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信息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 格式:xls
- 大小:207.50 KB
- 文档页数:2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院庆工作简报(第二期)回顾奋斗历程共创学院辉煌主办单位: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院庆办公室主编:徐瑞堂副主编:刘湘芷本期内容1.院庆筹备工作简报2.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助学奖励基金章程3.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移动通信研究所简介4.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知名教授谱—本期介绍潘启敬教授5.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知名校友风采—本期介绍波导公司总裁徐立华6.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知名校友风采—本期介绍乔治梅森大学教授陈锦雄院庆筹备工作简报●2005年4月22日,院庆历史资料组在学院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院史组成员潘启敬、朱怀芳、边孝林、靳蕃、诸昌钤等教授,同时还邀请了校内有关教师杨斗、贾志良、曹振刚、岳秉武、荣德善、姚先启、周志成等教授进行座谈。
座谈主要围绕本院1960年建立专业以来的专业设置及学科建设、教学机构演变及教师情况、科研及教学成果、学术及社会活动、学生学习及就业等方面情况进行了回顾。
2005年5月16日、5月30日,院庆历史资料组再次召开会议,具体筹划《院史资料专辑》的编辑工作,现已进入撰写阶段●自2005年4月27日起,院庆办公室已开始进行校友联络工作。
截止2005年5月27日,院庆办公室已从学院网站“院庆专题”的“校友注册登记”栏目中得到已毕业校友信息43条;得到由各年级校友联络人提供的本科78级、79级、80级、81级、84级、91级、92级、93级、95级和研究生82级、85级、90级、95级各专业(班级)全部同学通讯录以及自控89级、研究生87级部分同学的通讯录●2005年5月14日,院长办公会议决定成立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助学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助学奖励”基金章程经学校批准,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助学奖励基金自成立之日起开始接受校友和各界友人的捐赠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助学奖励基金章程(2005年5月14日学院院长办公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接受校友和各界友人捐赠,设立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助学奖励基金。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bxyin@ bxyin@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bxyin@ bxyin@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教师个人资料。
魏子陵男1958年10月出生学历:大专职称:高级工程师/ 高级技师专业工作年限:22年工作单位及任职:南京同创电子信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业务特长:电装工艺及综合工作经历及业绩:1999年10月~现在,南京同创电子信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任总经理,负责工厂运营管理,主持工艺技术研究工作。
2004年4月~现在,表面贴装技术(SMT)专业委员会,组织本市学术交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工艺技术难题;指导中小型SMT新办企业设备选型方案等。
2008年2月~现在,信息产业部表面组装职业技能鉴定材料编写委员会委员,参与职业技能鉴定材料的技术论文审核。
《表面组装新技术》副总编辑。
2006年1月~现在,江苏省电子学会SMT专业委员会,任副主任委员,组织并参与江苏省内SMT技术交流;SMT前沿技术推广;负责技术交流活动南京地区宣传工作。
《江苏SMT专刊》专刊编委。
2006年4月~现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电子表面组装技术(SMT)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每年为该院校学生进行两次以上SMT技术专题报告演讲;对SMT专业课程设置提出建议;协助学院做好SMT专业学生的技能鉴定与考评工作;在工厂成立“SMT实训基地”,接纳学生实习,为培养适用性人才作出实质性的工作。
2005年6月~现在,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SMT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为该校学生进行SMT技术授课;对学院SMT专业课程提出指导性建议;在工厂成立“学生见习基地”,接纳学生学习实践;并为策划主持了院实验室的建设,使该院在升级评估时得到省信产厅和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评价。
2005年5月~现在,蓝星南京六九零二工厂高级技术顾问(兼职),该工厂产品虚焊率高达30%左右,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在对其现场设备、工艺进行了调整后,现产品合格率达97%以上,成功解决技术难题,得到顾客好评,并被聘为兼职“高级技术顾问”。
2008年5月~现在,中国SMT门户网总督,网站总体设计、规划、同行在线技术问题解答,以及营运的管理,在短时间内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计算机类专业复试点评目录第负一章:复试概要 (1)-1.1 西南交大计算机复试点评使用说明 (1)-1.2 目前的形势 (1)-1.3 我们的任务 (2)-1.4 复试流程 (2)-1.5 信息篇 (2)-1.5.1 信息在复试中的重要性 (2)-1.5.2 复试信息搜集 (3)-1.5.3 最权威的复试信息源 (3)-1.5.4 西南交大信息学院录取规则 (3)-1.5.5 西南交大信息学院2014年新版奖学金规则 (3)-1.5.6如何分析、提取有用的复试信息 (4)-1.6 导师篇 (4)-1.6.1 如何选择小方向及导师 (4)-1.6.2 计算机专业导师-小方向对应表 (5)-1.6.3 如何联系导师 (5)-1.6.4 关于给导师送礼的问题 (6)-1.7 CAD篇 (6)-1.7.1 复试被刷,且慢,先别走 (6)-1.7.2 CAD二次复试概述 (6)-1.7.3 CAD二次复试录取规则 (7)-1.7.4 CAD二次复试禁忌 (7)-1.8 答疑篇 (7)-1.8.1 西南交大计算机到底烂不烂? (7)-1.8.2 西南交大计算机复试是否公平? (7)-1.8.3 西南交大计算机是否有黑幕? (7)-1.8.4 我破二本复试是否被歧视? (8)-1.8.5专硕是否被歧视? (8)-1.8.6 CAD是否被歧视? (8)-1.8.7 本校的不给复试资料怎么办? (8)-1.8.8关于复试科目课件以及划重点 (8)-1.8.9学校十二五规划中“211生源占录取人数的60%以上”政策有何影响? (8)-1.8.10 什么是工作狂潜质? (8)-1.8.11 什么是过线就要? (8)-1.8.12 古德书店复试资料的可信度如何? (9)-1.8.13 英语四六级对复试的影响? (9)-1.8.14 复试被刷怎么办? (9)-1.9 关于本文 (9)第零章:交大生存指南 (10)0.1 西南交大九里校区、犀浦校区示意图 (10)0.2 关于交通 (11)0.3 关于住宿 (11)0.4 关于饮食 (11)0.5 关于自习地点 (11)0.6 关于复试后等待结果的娱乐 (12)0.7 火车票代售点 (12)第一章:机试 (12)1.1 机试点评 (12)1.2 上机环境及使用说明 (12)1.3 交大本校生使用的机试资料(改编模拟题) (13)1.4交大本校生使用的机试资料(未改编题) (16)1.5 机试资料参考答案 (25)第二章:笔试 (27)2.1 笔试点评 (27)2.2 参考书目 (27)2.3 交大本校生使用的笔试资料 (27)第三章:英语口试及专业面试 (33)3.1 英语口试及专业面试点评 (33)3.2 英语口试及专业面试准备建议 (33)番外章:学校不会教你的那些事儿 (34)FW.1 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下达时间 (34)FW.2 暑假是否要来校做项目? (34)FW.3 贫困生生源地贷款 (34)FW.4 关于录取通知书买火车票 (35)FW.5 研究生收入来源 (35)FW.6 研究生抢课 (35)FW.6.1研究生课程学分说明 (35)FW.6.2为什么要抢课? (35)FW.6.3 研究生选课策略 (36)FW.6.4 公共课之两门政治课 (36)FW.6.5 公共课之英语 (36)FW.6.6 公共课之两门数学课 (37)FW.6.7 专业课及实验课 (37)第负一章:复试概要-1.1 西南交大计算机复试点评使用说明1)西南交大计算机复试提前一个月准备即可。
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硕士生导师上岗遴选通过人员名单单位:机械工程学位分委会总计:120人序号姓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所在单位出生年月职称是否首次招生1 许明恒机械电子工程机电一体化系统控制及CAD 机械工程学院1947.9 教授否2 邓斌机械电子工程、驱动技术与智能系统新型驱动技术、智能控制系统、机电液一体化控制及仿真机械工程学院1964.9 教授否3 于兰英机械电子工程、驱动技术与智能系统新型驱动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纳米加工定位技术机械工程学院1964.4 副教授否4 柯坚机械电子工程、驱动技术与智能系统新型驱动技术、智能控制系统及应用、机电液一体化控制及仿真、燃料电池、纳米加工定位技术机械工程学院1963.7 教授否5 秦剑机械电子工程、驱动技术与智能系统新型驱动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纳米加工定位技术机械工程学院1964.1 高级工程师否6 王国志机械电子工程、驱动技术与智能系统新型驱动技术、智能控制系统机械工程学院1969.6 副教授否7 胡汉春机械电子工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与装备、车辆工程机电设备微机控制及仿真、城市轨道车辆传动与控制、车辆设备微机测控技术、机车传动与控制机械工程学院1954.1 教授否8 王月明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与装备、机械电子工程传动控制、主动半主动控制、列车运行控制与仿真、机电设备微机控制与仿真机械工程学院1960.9 教授否9 米彩盈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与装备车辆结构、强度及可靠性机械工程学院1965.3 教授否10 杨美传车辆工程车辆设计理论、车辆空调机械工程学院1959.6 副教授否11 王伯铭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城轨车辆工程及转向架新技术、机电一体化测控技术机械工程学院1962.12 副教授否12 肖世德机械电子工程CAD/CAPP/CAM与CIMS智能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机械工程学院1967.4 教授否13 孟文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备微机数字控制及仿真、智能控制技术及应用、单片机监控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机械装备局域网控制系统及仿真机械工程学院1966.6 副教授否14 周伦机械电子工程智能机电控制技术与应用机械工程学院1956.12 副教授否15 杜海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据总线、工程机械、微机控制系统机械工程学院1955.1 副教授否16 管会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机械三维设计、TBM和盾构机械研究机械工程学院1961.11 副教授否17 黄松和机械设计及理论控制及仿真、CAD技术、工程机械理论机械工程学院1961.12 副教授否18 王培俊机械设计及理论虚拟现实技术和异地协同设计技术机械工程学院1962.7 教授否19 陆天炜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设计理论及方法、摩擦学机械工程学院1962.12 副教授是20 潘亚嘉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CAD/优化及可靠性设计机械工程学院1965.1 副教授是21 丁国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虚拟样机/虚拟制造开放式数控、数字化设计制造、可视化计算机仿真机械工程学院1972.2 教授否号年月次招生22 龚邦明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自动化装备设计与控制、数控系统及装置机械工程学院1955.12 副教授否23 闫开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虚拟样机/虚拟制造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程学院1961.8 研究员否24 马术文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CAD/CAM技术CAPP技术、数控技术机械工程学院1968.9 副教授否25 杨坤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网络制造、虚拟制造及高速切削机械工程学院1958.7 副教授否26 宋小欣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制造系统自动化及仿真、微型制造机械工程学院1963.02 副教授是27 董大伟动力机械及工程、车辆工程计算机辅助汽车设计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专家系统热能动力机械强度、可靠性及故障诊断机械工程学院1963.4 教授否28 李人宪动力机械及工程内燃机性能研究、动力机械结构强度机械工程学院1954.9 教授否29 闫兵动力机械及工程、车辆工程动力机械故障诊断振动、躁声分析与控制机械工程学院1964.11 副教授否30 周斌动力机械及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内燃机性能模拟与虚拟实验技术、汽车排气污染与控制、安全技术与安全评价机械工程学院1962.2 教授否31 万里翔车辆工程汽车的节能与环保技术、计算机辅助汽车设计机械工程学院1965.2 副教授否32 丁渭平车辆工程汽车系统动力学车辆振动、躁声分析与控制机械工程学院1968.8 教授否33 施富强机械设计及理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安全工程机械工程学院1961.12高级工程师是34 柴俭机械设计及理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安全工程机械工程学院1963.5高级工程师是35 李柏林机械设计及理论数字化设计、机构学、优化技术与设计自动化机械工程学院1962.1 教授否36 谢进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构学、设计自动化机械工程学院1959.7 教授否37 李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驱动技术与智能系统机构学、机器人学、设计自动化机械工程学院1965.6 教授否38 周仲荣机械设计及理论摩擦学机械工程学院1965.8 教授否39 刘启跃机械设计及理论摩擦学机械工程学院1964.5 教授否40 朱旻昊机械设计及理论摩擦学表面工程机械工程学院1968.7 教授否41 任平弟机械设计及理论微动腐蚀机械工程学院1960.1 教授否42 郑靖机械设计及理论生物摩擦学机械工程学院1974.2 副研究员否43 陈光雄机械设计及理论摩擦学机械工程学院1962.3 教授否44 钱林茂机械设计及理论纳米摩擦学、微机械学机械工程学院1971.6 教授否45 傅攀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智能化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机械工程学院1961.3 教授否号年月次招生46 王雪梅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测控技术及系统机械工程学院1968.12 副教授否47 伍川辉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测控技术及仪器机械工程学院1964.11 副教授否48 苏燕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测控仪器与测控系统机械工程学院1964.2 副教授否49 陈春俊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微机测控技术及PC仪器机械工程学院1967.7 副教授否50 张洁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自动测试技术与PC仪器研究机械工程学院1975.4 副教授否51 张艳荣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自动测试系统机械工程学院1971.11 副教授是52 秦萍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节能空调、内燃机故障诊断机械工程学院1958.4 教授否53 余南阳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节能评价机械工程学院1961.2 教授否54 冯炼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地铁隧道通风及环境控制机械工程学院1964.11 教授否55 雷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通风、空调机械工程学院1961.5 教授否56 许志浩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空调设备节能机械工程学院1956.7 副教授否57 邓志辉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暖通空调节能及地铁环控系统机械工程学院1962.5 副教授否58 敬成君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热流体流动及稳定性机械工程学院1965.1 教授否59 毕海权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建筑节能技术、隧道通风及火灾研究、空气动力学机械工程学院1974.12 副研究员是60 田怀文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图学及CAD、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机械工程学院1965.11 教授否61 杜宏明机械电子工程CAD及图形图像处理机械工程学院1956.4 副教授否62 陈天星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图学、可视化、动画仿真、VR企业信息化、CAD、PDM、ERP机械工程学院1968.3 副教授否63 曾明华机械设计及理论工程图学、机械CAD、CAI 机械工程学院1965.1 副教授否64 程文明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数字物流与智能技术物流信息技术与设备控制物流技术与设备、工业工程、智能优化与动态仿真机械工程学院1963.6 教授否65 许志沛机械设计及理论起重与工程机械开发与实验、液压传动设计优化、搬运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机械工程学院1959.6 副教授否66 王少华机械设计及理论可靠性、结构分析、物流技术机械工程学院1963.8 教授否67 张仲鹏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可靠性工程与管理、工业工程、机械结构强度与CAD、物流技术与设备机械工程学院1955.3 教授否68 于兰峰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CAE、物流装备设计方法及理论机械工程学院1964.3 副教授否69 吴晓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CAE、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计算机仿真、物流装备与技术机械工程学院1970.01 副教授是号年月次招生70 付茂海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与装备车辆设计及理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计及理论机械工程学院1965.9 研究员否71 卜继玲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与装备车辆设计及理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结构、强度及可靠性机械工程学院1974.1 副教授否72 李芾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与装备车辆设计及理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计及理论机械工程学院1956.9 教授否73 倪文波车辆工程机车车辆性能主动控制、制动技术机械工程学院1969.3 教授否74 黄运华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与装备车辆设计及理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计及理论机械工程学院1973.7 副研究员否75 王俊勇车辆工程机车车辆制动机械工程学院1965.4 教授级高工是76 吴向东机械电子工程流体传动与控制机械工程学院1966.8 副教授否77 刘建新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机车车辆动力学结构与强度研究生院1965.1 教授否78 濮德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数字物流与智能技术、物流信息技术与设备控制、物流技术与设备、工业工程、智能优化与动态仿真机械工程学院1954.9 研究员否79 曾佑文机械设计及理论高温超导储能及应用工程科学研究院1949.6 教授否80 潘亦苏信息化制造工程加工过程数值仿真工程科学研究院1961.1 教授否81 杨帆信息化制造工程电子封装可靠性分析、材料在微纳米尺度的行为工程科学研究院1963.2 副教授否82 王家素信息化制造工程超导体的电磁特性、超导轴承和飞轮储能、超导磁悬浮动力学、超导磁悬浮理论与技术、超导磁悬浮应用、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系统工程科学研究院1944.5 高工否83 单奇信息化制造工程现场总线技术在制造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制造过程检测技术及应用工程科学研究院1965.8 副教授否84 冯全源信息化制造工程制造过程数值仿真与虚拟现实、制造过程中的射频身份识别、制造业中的芯片设计及加密技术、嵌入式系统研究、网络化制造系统工程科学研究院1963.7 教授否85 何枫信息化制造工程嵌入是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信息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操作系统、智能CAD工程科学研究院1955.12 高工否86 王素玉信息化制造工程超导体的电磁特性、超导轴承和飞轮储能、超导磁悬浮动力学、超导磁悬浮理论与技术、超导磁悬浮应用、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系统机械工程学院1944.7 研究员否87 郭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与装备城市轨道车辆设计与理论科研处1972.12 副研究员否88 张耀平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真空管道高速磁浮交通、物流新技术交通运输学院真空管道运输研究所1969.04 副教授否89 赵勇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与装备城市轨道车辆新技术超导研究开发中心1960.5 教授否号年月次招生90 张文桂机械设计及理论控制及仿真、CAD技术、工程机械理论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机械学院1958.12 研究员是91 翟婉明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铁路大系统动力学理论、仿真机车车辆运行安全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3.8 教授否92 赵春发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磁浮列车系统动力学、真空管道磁浮交通技术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73.1 副研究员否93 蔡成标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车-线-桥结构振动、轨道结构振动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3.5 研究员否94 王开云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74.7 副研究员否95 张卫华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轨道车辆设计、动力学及控制弓网系统动力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1.4 教授否96 戴焕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车辆动态模拟及计算机仿真、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控制、城市轨道车辆设计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6.3 教授否97 邬平波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信息化制造工程高速列车系统动力学及疲劳强度、城轨车辆设计与分析、模拟仿真与虚拟设计、疲劳可靠性设计、拟实制造加工技术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8.8 研究员否98 池茂儒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城市轻轨车辆动力学、高速列车系统动力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73.1 高工否99 曾京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信息化制造工程车辆动态模拟及计算仿真、高速列车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与虚拟设计、拟实制造与成形加工技术、现代死规矩方法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3.9 教授否100 鲁连涛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金属材料的疲劳与断裂、焊接结构的疲劳可靠性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5.1 研究员否101 金学松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机车车辆/轨道动力学轮轨关系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56.9 教授否102 张立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结构健康与安全监测;振动控制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0.1 研究员否103 张继业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车辆动力学与控制、减振降噪、智能交通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5.6 教授否104 赵永翔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结构可靠性、寿命预测、安全状态评定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3.2 教授否105 陈建政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检测技术、故障诊断嵌入式系统与无线传咸网络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8.2 副研究员否106 吴学杰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计算机测控技术、机车车辆动态模拟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4.11 研究员否107 林建辉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故障诊断、测控仪器与测控系统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4.12 教授否108 周文祥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轨道车辆的转向控制、轮轨几何状态检测技术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3.11 研究员否109 肖守讷车辆工程机车车辆及磁悬浮车辆结构设计及理论、强度分析、疲劳寿命预测、可靠性研究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4.6 研究员否号年月次招生110 陈清车辆工程机车动力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2.12 研究员否111 陈康车辆工程轨道车辆设计及理论、车辆动力性能的主动控制、高速列车系统动力学仿真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4.11 副教授否112 王开文车辆工程车辆系统动力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45.4 教授否113 罗赟车辆工程机械多体系统仿真、高速列车系统动力学仿真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7.1 副教授否114 张开林车辆工程结构疲劳强度与可靠性、车辆动力性能主动控制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7.6 副研究员否115 王自力车辆工程车辆运行大系统动力学理论、仿真及应用车辆运行安全监控技术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3.9 副教授否116 钟文生车辆工程机车车辆设计及理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8.3 副研究员否117 肖绯雄车辆工程车辆结构强度及疲劳寿命预测、车辆运行安全监控技术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3.8 副教授否118 黄志辉车辆工程轨道车辆设计及理论、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机械多体系统仿真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6.6 研究员否119 张红军车辆工程城市轨道车辆设计及理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50.4 教授否120 罗世辉车辆工程机械多体系统仿真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1964.4 教授否。
用户评论方面级情感分析研究陈虹,杨燕+,杜圣东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1756+通信作者E-mail:***************.cn 摘要:方面级情感分析是自然语言处理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相比于传统的情感分析技术,基于方面的情感分析是细粒度的,能够判断句子中多个目标的情感倾向,能更加准确地挖掘用户对目标的情感极性。
针对以往研究忽略目标单独建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 )的交互注意力神经网络模型(Bi-IAN )。
该模型通过BiLSTM 对目标和上下文分别进行建模,获得目标和上下文的隐藏表示,提取其中的语义信息。
接下来利用交互注意模块学习上下文和目标之间的注意力,分别生成目标和上下文的表示,捕捉目标和上下文之内和之间的相关性,并重构评价对象和上下文的表示,最终通过非线性层得到分类结果。
在数据集SemEval 2014任务4和Chinese review datasets 上的实验训练显示,在正确率和F 1-score 上,比现有的基准情感分析模型有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方面级情感分析;深度学习;循环神经网络(RNN );注意力机制文献标志码:A中图分类号:TP391.1Research on Aspect-Level Sentiment Analysis of User ReviewsCHEN Hong,YANG Yan +,DU Shengdong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1756,ChinaAbstract:Aspect-based sentiment analysis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research directions of natural language 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entiment analysis technology,aspect-based sentiment analysis is aimed at specific targets in sentences,and can judge the sentiment tendency of multiple targets in a sentence,and more accurately mine the sentiment polarity of the target.It is a fine-grained sentiment analysis technology.Aiming at the fact that the previous research ignored the problem of separate modeling of targets,an interactive attention network model based on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IAN)is proposed.The model uses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to model the targets and the context respectively,to obtain hidden representation and extract the semantic information.Next,the attention vector between the context and the targets is learnt through interactive learning,and then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target and the context are generated.The relevance within and between the target and the context is captured,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target and context is reconstructed,and finally the model gets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 through the non-linear layer.Experimental training on the dataset SemEval 2014task 4and Chinese review datasets shows that the model proposed has better results than the existing benchmark sentiment analysis model in terms of accuracy and F 1-score.Key words:aspect-level sentiment analysis;deep learning;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attention mechanism计算机科学与探索1673-9418/2021/15(03)-0478-08doi:10.3778/j.issn.1673-9418.20070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97624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H19F02)。
研究生导师情况介绍:
姓名魏伟,性别男,籍贯河北献县,出生年月1963.3,
毕业学校西南交通大学,所学专业机车车辆,最高学历博士;
工作简历: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7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曾任交通学院副院长、科技处副处长等职,现任转向架研究所所长,车辆检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
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辽宁省第二批百千万工程千层次人选。
曾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牛津大学、意大利Alstom铁路工厂、瑞典Chalmers大学访问、进修。
承担项目情况:主持及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回国留学基金、铁道部基金、横向项目多项,近5年科研总经费约500万元。
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次,多次获得大连交通大学科技进步奖。
发表论文情况:在铁道学报、中国铁道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研究方向:空气制动系统数值仿真、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研究、轮轨高频振动噪声研究、机车车辆结构静动态测试。
已经指导研究生数量:已毕业研究生17人,现指导研究生4人
附正式照片1张(访问牛津大学期间留影)。
摘要: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培养,尤其是对研究生的教育。
研究生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推行研究生教育,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将是21世纪精英教育的主题。
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走向,通过倡导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效途径,更是对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重大考验。
本文结合诺贝尔获得者的科学精神来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研究生素质培养1培养研究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精神自1901年诺贝尔奖开始颁发以来,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
诺贝尔奖获得者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一方面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另一方面是他们的科研成果推动全球的进步,为人类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
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针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品行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有着远大的志向,雄伟的抱负,怀抱着梦想。
对待研究高度专注,孜孜以求,一丝不苟,在工作学习上谦虚谨慎,认真负责,求知若渴。
更能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顽强拼搏。
这都是值得当代学生学习的。
那么如何培养研究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精神?研究生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创新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所在,是研究生教育的主导方向。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江泽民精辟地阐述了创新的重要性。
当前,全球化竞争最终落实到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特别是更高层次人才的竞争。
当今世界,谁控制着大量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谁就能控制全球,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2帮助研究生掌握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掌握渊博的专业知识、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是研究生的根本,作为研究生更应该具备优良的品德和科学的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