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病人随访
- 格式:docx
- 大小:20.88 KB
- 文档页数:9
普外科出院患者制度及随访制度
一、患者出院制度
1、接到患者出院医嘱后,及时通知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准备。
核对所有录入医嘱、记账明细无误后,通知住院处结账。
2、准确告知患者和家属办理出院手续的方法,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3、患者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及主管医师向患者及亲属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
包括:目前的病情,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服用方法,饮食、活动,复诊时间,居家康复等。
4、主动征求对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
5、清点患者床单元用物,嘱患者带齐个人用物,护送患者出院。
6、出院后,床单位按规范进行终末消毒,更换床上用品。
二、出院患者回访制度
1、对所有出院患者由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实行定时随访,随访方式包括电话、微信、QQ、上门随访等,科主任、护士长督导、检查。
2、随访人应具备执业资质,做到热情、礼貌、不与病人发生争执。
3、病人出院时由办公护士填写《出院患者随访登记表》。
4、病人出院后至下月10号前由主管医师或责任护士进行电话、微信等回访,特殊病人上门随访。
5、回访前应了解对方出院时的病情、治疗情况,回访的内容包括目前情况、服药情况、锻炼情况、生活情况及健康指导、政策宣传、定期复查提醒等。
6、回访时对病人的提问应耐心听取,慎重回答,对治疗原则问题不清楚的不得随意敷衍;对不能马上解决或者电话解释不清的问题应采取另行答复、预约专家、门诊复查等方法。
7、对电话回访的情况要记录在案,不能回访的要注明原因:遇到可疑病情、特殊病情要立即向科主任汇报。
8、科室定期对随访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对患者提出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及时采纳与针对性改进。
出院患者随访完整内容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出院患者随访的完整内容,以确保患者在出院后能够获得必要的关怀和支持,促进其康复和消除健康隐患。
随访目的1. 确认患者的康复进展和病情稳定性。
2. 提供必要的医疗指导和建议,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3. 定期评估和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预防并及时治疗并发症。
4. 满足患者对医疗支持和信息的需求。
随访内容1. 电话随访:- 在出院后的第1周进行第一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用药情况、饮食和运动情况等,并解答患者的疑问。
- 随后每2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关注患者的康复进展和症状变化,提供医疗咨询和指导。
2. 面访随访:- 在出院后的第1个月进行第一次面访随访,进行全面身体检查、病情评估和心理支持,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 随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面访随访,评估和监测患者的康复进展,调整治疗方案并提供必要的康复服务。
3. 医疗指导和建议:- 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注意事项等。
- 给予饮食和营养指导,推荐适宜的饮食结构和食物选择,以促进康复和健康。
- 提供适度的运动建议,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健康和抵抗力。
4. 身体状况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压、体温、血氧、心电图等,及时发现身体异常和并发症。
- 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和体征,如呼吸困难、疼痛、咳嗽等,以及修正治疗方案。
5. 心理支持和教育:-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健康。
- 解答患者的疑惑和问题,提供有关疾病预防和康复的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总结出院患者随访的完整内容为电话随访、面访随访、医疗指导和建议、身体状况评估以及心理支持和教育。
这些内容旨在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确保他们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关怀,促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通过随访,患者能够获得医疗咨询和指导,提高健康管理能力,促进长期的健康维护。
医院出院病人随访制度医院出院病人随访制度是为了确保出院病人能够继续得到必要的医疗关注和康复支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通过随访,医院可以了解出院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和并发症,确保病人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医院出院病人随访制度的具体内容:一、随访对象所有出院后需院外继续治疗、康复和定期复诊的患者均纳入随访范围。
二、随访方式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接受咨询、上门随诊、书信联系等。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需要,选择适当的随访方式。
三、随访内容随访内容包括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指导病人如何用药、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置意见等专业技术性指导。
四、随访时间随访时间应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
治疗用药副作用较大、病情复杂和危重的病人出院后应随时随访。
一般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或疾病恢复慢的病人出院2~4周内应随访一次,此后至少每三个月随访一次。
五、随访责任人员负责随访的医务人员由相关科室的科主任、护士长和病人住院期间的主管医师负责。
第一责任人为主管医师,随访情况由主管医师按要求填写在住院病人信息档案随访记录部分。
并根据随访情况决定是否与上级医师、科主任一起随访。
六、随访情况记录和反馈随访情况应详细记录在住院病人信息档案随访记录部分,包括随访时间、随访方式、随访内容、随访结果等。
随访发现的问题和病人提出的建议应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和医务人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改进措施。
七、随访质量管理和监督科主任应对住院医师的分管出院病人随访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对没有按要求进行随访的医务人员应进行督促和指导。
医务科、护理部应对各临床科室的出院病人信息登记和随访情况定期检查,确保随访制度的有效实施。
八、随访结果应用随访结果应作为评价医疗服务质量和医务人员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随访结果的分析,不断改进医疗服务流程和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为了进一步强化医院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延伸服务职能,强化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病人出院后的医疗管理工作,使患者能得到科学、规范、专业、便捷的出院随访服务,根据《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要求,特制订本制度。
一、随访范围:凡在我院住院出院后的患者(死亡患者除外)均需进行随访。
二、随访形式:以电话随访为主,接受咨询、短信、上门走访等形式为辅。
三、实行出院患者院科级三级随访制度。
(一)一级回访:延伸诊疗服务(主管医师随访)1、各临床科室均要建立出院病人住院信息登记电子档案,存档率要求达100%。
内容应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职业、主管医师、入出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诊断、联系电话、家庭详细地址等内容,填写人由病人本次住院期间的主管医师负责填写。
2、随访前应了解患者出院时的病情、治疗情况。
随访内容包括:询问病人出院后的康复情况、进行健康指导、指导病人康复锻炼、生活起居、饮食规律、用药指导、自我保健,听取病人及家属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提醒病人按时复诊。
3、出院患者随访工作由患者住院期间的主管医师具体负责,首次随访由治疗组副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负责,需在患者出院一周内进行。
慢性病及特殊病人根据病情需要随时随访。
科室回访覆盖率要求达到100%,回访成功率不低于70%。
4、各病区必须建立出院患者随访登记本,主管医师做好每位患者的随访记录。
并在患者出院一周后,将随访记录表上交科室主任护士长(或科室指定人员)。
5、科主任应对主管医师分管出院患者的随访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对没有按要求进行随访的医生应进行督促。
(二)二级回访:搭建沟通桥梁(科主任护士长或指定人员抽查随访)1、各科室在患者出院7-20天内,抽取50%的患者进行回访,询问医生是否随访及随访情况,了解病人基本情况、康复情况、提供健康知识,提醒患者按时复诊,指导病人常规注意事项。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及流程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及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随访前准备:医院工作人员和家庭成员开展沟通工作,通报患者的出院计划。
药品的用量、吃法。
注意事项等。
主管医师应提前向病人或家属告知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包括随访意义随访过程和重要事项。
2.制定随访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制定具体的随访计划。
包括随访时间、随访方式、随访内容和随访人员等。
3.建立随访档案:为每位出院患者建立随访档案,记录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随访情况等信息,以便于跟踪和管理。
4.定期随访:按照随访计划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康复情况等,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及时处理问题:对于随访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
给出解决方案,并记录在随访档案中。
对于严重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采取必要的措施。
6.随访结束总结:在完成规定的随访次数后。
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进行总结。
评估治疗效果。
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以上是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及流程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制度及流程可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差异。
通过建立完善的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及流程,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制定:审核:批准:。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
为落实延伸护理服务内涵,在临床积极开展对出院患者的随访工作。
1.一般出院病人,出院7天内由其责任护士或科室专病护士进行随访。
各科室根据专科需要,制定本专科随访对象的随访时间的规定。
同时为避免给家属带来负性影响,需明确随访禁忌,如对死亡、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有医疗纠纷等情况的出院患者不进行随访。
2.随访内容围绕患者出院后治疗性护理,如伤口、管路、特殊饮食、用药依从性、功能锻炼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专科情况。
3.鼓励采取多种形式的随访,如电话、信件、邮件、微信等。
4.患者出院时,主动告知患者科室联系电话,方便患者咨询。
5.为减少失访,应正确留取患者联系方式,并做好宣传工作。
6.制定体现专科特色的出院患者随访记录单(本),规范记录。
遇到可疑病情或特殊病情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
7.护士长加强随访管理,科室随访率不低于90%。
每月对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进行持续改进。
出院病人随访制度出院病人随访制度是指在患者出院后,医院或相关医疗机构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和关怀。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提供专业指导、加强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一、随访时间患者出院后,应于出院后第1天、第7天、第30天、第90天等时段进行随访,其中第1天和第7天的随访次数较多,主要是关注患者是否有术后并发症、是否适应家庭环境、用药情况等问题,后续的随访主要关注康复情况。
二、随访方式随访方式可以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等多种方式进行。
电话随访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提供康复指导和心理疏导;短信随访可以通过简短的文字对患者进行康复知识的普及和提醒;互联网随访可以通过在线问卷、专家咨询等方式进行,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三、随访内容1. 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康复情况,询问症状是否有减轻或加重,是否有复发等情况。
2. 关注患者的用药情况,是否按时按量服药,是否有不良反应等情况。
3. 提供康复指导,如日常生活注意事项、饮食调理、锻炼方法等。
4. 进行心理疏导,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
5. 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和困惑,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建议。
6. 如有需要,安排患者的复诊和康复训练。
四、随访结果记录和分析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随访内容和结果,并进行分析。
分析患者的康复情况,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措施,例如增加随访次数、调整用药方案等。
同时,对于康复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向相关专科医生寻求指导和协助。
五、和患者家属的沟通除了对患者本人的随访外,也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了解家属对患者康复的关心和需求,及时解答疑问和提供支持。
同时,也要教育家属如何正确照顾患者,避免康复过程中出现意外和不良事件。
总之,出院病人随访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服务措施,它可以通过定期随访和关怀,提供专业指导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顺利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医院出院病人随访话术一、前言随访是医疗机构对出院病人进行关怀和追踪的重要环节。
通过有效的随访,可以及时了解病人的康复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以及帮助病人更好地顺利康复。
本文将介绍医院出院病人随访的话术,以便随访人员更好地与病人进行沟通和指导。
二、随访话术1. 初次联系•问候语:“您好,我是XX医院的随访员,想确认您的出院情况和康复进展。
”•目的说明:“我们非常关心您的健康状况,希望通过随访了解您的康复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2. 了解病人情况•询问生活情况:“您出院后的生活过得怎么样?饮食和作息情况如何?”•询问症状变化:“您有没有出现新的症状或不适?”•询问用药情况:“您是否按时服用药物?有没有不适或药物过敏的情况?”3. 康复指导•饮食指导:“请注意控制饮食,避免油腻和过饱,多摄入蔬菜水果。
”•运动建议:“适量的运动对康复很有帮助,建议您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散步、做操等。
”•心理疏导:“如果有情绪上的困扰或焦虑,可以及时与医生或心理专家沟通。
”4. 随访结束•总结内容:“感谢您配合随访,如果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帮助,请随时联系我们。
”•下一步计划:“我们将继续关注您的康复情况,会定期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希望您能配合。
”三、总结通过有针对性的随访话术,可以帮助随访人员与病人更好地沟通和指导,提高随访效果,促进病人的康复。
随访过程中要关注病人的需求和感受,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定,帮助他们顺利康复,恢复健康。
希望以上话术对医院出院病人的随访工作有所帮助。
以上是医院出院病人随访话术的具体内容,请随时参考并使用。
医院出院病人随访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服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医院出院病人的随访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出院病人的随访工作可以有效地检测病情的变化、协助患者康复和了解医疗服务的质量。
为了规范医院出院病人的随访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管理标准1. 随访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出院病人,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患者。
其中,对于特殊病种、高危患者、手术患者等,应更加重视和关注。
2. 随访时机2.1 出院病人的随访应在出院后的第三天、第七天、第三十天进行。
2.2 对于手术病人,随访应在手术后的第一个月、第三个月、第六个月和第一年进行。
3. 随访内容3.1 随访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病情复查: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和康复进程,对病情不明确或变化不明显的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复查。
•用药指导:核对患者用药情况,详细了解患者是否按照医嘱用药,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康复指导:对需要康复的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包括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指导、运动锻炼等内容。
•心理疏导: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焦虑、抑郁等问题,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服务。
3.2 随访记录应当详实准确,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变化、用药情况、医生指导和患者反馈等内容。
4. 随访记录保存与管理4.1 随访记录应当及时整理并妥善保存,记录应由医生或护士负责填写,并在患者病历中进行归档存档。
4.2 随访记录中的敏感信息应进行保护,并严禁私自泄露或使用。
4.3 随访记录的保存周期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一般不少于十年。
5. 报告和汇总5.1 每个随访周期结束后,应由医院设立的随访管理人员进行随访报告的汇总。
5.2 随访报告应包括本周期内的随访情况概述、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信息。
5.3 随访报告应及时反馈给医院管理层,并作为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的参考。
三、考核标准1. 随访率考核1.1 医院出院病人随访率应达到90%以上。
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具体沟通内容1.您好,我是XX医院的工作人员,请问您是xxx或xxx的亲属吗?您不久前到我院住院(或手术),谢谢您对我院的信任。
2.今日,我代表XX医院向您问好,请问您最近身体恢复得怎么样?如果有哪里不舒服,一定要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或者到位院来就诊,为了了解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情况,以及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我代表我院与您沟通,能占用您大约5分钟的时间吗?此次谈话不记名,但仍请您客观、公正地反映实际情况,好吗?3.您当初住院为何选择我院?4.您准备住院时是否顺利?《不顺利到(1),顺利到(2)》(1)是否托嘱熟人(2)您办理住院时的就诊方式:急诊、普通门诊、专家门诊?5.您在门诊大厅时,如果需要帮助是否有人帮助您?就诊过程中觉得有哪些环节需要改进?(主要是门诊环节上做调研)6.您办理住院手续时觉得我们有没有哪些环节需要改进?7.您到住院科室时,首先接待您的是医生还是护士?《是医生的到(1),是护士的到(2)》(1)您的主管护士及护士长几分钟到您的面前做到自我介绍、入科宣教(2)您几分钟后见到您的主管医师来问诊他们(包括医生和护士)的态度,您是否能接受?8.您在入院前是否在其他医疗机构做过与您这次住院相关的疾病检查?有哪些?到我们医院住院后告知主管医师没有?告知后他是否向您解释来我院后检查的必要性?9.您对检查科室的态度是否满意?10.您在住院期间是否有过:如果不请主管医师吃饭送礼会导致您的疾病治疗受到影响的顾虑?请具体说明。
11.您住院期间病区护士是否及时巡视?态度技能如发药时是否会交代注意事项及用法?是否进行疾病的健康宣教?12.您在住院期间对我院的餐饮、保卫、基础设施有怎样的感受?13.您对我院院务公开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满意,有三个备选答案:(1)满意;(2)基本满意;(3)不满意14.您出院时出院科室是否向您介绍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是/否)有预约复诊时间吗?(是/否)15.您出院后科室是否对您进行了回访?大概是什么时候回访的?16.请问您对我院还有其他意见和建议吗?17.非常感谢您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您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我们会逐条梳理后上报领导进一步改善我院的整体环境。
医院出院病人健康管理随访制度
1、出院后的病人一般均须予以随访(联系不上、临终病人等情况可不作随访)。
对需院外继续治疗护理、康复和定期复诊的病人以及其他具有特殊情况的病人重点关注,须 100%随访,酌情家访。
2、随访可以电话、咨询、信件、QQ 在线指导、居家访视、健康教育大课堂及各种专病俱乐部等多种方式进行。
3、随访时应注重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等身心健康状况;对用药、营养、康复训练、生活或工作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予以健康管理指导,提醒病人定时来院复诊,指导病人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其建议等。
4、各专科应根据各自科室实际情况及病人病情和治疗需要制定随访时间。
对治疗用药副作用较大、病情复杂和危重的病人出院后应随时随访;一般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或疾病恢复期较长的病人出院 1 月内应随访一次,此后根据病情及治疗需要定期随访。
5、建立随访档案,每位住院病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随表登记病人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联系电话、入院时间、管床医生、责任护士、诊断、出院时间、随访情况等内容。
病区护士长每月将健教随访资料装订成册,统计分析。
6、由管床医生落实电话随访,首次随访最好由治疗患者的副主任级以上医师负责。
第二次随访由责任护士、专科护士、护士长协助落实,确保随访工作及时、规范的完成。
7、对各病区的电话随访落实、统计分析工作,健康管理科每月督导、抽查、分析健康管理随访工作。
8、护士长负责对出院随访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分析,并记录,上报一份健康管理科,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健康服务质量。
健康管理科、护理部定期对病区出院病人随访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患者出院随访制度患者出院随访制度是指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在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邮件、社交媒体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的一项管理措施。
这项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患者的关怀和照顾,确保他们在出院后能够得到足够的康复护理,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得到控制或者痊愈后出院。
然而,出院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结束,恢复过程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安排适当的康复计划,并且在出院后进行必要的随访,以确保他们的康复进展顺利。
患者出院随访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随访时间安排:出院后的第一次随访一般在患者出院后的第3到7天进行,随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康复进程,定期进行随访。
一般情况下,随访频率为每个月一次,随着病情稳定,可以逐渐减少到每季度一次。
2. 随访方式:患者出院后可以通过电话、邮件、在线聊天等方式进行随访。
一般情况下,电话随访是最常用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不需要患者到医院,也比较方便快捷。
当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也可以使用其他方式进行随访。
3. 随访内容:随访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患者的病情复查: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了解康复情况和病情变化。
- 药物使用情况:了解患者对药物的使用情况,是否按时服药,是否有不良反应等。
- 康复效果评估: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包括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改善等。
- 心理状况关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 生活习惯指导: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促进康复和疾病预防。
- 康复计划调整: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效果最佳。
4. 随访记录和管理:每次随访都应进行记录,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评估、药物使用情况、康复效果评估等。
这些记录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能够更好地指导康复治疗和调整计划。
患者出院随访制度的实施对于医院和患者来说都有很多好处。
对于医院来说,随访制度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医院的声誉。
出院患者随访内容
1. 身体恢复得咋样啦?就像刚修好的车子,得看看后续开起来顺不顺畅嘛。
比如你现在能一口气爬几层楼呀?
2. 伤口还疼不疼呀?想想就好比刚愈合的伤口,还是得留意有没有啥异常,要是还疼,那得赶紧跟咱说哟!
3. 心情还好不?出院可不代表一切大功告成了,心情就像天气,也会影响健康呢。
有没有开开心心每一天呀?
4. 吃药有没有乖乖吃呀?这就跟每天要吃饭一样重要呢。
你不会偷偷漏吃吧,那可不行哦!
5. 睡觉睡得香不?睡眠好比给身体充电,要是睡不好,那可不得劲呀!你现在每天能睡几个小时呀?
6. 胃口怎么样呢?吃饭香身体才会棒呀!可不能像挑食的小孩一样哦,啥都得吃点呀,最近都爱吃啥菜呀?
7. 活动量大不大呀?适当活动就像是给机器上油,让身体更灵活呀。
你现在散散步感觉累不累呀?
8. 有没有回医院复查呀?这可不能马虎呀!就像定期给车做保养一样重要呢。
可别偷懒不去呀!
观点结论:对出院患者的随访真的很重要呀,要多关心他们各方面的情况,这样才能让他们恢复得更好更快呀!。
病人出院随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对病人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及时了解病情,促进病愈和健康,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特订立本制度。
第二章随访对象1.出院病人均为随访对象,包含住院治疗结束后出院的病人、经手术治疗后出院的病人等。
2.依据病情多而杂度和医治情况,对不同类别病人进行分类管理,确保随访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三章随访周期与方法1.病人出院后,将进行定期随访,随访周期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随访、中期随访和晚期随访。
2.早期随访:病人出院后第3天内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了解病人病愈情况,供应必需的引导和帮忙。
3.中期随访:病人出院后1周至1个月内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关注病人病愈情况,对病愈进展进行评估并供应相应的病愈引导和建议。
4.晚期随访:病人出院后3个月内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跟踪了解病人病愈情况和生活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5.随访方法:可采用电话随访、上门随访或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随访。
依据不同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随访方式,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及时反馈。
第四章随访内容1.随访人员应准确记录病人随访信息,包含但不限于病情变动、生活质量、病愈效果等。
2.随访人员要与病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病人的看法和需求,及时解答病人关于病情和病愈的问题。
3.随访人员要向病人供应病愈引导和生活建议,如饮食调理、运动磨练、用药管理等,帮忙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病愈方式。
4.随访人员要关注病人需求,供应必需的心理支持和帮忙,帮忙病人乐观应对病愈过程中的压力和困难。
第五章随访记录与报告1.随访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病人随访信息,包含随访时间、随访内容、病人看法和建议等。
2.随访记录应保管至少一年,并定期进行归档,以备随时查询和参考。
3.随访报告应及时上报医院管理部门,供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参考,以便进一步改进医院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第六章随访评估与改进1.定期对随访工作进行评估,分析和总结随访效果,及时发现问题。
2.建立完善的随访评估体系,订立量化指标,对随访工作进行评价。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及流程随访是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健康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及流程的建立和执行,可以有效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本文将从随访的目的、流程、工作内容以及实施中的问题和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随访的目的出院患者随访是为了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情况、解决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健康教育以及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康复能力等。
具体目的包括:1. 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通过定期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身体状况、药物使用情况、康复效果等,及时掌握患者的变化和需求。
2. 指导患者的健康管理: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宣教,包括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指导,培养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解决患者的疑虑和问题:随访时,医务人员可以耐心聆听患者的问题和疑惑,给予及时解答和帮助,增强患者的信心和依从性。
4. 收集患者的反馈意见:通过随访,及时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的改进提供依据。
二、随访的流程出院患者的随访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步:1. 制定随访计划:出院时,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与患者制定随访计划。
随访计划应包括随访时间、随访方式、随访内容等信息,并告知患者随访的重要性和目的。
2. 随访方式选择:随访方式一般包括电话随访、上门随访以及网络随访等。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随访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
3. 随访内容: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及用药情况询问、康复效果评估、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意见收集等。
随访人员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并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
4. 随访记录:在随访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随访的情况,包括随访日期、随访方式、随访内容以及患者反馈等信息。
记录应准确、全面并及时归档。
三、随访的工作内容出院患者的随访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病情和用药情况:询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用药情况,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和药物的疗效。
出院患者随访计划背景出院后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以确保他们的康复进展和生活质量。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的出院患者随访计划对于医疗机构的运营和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提供一份出院患者随访计划的模板,以便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用的随访计划。
随访方式1. 电话随访:在患者出院后的第一个月内,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
2. 面访随访:在患者出院后的第三个月内,安排患者来医疗机构进行面访随访,进行全面的体检和评估。
3. 在线随访:提供在线随访平台,让患者能够方便地提交自己的康复进展和问题。
随访内容1. 生活惯:了解患者的饮食、运动、吸烟和饮酒等生活惯,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
2. 药物管理:核对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包括剂量、频率和副作用等,并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导。
3. 康复指导:提供康复锻炼、自理训练和心理支持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患者恢复和适应新的生活状态。
4. 检查和检验:安排必要的检查和检验,监测患者健康状况的变化。
5. 疑问解答:回答患者关于康复和疾病管理方面的疑问和问题。
随访频率1. 出院后的第一个月内:电话随访。
2. 出院后的第三个月内:面访随访。
3. 出院后的第六个月内:电话随访。
4. 出院后的第十二个月内:面访随访。
结束随访当患者康复良好、不再需要随访或移至其他医疗机构时,可结束随访,并告知患者如有需要可以再次联系。
参考资料1. 出院患者随访管理规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 患者随访计划制定指南,医院管理杂志。
以上是一份出院患者随访计划的模板,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拓展。
随访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将为患者的康复和生活品质提供有效的支持。
出院随访总结6篇第1篇示例:出院随访总结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在医院内接受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但是出院后的康复和随访工作同样重要。
出院随访是指患者在出院后,医疗机构继续对患者进行康复、复诊和医疗状况的跟踪和关爱工作。
通过出院随访,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患者的健康。
本次出院随访是针对xxx医院xxx科室的患者进行的,总共xxx名患者。
通过对这些患者的随访工作,我们得出了一些总结和反思。
通过出院随访,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患者在出院后都能够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按照医嘱进行康复锻炼,遵守饮食和生活规律。
这对于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得到了患者自身的肯定和感谢。
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存在着药物不规律、康复锻炼不到位、饮食和生活不规律的情况,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出院随访,我们发现了一些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症状或者病情加重的情况。
这些情况可能是由于患者自身的原因,也可能是医院治疗的原因。
无论如何,对于这些患者,我们都需要及时进行跟踪和干预,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病情的恶化。
通过出院随访,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些患者在出院后心理和生活上的困扰。
一些患者在出院后面临着康复的压力、家庭的矛盾、社会的歧视等问题,这些都会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需要加强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拾信心。
出院随访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通过这次出院随访,我们不仅了解到了患者的康复情况,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进行了干预,保障了患者的健康。
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随访工作的频率和深度有待加强,随访记录的完整性有待提高等。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能够不断改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让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康复。
第2篇示例:出院随访总结一、患者基本情况患者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65岁住院号:XXXXX 出院日期:XXXX年X月X日患者入院时主要症状为:XXXXX主要诊断:XXXXX出院时主要症状为:XXXXX出院医嘱:XXXXX二、出院后生活情况1. 患者出院后生活情况良好,能自理日常生活,无家庭照顾需求。
出院病人随访
记录本
科室________
年份________
唐河刘岗医院
住院病人出院指导与随访工作管理制度
为规范住院病人出院指导及随访管理,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住院病人出院指导及随访管理制度》:
一、出院随访的意义:
住院病人出院随访是医疗环节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医院服务的层次,增强医患沟通交流,提高病员及家属的满意度,拓展我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出院病员随访的病员范围:
全院所有住院病员。
三、出院病员随访的职责:
主管医师作为实施随访工作第一责任人,应详细填写病员姓名、住院号、出院诊断、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职业、联系电话等项目,并告知病员主管医师联系电话。
病员出院一周内,由主管医师主动对病员进行跟踪、随访,确保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满意。
科主任作为科室随访总负责人,对随访工作负有指导、监督、管理责任。
四、出院病人指导制度:
1、护士严格执行出院医嘱,按照出院病人工作流程协助病人办理出院。
2. 认真做好出院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对即将出院的病人,将出院的注意事项如信息、活动、饮食、用药、复检等告诉病人。
4. 针对不同疾病制定相应的健康知识教育手册,交给病人及家属,以便出院后进一步阅读和掌握。
5 .科室建立出院登记本,记录患者姓名、地址、联系电话,以便进行随访和指导,同时将科里的电话及主管医生姓名留给患者,有事随时可以联系。
五、出院病员随访形式:
电话随访、入户调查两种随访形式。
首先进行电话随访,对电话无法进行随访的进行入户调查,均无法联系到病员的列为失访,即停止随访工作。
六、出院病员随访时间安排:
所有患者出院即建立随访档案,由主管医生分别在病员出院后一周内、两周、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各进行一次随访,并记录每次随访内容,特殊、慢性病病人等可以延长随访时间和增加随访次数。
七、出院病人随访主要内容:
1、了解出院病人的康复情况,是否能按医嘱正确服药,指导病人继续康复训练;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及有关知识有所了解,知道如何保健,防止疾病复发,自觉改变不良的卫生行为与生活方式。
增强了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2、对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满足病人的健康咨询要求,并提醒病人根据病情来院复诊及告诉复诊办法。
3、征求病人对医院医疗质量、就医环境、服务质量、价格收费和医德医风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唐河刘岗医院
出院病人随访记录表
一、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_______ 性别—年龄—住院号__________________ 患者联系电话____________
主管医生_______ 责任护士________ 入院时间___________ 出院时间_____________
手术日期____________ 手术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院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院指导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访计划
□ 1周□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一年
随访方式:□电话□短信□电子邮件
以上内容出院时填写
、随访记录
注:1、此表由医师和护理人员共同完成
2 、第1次随访医师必须是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
特定病人重点随访记录
时间:2012年12月10日星期三10时30分
地点:临沂市罗庄区西高都镇小毛旦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人:_年龄_____ 联系方式_
出院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访内容记录:
1、饮食指导绝对禁酒,饮食宜清淡、细软、易消化、无刺激、少量
多餐,营养要丰富。
用适量动物蛋白对疾病恢复有利,绝对禁止荤食是错误的。
只有重症患者有肝昏迷倾向或已发生肝昏迷者,短期内禁吃
荤食是必要的,此时应以豆制品补充蛋白质的来源,肝硬化患者经常出现食欲不振,应给予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量多餐,要吃软食且无刺激食品,做工要细,避免坚硬粗糙的食品,如油炸、硬果类食品。
当合并食道静脉曲张时,更应注意严禁食用油炸食品和硬果及干果类食品因这类食物可刺破食道静脉,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以致危及生命。
肝硬化患者千万不可满足一时口感的痛快和心理需要,而丧失宝贵的生命。
当有水肿或轻度腹水的患者应给予低盐饮食,每日摄入的盐量不超过3g;严重水肿时宜用无盐饮食,钠应限制在500mg左右,禁食含钠量多的食物。
2、休息指导卧床休息可以增加肝脏的血流量,有助于肝细胞修复和再生。
因此,休息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措施之一。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绝对卧床,保证充足的睡眠,家属要努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保证室内安静,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不强调卧床休息,但应适当减少活动,增加休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可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及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在体力尚可、肝脏功能稳定的情况下,可做日常工作。
以不引起疲劳为原则。
3、心理指导肝硬化是一种康复过程较长的慢性疾病,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急燥和恐惧的心理。
因此,对患者要鼓励和安慰,消除患者的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坦然的心情。
同时指导家属给予心理支持, 多与患者沟通, 鼓励其说出自己的感受, 使患者处在最佳心理、生理状态。
4 、排便习惯指导肝硬化患者部分会出现便秘的症状,早晨起床前可用手掌从上腹向下腹推拿10次, 从左右肋缘分别向左右下腹按摩10次,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使大便保持通畅,大便干结时,可服用蜂蜜( 乳) 等制品, 切勿用力排便, 或者干过重的体力活, 否则会造成门静脉压力突然增加, 引起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1.2.3.
5 用药指导肝硬化患者用药一定要得当。
任何药物都需经过肝脏代谢处理,杂药乱投, 有可能
增加肝脏的负担,甚至引起药物性肝损害。
所以, 要告诉患者及家属可用可不用的药尽量不用,需要用的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5、复查时间指导肝硬化病情常出现反复,应坚持复诊,一般肝功能正常后3 个月内每半个月进行一次肝功复查,3 个月后每月复查一次肝功能,0.5a后每年复查2次,并同时进行肝脏B超检查,以早期发现肝脏占位。
如出现下列情况须及时就诊: 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尿黄、皮肤巩膜黄染、腹部不适等。
6、效果评价回访工作开展以来, 患者及家属对此非常支持, 登门回访和患者及家属面对面促膝谈心加深了护患之间感情, 大部分出院患者及家属对回访以及住院期间的临床诊疗水平、护理服务质量等表示满意, 部分患者及家属提出了要求和意见。
回访中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 缺乏对自身疾病及保健知识的了解;(2) 失去对疾病治疗、康复甚至对生活的信心;(3) 家属缺少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仅限于生活起居
上的照顾;(4)饮食与用药指导;(5)担心医疗费用等。
这些问题通过我们的登门回访和电话回访都基本得以解决,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及有关知识有所了解,知道如何保健,防止疾病复发,使患者自觉改变不良的卫生行为与生活方式。
增强了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明显提高了患
者的生存质量。
体会回访是一种深受患者及家属欢迎的护理服务形式可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宣教,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可帮助其确认有碍于健康的因素,使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提高各种有利于康复的信心。
回访能体现护士的自身价值,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沟通的能力;要做好回访工作,就必须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识和扎实的业务水平,这样才能高质量地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正确提供有关治疗、保健、护理的信息[2]。
开展回访工作,有利于增进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通过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回访,护士把服务延伸至患者出院后的康复,使患者及家属获得了无形的心理
支持,倍感亲切、温暖,由此建立起了良好的护患亲情关系。
同时,可以通过反馈住院期间的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总之,回访是一种开放式健康教育的良好模式。
随访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次随访由副主任医师以上签字)
科室随访年度总结
临沂罗庄中心医院随访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