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一)(共53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53
沪科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评课稿一、教材分析《沪科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是中国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共同编写的物理教材,适用于初中八年级学生。
本册的第四章是《物质的状态变化与物质内部结构》单元,其中一节是《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该单元是在介绍物质存在的三种基本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物质的状态变化——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学生通过学习实验和思考,深入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与特点,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这些知识。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并熟悉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与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增强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与特点。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可以引入一个小实验,用一个水杯装满开水,然后将水杯倒扣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水杯外表和水杯内部的变化,并提问学生对这个现象的解释。
2. 概念讲解通过导入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然后教师进行概念讲解,包括以下内容:•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3. 实验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通过加热水杯中的水,观察热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得出一些结论,如:•加热过程中水面产生气泡,水面渐渐下降。
•水蒸气逐渐充满整个水杯。
通过实验观察和结论总结,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汽化的过程与特点。
4. 问题解决提出一个问题,如: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喷洒水会感觉凉爽?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想,并提出他们的解释。
然后,通过分组讨论和汇报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与辩论。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学点滴主备:集体课:初二物理组1.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
2.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3.知道什么是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4.知道沸腾现象和特点,知道沸点,会查沸点表;5.能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简单热现象。
教学重点: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认识液体沸腾的特点。
教学难点:用“温度-时间”图像来处理实验数据。
小烧杯、酒精、纱布、烧杯,水、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钟表等一、新课导入提问:(1)你知道水有哪几种状态?(2)别的物质是否也有这几种状态?请举例说明。
总结:固态、液态和气态是自然界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媒体展示:物态变化现象讨论:你观察到哪些现象?这些现象的共同点是什么?物质的状态都发生了变化。
二、新课导学(一)汽化的一种方式——蒸发1.实验:看看小烧杯中有什么,现在处在什么状态?蘸点酒精的抹在手背上,观察将会发生的现象。
过一会酒精“消失”了。
置疑:酒精到哪里去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尝试描述一下变化过程: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你能列举一些汽化现象的例子吗?提问:要使一杯水汽化,有几种方法?总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蒸发(1)思考:小烧杯中有一块小纱布,你有什么办法让它变干?通过充分讨论,总结出:尽量将衣服展开——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放在通风的地方——加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
放在太阳下晒——提高液体的温度;(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3)实验探究:表格1同样大小的两滴酒精加热常温蒸发情况快慢结论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表格2同样大小的两滴酒精很扁(表面积大)很鼓(表面积小)蒸发情况快慢结论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有关表格3同样大小的两滴酒精强气流几乎无气流蒸发情况快慢结论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有关结论: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知识点一、汽化的一种方式——蒸发1.下列措施能加快蒸发的是()A.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B.把树苗放在温度较低而又潮湿的地方C.用瓶子装酒精时要加盖D.把用塑料袋包装的蔬菜放入冰箱内2.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A.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3.小明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所示)。
结果发现图(b)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的量越少,蒸发越快。
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的控制水的_____(多少/表面积)相同;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不正确的。
应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来判断蒸发的快慢。
知识点二、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4.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10﹣70℃的酒精温度计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图乙是水沸腾时的现象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沸腾后形成的水蒸气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要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说明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加热。
5.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______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形式。
6.蒸发和沸腾是___________的两种方式,为了让湿衣服尽快的变干,经常将衣服撑开是为了___________加快蒸发;图中(a)、(b)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图。
_____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知识点三、液化7.小明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