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医院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6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病历书写是医生在诊断、治疗和记录患者信息时的重要工作之一。
它不仅是医疗过程的主要依据,也是医疗质量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
为了提高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和可读性,以下是一些病历书写的基本规范:1. 标题:每一份病历都应具有明确的标题,表示该份病历的类型和内容,例如“门诊病历”、“急诊病历”、“住院病历”等。
2. 个人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方式。
患者的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不应出现在病历中。
3. 主诉:患者的主诉应该简明扼要地描述患者的症状和不适。
主诉的内容应当客观、真实,并指导医生进一步进行检查和诊治。
4. 现病史:记录患者当前就诊时的病情发展过程,包括病程长短、症状表现、治疗情况等。
对于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应在病历中单独列明。
5. 查体与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医生进行的身体检查和各种辅助检查的结果,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应注意记录检查方法、结果和医生的诊断意见。
6. 诊断与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
确诊的疾病应注明疾病的名称和代码。
7. 治疗过程:详细记录每一次就诊和治疗的过程,包括给药途径、剂量、频次、使用时间等。
同时记录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
8. 随访与复查:记录患者治疗后的随访情况和复查结果,包括症状变化、体征改善情况、辅助检查结果等。
9. 总结与建议:患者诊断和治疗结束后,应对疾病的病情演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总结,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10. 签名与日期:病历应由医生亲自签名,并注明签名日期,以确保病历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总之,病历书写是医生诊治患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严格遵守规范化的病历书写规范,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还能为医生提供科学的医疗依据,进一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因此,医生应重视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书写技巧和知识水平。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病历书写基本规范门(急)诊病历书写规范一、门(急)诊病历基本要求门(急)诊病历是记录患者在医疗机构门(急)诊就医过程中,医务人员对患者诊疗活动的记录。
包括病史、体格检查、相关检查、诊断及处理意见等记录。
门(急)诊病历基本内容包括:门(急)诊病历首页(门诊手册封面)、病历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学检查等。
病历书写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书写,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门(急)诊病历书写应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
实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由在本医院合法执业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错句时,应按规范要求改正,并在修改处签署名字和时间。
二、封面内容说明:患者姓名、性别等基本情况由患者或其近亲属填写。
药物过敏史”以红色字体标明。
有过敏史的填写过敏药物名称或药物不详;无过敏史的填写“无过敏史”字样。
三、首页内容说明:新病历首次就诊时,可由患者或其近亲属填写患者基本情况,或接诊医师按封面填写患者基本情况。
诊疗过程中发现新过敏药物时,应增补于药物过敏史一栏,且注明时间并签名。
患者第一次来院就诊时,应在新病历首页书写诊疗记录。
现病史中诊治经过涉及其他医疗机构的,应记录其他医疗机构名称及诊疗经过。
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因抢救急诊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书写时应注意区分记录时间与抢救时间。
辅助检查结果:记录患者就诊前在其他医疗机构或本医疗机构已行的检查,记录应包括医院名称、检查时间、项目、检查编号(如CT、病理检查)、结果、有无报告单等。
初步诊断意见:指医师根据患者病史、体检结果、原有检查结果、诊疗经过作出的初步判断,并不是所有的检查完成并获得结果后所作出的判断。
初步诊断应按规范书写诊断病名,原则上不用症状代替诊断;若诊断难于肯定,可在病名后加“?”符号,或症状“待查”、“待诊”字样。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模板病历书写是医生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准确、规范的病历书写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
下面是一个病历书写的基本规范模板,供医生参考:一、病历主页1. 病历编号:填写病历的唯一编号,可以是医院或科室规定的格式,也可以是将病人的特定信息与日期组合而成的编号。
2. 姓名:填写患者的姓名,注意写清楚姓和名的顺序。
3. 性别:填写患者的性别,男或女。
4. 年龄:填写患者的年龄,一般以周岁为单位。
5. 就诊日期:填写患者就诊的日期,采用“年-月-日”的格式。
6. 主要症状:对患者的主要症状进行简要描述,包括疼痛部位、性质、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等。
7. 临床诊断:初步的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
二、病史1. 现病史:详细描述患者当前的症状、体征以及持续时间等。
包括主诉、发病经过、治疗措施等。
2. 既往史:包括患者的过去的疾病史、手术史、外伤史等。
对以往的疾病发作、治疗情况进行描述。
3. 个人史:包括患者个人的生活习惯、饮食情况、吸烟、饮酒等情况。
4. 家族史:包括患者的家族中是否有相似的疾病,有无遗传疾病等情况。
三、体格检查1. 查体: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情况、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头颅、颈部、胸部、腹部、四肢等各个系统的检查。
2. 实验室检查:将患者进行的一些重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书写和解读。
四、诊断与治疗计划1. 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给出最可能的临床诊断。
2. 鉴别诊断:对可能的鉴别诊断进行列举,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排除。
3. 辅助检查:列举可能的辅助检查,如:X光、CT、MRI等。
4. 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措施等。
五、随访及复诊计划1. 随访计划:制定患者的随访计划,包括随访时间、随访内容等。
2. 复诊计划: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复诊,具体复诊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制定。
医院病案书写基本规范第一章病历书写基本要求一、病历书写要求1、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2、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3、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语句通顺,表述准确,字迹清晰,标点正确。
病历内容不得随意删除、涂改、刀刮或粘贴。
4、医务人员应亲笔签署可辨认的全名,住院医师不得摹仿代替上级医师签名。
5、病历书写应当使用电子病历,特殊情况可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笔书写。
门(急)诊病历和需复写的资料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笔书写,或使用电子病历。
6、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不能用眼黄、咽红等非医学术语。
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病人叙述的诊断名称和药名应加引号。
7、书写过程中如出现错字或上级医师审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时,应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用双线划在错误处,不得涂抹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医师须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8、医师在进修期间应至少完成一份入院病历。
实习医师在实习期间应至少完成三份入院病历(大内科、大外科及专科各一份),并须经住院医师审阅后签名。
同时由住院医师另写一份入院记录一并入档。
9、对有创检查和治疗须征得病员书面同意并由病员本人签署同意书后方可进行。
病员如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病员因病无法签字时,应由其近亲属签字;没有近亲属的,由其关系人签字;为抢救病员,在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关系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病员说明情况的,应将有关情况通知病员近亲属,由病员近亲属签署同意书,并及时记录;病员无近亲属或者病员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病员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病历管理制度住院病历基本要求1、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书写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达准确、语言通顺、标点正确。
2、书写病历时,除医嘱需要“取消”及上能医师(含签名)时使用红色墨水外,住院病历书写一律使用蓝黑墨水。
3、病历书写发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
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4、病历书写严禁涂改,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双线划在错字上,并加以纠正。
不得采用刮、粘、贴、擦、涂等方法掩盖或者去除原来的字迹,而使原字迹不能辨认.5、除日常病程记录可由实习、进修医务人员或者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并由上级医师修改签名外,书写病历者必须是拥有执业资格,并具有在本院合法执业的医务人员.(实习医务人员:系指医疗、护理大中专学校的在校学生,进入本院临床实习的人员。
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大学专科、中专等在读生。
无论是否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执业护士资格,均不具有在本院合法执业的权利。
试用期医务人员:指医学院校毕业后,依法到本院试用工作的人员,无论是否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资格,均尚未取得在本院人才流动执业务资格。
进修医务人员:指已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资格,并在原工作的医疗机构具有合法执业权利的医务人员,在本院进修期间,除本院在接受其进修时专门机构(所进修科室、进修医务人员办公室等)考核合格者。
经本院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认定后书写病历。
经治医师:指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登记,在本院具有合法执业权利的,对特定患者诊断、治疗负有主管责任的医师。
6、上级工程师修改病历时,使用红墨水,如系错字、错句,双线划在错字、错句上,如系添加,在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辩认的前提下,在空白处书写,注明修改时间、修改处数并签名。
7、医师查房记录的要求: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于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对病危者要随时查看患者,记录至少每天一次;病重者每日或隔日一次,最长不得超过3天;对一般患者至少5天记录一次。
关于印发《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稿)》的通知全院各科室:为了提高我院病历书写质量,根据原卫生部颁布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文件精神,依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我院病案管理委员会对2010年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进行了修订和完善,重新制定了我院《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稿)》,经2013年6月24日第22次院长办公会审核通过。
现印发给全院各科室,请遵照执行。
附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订稿)》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二〇一三年七月一日附件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改稿)根据原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和陕西省卫生厅《病历书写规范》,制定我院《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修改稿)》。
第一章基本要求第一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数据、图表、影像、病理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留观病历和住院病历。
第二条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电子病历录入应当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的原则。
第四条电子病历录入应当使用中文和标准医学术语。
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住院病历中需要手写签名的部分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
门(急)诊及留观病历需要手写部分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要复写的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
第五条病历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病历书写及电子病历录入应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电子医疗记录使用原卫生部统一规定的项目名称、格式和内容,不得擅自更改。
记录日期用阿拉伯数字,记录时间采用24小时制,(如:2009-03-24 23:44 )。
1 病历书写一般要求
病历书写应符合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年版)的相关规定,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下列规范:
1.1 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1.2 病历书写应该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在规定的时限内由符合资质的相应医务人员
书写完成。
1.3 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
的圆珠笔。
取消医嘱用红色墨水笔标“取消”字样。
1.4 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
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1.5 病历书写应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
正确。
1.6 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
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
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1.7 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
1.8 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由相应的医务人员书写签名。
各级医务人员只能签自己的名字,
不得模仿或替代他人签名。
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
本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进修医务人员由医疗机构根据其胜
任本专业工作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
1.9 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一般时间记
录年、月、日、时,急诊病历、病危重患者病程记录、抢救时间、死亡时间、医嘱
下达时间等需记录至分钟。
1.10 病历中各种记录单眉栏填写齐全(姓名、住院号等),标注页码,排序正确。
每一
种从起始页标注页码,如入院记录第1、2......页,病程记录第1、2......页等。
1.11 各种辅助检查报告单要按规定填写完整,不得空项。
在收到患者的化验单(检验
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检查结果后24小时内归入病历。
1.12 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
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
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1.13 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患者近亲属,
由患者近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及时记录。
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
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2 打印病历要求
2.1 打印病历是指应用字处理软件编辑生成并打印的病历(如Word文档、WPS文档等)。
2.2 打印病历应当按照卫生部《病历书写规范》的内容录入并及时打印,由相应医务人
员手写签名。
2.3 打印病历应当统一纸张、字体、字号及排版格式。
打印字迹应清楚易认,符合病历
保存期限和复印的要求。
2.4 打印病历编辑过程中应当按照权限要求进行修改,已完成录入打印并签名的病历不
得修改。
3 门诊病历的书写要求
3.1 门(急)诊病历内容包括:门(急)诊病历首页(门(急)诊手册封面)、病历记
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
3.2 门(急)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及时完成。
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
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3.3 门(急)诊病历应标注页码。
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需复写的病历资
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
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3.4 门(急)诊病历记录分为初诊病历记录和复诊病历记录:
a 初诊病历记录:
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阳性体征、必要
的阴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及治疗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1)时间:
按24小时制记录,急危重症患者记录到分钟。
2)主诉:
扼要记录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
3)现病史:
确切记录患者此次就诊的主要病史,要重点突出(包括本次患病的起病日
期时间、主要症状、他院诊治情况及疗效等)。
4)既往史:
简要叙述与本次疾病有关的病史。
5)体格检查:
重点记录阳性体征及有助于鉴别诊断的阴性体征。
6)诊断或初步诊断:
如暂不能明确,可在疾病名称后标注“?”。
7)治疗意见:
①进一步检查措施或建议,辅助检查结果;
②所用药品(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
③出具的诊断证明书等其它医疗证明情况;
④向患者交待的注意事项(生活饮食注意点、休息方式与期限、用药方
法及疗程、预约下次门诊日期、随访要求等);
⑤须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的病情及有关注意事项应记录在病历上或者签
署知情同意书。
对患者需做手术、特殊检查(治疗)时,应请患者及
家属知情同意后在病历上注明意见(或填写有关知情同意书)并签名,
如“同意手术治疗”或“选择保守治疗,拒绝手术治疗”等。
8)医师签名
能辨认的全名。
b 复诊病历:
记录书写内容应当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病史、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
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处理意见和医师签名等。
1)主诉及简要病史:
对同专业组、诊断明确且此次就诊为复诊的病历,可在主诉的位置写“病
史同前”。
现病史重点记录上次就诊后的病情变化情况、药物使用与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