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法曝气生物滤池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59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及设计要点摘要: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少等特点。
本文论述了曝气生物滤池原理,查阅相关资料及工程实例,总结c池、n池及dn池设计要点。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baf)滤速负荷反硝化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曝气生物滤池工艺1.1曝气生物滤池原理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简称baf,是由滴滤池发展而来,属于生物膜法范畴,最初用作三级处理,后发展成直接用于二级处理。
曝气生物滤池反应器为周期运行,从开始过滤到反冲洗完毕为一个完整的周期。
具体过程如下:经预处理的污水从滤池底部进入滤料层,滤料层下部设有供氧的曝气系统进行曝气,气水为同向流。
在滤池中,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nh3-n被氧化成no3-n;另外,由于在堆积的滤料层内和微生物膜的内部存在厌氧/缺氧环境,在硝化的同时实现部分反硝化,从滤池上部的出水可直接排出系统。
随着过滤的进行,由于滤料表面新产生的生物量越来越多,截留的ss不断增加,在开始阶段滤池水头损失增加缓慢,当固体物质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使水头损失达到极限水头损失或导致ss发生穿透,此时就必须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除去滤床内过量的微生物膜及ss,恢复其处理能力。
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采用气水联合反冲,反冲洗水为经处理后的达标水,反冲洗空气来自于滤板下部的反冲洗气管。
反冲洗时关闭进水和工艺空气,先单独气冲,然后气水联合冲洗,最后进行水漂洗。
反冲洗时滤料层有轻微膨胀,在气水对滤料的流体冲刷和滤料间相互摩擦下,老化的生物膜与被截留的ss与滤料分离,冲洗下来的生物膜及ss随反冲洗排水排出滤池,反冲洗排水回流至预处理系统。
1.2曝气生物滤池特点1.2.1具有较高的生物浓度和较高的有机负荷曝气生物滤池采用粗糙多孔的球状滤料,为微生物提供了较佳的生长环境,易于挂膜及稳定运行,可在滤料表面和滤料间保持较多的生物量,单位体积内微生物量远远大于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量(可达10~15g/l),高浓度的微生物量使得baf的容积负荷增大,进而减少了池容积和占地面积,使基建费用大大降低。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简称BAF,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
该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去除AOX(有害物质)的作用,其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二沉池),其容积负荷、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出水水质好:运行能耗低,运行费用省。
一、基本原理BAF生物曝气滤池,主要由颗粒生物填料床、曝气系统、反冲洗系统三部分组成。
颗粒状生物滤料(陶粒),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大,并渗入活性酶在滤料上附着生长高浓度的专性微生物膜,这些专性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氮源、碳源及能量来源而生长繁殖,通过其新陈代谢降解水中的污染物。
污水自上而下进入生物曝气滤池,空气从填料床下端进入,在滤料空隙间曲折上升,与污水及滤料上附着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好氧条件下发生气、液、固三相反应。
由于生物膜附着在滤料上,不受泥龄限制,因而种类丰富,对于污染物的降解十分有利。
污染物被吸附、拦截在滤料表面,作为降解菌的营养基质,加速降解菌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又进一步“俘获”基质,将其同化、代谢、降解。
在碳氧化/硝化合并处理时,靠近滤池进水口的滤层段内有机污染浓度高,异养菌群占绝对优势,大部分BOD在此得以降解,浓度逐渐降低。
粒状滤料及5生物膜除了吸附拦截等作用外,兼起过滤的作用。
随着处理过程的进行,存滤料空隙间蓄积了大量的活性污泥。
这些悬浮状活性污泥在滤料缝隙间形成了污泥滤层,在氧化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吸附过滤作用,从而能使有机物及悬浮物均能得到比较彻底的清除。
在滤池运行过程中,随着生物膜的新陈代谢,脱落的生物膜及滤料上截留的杂质不断增加,滤料中水头损失增大,水位上升,到一定时期,需对滤料进行反冲洗。
BAF生物曝气滤池以其储存在加氯消毒池中清澈的出水作为反冲用水,不另设反冲水池,反冲洗废水通过排水管回流到一级处理设施。
baf曝气生物滤池原理baf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的装置,它采用生物膜法进行废水处理,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优点。
本文将从滤池原理、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滤池原理baf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生物膜法废水处理设备,其原理是在滤料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通过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二、工作原理baf曝气生物滤池主要由滤池、曝气系统和排水系统等组成。
首先,废水通过进水口进入滤池,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在滤料表面附着形成生物膜。
然后,曝气系统向滤池注入氧气,通过曝气作用,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氧气,并促进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
微生物在生物膜上通过吸附、吸附和解吸等过程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
最后,经过滤料层的过滤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废水中的污染物得到去除,净化后的水通过排水管道排出。
三、应用范围baf曝气生物滤池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baf曝气生物滤池被用于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提高处理效果。
在工业废水处理厂中,baf曝气生物滤池可用于处理含有有机物和氨氮等高浓度废水,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等特点。
此外,baf曝气生物滤池还可以用于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对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水质起到重要作用。
总结起来,baf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采用生物膜法进行废水处理的设备,其原理是通过滤料表面的生物膜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进行降解。
它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优点,并且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使用baf曝气生物滤池,可以有效地改善废水质量,保护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希望本文对读者了解baf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和应用范围有所帮助。
污水处理的两种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污水处理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有效地处理污水不仅可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还可以回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的两种常见方法: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
一、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指通过物理方法将污水中的固体物质、悬浮物和沉淀物与水分离,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除砂除油:该方法通过不同尺寸的网格或沉沙池将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物质、沙石和油脂分离出来。
这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最基本、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
2. 沉淀:沉淀是利用离心分离或重力沉降的原理,让悬浮物和沉淀物在污水中沉积下来。
常用的设备包括沉淀池和沉降槽。
通过适当的控制沉淀时间和沉淀剂的添加,能够有效地将悬浮物和污水中的一些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去除。
3. 过滤:通过过滤介质(如砂滤、活性炭等)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固体悬浮物、细菌等微生物。
过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物理处理方法,常用于水厂的预处理过程。
二、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生物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具有降解有机物能力的微生物(活性污泥)对污水进行处理。
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通过适宜的温度、通氧和通气等条件,促使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处理方法之一。
2.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在适宜的环境下,利用附着在固体介质表面的微生物膜对污水进行处理。
常见的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和曝气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对负荷波动适应能力强等优点。
3. 植物净化法:植物净化法是利用水生和陆生植物的生物吸附、降解、转化等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常见的植物净化法包括湿地净化和人工植物净化池。
植物净化法不仅能够降解有机物,还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
总结: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生物膜法处理工艺
生物膜法处理工艺主要如下:
1、曝气生物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是集生物降解、固液分离于一体的污水处理工艺,是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与过滤工艺的有机结合,即将生物接触氧化与过滤结合在一起,不设沉淀池,通过反冲洗再实现滤池的周期运行,可以保持接触氧化的高效性,同时又可以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
对曝气生物滤池的池结构进行改进,增加厌氧区后还可以进行反硝化脱氮及除磷。
2、生物流化床。
生物流化床技术是以砂、活性炭、焦炭等颗粒为载体填充于生物反应器内,因载体表面附着生物膜而使其变轻,当污水以一定流速从下而上流动时,载体处于流化状态,污水中的基质在流化床内同分散的生物膜相接触而获得降解去除。
3、移动床生物反应器。
移动床生物反应器是近年来在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装置。
选用新型悬浮填料,使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悬浮的载体在反应器内随着混合液的回旋发展作用而自由移动,提供不断更新、充分的生物界面,从而达到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
第四节生物膜法一、生物膜: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生物转盘、生物流化床1.1 生物膜概念1)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能够在载体上生长并形成膜样的生物污泥,即生物膜,主要是微生物和及其产生的细胞外聚合物和有机、无机物等。
2)生物膜经过形成(挂膜)、生长、脱落的过程。
3)生物膜本质上是土地处理系统的强化。
1.2 生物膜结构1)(以生物滤池为例)滤料、生物膜(厌氧好氧)、水(附着水流动水)、空气。
2)微生物利用水中的有机物和氧进行好氧呼吸。
3)传质过程,O2、BOD、代谢物CO2、NH3、H2S的物质传递。
4)生物膜本身不是一个生物,而是若干微生物形成的膜状的生物聚集体,是生物的栖息地。
(与活性污泥的菌胶团比较)5)生物膜长到后来,外层生物增殖越厚,内层厌氧,粘附性变差,最终会脱落,载体上再重新生长生物膜。
6)脱落的生物膜随水流走,在二沉淀池内沉淀,是否需要污泥回流视工艺情况。
回流可利于生物接种。
1. 3 生物膜的组成(填料、滤料)填料:细菌与真菌、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滤池蝇、藻类良好的物理性状---形状、密度、空隙率、比表面积等;机械强度---支撑、水流的剪切力;化学性质稳定---微生物不分解,不腐蚀;表面亲水和带(正)电特性---微生物容易附着生长;无毒无害---不抑制微生物生长;价格低廉,取材容易等。
1.4 生物膜技术的特点微生物方面:1)膜附着在载体上,世代时间长和短的生物都能够生长,所以生物膜的生物相比较丰富;2)有高营养级的生物存在,污泥产率低;3)容易使生物膜分段进行(如好氧-缺氧-厌氧; 高-中-低负荷),各段生长最适宜的微生物;能够一定程度实现脱氮与除磷。
工艺方面(与活性污泥比较):1)对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操作稳定性较好,容易维护管理;2)生物膜的污泥含水率低,污泥沉降性能好,不发生污泥膨胀等问题,故运行管理方便;3)微生物浓度高,处理能力强,剩余污泥少,一般可以不回流污泥。
一、曝气生物滤池简介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膜法生物处理工艺,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污水在流经载体表面时,通过有机营养物质的吸附、氧向生物膜内部的扩散以及生物膜中所发生的生物氧化等作用,对污染物质进行氧化分解,使污水得以净化。
1.基本原理在滤池中装填一定量粒径较小的颗粒状滤料,滤料表面附着生长生物膜,滤池内部曝气。
污水流经时,污染物、溶解氧及其它物质首先经过液相扩散到生物膜表面及内部,利用滤料上高浓度生物膜的强氧化降解能力对污水进行快速净化,此为生物氧化降解过程;同时,因污水流经时,滤料呈压实状态,利用滤料粒径较小的特点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大量悬浮物,且保证脱落的生物膜不会随水漂出,此为截留作用;运行一定时间后,因水头损失的增加,需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释放截留的悬浮物并更新生物膜,此为反冲洗过程。
2.工艺特点该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去除AOX (有害物质)的作用。
曝气生物滤池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一体,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3)、投资少(节约30%)、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氧传输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运行能耗低,运行费用少等优点,但它对进水SS要求较严(一般要求SS≤100mg/L,最好SS≤60mg/L),因此对进水需要进行预处理。
同时,它的反冲洗水量、水头损失都较大。
二、曝气生物滤池结构曝气生物滤池的构造与污水三级处理的滤池基本相同,只是滤料不同,一般采用单一均粒滤料。
曝气生物滤池主要由滤池池体、滤料、承托层、布水系统、布气系统、反冲洗系统、出水系统、管道和自控系统等八个部分组成。
1.滤池池体其作用是容纳被处理水量和围挡滤料,并承托滤料和曝气装置的重量,形状有圆形、正方形和矩形三种,结构形式有钢制设备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等。
2.生物填料层填料层是生物膜的载体,并兼有截留悬浮物质的作用。
1. 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根据处理程度不同可分为碳氧化、硝化、后置反硝化或前置反硝化等。
碳氧化、硝化、反硝化可在单级曝气生物滤池内完成,也可在多级曝气生物滤池内完成。
曝气生物滤池前应设沉砂池、初沉池或混凝沉淀池、除油池、超细格栅等预处理设施,也可设水解调节池,进水悬浮物固体浓度不宜大于60mg/L。
曝气生物滤池的池体高度宜为5m~9m,可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池内宜分别设置曝气充氧和反冲洗供气系统。
曝气装置可采用单孔膜空气扩散器和穿孔管等曝气器。
冲洗系统宜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
反冲洗空气强度宜为10L/(m³·s)~15L/(m³·s),反冲洗水强度不应超过8L/(m³·s)。
设计负荷:曝气生物滤池用于二级处理时,污泥产率系数可为0.3kgVSS/kgBOD5 ~ 0.5kgVSS/kgBOD5。
1.1.曝气生物滤池设计参数表14-1 曝气生物滤池设计参数2.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系统2.1. 功能描述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是在池内充填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
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
2.2. 设备和装置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系统除必要的前处理和后处理外,基本组成部分是生物接触氧化池(包括配套的曝气装置)和泥水分离设施(各种型式的沉淀池或气浮池)。
生物接触氧化的中心构筑物是接触氧化池,由池体、填料及支架、曝气装置、进出水装置及排泥管道等部分组成。
泥水分离设施则可在竖流式沉淀池、气浮池、斜板(管)沉淀池和接触沉淀池中进行选择。
2.3. 设计要点(1) 氧化池的有效容积μ)(Lt La Q V -=式中:V ——氧化池有效容积,m 3 ;Q ——平均日污水量,m 3/dLa ——进水BOD 5浓度,mg/LLt ——出水BOD 5浓度,mg/Lμ ——容积负荷,kgBOD 5/m 3·d ,取0.5~0.6(2) 氧化池总面积HV F =式中:F ——氧化池总面积,㎡ H ——滤料层总高度,m,一般H = 3m ,(3) 校核接触时间(根据实际情况来定)QFH t = 式中:t ——氧化池有效接触时间,不得小于2h(4) 氧化池总高度43210)1(h h m h h H H +-+++=式中:H 0 ——氧化池总高度,mh 1 ——超高,m ,h 1 =0.5~0.6mh 2 ——填料上水深,m ,h 2 =0.4~0.5mh 3 ——填料层间隙高,m ,h 3=0.2~0.3mh 4 ——配水区高,m , h 4=0.5~1.5mm ——填料层数(5) 需气量q曝气头的效率去除量η⨯⨯⨯=201.1%2.231.1BOD q式中:1.201 ——空气容重,kg/m 323.2% ——氧气含量1.1 ——1 kgBOD 去除需O 2,kgη ——射流曝气头的效率10%,软管曝气头15%(6) 配套设备设计A.根据需气量选择曝气设备,采用池底均匀曝气时,气水比宜为6:1~9:1。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气浮法和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洗浴废水一、曝气生物滤池简介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简称BAF,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
该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去除AOX(有害物质)的作用,其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二沉池),其容积负荷、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出水水质好:运行能耗低,运行费用省。
BAF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工艺,正处于推广阶段。
大连市马栏河污水处理厂是我国第一个采用BAF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许多科研单位也对曝气生物滤池结构形式、功能、启动和滤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一)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发展和特点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aeratedfilter)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3)、投资少(节约30%)、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氧传输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但它对进水SS要求较严(一般要求SS≤100mg/L,最好SS≤60mg/L),因此对进水需要进行预处理。
同时,它的反冲洗水量、水头损失都较大。
世界上首座曝气生物滤池于1981年在法国投产,随后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应用。
美国和加拿大等美洲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此工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也先后引进了此项技术。
目前世界上较大的环保公司如法国得利满公司、德国菲力普穆勒公司、法国VEOLIA公司均把它作为拳头产品在全世界推广。
在中国内地,曝气生物滤池正处于推广阶段。
大连市马栏河污水处理厂是我国第一个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由东北市政院设计),广东新会东郊污水处理厂采用了水解——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由中冶马院设计)。
另外,我国一部分工业废水的处理也采用了此项技术。
国内许多科研设计单位对曝气生物滤池也进行了试验研究。
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及其特点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ion Filter,BAF)是一种新型高负荷淹没式反应器,其充分借鉴了污水处理接触氧化法和给水快滤池的设计思路,集曝气、高滤速、截留悬浮物、定期反冲洗等特点于一体。
曝气生物滤池中填装有一定量粒径较小的粒状滤料,滤料表面及滤料内部微孔生长生物膜。
工作过程原理如下∶一是生物氧化降解,滤池内部曝气,污水流经时,利用滤料上高浓度生物量的氧化降解能力对污水进行快速净化;二是截留。
污水流经时。
利用滤料粒径较小的特点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大量悬浮物,且保证脱落的生物膜不会随水漂出; 三是反冲洗,当滤池运行一段时间后,因水头损失增大,需对其进行反冲洗,以释放截留的悬浮物并更新生物膜,使滤池的处理性能得到恢复。
曝气生物滤池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者优点,并将生化反应与过滤两种处理过程合并在同一构筑物中完成。
根据处理目标的需要,曝气生物滤池可以是一种单独碳氧化(二级处理、下向流)处理反应池,亦可以是碳氧化/硝化(三级处理、上向流)合并处理的反应器。
曝气生物滤池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中,可省去二次沉淀池,其工艺流程见图5-6。
曝气生物滤池特征如下∶①气液在滤料间隙充分接触,由于气、液、固三相接触,氧的转移率高,动力消耗低;②具有截留原废水中悬浮物与脱落的生物膜的功能,因此,无需设沉淀池,占地面积少;③以3~5mm 的小颗粒作为滤料,比表面积大,微
生物附着力强;④池内能够保持大量的生物量,再由于截留作用,废水处理效果良好;⑤无需污泥回流,也无污泥膨胀之虑,如反冲洗全部自动化,则维护管理也非常方便。
曝气生物滤池优缺点曝气生物滤池优缺点曝气生物滤池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于欧洲的一种生物膜法处理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最初用于污水二级处理后的深度处理,由于其良好的处理性能,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曝气生物滤池中活性微生物的浓度要高得多,反应器体积小,且不需二沉池,占地面积小,还具有模块化结构,便于自动控制和臭气少等优点。
20世纪90年代初曝气生物滤池得到了较大发展,在法国、英国、奥地利和澳大利亚等国已有较成熟的技术和设备产品,部分大型污水厂也采用了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目前,我国曝气生物滤池主要用于城市污水处理、某些工业废水处理和污水回用深度处理。
曝气生物滤池的主要优点及缺点如下:1、优点(1)从投资费用上看,曝气生物滤池不需设二沉池,水力负荷、容积负荷远高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停留时间短,厂区布置紧凑,可以节省占地面积和建设费用,(2)从工艺效果上看,由于生物量大,以及滤料截留和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耐低温,不发生污泥膨胀,出水水质高。
(3)从运行上看,曝气生物滤池易挂膜,启动快。
根据运行经验,在水温10〜15C时,2〜3周可完成挂膜过程。
(4)曝气生物滤池中氧的传输效率高,曝气量小,供氧动力消曝气生物滤池优缺点耗低,处理单位污水电耗低。
此外,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管理方便。
2、缺点(1)曝气生物滤池对进水的SS要求较高,需要采对S有较高处理效果的预处理工艺。
而且,进水的浓度不能太高,否则容易引起滤料结团、堵塞。
( 2)曝气生物滤池水头损失较大,加上大部分都建于地面以上,进水提升水头较大。
( 3)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是决定滤池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滤料冲洗不充分,可能出现结团现象,导致工艺运行时失效。
操作中,反冲洗出水回流入初沉池,对初沉池有较大的冲击负荷。
此外,设计或运行管理不当回造成滤料随水流失等问题。
( 4)产泥量略大于活性污泥法,污泥稳定性稍差。
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及工艺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及工艺一、引言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和工艺,探讨其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和优势。
二、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是利用生物膜法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污染物的去除。
在滤池中通过供气装置将空气或氧气注入滤料层,进而形成曝气环境,在供氧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附着在滤料表面,通过生物代谢作用进行分解和去除。
曝气生物滤池的关键是滤料层。
滤料层可采用砂、石子、陶粒等材料,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大面积的附着面积,方便生物膜的附着生长。
滤料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其比表面积、孔隙率和透水性等因素。
三、曝气生物滤池的工艺1. 排水和加水系统:曝气生物滤池中的排水系统一般设置于底部,以便排除滤料中的污水及其降解产物。
加水系统可通过喷头或滴水器等方式进行,保持滤料层的湿润状态。
2. 氧气供应系统:氧气供应系统是曝气生物滤池的关键组成部分。
一般通过鼓风机或增压泵将气体输送到滤池底部的曝气装置中。
为了提高氧气的溶解度,可在气体输送系统中加入气液混合器。
3. 曝气装置:曝气装置是供氧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喷射、曲流、分散等方式将气体均匀分布到滤料层中。
常用的曝气装置有喷射曝气装置、曲流曝气装置以及多层细孔管等。
4. 曝气搅拌系统:曝气搅拌系统可用于增加滤料与生物膜的接触面积,促进生物膜的附着和分解作用。
一般采用机械搅拌或表面曝气等方式进行,注意不要破坏滤料层的结构。
四、曝气生物滤池的优势1. 处理效果好:曝气生物滤池能够有效地去除有机物质,减少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并具有较好的余氯消除、氨氮去除和升水能力。
2. 设备投资低:曝气生物滤池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较大的土地面积,可利用现有的池塘或槽体进行改造,节约了工程投资。
3. 运行成本低: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成本较低,主要包括能耗和维护费用。
由于其工艺简单,操作容易,降低了维修和保养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