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的主要量和航海性能
- 格式:pptx
- 大小:6.64 MB
- 文档页数:32
船舶基础知识水上运输不仅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载运输总量中占有着绝对的比重,具有其它任何运输方式所无法替代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作为水上运输工具的船舶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为此,从事船舶管理与驾驶的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船舶的有关性能、分类与特点,以便达到安全运营的目的。
第一节船舶的基本组成船舶由主船体(main hull)、上层建筑(superstructure)及其他各种配套设备(equipment)所组成。
1、主船体主船体是指上甲板(upper deck)及以下由船底(bottom)、舷侧(broadside)、甲板(deck)、首尾(fore and aft)与舱壁(bulkhead)等结构组成的水密空心结构,为船舶的主体部分。
主船体各组成部分的含义如下:1)、船底:为主船体的底部结构,有单层和双层两种结构形式。
其横向两侧以圆弧形式(称其为舭部)逐渐向上过度至舷侧。
2)、舷侧:为主船体两侧的直立部分。
其中,前部的线型弯曲部分称首舷,后部的线型弯曲部分称尾舷。
3)、甲板:为主船体垂向上成上下层并延船长方向水平布置的大型纵向连续板架。
4)、舱壁:为主船体内垂向方向上布置的结构,有横舱壁和纵舱壁两种。
2、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中位于首部的称为首楼。
位于尾部的称为尾楼。
用来布置驾驶室及船员居住与活动处所的上层建筑为桥楼。
3、舱室名称按照舱室用途的不同主要有1)、机舱:用于安装主机,辅机及其配套设备的舱室,为船舶的动力中心。
机舱一般位于桥楼正下部的主船体区域。
2)、货舱:用于载货的舱室。
3)、压载舱:指专用来压载的舱室。
如货舱下部的双层底舱,船舶的首、尾尖舱及边舱等。
4)、深舱:为双层底以外的压载舱、船用水舱、货油舱及按闭杯试验法闪点不低于60摄氏度的燃油舱等。
5)其他舱室如:燃油舱、滑油舱、淡水舱、污油水舱、隔离空舱等。
第二节船舶的主要标志船舶根据需要,在其船体外壳板上,烟囱及罗经甲板两侧均堪划着各种标志,现就一些主要标志简述如下:1.球鼻首和首侧推器标志球鼻首标志为球鼻型船舶的一种特有标志,主要用于表明在其设计水线以下首部前端有球鼻型突出体,并堪划于船首左右两舷重线水线以上的首部处。
船舶种类与特色(一)一般船舶l.客船( Passenger ship)是用于运送游客及其携带行李的船舶。
对兼运少许货物的客船也称客货船。
凡载客超出 12 人行均视为客船。
客船的特色是拥有优秀的航海性能,安全设备与生活设备齐备,上层建筑高大,航速较高,拥有优秀的抗沉性。
2.杂货船( General cargo ship)主要装运各样成捆、成包、成箱和桶装的杂件货。
杂货船的货舱一般分为上下两层或多层,以防底部货物被压损,舱口尺寸较大以便于装卸。
舱口上往常设有 3t ~5t 的起货设备,个别舱口处还设有数十吨以上的大型起货设备。
3.散货船( Bulk carrier)是特意装运谷物、煤炭、矿砂等大宗散货的船舶。
散货船多为尾机型单甲板船,舱口较宽大,并且多不配起货设备。
依据货种和构造形式的不一样,散货船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种:(1)通用型散货船:(2)矿砂船( Ore carrier):(3)自卸式散货船:(二)专用运输船舶1.集装箱船( container ship)是指以装运集装箱货物为主的船舶。
预先将货物装入集装箱内,再把集装箱装上船。
这类运输方式的长处是装卸效率高,能减少货损货差。
主要特色是 :(1)货舱和甲板均能装载集装箱;(2)多为单层甲板,舱口宽而长,采纳双层船壳构造,两层船壳之间可作为压载水舱;(3)为使集装箱堆放和牢固,在货舱内设置箱轨、柱、水平桁材等,构成固定集装箱用的蜂窝关格栅,集装箱沿着导轨垂直地放入格栅中。
在甲板上设有固定集装箱用的专用设备;(4)主机马力大、航速高,多半为两部主机,双螺旋桨,船型较瘦削的远洋高速集装箱船的方形系数小于;(5)往常不设起货设备,而利用码头上的专用设备装卸。
半集装箱船因货源不稳固而在部分货舱装运集装箱,其余货舱装运杂货或散货,船上往常设有起货设备。
2.滚装船( roll on/ roll off ship)它装运的货物主假如车辆和集装箱。
装卸时,在船的尾部、舷侧或首部,把跳板放到码头上,汽车或拖车经过跳板上下,实现货物的装卸。
船舶主要参数的含义及英文名称1. 船长(Length Overall,简称LOA)船长是指船舶舷首至舷尾的距离,包括船尾的突出部分。
船长通常以英尺或米为单位进行表示。
2. 船宽(Beam)船宽是指船舶两边最宽处的距离,以英尺或米为单位进行表示。
船宽是衡量船舶横向尺寸的重要参数。
3. 船型参数(Block Coefficient,简称CB)船型参数是指船舶体积与外形的关系,它是船舶的总体宽度、深度和船长的函数。
它表示了船舶在水中的浮力和阻力特性,一般为小数。
4. 吃水(Draft)吃水是指船舶从水线到船底的垂直距离。
它一般以米或英尺作为单位进行表示。
吃水对船舶的荷载能力、航行深度和稳定性都有重要影响。
5. 船舶排水量(Displacement)船舶排水量是指船舶在完全浸没时所排出的水的重量。
它一般以吨或千克作为单位进行表示。
船舶排水量是衡量船舶大小和负载能力的重要参数。
6. 船舶吨位(Gross Tonage,简称GT)船舶吨位是指船舶内部空间的总体积,一般以注册吨或总吨作为单位进行表示。
它是衡量船舶大小和运载能力的重要指标。
7. 净吨位(Net Tonage,简称NT)净吨位是指船舶的有效载重量,减去船舶自身的重量、燃料、物资和设备的重量后得到的值。
它一般以吨作为单位进行表示。
8. 船舶吃水线(Load Waterline)船舶吃水线是指船舶在载重的情况下,舷外与水面的接触线。
它是船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参考线。
9. 推进力(Propulsion Force,简称PF)推进力是指将船舶前进的力量,一般由船舶的推进装置(如螺旋桨、推进器)提供。
推进力是船舶运行的关键要素。
10. 船舶速度(Speed)船舶速度是指船舶在单位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它一般以节(nautical mile per hour,简称knot)作为单位进行表示。
11. 载重能力(Cargo Capacity)载重能力是指船舶可以携带的货物或乘客的总重量。
《航海概论》授课教案钦州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航海概论轮机本授课专业轮机工程班级 071 课程编号必修课校级公共课( );基础或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 课程类型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 )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 课程教学学分数总学时数学时分配课堂讲授30学时; 实践课0学时项目名称作者出版社教《航海概论》邱志雄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版材主编船舶安全管理洪碧光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9编著航海学丁勇等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主编参考书航海气象与海洋学陈家辉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等主编授课教师何鶄职称单位物电系授课时间 1-10周注:表中( )选项请打“?”1钦州学院教案【理、工科】周次第1周,第1次课备注章节第1章船舶名称授课教学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3 方式时数教学目要求了解船舶种类、结构及其重要的组成设备,掌握船舶主的要性能和主要设备的用途等基础知识及要求时间教学内容提要分配第一节船舶基本知识1、船舶种类2、船舶部位划分与舱室名称3、船舶主尺度与主尺度比4、船舶吃水与水尺标志第二节船舶营运性能1、载重性能2、容积性能3、速度性能第三节船舶航行性能浮性、稳性、抗沉性、快速性、摇摆性、操纵性第四节船舶主要设备动力设备、操纵设备、装卸设备、安全设备2备注教学重重点:了解船舶航行性能,主要的甲板机械点与难点:熟悉甲板机械的基本工作原理与用途难点讨论、练习、作业教学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在讲解甲板机械时可以展示多媒体手段参考资料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3钦州学院教案【理、工科】周次第2周,第1次课备注章节第二章航海基础知识名称授课教学理论课(?);实践课( );实习( ) 3 方式时数教学目要求了解驾驶员完成海上运输任务所掌握的一般知识,知的道海图、坐标、航向、航程、时间标准等基础概念及要求时间教学内容提要分配第一节地理坐标第二节航向与方位1、方向的划分2、航向、方位、舷角3、方向的测定第三节距离和速度海上的距离单位、能见度第四节时间系统时间的概念、拨钟与日期变更第五节航标第六节航海图书资料4备注教学重点:海上的方向与距离基本概念,知道海图、坐标、航向、重航程、时间标准等基础概念点与难点:理解时区与拨钟难点讨论、练习、作业教学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手段参考资料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船舶性能计算复习⼀,船舶的航海性能包括哪些?各⾃含义是什么(第1⾯)?1、浮性: 船舶装载⼀定的载荷,仍能浮于⼀定⽔⾯位置⽽不沉没的能⼒。
2、稳性:船舶受外⼒作⽤离开平衡位置发⽣倾斜⽽不致于倾覆,当外⼒消除后仍能⾃动回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
3、抗沉性: 船舶遭受海损事故舱室破损进⽔,仍能保持⼀定的浮性和稳性⽽不致于沉没或倾覆的能⼒。
4、快速性: 船舶在其动⼒装置产⽣⼀定功率的情况下能达到规定航速的能⼒,亦称为速航性。
快速性主要包括:1)船舶阻⼒:研究船舶航⾏时所遭受的阻⼒。
⽬的在于掌握阻⼒的变化规律,从⽽改善船型,降低阻⼒。
即阻⼒的成因、分类、计算、影响因素和降阻措施。
2)船舶推进:研究船舶推进器,推进器克服阻⼒发⽣推⼒。
⽬的在于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效推进器。
即推进器的⽔动⼒性能、设计⾼效推进器。
5、操纵性:船舶在航⾏时能按照驾驶员的意图保持既定航向的能⼒或改变航⾏⽅向的能⼒。
包括:1)航向稳定性:保持原有航向的能⼒。
2)转⾸性:应舵转⾸的能⼒。
3)回转性:应舵作圆弧运动的能⼒。
⼆;船型系数有哪些,含义是什么?相关公式是什么?第3⾯)1、⽔线⾯积系数WP C与基平⾯相平⾏的任⼀⽔线⾯的⾯积AW 与船长L 、船宽B 所构成的矩形⾯积之⽐,即LB A C W WP = 2、中横剖⾯系数中横剖⾯在⽔线以下的⾯积AM 与船宽B 和吃⽔T 所构成的矩形⾯积之⽐,即 C M 3、⽅形系数船体⽔线以下的型排⽔体积▽与由船长L 、船宽B 和吃⽔构成的长⽅体体积之⽐,即C B4、棱形系数(或称纵向棱形系数)船体⽔线以下的型排⽔体积与相对应的中横剖⾯⾯积AM 、船长L 所构成的柱体体积之⽐,即C P5、垂向棱形系数船体⽔线以下的型排⽔体积▽与相对应的⽔线⾯⾯积AW 、吃⽔T 所构成的柱体体积之⽐,即C VPMM BT A C =B LBTC ?=B VP C C A T ?==B P M MC C A L C ?==三,掌握浮态的概念和种类,掌握其表征系数(第22⾯)。
《航海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按照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三全育人”为路径,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船舶、航海有基本的认知,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前续课程为《国际航运地理》;后续课程为《理货业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海上货物运输与保险》、《港口装卸工作组织》、《船舶代理业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船员组织,船员的职责;2.掌握船舶基本常识,船舶动力设备、操纵设备、装卸设备和安全设备以及船舶的各种航行性能;3.掌握航海地理坐标,航向和方位,船舶能见距离,船舶航速和航程相关计算,船舶时间系统;4.掌握航海气象和海况;5.掌握航行计划的制定,航行值班的安排,特殊地区的航向方法;6.掌握航行途中货物的保管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看懂船舶规范;2.能看懂船舶航行计划。
(三)素质目标1.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2.良好的道德品质,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用于探索的良好作风。
三、参考学时参考课时:36学时四、课程学分课程学分:2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更多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
建议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建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船舶结构实训室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实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开放仿真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建议进行分组教学,项目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及团队精神。
建议进行双语教学,让学生习惯船舶结构的英文表达。
(二)教学评价引入行业标准和作业规范,建设课程在线题库,实现教考分离。
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评价。
(三)教学条件1..实验实训条件建议2.师资条件本课程的教师建议具有海船驾驶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持有甲类三副及以上职务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