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10.62 KB
- 文档页数:3
沙利度胺的药理作用与研究进展陈金月(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南宁 530023)[摘 要] 20世纪50年代沙利度胺曾作为镇静药、镇痛药广泛用于临床,因其严重的致畸作用而禁用。
近年来,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有了新的进展,通过查阅文献,综述沙利度胺在免疫调节、抑制炎症、抗血管新生等的药理及临床治疗麻风性结节红斑、重症肝炎、肿瘤、风湿病等的研究,结果显示,沙利度胺是一个很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
[关键词] 沙利度胺;药理作用;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 R9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0781(2004)0320176202 20世纪50年代沙利度胺(反应停、酞胺哌啶酮)最先在德国上市,作为镇静药和镇痛药,主要用于治疗妊娠恶心、呕吐,因其疗效显著,而迅速在全球广泛使用。
但是在短短的几年里,导致全球发生了极罕见的上万例海豹肢畸形儿,立即禁用沙利度胺。
然而,对沙利度胺其他作用的研究仍在进行。
近年来,沙利度胺在免疫、抗炎、抗血管生成的药理和一些疑难病症上的临床治疗研究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结果,现综述如下。
1 药理作用1.1 免疫调节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2α(T NF2α)是一种在许多免疫性疾病中有重要作用的前炎性因子,在艾滋病、肿瘤、关节炎等疾病的生理病理方面有其负面作用。
M oreira等[1]给7~9周雌鼠静脉注射脂多糖100~350μg后,测定T NF2α、白细胞介素(I L)21、I L26和I L210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而在注射脂多糖前,给予沙利度胺20mg・kg21,T NF2α的合成可以减少93%,T NF2αmRNA的合成可以减少70%,I L26水平降低50%,使用沙利度胺后脂多糖的半数致死量也明显提高。
沙利度胺抑制T NF2α合成的作用依细胞类型和诱导剂的不同,结果也有差异。
沙利度胺对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可减轻症状,且呈剂量依赖性,这种作用与降低T NF2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 F)的水平有关。
类风湿关节炎运用沙利度胺联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的效果观察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运用沙利度胺联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临床资料查证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查证分析,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沙利度胺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对观察组给予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临床比对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42/6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4/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18/60)。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类风湿关节炎运用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较沙利度胺联合来氟米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在关节炎患者治疗中选用。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Leflunomide and Methotrexate in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Method:The clinical data of 120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were analyzed.The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Leflunomid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Mthotrexate,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33%(56/60)in the observation group,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0.00%(42/60)i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6.67%(4/60)in the observation group,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30.00%(18/60)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hat of Thalidomide combined with Leflunomide,and it is worthy to be selected in the treatment of arthritis patients.[Key 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Thalidomide;Combination;Leflunomide;Methotrexate treatment類风湿关节炎好发于20~50岁女性,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性的全身免疫性疾病。
沙利度胺联合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分析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沙利度胺和甲氨蝶呤(MTX)和来氟米特(LEF)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采用沙利度胺和MTX、LEF联合治疗)和对照组(采用MTX和LEF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肿胀关节数量、疼痛关节数量、晨僵率、C-反应蛋白(CRP)阳性率、血沉(ESR)阳性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等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晨僵率、CRP阳性率、ESR阳性率、肿胀关节数量以及疼痛关节数量等并没有很大差异(P>0.05),但是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尤其是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沙利度胺和MTX、LEF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关节肿痛,降低晨僵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标签:类风湿关节炎;沙利度胺;甲氨蝶呤;来氟米特;临床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关节炎性改变,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很容易导致畸形、残疾,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等生物制剂的治疗效果虽然比较显著,但是价格比较昂贵,因此应用范围有限制,目前临床仍然主要联合应用缓解性抗风湿药(DMARDs)药物治疗RA。
甲氨蝶呤(MTX)和来氟米特(LEF)联合治疗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治疗方案,但是药物起效较慢。
近年来很多临床实验证实[2],沙利度胺具有调节免疫、抑制血管新生、抑制肿瘤坏死因子-a(TNF-a)等多种作用,对于治疗RA具有良好作用。
为了探讨分析沙利度胺和MTX、LEF 联合治疗RA的临床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40例RA患者的治疗情况。
沙利度胺在益赛普治疗银屑病关节炎后续治疗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2-04-13T10:31:38.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李赛燕[导读] 在这些部位,破骨细胞前体接触到未结合的RANKL和TNF-α,导致了在骨侵蚀的前沿和软骨下骨处的破骨细胞产生。
李赛燕(山西潞安集团总医院山西长治 046204)【中图分类号】R75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6-0263-02【摘要】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在益赛普治疗银屑病关节炎后续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使用益赛普治疗(1-3月)之后,分别使用甲氨喋呤、沙利度胺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3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A组(14例对照组益赛普治疗后服用MTX75-100mg/周)和B组(16例益赛普治疗后服用沙利度胺50-100mg/天),评价各组周围关节炎型患者的疗效。
上述指标各组观察时间均为24周,结果使用沙利度胺者缓解时间和复发率均较使用甲氨喋呤者明显降低(P<0.05)。
结论沙利度胺在益赛普治疗银屑病关节炎后续治疗的临床疗效较甲氨喋呤好,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关键词】沙利度胺甲氨蝶呤益赛普银屑病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PsA)是一种伴有银屑病(牛皮癣)的炎症性关节炎,主要特征是累及远端指间关节,发病年龄高峰约40岁,1/3患者可急性起病,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约2/3患者先有银屑病,5-10年后出现关节炎,约15%-20%患者可先有关节炎,10%左右两者同时发病。
银屑病关节炎的关节受累通常不对称,关节症状与银屑病皮损的活动性常一致。
目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和慢作用药物无论对关节周围炎或皮损疗效均不满意,近年来,对PsA治疗的研究证明,抗肿瘤坏死因子(TNF-а)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已知肿瘤坏死因子(TNF-a)是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病理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炎性介质,其参与调控的炎症反应可导致关节的病理改变。
沙利度胺的临床应用沙利度胺的临床应用一、引言沙利度胺,全称为沙利度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一种常用的药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沙利度胺的临床应用,在不同疾病中的使用方法以及疗效评估。
二、沙利度胺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1、适应症- 单纯性抑郁症- 双相障碍中的抑郁发作- 抑郁性躁狂发作2、使用方法- 初次治疗时,建议每天口服10mg,分为两次服用。
根据疗效和耐受性,剂量可逐渐增加至最高20mg/日。
- 治疗期间,应定期评估病情和药物反应,根据需要调整剂量。
3、疗效评估- 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包括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等方面的评估。
- 沙利度胺的治疗效果一般需要2-4周才能显现出来,因此需要耐心等待。
三、沙利度胺在焦虑症治疗中的应用1、适应症- 广泛性焦虑症- 恐慌障碍- 社交焦虑症2、使用方法- 初次治疗时,建议每天口服10mg,分为两次服用。
根据疗效和耐受性,剂量可逐渐增加至最高20mg/日。
- 治疗期间,应定期评估病情和药物反应,根据需要调整剂量。
3、疗效评估- 根据患者的焦虑程度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进行评估。
- 沙利度胺的治疗效果一般需要2-4周才能显现出来,因此需要耐心等待。
四、沙利度胺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应用1、适应症- 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的辅助治疗2、使用方法- 初次治疗时,建议每天口服10mg,分为两次服用。
根据疗效和耐受性,剂量可逐渐增加至最高20mg/日。
- 治疗期间,应定期评估病情和药物反应,根据需要调整剂量。
3、疗效评估- 根据患者的运动症状改善程度进行评估。
- 沙利度胺的治疗效果一般需要2-4周才能显现出来,因此需要耐心等待。
附件:1、沙利度胺的临床研究报告2、沙利度胺的临床试验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一类药物,可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增加了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在神经突触中的浓度。
2、抗抑郁药物(Antidepressants):用于治疗抑郁障碍的药物。
沙利度胺的临床应用进展
林燕
【期刊名称】《海峡药学》
【年(卷),期】2006(18)6
【摘要】目的介绍沙利度胺新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方法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综述沙利度胺在治疗血液病、风湿性疾病、消化道疾病、恶性肿瘤及皮肤病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新进展.结果沙利度胺是一种很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结论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值得进一步研发.
【总页数】3页(P86-88)
【作者】林燕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药剂科,福州,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1
【相关文献】
1.沙利度胺抗肿瘤临床应用进展 [J], 张同华;张峻
2.沙利度胺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J], 李超斌;李光耀
3.沙利度胺联合甲氨蝶呤与单独沙利度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J], 汤一榕;黄秀娟;陈仁利
4.HPLC法测定沙利度胺胶囊中沙利度胺含量 [J], 王锋;锁丽丽
5.HPLC法测定沙利度胺胶囊中沙利度胺含量 [J], 王锋;锁丽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沙利度胺在皮肤科的应用医学课件沙利度胺在皮肤科的应用引言沙利度胺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在皮肤科领域中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沙利度胺的药理学特性、在皮肤科的应用、优势和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药理学特性沙利度胺是一种合成衍生物,具有与氨苯砜相似的化学结构。
它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和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机制发挥药理作用。
沙利度胺对光线的敏感性较高,在暴露于光线后,其化学性质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临床应用1、银屑病沙利度胺对银屑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沙利度胺治疗银屑病的疗效与甲氨蝶呤相似,但不良反应更少。
在使用沙利度胺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病变、便秘、嗜睡等。
2、类风湿性关节炎沙利度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一项研究发现,沙利度胺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用甲氨蝶呤,且不良反应更少。
在使用沙利度胺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血液学变化和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3、其他疾病沙利度胺还广泛应用于其他皮肤病的治疗,如盘状红斑狼疮、天疱疮、疱疹样天疱疮等。
研究表明,沙利度胺对这些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在使用沙利度胺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如周围神经病变、口干燥症、血液学变化等。
优势和不足沙利度胺在皮肤科的应用展现出一定的优势和不足。
其优势在于:1)对多种皮肤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2)不良反应相对较少;3)使用方便,可口服或外用。
然而,沙利度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1)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可能增加染色体畸变的风险;2)可能导致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等不良反应;3)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故不适用于孕妇。
展望随着对沙利度胺药理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皮肤科医生对其疗效和安全性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沙利度胺在皮肤科其他疾病中的应用,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甲氨蝶呤联合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选择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沙利度胺片治疗,其中观察组同时使用甲氨蝶呤,但联合使用的药物不同,即艾拉莫德片,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治疗疗效、病情的改善和使用药物治疗后的不良症状进行统计和比对。
结果:治疗有效性方面,观察组为96%而对照组为92%,都大于90%(P>0.05);观察组关节肿痛、晨僵以及活动受限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只有4%,但对照组高达16%(P<0.05)。
结果讨论:和沙利度胺片相比,艾拉莫德片联合疗法可加速患者症状改善并且药物安全性高,在疾病的治疗当中,可以配合甲氨蝶呤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更值得应用。
关键词:甲氨蝶呤联合抗风湿药物疗法;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急性或者慢性结缔炎症,老年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患者患肢红肿热痛,对称性,也可出现游走性疼痛,及肌肉的酸痛,关节肿胀变形,明显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健康,在全民健康的当今,该疾病急需医学界积极广泛关注。
在此背景之下,相关医学专家以“安全、高效”治疗原则为指导,指出甲氨蝶呤联合抗风湿药物治疗方案,据此,本研究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50例,选取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观察组男、女分别30例、20例,年龄48~63(55.63±6.33)岁;对照组男、女分别28例、22例,年龄47~64(55.25±6.42)岁。
所有资料的差异P>0.05。
1.2纳排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②病历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②评估用药行为的依从性表现极差。
1.3方法对照组行甲氨蝶呤联合沙利度胺片治疗:(1)甲氨蝶呤:品名:信谊甲氨蝶呤片;生产企业:上海信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644;药品规格:2.5mg*16片;用法用量:成人一次5~10mg,一日1次,每周1~2次。
沙利度胺的临床应用(二)引言概述沙利度胺是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被广泛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
该药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良好的耐受性,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以沙利度胺的临床应用为主题,从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适应症、用药剂量、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及预防、临床疗效评价。
正文1. 适应症- 沙利度胺适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结直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
- 在肿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疾病中,沙利度胺通常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使用。
- 该药物还可用于手术前的辅助治疗,以缩小肿瘤体积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2. 用药剂量- 沙利度胺的用药剂量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肿瘤类型而定。
- 通常情况下,成人的标准剂量为xxxmg,每日一次口服,连续使用一段时间。
-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肝功能受损患者等,需要进行剂量的调整和监测。
3. 治疗方案- 沙利度胺单药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案,特别适用于不耐受或不能接受其他抗癌药物的患者。
- 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常见的联合方案包括与化疗药物或放疗联合使用。
- 在治疗周期中,定期复查和评估疗效,根据患者的反应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4. 不良反应及预防- 沙利度胺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疲劳等。
- 针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包括合理的饮食调整、药物联合使用以及心理支持等措施。
-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身体状况,及时与医生沟通。
5. 临床疗效评价- 沙利度胺在临床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 疗效的评估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患者主观感受等综合评价得出。
- 沙利度胺的疗效评估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总结沙利度胺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在适应症、用药剂量、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及预防以及临床疗效评价等方面,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