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油气藏形成的时间确定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4.59 MB
- 文档页数:23
油气成藏时间的确定方法陈玲;张微;佘振兵【摘要】综述了国内外油气藏定年技术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述。
认为油气成藏年代学的研究已由过去的定性、半定量发展到今天的定量同位素测年的新阶段,其中,在负热电离质谱仪以及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上,开展原油以及与油气成藏相关的沥青、干酪根等的Re—Os同位素测试工作,可以对油气藏直接定年,并给出精确的油气成藏时间。
此项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or dating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s well a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qualitative, semi-quantitative dating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past has been developed into quantitative radiometric dating of it nowadays. By using negative therm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N- TIMS) and the multi-collector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 (MC-ICP-MS), the Re-Os isotopic dating on materials such as crude oil, bitumen and kerogen that are related to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an be conducted, directly making dating and giving accurate time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t is of widely prospect for application.【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2(033)005【总页数】4页(P550-553)【关键词】油气成藏年代学;油气成藏时间;自生伊利石K—Ar法;沥青;Re-Os同位素【作者】陈玲;张微;佘振兵【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3;TE11自从1989年在油气成藏系统理论中提出了含油气系统关键时刻(指含油气系统中大部分烃类生成—运移—聚集的时间)的概念以来,石油地质学家便开始通过油气藏所处的地质环境来分析油气藏生成、运移的时代。
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基本方法及优缺点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基本方法及优缺点1、传统研究方法1.1根据圈闭发育史确定成藏期油气藏的形成是烃类流体在圈闭中聚集的结果,油气成藏期只能与圈闭的形成时期相当或晚于该时期,确定了圈闭的形成时期就确定了形成油气藏的时间下限,即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
根据地层层序关系、古构造等方面的研究,绘制圈闭发育演化的平面和剖面图是该方法的分析基础。
该方法简便易行,但只能给出大致的成藏时间范围或成藏的最早时间,无法确定具体的成藏年代。
就中国复杂的叠合含油气盆地而言,盆地的不同演化阶段预示着圈闭的不同发育阶段,而油气注入的滞后性决定了圈闭的形成期只能为油气注入的最早时间,对油气成藏期精确厘定存在困难。
1.2根据源岩主生排烃期确定成藏期油气藏的最终形成是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结果,源岩中油气的生成并排出时期是油气藏形成的时间下限。
在地温梯度高的快速沉降盆地,如前陆盆地,烃源岩达到主要生、排烃期的时间早;相反,在地温梯度低的缓慢沉降盆地,烃源岩达到主要生、排烃期的时间较晚。
因此,准确获得烃源岩层位和烃源灶的展布、古地温变化、埋藏史和生排烃史等是该方法的关键。
该方法在确定油气成藏期时遇到较大困难,主要有三个原因1、Tissot等对世界大型含油气盆地的生油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快速生盆地难以应用该方法。
1、4油气水界面追溯法一般情况下,规则油气藏的油水界面或气水界面为一水平的界面(不规则岩性油气藏与水动力油气藏除外),这类油气藏在最初形成时油气水界面一般也呈水平状态,因后期构造变动等影响,油气水界面可能发生迁移,至构造稳定期又重新演变为水平界面。
因此,可通过对已知油气藏油气水界面演变史的分析,追溯古油气藏的油气水界面,即在地质历史上最早形成水平界面的时间就为该油气藏的成藏时间。
具体方法为:在编制构造发育史剖面的基础上,计算现今油气水界面在各对应构造演化时期的古埋深,将其标于相应时期的古构造剖面图上;将同一油藏各井的古油气水界面埋深进行连线,则水平界面(水平直线)最早出现的时间即代表了油气藏的开始形成时间。
油气成藏期的分析与确定石油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和室内的科研中,常利用主力烃源岩生排烃期法、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法、油藏饱和压力法和圈闭发育史法等,对所勘探和开发的油气区和油气藏,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研究,确定其油气成藏期,对进一步指导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各时期构造运动不同,因而层系油气藏形成的时间也存在差异。
油气藏成藏史分析的目的,主要是成藏期的确定。
常用的地质分析方法有圈闭形成期法、主力烃源岩生排烃期法、油藏饱和压力法等,其理论基础是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整个过程。
储层成岩矿物及其中的流体包裹体直接记录了沉积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和过程,可用和重塑油气藏的形成和演化史。
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建立了流体历史分析法,主要有储集层沥青法、储层成岩作用与烃类流体运聚关系法,为研究油气成藏期次提供了更为直接和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弥补了地质分析方法的不足。
区域地质概况:根据凹陷的构造特点及地层的发育状况,可划分成多个洼陷、隆起、斜坡带等次级构造单元。
次级构造单元包括目前发现的油田和多个含油构造,油田的油气主要集中分布在什么层系,油气的分布产状和走向,储油层岩性和物性等特征。
油气成藏期的分析:根据主力烃源岩生排烃期确定其主要成藏期:油气藏的形成是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结果,没有油气生成和排出,就不可能有油气藏的形成。
因此,主力烃源岩油气生成并排出的主要时期,是油气藏可能形成的最早时间。
从烃源岩埋藏史分析,确定其凹陷烃源层的成熟油气生烃门限深度(m)和排烃门限深度。
同时,根据主力烃源岩生排烃期,可将凹陷油气藏的形成分为多个大的沉积阶段(时期)。
但因地壳运动的升降影响,可以中断油气的生成过程,造成油气生成数量有限,规模不大,主要集中在生油洼陷中心地区。
根据储层流体包裹均一温度,确定其油气充注时期: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可用于研究油气运移的期次及时间,再现油藏的注入历史。
其具体方法,通常是在流体包裹均一化温度测定的基础上,根据该区的地热增温率的变化(即今地温和古地温梯度)来推测其形成的古埋深,其对应的地质时代,近似代表油气的充注成藏时间。
能源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编号:一:名词解释1氯仿沥青“A”指岩样未经酸处理,用氯仿抽提出的有机质产物。
具有游离性和还原性,分散在岩石中,与石油性质接近。
是最常用的有机质丰度指标之一2&值3可燃冰(固态气水合物)4次生油气藏5力场强度6有效渗透率7输导层8地层油气藏二:简答题1、rock-eval原理及应用(岩石热解)1聚集性天然气特点和类型2水动力圈闭的特点和类型3油气初次运移的介质条件三:论述题(3选2)1有机质的成烃演化阶段(与干酪根有关)2不整合油气藏的形成机理3举例说明油气藏的形成条件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编号:一:名词解释1盖层微渗漏2石油3伴生气4成烃坳陷5含油饱和度二:简述题1不整合油气藏的封闭机理、特点和主要类型2岩性油气藏的封闭机理、特点和主要类型3石油化合物组成及特点4评价有机质成熟度方法5天然气分类方法三:论述题1油气藏充分条件2成烃演化阶段3断层和油气聚集4油气藏形成时间确定方法及评述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编号:一:名词解释1圈闭之现代概念2储集层3油气运移4天然气水合物5生物标志化合物6干酪根6油气运移7饱和度中值压力、8油气聚集方式9甲烷水合物二:简述题1有机质类型的确定方法2盖层的封闭机制及评价参数3背斜油气藏概念、基本特点和主要类型1论述有机质成烃演化阶段及其特点2试举例论述油气藏形成的充分条件3影响砂岩储集层储集性的因素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编号:一:填空题1石油主要是由()()()()()等元素组成。
其中主要是()和(),他们的元素组成一般是:(),()2根据控制圈闭形成的地质因素,可将圈闭分为四大类:(),地层圈闭,(),复合圈闭。
3沉积岩中不容于碱、非氧化型酸和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称为()4通常要从()()和()等三方面的分析来对烃源岩作出定性分析评价。
技术文摘四张图详解油气资源形成过程
下面详细用图介绍油气藏的形成过程:
生物遗体(浮游生物、细菌、高等植物)等伴随泥沙沉淀下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细菌的参与下,这些遗体被分解成为有机质,甚至有的被分解形成生物气。
随着沉积层越来越厚,下部的沉积物在上覆沉积物的压力下被压扁、固结,形成沉积岩。
先前形成并保留下来的部分有机质与泥砂一起被压实,形成富含有机质的生油岩。
随着地壳运动,海水退去,沉积岩地层形成褶皱,并产生断裂。
当富含有机质的生油岩随着地壳沉降达到一定深度时,开始生成大量
油气。
油气最先充满生油岩,随后沿着断裂或裂缝向上运移,当油气充满与生油岩紧密相连的致密岩石后,便形成了非常规油气藏。
剩余的油气运移到合适的部位,由于上部及四周具有致密非渗透的盖层遮挡,油气无法继续向其他部位运移而被圈闭其中,最终形成天然气居顶部、石油居中、水居底部的常规油气藏。
读者群。
浅谈利用流体包裹体确定油气藏的形成时期
王瑶
【期刊名称】《石化技术》
【年(卷),期】2017(024)011
【摘要】中国的含油气盆地大多有多套烃源岩,油气的生成和成藏时期复杂且遭受多期破坏,仅通过传统地质学分析法较难得到准确的成藏年代.本文通过进行大量文献调研,阐述利用储层中流体包裹体来确定油气藏形成时期这一方法的特点以及优越性.
【总页数】1页(P255)
【作者】王瑶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武汉 430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利用流体包裹体判别顺托果勒低隆油气藏油气充注期次
2.利用流体包裹体确定川西坳陷孝泉—丰谷构造带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期
3.利用流体包裹体法确定成藏年代——以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4.利用储层流体包裹体确定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区块上古生界油气充注期次和时期
5.利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确定邢庄地区原油充注时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