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特色疗法
- 格式:pdf
- 大小:129.87 KB
- 文档页数:3
中医特色疗法技法包括许多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特色疗法技法:
1. 针灸:使用细针刺激特定穴位,调整和平衡人体的气血和阴阳,治疗疾病和疼痛。
2. 中药治疗:采用草药、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药材,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功能和病理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按摩、揉捏、推拿人体的特定部位或经络,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4. 刮痧和拔罐:通过使用特殊的刮痧板或火罐,在皮肤上刺激或产生负压,促进气血循环,调理气机,帮助治疗疼痛和疾病。
5. 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根据中医理论辨识人的体质特点,采取相应的食疗、调节生活作息和草药调理等方法,提升人体的免疫力,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6. 拳法养生:传统的拳法养生包括太极拳、气功、八段锦等,通过舒缓的动作和呼吸调节,促进气血流通,强身健体,提
升健康水平。
7. 食疗: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和选择特定的食物,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根据中医理论,每种食物有其特定的性味和功效,可以根据个体特点选择适合的食材进行调理。
请注意,中医特色疗法在实践中需要经过专业的中医师指导和诊断,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应用。
在选择中医特色疗法时,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并确保在合适的场合和条件下进行疗法操作。
中医特色疗法的种类摘要:一、中医特色疗法简介二、中医特色疗法的种类1.药物贴敷疗法2.药物熏洗疗法3.药酒疗法4.药茶疗法5.药枕疗法6.头针疗法7.梅花针疗法8.钩针疗法9.眼针疗法10.腕踝针疗法11.电针疗法12.火针疗法13.耳穴疗法14.脐部疗法15.足部按摩疗法16.手穴疗法17.药摩疗法18.点穴疗法19.捏脊疗法20.放血疗法21.穴位埋线疗法22.刮痧疗法23.拔罐疗法24.艾灸疗法25.醋疗法26.药栓疗法27.脏器疗法28.蜂毒疗法29.磁疗法30.小儿推拿疗法31.第二掌骨侧穴位全息疗法32.子午流注针法33.梳头疗法34.含漱疗法三、中医特色疗法的应用四、中医特色疗法的优势与局限五、结论正文:中医特色疗法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古代,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
本文将对中医特色疗法的种类进行简要介绍。
一、中医特色疗法简介中医特色疗法,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中草药、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非药物疗法治疗疾病的方法。
中医特色疗法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治疗过程舒适等特点,深受患者喜爱。
二、中医特色疗法的种类1.药物贴敷疗法:是将药物制成贴剂,贴敷在特定穴位,通过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2.药物熏洗疗法:是将药物煎煮成汤汁,通过熏蒸、浸泡、洗涤等方法,使药物作用于皮肤,达到治疗目的。
3.药酒疗法:是将药物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达到治疗目的。
4.药茶疗法:是将药物煎煮成茶汤,通过饮用茶汤,达到治疗目的。
5.药枕疗法:是将药物制成枕芯,睡觉时枕在头颈部,通过药物的挥发,达到治疗目的。
6.头针疗法:是通过刺激头部穴位,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7.梅花针疗法:是通过刺激皮肤上的梅花状穴位,达到治疗目的。
8.钩针疗法:是通过刺激皮肤上的钩状穴位,达到治疗目的。
9.眼针疗法:是通过刺激眼部穴位,达到治疗目的。
10.腕踝针疗法:是通过刺激手腕和脚踝部的穴位,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科特色疗法1·针灸疗法:其适应证较广,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我院针灸疗法常用于中风、头痛、面瘫、痹症、腰疼、胃痛、呃逆、痛经、落枕、肘劳、急性腰扭伤、耳鸣、耳聋等的治疗,疗效明显,经济安全。
2·火罐疗法:操作简单,实用安全,常用于内科各种寒湿性疾病,以及外科各种气滞血瘀之证。
例如:感冒、寒湿腰疼、痹症、肩关节周围炎、寒湿胃痛,以及关节扭伤淤血停滞之证。
大多疗效较好,配以针灸汤药疗效更佳,为我院常用疗法。
3·刮痧疗法:适用于感冒、发热、头痛、中暑、颈椎病、神经性头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等,简便安全,易于实施,是我镇老百姓乐于接受的疗法之一。
4·推拿疗法:推拿的适应证非常广泛,可用于骨伤科、内科、妇科、外科、儿科等的多种疾病,我院常用于颈椎病、腰椎病、四肢关节伤痛、肩周炎、落枕、痹症、颞颌关节功能紊乱、胃脘痛、头痛、偏瘫、痛经、小儿疳积等的治疗,多取得较好的疗效。
5·机械牵引疗法:分颈椎牵引和腰椎牵引。
颈椎牵引适用于:颈椎病、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等;腰椎牵引适用于: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椎管狭窄、肌肉劳损、慢性组织损伤、急慢性腰损伤引起的腰椎滑膜组织嵌顿及小关节紊乱症等.机械牵引疗法如果应用得当,对上述疾病均有较好疗效,再配以针灸推拿和汤药,临床可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我院中医理疗科的一大特色疗法。
6·中药熏蒸疗法:中药熏蒸集中了中医药疗、热疗、汽疗、中药离子渗透治疗疗法等多种功能,融热度、湿度、药物浓度于一体,因病施治,药物对症,可有效治疗多种皮肤疾病。
可调式中药熏蒸治疗方法,通过由源源不断的热药蒸汽以对流和传导的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体,扩张局部和全身的血管,促进体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的吸收作用,促进汗腺的大量分泌,加速皮肤的新陈代谢;同时由熏蒸药物中逸出的中药粒子(为分子或离子)作用于体表直接产生杀虫、杀菌、消炎、止痒、止痛等作用。
中医八大特色疗法
中药熏蒸是一种利用中药蒸汽熏蒸身体的自然疗法。
通过中药的挥发和渗透,使药物成分渗透到皮肤和呼吸道,达到祛湿、祛寒、通经络、活血化瘀、调理气血、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同时,熏蒸还可以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舒缓压力、调整情绪等,对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预防疾病也有积极的作用。
食疗养生食疗
食疗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食物的选择、烹制和搭配,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目的。
食疗具有安全、经济、方便、无副作用等特点,可以改善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食疗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于延缓衰老、保持健康。
气功养生气功
气功是一种中医养生的方法,通过调整呼吸、调节身体姿势、集中精神意念等方式,达到调理气血、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效果。
气功练可以舒缓身心,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人体免疫力,对于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调整情绪等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气功养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拔罐疗法拔罐
拔罐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将罐子置于皮肤表面,利用罐内真空吸引皮肤组织,产生负压作用,达到疏通经络、排除湿气、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缓解疼痛等效果。
拔罐疗法可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身体免疫力,对于治疗颈肩腰腿疼痛、感冒发热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拔罐疗法是一种安全、经济、方便的自然疗法,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中医特色疗法汇总正文:一、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特色疗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主要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分为传统针灸和电针灸两种,每种疗法又有不同的疗效和适应症。
⒈传统针灸传统针灸是指使用针具直接刺激人体穴位,通过调节经络、气血、脏腑等系统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见的传统针灸包括手法针灸、火罐针灸、耳针等。
⑴手法针灸手法针灸是指针灸师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采用不同的手法进行针刺,包括扎、捻、转等。
手法针灸可用于各种疼痛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⑵火罐针灸火罐针灸是在穴位上点燃罐内的酒精棉球或草药,通过产生热力和负压的作用来刺激经络,并起到活血化瘀、镇痛、排毒的作用。
火罐针灸常用于风湿病、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的治疗。
⑶耳针耳针是将针具插入耳廓上的特定穴位,通过刺激耳廓反射区,达到调节全身功能的目的。
耳针常用于戒烟、减肥、失眠等方面的治疗。
⒉电针灸电针灸是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加入电流刺激,通过改变针刺所引起的生物电流,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电针灸可以增加针刺的疗效,同时减轻患者的痛感,常用于中风后遗症、面瘫、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的治疗。
二、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使用经过炮制的中草药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中药疗法有多种形式,包括中药汤剂、中药片剂、中药酒精提取物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要根据病情来定。
⒈中药汤剂中药汤剂是中药疗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将经过炮制的中草药配方加水煮煎,得到药液后口服。
中药汤剂常用于热病、风寒感冒、胃肠道疾病等。
⒉中药片剂中药片剂是将中草药制成粉末,然后加入粘合剂制成片剂供患者口服。
中药片剂常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皮肤病等。
⒊中药酒精提取物中药酒精提取物是将中草药使用酒精进行提取得到的浓缩液,一般用于外用。
中药酒精提取物常用于皮肤病、肌肉骨骼疾病等。
三、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一种通过按揉、拍捶、推拿等手法来调节全身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特色疗法汇总中医特色疗法汇总一、针灸疗法1·刺血疗法:a·原理:通过针刺特定部位,放血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目的。
b·应用范围:常用于治疗痛证、痹证等疾病。
c·操作方法:选取适当的穴位,用针刺破皮肤,使血液顺畅排出。
2·肚脐疗法:a·原理:利用肚脐穴位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刺激肚脐穴位以调整脏腑功能。
b·应用范围:适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
3·灸疗法:a·原理:将中草药材燃烧后对特定穴位进行熏灼,调节气血循环、温通经络。
b·应用范围:常用于治疗寒湿痹疾、风湿病等。
c·操作方法:选择合适的草药,点燃后对穴位进行熏灼。
二、中药治疗1·中药汤剂:a·概述:以中草药配方为基础制成的液体制剂。
b·应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疾病,包括感冒、消化不良、高血压等。
2·中草药外敷:a·概述:将中草药煎煮后外敷于患处,起到治疗和保护作用。
b·应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病、创伤、烫伤等。
三、推拿按摩1·推拿疗法:a·概述:利用手法按摩身体,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b·应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疾病,如颈椎病、高血压等。
四、中医养生法1·饮食调养:a·概述:通过合理搭配食物,达到调养身体、防病的目的。
b·应用范围:适用于个体的体质调养,如调理气血、营养平衡等。
2·气功疗法:a·概述:通过调节呼吸和姿势,锻炼气机以达到调理身体、修养心性的目的。
b·应用范围:适用于心理压力大、焦虑、失眠等问题。
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针灸疗法:中医药法规定的医疗技术,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节机体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穴位:人体上特定位置,通过针刺或按压可以对身体产生特定效果的点位。
中医特色疗法的种类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特色疗法。
这些疗法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本文将介绍中医特色疗法的种类,包括针灸、中药、推拿、气功和食疗等。
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特色疗法中最为知名的一种。
它通过在人体穴位上插入细针,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有多种类型,包括经络针灸、耳针、火针和电针等。
经络针灸是最常见的一种,通过刺激经络,调整气血运行,恢复身体的健康状态。
耳针则是在耳朵上特定的穴位上插入针头,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2. 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中医特色疗法中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以其天然、温和、综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中药可以分为草药、矿物药和动物药等不同类型。
草药是最常用的一种,如人参、黄芪等,具有补气、养血、调理脾胃等功效。
矿物药则以矿石为主要成分,如朱砂、雄黄等,常用于清热解毒。
动物药则以动物组织或分泌物为原料,如鹿茸、牛黄等,常用于壮阳补肾。
3. 推拿疗法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施加压力和推动,以调整人体气血运行,治疗疾病的特色疗法。
推拿可以分为全身推拿和局部推拿两种。
全身推拿是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调理全身的经络和脏腑,促进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
局部推拿则是针对特定部位的推拿治疗,如头部推拿、腰部推拿等,以改善局部症状和促进康复。
4. 气功疗法气功是中医特色疗法中一种通过调节呼吸和运动,以调整人体气血运行的疗法。
气功包括静功和动功两种形式。
静功是通过静坐、调息、打坐等方法,以调整身心状态,增强体内气血的流动。
动功则是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配合,以调整经络、脏腑的功能,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气功疗法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康复和健康的维护。
5. 食疗食疗是中医特色疗法中一种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食材搭配,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疗法。
食疗可以根据疾病的不同分为不同类型,如清热解毒、补气养血、健脾益肾等。
---------------------------------------------------------------最新资料推荐------------------------------------------------------中医特色操作疗法一、拔火罐:目的: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缓解因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并可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
评估注意点:病人体质,局部皮肤情况,有无妊娠;高热、凝血机制障碍、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拔罐。
操作方法:95%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中下段环绕 1-3 周,留罐 10 分钟,局部皮肤紫红。
腰背酸痛:阿是穴委中(腘横纹中点)肾俞:第 2 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二、艾条灸法目的:温经通络,解除或缓解各种虚寒性病证。
评估注意点:病人体质,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局部皮肤情况。
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操作方法:1 / 15以病人感到温热、局部皮肤稍起红晕为度。
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温和灸:距皮肤 3cm,灸 5-7 分钟;雀啄灸:距皮肤 2-5cm,灸 5 分钟;回旋灸:距皮肤 3cm,灸 20-30 分钟。
胃脘痛:足三里穴,犊鼻穴下 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中脘穴,腹部正中线,脐上 4 寸处。
痛经:三阴交: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血海: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 2 寸,但股四头肌内测头的隆起处。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 1.5 寸。
地机: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 3 寸。
风寒痹痛:阿是穴膈俞:第 7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血海:---------------------------------------------------------------最新资料推荐------------------------------------------------------ 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 2 寸,股四头肌内测头的隆起处。
附件3特色疗法(一)特色疗法总论针刺疗法简介【定义】又称刺法,是指采用各种不同的针具,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运用各种方法激发经气,以调整阴阳防治疾病的方法。
【意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拔火罐疗法简介【定义】拔罐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借助燃火、抽气等方法,形成罐内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淤血,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意义】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止痛、祛风散寒等功效,达到治疗疾病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艾灸疗法简介【定义】灸法是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
中医学中最古老的疗法之一【意义】艾灸有六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刮痧疗法简介【定义】刮痧是指用边缘钝滑的牛角或玉石等器具,在体表的某些部位反复刮动,使皮下出现红色或紫色瘀斑,以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方法,具有调整阴阳、活血祛瘀、舒筋通络之功效。
【意义】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穴位帖敷疗法简介【定义】穴位帖敷疗法是把所需的中药制成一定的剂型(粉、糊、膏等)敷贴于穴位上,利用药物对某组穴位的刺激和其药理作用而达到治病目的的方法。
【意义】适用范围广,我科主要运用于胃脘痛、泄泻、腹痛、呃逆、胁痛、便秘、脂肪肝、高脂血症、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
功能:①温经活血②行气止痛③调和阴阳④健脾和胃⑤健脾止泻中药熏蒸疗法简介【定义】中草药蒸汽疗法又叫中草药熏蒸疗法、中草药汽浴疗法。
是利用药物煮沸后产生的药液蒸汽来熏蒸人体一定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痰湿体质的调养、胃脘痛、泄泻、腹痛、呃逆、胁痛、便秘、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
中医各特色疗法
传统中医特色治疗是以中医外治法为主,采用古老疗法的毫针体针疗法、艾灸、拔罐、火针、药物敷贴、推拿按摩、手法正骨,也包含了现代发展的头针、耳针、水针、穴位埋线、皮内针、小针刀疗法以及各种高、中、低頻理疗仪器、骨科牵引床等医疗技术和设备。
对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症采用特色医疗为主、辅以其它方法,具有疗效迅速、价格合理、安全可靠等优点。
中医正骨特色:中医正骨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早在周代,医疗分工上已有专人掌管骨科疾病的治疗。
《周礼》中记载的“折疡”概括了击、堕、跌、仆所致的骨断筋伤等疾病的治疗。
中医正骨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完整的治疗原则及方法,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目前正规的正骨术只在全国不到十家医院中传承着。
不论从继承中华传统医术,还是减轻老百姓就医负担角度来看,重塑骨伤治疗原则——先用中医正骨,其次考虑手术治疗很有必要。
正骨术中的“小夹板固定”属于中国首创,其后才被不少国家效仿。
中医正骨术称得上我国传统医学对世界医学的伟大贡献,国家政策也要扶持正骨疗法,保护传统医学技术。
中医正骨术能治疗绝大部分的骨折、脱臼、关节疾病。
而且,不开刀、没有痛苦的治疗方法,能杜绝感染的可能性,大大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只有对于流血等开放性创伤骨折和关节囊内骨折这两类疾病,西医才具有优势,因为西医能迅速止血,解决骨关节大、夹板难固定等正骨术的不足之处。
除了开放性骨折(单纯皮肤刺破骨折)、多段骨折、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以及一些难以整复固定的关节内骨折、儿童肱骨外踝及肱骨内上踝翻转移位等骨伤手法不能整复的骨伤疾病外,其余的骨伤疾病都应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
中医正骨以手法复位、中药外敷、小夹板固定、病人自觉练功为主的骨折治疗方法,具有骨折愈合快、疗程短、功能好、痛苦少、并发症少的治疗效果,收费低廉,符合老百姓的医疗需求。
因此,治疗骨科疾病时,医生应该把握住一条准则——保守的正骨治疗先行,其次再考虑手术治疗,杜绝违背医疗规则的行为。
中药外敷特色: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中药研为细末,用酒、米醋、清水、鸡蛋青、蜂蜜等介质调匀,外敷局部或穴位上,通过药物的局部渗透等治疗作用和对经络穴位的刺激作用,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
一种治疗方法,称为中药敷贴疗法。
敷贴疗法历史悠久,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已有具体的方药记载。
历代医家相继应用并不断发展,如南北朝龚庆宜的《刘涓子鬼遗方》中用猪胆汁外敷治疗痈肿;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中用胡桃泥外敷治疗白发;宋代《太平圣惠方》中用湿地龙粪研敷在小儿囟门上治疗小儿头热、鼻塞不通;明代《普济方》中用生附子研末和葱捣研,敷足心涌泉穴治疗鼻渊。
到清代,外治大师吴尚先收集历代各种外敷疗法,著作《理瀹骈文》全面阐述了外敷疗法在临床各科疾病中的应用。
目前常用的敷贴疗法有热敷、冷敷、湿敷、泥敷、蜡敷、磁敷、脐敷、药敷等多种疗法。
敷贴疗法在祖国传统医学外治法中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适应证广泛而著称,不但可以治疗所敷部位的病变,而且可以通过经络起到“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串上下”的作用。
现在针对疾病的经络穴位,就地取材,应用各种敷贴疗法,可有效治疗全身性疾病。
但对各种重证,应配合其他疗法。
它的缺点是有些人使用皮肤过敏,起小红疹,皮肤痒。
针灸特色:
利用针灸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调理脏腑,防治疾病。
常采用传统针灸手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治疗临床各科病症。
治疗病症:中风偏瘫、各种原因所致的截瘫、小儿脑瘫、多发性神经根炎、未稍神经炎、各种肌肉扭挫伤、关节疼痛、重症肌无力、周期性肌麻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坐骨神经痛、颈、肩、腰、腿痛、头痛、肌肉痛、高血压、眩晕、更年期综合症、肥胖症等。
推拿特色:
利用推拿手法刺激患者体表的部位或穴位,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滑利关节,解除病痛。
通过采用传统的推拿手法,改变疾病的病理过程,提高机体的各项功能,有治病保健的作用。
治疗病症:各种急、慢性劳损性筋伤,颈肩腰腿痛病症,骨折、关节脱位后期出现的关节僵直及肌肉萎缩,骨性关节病及痹证而引起的肢体疼痛。
小针刀特色:
利用针刀对软组织损伤及骨性关节炎进行松解治疗,具有方法简单、创伤小、见效快、副作用小。
治疗病症:各种痛症、软组织损伤后粘连、骨性关节病等。
理疗特色:
应用特定的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进行治疗、康复、预防和保健。
是通
过有目的的采用电疗、光疗、磁疗、超声疗、热疗、牵引疗等不同的疗法治疗不同的疾病,是属无损伤性治疗。
仪器设备:全自动电脑颈椎牵引、腰椎牵引、脉冲、中频、音频、药物离子导入、远近红外照射、超短波、微波、超声波、磁疗、心脑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