化管理功能等。
焊接工艺的生成采用了按工艺评定(工艺实验报告)和规则双推理技术,实现了CAD图形接头信息输入并可与W-CAPP进行信息交互,实现了焊接工艺卡的批处理输出。
项目水平:国内领先
成熟程度:中试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知识产权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
南京理工大学:智慧校园实现“智慧”服务涂庆华;马跃勇;宋骏飞【期刊名称】《中国教育网络》【年(卷),期】2013(000)009【总页数】3页(P45-47)【作者】涂庆华;马跃勇;宋骏飞【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现代教育中心;南京理工大学现代教育中心;南京理工大学现代教育中心【正文语种】中文智慧理工建设采用“统一设计、分步实施”的方法,基于“硬件集群、数据集中、应用集成”的建设理念,构建了一个松散耦合的分布式应用体系,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提供全面的人性化服务。
学校按照智慧理工的建设远景,统一规划,分步建设,经过三年的建设,学校智慧理工初见雏形。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提升。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南京理工大学自2010年开展了智慧理工建设,在支撑平台、校内校外一卡通系统、节能校园、平安校园等方面走出了第一步,为智慧理工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20世纪90年代起,信息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各高校纷纷建立起自己的信息化体系,并开发出一批信息系统用于业务部门的日常管理,拉开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序幕。
学校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了网络建设和部门应用系统建设。
同大多数高校一样,整个信息化建设历程具有阶段性、分布性和局限性的特点。
到2010年,学校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如网络、业务系统的建设初具规模,但数据互通共享、教学资源的使用存在着诸多问题。
鉴于此,学校按照智慧理工的建设远景,统一规划,分步建设,经过三年的建设,学校智慧理工初见雏形。
信息化面临困境与建设思路由于信息化建设初期缺乏全校统一的规划,各部门的业务系统往往仅从满足本单位需求出发,各自为政;另一方面,不同的信息系统往往采用不同厂商的产品,使用不同的技术平台,导致了各类信息资源分别存储在不同部门或不同地域(分布性)的不同数据库(异构性)中,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彼此间通信不畅、交互不便,造成系统中存在大量重复数据、冗余数据、垃圾数据等诸多问题。
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合作招收博士生产业教授名单所属学院学科姓名单位/任职办公电话邮箱校内导师机械学院机械工程吴建南通润邦重机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05 陆宝春机械工程张鸿鹄扬州市江都永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05 陆宝春机械工程郭庆南通锻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05 陆宝春机械工程田先春江苏腾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9 陆宝春机械工程刘志刚江苏如石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05 陆宝春机械工程潘学仁扬州市海力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05 陆宝春机械工程施晓越江苏润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05 陆宝春机械工程陆新林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05 陆宝春机械工程彭光玉润邦卡哥特科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05 陆宝春1机械工程王敏其五洋纺机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05 陆宝春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李占江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显会车辆工程夏汉关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良模车辆工程邹小俊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工程部总监王良模电光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王志刚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华光学工程邢昆山北方通用电子集团董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4所党委书记顾国华光学工程姚立斌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副总工程师陈钱信息与通信工程朱伟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副所长陈如山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屠要峰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千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陈友斌微模式技术公司董事长; 陆建峰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董振江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王永利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姚瑞波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莉能动学院力学陆卫杰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芮筱亭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顾葆华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南京华东电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宇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李冰南京国电南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磊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刘礼华江苏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总工杨森3。
南京理工大学光电检测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1、举例说明你说知道的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1)光电检测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在线检测:零件尺寸、产品缺陷、装配定位…(2)光电检测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家用电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自动对焦---红外测距传感器自动感应灯:亮度检测---光敏电阻空调、冰箱、电饭煲:温度检测---热敏电阻、热电偶遥控接收:红外检测---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可视对讲、可视电话:图像获取---面阵CCD医疗卫生——数字体温计:接触式---热敏电阻,非接触式---红外传感器办公商务——扫描仪:文档扫描---线阵CCD红外传输数据:红外检测---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3)光电检测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夜视瞄准机系统:非冷却红外传感器技术激光测距仪:可精确的定位目标光电检测技术应用实例简介点钞机(1)激光检测—激光光源的应用用一定波长的红外激光照射第五版人民币上的荧光字,会使荧光字产生一定波长的激光,通过对此激光的检测可辨别钞票的真假。
由于仿制困难,故用于辨伪很准确。
(2)红外穿透检测—红外信号的检测红外穿透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人民币的纸张比较坚固、密度较高以及用凹印技术印刷的油墨厚度较高,因而对红外信号的吸收能力较强来辨别钞票的真假。
人民币的纸质特征与假钞的纸质特征有一定的差异,用红外信号对钞票进行穿透检测时,它们对红外信号的吸收能力将会不同,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实现辨伪。
(3)荧光反应的检测—荧光信号的检测荧光检测的工作原理是针对人民币的纸质进行检测。
人民币采用专用纸张制造(含85%以上的优质棉花),假钞通常采用经漂白处理后的普通纸进行制造,经漂白处理后的纸张在紫外线(波长为365nm的蓝光)的照射下会出现荧光反应(在紫外线的激发下衍射出波长为420-460nm的蓝光),人民币则没有荧光反应。
所以,用紫外光源对运动钞票进行照射并同时用硅光电池检测钞票的荧光反映,可判别钞票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