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基础知识小结答案

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基础知识小结答案

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基础知识小结答案
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基础知识小结答案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基础知识小结——答案

一、余角与补角:

1、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α的余角为:90°-∠α;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β的补角为:180°-∠β;

2、性质:

⑴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例如:已知∠AOB =∠COD =90°,则有∠AOC =∠BOD ,符号语言表示如下:

例如:已知∠NOE =∠NOD =90°,∠1=∠2,则有∠3=∠4,符号语言表示如下:

⑵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例如:直线AB 与CD 相交于O 点,则有∠1=∠2,符号语言表示如下:

如图:点A 、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1=∠2,则有∠ACE =∠BDF ,符号语言表示如下:

3、对顶角:

1、定义:具有公共顶点,并且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2、性质:对顶角相等。如下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O 点,则有∠1=∠2,符号语言表示如下:

A B C D O ∵∠AOC +∠BOC =90°,∠BOD +∠BOC =90° ∴∠AOC =∠BOD (同角的余角相等)

∵∠2+∠4=90°,∠1+∠3=90°,且∠1=∠2 ∴∠3=∠4 (等角的余角相等) ∵∠1+∠AOD =180°,∠2+∠AOD =180° ∴∠1=∠2 (同角的补角相等) ∵∠ACE +∠1=180°,∠BDF +∠2=180°,且∠1=∠2 ∴∠ACE =∠BDF (等角的补角相等)

即“对顶角相等”

A B C D O 1 2 A B E F D 1 2

A

B C D O 1 2 ∵∠1与∠2是对顶角 ∴∠1=∠2 (对顶角相等)

二、平行线

1、“三线八角”:

如右图,两直线AB 、CD 同时被第三条直线l 所截,共构成

八个小于平角的角,习惯上,

我们把直线l 叫做截线;把直线AB 、CD 叫做被截线;

⑴同位角: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在被截线的同一方向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如,图中的∠1与∠2等; ⑵内错角:在截线的异侧,并且夹在两被截线内部的两个角叫内错角;如,图中的∠2与∠7等; ⑶同旁内角:在截线的同侧,并且夹在两被截线内部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图中的∠2与∠5等;

2、平行线的条件:

⑴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符号语言如下: ⑵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符号语言如下:

⑶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符号语言如下:

3、平行线的特征:

⑴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符号语言如下: ⑵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符号语言如下:

⑶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符号语言如下:

平行线的条件与特征的选择: 已知平行用特征, 说明平行用条件!

三、尺规作图

1、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步骤:五步

a 1

b

c 2 ∵∠1=∠3 ∴a ∥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 1 b c 4

∵∠1+∠4=180° ∴a ∥b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 ∴a ∥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 ∥b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 1 b c 4 a 1 b c 3 ∵a ∥b ∴∠1+∠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 1

b

c 2 a 1 b c 3 ∵a ∥b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本概念

8765432 1a b c b c a 1234567822211121 D. C.B.A.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提要 1. 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样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有公共顶点,另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与为90度的两个角互为余角,与为180度的两个角互为补角; 余角与补角都就是大小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就是位置角、 2. 定理①对顶角相等;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③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3. 平行的两个定理 ①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②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简记为:如果b //a ,c //a ,那么b //c 、 4. 垂直的两个定理 ①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②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5. 认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二、精讲精练 1. 如图,∠1与∠2就是对顶角的就是(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就是( ) ①若∠1与∠2就是对顶角,则∠1=∠2; ②若∠1与∠2就是邻补角,则∠1=∠2; ③若∠1与∠2不就是对顶角,则∠1≠∠2; ④若∠1与∠2不就是邻补角,则∠1+∠2≠180°、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③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平行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下列推理正确的就是( ) A .因a ⊥b ,b ⊥c ,故a //c B .因a ⊥b ,b //c ,故a //c C .因a //b ,b ⊥c ,故a //c

完整版相交线与平行线最全知识点

、本章共分 大节共个课时;(?第、周) 二、本章有四个数学基本事实 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本章共有19个概念 1.对顶角 2.邻补角 3.垂直 4.垂线 5.垂足 6.垂线段 7.点到直线的距离 8.同位角 9.内错角 10.同旁内角11.平行12.数学基本事实13.平行公理14.命题15.真命题16.假命题 17.定理18.证明19.平移 四、转化的数学思想 P14 遇到新问题时,常常把它转化为已知(或已解决)的问题五、平移 1.找规律 2.转化求面积 3.作图 (2009年安徽中考)学校植物园沿路护栏纹饰部分设计成若干个全等菱形图案,每增加一 个菱形图案,纹饰长度就增加dem,如图所示.已知每个菱形图案的边长10/3 cm,其一个内角为60°. 更爻^<〉爻〉 hl----------- =_——L---------------------------- 第19题图 (1 )若d = 26,则该纹饰要231个菱形图案,求纹饰的长度L; 【解】 (2)当d = 20时,若保持(1 )中纹饰长度不变,则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菱形图案? 【解】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5.1相交线 1、邻补角与对顶角 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 ⑵如果/a 与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 /a B 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a 与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a 则/a 与不一定是邻补角 .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 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 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 如图所示:AB 丄CD ,垂足为0 ⑵垂线性质1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 3、垂线的画法: 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 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 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 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B ;反之如果/a =/3,那么/a 与/ + /3 =180 °;反之如果/a + /3 =180 ° , 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垂线段最短.简称: ) 垂线段最短.

(完整版)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1 2 3 4 5 6 7 8 (第4题) a b c A B C D (第7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 姓名 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 40 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1 2 1 2 1 2 1 2 2、如图,在正方体中和AB 垂直的边有( )条. A.1 B.2 C.3 D.4 3、如图AB ∥CD,∠ABE=120°,∠ECD=25°,则∠E=( ) A.75° B.80° C.85° D.95°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 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 B D

A B C D E (第10题) 水面 运动员 (第14题) A B C D E F G H 第13题 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 A 、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AB ∥CD ,∠B =23°,∠D =42°,则∠ E =( ) A 、23° B 、42° C 、65° D 、1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0分) 1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AOC =100°,则∠AOD =___________。 12、若AB ∥CD ,AB ∥EF ,则CD _______EF ,其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在正方体中,与线段AB 平行的线段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奥运会上,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形成的水花是评委 评分的一个标准,如图所示为一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前的 路线示意图。按这样的路线入水时,形成的水花很大, 请你画图示意运动员如何入水才能减小水花? 15、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当剪子口∠AOB 增大15°时,∠COD 增大 . 17、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同旁内角的 度数之比是2:7,那么这两个角分别是_______。 第18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复习 (答题时间:60分钟) 、选择题 1. 如图所示,不能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是 *8.如果在同 则甲和乙是( A.两个点 B.两个半径相等的圆 C.两个点或两个半径相等的圆 D.两个能够完全重合的多边形 *9.有一条直的等宽纸带,按下图折叠时,纸带重 叠部分中的/ a=() A. 60 ° B. 75 ° C. 50 ° ■B ? 2.如图所示,是同位角关系的是( A. / 3 和/ 4 B. / 1 和/ 4 3. 一个人从A 点出发向北偏东 于() 60。方向走到B 点,再从B 点出发向南偏西 15。方向走到C 点,那么/ ABC 等 A.75 ° B.105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过点P 画线段AB 的垂线 B. P 是直线AB 外一点,Q 是直线AB 上一点,连接 PQ ,使PQ 丄AB C.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D.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5. 将已知点P 平移5cm 后得到点P '满足条件的点 P'构成的图形是( A. 一个点 6. 如图所示, 相等的角是( A. / COD B.两个点 / AOB = 180 ° ) B. / COE C. 45 ) D. 135 ) C. 一条5cm 长的线段 D. 一个半径为5cm 的圆 OD 是/ COB 的平分线,OE 是/ AOC 的平分线,设/ DOB = a,则与 C. / DOA a 的余角 7.如图所示, A. 23 ° AB // EF // CD , B. 16 ° / ABC = 46 ° / CEF = 154 ° 则/ BCE 等于( ) C. 20 ° D. 26 ° 平面内有两个图形甲和乙,通过平移,总可以完全重合在一起(不论甲和乙的初始位置如何) ) ) D D. / COA B D D a= A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化学复习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化学复习一碱 1.定义: 2.常见的碱 3.碱的通性 二酸 1.定义 2.常见的酸 3.酸的通性 三.盐 1.定义 2.常见的盐 3盐的化学性质 四.氯气 1.氯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溶解性

2,化学性质 (1)与金属的反应 (2)与氢气的反应 (3)与水的反应 五、氟 剧毒最活泼的非金属 + 2 + Q 2 + 2 = 4 + 六、溴、碘 溴液态与氯气相似化学性质 碘紫黑色固体 升华:这种固体不经加热直接变成气态的现 七、硫 1.物理性质俗称“硫磺”,浅黄色,黑火药主要成分,密度 2.078g/cm3 非金属性比较活 2.化学性质 (1)、硫与非金属反应 + (无色刺激性气味) 2+ 2 +=(酸雨) +(毒臭鸡蛋气味) (2)、硫与金属反应

+ 2+ +=(硫粉处理散落贡滴) 八、氮气 1.物理物性 气态占空气78% 无色无味气体 降温---液体、固体 2、氮气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3 +(灰色) (2)、与氧气反应 +2(无色) +2=2(空气中很容易) 2+=2+ (3)、与氢气反应 +32 九、氨气 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 氨气----氨水---铵肥 2、氨气易液化 -33.35℃,常压---液态+大量热 十、金属通性 80%金属元素,常温下汞为液态,其余为固态,绝大多数是银白色,只有金为

黄色,铜紫红色。电、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 1、铝 比较活泼显+3价 (1)、与氧成致密氧化膜(常温) 4+3=2 (2)、与水受热 2+62+3 (3)、与酸反应 (4)、与碱反应 (5)、铝盐 水解 净水,灭火器原料 2、铁 分布最广元素之一,合金性质优良,光亮银白色金属,7.8 g/cm3熔点153℃,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坚韧性 比较活泼,常显+3价或+2价 (1)、铁与非金属反应 3 +2 2 +32 + (2)、铁与水反应 3+4+4 (3)、炼钢、炼铁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及练习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1.相交线 同一平面中,两条直线的位置有两种情况: 相交:如图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其中以O为顶点共有4个角:∠1,∠2,∠3,∠4; 邻补角:其中∠1和∠2有一条公共边,且他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像∠1和∠2这样的角我们称他们互为邻补角; 对顶角:∠1和∠3有一个公共的顶点O,并且∠1 的两边分别是∠3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 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1和∠2互补,∠2和∠3互补,因为同角的补角 相等,所以∠1=∠3。 所以,对顶角相等 例题: 1.如图,3∠1=2∠3,求∠1,∠2,∠3,∠4的度数。 2.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O,且AB CD ⊥, FOB__________。 2_______,∠= ∠=? 127,则∠= C E A 2 O B 1 F D 垂直: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所示,图中AB⊥CD,垂足 为O。垂直的两条直线共形成四个直角,每个直角都是90?。 例题: 如图,AB⊥CD,垂足为O,EF经过点O,∠1=26?,求∠EOD,∠2,∠3的度数。(思考:∠EOD可否用途中所示的∠4表示?) 垂线相关的基本性质:

(1)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题:假设你在游泳池中的P点游泳,AC是泳池的岸,如果此时你的腿抽筋了,你会选择那条路线游向岸边?为什么?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何作下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线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如上图,直线a与直线b平行,记作a//b 3.同一个平面中的三条直线关系: 三条直线在一个平面中的位置关系有4中情况:有一 个交点,有两个交点,有三个交点,没有交点。 (1)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个点,如 图所示,以交点为顶点形成各个角,可以用角的相关 知识解决; 例题: 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O点,∠DOB是它的余角的两倍,∠AOE=2∠DOF,且有OG⊥OA,求∠EOG的度数。 (2)有两个交点:(这种情况必然是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 图所示,直线AB,CD平行,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这三条直线形成了两个顶点,围绕两个顶点的8个角之间有三种特殊关系: *同位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的同侧,在第三条直线EF 的同旁(即位置相同),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第7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教学计划

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本章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进一步探索。本章首先研究了相交的情形,探究了两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给出了邻补角和对顶角概念,得出了“对顶角相等”的结论;垂直作为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形,与它有关的概念和结论是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直接基础,本章对垂直的情形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探索得出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线段最短”等结论,并给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为学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坐标打下基础.命题是以后研究形式逻辑概念和术语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对顶角相等;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掌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基本事实,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了解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2)理解平行线的概念,了解平行公理及其推论,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3)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能按照要求做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利用平移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了解命题的概念,能初步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理解本章学过的关于描述图形形状和位置关系的语句,会用这些语句画出图形;能结合一些具体内容进行说理和简单推理,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5)能初步应用本章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兴趣。

初一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摘要: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β∠∠与是对顶角,那么一 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β∠∠与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β∠∠与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180αβ∠+∠=?;反之如果180αβ∠+∠=?,则αβ∠∠与不一定是邻补角。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5.1相交线 1、邻补角与对顶角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 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 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 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 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 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 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A B C D O

相交线与平行线最全知识点

二、 本章有四个数学基本事实 1.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 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4.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 本章共有19个概念 1. 对顶角 2.邻补角 3.垂直 4.垂线 5.垂足 6.垂线段 7.点到直线的距离 8.同位角 9.内错角 10.同旁内角11.平行12.数学基本事实13.平行公理14命题15.真命题16.假命题 17.定理18.证明19.平移 四、转化的数学思想 遇到新问题时,常常把它转化为已知(或已解决)的问题 .P14 五、平移 1. 找规律 2. 转化求面积 3作图 (2009年安徽中考)学校植物园沿路护栏纹饰部分设计成若干个全等菱形图案,每增加一 个菱形图案,纹饰长度就增加 dem ,如图所示.已知每个菱形图案的边长 10 3 cm ,其一个 内角为60°. 【解】 (2)当d = 20时,若保持(1 )中纹饰长度不变,则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菱形图案? 【解】 (1 )若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5.1相交线 1、邻补角与对顶角 图形 顶点 边的关系 大小关系 对顶角 / 1 与/ 2 有公共顶点 /1的两边与/ 2的两边互为反 向延长线 对顶角相等 即/ 1 = / 2 邻补角 / 3 与/ 4 有公共顶点 / 3与/ 4有一 条边公共,另一 边互为反向延长 线? / 3+/ 4=180 ° 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 ⑵如果/a 与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a = /B ;反之如果/a =/3,那么/a 与/ B 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a 与/B 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a + /3 =180 °;反之如果/a + /3 =180 ° , 则/a 与/B 不一定是邻补角 .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 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 如图所示:AB 丄CD ,垂足为 0 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 3、垂线的画法: 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 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 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 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B

相交线与平行线章节复习(人教版)(含答案)

相交线与平行线章节复习(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如果一个角的余角是50°,那么这个角的补角是( ) A.130° B.140° C.150° D.160°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补角的定义 2.如图,已知AB⊥CD,垂足为点O,EF过点O,则图中∠FOB与∠EOD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OB+∠EOD=180° B.∠FOB+∠EOD=90° C.∠FOB=∠EOD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余角、补角的定义 3.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C=110°,则∠BOD的度数是( )

A.25° B.35° C.45° D.55°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对顶角相等 4.如图所示,OM⊥a,ON⊥a,所以OM,ON重合,其理由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经过一点只能作一条直线 C.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垂线段最短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垂直相关定理 5.如图,在宽为20米、长为32米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道路(图中阴影部分),余下部分种植草坪.若道路的宽为2米,则草坪的面积为( )平方米 A.576 B.540 C.536 D.600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移的性质 6.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1,则a>1”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 A.a=-2 B.a=-1 C.a=1 D.a=2 答案:A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反证法 7.如图,两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形成八个角,可以判断a∥b的是( )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复习题

自然科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地球的表面积为亿平方千米,海洋占据了其中的% 2、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大洋岸弯曲形状的某些相似性,提出了的假说。 3、大约在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是汇聚在一起的,叫泛大陆。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北部的古陆和南部的古陆开始分裂。大陆中间出现了洋(1.8亿年前)。 4、板块构造理论是说:地球表层主要有六个基本板块,板块。板块运动的动力主要是地幔深处的作用。 5、英国的常被誉为“地层学之父”,提出“”后,就把时间与生物演化阶段联系起来,编篡地球的历史。 6、以为依据,人们建立了能反映地球相对年龄的地质年代表;通过可以准确地得到地球的。常用的有铀-钍-铅法、铷锶法以及钾氩法。 7、地质学把地球历史大致分为:。 8、地球所经历了3次大冰期,第一次发生在;第二次发生在(石炭一二叠纪);第三次发生在。大约亿年一周期,其原因可能是太阳最绕银心的公转 9、距今约5.7-5.1亿年的,陆地上还是一片荒凉,而海洋生物界第一次大发展,出现了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动物。 10、志留纪出现了半索动物,是非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一般身体呈蠕虫状,左右对称,全部生活在海洋中。并不是真正的鱼,它没有脊椎骨,只有一条纵贯全身的脊索作为支撑身体的支柱,这条支柱代表了脊椎的先驱。 11、是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从距今4.05亿年开始,延续了5500万年之久,出现了鱼,是所有高等动物(脊锥动物)的祖先。鱼类一出现则空前繁盛,泥盆纪又称“鱼类的时代”。 12、开始于距今3.5亿年,延续了约6500万年。蕨类植物空前繁荣,还出现苏铁、银杏、松柏等植物。属于这一时期的煤炭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 13、是地球发展史上重要的成礁期。这些具有造礁能力的生物包括钙藻类、古杯动物、钙质海绵、珊瑚、苔藓虫、层孔虫、厚壳蛤等 14、是爬行动物全盛时期,成为生物界的真正霸主。当时十分有益于陆地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整个地球都被陆生植物所覆盖,侏罗纪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公园,所以也是地球上著名的成煤期之一。晚期,出现了。 15、是地球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出现了真正的鸟类,著名的就生活在白垩纪,它是当时最强悍的食肉动物;也是全球发生大陆漂移,又一次出现生物大绝灭的时期。在,恐龙、菊石、箭石类等完全绝灭。 16、植物在第三纪占据主要地位并获得了迅速演化,植物退居次要地位。 动物就显示出它们的竞争优势。其中,的进化速度更快,除陆地外,它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向海洋(如鲸类)和向空中(如蝙蝠类)的辐射发展。无胎盘类在等地也获得了生存空间,有袋类成了那里的主人。 17、哺乳动物有很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进入新生代后,有胎盘类成为哺乳动物大家族的主流。身体,具有(单孔类除外),,发达有利于延续后代等等。 18、世界大陆架总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平均宽度约为75公里。大约%的渔业资源来自陆架浅海。由大陆架向外伸展,海底突然下落,形成一个陡峭的斜坡,这个斜坡叫。约占海洋总面

相交线与平行线常考题目及答案(绝对经典)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在同一平面内,有8条互不重合的直线,l1,l2,l3…l8,若l1⊥l2,l2∥l3,l3⊥l4,l4∥l5…以此类推,则l1和l8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D.无法确定 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AB,OF⊥CD,则与∠1互为余角的有()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3.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 A.6对 B.8对 C.10对D.12对

二.填空题(共4小题) 4.一块长方体橡皮被刀切了3次,最多能被分成块. 5.如图,P点坐标为(3,3),l1⊥l2,l1、l2分别交x轴和y轴于A点和B点,则四边形OAPB的面积为. 6.如图,直线l1∥l2,∠1=20°,则∠2+∠3=. 7.将一副学生用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若AE∥BC,则∠AFD的度数是. 评卷人得分 三.解答题(共43小题) 8.已知: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F,E,EM平∠FED,AB∥CD,H,P分别为直线AB和线段EF上的点. (1)如图1,HM平分∠BHP,若HP⊥EF,求∠M的度数. (2)如图2,EN平分∠HEF交AB于点N,NQ⊥EM于点Q,当H在直线AB 上运动(不与点F重合)时,探究∠FHE与∠ENQ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9.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只有三个交点,那么,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一般地,n条直线最多有多少个交点?说明理由. 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 (1)若∠EOC=70°,求∠BOD的度数. (2)若∠EOC:∠EOD=4:5,求∠BOD的度数. 11.如图,直线EF,CD相交于点0,OA⊥OB,且OC平分∠AOF, (1)若∠AOE=40°,求∠BOD的度数; (2)若∠AOE=α,求∠BOD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3)从(1)(2)的结果中能看出∠AOE和∠BOD有何关系? 12.如图1,已知MN∥PQ,B在MN上,C在PQ上,A在B的左侧,D在C的右侧,DE平分∠ADC,BE平分∠ABC,直线DE、BE交于点E,∠CBN=100°.(1)若∠ADQ=130°,求∠BED的度数; (2)将线段AD沿DC方向平移,使得点D在点C的左侧,其他条件不变,若∠ADQ=n°,求∠BED的度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13.如图,将含有45°角的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m上,若∠1=26°(1)求∠2的度数 (2)若∠3=19°,试判断直线n和m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相交线与平行线》培优

《相交线与平行线》培优综合训练 例一、如图,AB∥CD,EF分别交AB,CD于M,N,∠EMB=50°,MG平分∠BMF,MG交CD于G. 求∠1的度数. 例二、已知:如图,CD⊥AB于D,DE∥BC,EF⊥AB于F,求证:∠FED=∠BCD. 例三、已知:如图∠1=∠2,∠A和∠F,请问∠C=∠D相等吗?试写出推理过程。 例四、已知:如图,∠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EF经过点O且平行于BC,分别与AB,AC交于点 (1)若∠ABC=50°,∠ACB=60°,求∠BOC的度数; (2)若∠ABC=а,∠ACB=β,用а,β的代数式表示∠BOC的度数. (3)在第(2)问的条件下,若∠ABC和∠ACB邻补角的平分线交于点O,其他条件不变,请画出相应图形,并用а,β 的代数式表示∠BOC的度数. 例五、已知:∠A=(90+x)°,∠B=(90﹣x)°, ∠CED=90°,射线EF∥AC,2∠C﹣∠D=m° (1)判断AC与B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1,当m=30°时,求∠C、∠D的度数. (3)如图2,求∠C、∠D的度数(用含m的代数 式表示)

例六、如图,直线AC∥BD,连接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落在某个部分时,连接PA,PB,构成∠PAC,∠APB,∠PBD三个角。(提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角是0°角) (1)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APB=∠PAC+∠PBD; (2)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APB=∠PAC+∠PBD是否成立?(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 (3)当动点P在第③部分时,全面探究∠PAC,∠APB,∠PBD之间的关系,并写出动点P 的具体位置和相应的结论,选择其中一种结论加以证明。 例七、如图,已知L1∥L2,MN分别和直线L1、L2交于点A、B,ME分别和直线L1、L2交于点C、D,点P在MN上(P点与A、B、M三点不重合). (1)如果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α、∠β、∠γ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2)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α、∠β、∠γ有何数量关系(只须写出结论).

2.22第五章_相交线与平行线_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第五章单元检测 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姓名: 得分: 本单元须掌握的知识概要 1、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2、理解垂直的概念,理解垂直的性质,知道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能够过一点画已知直线(射线、线段的垂线); 3、理解平行的概念,掌握两条直线在平面内的两种位置关系,了解平行公理; 4、认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会从图形中找出这些角; 5、掌握平行线判定的三种方法,并能运用这三种方法说明两条直线平行; 6、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说明两角之间的关系; 7、了解什么是平行线间的距离,知道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8、了解命题的概念以及命题的结构,能够把一个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9、了解平移的概念及平移的特征,能够画出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并能够组合出一些简单的图案。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 中,可以先引AB ⊥CD ,垂足为B ,然后沿AB 开渠,则能使所开的渠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AB ∥CD ,∠1=39°,∠C 和∠D 互余,则∠D=________,∠B=________。 图1 图2 图3 3、如图3,直线b a ,与直线c 相交,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6;③∠4+∠7=180°;④∠5+∠3=180°,其中能判断a ∥b 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设c b a ,,为平面内三条不同的直线,①若a ∥b ,l ⊥a ,则l 与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②若l ⊥a ,l ⊥b ,则a 与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③若a ∥b ,l ∥a ,则l 与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 5、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4,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EG 平分∠BEF ,若∠1=50°,则∠2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 A B D C A B C D 1 1 6 5 4 2 7 3 8 b c A E B C F G D 1 2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运动和力 一、填空 1、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在描述这种现象时,这个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为了使某些问题简化,不考虑物体大小与形状,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点,叫做()。但像位移这样即有大小又有方向,叫做(),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叫做()。 2、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叫做(),而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叫做()。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 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 4、力和()是分不开的,不能离开它而独立存在,物体受()力是向下,()力是向上的,()是向前的,()力是向后的。 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作用,其总效果相当于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力有(大小)有(方向),还有(作用点) 5、发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 6、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大小跟弹簧伸缩的长度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 磨擦力可以分为()()()。 9、冲量是是()和()的乘积。动量的变化等于冲量,这是结论叫做() 10、物体对竖直悬线的拉力等于零的的种状态叫做()。 11、抛体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和垂直方向的()。 在斜抛运动中,从物体被抛出的地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叫做(),物体到达的最大高度叫做(),当射角为()时,距离最远。 12、最简单的圆周运动叫做(),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方向指向()。 15、物体和稳度跟它的()和()有关。 二、问答题 一类题: 1、加速度 物体速度的改变量跟所经历时间的比值,叫做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2、离心运动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做离心运动 3、胡克定律 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4、超重 当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超重现象。 5、失重 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失重现象 6、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注意事项 (1)只有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的大小才和作用力成正比;同样地在作用力不变的条件下,才能够说物体的加速度和它的质量成反比。 (2)加速度和力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总是相同。 (3)如果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式中的F的就是这几个力的合力。 7、正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注意事项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本概念

87 65432 1a b c b c a 123 4567 82 22 11 12 1 D. C. B. A.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提要 1. 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样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有公共顶点,另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和为90度的两个角互为余角,和为180度的两个角互为补角; 余角和补角都是大小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位置角. 2. 定理①对顶角相等;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③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3. 平行的两个定理 ①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②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简记为:如果b //a ,c //a ,那么b //c . 4. 垂直的两个定理 ①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②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5. 认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二、精讲精练 1. 如图,∠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若∠1与∠2是对顶角,则∠1=∠2; ②若∠1与∠2是邻补角,则∠1=∠2; ③若∠1与∠2不是对顶角,则∠1≠∠2; ④若∠1与∠2不是邻补角,则∠1+∠2≠180°.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图1 O D C B A 图2l 3 l 2 l 187 65432 1图5 F B D E C O A 图34 32 1 图4E 876 54321 B D A O ③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平行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因a ⊥b ,b ⊥c ,故a //c B .因a ⊥b ,b //c ,故a //c C .因a //b ,b ⊥c ,故a //c D .因a ⊥b ,b //c ,故a ⊥c 5. 如果直线a //b ,b //c ,那么a //c ,这个推理的根据是( ) A .等量代换 B .平行线定义 C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D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6. 直线a 外有一定点A ,A 到a 的距离是5cm ,P 是直线a 上的任意一点,则( ) A .AP >5cm B .AP ≥5cm C .AP =5cm D .AP <5cm 7. 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即 和 . 8. 如图1,直线AB 、CD 相交于O ,对顶角有 对, ∠AOD 的邻补角是 . 9. 如图2,直线l 1、l 2和l 3相交构成8个角,已知∠1=∠5,则与∠5相等的角有 个,是 ,与∠5互补的角有 个,是 . 10. 如图3,在所标识的角中,对顶角是 ,同位角 是 ,同旁内角是 . 11. 如图4,直线DE 与∠O 的两边相交,则∠O 的同位角是 ;∠8 的内错角是 ;∠1的同旁内角是 . 12. 如图5,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AOE 的对顶角是 ,∠COF 的邻补角是 ,若∠AOC :∠AOE =2:3,∠EOD =130°,则∠BOC = .

相交线与平行线 全章测试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题 总分:120分日期:2015年12月18日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8小题;共24分) 1. 如图,下列条件能判定的是 A. B. C. D. 2. 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 为 ( ) A. 先右转,后右转 B. 先右转,后左转 C. 先右转,后左转 D. 先右转,后左转 3. 如图所示,已知,,,则 A. B. C. D. 4.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 A.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 同旁内角互补 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5. 如图,直线、被直线、所截,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的是 A. B. C. D. 6. 已知直线,,,,下面推理正确的是 ( )

A. 因为,,所以 B. 因为,,所以 C. 因为,,所以 D. 因为,,所以 7. 如图,,,则等于 A. B. C. D. 8. 如图所示,,分别是和的平分线,且,那么与 的关系是bl0LIcE A. 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 B. 一定平行 C. 一定相交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21分) 9. 如图所示,与是由两条直线和被直线所截而成 的角,且是;与是由两条直线和被直线所截而成的角,且是. 10. 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中,先引,垂足为,然后沿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 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11. 如图,已知矩形纸片的一条边经过直角三角形纸片的直角顶点,若矩形纸片的一组对边与直角 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交成,,则.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含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 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 2.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 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 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 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 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 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 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 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8.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 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