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82.23 KB
- 文档页数:1
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摘要:目的:就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某医院进行手术的患者200例,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
2组患者在既往史、病情程度、年龄、性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有可比性。
治疗组采用舒适护理法,而对照组采用一般医院对于患者传统的护理方法。
结果:100例治疗组满意人数99例,满意度为99%,而100例对照组满意人数82例,满意度为82%。
结论:实施舒适护理的患者在社会、心理、生理上达到较为愉快状态,取得了明显改善。
关键词:手术室;舒适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80-01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舒适护理完善并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为人性化护理的真正实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并且可以使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缩短治疗时间, 减少不适,获得了相关疾病知识[1]。
手术室是医院的高技术、高风险、高强度工作的一个科室,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安全管理、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护理工作与专科病房护理不同。
手术室人员流量大,接触面广,急诊手术多。
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显得更加重要[2]。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某医院进行手术的患者200例,年龄为20岁-35岁;其中妇手术76例,骨科手术64例,外科胆囊切除术20例,泌尿科手术30例,胸科手术10例。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
2组患者在既往史、病情程度、年龄、性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有可比性。
2 方法治疗组采用舒适护理法,而对照组采用一般医院对于患者传统的护理方法。
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效果
舒适护理是指在提供医疗护理的基础上,注重患者的心理、感觉和需求,旨在提高患
者的舒适感和满意度。
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效果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焦虑和
痛苦感,促进术后康复。
手术室护理中应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在手术前,护士
应耐心地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对手术的担忧和疑虑,消除不必要的恐惧感。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应向患者解释操作步骤和预期效果,保持良好的沟通,使患者感到安心和放松。
手术室护理中应注重患者的感觉需求。
手术室环境通常较冷,患者会感到冷和不适。
护士可以为患者提供暖室设备,如电热毯、热水袋,以保持患者的体温适宜。
为患者提供
柔软的枕头和毛毯,给予舒适的感觉,缓解手术室的紧张氛围。
手术室护理中应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
手术室内患者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
导致肢体麻木和压疮。
护士应经常检查患者的姿势,并及时调整,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
在手术室内需要使用药物进行麻醉或止痛,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合理使用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手术室护理中应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和尊严。
在手术准备和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被
脱去衣服和裸露身体部位,这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尴尬和不适。
护士应尽量在患者感到尴尬
时给予安慰和支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在其他人面前揭开患者的“秘密”。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目的:讨论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效果观察及临床应用。
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舒适护理)98例及对照组(常规护理)62例,对比两组间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满意度及信任度比例分别是85.7%、95.9%,而对照组分别为85.5%、87.1%,观察组明显表现出优势。
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并发症为3.1%,低于对照组的9.7%。
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可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与临床工作的满意度及信任度,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舒适护理;手术室;常规护理手术室的护理是针对手术和麻醉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的功能紊乱而采用的各种护理措施。
而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从生理、心理到社会、灵魂上达到愉快状态,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
手术室的整体舒适护理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2]。
笔者所在医院在手术室应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两种方法进行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60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真实,根据临床资料统计,分为观察组98例,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男56例,女42例;对照组男42例,女20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方式及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常规护理:术前遵医嘱认真做好术前检查,清洁皮肤并认真填写护理记录,将患者X线片、CT片及其他与手术相关药物及器具带进手术室,患者眼镜或其他贵重物品交与家属保管;核实患者姓名、床号及手术名称,将患者送入普通病房或ICU,根据手术部位及麻醉方法等正确安置患者体位,注意体液的平衡,认真记录出入量及填写处理记录。
舒适护理:术前加强访视,掌握患者一般资料;术前1d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介绍手术医师及手术目的,解答患者及家属关心的手术问题,安抚患者使其对手术成功充满信心,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手术;手术当天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及手术通知单、安排表,确认无误后将患者送入手术室,根据手术要求正确安置患者体位,使患者尽量感到生理上舒适;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的脉搏、呼吸等,确保输液或引流导管的通畅,并向病房的护理人员交接患者手术情况,及时和患者家属沟通,告知手术情况,使患者保持积极心态迎接治疗[3]。
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操作越来越复杂和精细,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日益重要。
手术室一直是医院最关键的部门之一,其中护理人员的工作尤为重要。
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如何运用舒适护理效果是值得重视的。
舒适护理效果可以缓解病人的手术恐惧情绪,促进恢复,更好地维护病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舒适护理的基本概念什么是舒适护理?舒适护理是为病人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和体验,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从而提高病人的治疗满意度和康复效果。
舒适护理的核心理念是人性化、关怀和尊重。
在手术室护理中,护士可以通过音乐、气味、灯光、色彩等方式来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从而使病人感到放松和愉悦。
同时,护士还可以通过言语、身体语言、接触等方式传递关怀和尊重的信息,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护理关系,增强病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舒适护理的作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许多作用。
首先,舒适护理可以缓解病人的手术恐惧情绪,使其更加放松和舒适。
许多病人在手术室里会感到紧张和害怕,这将导致许多负面情绪和生理反应。
通过运用舒适护理,护士可以在病人心理上消除恐惧和疑虑,放松病人的神经和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和呼吸。
其次,舒适护理可以缓解手术后病人的疼痛和不适感。
手术后疼痛是病人不可避免的生理反应,严重影响病人的恢复和治疗效果。
通过运用舒适护理,护士可以在病人心理上减轻疼痛和不适的感觉,缓解病人的焦虑和痛苦,促进病人的恢复和康复。
最后,舒适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治疗满意度和康复效果。
病人在手术室中获得的服务质量和体验将直接影响其对医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通过运用舒适护理,护士可以为病人提供个性化、温馨、安全的护理服务,增强病人对医院的信任感和治疗效果。
如何运用舒适护理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不仅包括护士行为表现,还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和设备来实现。
首先,通过音乐、气味、灯光、色彩等方式来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
在手术室内使用恰当的音乐、气味、灯光等可以有效地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和不适感。
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效果手术室护理是医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负责为手术操作的成功提供保障。
而随着时代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手术室护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还要求其在手术室中发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是指在病人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符合病人生理、心理和精神需要的措施,防止或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和负面情绪,促进病人的康复和精神健康。
在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下面我们来谈一下在手术室护理中如何运用舒适护理,并取得最好的效果。
一、温馨关怀病人进入手术室,可能会感到非常紧张和焦虑,这时候护士的温馨关怀就显得尤为重要。
护士应该紧握病人的手,关切地询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让病人感到被关心和关爱。
护士还可以轻声细语地跟病人聊些家常,适当转移病人的注意力,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让病人感受到宁静和平安。
二、舒适环境手术室的环境要保持干净整洁,并且要做到温度适宜、湿度适度,让病人感受到舒适和安静。
另外,手术室还要保持采光良好,通风顺畅,这样可以避免手术室内形成污染和细菌滋生。
同时还要为病人提供舒适的床位和医用枕头,让病人躺得舒服并得到充分的休息。
三、饮食护理手术前的饮食护理也非常重要。
护士要告知病人手术前6-8小时内禁食、禁水,避免因为手术过程中出现呕吐等意外情况。
同时还要根据病人的口感和身体状态,提供符合病人口味的食物,避免因为进食产生病人不适。
四、药物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药物护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护士根据医生的处方,将药物按时按量给予病人,避免因为个体差异造成的不良反应。
另外,护士还要关注病人的用药情况和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替代药物,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五、心理疏导手术室护理中,心理疏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手术前的紧张、手术过程中的恐惧和疼痛,都会严重影响病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效果手术室护理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效果。
为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舒适护理效果逐渐被引入到手术室护理中,以期在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更好的舒适度和护理效果。
本文将从舒适护理的概念、作用原理、具体运用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舒适护理的概念舒适护理是指在护理实践中,通过创造一个温馨、愉悦、舒适的环境,使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感到舒适,以达到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和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护理方式。
手术室是患者最需要舒适护理的地方之一,因为手术室往往给人一种紧张、恐惧、陌生的感觉,这种情绪状态对患者的康复并不利。
引入舒适护理的理念和方式,有利于在手术过程中让患者更加舒适和放心。
二、舒适护理的作用原理1. 创造舒适的环境手术室内有时会因为光线过亮、温度过低、空气不流通等原因给患者带来不适感,这对手术的进行和患者的状态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舒适护理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保持手术室的温度、湿度和气味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注重室内气流的畅通和光线的柔和等。
2. 疼痛管理手术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因此在手术室护理中,对患者的疼痛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给予患者足够的镇痛药物和采取相应的疼痛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是舒适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3. 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关心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心理抚慰和安慰,主动和患者交谈,指导他们适当调整体位和呼吸等,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和温暖,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达到舒适护理的目的。
三、舒适护理的具体运用1. 提前准备好手术室环境在手术前提前准备好手术室环境,包括整理手术仪器、备好所需药品和器械等,确保手术室内的环境整洁、有序,为手术进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 细心照顾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细心照顾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保持手术室的安静、温馨,根据患者的状态婉言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减缓手术前的恐惧情绪。
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13-07-16T17:29:34.2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3期供稿作者:高丽霞[导读] 术中护理:平稳的把患者送到手术床上,麻醉时,帮助患者维持体位不动,轻声平静地告诉患者会有什么感觉。
高丽霞(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煤电集团职工总医院手术室 030053)【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210例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
结果本组所有手术患
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通过舒适护理的运用,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心理和生理方面均有显著改善。
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达99.05%(208 /210)。
结论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彻底改变了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提高了患者心理、生理两个方面的舒适度,在手术过程中充满了信心,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舒适护理手术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301-02 所谓舒适护理(comfort care)指通过采取或强化一定护理措施使患者缩短和降低不愉快程度,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达到最愉快状态,这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护理模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改革的深化,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贯彻到护理工作中,将关爱患者的行为具体化,是当前护理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
手术最易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应激和心理反应,任何不愉快和消极反应都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因此手术室护理推行舒适护理意义重大,但如何正确、恰当地实施舒适护理,需要手术室护理工作者不断探索,现将我院自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0例均为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男117例,女93例;年龄18~74岁,平均38.15岁;普外手术65例,妇科手术58例,泌尿外科手术50例,手外科手术23例,骨科手术10例,眼科4例;其中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65例,脊髓麻醉121例,局部浸润麻醉64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访视:参加手术的护士进行术前访视患者,了解患者年龄、诊断、病变部位、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所需时间、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用和蔼的微笑、亲切的语言向患者作自我介绍及手术室环境介绍,针对不同的病例讲解成功的实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解除思想负担。
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尽量鼓励患者讲出心里话,尊重其隐私。
满足他们的心理舒适需求,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1.2.2 环境护理: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不允许有喧闹声。
一般室温控制在22℃~25℃,相对湿度为50%~60%。
采用全自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尽量控制噪音。
1.2.3 体位护理:在摆放体位前,准备好维持手术体位所需要的臂架、头架、布类、衬垫等,两上肢不宜过度外展,以避免损伤臂丛神经。
截石位时,搁脚端有海绵垫包裹,在患者小腿下垫中单,中单应先向腿内旋方向包裹,这样可避免腓总神经的损伤。
适当按摩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
1.2.4 术中护理:平稳的把患者送到手术床上,麻醉时,帮助患者维持体位不动,轻声平静地告诉患者会有什么感觉。
同时握住患者的手,这一简单的动作,无声的体态语言,会让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和体贴。
手术过程中不说与手术无关的话题。
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手术中出现的问题,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手术中发生的特殊情况,要实行保护性医疗制度,要镇静,独立、快速解决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护理问题,以免引起患者猜疑,增加心理负担。
1.2.5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时,帮助患者尽快麻醉苏醒,用温盐水拭去患者皮肤残留的消毒液和血迹,帮助患者穿好衣裤和盖好被单,在送患者回病房的时候注意保护手术切口及各种引流管,告知患者及家属报告手术的顺利结果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给予一定的术后指导,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卫生指导。
1.3 观察指标
术前患者询问其紧张、焦虑等心理压力是否较前有明显改变,测量血压、心率,以血压升高≥30mmHg,心率加快20%以上为血压、心率发生变化。
术后以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和(或)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和信任度。
2 结果
本组所有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通过舒适护理的运用,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心理和生理方面均有显著改善。
患者术前未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症状,紧张度亦得以缓解。
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达99.05% (208 /210)。
3 讨论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大致包括四个方面: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灵魂舒适,舒适护理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舒适护理只是一种理念倡导,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范化的内容,是一种责任心加爱心的延伸,要全面而认真地实施这种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一是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业务素质,尤其要学习应激学和心理学知识,要从提高患者舒适的目标上对护理工具、护理工作环节进行改进和创新;二是要注重技巧,如访视患者是重要环节,在访视中要注意鼓励患者讲出心里话,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但也要注意尊重患者隐私,谈话要集中在患者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多用激励性语言,尽量避免谈及意外和死亡等,访视时间也不宜过长,避免引起患者的紧张和疲劳。
总之,手术室中的实施舒适护理,不仅可降低手术应激反应,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得到很大改善,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而且能促进护士素质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充实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
在具体实施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相关措施,使护理服务的质量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