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光离子氮化炉作业指导书
- 格式:pdf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2
辉光离子氮化炉作业指导书Q/SZ J08.1421 目的为贯彻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环境方针,有效的进行安全生产并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保护环境,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LD-150型辉光离子氮化炉的操作。
3 总则3.1.作业者必须熟练掌握本作业指导书的所有内容,经考试合格后,取得上岗证,方可进行独立操作。
3.2.经医生检查,确定无防碍工作的疾病,才能上岗作业。
3.3.当氨气管路泄漏时,必须戴好面具进行处理。
4 操作规程4.1.开动设备前应首先检查真空系统是否漏气,保证压升率(0.13Pa/min)。
检查水路保证水压≥0.15MPa,阴阳极绝缘电阻大于0.5MΩ。
4.2.开动设备按下列顺序操作:4.2.1先给变压器一次送电(即原送电柜按钮合上)。
4.2.2然后合控制盘上的“系统启动”空气开关(白色)。
4.2.3打开真空泵1、真空泵2、使炉体抽气。
4.2.4在真空度≤50Pa时,先合上高压按钮,调整电压给定旋钮检查电控柜输出电压0-850V连续可调,是否正常;如正常,可将电压旋钮调至0V。
4.2.5在确定上述正常后,先合上电阻1、将电流给定旋钮调整到2V,然后缓慢调整电压旋钮,开始进入起辉、打弧工作状态,此时应视打弧的程度大小做适当调整电流电压。
4.2.6在进入辉光稳定起辉状态后,或通入适当氨气(0.3升/分钟),并调整电流电压,进入升温阶段后,或电流超过80A时,应将电阻1关掉,电流回0,再开启电阻2重新起辉工作(升温速度按工艺执行)。
4.2.7炉内出现频繁打弧,应首先关小电流,观察炉内情况后,方可继续升温出现打死弧、报警及其它异常现象时,可作紧急情况处理,立即关断高压或按“紧急停止”按钮(此按钮再次复位时应按方向旋转)。
4.3.温度设定:零件进入保温状态后,操作者人工目测工件温度,然后按工艺参数设定温度,按▲或键就可以方便地设定温度。
零件到温前应正确调整流量0.8-1升/分,并调整炉压,使炉内工件温度保持均匀,各部温差不超过10℃。
2023年飞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热处理工作的安全操作,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运行稳定,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2023年飞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的安全操作。
第三条本操作规程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第四条热处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操作。
第五条热处理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进行操作。
第六条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热处理工艺和设备操作规程,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
第七条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眼镜、防护鞋、防护手套等。
第八条操作过程中,禁止饮酒、吸烟或进行其他危险行为。
第九条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设备运行规程,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
第十条热处理工作必须定时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第十一条进入热处理作业区域前,必须检查作业区域内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第二章操作要求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设备运行规程,正确使用热处理设备。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工作流程准确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操作步骤。
第十五条热处理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随时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
第十六条热处理过程中,禁止与其他物品接触,以防止污染。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离岗。
第十八条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和事故,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第十九条操作人员必须将操作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记录在设备操作记录表上。
第二十条对于非正常情况下的处理和维修,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二十一条在热处理工作开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二十二条热处理作业区域必须保持整洁,防止杂物堆积。
第二十三条作业区域内必须标明操作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第二十四条对于有毒物质和可燃物质的处理,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第二十五条操作人员必须定时进行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离子氮化炉是多种金属材料表面增韧和改善机械性能的重要设备,应用广泛。
但是,离子氮化炉的操作风险较大,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操作规范。
本文档主要介绍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安全生产和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二、工作场所和设备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的工作场所应该是宽敞、明亮且通风良好的地方。
禁止在工作区域内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
在工作期间,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日晒帽、面罩、防护服等。
离子氮化炉是热处理所需的重要设备之一,应该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设备检修和维护工作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完成。
在操作离子氮化炉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使用或修理设备。
三、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3.1 准备工作在使用离子氮化炉进行热处理工作前,必须按照要求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工作环境和设施是否正常,确保不存在安全隐患。
2.对热处理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分类。
3.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设备,并接受相关培训。
3.2 操作规范1.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工作区域进行观察或者乱动设施和热处理材料。
2.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离子氮化炉操作规范,并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范。
3.工作人员在操作离子氮化炉时,必须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不得擅自调整炉温、炉压和处理时间等参数。
4.离子氮化炉操作期间,必须保持设备和热处理材料的清洁卫生。
不得将易燃、易爆物质、碳材等危险品与热处理材料放置在同一处。
5.当发现离子氮化炉出现异常时,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同时向有关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报告。
6.操作完毕后,需要对设施和工作现场进行清理和消毒。
3.3 废物处理离子氮化炉操作所产生的废弃物需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
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废气必须进行处理和处理,以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3.4 应急措施若发生紧急情况,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必须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马上停止操作,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实施相应的应急预案。
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的安全稳定进行,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的操作人员。
第三条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操作。
第四条对于未充分掌握操作技能的新员工,必须接受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后才能独立操作。
第五条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离子氮化炉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
第六条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规范。
第二章安全操作第七条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佩戴足够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口罩、耳塞等。
第八条操作人员必须保证身体清洁,禁止携带易燃、易爆、腐蚀等危险物品进入操作区域。
第九条在进行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必须先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设备运行状态正常。
第十条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离子氮化炉的操作程序,并根据要求进行操作。
第十一条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保持警觉,注意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
第十二条在进行热处理工作时,禁止单独操作,必须由两人以上配合完成。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更改或调整炉内的温度、压力等参数。
第十四条当离子氮化炉遇到事故停机或异常情况时,操作人员必须采取紧急停机措施,及时上报并寻求维修或处理方案。
第三章安全防范第十五条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区域禁止使用明火。
第十六条不得在离子氮化炉周围放置易燃、易爆、腐蚀等危险物品。
第十七条离子氮化炉设备必须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行的正常。
第十八条离子氮化炉设备必须经过专业人员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九条操作人员不得将个人设备悬挂在离子氮化炉以及周围区域,以避免影响设备运行和操作安全。
第四章突发事件处理第二十条当发生火灾、煤气泄漏等突发事件时,操作人员必须迅速采取紧急停机措施,并立即报告上级领导。
第二十一条各级领导必须按照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并召集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第二十二条突发事件过后,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并重新评估设备的安全性能。
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进行,保护员工和设备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人员,包括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等。
第三条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四条所有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第五条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炉子参数、操作程序,一经发现违规操作,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二章安全操作规程第一节炉前准备第六条操作人员进入离子氮化炉操作区前,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鞋子和手套,并戴好护目镜。
第七条操作人员需仔细检查离子氮化炉设备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情况。
如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第八条操作人员应详细了解炉子的操作程序和参数设置,在操作前进行熟悉和确认。
第二节炉内操作第九条操作人员在打开离子氮化炉时,必须注意检查炉腔内是否有无气氛物质。
第十条操作人员应当合理设置炉子温度和保持时间,降低炉子中发生异常的概率。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禁止炉子过热、过载,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炉子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三节炉后处理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在热处理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炉子,并进行冷却处理。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在进行炉后处理时,必须穿戴好相关的防护设备,防止因高温带来的伤害。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需及时清理离子氮化炉腔内的物质,保持炉腔清洁。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将炉内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妥善处理,做到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第四节应急处置第十七条在炉子运行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经操作员判断需要紧急停炉时,应立即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停炉。
第十八条发生炉子事故时,操作人员应迅速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障自身安全,报告值班主管并联系相关维修人员。
第十九条值班主管要及时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保障现场人员的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
离子氮化操作规程1. 引言离子氮化是一种通过离子注入的方法,在材料表面形成氮化层。
离子氮化过程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很多工业领域,如金属加工、电子器件制造等。
本文档旨在介绍离子氮化操作的一般规程,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效果。
2. 实验材料和设备准备在进行离子氮化操作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设备:•氮化剂:一般为氨气或氮气。
•待处理材料: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材料,并确保其表面平整、干净。
•离子氮化设备:包括离子注入系统、真空系统、加热系统等。
3. 离子氮化操作步骤3.1 准备工作在进行离子氮化操作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检查离子氮化设备的状态,确保所有部件均正常工作。
•检查氮化剂供应系统,确保氮化剂供应充足。
•清理和处理待处理材料的表面,确保其表面平整、干净,并去除可能影响离子氮化效果的污染物。
3.2 设置操作参数根据待处理材料的特性,设置离子氮化的操作参数,包括气体流量、离子能量、离子束密度、离子注入时间等。
这些参数的设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氮化效果。
3.3 构建真空环境将离子氮化设备置于真空室中,并通过真空泵抽取真空,以建立所需的真空环境。
真空泵的抽取速度和真空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4 注入氮化剂将氮化剂引入离子氮化设备中,以确保真空室中的气氛为氮气或氨气。
在注入氮化剂过程中,需注意操作的安全性,避免氮化剂泄漏造成危险。
3.5 进行离子氮化将待处理材料放置在离子注入系统的样品台上。
根据设置好的操作参数,开启离子源,通过离子加速器将离子束加速并注入待处理材料的表面。
离子注入的时间和能量应根据所需的氮化层厚度进行调整。
3.6 离子氮化后处理离子氮化完成后,需要对处理后的材料进行后期处理。
通常,此步骤包括冷却、清洗、干燥等。
在进行后期处理时,需注意操作的安全性,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
4. 实验安全操作在进行离子氮化操作时,需遵循以下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操作证书。
一、辉光离子氮化的原理离子氮化作为一种热处理的工艺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的基本原理如图1、图2 所示。
在抽真空并充有微量气体(如氨气)的密封容器内,放置两个电极,阳接连在外壳并接地,阴极设在炉内,工件放置在阴极上,电极经限流电阻R与可调直流电源E 相连。
当逐渐增加电压到图2 中A 点时,阴阳极间稀薄气体被击穿,阴阳极间突然出现电流。
极间电压突降至B 点,阴极及工件部分表面出现辉光,电流增加,电压基本不变,见图2 中BC 段。
继续提高电压,工件表面完全被辉光覆盖。
气体原子或分子由于电场作用被游离出大量的电子和正离子(氨气NH3 分解为N+、H+)。
电子奔向阳极,正离子N+、H+奔向阴极上的工件。
工件在N离子的持续轰击下,被加热至氮化所需的温度(470℃~700℃),并产生二次电子发射。
而N+在阴极得到电子后还原成氮原子,并渗入工件表面形成0.3~0.4mm厚极硬的氮化层。
这样便可极大地提高零件使用寿命。
图2 中的CD 段,称为异常辉光放电区,辉光离子氮化主要工作在这一段。
图2 中的D段,辉光放电转变为强烈的弧光放电,将损伤工件及电源。
二、辉光离子氮化电源的工作原理辉光离子氮化电源是一个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它能输出稳定的、连续可调的、最高为1000V 的直流电压。
为避免强烈的弧光放电,电源应具有自动灭弧和灭弧后自动起辉的功能,同时能自动控制炉内工件的温度。
电源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1.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直流电源的电流0~100A,电压0~1000V。
工作原理见图3。
KG1~KG3 与CZ1~CZ3 组成三相半控桥,选用快速熔断器KP1~3串接于电路中做过流保护,在元件侧、交流侧均做了阻容吸收保护。
由于氮化炉在工作初期弧光放电比较严重,电流变化非常剧烈。
所以,在弧光放电严重的工作初期只接入R81,当炉内辉光稳定后,再并接R82。
电容C、铁芯电抗器L1用于滤波,使输出电流更加平滑。
氮化炉在工作初期,由于工件的尖角、毛刺或油污等,在电场中要产生尖端放电与弧光放电,使阴阳极电压由几百伏电压突降至几十伏。
1.學習離子氮化的原理與處理方法。
2.瞭解鋼經離子氮化後之氮化層顯微結構、硬度分佈及硬化深度。
二. 實驗設備離子氮化爐(如圖1所示的示意圖)、維克氏硬度計及金相觀察與拍照裝置。
三.實驗原理1. 鋼的氮化處理【1~4】氮化處理是使氮元素滲入鋼材表面,硬化鋼件表面的方法。
早在1923年即由德國克魯伯兵工廠的A. Fry 博士發明了把含有鋁或鉻的合金鋼在無水氨氣中加熱至500~550℃之間保持20~100小時,可在鋼表面形成氮化層,使鋼表面硬化的氨氣氮化法。
隨後,經過不斷的改良與發展,目前已有處理時間較短、溫度較低和適用鋼種更廣泛的氮化法。
現在常用的方法有:(1)硬氮化法:氣體氮化法(氨氣氮化法),液體氮化法。
(2)軟氮化法:氣體軟氮化法(混合氣體、尿素法),液體軟氮化法(Tufftride法、Sulinuz法)。
(3)離子氮化法及電漿氮化法等。
2. 離子氮化法【2】由於早期應用的氣體氮化法生產週期太長,並在表面形成脆性薄層,容易在使用時剝落,能處理的鋼材有侷限性,使其應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其後,工業上又發展了液體氮化法,具有設備簡單、處理時間短及可氮化的鋼種較多等優點,但所得的硬化層較薄、使用的液體含有劇毒的氰話物鹽類,會產生公害問題。
離子氮化法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上述缺點,是對金屬零件進行表面處理的新技術,其目的乃為提高金屬零件的表面硬度、耐磨耗性、耐疲勞性和抗腐蝕性。
八.參考文獻三.實驗原理五.實驗結果四.實驗方法與步驟六.問題與討論离子氮化技术介绍及应用武汉市等离子体技术研究所离子渗氮作为强化金属表面的一种化学热处理方法,广泛适用于铸铁、碳钢、合金钢、不锈钢及钛合金等。
零件经离子渗氮处理后,可显著提高材料表面的硬度,使其具有高的耐磨性、疲劳强度,抗蚀能力及抗烧伤性等。
离子氮化作为七十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渗氮方法,与气体渗氮相比具有渗氮速度快、渗氮层组织易于控制、脆性小、无环境污染、节约电能,气源、变形小等优点。
离子氮化炉操作步骤:一、装炉要求(1)装炉前必须对炉内灰尘,杂质清理干净(2)曲轴必须从底层向上层的顺序装炉(以防曲轴掉落危险)(3)曲轴短头放在圆形垫块后再推进工作圆盘内,有小孔的面朝里(4)曲轴的位置以前一次装炉位置相同(大约200支/炉)(5)曲轴装炉完成后,必须用酒精对白色密封圈擦洗干净(6)用行车将炉罐小心吊起,到达安全高度后,移动至炉体正上方,待稳定后缓慢下降,装炉完成二、开炉接通电源前必须检查事项(1)炉体冷却水循环必须开启(阀在水平状态为开,垂直状态为关)(2)真空泵蝶阀必须在关闭状态(3)氨气罐,二氧化碳罐要在关闭状态(4)阳极快速接头要连接在炉体上(和水冷却管在一起的绿线接头)(5)黑色脉冲控制盘上“电压”旋钮,“占空比”旋钮要旋转到左边最小值(6)黄色氨气换向阀手柄在中间(向上)位置三、通电运行步骤(1)打开总控电源(2)电柜控制面板上“手动/自动”旋钮,打到自动(3)进入控制系统触摸屏,点击“(一)打弧参数设定”,选择开保温段数09,完毕退出(4)点击“(二)升温保温参数设定”,查看参数是否正确,9保温时间300min,点击“升压保压参数设定”,5到达压力350Pa (5)进入系统运行,选择确认炉体,1号炉(左),2号炉(右),若炉体不是要工作炉体,点击“炉体切换”,(炉体工作过程中一定不要按炉体切换按钮)(6)抽真空:左上角系统开始按钮由红色变成绿色,真空泵1(3),2(4)按钮变绿,检查两个真空泵是否都启动运转,如有不运转,打开电控柜右下门,检查是否跳闸,确认两个真空泵都已启动工作后,打开真空泵蝶阀(之前一定要关闭否则真空泵中油会被气压压进炉体),开始抽真空,当压强达到100Pa左右时,关闭1(3)号真空泵蝶阀,当压强达到60Pa左右时,真空泵1(3)自动关闭(绿灯熄灭),高压按钮自动开启(7)黑色脉冲控制盘上,电压拨钮打到左边自动拨钮,占空比拨钮打到右边自动(自动时升温时间长,根据实际情况可调为手动控制),电压旋钮,占空比旋钮旋转到右边合适位置(峰值电流=100~200 ,电流A≤150),炉体开始安全工作,罐内曲轴开始打弧(8)灭弧送氨气炉内温度到90度,炉罐内辉光稳定之后(不闪弧),开氨气罐,黄色换向阀打到左边1号炉(右边为2号炉),氨气流量不用调,控制器会根据炉内压强自动调整(9)加送二氧化碳气体大约9~10小时后升温到500℃时占空比拨钮打至自动状态,然后继续升温至510℃到保温状态,打开二氧化碳气阀,设置屏幕上2种气体流量比例(比例约为7%)(10)开始保温时,,保温5小时到结束(时间已经设定好,结束时要人看管),(11)关闭氨气罐(关主阀,蓝色阀不动),关闭二氧化碳罐,关闭真空泵蝶阀,旋转黑色脉冲电源盒子上,电压、占空比旋钮旋转到最小值(即最左端),此时通氮气,使其罐内压强达到20Kpa(目的是缩短冷却时间),关闭总控电源(12)炉内冷却6~8个小时后(13)观察炉内冷却温度,打开总控电源,观看左上角炉内温度,当温度低于150℃以下可以出炉(14)出炉准备:解除炉内真空打开两蝶阀之间进气阀(直接拔掉),无响声后,拔下阳极快速接头(和水冷却管在一起的绿线接头)(15)行车吊起钟罩:行车吊钩移至吊环内,对准吊环中心自由悬空,吊钩上下左右都不接触吊环,说明能够垂直平稳吊起(16)空气中冷却至常温(不烫手)(17)卸料:按品种,车间摆放在货架上,操作完成技术参数(稳定后):加热温度:510℃V1≈380VV2=600V~800VA小于等于150A(过大时调占空比)峰值电流=100~200A(过大时调电压)。
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一、为保障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二、本规程适用于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过程中,包括设备操作和使用、操作人员个人防护与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三、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本规程,并切实履行相关规定和操作要求。
第二章设备操作和使用一、设备操作应由持有相关资质和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
二、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离子氮化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三、设备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前应仔细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并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四、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结束后,应检查设备的各个部分,并保持设备的清洁整洁。
五、设备操作人员应掌握紧急故障处理方法,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设备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六、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禁穿插其他非相关人员进入操作区域,并保持操作区域的整洁有序。
第三章操作人员个人防护与安全意识一、设备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作业服装,包括防护衣物、防护手套、防护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二、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应戴上防护眼镜或面罩,并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
三、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禁止戴手表、项链等与设备操作有潜在安全隐患的饰物。
四、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清醒状态,禁止饮酒、吸烟等影响工作安全的行为。
五、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应急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并在操作过程中时刻保持警觉。
六、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注重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应急处置一、发生设备故障、炉体过热等情况时,设备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切断电源,并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
二、设备操作人员应掌握离子氮化炉安全操作手册中的应急处置流程,并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
三、在进行应急处置时,设备操作人员应带好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的安全。
四、对于设备发生严重故障或无法控制的情况,设备操作人员应第一时间撤离,并向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员报告。
辉光离子氮化炉(glow plasmanitriding furnace)一、概述离子氮化是在13.3-1333Pa的真空容器中使含氮稀薄气体在直流电场中电离,正离子轰击金属零件表面形成氮化层,正离子轰击金属零件表面形成氮化层,以达到表面硬化的方法。
离子氮化对于球墨铸铁,合金钢,不锈钢,粉末冶金制品,钛合金,高速钢,工具钢等均有显著氮化效果。
二、设备的组成离子氮化炉由炉体,输电装置,真空获得系统,供电系统,供气系统,温度测量五部分组成。
1、炉体由炉盖、筒体、炉底盘和底架组成,其中炉盖、筒体、炉底盘夹层通冷却水,炉内设有不锈纲,渗铝板双层隔热屏,(LD-25)型只有不锈纲一层,炉体上设有双层钢化玻璃观察窗,以供离子氮化过程中观察炉内情况之用。
2、炉底设有堆放阴极一个,堆放阴极与阴极支承上安放着工作盘,工作盘,工件可直接放在此盘上。
3、炉体的真空获得系统一般由两台旋片式真空泵及串有碟阀的管道系统组成,碟阀的作用是通过关闭或旋转不同的角度调度调节抽气量以维持不同进行气量条件下的炉内压强。
真空度的测量用配套ZDZ-4型电阻真空计,从表头可直接读出真空值。
4、炉体的供气管进口设在炉壳筒体上,流量计采用701HB型氢定标,氮定标的转子流量计各1只,以便通氮氢混合气,单用氢流量计通氨气时,其读数按下列式修正:Q=K Q标Q标转子流量计出厂时的所标定的刻度值;K 修正系数,由缓冲罐压力确定如下表;5、热电偶经阴极插入炉内,进行模拟测量,由控温仪表记录温度。
进行P、I、D 控温。
三、主要技术参数四、使用条件1、室内使用,地面平整,通风良好,环境整洁(从而保证向炉壳冲气后炉内清洁)。
2、环境温度在+5~40℃,倘若环境温度低于+5℃,需给真空泵周围加热。
3、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
4、周围无明显震动及高频设备。
5、周围无导电尘埃,无爆炸性气体,无腐蚀金属和绝缘的气体。
6、海拔不超过1000米。
7、自备进水,出水管。
氮化炉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氮化炉是一种常用的热处理设备,用于在控制气氛下对材料进行高温处理。
本文档旨在为操作人员提供氮化炉的使用指南,确保安全操作和正确的维护。
二、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氮化炉之前,确保已经戴上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
2. 氮化炉炉体在使用过程中会达到高温,禁止用手直接接触炉体,以免烫伤。
3. 操作人员严禁在氮化炉周围堆放杂物,以免阻碍紧急撤离。
4.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强行打开气源和电源开关,必须按照相应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5. 氮化炉需要接通冷却水源供给,确保冷却水循环正常,以防炉体过热。
6. 使用氮气(N2)进行氮化的时候,要确保氮气通风正常,防止氮气泄漏造成安全事故和氧气不足。
三、操作步骤1. 打开氮化炉前的准备工作a. 检查氮化炉的工作环境,确保通风良好。
b. 检查氮化炉的冷却水源是否畅通。
c. 检查炉体内是否有杂物,如有,清理干净。
2. 打开氮气供应开关a. 检查氮气瓶的压力是否足够,如不够,请更换氮气瓶。
b. 缓慢打开氮气供应开关。
c. 观察氮气流量计,确保氮气进入炉体的流量稳定。
3. 打开炉体加热开关a. 检查炉体加热器的供电情况。
b. 缓慢打开炉体加热开关,逐渐升温。
c. 使用温度计监测炉体温度,确保温度上升平稳。
4. 进行氮化作业a. 将需要氮化处理的材料放入炉体中,注意材料的堆放方式和放置位置。
b. 根据材料的要求,设定氮化炉的温度和保持时间。
c. 在氮气气氛中加热材料,确保达到所需的氮化效果。
5. 完成氮化作业a. 在氮化过程结束后,逐渐关闭炉体加热开关,将温度降至安全范围。
b. 缓慢关闭氮气供应开关,确保氮气流量逐渐减小。
c. 等待炉体冷却,确保炉体温度低于安全范围后,可以打开炉门。
四、设备维护1. 氮化炉每次使用结束后,要进行清理,将炉体内的杂物和焚烧物清除干净。
2. 定期检查氮气供应系统和炉体加热系统,确保管道畅通,设备正常运行。
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的安全生产,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场所的安全操作。
第三条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的各项规定,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第四条因特殊原因不能执行本规程的,必须经主管部门批准,且应采取一切可能的安全措施。
第二章安排第五条离子氮化炉必须按照规划布置,设备要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六条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场所应保持清洁整齐,无杂物和易燃易爆物品。
第七条离子氮化炉应配备齐全的安全设备,如烟雾报警器、灭火器、安全门等,并定期检修和维护。
第八条离子氮化炉设备周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人员安全进出和紧急疏散。
第九条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标识,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十条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并经过企业的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十一条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场所应设立专人负责监督和指导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不安全因素。
第十二条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中,禁止饮酒、吸烟,并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作业区。
第十三条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中,禁止临时工、实习生等无相关经验和技能的人员操作设备。
第十四条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中,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急救设备和人员,以保障人员遇到意外时能够及时进行急救。
第四章作业操作第十五条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必须按照程序严格进行,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
第十六条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如防火服、手套、护目镜等。
第十七条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预防措施,严禁未经允许操作设备。
第十八条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操作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故障。
第十九条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任何步骤。
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一、总则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是一项高温作业,工作过程存在一定危险性,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和工作质量,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作,包括炉体操作、加料、取料等操作。
二、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工作经验,并参加指定的安全培训。
2. 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不能有心血管疾病、中暑和晕厥等症状。
3. 未接受培训或考核合格的人员不得操作离子氮化炉。
4. 操作人员应佩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5. 操作人员应遵循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更改工艺参数或操作步骤。
三、安全设备要求1. 离子氮化炉应安装有温度、压力和气体浓度等安全监测仪器,确保安全状态。
2. 离子氮化炉应安装有紧急停止装置,以应对突发情况。
3. 离子氮化炉应设置有防护栅栏或隔离帘,防止操作人员接近炉体。
4. 离子氮化炉应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操作程序1. 工作前准备(1)检查离子氮化炉的工作状态和安全设备是否正常。
(2)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3)了解工艺参数和操作步骤,熟悉操作流程。
2. 加热操作(1)打开离子氮化炉,确保炉内无残留气体。
(2)按照工艺参数设置加热温度和时间。
(3)在加热过程中,及时监测温度和压力变化,确保设备安全。
(4)加热结束后,关闭离子氮化炉,并等待冷却。
3. 取料操作(1)等待离子氮化炉冷却至安全温度。
(2)佩戴防护手套,打开炉门。
(3)使用工具或夹具将热处理件取出,注意避免烫伤。
(4)将取出的热处理件放置在指定的位置,确保安全存放。
4. 清洁和维护操作(1)清除离子氮化炉内的残留物。
(2)清洁炉门和炉体,确保设备干净。
(3)检查和维护离子氮化炉,修复故障和更换损坏的部件。
五、应急措施1. 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关闭离子氮化炉,并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2. 发生炉体破裂或爆炸时,应立即紧急停止离子氮化炉,并通知相关人员。
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FBJ10·87·02—07离子氮化炉安全操作规程1、通用操作规程通用操作规程按Q/FBJ10·87—07《热处理类各工种通用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企业氮化炉操作者。
3、设备安全操作规程3.1操作前3.1.1氮化炉必须由专人负责操作,并要求具有真空、电气、和辉光放电等氮化方面的基本知识。
3.1.2操作前,必须穿戴好本工种所规定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
女工的发辫应放在防护帽内。
要认真贯彻“交接班制度”。
3.1.3操作前,对所使用设备的真空、配电、操纵系统和仪表工具等进行认真的检查,设备必须要有可靠的接地保护措施,如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立即排除,并向有关人员与领导反映,在未解决时,不准操作。
3.1.4,为防止高压伤人,在电气线路上要装有联锁保护装置,以确保真空罩打开时高压直流电自动断开。
3.1.5开炉前,检查线路、仪表及供电,供水,供气应处于良好状态。
3.1.6取放工件前,必须停电。
放入的工件不得超过炉子负荷,使用的吊装工具必须良好。
3.1.7定期检查炉体、密封圈。
3.2操作中3.2.1开炉升温时,要打开机械泵抽真空,打开循环冷却水阀门,控制水压和流量。
3.2.2通入氨气时,经常检查是否有泄露情况,一经泄露,应立即关闭阀门;采取措施后,再使用,防止氨气中毒。
3.2.3当真空度达到要求时,开始送高压电,起弧后通氨气,且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
3.2.4 氮化炉工作时,操作者不能离开工作地点,工作时随时注意电流、电压的变化和设备的发热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工作,请有关人员检查。
3.2.5工件出炉前,先停止供氨,停送高压电,继续抽真空,当炉温<250°C时停泵,放气出炉3.2.6盛装氨气的容器必须封闭好,放置在通风的地方,严禁靠近热、电源或日光爆晒,位置应远离工作现场。
3.2.7不允许在真空罩下操作,吊放真空罩或装、出工件时必须平稳准确。
离子氮化炉热处理工安全操作规程一、安全管理1. 氮化炉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2. 新入职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试岗和熟悉操作规程前,由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进行指导。
3. 氮化炉操作人员应配备适当的防护设备,包括耐高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耳塞等。
4. 氮化炉室内必须保持清洁、整洁,杂物必须及时清理。
5. 氮化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更改或疏忽操作。
6. 氮化炉须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7. 氮化炉室内的通风设备必须保持良好状态,室温不得过高,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操作规程1. 氮化炉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设备,确保自身安全。
2. 氮化炉操作前,必须检查设备的电气接地是否良好、温度显示是否正常。
3. 氮化炉操作人员必须确保室内气体清洁,无易燃易爆物质存在。
4. 氮化炉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界面和相关参数设置,确保操作规范。
5. 氮化炉操作中,严禁使用金属制品或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接触炉温区。
6. 氮化炉操作中,严禁将手指伸入炉内,以免引发意外伤害。
7. 氮化炉操作中,严禁操作人员单独离开工作区域,必须有其他人员在场。
8. 氮化炉操作中,如遇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维修人员。
三、应急措施1. 氮化炉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物品燃烧现象,应立即停止操作,使用灭火器扑灭火源。
2. 氮化炉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气体泄漏,应迅速将氮化炉切断电源,并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处理。
3. 氮化炉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出现自身受伤或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寻找医疗人员帮助。
4. 氮化炉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出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通知维修人员前来处理。
四、事故处理1.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进行紧急救援和急救处理。
2. 发生事故后,必须迅速报告上级领导,并按要求填写事故报告。
3. 发生事故后,必须切断该设备的使用,等待相关部门的检查和维修。
辉光离子氮化炉作业指导书
Q/SZ J08.142
1 目的
为贯彻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环境方针,有效的进行安全生产并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保护环境,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LD-150型辉光离子氮化炉的操作。
3 总则
3.1.作业者必须熟练掌握本作业指导书的所有内容,经考试合格后,取得上岗证,方可进行独立操作。
3.2.经医生检查,确定无防碍工作的疾病,才能上岗作业。
3.3.当氨气管路泄漏时,必须戴好面具进行处理。
4 操作规程
4.1.开动设备前应首先检查真空系统是否漏气,保证压升率(0.13Pa/min)。
检查水路保证水压≥0.15MPa,阴阳极绝缘电阻大于0.5MΩ。
4.2.开动设备按下列顺序操作:
4.2.1先给变压器一次送电(即原送电柜按钮合上)。
4.2.2然后合控制盘上的“系统启动”空气开关(白色)。
4.2.3打开真空泵1、真空泵2、使炉体抽气。
4.2.4在真空度≤50Pa时,先合上高压按钮,调整电压给定旋钮检查电控柜输出电压0-850V连续可调,是否正常;如正常,可将电压旋钮调至0V。
4.2.5在确定上述正常后,先合上电阻1、将电流给定旋钮调整到2V,然后缓慢调整电压旋钮,开始进入起辉、打弧工作状态,此时应视打弧的程度大小做适当调整电流电压。
4.2.6在进入辉光稳定起辉状态后,或通入适当氨气(0.3升/分钟),并调整电流电压,进入升温阶段后,或电流超过80A时,应将电阻1关掉,电流回0,再开启电阻2重新起辉工作(升温速度按工艺执行)。
4.2.7炉内出现频繁打弧,应首先关小电流,观察炉内情况后,方可继续升温出现打死弧、报警及其它异常现象时,可作紧急情况处理,立即关断高压或按“紧急停止”按钮(此按钮再次复位时应按方向旋转)。
4.3.温度设定:零件进入保温状态后,操作者人工目测工件温度,然后按工艺参数设定温度,按▲或键就可以方便地设定温度。
零件到温前应正确调整流量0.8-1升/分,并调整炉压,使炉内工件温度保持均匀,各部温差不超过10℃。
4.4.氨气流量的设定及炉内压力设定应视零件复杂状况及工艺情况由操作者灵活掌握。
其原则是通过调整炉压,使工件各部温度达到均匀。
4.5.冷却循环水的使用,应在保证炉体冷却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循环水,以节约用水。
开炉后一定时期内应在炉体温度为40℃时再开启冷却水,以利于工件的升温。
在调整水温时应观察进水口温度表,应≤40℃为合适。
4.6.停炉:在保温时间到后,应有以下两种停炉状态。
① 如工件复杂,有变形要求,停炉时,应在保持有辉光的状态下,小电流保持2小时(氨气流量关掉)后关断高压,停止真空泵,继续通冷却水;② 如果对变形要求不严,工件不复杂,可直接关闭电源,关闭氨气,关闭真空泵(工艺有要求的,按工艺执行)。
142
4.7.注意事项:
4.7.1.停炉后,炉体抽真空状态保持。
4.7.2冬季防寒,将炉体真空泵水放掉,水路通少量水排放防止冻坏。
4.7.3.在装卸炉体时,应用木快垫炉体的密封部防止碰坏密封面。
4.7.4.在开动小氮化炉时,将热电偶、真空泵、测压传感器、阴极接线,切换到小氮化炉工作状态,其它操作已与以上操作规程相同。
4.7.
5.清洗工件用的汽油要妥善管理,防止发生火灾。
擦洗用过的废油刷子、抹布不能随处乱扔,防止污染环境。
废真空泵油用后倒入打淬火油池内。
4.7.6.在清洗工件的作业现场,3米之内严禁进行电焊、气焊作业,防止发生火灾。
4.7.7.在真空泵工作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排气管路是否泄漏,防止污染环境。
附加说明:
本作业指导书由XXX有限责任公司安技环保处提出
本作业指导书由XXX有限责任公司安技环保处负责起草
本作业指导书起草人:
本作业指导书审核:
本作业指导书批准: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