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人均水资源量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5
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摘要: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水价严重偏低、水资源浪费严重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西部水少,沿海水多。
引言:中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量并不丰富。
水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河流的泥沙淤积严重。
这些特点造成了中国容易发生水旱灾害,水的供需产生矛盾,这也决定了中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务十分艰巨。
正文: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水利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于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越来越高,调配水资源、利用水能、开发水利的强度越来越大。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是清洁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
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
是常规能源,一次能源。
水能资源最显著的特点是可再生、无污染。
开发水能对江河的综合治理和综合利用具有积极作用,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缓和由于消耗煤炭、石油资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开发水能放在能源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
从水能利用的角度看,水能利用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联系在一起的。
水资源的利用就是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江河水域的地上和地下水源,以获得最高的综合效益。
水能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水资源条件,在河流规划和电力系统规划的基础上,拟订出最优的水心愿利用方案。
而河流规划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河流自然条件、流域社会经济情况的勘察、探测和分析研究,提出河流的水电开发方案。
因此,我们也可看到水力发电在水能利用中的重要作用。
水资源利用与节约的经济学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而水资源的利用和节约对世界各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水资源利用与节约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水资源问题的现状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各国的水资源现状。
据统计,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水资源的2.5%,而现有的全球人口却依赖于这2.5%水资源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在全球4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人均水资源储量不到1700立方米,已经进入到水资源“贫困”国家的行列。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水资源最不富足的国家之一,其人均水资源年均只有2400立方米左右,勉强达到了世界上的水资源贫困线。
此外,世界各国的水资源利用也存在着不平衡和浪费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扩张,以及人口的增加,各国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农业、工业、居民用水等各个领域的水资源利用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缺少有效的节约措施和管理手段,很多国家的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甚至出现浪费和污染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的紧缺程度。
二、水资源利用的经济学分析在经济学的角度下,水资源的利用和节约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供给方面,即如何合理保存、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二是需求方面,即如何调整水资源的利用结构,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
(一)水资源管理与供给对于水资源的管理与供给,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水资源法制建设。
国家应该建立完善的水资源法制体系,制定相应的水污染控制、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法律法规,从源头上治理水资源的损害和浪费。
2、资源开发与利用。
合理规划、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尽可能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特别是在大型水电站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和环境因素,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
3、水资源保护。
加强农业、工业等领域的水资源保护管理,限制过度消耗和浪费。
全球水资源现状分析导语: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仅占总量的1%左右。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加快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将对全球水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一、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冰川、湖泊、河流等地,其中淡水资源的绝大部分(约69%)被冰川和永久性积雪覆盖,难以利用。
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然而,这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极不均衡。
据统计,全球约有1/4的人口生活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而另1/4的人口则生活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
水资源短缺问题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部分国家尤为严重。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第110位,属于水资源匮乏国家。
二、水资源利用与污染问题突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全球水资源利用需求不断上升。
农业、工业、城市生活用水需求持续增加,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据统计,全球约有40%的人口在一年中的某个时期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
同时,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导致水质恶化,许多地区的水资源已不再适合人类直接使用。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约有21亿人口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700万人因水资源污染和相关疾病每年丧生。
三、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日益显现。
冰川融化加速,导致水资源分布和供给发生变化。
极端气候事件(如洪水、干旱等)频发,对水资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严重挑战。
四、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策面对全球水资源现状,各国应采取以下对策,实现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科技创新、政策引导等手段,推广节水型社会建设,降低水资源消耗。
2. 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供需矛盾。
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小知识我国也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知识篇1、水是什么人类很早就知道水、利用水,水无色、无味、无嗅、透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液体。
1784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证明水不是元素,是由两种气体化合而成的产物。
1809年,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测定,1体积氧和2体积氢化合,生成2体积水蒸气。
后来的科学家便定出了水的分子式:H2O。
2、水的重要作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万物,没有人类;没有水就没有工业、农业、现代化建设;水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水与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水是城市发展和开发的基础;水是城市国际化的根本。
一句话,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
3、地球上有多少水地球上的水总储量140亿亿立方米,其中淡水仅占1/40,约为3.5亿亿立方米,而淡水储量中近70%是两极冰川。
目前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湖泊、河流和地下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淡水资源总量的1/300,约为100万亿立方米,还不到全球总储水量的万分之一。
4、人体的需水量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2500毫升的水,相当于一瓶普通热水瓶所装的水量,才能维持体内的水平衡,从而保证生理代谢的正常进行。
5、一吨水的作用有哪些可造纸5公斤;可发电100度;可染布95米;可炼钢0.15吨;可生产化肥0.25吨;可生产肥皂1122条;可生产胶鞋100双;可平均创工业产值35元。
6、不要小瞧滴水据测定,“滴水”在一个小时就可以集到3.6公斤水,一个月就可以收集到2.6吨水,这些水量可以供给一个人一月的生活所需。
所以节水要从点滴做起。
7、世界水日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93号决议,决定从1993年开始,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决议提请各国政府根据自己的国情,在这一天开展一些具体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意识。
水资源总量、人均水资源量名列前茅的国家和地区在2004年3月16日,联合国第三届水资源论坛大会召开之前发表的《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最新报告),对180个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丰富状况做出排名。
按水资源量大小排队,前几名依次是:巴西、俄罗斯、美国、印度尼西亚、加拿大、中国、印度。
中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
若按人口平均,就是另一种结果了。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每人每年拥有近226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4,排在第128位。
科威特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国家,每个居民每日可支配水量仅为27升。
人烟稀少的格陵兰岛、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和法属圭亚那则分别占了世界水资源丰富状况的前三位。
世界国家水资源指标排序1 .水资源量前10名巴西、俄罗斯、美国、印尼、加拿大、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委内瑞拉、哥伦比亚2 .人均水资源量后10名科威特、利比亚、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约旦、也门共和国、以色列、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布隆迪3 .用水量前10名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日本、乌兹别克斯坦、墨西哥、埃及4 .人均用水量前10名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巴基斯坦、美国、阿富汗5 .人均年用水量后10名所罗门群岛、海地、刚果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刚果、布隆迪、乌干达、中非共和国、贝宁据水利部公布,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
人均占有量234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在世界第109位,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我国64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300多个,严重缺水城市108个。
部分亚洲国家人均淡水资源量(m3/年)中国及各省水资源排行按照人均水资源量衡量,山东远不如新疆,江苏远不如内蒙,上海远不如甘肃!各省(市、区)人均水资源量汇总表按照人均水资源量衡量,山东远不如新疆,江苏远不如内蒙,上海远不如甘肃!。
世界水资源的分布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其中固体冰川约占淡水总储量的%。
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人类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还难以利用。
液体形式的淡水水体,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的也很小。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全世界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 9 000立方千米。
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分布从各大洲水资源的分布来看,年径流量亚洲最多,其次为、、、、。
从人均径流量的角度看,全世界河流径流总量按人平均,每人约合 10 000立方米。
在各大洲中,大洋洲人均径流量最多,其次为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亚洲我国水资源及其分布我国河流较多,在1000 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河流共计1598条,总长达42万公里,流域面积大约667万平方公里,地表径流27800亿立方米,地下径流6000亿立方米。
全国水能蕴藏量×108kW,占世界总量%,可开发水能蕴藏量×108kW,占世界总量%。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年内分布集中,年间变化大;、、、四流域水资源量小,、、流域水量大;西北干旱区水量缺少,水量丰富。
水资源总数多,人均占有量少,总量居世界第四位。
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约为的1/2,1/4,的1/12。
水资源区域分布不相配,全国水资源80%分布在及其以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3490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4300立方米,属于人多、地少,经济发达,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
长江流域以北广大地区的水资源量仅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770立方米,亩均约471立方米,属于人多、地多,经济相对发达,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其中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短缺尤其突出。
中国内陆地区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生态环境不太强,开发利用水资源受到生态环境水的制约。
1.我国人均每年水资源占有量为2730立方米,为12000立方米,美国为10000立方米.2.我国每年有360亿立方米污水排进江里,其中80%是未加处理.3.全国有亿人饮用受到污染的水.据有关资料估计:地球上全部水体总量为13.86×109亿m3,其中海洋储水13.38×109亿m3,占总水量的96.5%,在总水量中,含盐量不超过0.1%的淡水仅占2.5%,即3.5×108亿m3,其余97.5%属于咸水.如果世界人口以56亿计,则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约为8400m3.世界水资源分布的特点,从降水来看,从形成的径流来看,从各国拥有的水资源量来看,从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来看,从径流量在时间分配上看,陆地上淡水资源的分布是很不均衡的.目前世界各国的耗水情况也不大相同,生活用水、工业耗水和单位面积灌溉用水均不相同.各国人均占有水量随着世界人口的膨胀、工农业用水迅猛增长以及有限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现在全世界缺水情况相当严重,已有28个国家被列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预计30年后将达到46~52个国家,缺水人口将从现在的3.5亿增加8倍,世界面临严重的水危机。
全球水资源现状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上来说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由于海水难以直接利用,因而我们所说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通过水循环,陆地上的淡水得以不断更新、补充,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
事实上,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总量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2.53%,而且大部分是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的固体冰川。
虽然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冰川的利用方法,但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大规模利用。
除此之外,地下水的淡水储量也很大,但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的也很少。
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这些淡水储量只占全部淡水的0.3%,占全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即全球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9 000立方千米。
陆地水体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以河流水最为重要,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河流水具有更新快,循环周期短的特点。
科学家们又据此把水资源分为静态水资源和动态水资源。
静态水资源包括: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一旦污染,短期内不易恢复。
动态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浅层地下水,循环快、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即可恢复。
所以,人类开发水资源时,一定要根据水循环的规律,合理、充分地利用水资源。
只有促进水资源的更新,人人爱惜水资源,才能可持续地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分布不均,人类面临的大难题地球上的水资源有97%被盐化,仅有3%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在这些淡水中又有2/3为冰川和积雪,1/3存在于含水层,潮湿的土壤和空气中.就是这有限的淡水,分配又极不平衡.世界每年约有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中,而占世界总人口40%的80个国家却严重缺水.水源最丰富的地方是拉丁美洲和北美,而在非洲,亚洲,欧洲人均拥有的淡水资源就少得多.中东是一个严重的缺水的地区.其主要的水源是约旦河.与该河相关的国家有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些国家几乎没有其他可以代替的水源.因此,缺水问题极为严重.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在这个流域一直存在着极其严重的水资源争端.1967年爆发的中东战争的一个直接因素就是阿拉伯联盟的成员国在60年代初,企图改变约旦河的河道,使之远离以色列引起的.当时的以色列总统列维宣称,水是以色列的生命,以色列将用行动来确保河水继续供给.于是以色列以武力占领了约旦河流域的大部地区,使自己有了比较可靠的水源供应.其实有关水资源的争端不仅仅发生在中东地区,在欧洲,曾发生过围绕多瑙河的政治争执.在南亚大陆,关于恒河水分配问题的分歧至今也未缓和,而在非洲,争夺尼罗河流域水的冲突更为激烈.该流域包括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9个世界上干旱最严重的国家.如果上游国家用水增加,就会使埃及用水减少,并加剧干旱.经济的发展使水质污染也日趋严重.欧洲著名的莱茵河曾因工业污染使河中鱼类消失殆尽;伏尔加河沿岸75%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中;亚洲的大部分河流被污染,成了世界上退化最严重的河流.欧盟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欧洲,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比预计的要严重得多,从现在起50年内,6万平方千米的含水层将受到这种污染.据世界银行统计:在发展中国家大城市饮用水的一半透过裂缝渗入了土壤.我国每年自来水漏失量就达10亿多吨.马林福马肯马克曾提出了一个衡量缺水状况的人均标准,即所谓水关卡.按照这一标准,每人每年应有可用淡水1000立方米,低落于这个标准,现代社会就会受到制约.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目前许多国家都低于这个标准.如肯尼亚每人每年只有600立方米,约旦仅有300立方米,埃及仅有20立方米.联合国认到2025年,将有一大批国家年人均水量低1000立方米.其中科威特,利比亚,约旦,沙特,也门等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年用水有可能低于100立方米.有人估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达到83亿,人们可能耗尽所有的储备水…………地球水资源分布状况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
国外农业节水发展状况与启示1 世界水资源概况与农业用水1.1 世界水资源概况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据统计,世界五大洲的161个国家的淡水资源总量为488254亿m3,人均占有量为8520m3,见图1。
由图2可见,水资源分布在全球范围内极不均匀。
亚洲(统计的48个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440m3,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是人均占有量最高的大洋洲(5个国家)的1/13。
美洲与大洋洲国家水量充沛,非洲和西亚国家严重缺水。
加拿大人均拥有淡水资源12万m3,而肯尼亚和约旦只分别拥有600m3和300m3。
图1 各大洲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比较图2 世界各大洲(161个国家)水资源占有比例季节分布不均也是世界水资源的一大特点。
孟加拉国在季风季节往往洪灾泛滥,而其后的干旱季节又可使农作物颗粒无收。
前苏联的西亚地区,由于雨量的不均,严重影响农业的收成。
1.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用水结构在所统计的161个国家的年用水总量为29576亿m3,约占水资源总量的6.1%。
其中农业用水约占68.6%,工业和生活用水分别占22%和9.4%。
各部门用水所占的比例见表1。
表1 各地区用水量与用水结构①人均占有量的平均值是根据《世界之水》(1998~1999淡水资源报告)和FAO数据库所列的五大洲161个国家的有关资料统计分析得到。
从全球范围内看,各大洲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差异较大。
亚洲由于人口较多,尽管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10.7%的世界最高水平,接近开发利用率最低的大洋洲的10倍左右,但人均年用水量仅为473m3/人,仅高于非洲,排在倒数第二。
美洲国家(统计的28个国家)的人均年用水量最大,接近亚洲国家和全球统计国家人均年用水量的两倍,但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亚洲的1/3。
非洲国家的人均用水量最少。
就用水结构而言,亚洲与非洲的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5%以上,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其他地区的农业用水所占的比例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小知识我国也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知识篇1、水是什么人类很早就知道水、利用水,水无色、无味、无嗅、透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液体。
1784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证明水不是元素,是由两种气体化合而成的产物。
1809年,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测定,1体积氧和2体积氢化合,生成2体积水蒸气。
后来的科学家便定出了水的分子式:H2O。
2、水的重要作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万物,没有人类;没有水就没有工业、农业、现代化建设;水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水与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水是城市发展和开发的基础;水是城市国际化的根本。
一句话,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
3、地球上有多少水地球上的水总储量140亿亿立方米,其中淡水仅占1/40,约为3.5亿亿立方米,而淡水储量中近70%是两极冰川。
目前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湖泊、河流和地下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淡水资源总量的1/300,约为100万亿立方米,还不到全球总储水量的万分之一。
4、人体的需水量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2500毫升的水,相当于一瓶普通热水瓶所装的水量,才能维持体内的水平衡,从而保证生理代谢的正常进行。
5、一吨水的作用有哪些可造纸5公斤;可发电100度;可染布95米;可炼钢0.15吨;可生产化肥0.25吨;可生产肥皂1122条;可生产胶鞋100双;可平均创工业产值35元。
6、不要小瞧滴水据测定,“滴水”在一个小时就可以集到3.6公斤水,一个月就可以收集到2.6吨水,这些水量可以供给一个人一月的生活所需。
所以节水要从点滴做起。
7、世界水日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93号决议,决定从1993年开始,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决议提请各国政府根据自己的国情,在这一天开展一些具体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意识。
<><> 1 人口增长与缺水的关系1.1缺水指标淡水资源是一种有限资源。
虽然通过水循环可以得到更新,但受气候、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全球分布极不均匀。
根据“国际人口行动”发表的资料,从1940年到1990年,全球人口从23亿增长到53亿,超过一倍,但人均年用水量却从400立方米增加到800立方米,也增加了一倍。
因此,全球用水总量超过了4倍。
虽然世界各国的用水量相差悬殊,但全球用水总量和人口的增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此,从人口增长和人均占有水资源的变化,可以大致看出未来水资源变化的趋势。
在国际人口行动提出的《可持续利用水(Sustaining Water)》报告中,根据全世界149个国家的水资源资料,联合国出版的1955、1990年人口统计资料和2025、2050年人口预测数据,采用瑞典水文学家M.富肯玛克(Malin Falkenmark提出的“水紧缺指标(Water-Stress Index)”(见表1),对一些国家人均水资源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表1是M.富肯玛克根据世界各国人均实际用水情况,特别是非洲干旱缺水国家的资料,分析比较后提出的。
这些指标不是精确的界限。
由于水的紧缺受到气候、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并且与节水和用水效率有关。
但是,这个“门阀值”有利于进行国家间人口和人均供水变化的比较分析。
世界银行和其它学者已接受将人均占有水资源1000立方米作为缺水指标。
M.富肯玛克提出的1000—1700立方米水的紧缺指标,是对那些人口在继续增长的国家的警告:如果人口不稳定下来,大多数用水紧张的国家将进入缺水国家的行列。
1.2缺水国家根据以上指标,对149个国家人均用水量资料的统计:1990年有28个国家经受用水紧张或缺水,涉及人口3.35亿;到2025年,根据不同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预测,将有46—52个国家进入缺水国家的行列,涉及人口27.8—32.9亿。
水资源总量、人均水资源量名列前茅的国家和地区在2004年3月16日,联合国第三届水资源论坛大会召开之前发表的《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最新报告),对180个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丰富状况做出排名。
按水资源量大小排队,前几名依次是:巴西、俄罗斯、美国、印度尼西亚、加拿大、中国、印度。
中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
若按人口平均,就是另一种结果了。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每人每年拥有近226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4,排在第128位。
科威特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国家,每个居民每日可支配水量仅为27升。
人烟稀少的格陵兰岛、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和法属圭亚那则分别占了世界水资源丰富状况的前三位。
世界国家水资源指标排序1 .水资源量前10名巴西、俄罗斯、美国、印尼、加拿大、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委内瑞拉、哥伦比亚2 .人均水资源量后10名科威特、利比亚、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约旦、也门共和国、以色列、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布隆迪3 .用水量前10名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日本、乌兹别克斯坦、墨西哥、埃及4 .人均用水量前10名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巴基斯坦、美国、阿富汗5 .人均年用水量后10名所罗门群岛、海地、刚果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刚果、布隆迪、乌干达、中非共和国、贝宁据水利部公布,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
人均占有量234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在世界第109位,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我国64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300多个,严重缺水城市108个。
部分亚洲国家人均淡水资源量(m3/年)印尼14 000 9 000柬埔寨60 000 30 000老挝64 000 29 000马来西来25 500 14 500缅甸26 000 14 000尼泊尔8 500 4 000巴基斯坦 4 000 2 000菲律宾 5 000 3 000韩国 1 500 1 000斯里兰卡 2 500 2 000泰国 3 000 2 500越南 5 500 3 000中国及各省水资源排行按照人均水资源量衡量,山东远不如新疆,江苏远不如内蒙,上海远不如甘肃!各省(市、区)人均水资源量汇总表按照人均水资源量衡量,山东远不如新疆,江苏远不如内蒙,上海远不如甘肃!。
世界淡水资源的分布概况从这里可以感觉到世界淡水资源的集中程度,世界淡水资源很集中.可能不亚于其它矿产资源的集中程度.[QUOTE]世界的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巴西、中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刚果、印度尼西亚等国.排名不分先后.中国的人均淡水资源在世界排名109,后面还有近百个国家,人均淡水资源少于中国.这也说明中国的人均淡水资源基本处于中等水平.人均淡水资源问题应该不是,中国独自强制计划生育的理由.如果这是中国计划生育的理由之一,那么世界应该还有上百个国家,从人均淡水资源上看,应该搞与中国一样的生育政策.事实上,其它国家没有这样的人口政策.说明人均淡水资源问题,应该不是中国搞计划生育的一个理由。
2水资源和水环境调查监测我国人均水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界各国人均水资源排名中,名列第88位。
以下是我找到的另一个内容,我们的用水人均占有量比较低,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排在世界第109位,占世界(人均)1/4,一、前言]中國是世界水資源大國,水資源總量2.8124萬m2,占全球徑流資源的6%左右。
僅次於巴西、前蘇和加拿大,居第四位。
但人均水資源量很少,人均占有水資源隻相當世界人均水平的1/4,世界排名110位,被列為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
中國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國家。
1993年全國淡水取用量達到5255億m3。
大約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2%。
是美國1995年淡水供應量4700億m3的1.1倍。
[/QUOTE]===============[color=#DC143C]这个内容很有意思。
我找了三个地方,得到中国人均水资源的三个世界排名数据。
中国人均水资源排名,一个是88位,一个是109,一个是110位。
[/color]列為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
这一句话,是最容易含糊人。
从中国人均水资源的排名上可以看到,还有上百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淡水资源少于中国。
为什么中国又成了,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了。
第一篇:《水资源的资料》关于水资源的资料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 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
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 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
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
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 /4,居世界第109 位。
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
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
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
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
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