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 格式:pptx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25
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由于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那么,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由店铺告诉大家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吧!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1、19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垄断组织还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外侵略扩张。
资本输出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它们一面把殖民地作为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另一方面把殖民地作为资本输出的重要投资场所。
同时,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强,美、德、日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向占有殖民地较多的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挑战,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而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经济优势的削弱和丧失,要求更多的榨取殖民地。
上述情况,导致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列强“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大高潮',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极其尖锐的程度”(列宁语)。
甲午中日战争就是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爆发的。
2、日本从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
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日本在政府保护下,产生垄断组织。
首先,日本垄断资本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
表现在政治上,封建军阀、贵族和地主官僚、垄断财阀三位一体,控制了近代日本国家的政治生活,劳动人民无民主权利可言;表现在经济上,垄断资本家有的由旧式封建特权商人转化而来,有的本身是大地主,封建剥削残余大量存在,劳动人民生活贫困,造成国内市场狭小。
其次,日本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一开始就受国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压迫。
由此,代表军阀、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天皇政权更具有强烈的侵略性和野蛮性。
日本统治集团急需通过对外侵略扩张以转移国内矛盾,争夺国外市场。
它们极力发展军国主义,大力推行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迅速走上了“征韩侵华”的道路,这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甲午战争是大清和日本在朝鲜半岛、辽东、山东半岛及黄海等地进行的一场战争,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第一次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甲午战争对于中国来说,是一场噩梦般的战争。
经历过甲午战争之后的中国满目疮痍,清政府国库负债累累,中国国门从此大开,西方列强开始长驱直入侵略中国,中国步入极其黑暗的时代。
那么中日甲午战争是否可以避免,如果不能避免的话,那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总结?分析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后,可以从中看出中国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中日甲午战争,这是一场避无可避的战争,是一场必然会发生的战争,如果说能改变,那么有所改变的只是战争爆发的时间。
既然是战争,那么一定存在战争双方,即中国和日本,如果要弄清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就必须分别从中国和日本两个方面去分别看待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首先,从日本方面来看,世界各国都逐渐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日本也开始了明治维新运动,在这场运动之中,天皇引领日本国家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国力日渐强大,在19世纪末期,日本开始转型,国内出现经济危机,国内的矛盾开始变得极为尖锐,而日本此时需要开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活动,这就需要转移国内的矛盾,获得大量的钱财用来缓解经济危机,并且通过殖民地扩张来壮大本国的军事能力,于是日本便将目光对准了中国,刻意策划了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的行为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的爆发。
其次,从中国方面来看,甲午战争爆发之时清朝处于极其腐败的时期,慈溪不顾国家的内忧外患,耽于享乐,没有将重心放在对外社交以及战事准备上,以致于中国在面对日本刻意设下陷阱之时,外交负责人没有第一时间察觉阴谋并落入圈套,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的爆发。
甲午战争的简介大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总共存在了近三百年的时间,在这近三百年的时间里,西方列强纷纷或推翻或脱离封建社会的统治,逐渐转入资本主义社会,并开启了工业化革命的进程,中国却仍然在一成不变的维持着封建皇权的统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一般指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知识(一)背景1、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军事实力+军国主义传统(武士道精神)明治维新前,日本与中国一样是列强侵略的对象,而为什么到1894年日本却可以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经济上:1868年,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大增。
但由于日本国内面积小市场狭小且资源溃乏,这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对外扩张成为资本义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军事:对外侵略扩张必须以武力为依托。
经过几十年的扩军备战,日本军事实力大增。
2、中国:清政府腐朽落后,避战求和。
同样面对面列强入侵,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仍维持其腐朽的封建统治。
面对日本昭然若揭的侵略意图,清政府不但没有认真备战,反而将希望寄托于西方列强的调和。
正逢慈禧太后60大寿庆典,不愿因战争而败兴;而李鸿章也想避战保船(自己苦心经营近二十年的北洋舰队)。
总之,中国方面是消极应战。
这种态度危害极大,因为这样会导致清政府不会积极备战。
3、西方: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西方列强为什么会持纵容态度?这是因为在《南京条约》附件中,列强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一特权,即清政府给予其他国家的特权,第三国也可享受。
4、朝鲜:1894年,东学党起义——机会。
在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十分恐慌,请求宗主国——中国,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
而日本也借机向朝鲜增兵,并蓄意挑起战端。
在这种情况下,于1894年7月,日军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附近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揭开了战争的序幕。
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是年为旧历甲午年,故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甲午战争是大清和日本在朝鲜半岛、辽东、山东半岛及黄海等地进行的一场战争,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第一次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甲午战争对于中国来说,是一场噩梦般的战争。
经历过甲午战争之后的中国满目疮痍,清政府国库负债累累,中国国门从此大开,西方列强开始长驱直入侵略中国,中国步入极其黑暗的时代。
那么中日甲午战争是否可以避免,如果不能避免的话,那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总结?分析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后,可以从中看出中国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中日甲午战争,这是一场避无可避的战争,是一场必然会发生的战争,如果说能改变,那么有所改变的只是战争爆发的时间。
既然是战争,那么一定存在战争双方,即中国和日本,如果要弄清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就必须分别从中国和日本两个方面去分别看待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首先,从日本方面来看,世界各国都逐渐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日本也开始了明治维新运动,在这场运动之中,天皇引领日本国家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国力日渐强大,在19世纪末期,日本开始转型,国内出现经济危机,国内的矛盾开始变得极为尖锐,而日本此时需要开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活动,这就需要转移国内的矛盾,获得大量的钱财用来缓解经济危机,并且通过殖民地扩张来壮大本国的军事能力,于是日本便将目光对准了中国,刻意策划了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的行为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的爆发。
其次,从中国方面来看,甲午战争爆发之时清朝处于极其腐败的时期,慈溪不顾国家的内忧外患,耽于享乐,没有将重心放在对外社交以及战事准备上,以致于中国在面对日本刻意设下陷阱之时,外交负责人没有第一时间察觉阴谋并落入圈套,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的爆发。
甲午战争的简介大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总共存在了近三百年的时间,在这近三百年的时间里,西方列强纷纷或推翻或脱离封建社会的统治,逐渐转入资本主义社会,并开启了工业化革命的进程,中国却仍然在一成不变的维持着封建皇权的统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及影响_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及结果在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甲午战争可以说是中国输得最惨、后果最严重、影响最深远的一战,此战大大改变了中日两国的命运,也堪称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战。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及影响_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及结果,欢迎阅读。
目录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于6月3日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
清军6月8日抵朝。
日本以欺诈手段诱使清军入朝,后以此为借口,大量派兵入朝。
7月23日,日军攻占朝鲜王宫,成立傀儡政府。
25日,日本军方突袭清军。
8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同时,日本明治天皇也发布宣战诏书。
8月上旬,清军总兵卫汝贵、马玉崑、左宝贵和副都统丰升阿的率军兵分四路抵达朝鲜平壤。
8月中旬,日本向朝鲜增兵,并伺机攻占中国奉天(沈阳)以及辽东半岛。
9月初,日军兵分四路向平壤推进。
9月15日,日军攻入平壤,叶志超等弃城而逃。
26日,清军全部退回鸭绿江以北中国境内。
日军在夺取朝鲜半岛的同时,又将舰队开赴黄海西部,取得黄海制海权。
9月上旬,清廷派北洋舰队护航赴朝鲜运兵船。
9月17日,北洋舰队在返航时遭到日军战舰袭击,5艘舰被击沉,4艘被击伤。
清军以四川提督宋庆为诸军总统,驻守鸭绿江。
兵力呈一线部署,防线分中、东、西三段。
九连城为主要防御阵地。
但防御各部之间缺少协同,纵深内又没有强大的预备队。
日军第1集团军很快就攻破九连城上游的安平河口,继而在虎山附近的江面搭建浮桥抢渡成功并攻取了虎山。
其余各部清军得知虎山失陷,竟不战而逃。
9月26日,日军顺利占领九连城和安东(今丹东)。
清军鸭绿江防线全线崩溃。
同时,日军第2集团军在军舰的掩护下,开始从旅顺后路的花园口登陆。
日军登陆持续十多天时间,清军竟坐视不问。
11月6日,日军攻陷金州(今属大连)。
7日,日军没遇到任何抵抗便占领大连湾。
17日,日军逼近旅顺口。
驻守旅顺口的清军经互不统属,官兵军心涣散。
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甲午中日战争是难以避免的。
①从日本方面来讲,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
但日本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
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把侵略矛头指向朝鲜和中国,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是日本政府推行扩张政策和长期以来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
②从其他列强情况来看,当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这些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③从清政府的态度来看,清政府对外国的侵略,一直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
面对一触即发的中日战争,清政府不认真备战,寄希望于各国“调停”,足见清政府已十分腐朽。
黄海海战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
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
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
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第一、《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而《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第二、《马关条约》的赔款数额更大,两亿两白银,而《南京条约》赔款是2100万元,巨额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第三、《南京条约》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都在东南沿海地区,而《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
第四、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势强盛,对外侵略扩张野心膨胀,制定了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2、导火线:朝鲜农民起义。
3、经过:丰岛战役(战争开始);平壤战役(弃城逃走);黄海战役(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殉国;日控制黄海制海权);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威海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4、结果:清军惨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5、《马关条约》:6、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客观上刺激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1、原因━━根本原因: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利益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1)原因: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2)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但具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
(3)性质:反帝爱国运动(4)作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2、经过: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出发向北京进犯。
经过廊坊之战、天津之战,联军攻陷北京。
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辛丑条约》.3、内容及危害:①赔偿白银4.5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和控制税收。
②在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列强策划侵华的大本营.③拆毁北京至大沽口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列强控制京津地区.④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清政府成了“洋人朝廷.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便于列强加强对清政府控制.⑥《辛丑条约》和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一般指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起因这场仗是指爆发在1894年(光绪二十年)的甲午中日战争。
李鸿章是这场战争中清方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具体看他在战争中的表现之前,先要知道这场战争是怎样打起来的。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起因:日本觊觎朝鲜已久在诱因上,甲午战争和10年前的中法战争有类似的地方,就是战争的蓄意挑起方利用了清朝与有关国家(分别为朝鲜和越南)的“宗藩关系”问题。
就甲午战争来说,是日本利用了清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
此事也历经了多年的过程。
早在前边述及的19世纪70年代初日本来华议约、换约的时候,它就别有用心地向清政府探询它对中朝关系所持态度。
对日方的目的以及隐伏的祸患,当时李鸿章即有比较敏锐的觉察,他说,“日本觊觎朝鲜历有年所,朝鲜为我东土屏蔽”,“倭寇江浙尚是沿海肢体之患,倭侵高丽则为辽京根本之忧”{1}。
的确,日本觊觎朝鲜决不是单单限于朝鲜,更在于将它作为跳板入侵中国。
在实施步骤上则是环环紧扣,步步进逼。
1875年秋,日本军舰擅自进入朝鲜江华岛附近测量海口,进行挑衅,最后竟攻毁朝鲜防军炮台,并登陆滋扰,此即所谓“江华岛事件”。
鉴于传统上中朝“宗藩关系”存在的事实,事后日方派员来与清朝交涉,旨在否定前不久订立的《中日修好条规》中关于中朝关系的规定,杜绝清方对它染指朝鲜的干涉,甚至要中国“保全”它与朝鲜“交好”。
总理衙门理所当然地予以抵制。
李鸿章当时亦对此事密切关注,并且日本使者森有礼专门拜访了李鸿章,想说动他从而影响总理衙门。
其间的谈话颇有可供揣摩的意蕴。
森有礼算不上是日本最高决策层的人物,只是一个“外务少辅”,但他那一副无赖嘴脸和一番歪理谬词,却可淋漓尽致地表露出日方的意态。
而李鸿章的“义正词严”之中也掩不住不惜以妥协求息事宁人的倾向。
早在这个时候,似乎已为十来年后大战中双方的基本情状提供了预示性的信号——李鸿章当然也以前订《中日修好条规》中关于中朝关系的规定,为抵挡森有礼否认中朝“宗藩关系”的“法器”。
但森有礼不买账,竟说:“依我看和约没甚用处。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知识要点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知识要点
1.背景
(1)根本原因: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制定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2)导火线: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
2.过程
(1)开始标志: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
(2)著名战役
①平壤战役——失败后战火烧到中国境内;②黄海海战——中国失去黄海制海权;③辽东半岛之战——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④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
4.影响
(1)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进一步加重。
(2)各阶层以不同方式展开救亡图存运动,促进了民族觉悟的提高。
(3)此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西方国家由此看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知识要点】。
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一般指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历史甲午中日战争知识(一)背景1、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军事实力+军国主义传统(武士道精神)明治维新前,日本与中国一样是列强侵略的对象,而为什么到1894年日本却可以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经济上:1868年,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大增。
但由于日本国内面积小市场狭小且资源溃乏,这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对外扩张成为资本义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军事:对外侵略扩张必须以武力为依托。
经过几十年的扩军备战,日本军事实力大增。
2、中国:清政府腐朽落后,避战求和。
同样面对面列强入侵,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仍维持其腐朽的封建统治。
面对日本昭然若揭的侵略意图,清政府不但没有认真备战,反而将希望寄托于西方列强的调和。
正逢慈禧太后60大寿庆典,不愿因战争而败兴;而李鸿章也想避战保船(自己苦心经营近二十年的北洋舰队)。
总之,中国方面是消极应战。
这种态度危害极大,因为这样会导致清政府不会积极备战。
3、西方: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西方列强为什么会持纵容态度?这是因为在《南京条约》附件中,列强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一特权,即清政府给予其他国家的特权,第三国也可享受。
4、朝鲜:1894年,东学党起义——机会。
在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十分恐慌,请求宗主国——中国,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
而日本也借机向朝鲜增兵,并蓄意挑起战端。
在这种情况下,于1894年7月,日军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附近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揭开了战争的序幕。
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是年为旧历甲午年,故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历史甲午中⽇战争知识点 ⾼中历史课有些知识点⽐较⽣动有趣,有些历史知识点的确⽐较枯燥。
对历史缺乏兴趣,其中重要原因是要选择对的学习⽅法。
以下是⼩编给你推荐的⾼⼀历史甲午中⽇战争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甲午中⽇战争知识点 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本明治维新之后,⼤⼒发展资本主义,国⼒逐渐强盛。
但是由于⽇本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留势⼒,国内市场狭⼩,因此⼈民起义不断。
⽇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的“⼤陆政策”。
战争爆发时间:1894年7⽉ 第⼀阶段:平壤战役,黄海战役 第⼆阶段: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马关条约》的影响: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 台湾等⼤⽚领⼟的割让,进⼀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
并且刺激了列强⽠分中国的野⼼。
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步加深。
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民的负担。
清政府⽆⼒偿还,不得不⼤量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新的通商⼝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深⼊到中国内地。
允许⽇本在华投资设⼚,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进⼀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了。
历史甲午中⽇战争练习题 1、若建⽴邓世昌纪念馆⽽收集⽂物,准备打捞“致远舰”,你认为应该到哪⾥打捞(D)A.丰岛海域B.威海卫海域C.旅顺海域D.⼤东沟海域 [2011•扬州]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①左宗棠收复x疆②邓世昌抗击⽇军③林则徐虎门销烟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2、⼤⼤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C)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丑条约》 3、1895年有⼈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本,颐和园⼜搭天棚。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那么这场战争是怎么爆发的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欢迎大家阅读。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十九世纪末期,各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渐次完成,他们加紧争夺殖民地。
中国与朝鲜成为他们在东亚争夺的焦点。
在争夺中国的过程中,列强之间矛盾重重。
英国、美国为了钳制俄国势力,支持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
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由于它带有封建性和军事性的特点,对外具有强烈的掠夺性和扩张性,侵略朝、中的野心特别强烈。
在大陆政策的指导下,日本加紧对朝鲜的渗透。
它强迫朝鲜政府签订了《江华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会议专条》,取得了与清政府同等的对朝派兵权。
与此同时,日本加紧发动侵华战争的准备。
其表现有:1、在政策方针方面,制定了以中国为侵略对象的“大陆政策”和五年准备的“征讨清国策”;2、军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与训练了一支比较强大的新式陆军、海军;3、在经济方面,优先发展军火工业;4、在思想方面,大力地宣扬“武士道”精神;5、在情报方面,派遣间谍、特务,搜集中国的情报;6、在外交方面,大力开展外交,取得英、美支持。
到九十年代初,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而清政府妥协外交,更助长了日本的侵略野心。
1890年,日本爆发了经济危机,统治阶级为了转移国内视线,摆脱困境,决计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
日本乘机设下圈套,怂恿清政府出兵入朝,并保证“必无他意”。
担当清军入朝的第二天,日本即派大量军队入朝,占领军事要地,并于7月25日不宣而战,悍然挑起侵华战争。
战争经过了平壤、黄海、辽东、威海等四个主要战役,最后以清朝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而告结束。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间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