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11年年末回顾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5
这些年来,各种极端天气灾害层出不穷,而各种“百年一遇”、“五十年一遇”等对灾害的描述性词汇也在各种媒体上屡见不鲜,我不是末日论者,但目前地球的资源消耗情况并不乐观,人类的未来可虑啊。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一般情况下,闪电不会袭击同一个地方。
但是,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布凯克的一个地方于2012年4月遭到壮观闪电的连续袭击,而且持续了超过11分钟。
2009年11月8日拍摄的图片,洪水中一块陆地的航拍图,这块洪水中仅存的陆地上有一些车辆和牲畜。
年度雨季来临,马来西亚北部Rantau Panjang发生洪水,数百村民临时撤离。
2010年8月30日,缅甸,勃固:缅甸首都仰光北部遭遇暴雨侵袭,勃固河水上涨导致部分低洼地区被洪水淹没。
图为洪水中的小男孩与他的狗狗。
奥地利洛弗市经历了一场罕见的雷暴天气,天空中落下了无数巨型冰雹。
这位市民捡起了许多像鸡蛋大小的冰雹。
龙卷风袭击美国大拖车被卷飞2012年4月3日,破坏力强大的龙卷风席卷了美国中南部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和沃斯堡都市地区,龙卷风中心所过之处将卡车卷到空中、撕毁民居房顶,使拖拉机和重型挂车散落到高速公路和停车场。
据当地电视台画面显示,龙卷风中心地区形成大型的深色漏斗云,学校巴士、卡车和火车车厢被龙卷风刮得团团转,一辆拖车被抛到空中约30米高。
2008年9月7日,海地卡巴雷村,Frantz Samedi的5岁的孩子Tamasha Jean的已经毫无生命迹象的尸体和其他死亡孩子的尸体一同被装上一辆卡车。
他们都死于艾克飓风。
2010年3月19日到20日,中国16个省市自治区经历了较强的沙尘暴天气。
与此同时,中国的邻国韩国和日本,也遭遇了这场沙尘暴。
韩国气象厅称,自2005年开始仪器观测沙尘浓度以来,20日席卷韩国全境的沙尘暴是最严重的。
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日本。
受此影响,日本多数城市能见度降到2公里以下。
2012年3月,美国五大湖区向南到墨西哥湾沿岸遭到多次强风暴的袭击,学校建筑物顶部被揭开,监狱围墙被掀倒,消防站被夷为平地,许多居民住所和商业设施遭到破坏。
人类移居其他星球,可行吗? 人类移居到外星球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唯一的途径是尽快向外太空移民。
因为,“我们正进入历史上一个愈加危险的时代。
我们的人口正迅速增长,对这颗行星上有限的资源的需求量正处于指数级的增长当中,与此同时我们的技术也越发先进,改造环境以使之适应人类需求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然而我们的体内仍然有着出于生存本能的最原始的自私和攻击性的基因本质。
在未来数百年间人类将很难避免遭遇重大的灾难,更不要说是未来数千或数百万年间了”。
发现地球以外的宜居星球也许是对霍金提议的回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2011年12月5曰宣布,他们发现了一颗太阳系外行星。
这颗行星被命名为开普勒-22b,与地球环境相似,可能适宜人类生存。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声明是迄今以来对包括霍金在内的一些人提出的移居地球以外星系的比较正面的回应之一,此前,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其他一些天文、航天航空专家也提出过人类有可能移居火星、月球等星球。
那么,现在发现的开普勒-22b是一颗什么样的行星,是否与地球完全相同或相似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作了一些初步的介绍。
开普勒22b行星位于宜居-带内,宜居带是指行星距离恒星远近合适的区域,在这一区域中,恒星传递给行星的热量适中,行星表面既不太热也不太冷,因此可能适合人和其他生物生存。
另外,开普勒-22b属于另一个恒星系,它在这个恒星系中的位置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相似,开普勒-22b围绕恒星公转的周期是290天,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365天。
研究人员据此推测,开普勒-22b表面平均温度大约是22摄氏度。
另外,开普勒-22b的直径为地球的2.4倍,其体积介于海王星与地球之间。
研究人员目前认为,这颗星球表面可能被海洋覆盖,而这种海洋可能与地球海洋相同,因此开普勒-22b“可能适宜生命生存”。
此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指出,人类可以移居地球以外的宜居星球不止开普勒-22b一个,而有可能超过1000颗。
张力 王妍(山西警察学院)美国以商业航天推进国际空间站的做法及启示自21世纪以来,为应对航天飞机退役,国际空间站(ISS)货物运输无法保障的挑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组织实施了商业轨道运输服务/商业再补给服务项目,并分两轮选择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和诺格公司(Northrop Grumman)作为商业合作伙伴,初步打造安全、可靠和低成本近地轨道的往返运输系统。
本文总结了NASA以国际空间站为需求,培育近地轨道商业航天企业,强化国际竞争力,恢复往返国际空间站货运能力的经验做法。
1 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增长,资本市场的持续繁荣,以可回收商业火箭发射、低轨道卫星互联网星座组网、亚轨道空间旅游、商业遥感卫星组网等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应用模式不断涌现,全球商业航天进入以商业运载火箭发射向商业航天产业本文系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2020405)资助。
于商业货运伙伴,需要商业运货伙伴的COTS/CRS 开发工作取得成功,为ISS 提供货物补给。
总体来看,NASA 实施COTS/CRS 的历史背景是为了避免美国飞机退役后,美国进入近地轨道的太空能力被削弱的风险,探索近地轨道商业化发展的道路,以期通过利用私营公司的能力,确保美国在近地空间商业航天的竞争力,为下一步全速前进重返月球、探索火星等深空任务提供具有强竞争力和低运营成本的近地空间集结点。
COTS/CRS 项目的目标[5]包括三方面:一是加快实施美国太空探索政策,以政府投资的方式刺激商业太空产业;二是促进美国私营企业参与ISS 建设,保障空间运输能力,以实现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地进入近地轨道;三是创造向政府和私营部门客户提供往返ISS 的商业化市场环境,改革当前传统航天重大工程的组织实施模式。
在COTS/CRS 财政预算中,8亿美元用于ISS 的商业货物运输演示,并投资5000万美元用于ISS 的商业乘员发展计划。
航天知识问答题一、选择题1、人类火箭的故乡是哪个国家?BA、美国B、中国C、德国D、日本2、、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是()AA、天宫一号B、神舟一号C、长征一号D、东方红一号3、、2011年11月13日,天宫一号与()第二次交会对接。
CA、神六B、神七C、神八D、神九4、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BA、西昌B、酒泉C、太原D、文昌5、天宫一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步第()阶段AA、二;二B、三、二C、一;二D、二;三6、以下除哪些人外,均为中国早期航空就、事业发展建立基础(C)A、冯如B、林福元C、莱特兄弟D、谭根7、我国于1970年4月(C)日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
A. 1B. 8C. 24D.128、我国用于发射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名叫(B)。
A. 长征2号EB. 长征2号FC. 长征3号乙D.长征4号E9、我国是世界上第(B)个建立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A. 二B.三C. 四D.五10、以1910年8月,由(A)在北京修建了中国第一个机场。
A、刘佐成李宝浚B、冯如泰国镛C、聂凤智林福元D、戴安国蔡克11、世界上第一枚巡航导弹是由(C)生产的A、美国B、日本C、德国D、前苏联12、航空运输中,危险品是由(C)规定并公布的A、中央军委B、机长C、民航主管部门D、机场负责人13、下列哪家航空公司不属于1949年钱的中国三大航空公司(D)A、中央航空公司B、民用航空运输队C、中国航空公司D、大华航空公司14、下列不属于我国核战略特点的是(D)A、防御性B、报复性C、有效性D、无限性15、我国研制发射的返回式卫星是(A)轨道卫星。
A. 近地B. 太阳同步C. 地球同步D.月球16、人造地球卫星按运行轨道通常分成几类? CA. 1类B. 2类C. 3类D.4类17、失重条件下航天员怎样刷牙? CA. 用普通漱口杯刷牙,将废水吐到水池里面B. 用特制吸管吸水,将废水吐到水池里面C. 用特制漱口杯,将废水吐到卫生纸上D. 用水袋中的水刷牙,将废水吐在马桶里18、目前卫星上主要采用哪种电源?BA. 化学电池B. 太阳能电池C. 核电源D.普通电池19、地球同步轨道发射的理想地点是哪? cA. 南极B. 海边C. 赤道D.北极20、般通信卫星相比,军用通信卫星有哪些优点? cA. 质量大、容量大B. 采用交叉链路、星上信号处理等新技术C. 保密性强、灵活机动、抗干扰21、下不属于海军航空兵的是(D)A、轰炸机部队B、反潜艇部队C、歼击机部队D、装甲车部队22、电磁波包括 CA. 射电波,红外线B. 射电波,红外线,可见光C. 从波长最长的射电波到波长最短的γ射线23、我国航天事业创建50 周年是(). AA、2006 B 2007 C、2008 D、200924、我国的航天事业是从( )起步的. AA.自主研制 B 向外国购买技术 C. 仿制导弹25、1956年10月8日,在_______的筹划和_______的组织下,我国成立了研制导弹的专门机构。
深空探测火星探测器和卫星项目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其中,深空探测火星探测器和卫星项目无疑是引人瞩目的成就之一。
火星,作为地球第二个最相似的行星,一直以来都吸引着科学家深入探索。
在本篇文章中,将向您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火星探测器和卫星项目。
1. 火星探测器项目:火星科学实验车(Curiosity)火星科学实验车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2011年发射的火星探测器,也被称为“好奇号”探测器。
它是当前最大、最复杂的火星探测器,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行长期火星探测的机器人。
“好奇号”搭载了一系列高科技仪器,包括地质学工具、化学实验室以及用于寻找迹象的地下水以及火星上是否有宜居条件的仪器。
它的主要目标是研究火星是否曾有利于生命存在的环境,并收集火星表面的岩石和土壤样本。
通过分析这些样本,科学家可以了解火星的地质历史、水文学和大气学等方面的信息,揭示这颗神秘星球的过去和未来。
2. 火星卫星项目: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ars Orbiter Mission)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是印度航天研究组织(ISRO)于2013年成功发射的一颗火星卫星。
这是印度首次尝试火星探测,也是世界上第四个实现火星探测的国家。
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研究火星的大气层和表面地质,以提供更多关于火星历史和任务未来发展的信息。
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搭载了多项科学仪器,包括高分辨率照相机、光谱仪、大气分析仪等。
它通过对火星表面和大气进行观测,收集数据以分析火星的气候和地质特征,并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液态水等生命前提条件。
此外,该卫星还能够提供火星的高分辨率图像,为科学家们提供火星表面的更多细节。
3. 火星探测器项目:火星2020(Mars 2020)火星2020是美国NASA计划于2020年发射的一款火星探测器。
与火星科学实验车不同,火星2020将目标聚焦在火星上的生命迹象。
它将搭载一台名为“火星侦察者”(Mars Helicopter)的直升机,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火星上飞行。
2011国际新闻2011年是不平静的一年,本图集回顾了“阿拉伯之春”风潮、日本大地震以及世界人口突破70亿等给世界带来深远影响的事件。
1月14日,“阿拉伯之春”风潮愈演愈烈,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离职前往沙特阿拉伯。
2月4日,缅甸联邦议会选举吴登盛为总统,缅甸开始迈向实行总统制的新时期。
2月11日,穆巴拉克辞去埃及总统职务,埃及开始向民主政治迈进。
3月11日,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及核泄漏事故。
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此后多国联军开始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
4月29日,英国王位第二顺位继承人威廉王子隆重迎娶凯特·米德尔顿。
5月1日,“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被击毙。
5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因涉嫌性侵犯被捕。
6月2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在2012年夏季结束前从阿富汗撤军3.3万人。
10月21日,奥巴马宣布年底前撤离全部驻伊美军。
7月21日,“阿特兰蒂斯”号完成谢幕之旅,美国为期30年的航天飞机项目正式落幕。
7月22日,挪威发生爆炸和枪击事件,“独狼”凶手布雷维克共造成77人死亡、80多人受伤。
7月31日,美国会两党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美国得以避免债务违约。
7月,非洲东北部的“非洲之角”地区遭遇60年罕见大旱。
图为7月11日,在世界上最大的难民营、肯尼亚达达阿布外的达伽哈莱(Dagahaley)难民营8月份,英国多个城市发生骚乱。
一名男子遭警方射杀引发抗议,随后集会演变为大规模骚乱,大量建筑物和车辆被烧,商店遭洗劫。
9月24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推举总理普京参加2012年总统大选。
9月份,科学家宣布发现“超光速中微子”,相对论受到挑战。
10月5日,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病逝。
10月20日,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被俘身亡。
10月份,美国纽约“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持续蔓延。
10月份,世界人口达到70亿。
10月份,泰国遭遇巨大洪灾,全球供应链受损。
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由全球位网民共同编写而成。
共计 词条, 文字。
∙ 首页∙ 百科 ∙ 图片∙ 任务 ∙ 小组∙ 论坛 ∙ 百科建站 ∙更多 ∙ 帮助∙ 快速了解| ∙ 注册| ∙登录|∙ ∙ ∙∙搜索排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相关图片 编辑词条 参与讨论所属分类: 美国 航天飞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是一个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负责太空计划,于1957年创立。
目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年度预算为160亿美元,总部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视野是 “改善这里的生命,把生命延伸到那里,在更远处找到别的生命”。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目标是“理解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行星;探索宇宙,找到地球外的生命;启示我们的下一代去探索宇宙”。
在太空计划之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进行长期的民用以及军用航空宇宙研究。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被广泛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太空机构的领头羊。
目录[隐藏]∙• 概况∙• 科研活动∙• 组织机构∙• 组成∙• 太空竞赛∙• 计划∙• 现状与将来∙• 参考资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概况研究项目1958年10月1日,美国正式把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 NACA) 改组为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原来的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在1915年成立,它之所以要改组成国家航空航天局,是为了扩大这一机构在航天方面的职责,以加速实现美国赶上苏联卫星的计划。
根据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1958年4月2日向国会提出的咨文,成立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目的是:①扩大人类对大气层和宇宙空间方面的知识。
②改进飞机的用途、性能、安全性和效率。
③发展能携带武器、设备和生物进入宇宙空间的飞行器。
④保持美国在航空和空间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
⑤向政府部门提供有军事价值或军事意义的研究成果。
⑥与其他国家合作,从事空间研究成果的和平利用。
⑦最有效地利用美国的工程力量,以及避免设备建设的重复。
航空科学技术Aeronautical Science &TechnologyMay 252021Vol.32No.051-6美国NASA 结冰试验设备体系综述战培国*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绵阳621000摘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格伦研究中心拥有世界最完备的飞机结冰研究试验设备体系。
本文归纳总结了NASA 结冰设备体系组成,主要包括IRT 风洞、PSL-3发动机实验舱、“双水獭”结冰研究飞机、数值计算工具和基础研究风洞等;阐述了IRT 风洞和PSL-3发动机试验舱两座核心设备结冰模拟能力发展情况;分析了NASA 结冰研究设备能力拓展策略。
研究表明,NASA 已从过冷小水滴为代表的传统结冰研究向过冷大水滴和以冰晶为代表的现代结冰研究发展;同时,NASA 结冰试验设备体系也进入以IRT 风洞和PSL 发动机实验舱为核心的双核心时代。
本文旨在为国内飞行器结冰研究领域设备体系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结冰风洞;发动机结冰设备;结冰设备体系;结冰中图分类号:V211.74文献标识码:ADOI :10.19452/j.issn1007-5453.2021.05.001飞机结冰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但直到20世纪40年代中叶,才真正开启了地面结冰试验设备主导飞机结冰研究的时代。
在长期的飞机结冰研究发展历程中,美国陆续经历了各种结冰研究设备,逐步形成了当今世界最为完备的飞机结冰试验设备体系。
随着人们对航空安全水平要求的提高,航空管理部门扩大了飞机结冰适航气候条件范围,飞机结冰研究条件开始从过冷小水滴向过冷大水滴和冰晶扩展[1],这促使结冰试验设备模拟能力向更高水平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大型结冰风洞,开始建立飞机结冰试验研究体系。
本文通过梳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结冰试验研究设备体系构成,简述其核心结冰试验设备发展动向,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飞机结冰试验研究领域设备建设。
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简称。
总部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政府机构,负责美国的太空计划。
1958年10月1日NASA正式成立,以取代其前身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目标是了解宇宙、太阳系及地球起源,建立由人操纵的航天站。
其建立主要是对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枚人造卫星“史泼尼克”号做出的反应。
当时所有国防部之下非军事火箭及太空计划在总统行政命令下一起归入NASA,包括正在进行的先锋计划和探险者计划,以及美国全部科学卫星计划。
原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的3个实验室:兰利研究实验室、刘易斯研究实验室、艾姆斯研究实验室编入NASANASA以拥有46年历史的研究机构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的四个主要实验机构与其中80名成员改组而成。
Nansa研究任务有由在战后迁移美国的前德国火箭专家沃纳·冯·布劳恩所领导的德国火箭计划,阿波罗登月任务,“天空实验室(Skylab)空间站,以及后来的航天飞机。
国际空间站等。
NASA被广泛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太空机构的领头羊。
据国外媒体报道,nasa在可居住行星区域发现了一颗蓝色可居住行星,且围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星球沿轨道旋转。
据了解,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望远镜在2012年就以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速率发现了一个“新世界”。
但这次发现的可居住“超级地球”却是迄今为止第一颗,因为它是天文学家发现的第一颗巨大的岩石行星,其地表温度约为78度华氏温度,与地球春季的气温相似。
NASA不仅仅致力于正常的外太空研究而且还进行“寻找外星人的计划“,其中包括开普勒计划和SETI计划。
开普勒计划:NASA的艾姆斯(Ames)中心提出,致力于凌星观测。
这架口径1米的空间望远镜监测10万颗主序星。
NASA于2007年启动该计划。
SETI是正在进行中的计划,试图搜寻外星生命。
以美国为基地,塞提计划专注于接收并分析来自太空的讯号,主要是在电磁波谱的无线电波范围,寻找可能是由智慧生命发出的非随机形态。
Journal of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国际航空航天科学, 2019, 7(3), 86-95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9 in Hans. https:///journal/jasthttps:///10.12677/jast.2019.73011Summary of the Cabin Structure of ForeignHeavy Launch VehicleJiujiu Lv, Xiuyan Zhang, Ye Yang, Youwei Li, Song LiCapital Aerospace Machinery Company, BeijingReceived: Sep. 1st, 2019; accepted: Sep. 18th, 2019; published: Sep. 25th, 2019AbstractThe research and launching of heavy launch vehicle are the embodiment of a country’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the cabin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ocket. The structure of heavy launch vehicles that have successful launched and are researching is em-phatically analyzed. The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abin structure and material are briefly introduced.KeywordsHeavy Launch Vehicle, Cabin Structure国外重型运载火箭的舱段结构概述吕九九,张秀艳,杨烨,李宥玮,李松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北京收稿日期:2019年9月1日;录用日期:2019年9月18日;发布日期:2019年9月25日摘要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和发射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舱段结构是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分析已成功发射和正在研制的运载火箭结构,简要介绍了各国重型运载火箭的发展趋势及舱段结构和材料的发展趋势。
专题1地球的宇宙环境-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训练】一、单选题摄影中的长时曝光技术,可以将移动物体的运动轨迹记录下来。
下图是一张使用长时曝光技术拍摄的星轨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非弧形轨迹是恒星的移动路线B.所有恒星视运动均顺时针运行C.图幅内恒星视运动角速度相等D.弧形轨迹圆心所在方向为正东2.此张照片拍摄的时长最接近A.0.5小时B.1.5小时C.2.5小时D.3.5小时2019春节上映了一部中国科幻片《流浪地球》,下图为该片剧照,讲述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
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人类暂时转入地下城生活。
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
但是把地球搬家的步骤也很繁琐: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自转;第五步,最近的适合居住的星系是4.2光年外的比邻星,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行星。
完成下面小题3.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宜的温度范围C.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D.适中的日地距离4.如果地球顺利泊入比邻星轨道,则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为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地月系5.在电影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地球大气被木星吸走一部分,并有可能地球撞向木星,除了这些危险,在靠近木星时以下哪个也是地球可能面临的A.被小行星撞击的几率增大B.没有大气的消弱作用白天地表温度越来越低C.遭遇变形金刚反派威震天的破坏D.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夜晚地表温度越来越高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地球的运动展开观测,并绘制了地球运动的图表。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6.下面四幅图是该小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的地球自转,正确的是A. B.C.D.7.该地理兴趣小组在当天20:00观测北极星,第二天再观测到北极星在同一位置应该是什么时间A.21时B.20时3分56秒C.19时56分4秒D.20时56分4秒据国外媒体报道,鲸鱼座τ星(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其中“鲸鱼座τ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11年年末回顾(一)[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网站2011年11月30日报道] 2011年,NASA开始为人类深空探索研制一种大推力火箭,帮助树立一个商业航天飞行和技术突破的新时代,更充分地利用了新近完成的太空站,取得了有关宇宙的重大发现,其中许多工作都将使地球生命受益。
“今年真的是人类探索太阳系进入新时期的起点”,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说,“与取得有关地球和宇宙的重大发现一样重要的是,激发和教育着新一代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工作,以及,正在通过NASA 9年以来首次审计改善(clean audit)使航天局保持稳固的财政基础的努力。
今年是整个NASA团队的里程碑之年。
”一、深空探索2011年,NASA走过了美国新型太空运输系统开发的几个里程碑,这一系统将作为美国未来人类太空探索工作的基础。
最初的决策是在5月底,NASA局长博尔登选择“猎户座”乘员探索飞行器作为将航天员送往低地轨道以远的航天器。
9月,博尔登宣布设计一种新型太空发射系统,这是一种大推力的运载火箭,可以将航天员送到前所未至的更远太空。
11月,NASA宣布计划在其与洛·马航天系统公司的合同中,于2014年初增加一次“猎户座”无人飞行试验。
探索飞行试验(EFT-1)经过两个临时轨道后,到达很高的地球轨道远地点,然后进行一次高能量的大气层再入,“猎户座”将降落于加利福尼亚海岸,并利用用于未来载人探索任务的作业方法回收。
今年一年,工程师们在斯坦尼航天中心对J-2X发动机进行了多次点火试验,在兰利航天中心对“猎户座”进行了多次水面溅落试验。
9月,NASA和ATK航天系统公司成功对Motor-3发动机进行了2分钟的全尺寸试验,这是航天局最大、最强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二、商业航天活动4月,NASA就航天局的第二轮商业乘员开发工作授予了四项航天活动协议,价值2.693亿美元。
每个公司获得2200万到9230万美元,用于发展商业乘员运输系统基本部分,如运载火箭和航天器,使系统部件的设计和开发成熟。
私家公司为蓝源公司、内达华山脉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波音公司,将致力于加速实现前往国际太空站的美国商业乘员运输系统,减小美国载人航天飞行能力的欠缺。
三、国际太空站向研究任务过渡11月2日,NASA和国际伙伴庆祝利用国际太空站建成永久人类居住点11周年。
在这一实验室中,进行了超过1400项研究和技术开发实验,许多实验正在推动医药、环境系统和对宇宙的认识。
NASA选择了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组织——CASIS来管理通过作为国家实验室的国际太空站美国部分的科学、技术研究。
2011年,机器人航天员-2——人类第一个类人机器人,以及用于试验在轨卫星服务的机器人技术的机器人燃料加注任务(RRM)被送至国际太空站。
为了准备2012年进行的首次国际太空站商业补给任务,NASA一直与太空探索公司和轨道科学公司密切合作,确保“龙”和“天鹅座”货运飞船设计和运行与太空站兼容。
系统集成活动还包括物理和运行界面验证、安全评估、接口软件试验、运行计划、乘员训练和任务仿真。
今年,NASA的2009届航天员培训班毕业,开始招收新一届航天员培训班。
这些新的航天员将推动国际太空站的站上研究,造福地球生命,开发用于探索太阳系的长期飞行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还将成为首批乘坐新一代商业运载火箭和新型大推力火箭前往深空的先锋。
四、航天飞机完成最后三次飞行,项目结束2011年,NASA航天飞机最后3次飞往国际太空站,航天飞机项目宣告结束。
2011年,NASA航天飞机项目以国际太空站最后3次飞行的方式宣告结束。
每次任务都携带了补给和装备,将使太空站机组人员维持到NASA新型商业补给服务提供商接手这一角色。
2月24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实施了STS-133任务,为ISS带去了意大利建造的“莱昂纳多号”多目标物资舱(MPLM)。
5月16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实施了STS-134任务,为ISS带去了物资和装备,以及阿尔法磁谱仪(AMS)。
7月8日,“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实施STS-135任务,进行了最后一次物资补给。
五、首席技术专家办公室加强航天技术计划的力度NASA首席技术专家办公室和NASA新设立的航天技术计划开始从构想向执行过渡。
航天技术计划通过投资转换技术,来降低成本,扩展未来航空学、科学和探索任务的外延。
这一计划包括超过1000个项目,绝大多数是通过竞争选出来的,涉及所有的技术领域和所有技术成熟度水平。
第一项技术开发任务是火星科学实验室再入、降落和着陆仪器(MEDLI)套件已经在11月搭载火星科学实验室发射了。
(六、技术奖学金NASA首席技术专家办公室从37所大学和高校选择了80位高水平的优秀毕业生,成立入职班,授予学术奖金。
这些学生将在各自的机构继续攻读航天技术学科相关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该计划目的是为国家储备高技能的工程师和技术专家,提升美国的竞争力。
七、火星上的重大发现2011年,NASA任务在火星上连续进行了一系列突破性研究。
这些发现将有助于为未来人类前往火星奠定基础。
NASA的火星侦察轨道器揭示在火星温暖季节可能有水流存在。
在春季末期向夏季过渡时,一些火星地表斜坡上出现了黑色、指装纹理,到了冬季这些纹理会褪色,来年春季重新出现。
对于反复观测到的这一季节性变化的成因,科学家们认为最好的解释是盐水流。
NASA火星探索漫游车项目在2011年继续取得新的发现。
机遇号漫游车在Endeavour撞击坑边缘找了矿石形成的明亮纹理,貌似水沉淀形成的石膏,对这一纹理的分析有助于认识火星上潮湿环境的历史。
NASA最新的火星探测器——火星科学实验室包括“好奇号漫游车”,11月26日搭乘宇宙神-5运载火箭发射,开始为期8个月的旅程,向火星上的“盖尔”撞击坑进发。
这台漫游者将搜索火星上曾经适宜生命生存的迹象。
八、“宝瓶座”卫星生成NASA首幅全球盐度分布图NASA在6月10日发射的新的“宝瓶座”卫星仪器,生成了它的第一张全球盐度分布图。
表面盐度是最新的海洋表面重要量值,即从太空进行全球观测,向科学家提供探索全球降雨、洋流、气候变化之间关系的新工具。
“宝瓶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详细程度对全球海洋进行连续观测,包括与主要河流流量有关的大片低盐度区域。
(九、首次完成太阳背面成像2011年6月,日地关系观测台(STEREO)首次捕捉到了太阳背面的全景图。
这些史无前例的全景图将促进对太阳和太空物理学的研究,有助于对以前的成像技术进行验证,并为太空天气预报的精确性和及时性做出了贡献。
该观测台于2011年2月就到达了太阳的另一端,但太阳的一小部分直到6月才进入它们的共同视野。
十、行星任务2011年是NASA的太阳系年,本年度发射了三次行星际任务,进行了一些重要的科学观测,一次小行星交会和一次彗星飞越。
2月,星尘-NExT连续两次经过坦普尔-1号彗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对比观测单颗彗星的机会。
3月,“信使号”成为第一个进入水星轨道的航天器,这项任务目前正在提供史无前例的水星地形图像,并加深了人们对水星内核和磁场的认知。
7月,“拂晓”航天器开始围绕环绕灶神星飞行,这是太阳系中第二大的小行星。
8月,“朱诺”航天器发射,这颗航天器的任务是绘制土星内层结构,并了解这颗庞大的气态行星是如何形成的,该航天器将在2016年飞抵木星。
9月发射的“重力恢复与内部实验室”(GRAIL)将从内到外研究月球。
11月发射的火星科学实验室携带着“好奇号”漫游车一起飞向了火星。
十一、“旅行者”号探测器来自人类深空最前哨的探测器——NASA“旅行者”号探测器的观察结果显示,太阳系的边缘可能并不是平滑的,而是充满了不稳定的磁泡。
利用一种新的计算机模型分析“旅行者”号数据,科学家们发现了太阳的远磁场由众多大约1亿英里宽的磁泡构成。
现在“旅行者”号与地球的距离已经超过了90亿英里。
十二、黑洞吞噬恒星NASA的“雨燕”卫星、哈勃天文望远镜和“钱德拉”X射线观测台共同研究了以往所观测到的最神秘的宇宙爆炸。
天文学家们此前从没有见过如此明亮、多变、如此高能量、持续时间如此之长的爆发。
通常,伽马射线爆发标志着一颗大恒星走向衰亡,向外辐射物质的时间不会超过数个小时。
天文学家很快揭示了“雨燕”J1644+57爆发的源头,这是一件极不寻常的事件造成的——一个苏醒的黑洞瞬间“撕碎并吞噬”了一颗恒星。
十三、开普勒望远镜确认第一颗在适居区域中的行星2011年,NASA开普勒任务确认了第一颗在适居区域中的行星。
适居区域是指液态水能在行星表面上存在的区域。
开普勒还发现了1000多颗新的行星。
这些行星中有10颗与地球体积近似,在适居区域中围绕自己的恒星运动。
最新确认的,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Kepler-22b在适居区域中部,围绕着与太阳相似的恒星运转。
这颗恒星的半径是地球的2.4倍,距离地球600光年。
十四、未来航空旅行NASA的航空创新者们在2011年继续探索管理航空旅行,建造油耗更低、更加环保的飞机,确保航空业卓越的安全记录的新方法,以求为未来飞行奠定基础。
NASA研究人员首次调查了喷气发动机燃烧可重复使用生物燃料对机场所在地空气质量的影响,发现与当前的喷气燃料相比,所释放的有害微粒量大大减少。
NASA航空技术研究人员还开发了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有效选择航线的新方案,每年因天气原因造成的飞机延误高达70%。
十五、NASA打造在线媒体NASA官网第三次荣获韦比奖最佳政府网站。
NASA网站访问用户高达1.4亿人,获得了很高的用户满意度。
用户下载网页达到6.52亿次,视频点击量2700万次。
2011年,NASA拓展了与用户的交流,扩大了社会媒体的存在。
人们能从推特(Twitter)、脸谱(Facebook)、Flickr、Google+, YouTube等250多个位置找到NASA、NASA 的各中心、项目和计划。
十六、NASA教育办公室吸引科学和数学领域的学生NASA教育办公室成功地建立了多种合作伙伴关系,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参与者,以推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
美国史密森学会《空天杂志》发布2012年航天发展前景预测(上)[据美国史密森学会《空天杂志》2011年12月29日报道] 12月29日,美国史密森学会《空天杂志》刊载了对2012年航天领域发展趋势的预测文章,主要内容包括以下10个方面。
1.太空“俄罗斯化”。
由于美国航天飞机已经退役,所有宇航员都将搭乘俄“联盟”飞船飞往国际太空站(ISS),因此世界载人太空飞行将有点“俄罗斯化”。
2012年的任何一天里,国际太空站上的乘员有半数为俄罗斯人,剩余的三个席位由其他国际合作伙伴分享。
这在某些方面引起了些许不安,但这种情形是暂时的,此前也曾发生过。
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从“阿波罗”和“联盟”飞船太空飞行到使用航天飞机首次飞行期间,唯一的太空飞行目的地就是前苏联“礼炮号”太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