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勘察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核工业试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7题,每题1分,共47分)1.天然辐射源主要来源有: ( )A、宇宙辐射B、陆地上的辐射源C、体内放射性物质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2.无损检测活动质量保证的主要作用为 ( )A、使 NDT 活动在受控条件下进行B、及时发现工件中的缺陷C、消除缺陷并执行纠正措施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3.我国自行研制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是: ( )A、石墨堆B、熔盐堆C、重水堆D、压水堆正确答案:D4.从断裂力学的角度而言,应着重提高 NDT 方法的 ( )A、记录准确度B、检测灵敏度C、定位、定量精度D、自动化程度正确答案:C5.核安全法规 HAF003 是A、强制执行文件B、参考性文件C、指导性文件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正确答案:A6.蒸汽发生器中一、二次侧介质的隔离屏障是: ( )A、上封头B、下封头C、传热管D、筒体组件正确答案:C7.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平均年照射的最大允许剂量当量为: ( )A、100mRemB、50RemC、20mSvD、100mSv正确答案:C8.核安全法规 HAF003 原则除适用于核电厂外,还适用于 ( )A、核供热堆B、军用核反应堆C、移动式反应堆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A9.蒸汽发生器中的一、二次侧介质的隔离屏障是: ( )A、传热管B、筒体组件C、支撑及管板D、管束组件正确答案:A10.在下列金属材料中最容易产生晶间因力腐蚀裂纹的是: ( )A、不锈钢B、低碳钢C、与材料无关D、低合金钢正确答案:A11.压力容器与一般压力容器在运行工况中,最显著的差别是A、受高压B、受循环载荷C、受中子与γ射线辐射D、受高温正确答案:C12.放射性的活度是指:A、单位面积上的静态力B、单位时间粒子数C、单位时间的衰变数D、单位面积上的衰变数正确答案:C13.秦山三期核电站堆型为: ( )A、石墨堆B、重水堆C、压水堆D、熔盐堆正确答案:B14.辐射防护实践的正当性是指 ( )A、不得损害人的健康B、保护环境,保护公众C、具有正当的理由,利益大于代价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15.详细说明一项活动目的和范围,规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由谁怎样执行这项活动,称为:A、程序B、质量保证C、监督D、质量控制正确答案:A16.核容器与一般压力容器在运行工况中,最显著的差别是 ( )A、受循环载荷B、受高压C、受中子与γ射线辐射D、受高温正确答案:C17.为确定流体包容部件边界的设计要求,将安全等级分为: ( )A、三级B、五级C、六级D、四级正确答案:A18.辐射防护的原则:A、正当化B、最优化C、个人剂量限值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19.放射性的强度是用什么来度量的 ( )A、活度B、尺寸大小C、源的种类D、能量正确答案:A20.通过质量保证,促进达到质量要求的途径是: ( )A、确定所要求的技能B、选择合格的人员使用适当的设备C、明确承担任务者的个人职责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21.剂量当量的单位是A、希沃特(雷姆)B、伦琴C、贝克勒尔(居里)D、戈瑞(拉德)正确答案:A22.质量保证大纲是指:A、质保手册、工作程序、指令等一整套文件B、为保证实现质量而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活动C、检查和试验计划、进度控制D、执行检验的方法正确答案:B23.对受控辐射源而言,辐射防护的原则是: ( )A、辐射实践的正当性B、辐射防护的最优化C、个人剂量限性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24.在核电站停堆检修期间,外照射的主要风险来源为: ( )A、中子B、α射线C、γ射线D、β射线正确答案:C25.无损检测工艺规程为: ( )A、管理性文件B、标准化文件C、技术性文件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26.核电厂主要放射性物质有 ( )A、裂变产物B、活化产物C、活化腐蚀产物D、以上都有正确答案:D27.压水堆和沸水堆都属于:A、重水堆B、轻水堆C、石墨堆D、气冷堆正确答案:B28.松散的表面污染对人具有的风险是: ( )A、外照射B、内照射C、AABD、无风险正确答案:C29.我国对放射工作实行什么样的管理制度: ( )A、备案制度B、审批备案制度C、许可登记制度D、合同管理制度正确答案:C30.秦山三期核电站采用的堆型是: ( )A、压水堆B、重水堆C、熔盐堆D、石墨堆正确答案:B31.从事核工业无损检测的人员要进行核专业培训的依据是 ( )A、GB-9445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B、HAF-602 民用核承压设备无损检测人员培训、考核和取证管理办法C、中核总电发[1998]6 号文,核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管理办法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2.剂量当量的单位是 ( )A、戈瑞(拉德)B、希沃特(雷姆)C、伦琴D、贝克勒尔(居里)正确答案:B33.压水堆和沸水堆又称为: ( )A、轻水堆B、石墨堆C、气冷堆D、重水堆正确答案:A34.放射性的强度是用什么来度量的: ( )A、源的种类B、能量C、尺寸大小D、活度正确答案:D35.对工作质量负主要责任的人是: ( )A、工作执行人员B、上级主管部门C、管理人员D、检验人员正确答案:A36.质量保证大纲实施的评价大致可分为: ( )A、独立评价和内外部监查B、技术审查和同行评估C、自我评价和独立评价D、监督监查和同行评估正确答案:C37.质量保证部门在处理质量问题时,行使质量管理职权应: ( )A、听从最高领导指挥后B、服从经济和进度后C、与各部门协商一致后D、独立地、客观地正确答案:D38.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PC ) 的主要功能为:A、压力控制功能B、裂变产物放射性屏障C、温度控制功能D、把堆芯正常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传输给蒸汽发生器正确答案:D39.利用堆内产生蒸汽直接推动汽轮机运行的堆型叫做 ( )A、石墨堆B、快中子增殖堆C、沸水堆D、压水堆正确答案:C40.压力容器的活性区在压力作用下,受中子辐射,其脆性转变温度将会:A、不变B、不一定C、降低D、升高正确答案:D41.我国核电站建设质量保证依据法规是: ( )A、ISO9000B、HAF003C、CNNC[1998]6 号文D、IAEA50-C-QA正确答案:B42.电离辐射时按其照射方式可分为: ( )A、外照射和内照射B、外照射和表面照射C、环境辐射和直接照射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43.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平均年照射的最大允许剂量当量为: ( )A、50mSvB、20mSvC、50RemD、100mRem正确答案:B44.质量保证大纲的有效实施取决于工作的: ( )A、管理人员B、检验人员C、上述三类人员D、执行人员正确答案:C45.当外来中子轰击原子核时,产生链式裂变反应,致使原子核:( )A、释放能量B、分裂和放出中子C、发出放射性辐射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46.放射性的强度是用什么来度量的。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 核医学的定义是( )。
A.研究放射性药物在机体的代谢B.研究核素在脏器或组织中的分布C.研究核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D.研究核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及理论2.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了( )。
A.同位素B.放射性衰变C.人工放射性核素D.放射现象二、多项选择题1.临床核医学包括( )。
A.显像诊断B.体外分析C.核素功能测定D.核素治疗2. 临床核医学应用范围( )。
A. 应用于临床各器官系统B.仅显像诊断C.仅在内分泌系统应用D.临床诊断、治疗和研究三、名词解释1. 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四、问答题1. 核医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第一章核医学物理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同位素具有( )。
A.相同质子数B. 相同质量数C. 相同中子数D. 相同核能态2. 5mCi等于( )。
A. 185kBqB.1.85MBqC. 185MBqD.18.5MBq3. 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 )。
A.居里(Ci)B.希沃特(Sv)C.戈瑞(Gy)D.贝可(Bq)4. 18F的中子数为是( )。
A.10B.9C.18D.365. 在射线能量数值相同的情况下内照射危害最大的是( )。
A.α射线照射B. β射线照射C.γ射线照射D.γ和β射线混合照射6. 原子核是由以下哪些粒子组成的( )。
A.中子和电子B.质子和核外正电子C.质子和中子D.质子和核外负电子7. 具有特定的质子数、中子数及核能态的一类原子,其名称为( )。
A.同位素B.原子核C.同质异能素D.核素8. 核衰变后质量数减少4,原子序数减少2,是哪类衰变( )。
A.β-衰变B.α衰变C.γ衰变D.β+衰变9. 剂量单位贝可勒尔是( )。
A.照射量的单位B.剂量当量的单位C.放射性活度的单位D.半衰期的单位10. 设某核素的物理半衰期为6h,生物半衰期为4h,该核素的有效半衰期是( )。
A.2.4hB.6/4 hC.4/6 hD.2 h E、9 h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影响放射性核素有效半衰期的因素( )。
第一章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不同射线在同一物质中的射程问题如果已知质子在某一物质中的射程和能量关系曲线,能否从这一曲线求得d(氘核)与t (氚核)在同一物质中的射程值?如能够,请说明如何计算?解:P12”利用Bethe 公式,也可以推算不同带点例子在某一种吸收材料的射程。
”根据公式:)()(22vR M M v R b ab b a a Z Z ,可求出。
步骤:1先求其初速度。
2查出速度相同的粒子在同一材料的射程。
3带入公式。
2:阻止时间计算:请估算4MeV α粒子在硅中的阻止时间。
已知4MeV α粒子的射程为17.8μm 。
解:解:由题意得4MeV 粒子在硅中的射程为17.8um由T ≌1.2×107R E Ma,Ma=4得T ≌1.2×107×17.8×106×44s=2.136×1012s3:能量损失率计算课本3题,第一小问错误,应该改为“电离损失率之比”。
更具公式 1.12-重带点粒子电离能量损失率精确表达式。
及公式 1.12-电子由于电离和激发引起的电离能量损失率公式。
代参数入求解。
第二小问:快电子的电离能量损失率与辐射能量损失率计算:()20822.34700700()rad ion dE E Z dx dE dx 4光电子能量:光电子能量:(带入B K )康普顿反冲电子能量:200.511m c Mevie hv E220200(1cos )2.04(1cos20) 4.16160.060.3947(1cos )0.511 2.04(1cos20)0.511 2.040.06Er Ee Mev m c Er 5:Y 射线束的吸收解:由题意可得线性吸收系数10.6cm ,311.2/pb g cm 12220.6 5.3610/11.2/m pbcm cm gg cm 质量吸收系数由r N 可得吸收截面:12322230.61.84103.2810/r cm cmN cm 其中N 为吸收物质单位体积中的原子数2233.2810/N cm 0()t I t I e 要求射到容器外时强度减弱99.9%()0.1%0.001t I t e I 即t=5In10=11.513cm6:已知)1()(tιe A t f t 是自变量。
2007——2008年《核技术勘查》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1. α衰变:是指处于激发态的放射性核素,自发地放出α粒子,而转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称为α衰变2. 半衰期:当核素衰变减小到原来一半时,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半衰期。
3. 光电效应:γ(或X)射线通过物质,与物质原子相碰撞,可能将全部能量传递给原子,入射的γ射线(光子)全部消失。
能量在原子中分配,使结合能适当的电子获得能量克服原子核的束缚(结合能)发射出去,并使原子受到反冲。
这样的作用过程称为光电效应。
4. 射气系数:指的是一定时间间隔内,从土壤在(岩石)中放出的氡气量N1,与同一时间内在土壤(岩石)中产生的氡气量N2之比。
5、轫致辐射:β粒子(电子)接近原子核时,受库仑场的作用,使速度迅速降低;一部分动能转变为电磁波(光子);这种作用过程称为轫致辐射。
6、康普顿效应::入射γ射线与原子的壳层电子相碰撞,将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使获得能量的电子沿γ射线入射方向成φ角射出原子之外。
损失部分能量之后的光子成θ角方向散射出去。
这个过程称为康普顿效应。
二、问答题1、叙述α射线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α粒子穿过物质,发生的主要作用是引起物质的电离和激发。
由于α粒子质量大散射作用不明显,它在气体中的径迹是一条直线。
α粒子和束缚电子间通过静电场作用,将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使束缚电子获得能量变成自由电子,产生电子和正离子(称作离子对)的作用称为电离作用。
如果束缚电子获得的能量还不够使它成为自由电子,而只是使它跃迁到更高的能级,则称为激发作用。
如果α粒子直接碰撞打出能量比较高的电子,这样的电子,也要引起电离,称为次级电离。
2 、天然放射性衰变系列有哪几个? 它们有什么共性和差异?天然放射性系列有三个:铀系、钍系、锕(铀)系。
三个系列的共同特点是:(1)、每个系列都有一个长寿命的起始放射性核素。
其半衰期都在7.13×108~1.41×1010a之间。
临床医学专业核医学试卷(一)(考试日期年月日)本卷共4页,满分共100分1.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 核素:2. 物理半衰期:3. 放射性活度:4. 内照射:5.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 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与核能态的一类原子统称为____ ;1H、2H、3H互称为____ ;99Tc和99mTc互称为。
2. 单一存在的放射性核素原子核的数目随时间按规律衰减。
3. 放射活度的S1单位专名或符号是。
4. 125I、3H的物理半衰期分别为与。
5. 核仪器从构成上可分为和二部分。
6. 核素可分为与两大类。
7. ICRP(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建议放射生物效应分为(有剂量阈值)和(无剂量阈值),辐射致癌效应属于,辐射致白内障属于。
三、选择(每题2分,共10分,不定项选择)1、下列描述与核医学有关的是()A.核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B.研究核射线在医学上的应用及其理论基础,C.研究放射生物效应发生及机理,D.核射线可用来改良作物的品系。
2、α、β、γ射线的理化特性为()A.射程α>β>γ,B.射程α<β<γ,C.电离能力α<β<γ,D.电离能力α>β>γ3、γ射线(Eγ小于1.02Mev)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效应有:()A.光电效应,B.电离和激发,C.康普顿效应,D.电子对生成效应。
4、对RIA标准品的要求包括()1.与待测配基属于同一种物质;B. 与待测配基具有相同的活性和亲和力;1.高度纯化,不含影响结果分析的杂质;D. 定量一定要准确。
5、反映放射免疫分析测定结果重现性的指标是()A.精确度B.准确度C.特异性D.回收率四、问答1、在体外放射分析中,RIA和IRMA的区别。
(10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 凡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和能量状态均相同的一类原子,统称为核素。
2. 放射性核素由于衰变,其原子核数目或活度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的时间,用T1/2表示。
-1-1•通常将一回路及核岛辅助系统、专设安全设施和厂房称为核岛。
2.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可分为冷却系统、压力调节系统和超压保护系统。
3. 压水堆本体由堆芯、堆芯支撑结构、反应堆压力容器及控制棒传动机构组成。
4•燃料组件骨架由24根控制棒导向管、1根中子注量率测量管与上下管座焊接而成。
5•蒸汽发生器是分隔一、二回路工质的屏障,它对于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
6. 稳压器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并维持一回路系统的压力,避免冷却剂在反应堆内发生容积沸腾。
7. 放射性废水有可复用废水和不可复用废水,可复用废水经过处理分离成水和硼酸再利用,这是硼回收系统的任务。
8. 专设安全设施包括:安全注射系统、安全壳、安全壳喷淋系统、安全壳隔离系统、安全壳消氢系统、辅助给水系统和应急电源。
9. 安全注入系统通常分为高压安全注入系统、蓄压箱注入系统、低压安全注入系统。
10•反应堆硼和水补给系统是一个两台机组共用的系统。
11. 核电站运行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气分为含氢废气和含氧废气。
12. 核电厂主要厂房包括:反应堆厂房(安全壳)、燃料厂房、核辅助厂房、汽轮机发电厂房、控制厂房。
13. 核电厂设计一般遵循的安全设计原则有:多道屏障、纵深防御、单一故障原则、抗自然灾害、辐照剂量标准。
14•燃料组件由燃料元件、定位架格和组件骨架组成。
15•堆芯支撑结构包括下部支撑结构、上部支撑结构和堆芯仪表支撑结构16. 阻力塞棒是封闭的不锈钢管,其长度较短,约20cm17. 大亚湾压水堆核电厂的控制棒组件中黑棒采用的中子吸收剂材料为―Ag-In-Gr 银-铟-镉)灰棒材料为不锈钢—,控制棒驱动采用电磁步进式方式;18. 大亚湾核电厂的蒸汽发生器采用的是在压水堆核电站最为常见的立式自 然循环U 型管蒸汽发生器;19. 天然铀所含有的三种同位素中,属于易裂变核素的是铀-235;20•反应堆冷却剂泵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分别是屏蔽电机泵和轴封泵;21.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面积占一回路承压边界面积的80%左右;22. 压水堆核电厂使用较广泛的有三种:立式U 型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卧式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立式直流蒸汽发生器一、填空题(共20分,每题2分)二、名词解释(共25分,每题5分)23.现代压水堆采用硼酸控制反应性。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习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按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填土分为素填土、()、冲填土和压实填土四类。
A、杂填土B、三合土C、老填土D、新近填土正确答案:A2、计算岩土参数标准值时,正、负号的取用按照()考虑。
A、相关规范要求B、不利组合C、参数的变异性D、参数值的大小正确答案:B3、静力触探时,探头应匀速垂直压入土中,贯入的速度控制在()。
A、2.0 m/minB、1.0m/minC、1.2 m/minD、1.5 m/min正确答案:C4、投标文件是应()要求编制的响应性文件。
A、招标文件B、咨询公司C、行业主管部门D、招标代理公司正确答案:A5、对于较深大的岩溶洞穴或土洞可以采用()的措施进行处治。
A、灌注充填B、清除填堵C、跨越D、强夯正确答案:C6、一般性的勘探孔深度应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5)d(桩径),且不得小于()。
对于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m。
A、1mB、4mC、2mD、3m正确答案:D7、利用标贯数据的()确定土层承载力,利用标贯数据的()判定土层密实度。
A、标准值平均值B、平均值标准值C、单点实测值标准值D、标准值单点实测值正确答案:A8、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时,项目组质量检查人员进行室内检查工作量应大于总工作量()。
A、20%B、5%C、10%D、0.5-1%正确答案:A9、地下水监测时,监测孔深度应达到可能最低水位或基础施工最大降深()处。
A、0.5mB、1.5mC、1.0mD、2.0m正确答案:C10、投标行为是()。
A、多次性的,开标后可以更改B、一次性的,开标后仅可更改报价C、多次性的,但开标后仅可更改报价1次D、一次性的,开标后不能更改正确答案:D11、为平价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钢结构的腐蚀性,应在同一场地至少采集()水样进行试验分析。
A、3件B、2件C、5件D、6件正确答案:A12、湖北地区在长江、汉江的二级阶地往往分布有Q3的老黏土,该老黏土一般属中等膨胀土。
辐射安全核医学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下列人员,最有可能需要进行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是( )。
A、γ 探伤机倒源工作人员B、碘-125 粒籽植入医生C、吸入大量放射性气体的放射性药品生产人员D、γ 辐照装置卡源事件处理工作人员正确答案:C2、α 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方式是电离、激发和( )。
A、电子对效应B、光电效应C、吸收D、散射正确答案:D3、在内照射防护的措施中,对于放射性物质,在操作过程中,通过采用( )等方法, 将放射性物质密闭起来A、通风橱、手套箱B、通风、隔离C、通风橱D、手套箱正确答案:A4、国务院令第 449 号是核技术利用领域辐射安全与防护方面的主要行政法规,它的名称是( ) 。
A、《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B、《放射源分类办法》C、《放射源安全和保安行为准则》D、《对辐照装置运营单位的安全要求》正确答案:A5、按监测对象进行分类,可将辐射监测分为( )A、环境监测、工作场所监测、流出物监测、个人剂量监测B、常规监测、验收监测、应急监测C、常规监测、应急监测D、常规监测、验收监测、应急监测、退役监测正确答案:A6、γ、χ 射线的常用屏蔽材料是( )。
A、铝B、石蜡。
C、有机玻璃D、铅正确答案:D7、植入粒籽源的患者在住院期间一般走出病房,以与病区内其他人员的接触,若需接触,需穿戴 ,并尽可能减少。
A、允许适当,增加,防护用品,接触范围B、受控,扩大,报警设备,接触范围C、不允许,减少,报警设备,接触时间D、不允许,减少,防护用品,接触时间正确答案:D8、发生辐射事故或者发生可能引发辐射事故的运行故障时,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采取应急措施, 并在( )小时内填写初始报告,向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
A、一B、四C、三D、两正确答案:D9、乙级和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参照( )放射源。
[单选]深井水基钻井液在高温条件下,对粘土的水化分散应该具有较强的()能力。
A、絮凝B、聚结C、强化D、抑制[单选]高速电子轰击靶物质时,靶原子的内层电子被电离而离开原子,外层电子进入内层轨道填补空位,多余的能量以辐射的形式释放,这种辐射光具有特定的能量,叫做()。
A.β射线B.内转换电子C.特征X射线D.韧致辐射[单选]可用于烟雾报警器、容易对人体造成内照射的放射源是()。
A.γ放射源B.β放射源C.α放射源D.中子源[单选]在地质勘探和活化分析方面有广泛应用的放射源是()。
A.γ放射源B.β放射源C.α放射源D.中子源[单选]在放射源治疗中,进行近距离表浅治疗一般使用()。
A.γ放射源B.β放射源C.α放射源D.中源[单选]不使用慢化剂的核反应堆是()。
A.重水堆B.沸水堆C.高温气冷堆D.钠冷快堆[填空题]剂量率与点源距离的关系()。
[单选]在下述医疗照射中,每次检查的有效剂量最大的是()。
A TB.血管造影C.介入治疗D.胸部X射线透视[单选]在医学上X射线可用于透射的机制是()。
A.穿透能力强B.电离能力强C.射线能量大D.不同组织的吸收不同[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肋骨骨折的临床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
A.较易发生骨折的是第4~7肋骨B.肋骨骨折可引起胸内脏器和膈肌的损伤C.血胸和气胸是肋骨骨折的常见并发症D.老年人肋骨骨质疏松,不容易发生骨折E.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出现呼吸反常运动[单选]关于肋骨骨折发生的部位与年龄,下列不正确的是()。
A.第1~3肋骨粗短,不易发生骨折B.第4~7肋骨长而薄,最易折断C.第8~10肋骨前端肋软骨形成肋弓与胸骨相连,不易骨折D.儿童肋骨不易骨折,老年人肋骨容易骨折E.第11、12肋骨前端游离不固定,易发生骨折[单选]胸壁失去完整的肋骨支撑而软化,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又称为连枷胸。
核技术基础知识(习题)1、何谓核素和同位素?2、什么是结合能,什么是比结合能?3、已知M(1H)=1.007825u, M(n)=1.008665u, M(14N)=14.003074u,14N的比结合能是多少Mev?4、已知M(1H)=1.007825u, M(n)=1.008665u, M(2H)=2.014102u,求氚核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是多少Mev?5、γ衰变的特点?6、何谓半衰期?7、应用14C进行考古,已知自然界中为14C/12C 1.0×10-12,某生物化石中为14C/12C 3.5×10-15,求其死亡时间?8、什么是韧致辐射?9、什么是康普顿-吴有训效应?10、放射性活度的定义及它的表达式?11、电离辐射的来源有哪些?核能利用与核武器1、什么是原子核的比结合能?2、裂变反应堆又哪几部分组成?3、试述反应堆的分类?4、说明核电站工作原理?5、什么是有效增值系数或再生系数,什么是临界状态?核技术基础知识(答案)1、具有确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核称做核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
2、结合能是质子和中子结合构成原子核时所释放的能量。
3、7.476Mev4、结合能是:2.224 Mev 比结合能是:1.112Mev5、γ衰变特点:(1)从原子核中发射出光子(2)常常在 a 或β衰变后核子从激发态退激时发生(3)产生的射线能量不连续(4)可以通过测量光子能量来鉴定核素种类类别6、一定量的某种放射性原子核衰变至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7、t=1λln 0N Nλ=1/22Ln T 带入数据推出t=46758年 8、高速带电粒子通过原子核附近时,受到原子核库仑电场的作用而急剧减速,一部分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来,这种辐射称为韧致辐射。
9、当光子γ与物质原子中的一个电子发生弹性相撞时,将部分能量传给电子,电子获得能量后脱离原子而运动,该电子称康普顿-吴有训电子,而使物质电离。
核医学(基础+临床+治疗)模拟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患者,男性,左侧腰部胀痛,B超提示左肾脏体积增大,皮质变薄,实质内大小不等液性暗区,血Cr80μmol/L,以下首选的检查是( )A、肾静态显像B、肾动态显像C、FDG肾脏显像D、肾动脉造影E、MRI正确答案:B2、下列骨显像表现不提示病灶好转的是( )A、病灶显影变淡B、范围缩小C、超级骨显像D、数量减少E、闪烁现象正确答案:C3、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和TMAb强阳性常见于( )A、亚急性甲状腺炎B、甲状腺髓样癌C、甲状腺囊肿D、急性甲状腺炎E、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正确答案:E4、下列一般不能作为肿瘤显像剂的是( )A、99mTc-MIBIB、99mTc(v)-DMSAC、67Ga(枸酸镓)D、99mTc-DTPAE、99mTc-PPM正确答案:D5、骨四时相显像的最佳显像时间顺序为( )A、注射前,注射后即刻,2~4小时,18~24小时B、注射后:1~5分钟,2~4小时,6小时,20小时C、注射后即刻,1~5分钟,2~4小时,6小时D、注射后即刻,1~5分钟,2~4小时,18~24小时E、注射中,2~4小时,24小时,48小时正确答案:D6、一种物质机体排泄50%需要6H,由99mTc标记的这种物质制成的放射性药物的有效半衰期为A、12 hB、1.5 hC、18 hD、6 hE、3 h正确答案:E7、甲亢治疗的相对禁忌症中,哪项错误A、甲亢伴近期心梗B、年龄30岁以下C、WBC<3.0*109/LD、甲状腺肿大有明显压迫症状E、重度甲亢患者,宜先用抗甲状腺药物准备正确答案:B8、以下关于放射性药物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放射性药物是临床核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石B、放射性药物是由放射性核素本身及其标记化合物组成C、放射性核素显像和治疗时利用核射线可被探测及其辐射作用,同时利用被标记化合物的生物学性能决定其在体内分布而达到靶向作用,能选择性积聚在病变组织D、放射性药物主要分为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E、放射性药物是一类普通药物,可常规应用正确答案:E9、201Tl所表示的核素A、质子数为201,原子核处于激发态B、中子数为201,原子核处于基态C、质量数为201,原子核处于激发态D、质子数为201,原子核处于基态E、质量数为201,原子核处于基态正确答案:E10、既能进行心肌显像又能进行肿瘤和炎症显像的放射性核素是( )A、67Ga(镓)B、201Tl(铊)C、131I(碘)D、99mTc (锝)E、125I(碘)正确答案:B11、患者女性,23岁,诊断为Graves病,拟行甲状腺摄131I率试验.如出现摄131I率偏低,最有可能的原因有A、近期大量食用海带B、近期曾行超声检查C、服用盐酸普萘洛尔片D、服用B旋维生素E、停用甲疏咪喹1个月正确答案:A12、吸收剂量是如何得到的A、通过照射量和反映物质性质的参数计算出的B、通过γ计数器测出的C、通过活度计测出的D、通过剂量笔测出的E、通过放射性探测器测出的正确答案:A13、肝癌移植术后3天,为了解移植肝血流状况,应首先( )A、CTB、B超C、MRID、PET/CTE、肝脏血池显像正确答案:B14、全身骨显像使用的探头是( )A、高能高分辨B、高能低分辨C、高能通用D、低能高分辨E、低能低分辨正确答案:D15、老年男性,既往有乙肝病史,体检发现AFP升高,但患者有冠心病支架植入史,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首先建议他行哪种影像学检查( )A、ECTB、MRIC、PET/CTD、胆管造影E、B超正确答案:E16、临床应用的放射性核素可通过以下途径获得,除了()A、反应堆生产B、放射性核素发生器淋洗获得C、从裂变产物中提取D、加速器生产E、实验室制备正确答案:E17、静脉注射肝脾胶体显像剂后,放射性分布( )A、肝脏70%、脾脏20%、骨髓10%B、肝脏50%、脾脏30%、骨髓20%C、肝脏85%、脾脏10%、骨髓5%D、肝脏60%、脾脏30%、骨髓10%E、肝脏95%、脾脏3%、骨髓1%正确答案:C18、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最好的方法是( )A、脑室显像B、脑池显像C、脑血管显像D、脑静态显像E、脑rCBF灌注显像正确答案:E19、下列发生原发性骨肿瘤几率最高的群体是( )A、男性B、老年人C、儿童D、中年人E、女性正确答案:C20、肿瘤分期以下列哪种检查方法更好( )A、PET/CTB、CTC、MRID、SPECTE、B超正确答案:A21、患者男性,10岁。
原子核与放射性习题一、选择题(1)一个A=64的原子核的半径应为:A .64×10-15m B.4.8×10-15m C.11.2×10-15m D.5.5×10-15m E.8×10-15m(2)已知氦核的平均结合能为7.07Mev,则它的结合能是:A .7.07Mev B. 14.1Mev C.21.2 Mev D. 28.28Mev E.35.35Mev(3)下列叙述哪个是正确的:A .稳定的核Z=N B. 稳定核结合能为零 C.核衰变违反电荷守恒D. 结合能正比于A 2E.中等核的平均结合能最大(4)在原子核中核子的密度:A .随A 的增加而增加 B. 随A 的增加而减小 C.大体上不变 D. 与核外电子分布有关(5)在铍核内,每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等于6.45Mev ,而在氦核内等于7.06Mev ,要将铍核分裂为两个粒子和一个中子时,需消耗的能量为:A .1.57Mev B. 1.11Mev C.0.61 Mev D. 3.14Mev(6)在衰变方程X A Z →Y A Z 1-+x++Q 中,衰变产物x 应为:A .粒子 B. 正电子 C.负电子 D. 射线(7)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快慢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温度 B. 放射性物质本身 C.压强 D. 化学反应 E .核素存在的时间(8)对一种放射性同位素而言,平均寿命与衰变常数的关系为: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相等 D. 二者无关(9)不稳定核素单位时间内衰变的核子数目:A .与原有的核子数N 0成正比 B. 与现存的核子数N 成正比C. 与衰变时间t 成正比D. 与现存的核子数N 按指数规律变化(10)若一种核素能进行几种核衰变时,那么各个衰变过程中的衰变常数1,2,3…的关系应满足:A .1=2=3=… B. 321111λλλ==C. 总=1+2+3+…D. +++=3211111λλλλ总(11)131I 常用来做甲状腺功能检查,已知其半衰期为8.04日,则其衰变常数为:A .0.124日-1 B. 0.179日-1 C. 1.44×10-6S -1 D. 9.97×10-7S -1(12)医疗中常用Co-60照射,它的半衰期为5.27年,那么Co-60的平均寿命应为:A .7.6年 B. 3.65年 C. 0.13年 D. 10.98年(13)胶体金Au-198可用来作肝扫描检查,它的半衰期为2.7日,样品存放10日后,金核素的量N 为10日前的多少倍?A .0.27 B. 0.39 C. 1.31 D. 0.76 E .0.077(14)利用I-131的溶液作甲状腺扫描,在溶液出厂时只需注射0.5m l 就够了,若出厂后贮存了16天(T=8天),作同样扫描需注射溶液的量为:A .2m l B. 1.5m l C. 1m l D. 0.25m l E .0.125m l(15)某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为30年,放射性强度减为原来12.5%所需要的时间是:A .60年 B. 90年 C. 120年 D. 240年(16)物理半衰期为10天的一种放射性核素,测得其有效半衰期为6天,病人服用中,该核素的生物半衰期为:A .3.75天 B. 4天 C. 15天 D. 16天(17)在医学治疗中常用镭针,镭226Ra 的半衰期为1590年,那么10mg 镭针的放射性强度为:A .3.68Ci B. 3.68mCi C.9.95m Ci D. 9.95Ci(18)Co-60的半衰期为5.3年,1 mCi 的放射性强度所需钴的量为:A .0.889g B. 0.889mg C. 2.4g D. 0.015g(19)某岩洞中,发现一块碳的样品,它所含的放射性核素14C 等于生命物质中等量碳所含14C 的1/8,那么此样品距今的年代为:(T=5568年)A .11136年 B. 16704年 C. 25056年 D. 17382年(20)Co-60的半衰期为5.3年,现有0.5g 的钴源,它的放射性强度应为:A .33000Ci B. 562.16Ci C.1405Ci D. 281.08Ci(21)同样是1Ci 的两种不同射线,下列哪些量是相同的:A .射线强度 B.贯穿本领 C.电离比度 D.射程 E .放射性强度(22)用放射线在体外照射的情况下,粒子比粒子容易防护的原因是:A .粒子具有连续的能谱 B. 粒子具有单一的能谱C. 粒子容易发生弹性散射D. 粒子的电离比度大,射程短二、思考题(1)核衰变的特点是什么?(2)氘核为什么不能衰变成一对自由质子?(3)衰变时,放出的衰变能是否全部转化为粒子的动能?为什么?(4)既然原子核中并没有电子,那么为什么某些元素原子核会发生衰变而放出电子?(5)为什么不同的核,其衰变的形式不一样?(6)试问铀(U 23892)衰变成Pb 20882要经过几次衰变和几次衰变? (7)试指出下列核中哪些是同位素、同量异位素、同中子异荷素:12B 、14C 、14N 、14O 、18O 。
2020年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试题练习题1.单选()是用来度量不带电粒子(如光子和中子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能量转移的物理量,适用于中子、光子照射的剂量计算。
A:比释动能B:吸收剂量C:剂量当量D:照射量正确答案是A2.单选人们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射线,其中是带电粒子的是()()A:X射线B:β粒子C:中子D:y射线正确答案是B3.单选当一个光子与物质原子中一个核外电子作用时,可能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获得能量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光电子),这一过程叫作()-A:康普顿效应B:电子对效应C:光电效应D.吸收正确答案是:C4.单选放射性活度的专用单位为()()A:XXX(Bq)B:居里(Ci)C:当量剂量(Sev)D:半衰期(T/z)正确谜底是A5..单项选择()第一个提出了放射性术语,发现了铺。
A:XXXB:XXXC:XXXD:XXX正确谜底是D6.单选第一次发现了放射性A:XXXB:XXXC:XXXD:XXX正确答案是B,7.单选发现了X射线。
A:XXXB:XXXC:XXXD:XXX正确答案是C8.单选定期出版关于电离辐射防护的推荐书。
A:国际原子能机构B:XXXC:WHOD: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谜底D9.单项选择《X射线计算机断层拍照放射要求》(GBZ165-2012)划定CT机房的墙壁应有足够的防护厚度,距离机房外外表0.3m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μSv/h。
A:0.5B:2.5C:3D:1.5正确谜底是B10.单选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2002)中将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有害效应分为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ICRP第60号出版物指出辐射防护的目的是()。
A: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减少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B:防止发生躯体效应,避免发生遗传效应C:防止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减少确定性效应的发生率D:防止发生遗传效应答案A11.单选《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2002)规定:公众中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除特殊1情况外)。
绝密★启用前2021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1(附答案)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题目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对于60Co,137Cs和192Ir三种放射性核素,他们的半衰期由短至长排列顺序为().A:60Co,137Cs和192Ir B:192lr,60Co和137Cs C:137Cs,60Co和192Ir D:192Ir,137Cs和60Co2、在外照射条件下,下述粒子或射线,其危害作用最小的是A:y B:β C:a D:中子3、能产生直接或非直接电离辐射的物质或装置称为电离辐射源,下列不属于电离辐射源的有().A:天然放射性核素 B:人工放射性核素C:紫外线机 D:X线机4、关于原子结构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内的物质分布是均匀的B: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在原子内是静止不动的C: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相似,原子核相似于太阳,电子相似与绕太阳运动的行星D:原子核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5、β射线的辐射权重是().A:1 B:5 C:10 D:156、以下不是电离辐射的是A:粒子 B:a粒子 C:y射线 D:可见光7、我国职业照射有效剂量限值规定5年不能超过().A:50mSv B:100mSv C:20mSv D:1mSv8、.辐射导致患癌属于()效应.A:急性 B:遗传C:随机性 D:确定性9、.中子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可能会发生().A:光电效应 B:裂变效应 C:康普顿效应 D:电子对效应10、《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要求》(GBZ165-2012)规定CT机房的墙壁应有足够的防护厚度,距离机房外表面0.3m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μSv/h.A:0.5 B:2.5 C:3 D:1.511、下列哪个效应是存在阀值的效应().A:随机性效应 B:确定性效应C:光电效应 D:康普顿效应12、器官或组织接受单位当量剂量照射引起随机性损伤效应的几率是().A:危险度 B:死亡率 C:严重遗传疾患的发生率 D:相对危险度13、当Y光子通过物质的原子核附近时,与原子核的核外电子相互作用,光子将其全部能量传递给一个轨道电子,使其发射出去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光子消失,这个过程称为A:光电效应 B:电子对相应C:康普顿效应 D:湮灭14、有效剂量E为人体各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乘以相应的组织权重因数后的和,有效剂量的(). A:单位为J,专有名为希[沃特](Sv) B:单位为J,专有名为戈[瑞](Gy)C:单位为Jkg-1,专有名为戈[瑞](Gy) D:单位为Jkg-1,专有名为希[沃特](Sv)15、典型成年受检者AP腰椎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为A:10mGy B:20mGy C:30mGy D:40mGy16、.工作场所X、y外照射的监测,最好选用下述检测仪.A:便携式周围剂量当量率仪 B:空气比释动能率仪C:空气吸收剂量率仪 D:表面污染监测仪17、《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 )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A:新建、改建、扩建B:改建、扩建C:施工新建D:规划建设18、下面哪种粒子的穿透力最弱A:y光子 B:粒子 C:a粒子 D:中子19、.外照射的防护基本方法有().A:空间防护、距离防护和时间防护 B: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C:距离防护、空间防护和组织防护 D: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和组织防护20、凡能引起物质电离的各种辐射称为电离辐射,下列选项中属于直接电离辐射的粒子为().A:a、β带电粒子 B:y光子、中子C:a带电粒子、中子 D:y光子,α、β带电粒子,中子21、只适用于间接致电离辐射的是().A:照射量 B:吸收剂量 C:比释动能 D:当量剂量22、审管部门或健康监护机构认定某一工作人员由于健康原因不再适于从事涉及职业照射的工作时,用人单位应:A:让其继续从事原放射性工作 B:为该工作人员调换合适的工作岗位C:开除该工作人员23、国家标准对应急响应人员的剂量控制水平的要求中,一般应急行动不大于A:20mSv B:50mSv C:100mSv D:500mSv24、比释动能是为了描述()过程的辐射量.A: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将能量转移给次级带电粒子B:不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将能量转移给次级带电粒子C:次级带电粒子将从带电粒子获得的能量授予物质D:次级带电粒子将从不带电粒子获得的能量授予物质25、以下关于随机性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生机率与剂量无关B: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C:不存在剂量闭值D:接受正常照射的工作人员也有可能发生随机性效应26、吸收剂量专用名称为()A:Kev B:Gy C:Bq D:Sv27、辐射权重因子是()而引入的.A:为了考虑不同器官或组织对发生辐射随机性效应的不同敏感性B:为了比较放射性的能量C:为了比较放射性的强弱D:为了用同一尺度表示不同类型和能量的辐射对人体造成的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或发生几率的大小28、《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规定: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放射工作人员两次培训的时间间隔不应该大于()年,每次培训时间不少于()天.A:1,2 B:2,4 C:2,3 D:2,229、下列射线中,从外照射防护角度考虑,最容易防护的是().A:X射线 B:中子射线 C:y射线 D:a射线30、.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加权后的当量剂量之和是().A:有效剂量 B:剂量当量 C:吸收剂量 D:集体当量剂量31、当量剂量是用吸收剂量乘以().A:反映物质性质的参数-密度B:反映组织对射线敏感性的因子-组织权重因子C:反映射线照射于组织引起随机效应的几率-危险度D:反映射线种类和能量的因子-辐射权重因子32、在单位时间内(),称为放射性活度,也称衰变率,表征放射源的强弱.A:发生衰变的次数 B: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目C: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放出的粒子数 D:原子核衰变放出的能量总和33、发生放射事故时,集体()可用来估算人群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A:当量剂量 B:有效剂量 C:照射量 D:剂量当量工作场所中的某些设备与用品,经去污使其表面污染水平降低到GB18871-2002中所要求的工作场所放射性表面污染控制水平的----以下时,经审管部门或审管部门授权的部门确认同意后,可当作普通物品使用.A:三十分之一 B:四十分之一 C:五十分之一 D:六十分支一34、固定式辐射剂量(率)监测仪:用于().A:固定伽马射线探伤室、源库、作业现场的辐射剂量(率)定点监测或巡测B:固定伽马射线探伤室的辐射剂量(率)监测C:剂量(率)超闽报警D:累计剂量常规监测35、1居里(Ci)=()贝可(Bq) A:3.7×10E+9 B:3.7×10E+10 C:3.7×10E+11 D:3.7×10E+1236、一个放射源的放射性活度随时间增加而().A:指数地衰减 B:指数地增加 C:正比地衰减 D:正比地增加37、外照射个人剂量常规监测周期一般为A:3个月,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B:6个月C:1个月,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D:1个月,最长不得超过2个月38、放射性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计佩戴位置为().A:左胸侧 B:腰间 C:可能接受照射最大处 D:任何地方都可以39、中等质量的核素的B(结合能)/A(质量数)与轻核、重核相比().A:都小 B:都大 C:相同 D:不可比40、下列辐射生物学效应属于随机性效应而不是确定性效应的是A:皮肤水泡 B:白内障 C:遗传疾病 D:不育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根据GBZ128-2016,职业照射的职业分类包括().A:医学应用B:工业应用C:国防活动D:天然源2、a粒子和β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差别是().A:β粒子的比电离较α粒子小得多B:β粒子的散射角可以很大C:β粒子的辐射能量损失大得多D:a粒子会有韧致辐射E:β粒子不与物质发生作用3、适用于屏蔽X、Y射线的防护材料是().A:铅B:混凝土C:石蜡D:棚E:聚乙烯4、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健康检查必检项目是().A:血常规 B:晶体裂隙灯检查 C:淋巴组织 D: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5、. 工作场所监测分类有A:运行前的本底调查B:竣工试运行期的竣工验收监测C:正式投入运行后的常规监测D:场所退役终态监测E:事故工况下的应急监测6、比释动能可用来度量以下哪些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的能量转移A:X射线 B:中子 C:β粒子 D:a粒子 E:以上均可7、组织权重因子的作用是().A:组织权重因子反映了全身受到均匀照射下,个组织或器官对总危害的相对贡献B:组织权重因子反映了不同组织或器官对发生辐射随机效应的敏感性C:辐射权重因子与辐射种类和能量有关,与组织或器官无关D:组织权重因子与辐射种类和能量有关,也与组织和器官有关E:性腺的组织权重因子是0.208、放射源失去屏蔽和a放射源弥散事故的潜在辐射危害和响应行动有A:在辐射评价人员到场前不动源B:隔离放射源周围10m 以内区域C:请辐射评价人员到场支持D:辨识可能受照射的人E:检测并恢复源9、.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定义的防护量有A:剂量当量B:当量剂量C:有效剂量D:待积剂量E:照射量10、电离辐射的工业应用主要有A:工业辐照B:工业射线探伤C:核子仪D:放射性测井E:放射性示踪11、辐射监测按其对象进行分类,分为A:环境监测B:工作场所监测C:流出物监测D:个人剂量监测12、.射线与物质作用的效应有().A:光电效应B:康普顿效应C:电子对效应D:离子对效应E:韧致辐射效应13、对实施GB18B71放射防护基本标准负有主要责任多有()A:许可证持有者 B:工作人员 C:执业医师 D:用人单位 E:法人14、根据受照剂量、病程特点和严重程度可将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分为A:神经型B:骨髓型C:皮肤型D:肠胃型E:脑型15、y或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形式有A:光电效应 B:电子对相应 C:康普顿效应 D:激发 E:电离16、天然辐射源主要来自于A:宇宙射线B:宇生放射性核素C:原生放射性核素D:核爆炸E:医疗照射17、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途径是().A:食入 B:吸入 C:通过皮肤 D:以上都不是18、关于电离辐射对生物物质的电离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是直接使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发生电离作用,继而引发辐射效应的出现B:也可以使机体内环境的水分子发生电离作用并产生活性基团,继而引发辐射效应的出现C:电离辐射的能量直接转移并沉积在生物大分子上,引起生物大分子的电离与激发,导致核酸、蛋白质等分子结构的改变D:离辐射将自身的能量转移至水分子,并引起水分子的电离与激发,产生原发辐解产物,这些活性产物进一步攻击生物大分子,引起后者的结构功能破坏E: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方式19、常用来测量Y射线的能量和强度的是().A:硫化锌ZnS (Ag)B:锂玻璃闪烁体Li20·2SiO2(Ce)C:碘化钠Nal(TI)探测器D:碘化铯CsI(TI)探测器E:蒽(C14H10)20、诊断慢性放射病需要考虑因素A:辐射接触史B:临床表现C:实验室检查D:剂量估算绝密★启用前2021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1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B.2、C3、C4、C5、A,6、D7、B8、C9、B10、B11、B12、A13、A14、D15、A16、A17、A,18、C19、B,20、A,21、C22、B23、B24、B25、A,26、B27、C28、D29、D30、A31、D,32、B33、B,34、B,35、B,36、A,37、C38、A,39、B40、C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A,B,C,D,2、A,B,C3、A,B4、A,B,D,5、A,B,C,D,E6、A,B7、A,B,C,8、A,B,C,D,E,9、A,B,C,D,10、A,B,C,D,E11、A,B,C,D12、A,B,C,13、A,B,C,D14、BCE15、A,B,C16、A,B,C,17、A,B,C18、A.B.C.D.E.19、C,D20、A,B,C,D,。
第一章放射性及其衰变规律
1. 1g 在一秒钟内放出个粒子,计算得半衰期。
2. 在一个密封玻璃瓶内,装入1g镭。
放置一个氡的半衰期,瓶内积累多少氡?
3. 氡衰变成,现有10毫居里(mCi)氡密封于容器中,经过50h后,氡和各有多少,以活度(Bq)表示。
4. 为什么射线能量是连续谱?
5. 什么是放射性系平衡?什么是放射性动平衡?
6. 的半衰期是3.825d,试求的衰变常数?每1mg 在每秒内放出多少粒子?合多少贝可?
7. 从镭源中收集氦,假定与各子体达到放射性平衡,而的活度为,试计算一年内产生多少氦?
第二章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
1.比较钋的粒子()在空气中,铝中和铅中得射程。
在空气中能量完全损耗能产生多少对离子?
2.的射线谱得最大能量为1.17MeV,用铅屏蔽,吸收90%需要厚度(mm)是多少?
3.试求的射线通过物质发生康普顿散射,其能量损失25%,问反冲电子能量多大?
4.试求的射线(),通过厚度为5cm、10cm铅板时的衰减率。
5.测量射线的探测器与入射射线夹角成90度方向,分别使用(0.662MeV)和(1.114MeV)作放射源,分别以铝和铅作散射体,试问测得的散射相对强度如何?
6. 的粒子在空气中射程是4.62cm,试求在铅中射程?(铝的原子质量是27,密度为2.7g/cm3)。
7. 如果入射光的波长为0.02cm,通过物质产生光电反应,计算在入射前进方向30度和90度方位得散射光子和反射电子的能量。
8.为什么粒子在空气中的路径时一条直线?
9.用铝片作射线吸收实验,测得射程为1.05 g/cm2,求该射线的最大能量?
10.已知射线能量为3 MeV,如果吸收其能量得95%,应用多厚的铅板?
第三章放射性探测器及探测仪器
1. 一个闪烁探测器,对的射线(0.622 MeV)能量分辨率是7%,计算该对的射线(1.46 MeV)能量分辨率。
2. 为什么半导体探测器能量分辨率比气体探测器好?
3. 热释光体能否用来探测可见光和中子,为什么?
4. 在射线散射测量中,本底占总计数得50%,必须累计多少计数才能使散射测量结果达到5%的精确度?
5. 本底计数率=15cps,测量样品计数率=60cps。
试求给定时间+ 总计数率精度最高时比值。
若计数率的误差达到5%,求和的最小值是多少?
6. 放射性测量得一组计数:1010、1018、1002、950、1060,判断正确与否?
7. 用探测器测量的射线(=1.18MeV)的光电峰,试求该光电峰和反射峰的能量差?
8. 金硅面垒探测器能否用来探测、射线,为什么?
第五章射线测量方法与矿产勘查
1.影响航空能谱测量数据采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避免?
2.航空能谱测量作用带,与发现地面最小异常(范围)与飞行高度的关系?
3.地面能谱测量寻找金矿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4.铀矿自然测井影响含量计算精确度的主要因素是哪些?
第六章
氡测量方法与矿产勘查
第九章
1. 环境放射性辐射的来源及构成。
2. 区域环境放射性的评价要素是哪些?从哪些方面研究区域辐射环境?
3. 何为氡的地质潜势?
4. 为什么说吸入氡的子体对人们健康造成危害?
5. 如何减少室内氡浓度?
6. 核辐射污染紧急监测如何安排?用哪些测量方法?
7. 如何正确进行多道γ能谱仪得能量刻度和效率刻度?
第十章能量色散射线荧光方法
1.测定矿石中银得含量,选用什么放射性同位素γ射线源激发效率最高?如果选用组合激发源,应如何选择?
2.在含铜黄铁矿中,测铜的含量,如何克服铁的干扰?
3. 试述特征射线与康普顿散射射线强度两方法进行基体硝烟校正得优缺点。
4.研究提高射线荧光探测灵敏度的途径。
第十一章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