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油泵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6
齿轮油泵毕业设计齿轮油泵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它既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
在机械工程专业中,齿轮油泵是一个常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从齿轮油泵的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齿轮油泵的原理齿轮油泵是一种常用的润滑系统,其工作原理基于齿轮的旋转和齿间的间隙。
当齿轮旋转时,齿间的间隙会形成一片低压区域,使液体从低压区域被吸入,然后通过齿轮的旋转将液体挤出。
这样循环往复,实现了油液的输送和润滑。
二、齿轮油泵的设计要点1. 齿轮的选择:齿轮的材质和齿数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材质的选择应根据工作环境的要求,例如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齿数的选择则需要根据所需的输送流量和工作压力来确定。
2. 齿轮的配对:齿轮的配对是保证油泵正常工作的关键。
配对时需要考虑齿轮的模数、齿轮的啮合角、齿轮的啮合系数等因素。
合理的配对可以减小齿轮的磨损和噪音,提高油泵的效率。
3. 泵体的设计:泵体的设计需要考虑流体的流动性和泵的结构强度。
流体的流动性可以通过优化泵体的内部结构来实现,例如增加流道的流线型设计。
泵的结构强度则需要根据工作压力和载荷来确定,以确保泵体不会发生变形或破裂。
4. 密封系统的设计:密封系统是齿轮油泵中的关键部件之一。
合理的密封系统设计可以减小泄漏和污染,提高油泵的工作效率。
常见的密封系统包括轴封、密封垫圈等。
三、齿轮油泵的实际应用齿轮油泵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例如汽车发动机、工业机械等。
在汽车发动机中,齿轮油泵负责将润滑油送到各个润滑点,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在工业机械中,齿轮油泵常用于润滑系统,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
齿轮油泵的设计和应用涉及到机械工程、流体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毕业设计中选择齿轮油泵作为课题,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润滑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要点,并通过实际应用来验证设计的有效性。
总之,齿轮油泵是机械工程专业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课题综述1.1背景液压泵是整个液压系统的动力源部分,它把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在液压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
内啮合齿轮泵结构紧凑、尺寸小、重量轻、噪声小,流量和压力脉动小[1]。
由于内啮合齿轮泵的内外齿轮转向相同,相对滑动速度小,因而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而且内啮合齿轮泵允许使用高转速,可以获得较大的容积效率,因此内啮合齿轮泵的应用相当广泛。
目前,内啮合齿轮泵与其他类型的泵相比排量偏小,当要选用大排量的内啮合齿轮泵时,多采用双联泵或改用其他形式的泵。
为了充分利用内啮合齿轮泵的优点,又能满足一些液压系统对大流量泵的需求,开展了大流量内啮合齿轮泵的研究。
1.2国内外现状近年来,各国都比较重视内啮合齿轮泵的发展,而国内,认为其制造工艺比较复杂,且对油泵噪声控制要求不高,故生产和应用较少,仅生产摆线内啮合齿轮泵。
近几年,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始了内啮合齿轮泵的研究与开发。
目前,国内主要是上海机床厂引进美国V1CKERS公司产品生产的GPA型内啮合齿轮泵,内外转子间用固定月牙块隔开,无间隙补偿,排量1.76~63mL/r,额定压力l0MPa,转速范围500~3000r/min。
上海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生产的NB 系列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内外转子间用固定月牙块隔开,无间隙补偿,排量10~250mL/r,额定压力低压6.3MPa,中压12.5MPa,双级泵可达25MPa,额定转速1500r/min。
国际上,有德国VOITH公司产品,内外转子均为修正渐开线齿形,内外转子间用活动月牙块隔开,按出口压力分为中压泵21 MPa和高压泵33Mpa。
其中高压泵齿圈、齿轮端面都有间隙补偿,该泵机械效率、容积效率都比较高,排量3.5~250mL/r,转速范围400~3600r/min。
德国BOSCH公司生产的内啮合齿轮泵内外转子间用活动月牙块隔开,轴向端面间隙补偿,排量3.5~250mL/r,转速范围600~3200r/min。
还有日本的不二越公司、台湾全惫精机公司生产的中高压内啮合齿轮泵。
齿轮泵参数化设计方法与制造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液压、气动、机械等领域对于齿轮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齿轮泵作为一种基础和多用途液压泵,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液压系统中,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机械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目前,国内外对于齿轮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结构、性能和制造质量等方面,如何提高齿轮泵的性能,研究其制造技术以及参数化设计方法等问题已成为当前齿轮泵研究的热点。
二、研究内容:本文将重点研究齿轮泵参数化设计方法与制造技术,探讨齿轮泵性能的提高和制造质量的保障,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深入研究齿轮泵的性能参数对于泵的工作效率和液压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2、提出齿轮泵的参数化设计方法,探讨通过参数化设计实现齿轮泵的优化设计,提高其性能指标。
3、结合数值模拟软件,建立齿轮泵数值模型,对其流场和应力分布等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结果提高齿轮泵设计的准确性。
4、针对传统齿轮泵的制造工艺存在的问题,探究新型齿轮泵的制造技术,并进行制造工艺的研究和分析,提高齿轮泵的制造质量。
5、设计制造一种齿轮泵试验台,对齿轮泵进行实验研究,验证参数化设计方法和制造技术的有效性。
三、研究意义:本文将对齿轮泵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价值。
采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和制造技术研究,可以有效提高齿轮泵的性能指标和制造质量,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设计制造的齿轮泵试验台,可以为齿轮泵研究提供实验验证条件,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四、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齿轮泵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资料。
2、数值模拟法:通过建立齿轮泵的数值模型,对其内部流场和应力分布等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优化设计的方向和方法。
3、制造技术研究法:对于齿轮泵的制造技术进行研究,研究制造工艺和加工方式等,优化制造过程,提高制造质量。
泵方案设计开题报告泵方案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泵是一种将液体或气体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的设备。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泵广泛应用于供水、排水、农业灌溉、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增长,泵的设计和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高效、可靠的泵方案,以满足特定需求。
通过对泵的结构、材料、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创新的设计理念和解决方案,实现泵的性能优化。
三、研究内容1. 泵的类型与工作原理介绍不同类型的泵,包括离心泵、容积泵、轴流泵等,并阐述它们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比较各种泵的优缺点,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2. 泵的结构与材料选择分析泵的结构组成,包括叶轮、轴、密封件等部件的设计与选择。
讨论不同材料在泵中的应用,如不锈钢、铸铁、塑料等,以及它们的特性和适用环境。
3. 泵的性能参数与优化研究泵的性能参数,包括流量、扬程、效率等指标,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探讨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泵的性能,如改变叶轮形状、调整叶轮转速等方法。
4. 泵的控制与自动化探讨泵的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作用。
介绍常见的控制方式,如变频调速、PID控制等,以及它们对泵的运行效果和能耗的影响。
5. 泵的故障诊断与维护讨论泵故障的常见原因和诊断方法,如振动分析、温度监测等。
探究泵的维护策略,包括定期保养、故障预防等,以延长泵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可靠性。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当前泵设计的研究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成果,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数值模拟与仿真利用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进行泵的数值模拟和仿真。
通过建立合适的模型和边界条件,分析泵的流场、压力分布等参数,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性能。
3. 实验验证与优化设计实验方案,搭建实验装置,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比较。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优化泵的结构和工艺参数,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齿轮油泵及泵体仿真分析与应用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械电子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0年 3 月25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至少应包括1篇外文资料;对于重要的参考文献应附原件复印件,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后。
4.统一用A4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文献综述: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5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文献综述0前言齿轮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泵,以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自吸性能强等特点,被广泛用于采矿、冶金、建筑、航空、航海、农林等机械的中、高压液压系统中]1[。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地追求高质量的油泵,这一切都要求工程师在设计阶段就能精确地预测出产品和工程的技术性能,需要对结构的静、动力强度以及温度场、流场和渗流等技术参数进行分析计算。
这些都可归结为求解物理问题的控制偏微分方程式,这些问题的解析计算往往是不现实的。
近年来在计算机技术和数值分析方法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方法则为解决这些复杂的工程分析计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2[。
1有限元法(1)基本概念有限元法是将弹性连续体离散成为有限个单元的一种近似数值解法。
管式抽油泵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学生姓名:院(系):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 年月日要求1、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总体构想,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独立完成。
2、开题报告正文用A4纸打印,各级标题用4号宋体字加黑,正文用小4号宋体字,20磅行距。
3、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著录格式应符合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要求。
4、年月日等的填写,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要符合《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如“2005年2月26日”。
5、所有签名必须手写,不得打印。
1 课题的意义在全球范围内,从地层中开采石油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地层本身的挤压能量来举升原油,称自喷采油法;另一类是由于地层本身的挤压能量不足,必须人为地给地层中的石油补充能量, 才能将原油举升到地面, 称为人工举升采油法。
由于人工举升采油法一般是利用机械装置实现补充能量的, 因此也称机械采油法。
在机械采油法中,凡是利用抽油杆柱上下往复运动进行能源传递的抽油设备统称有杆抽油设备;否则称无杆抽油设备;而利用抽油杆柱旋转运动进行能量传递的井下螺杆抽油泵装置, 虽然也有抽油杆,但人们习惯上并不把它列入有杆抽油设备抽油泵采油系统作为油田主导采油工艺之一,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对油田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有杆抽油泵是有杆采油机械的最终执行部件,它的性能直接决定了采油效率, 常规型有杆抽油泵主要有三类:管式泵、杆式泵、套管泵。
管式泵下在油管底部,产液量大,检修时需将油管全部取出,作业量大,适合浅井及中深井。
杆式泵下在油管里边,产液量小,检修时只需将泵取出,作业量小,适合深井。
套管泵不用油管而将泵直接下在套管里边,适合高产浅井。
管式泵又称油管泵,特点是把外筒、衬套和吸入阀在地面组装好并接在油管下部先下入井中,然后把装有排出阀的活塞用抽油杆通过油管下入泵中。
衬套由材料加工成若干节,衬入外筒内部。
齿轮油泵的设计(Solid Edge V18)组员:张志波200910301342杨元200910301325何健200910301326讲解:杨元摘要:本课题是依据齿轮油泵的装配图为基础进行完善设计,应用进行了Solid Edge V18总体造型和部分零件的造型测绘及分析,以及齿轮油泵组成零件的绘制,并且完成了齿轮油泵重要零件的设计,绘制出齿轮油泵的零件图。
并对齿轮油泵材料的选择、齿轮的计算、公差配合、粗糙度及其技术条件与原则综合分析。
对机械零部件的绘制进行了详细的测绘和说明。
关键词:零件设计齿轮计算装配图零件图一、引言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齿轮油泵的设计人员早已经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如CAD.Solid Edge V18的利用)大大提高了设计本身的速度,缩短了齿轮油泵技术设计的周期。
而在生产为主的制造当中,以数控技术CAM为代表的制造技术业已深人到泵的生产当中。
齿轮油泵主要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的润滑系统中输送润滑油,适用于输送粘度为5×10-6~1.5×10-3m2/s (5-1500cSt),温度在300℃以下的具有润滑性的油料。
不锈钢齿轮泵,可输送无润滑性的油料、饮料、低腐蚀性的液体。
配用铜齿轮可输送低内点液体,如汽油、苯等。
本系列不锈钢泵除配置普通电机外,还可根据用户需要配置同规格的防爆电机。
齿轮油泵适用范围在输油系统中可用作传输、增压泵;在燃油系统中可用作输送、加压、喷射的燃油泵;在一切工业领域中,均可作润滑油泵用。
齿轮油泵内在特性的提升与追求外在特性。
所谓齿轮油泵的内在特性是指包括产品性能、零部件质量、整机装配质量、外观质量等在内的产品固有特性,或者简称之为品质。
而泵在实际当中所处的运行点或运行特征,我们称之为泵的外在特性或系统特性。
课题选择动机:当今社会需要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及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掌握本专业的技术知识。
通过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SOLIDWORKS的齿轮泵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基于Solidworks的齿轮泵设计学生姓名专业机电技术教育班级一、选题的目的意义随着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机械设计领域对机械设计过程的方便性快捷性和可视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三维软件的应用已经成为机械设计的发展潮流。
Solidworks是美国Solidworks公司的一款高性能三维机械设计软件。
它能够提供从全相关零件设计到虚拟装配再到工作和加工模拟的全套设计~给机械设计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可视化平台~是一款优秀的设计软件。
利用Solidworks可以更便利的完成此次设计。
此次设计可以展现Solidworks 的强大功能和技术特点~相比传统设计过程的巨大优势。
通过设计过程使我们认识到三维设计软件的应用的必然趋势~从而在软件的开发上投入的资金和精力~使我们的设计工作赶上世界潮流取得技术优势。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不少研究机构及大型企业都在虚拟装配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美国华盛顿大学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发了虚拟装配设计环境(Virtual Assembly Development Environment~VADE),德国Bielefeld大学致力于将虚拟现实交互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开发了基于指示的虚拟装配系统CODY,浙江大学开发了基于拆卸的虚拟设计与虚拟装配系统(Virtual Design and Virtual AssemblySystem~VDVAS) ,清华大学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并行环境下装配仿真系统(Assembly SiMuLation System,ASMLS)~该系统能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施数字化预装配以验证和改进装配工艺,西北工业大学提出了基于操作模型的装配仿真技术~将装配操作、装配工具、装配夹具等信息集成在一个统一的装配操作模型中~以实现高层次装配仿真。
上述关于虚拟装配的研究各具特色~但都不很成熟~集成虚拟装配环境,Integrated VirtualAssembly Environment, IVAE,是上海交通大学开发的一个虚拟装配环境。
来源与现状:由于我国工业基础溥弱,齿轮泵行业起步较慢,但其发展速度比较快。
经由二十余年消化吸收国外提高前辈技术以及自主立异。
我国齿轮泵设备制造行业有了奔腾发展。
齿轮泵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
由两个齿轮、泵体与前后盖组成两个封闭空间,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脱开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大变小,而将液体挤入管路中去。
吸入腔与排出腔是靠两个齿轮的啮合线来隔开的。
齿轮泵的排出口的压力完全取决于泵出处阻力的大小。
齿轮油泵由独立的电机驱动,有效地阻断上游的压力脉动及流量波动。
在化工和石油部门的生产中,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大多是液体,而将原料制成半成品和成品,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过程,泵在这些过程中起到了输送液体和提供化学反应的压力流量的作用,此外,在很多装置中还用泵来调节温度。
在船舶制造工业中,每艘远洋轮上所用的泵一般在百台以上,其类型也是各式各样的。
其它如城市的给排水、蒸汽机车的用水、机床中的润滑和冷却、纺织工业中输送漂液和染料、造纸工业中输送纸浆,以及食品工业中输送牛奶和糖类食品等,都需要有大量的泵。
在农业生产中,泵是主要的排灌机械。
我国农村幅原广阔,每年农村都需要大量的泵,一般来说农用泵占泵总产量一半以上。
在矿业和冶金工业中,泵也是使用最多的设备。
矿井需要用泵排水,在选矿、冶炼和轧制过程中,需用泵来供水洗等。
在电力部门,核电站需要核主泵、二级泵、三级泵、热电厂需要大量的锅炉给水泵、冷凝水泵、循环水泵和灰渣泵等。
在国防建设中,飞机襟翼、尾舵和起落架的调节、军舰和坦克炮塔的转动、潜艇的沉浮等都需要用泵。
高压和有放射性的液体,有的还要求泵无任何泄漏等.。
总之,无论是飞机、火箭、坦克、潜艇、还是钻井、采矿、火车、船舶,或者是日常的生活,到处都需要用泵,到处都有泵在运行。
正是这样,所以把泵列为通用机械,它是机械工业中的一类重要产品。
齿轮油泵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齿轮油泵是一种用于输送齿轮箱内润滑油的关键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齿轮油泵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包括汽车、机床、冶金、石化等领域。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齿轮油泵的性能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深入研究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和性能评价,对提升其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1.分析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了解其核心组成部件的作用与配合关系。
2.改进齿轮油泵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3.评估齿轮油泵的性能指标,包括流量、压力、能效等方面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1.文献综述:通过阅读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了解齿轮油泵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2.理论分析:通过建立齿轮油泵的数学模型,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探讨影响齿轮油泵性能的关键因素。
3.实验研究:设计并搭建齿轮油泵试验台,进行性能测试,包括流量、压力和能效等指标的测量。
4.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齿轮油泵的性能指标,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5.结果讨论与总结: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对齿轮油泵的改进设计方案进行讨论,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四、研究计划及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预计用时3个月)-阅读相关文献,了解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1个月)-建立齿轮油泵的数学模型,分析其工作特点(2个月)2.第二阶段:实验研究和数据处理(预计用时6个月)-设计并搭建齿轮油泵试验台,进行性能测试(3个月)-测试数据处理和分析,评估齿轮油泵的性能指标(3个月)3.第三阶段:结果讨论与总结(预计用时3个月)-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讨论齿轮油泵的改进设计方案(2个月)-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1个月)五、预期成果与创新点1.在理论分析部分,通过建立齿轮油泵的数学模型,深入探讨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改进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CBF-E齿轮泵的结构分析及改进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齿轮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传动设备,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然而,当前市场上常见的齿轮泵存在一些问题,如噪音大、压力波动等,影响了其使用效果。
因此需要对齿轮泵的结构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齿轮泵的性能。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CBF-E齿轮泵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手段,以提高齿轮泵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三、研究内容1. 对CBF-E齿轮泵的结构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2. 通过MATLAB软件对齿轮泵的压力波动情况进行模拟和分析;3. 提出改进方案,包括:改变齿轮的结构、优化齿轮泵的尺寸、改进齿轮泵的精度等;4. 对改进方案进行实验验证,测试其性能和可行性。
四、预期成果1. 对CBF-E齿轮泵的结构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2. 提出改进方案,改善齿轮泵的性能和使用效果;3. 实验验证改进方案的可行性;4. 为齿轮泵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法:查阅齿轮泵相关文献,了解齿轮泵的结构和性能;2. 原理分析法:对CBF-E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3. 数值分析法:利用MATLAB软件对齿轮泵的压力波动等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4. 实验验证法:对改进方案进行实验验证,测试其性能和可行性。
六、论文结构1. 绪论:介绍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2. 文献综述:对齿轮泵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分析;3. CBF-E齿轮泵的结构分析:对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4. 数值模拟分析:利用MATLAB软件对齿轮泵的压力波动等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5. 改进方案设计:基于分析和模拟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6. 实验验证:对改进方案进行实验验证,测试其性能和可行性;7. 结论与展望:总结本研究的成果,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