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少年的权利3
- 格式:ppt
- 大小:539.50 KB
- 文档页数:18
第九课法律是武器,1. 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等。
2. 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那些侵犯(或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主要来自哪些方面)?答:家庭侵害、学校侵害、社会侵害。
3.青少年受到侵害的原因:①、青少年各方面都不成熟,属于弱势群体,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其合法权益更容易收到侵害;②、现实中存在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③、法律在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时会出现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使青少年收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4.家庭生活中有哪些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危害?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1)现象:①父母辱骂、毒打子女;②歧视、遗弃女性未成年子女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②父母离异后不愿抚养子女;④私拆子女的信件、日记;偷听偷看子女的短信、聊天记录;⑤让正在读书的子女辍学在家;等。
(2)危害:①导致子女不良行为的产生;②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家庭矛盾激化;③会使子女产生不良的性格特征。
(3)解决方案:①跟父母沟通,给他们讲道理和法律知识;②请老师、亲戚、朋友进行劝阻;③向当地有关部门或学校请求帮助;④严重的向人民法院起诉。
5家庭保护的含义。
我国法律对家庭保护的规定(或家庭保护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地位和作用?(1)含义: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的义务,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
(2)内容: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等。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五年级 语文(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分数一、背写古诗。
(4分)示儿 [宋]陆游二、看拼音,写词语。
(10分)1.h áng zh ōu ( )有许多h ón ɡ w ěi ( )的古代ji àn zh ù( ),ji ē( )由人工建造而成,雕刻品精巧l ín ɡ l ón ɡ( ),是现代j ī xi è( )制品所不能比拟的。
2.ji ù ji ù( )经常d īng zh ǔ( )我,在学习上,一定不要l ǎn du ò( ),现在不是安y ì( )的时候,不然长大了h òu hu ǐ( )就来不及了。
三、我会读,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 ”。
(4分)漆.黑(q ī x ī) 便.利(bi àn pi án ) 龟.裂(j ūn gu ī) 煤炭.(hu ī t àn ) 估.计(g ǔ g ū) 美差.(ch ā ch āi ) 偏僻.(p ì b ì) 梭.子(su ō su ǒ) 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5分)观赏 欣赏 赞赏1.这些花都非常值得 。
2.爸爸正在闭目 一段很优美的乐曲。
3.老师对他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大加 。
九年级政治目录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1.责任的含义 P5①②2.责任的来源 P63.如何才能在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同角色不同责任)?P7-84.角色与责任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P7①②③5.我们为什你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P86.为什么要对自己负责(承担,责任的意义)?P9①②10③14④7.怎样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表现)?P9①②8.对他人负责 P109.如何理解“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P1010.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P1111.不承担责任的后果(为什么要增强责任意识)?P1212.承担责任的代价指什么?P1413承担责任的回报指什么?P1414承担责任对个人成长有何意义?P1415.我们应该怎样合理选择自己的责任?(进行正确评估) P1416.面对责任我们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P1517.当我们无法推卸责任时,应怎么做?P1518.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是什么?P1619.我们为什么要感激崇敬那些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而认真承担责任的人?P1620.如何评析具有奉献精神的人物?(感悟)P1721.我们应怎样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如何向无私奉献的人们学习?第一课序言资料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1.个体和集体的关系P192.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P203.为什么要关爱集体?P214.关爱集体的表现P21①-③5.集体的力量取决于什么(“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说明了什么)? P216.我们要承担那些社会的责任?(匹夫有哪些责任?) P22-25①②③④⑤7.怎样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匹夫怎样做)?P22A P23BC P24E8.为什么要热心公益?P24-25①②③9.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感受如何(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体会)?P2510.志愿者行动?P2511.评价志愿者行为?P2512.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P26-2813.自觉承担责任是什么?P2814.为什么要自觉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P915.怎样自觉承担责任?P28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1.谈谈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必要性)的认识(即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第二单元序言资料2.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给我们什么启示?/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可以得出哪些基本结论和经验?第二单元序言资料3.改革开放的目的、重要作用是什么?第二单元序言资料4.改革的必要性和实质是什么?第二单元序言资料5.建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哪些?第三课序言资料6.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的事例第三课序言资料7.作关于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调查的途径有哪些?第三课序言资料8.改革开放的成就,可分为什么板块?第三课序言资料9.设计改革开放30周年的活动第三课序言资料10.政府怎样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提高改革开放水平的合理建议第三课序言资料11.如何认识世界舞台上的中国a-d P32-3312.取得的成就,国际舞台上的形象P3213.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P3314.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的表现P3415.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与基本国情的区别P3416.我国国情的表现,特征,时间P3417.基本国情的主要矛盾,根本任务P3518.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原因P35○1P36○2○319.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两条独具特色的道路?P35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3621.我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中国前进的旗帜)=行动指南?P3622.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P3623.党的基本路线制定依据,出发点,内容(核心内容)P3724.什么是经济建设/为什么以其为中心(重要性,意义,地位)P3825.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为什么要坚持(重要性,意义)P3826.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重要性,地位,作用)P3827.改革的实质、作用、根本目的、前提?P3828.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P3929.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p3930.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P4031.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4032.党的基本路线地位?P4033.如何深化改革开放?P4034.为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我们青少年应怎么做?P4035.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P4136.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P4237.我国建立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P4238.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P423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P4240.怎样维护民族团结(中学生怎样做)?P4341.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重要性)?P4342.爱国统一战线有哪些人组成?P43-444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原因?P4444.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P4445.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P4446.一国两制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P4447.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的具体方式是什么?P45①②48.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态度,基本立场P4549.为什么两岸统一一定能实现P45a,b50.我们怎样维护祖国统一(中学生)P45资料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1.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P47①②P48③④2.为什么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原因)P483.什么是对外开放?P494.对外开放作用/影响?P495.怎样实行对外开放?P496.对外开放应注意哪些?P497.我国人口国情?P508.我国人口特征(现状)p507.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国策?P50人口现状P51②③④P52⑤8.严重人口问题,会带来什么后果?P519.青少年能在人口问题上做什么?P51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P519.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及要求?P5210.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意义?P5211.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P5212.我国为什么要开展人口普查活动?P5213.怎样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环境怎样做?)p52/5310.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P52-5311.环境现状(环境国情)p5312.怎样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P5313.为什么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P53①②14.重要性,三个绝不能P5315.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P5316.我国自然资源现状p5417.我国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P5418.我国资源国情?P5416.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P5517.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P55①P56②18.可持续发展战略含义及要求P5619.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何推进?(怎样做)P5620.发展循环经济意义P5721.国家如何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学生)P5722.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性/作用P58①P59②23.对科技的认识?P5825.为什么要加快发展科技?P59①②P60③26.我国科技现状(国情)P5927.我国教育现状?P6028.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重要性】P6029.我国教育的地位/作用P6130.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优先发展教育意义P6131.怎样培养科技创新能力?P6232.为什么要进行科教兴国战略(为什么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P6233.国家应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P6234.科技创新重要性?P6235.中学生怎样实施科教兴国?P6236.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P62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是什么让中国走向世界?第五课序言2.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第五课序言资料3.中华文化来源怎么创造的?P644.为什么只有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P655.中华文化组成部分/内容?P656.中华文化特点?P667.中华文化地位?P668.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P669.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哪些?/表现P6710.中华传统美德具有什么要的品质?具有什么特点?P671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P6812.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重要性)p6813.什么是民族精神?(内涵)p6914.民族精神作用?P6915.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体现和内容?P7016.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7117.青少年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71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1.人民怎样行使权力(当家作主)?P742.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是什么?P743.我国的政体/根本制度是什么?P74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是什么?P74①P75②5.为什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最高、权力最大?P74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什么?P75全国人大的地位②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什么?P758.为什么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意义/重要性)?P759.什么是依法治国(含义)?P7610.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是什么?P7611.怎样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P76AB对国家机关要求p77C对政府要求D对公民要求12.依法治国的意义是什么?(重要性)p7613.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重要性)是什么?P7714.宪法内容是什么?(国家生活中根本问题)P78①P79②15.我国的性质是什么?P7916.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P7917.宪法的构成是什么?P7918.公民/青少年怎样自觉维护法律尊严?P8019.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集体表现)P80-81①-⑤20.面对宪法,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如何增强法律意识/青少年如何维护宪法尊严/中学生能为建设法治国家做些什么?P8021.辨析:宪法修改是国家大事与我们公民无关?P8022.法律效力的含义是什么?P8023.宪法与法律的关系?P79-8124.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的目的?P812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8126.什么是政治权利?P8227.广泛的政治权利有哪些?p8228.公民的政治义务有哪些?P8329.积极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表现?P82①-④30.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P83①-③31.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意义(为什么)?P8332.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原则是什么?(怎样正确行使政治权利)P8433.国家安全的含义(内容)?P85①-③34.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重要性)?P85-86①-④35.公民、青少年如何维护国家安全?P85-86ABC36.青少年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国家安全的原因/意义?P86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1.中学生为什么要关注经济发展(原因)?第七课序言2.“三步走战略”的确立依据?P883.“三步走战略”(我国社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P884.改革开放前后的差距说明了什么?P885.国有经济含义?P906.国有经济地位=国有经济是主导力量的原因?P907.国有经济作用?P908.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P90相关链接9.集体经济含义?P9010.集体经济地位?P9111.集体经济作用?P9112.非公有经济形式?P9113.非公有经济地位?P9114.非公有经济作用?P9115.非公有经济政策?P9116.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依据?P91①+A17.基本经济制度含义?P9118.坚持实施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P91①+A19.如何处理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多种所有制经济如何共同发展P91=92A②20.为什么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政策?P92①-③21.如何实现共同富裕?P93-95ABCD22.什么是分配制度?P9323.分配原则?P9324.生产要素有哪些?P9325.如何理解共同富裕(是什么/含义)?P93-94①-④26.在分配中应注意什么问题?P9327.共同富裕要求?P93-9428.为什么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要把“蛋糕”分好?P94 1.2.3.29.怎样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国家P94个人P9530.在我国,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有哪些?P9431.面对分配中的不公平现象,我们应该怎么解决?P95 1.2.3.32.如何实现共同富裕?P95资料33.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有何变化(特点)?P96-96A B34.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P9735.如何学会理财,合理消费?=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P97-99①-⑤36.绿色消费意义?P9937.什么是绿色消费?P9938.怎样绿色消费?P99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1.不文明行为有哪些?P1012.怎样做一个文明的公民?P101 1-43.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P101A P102BC P103D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含义?P1015.四大建设关系?P101相关链接全部6.什么是先进文化?P10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102①-⑤8.为什么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1039.怎样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103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什么?(内容)P10311.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P10312.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P10313.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P103-104①②14.爱国主义精神?P10415.为什么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意义)P10416.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义?P105-106①②17.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有哪些?P105ABCD18.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P10619.青少年如何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P106-107①-③20.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者之间的关系?P107资料21.当青少年中存在不良道德倾向,怎样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P107资料22.你身边有些那些接触不良文化的现象?有什么危害?如何对待不良文化?P107资料23.为了让自己家乡开遍文明之花,你将怎样行动?P107资料2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青少年应当怎样做?P107资料第四单元第九课1.“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由来和现实含义?第四单元序言资料2.作为中学生应怎样向科学家学习,为祖国的繁荣,人民幸福而建功立业?第九颗序言资料3.什么是共产主义 P1104.我们的最高理想,共同理想分别是什么 P110A P111B5.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是什么P111①P112②③6.我们的共同理想 P1117.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分析P113资料8.小康的含义P113资料9.21世纪头20年小康蓝图(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的含义) ?P113资料10.如何理解”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P113资料11.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小康?P113①P114②12.建成什么样的小康目标P114 A-E1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什么意义?P11414.我国为什么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114资料15.全面建设小康,青少年应怎么做?P11516.国家应如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P115资料17.为什么努力构建和谐社会?P11518.什么是和谐社会?P11619.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国家,中学生怎么做?P11720.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原因?P118①②及P120③21.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问题P12022.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为什么需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P121①P122②③④23.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表现为(体现在哪些方面)P12224.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中学生应该怎样艰苦创业精神 P123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1.什么是理想 P1262.理想的作用 P126 ①② P127③3.怎样才能实现理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该做些什么P128①P129②③4.学习对我们的影响有哪些(积极、消极)P1315.如何调适学习压力P131①P132①②6.造成考试焦虑的原因是什么 P1327.考前焦虑表现?P133相关链接8.如何解决考试焦虑,从容面对考试 P133①P134①②9.为什么生活充满选择 P13510.慎重选择人生道路的原因 P13611.如何学会选择学会承担P137①②P139③④12.如何慎重合理的做出最佳选择 P13713.21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那些要求P141①②14.创新精神的重要性/作用 P14115.终身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原因P142①P143②16.终身学习含义P14317.青少年应怎样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P144①②。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目录导航01目 标 导 航02思 维 导 图03课 前 预 习04课 堂 练 习05课 后 训 练道德与法治目标导航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1.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2.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3.通过了解法治的发展进程,增强自身法治观念道德与法治思 维 导 图道德与法治 1.法律是治理国家的 ,为我们的成长提供 、 的空间。
生活离不开法律的 和 。
2.每一部法律都是应 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 和 。
3.法律通过调整 ,不仅服务于人们 ,而且指导着人们 。
未来的生活 当下的生活 社会关系 调整 规范 生活 保障 规范 和谐自由 文明有序 课 前 预 习 重器 4.法律与我们 如影随形, 。
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 ,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 。
5.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6.法律是 意志的体现,是用来 、 的工具,也是调整 、判断 、处理 的标尺。
矛盾和纠纷 是非曲直 社会关系 管理社会 统治国家 统治阶级 国家 各项义务 各项权利 相伴一生 每个人 7.法治是依法对 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 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 , ,依法办事。
8.坚持 依法治国,建设 法治国家,切实 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 之一。
9. 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 。
必由之路 法治 优势 保障 社会主义 全面 遵守法律 服从法律 法律 国家和社会事务 道德与法治◎单项选择题1.父母随意打骂儿女,在法律上讲是家庭暴力;父母不可以随便看儿女的日记,这是尊重他人隐私权的要求;学生犯错误了,教师不可以变相体罚,侮辱学生;买到假冒商品,可以拨打投诉电话12315……这一切都说明( )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②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③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 ④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课 堂 练 习C2.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直接以“民”命名的法典,它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C书”。
杂的环境中作出准确的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正确态度;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新知识的同时获得轻松、愉悦、成功的情感体验;在探究、合作、参与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多元、多向对话交流,完成教案目标。
二、本教案的特色或风格充分落实新课标的理念,成功运用学生喜欢电影尤其是动画片、儿童片等类的影片,让学生在电影欣赏中感悟,在问题讨论中提升,引导学生质疑、并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敢于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案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学习与体质锻炼的自觉性,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身体素质,促进自身德、智、体全面发展。
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掌握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
*初步理解法律的规定与意义,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3、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防范侵害的必要性,认识一些不法侵害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知道呼救法、周旋法及勇敢抗争都是防范侵害的有效方法,了解常用的呼救电话号码;*女生在处世时更应确立高度的警惕性,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五、教案重点、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设想、措施。
教案重点、难点:防范不法侵害、提高警惕的必要性,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完成这一目标可用“小琪琪遭遇记”的事例,小凯文的聪明才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展开讨论和辩论赛等方式实现。
六、教法及教具:教法可用情景教案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
2.4.1 公民基本义务一.选择题(共7小题)1.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某学校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同学们通过活动认识到: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我们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因此()①国家安宁和民族团结需要我们共同去维护②一言一行都要遵从汉族的风俗习惯③各族人民要平等相处,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④维护民族团结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行扶助政策,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加大力度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①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稳定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④有利于加快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作为我们未成年人,下列行为你认为不妥的是()A.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B.面对各种制造民族分裂的凶恶犯罪分子,要勇于搏斗,不怕牺牲C.在学习及生活中与各民族同学相互帮助、友好相处D.积极学习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4.李雪陪同学田宁在一家电脑店买电脑,田宁付款时进行了以下对话,你认为正确的是()A.销售人员说:“不开发票,可以便宜200元.”B.田宁说:“不如给我们多打点折扣.”C.李雪说:“不开发票是偷漏税行为,违法.”D.销售人员说:“消费者是上帝,我们是为了让利给消费者.”5.“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
”习总书记的话告诉我们()①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团结、互助②各民族之间亲如一家,民族差别已经消除③维护民族团结是国家的事情,与我们中学生无关④要自觉拥护和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6.父亲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让正在上初一的小梅辍学,小梅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利B.遵守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C.跟父亲回家,早早步入社会,为家庭减轻负担D.向老师求助,帮助劝说父亲,争取取得父亲的同意继续上学7.税收是()①支撑国家建设的资金保障②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③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④是国家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
【教学内容】第十课《谁为我们护航》【教学目标】1.了解未成年人的含义,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
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
初步了解未成年人所拥有的各种权利的含义、内容和存在形式。
2.初步理解与权益相对的概念——义务,并能认识两者密切的关系。
3.学会正确分析发生在自己生活周围的各种权益侵害问题。
4.初步培养权益意识,能够初步分析、归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未成年人的含义,我国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
未成年人所拥有的各种权利的含义、内容和存在形式。
理解与权益相对的概念——义务,并能认识两者密切的关系。
学会正确分析发生在自己生活周围的各种权益侵害问题。
初步培养权益意识,能够初步分析、归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难点】与权益相对的概念——义务,学会正确分析发生在自己生活周围的各种权益侵害问题。
初步培养权益意识,能够初步分析、归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1.家庭保护:导入:可以从“家庭与自己的关系”的讨论入手,引入个人在家庭里获得的保护。
关于“日记”的讨论彩开放的方式,不限定评价标准、答案与范围。
介绍相关法律,并在进行法制观念教育时,将学生与父母关系、同学关系等道德两难问题作初步解释。
请学生评析正文后续,“妈妈”和“我”的反应及一些同学的评论。
辍学风波参考案例:几年前,一位家住甘肃的农民,见到村子里外出打工的青年都挣了钱,使家庭生活因此而富裕了,于是他就要自己正上八年级的儿子退学出去打工,并且未经儿子同意就到学校去办了因病休学的手续。
他认为,反正初中毕业后也考不上高中,还不如早点儿去挣钱。
就这样,他的儿子初中还没有上完就离开了学校。
一份呼吁书:呼吁书表明父母整天与麻将为伍,没有心思和精力履行对孩子的抚养、监护和教育的义务及职责。
不履行对子女应尽义务的家长是应负法律责任的。
学生结合教科书中提供的事例,联系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讨论遇到类似的问题和情况应该怎么办?2.学校保护:导入:参照教科书中所列案例“上课的权利”以及第一3.社会保护:谁在雇用童工案例:14岁的农村姑娘小丽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加上自己也没有信心学习,因此父母让其辍学在家,辍学一个月后母亲让小丽到城里的一个亲戚家做保姆,在亲戚家里每天就是打扫打扫卫生、洗洗衣服、买菜做饭等一些家务活,亲戚对小丽不错活也不累而且每月还给小丽400元的工钱,小丽对此也感到很满意。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二框题《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设计依据教材依据:《法律保障生活》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的第二框题内容。
本节课内容由“法律的特征” “法律的作用” 两目组成。
通过法律和其他行为规范的对比,阐释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结合与人们公共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法律规定和生活中食品浪费、食品安全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法律的作用。
课标依据:本节课立足现有教材内容,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依据2022版课程标准“法治观念”核心素养中的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及特征。
根据心得国情、教情、学情,大胆整合,与时俱进。
学情依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意识的培养。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初中学生一提起法律,可能更多的联想到法律的威严、强制性,很少能想到法律的保障作用;有的学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实施了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却浑然不知,缺乏法律意识。
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律意识,明确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意义十分必要。
方法依据:目标设计教学目标:L通过对粮食浪费问题的探究,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从而逐步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素养。
2.通过对反食品浪费法的学习,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素养。
3.通过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入探讨,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法律的作用,从而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素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法律的特征及作用确立依据:由于初中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社会经验有限,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比较片面。
认识法律规范的特殊性及其作用,有助于学生尊重法律、自觉遵守法律,坚定捍卫法律尊严。
【教学难点】法律的特征确立依据:对于青少年来说,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性,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本身就有难度。
七年级上册第九课《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三案设计制作人:周俊平审核人:王红霞制作时间:2015年1月【学习目标】1、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2、通过情景体验、小组讨论等方法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3、通过学习,体会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
树立依法维权意识,增强学法、用法的主动性。
自学案【自主阅读课本,轻松搞定基础】1、保持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2、对于女生来说,保持、、,是保护自我的防护衣。
3、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依靠自己的迅速而准确的作出判断,采取的方法与其斗争。
4、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保持冷静,。
遭遇不法分子侵害,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没有能力将其制服,可以采取“”、“”、“”等及时脱身。
5、要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后果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保住最大的。
6、青少年学会自我保护,不仅需要有保护自己的和,而且要有保护自己的和。
7、我国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当权益受到侵害时,。
探究案【小组合作探究,彰显集体智慧】1、(1)故事一:通过网上聊天,初一学生小青认识了网友QQ侠,两人都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
当QQ侠向小青介绍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基本情况”后,小青也毫无保留地把姓名、学校、家庭电话、家庭住址、兴趣爱好等真实信息告诉了QQ侠。
不久,小青家被盗,而作案者正是QQ侠。
思考:为什么被盗窃的是小青家?网上交朋友需要注意些什么?(2)故事二:得知偷盗自己家的正是自己心底得意的好友,小青伤心极了,放学回家路上,她一个人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正低头伤心时,迎面走来几个索要保护费的不良青年……问题:请你根据自己的猜测和想象,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这个故事续写结尾。
(3)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青少年为什么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4)在我们周围还存在着哪些侵害(可从学校、家庭、社会和自然灾害等角度思考),如果遇到,我们应该怎么做?巩固案【新知需要巩固,做题助我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生活是美好的,但又是复杂的,我们的周围也可能出现各种侵害我们权利甚至生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