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11—13单元复习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323.23 KB
- 文档页数:11
:;:最新中考试题精选新课标九年级物理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1、<07##市〕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地球上质量为6kg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1kgB. 在地球上重为600N的人,在月球上重为100NC. 一个金属球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的地球上的六分之一D. 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cm需要6N拉力,月球上只需要1N的拉力2.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凡是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时也有可能有摩擦力C、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D、只有接触才有可能产生摩擦3、〔07##市〕以下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B.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始终受到推力的作用C.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4、〔07年##市〕〔多选〕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手捏一个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B、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人推车时,人也受到了车对人的推力D、如果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5、〔07年##市〕如图所示,一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牛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牛B.3牛C.6牛D.12牛6、<##省2007>自行车是一种很好的交通工具,既有利于环保,也有利于全民健身。
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情况采看,能起到增大摩擦的是< >A.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B.转动部分加润滑油C.车轮做成圆形D.刹车时用力捏闸7、〔07##〕下列说法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推力B.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C.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D.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8、〔2007##市〕某同学对下列物体进行了受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地面上的箱子重100N,受到90N向上的拉力时,箱子所受合力为10NB.乙图中手里静止的瓶子所受合力为零C.丙甲中人推木块匀速运动,人对木块的推力与木块对地面的摩擦力彼此平衡D.丁图中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脚和地球施加的力9、<2007##自治州>足球运动员用400N的力把重力是4N的足球射向球门,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A、运动员也受到球对他的力的作用,但这个力小于400N,这正是球被踢飞的原因B、下图正确的表示出了球在飞行时的受力情况C、阻力f的施力物体是空气,其大小与球的运动速度有关D、球在空中飞行时,所受到的合力不为零10、〔07黄冈市〕关于汽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总是有害的B.紧急刹车时,摩擦力的主要作用是改变轮胎的形状C.汽车沿直线匀速上坡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废旧轮胎没有回收价值,可以直接烧掉1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D.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来12、〔2007##省〕体育运动场上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跳板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在上升过程中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B.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利用身体的惯性C.掷出去的铅球总是沿曲线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D.在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13〔07年##市〕.在##新益大厦乘坐观光电梯上行的过程中,以下描述对所选参照物正确的是A.观光者离地面越来越远,是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B.地面离观光者越来越远,是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C.地面离观光者越来越远,是以地面为参照物D.观光者静止不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14.小林乘公共汽车上学途中,突遇行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这时小林看到司机叔叔旁边一平台上的杯子向前滑动,对杯子滑动过程中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A.相对于地是静止的B.相对于地越来越快C.相对于地越来越慢D.相对于地作匀速直线运动15、〔07年##市〕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人航天飞行,当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一起进入预定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的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因为飞船离地面高度的始终相同,故飞船相对地面是静止的B.以轨道舱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C.在大气层外宇航员透过舷窗看星星没有闪烁的感觉D.通过无线电波,地面技术人员可对飞船进行控制与与宇航员通话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