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灌装站、瓶装供应站安全距离检查
- 格式:doc
- 大小:98.50 KB
- 文档页数:6
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安全隐患排查清单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是涉及易燃易爆物品的重要场所,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为了确保站内的安全生产,需要进行全面的隐患排查。
以下是一份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的隐患排查清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管理1.1 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储存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定,是否在有效期内;1.2 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存放温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超温现象;1.3 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区域是否设置有效的防火、防爆、防泄漏措施;1.4 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充装、存储、运输过程中是否存在泄漏、失压、超装等现象。
2.供应站的安全设施和消防设备2.1 供应站是否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是否处于良好状态;2.2 是否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是否及时更新和维修;2.3 站内是否存在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否正常运行;2.4 站内是否存在安全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定期进行演练。
3.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和应急措施3.1 供应站是否雇佣经过专业培训的从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3.2 供应站是否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否得到有效执行;3.3 供应站是否制定应急预案,是否进行过应急演练;3.4 供应站是否存在员工违规操作、吸烟、饮酒等行为。
4.安全检查和巡查4.1 供应站是否建立安全检查和巡查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4.2 安全检查和巡查是否包括设备、管道、储罐等设施,是否发现隐患和异常情况;4.3 供应站是否对检查和巡查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4.4 供应站是否对检查和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和验收,是否及时消除隐患。
5.其他隐患5.1 供应站周边是否存在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5.2 供应站内是否存在违规搭建、乱堆放、堵塞通道等现象,是否存在安全隐患;5.3 供应站内是否存在电气设备、电缆、电线等设施漏电、短路、过载等现象,是否存在安全隐患;5.4 供应站内是否存在其他安全隐患,如管道腐蚀、阀门损坏、安全距离不足等。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安全距离检查
一、外部间距
表1 全压力式储罐/半冷冻式储罐与基地外建、构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检查
注:当地下储罐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50m³,且总容积小于或等于400m³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少50%
表2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全冷冻式储罐与基地外建、构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m)
本表所指的储罐为单罐容积大于5000m³,且设有防液堤的全冷冻式液化石油气储罐。
当单罐容积等于或小于5000m³时,其防火间距可按表1中总容积相对应的全压力式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规定执行;间距计算以储罐外壁为准。
二、内部间距
表3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全压力式储罐/半冷冻式储罐/全冷冻式(与道路围墙)与基地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
注1.防火间距应按本表总容积或单罐容积较大者确定;间距的计算以储罐外壁为准;
2.地下储罐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50m³,且总容积小于或等于400m³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50%
表4 灌瓶间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
注:总存瓶量应按实际存放个数和单瓶充装质量的乘积计算;
瓶库与灌瓶间之间的距离不限;
计算月平均日灌瓶量小于700瓶的灌瓶站,其压缩机室与灌瓶间可合建成一栋建筑物,但其间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
当计算月平均日灌装瓶量小于700瓶时,汽车槽车装卸柱可附设在灌瓶间或压缩机室山墙的一侧,山墙应是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
表6 I、II级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瓶库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液化石油气灌装站安全检查制度液化石油气灌装站是我国常用的一种燃气供应站,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需加强对灌装站的安全检查。
为此,建立一套液化石油气灌装站安全检查制度,将能起到严格监管、规范操作、防备事故的作用。
一、监督部门与责任液化石油气灌装站是一个不安全场所,必需由负责液化石油气灌装站安全检查的情况监督管理部门引导。
灌装站必需落实本单位的全面安全管理,负责引导灌装站的建设和设备的选配。
负责对灌装站安全做出评估,并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
对规范灌装站安全生产行为,削减事故隐患,防备安全事故的发生负有紧要责任。
二、安全检查的范围液化石油气灌装站在安全检查中包括设备和现场环境等两部分。
设备方面应当加强隐患排查,例如气瓶气阀、补偿器、气瓶防爆片等,设备检查不能存在遗漏;现场环境包括排水渠道、灯具、配电箱、泄漏情况、消防设施、警示标示牌等等,实行定期检查。
三、安全检查时间的规定液化石油气灌装站安全检查要求定期进行,一般情况下,应当在每年的初春和初冬进行一次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务必做到设备全面检查,把每一项工序都认真检查过一遍,重点检查气瓶的冲压和防爆器的性能,提前防备灌装站安全隐患。
四、安全检查的内容1.压力分布制度。
为外接压力,由压缩机供给。
压力(22 kgf/cm2)在管道中流动,灌装机出口的压力是(10-14 kgf/cm2)。
2.气瓶贮存。
灌装车的气瓶是一次性的容器,用于装载液化石油气。
灌装车的气瓶是不锈钢制的,不锈钢经过加热、高温处理后,可以避开造成气瓶变形,气瓶体积规格可以确定,并对气瓶进行检验和认证,达到国家安全质量验证的要求。
3.过滤装置。
液化石油气灌装站所采纳的过滤器和尺寸应符合标准,以充足泵入气瓶的使用要求。
4.安全设备。
为保障员工和车辆安全,液化石油气灌装站应配备便利、有效的安全设施,包括泄漏检测器、自动切断阀、贮罐泄漏器及高压防抛器等装置,以防备事故的发生。
5.安全标示。
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标准1 总则1.1 为规范1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以下简称供应站)设置条件,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管理规定》等规范和规定,编制本标准。
1.2 本标准所称供应站,指专门从事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销售和相关服务的固定场所。
2 安全间距2.1 供应站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1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布局规划,同时应达到保障安全、方便群众、保护环境的要求。
2.2 站址宜选择在居民区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且应是地势平坦、开阔、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段。
供应站供应半径宜为0.5—1km,供应站经营场所和瓶库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米。
2.3 供应站应按其总容积V分为三级,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名称Ⅰ级站6<V≤20Ⅱ级站1<V≤6Ⅲ级站V≤1瓶库的总存瓶容积V(m3)6<V≤1010<V≤201<V≤33<V≤6V≤1明火、散发火花地点3035202520重要公共建筑、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2025121512民用建筑15686主要道路路边1010888次要道路路边55555注:总存瓶容积应按实瓶个数与单瓶几何容积的乘积计算。
50kg钢瓶的几何容积为0.112m3,15kg钢瓶的几何容积为0.0355m3。
2.4 Ⅰ级站入口一侧可设置高度不低于2m的不燃烧体非实体围墙,其底部实体部分高度不应低于0.6m;其余各侧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m的不燃烧体实体围墙。
Ⅱ级站的四周宜设置非实体围墙,其底部实体部分高度不应低于0.6m。
围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2.5 供应站的瓶库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建筑。
瓶库内的气瓶应分区存放,即分为实瓶区和空瓶区。
瓶库建筑面积根据存瓶数量和钢瓶布置情况确定,计算公式为:式中, F实为实瓶库建筑面积(m2), F空为空瓶库建筑面积(m2) ,α为考虑通道在内的附加系数,一般取α=1.3~1.5,Nr为核准容积折合为15kg钢瓶数,Nm为每1 m2面积存放钢瓶数,对于10kg、15kg钢瓶取9瓶/m2。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瓶装液化气石油供应站安全管理的量化检查与评价(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瓶装液化气石油供应站安全管理的量化检查与评价(通用版)液化石油气是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一种城镇燃气,燃气企业通过设立供应站将瓶装气出售给用户,2009年底,经武汉市燃气管理部门批准,中心城区设立供应站368个,周边城区设立供应站89个。
这些供应站分布于市民生活居住密集的区域之内,是储存和经营易燃易爆气体有危险因素的固定场所,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将直接危及到周边的社会公共安全和稳定。
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是城镇燃气供应的重要设施。
燃气行政管理部门和燃气企业需要经常性地对供应站安全运行进行管理和检查。
安全检查的内容不仅涉及建筑、消防、燃气、压力容器、通风、防爆、电气、漏气报警等方面专业知识,还需要检查人员熟悉和知晓多个相关的安全管理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往往取决于检查人员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人为因素影响较多,不同部门和不同的人员检查可能发现的问题不一样,甚至会出现“走马观花”搞形式的现象,不能做到彻底全面地排查安全隐患,对其安全状况做出准确科学的评价。
为了采取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式对供应站安全进行全面地检查,最大限度地找出安全上潜在的危害和薄弱环节,防患于未然,科学地对供应站安全状况做出等级评价,武汉市燃气热力管理办公室组织相关燃气企业和燃气协会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过两年时间深入研究探讨,起草制订《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点)安全检查评价标准》,广泛公开地征求省、市相关燃气安全管理部门和瓶装燃气供应企业意见后,通过专家评审,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查,批准发布为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560—2009),从2009年11月15日实施。
瓶装燃气供应站安全检查制度1、重大节假日、台风、雷暴雨气候前夕,必须对供应站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2、每周必须对供应站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一次夜间抽查(无实气瓶时无需),安全员必须每天对供应站进行不定时巡回检查。
3、岗位员工做好自检自查工作,严格履行岗位操作规定及各项职责要求。
4、检查内容为:①钢瓶堆放是否整齐,有无漏气瓶入库。
严禁空、实瓶混放;②消防器材是否完好,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无阻;③供应站周边环境有无火险隐患;④“严禁烟火”等警示牌是否完好;⑤各项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有无违章情况和事故苗头,重大节假日和台风、雷暴天气还必须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和落实值班人员。
瓶装燃气供应站安全检查制度(2)瓶装燃气供应站的安全检查制度是为了确保燃气供应站的安全运营,防止事故发生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瓶装燃气供应站安全检查制度的内容:1. 燃气供应站的管理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频率一般为每季度一次,必要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检查次数。
2. 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 气瓶储存区域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有逃生通道,并确保储存的气瓶安全且标识清晰;b. 气瓶搬运设备是否正常运作,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关资质和培训;c. 气瓶灭火器、消防设施和安全标识是否完好且易见;d. 燃气供应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如压力调节器、流量计、阀门等;e. 燃气供应管道是否有泄漏、破损等情况,是否经过定期检测和维修;f. 环境安全是否符合要求,如通风、防爆等;g. 工作人员是否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是否佩戴个人防护装备;h. 相关记录的完整性,如检查记录、事故报告等。
3. 安全检查应由专门的安全检查人员进行,确保检查的客观性和专业性。
4. 安全检查的结果应及时记录,并制定整改计划。
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安全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5. 安全检查结果应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和上级主管机构,特别是对于严重的安全隐患,应立即上报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置。
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标准1 总则1.1 为规范1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以下简称供应站)设置条件,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管理规定》等规范和规定,编制本标准。
1.2 本标准所称供应站,指专门从事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销售和相关服务的固定场所。
2 安全间距2.1 供应站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1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布局规划,同时应达到保障安全、方便群众、保护环境的要求。
2.2 站址宜选择在居民区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且应是地势平坦、开阔、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段。
供应站供应半径宜为0.5—1km,供应站经营场所和瓶库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米。
2.3 供应站应按其总容积V分为三级,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名称Ⅰ级站6<V≤20Ⅱ级站1<V≤6Ⅲ级站V≤1瓶库的总存瓶容积V(m3)6<V≤1010<V≤201<V≤33<V≤6V≤1明火、散发火花地点3035202520重要公共建筑、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2025121512民用建筑15686主要道路路边1010888次要道路路边55555注:总存瓶容积应按实瓶个数与单瓶几何容积的乘积计算。
50kg钢瓶的几何容积为0.112m3,15kg钢瓶的几何容积为0.0355m3。
2.4 Ⅰ级站入口一侧可设置高度不低于2m的不燃烧体非实体围墙,其底部实体部分高度不应低于0.6m;其余各侧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m的不燃烧体实体围墙。
Ⅱ级站的四周宜设置非实体围墙,其底部实体部分高度不应低于0.6m。
围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2.5 供应站的瓶库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建筑。
瓶库内的气瓶应分区存放,即分为实瓶区和空瓶区。
瓶库建筑面积根据存瓶数量和钢瓶布置情况确定,计算公式为:式中, F实为实瓶库建筑面积(m2), F空为空瓶库建筑面积(m2) ,α为考虑通道在内的附加系数,一般取α=1.3~1.5,Nr为核准容积折合为15kg钢瓶数,Nm为每1 m2面积存放钢瓶数,对于10kg、15kg钢瓶取9瓶/m2。
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标准1.1 为规范1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以下简称供应站)设置条件,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2006)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 —2006)、《1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管理规定》等规范和规定,编制本标准。
1.2 本标准所称供应站,指专门从事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销售和相关服务的固定场所。
2安全间距2.1 供应站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1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布局规划,同时应达到保障安全、方便群众、保护环境的要求。
2.2 站址宜选择在居民区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且应是地势平坦、开阔、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段。
供应站供应半径宜为0.5 —1km供应站经营场所和瓶库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米。
2.3 供应站应按其总容积V分为三级,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名称I 级站6v V< 20H级站1v V< 6皿级站V< 1瓶库的总存瓶容积V (m36 v V< 10 10 v V< 201 v V< 33 v V< 6V < 1明火、散发火花地点3035202520重要公共建筑、一类高层民用建筑2025121512民用建筑1015686主要道路路边1010888次要道路路边55555注:总存瓶容积应按实瓶个数与单瓶几何容积的乘积计算。
50kg 钢瓶的几何容积为0.112m3,15kg钢瓶的几何容积为0.0355m32.4 I级站入口一侧可设置高度不低于2m的不燃烧体非实体围墙,其底部实体部分高度不应低于0.6m ;其余各侧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m 的不燃烧体实体围墙。
H级站的四周宜设置非实体围墙,其底部实体部分咼度不应低于0.6m。
围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2.5 供应站的瓶库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建筑。
瓶库内的气瓶应分区存放,即分为实瓶区和空瓶区。
瓶库建筑面积根据存瓶数量和钢瓶布置情况确定,计算公式为:式中,F实为实瓶库建筑面积(m2), F空为空瓶库建筑面积(m2) , a 为考虑通道在内的附加系数,一般取a =1.3〜1.5,Nr为核准容积折合为15kg钢瓶数,Nm为每1 m2面积存放钢瓶数,对于10kg、15kg钢瓶取9瓶/m2。
瓶装液化气石油供应站安全管理的量化检查与评价摘要:瓶装液化气石油供应站是城市天然气供应的重要设施,燃气管理部门和燃气企业应当定期对供气站的安全运行进行监督检查。
安全检查的内容不仅包括建筑、消防、气体、压力容器、通风、防爆、电气、泄漏报警等专业知识,还要求检查人员了解和掌握一些相关知识。
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往往取决于检查员的经验和技能,还有许多人为因素。
不同的部门和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甚至可能需要经过事先的程序来全面研究安全风险并做出科学的安全评估。
关键词: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安全检查;量化分析引言: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和少量甲烷、乙烷、戊烷和己烷。
它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爆炸极限低,沸点低于0。
气体通常在大气压下被压缩成液体并储存在压力容器中。
因此,瓶装液化气石油供应站作为主要危险源之一,必须加强管理,消除隐患,防止各种事故发生。
1、瓶装液化气石油供应站安全检查类别1.1液化气罐和管道系统正常瓶装液化石油气通常用肉眼或测厚仪或放大镜检查。
腐蚀会导致罐体脱落,表面出现深度超过1mm的直划痕。
用10倍放大镜观察,焊缝和热区附近无裂纹,储罐内无异常。
要检查系统管道是否泄漏,可以使用气体探测器。
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可以在接头和紧固件上涂抹肥皂水。
如果没有气泡或只有一个气泡,则视为正常;如果气泡继续出现,这被视为异常现象。
此外,您可以手动检查泄漏。
1.2安全阀需要定期检查安全阀是一种安全装置。
防止液化气罐在压力超过允许工作压力时泄压,是防止罐内超压爆炸的主要措施。
保护阀应定期检查、密封和记录,确保灵敏可靠。
压力表是指显示瓶装液化石油气系统压力的仪表,压力表必须由有资质的测量部门定期校准,并附上校准标签。
压力表的精度不应小于1.5,表盘的直径不应小于170mm,量程应为0^-2.7MPa。
液位指示器必须清晰,并带有过载保护标记。
液化气的膨胀系数非常大,大约是水的16倍,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液化气站点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及标准序号项目内容标准备注1 整治要求燃气企业必须达到企业资质标准,必须按国家规定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气体充装许可证》,并严禁出租、出借和转让。
2 质量要求燃气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其中液化气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油气田液化石油气》GB9052—1或《液化石油气》GB11174的规定;人工煤气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人工煤气》GB13612的规定)。
《城市燃气企业资质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3 技术要求液化气储配站、瓶装供应站的各项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等。
4 站址要求1.燃气储配站应远离城市居住区、村镇、学校、工业区、影剧院、体育馆等人员集中地区。
2.燃气储配站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生产经营企业、机场、铁路、公路桥涵(洞)、重要建(构)筑物、水坝、防洪堤及通讯、交通枢纽等重要设施。
3.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站址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开阔、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段,同时,应避开地震带、地基沉陷、废弃矿井和雷区等地区。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城镇燃气设计规范》5 贮罐与基地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总贮量在50m³以下)1.距站外工业区外墙至少应有50米;2.距民用建筑40米;3.距站外高速、Ⅰ、Ⅱ级公路路肩至少应有20米;4.距站外Ⅲ、Ⅳ级公路路肩至少应有15米;5.距站外架空电力线路至少应有1.5倍杆高;6.距站外Ⅰ、Ⅱ级通讯线路至少应有30米。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6 贮罐与基地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总贮量在51—200m³或单罐容积>20m³)1.距站外工业区外墙至少应有60米;2.距民用建筑45米;3.距站外高速、Ⅰ、Ⅱ级公路路肩至少应有25米;4.距站外Ⅲ、Ⅳ级公路路肩至少应有20米;5.距站外架空电力线路至少应有1.5倍杆高;6.距站外Ⅰ、Ⅱ级通讯线路至少应有30米。
2024年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安全技术要求(一)液化石油气接卸站台液化石油气储备供应站是指炼油厂或石油化工厂的对外对内供应液化石油气的站点,是负责各种分配、零售供应站。
储备供应站作为专门供应燃料的独立部门、窗口单位,涉及面很广,规模也大小不一,储存和供应型式也多种多样,必须建立健全完整的安全监督制度。
储备供应站应按照作业的性质不同,确立自己安全监督的重要部位。
接卸站台都是事故多发区,必须严格监督管理。
(二)液化石油气灌瓶间灌瓶间是接卸、灌装液化石油气的场所,因液化石油气钢瓶完好程度不一,装、卸和灌装操作频繁,剩余的灌装的注气口内的液化石油气不断泄放,环境内的可燃气体浓度在爆炸范围之内,很容易因为明火或摩擦火花引起火灾和爆炸;压力高液化气高流速泄放,产生静电的危险性增加,也容易引起火灾爆炸。
(三)液化石油气气瓶库更换液化石油气的气瓶库在城市、工矿企业、大型机关团体的职工住宅集中的地方广泛存在。
充满液化石油气的钢瓶阀门关闭不严或存在缺陷,都可能使液化石油气气瓶库内成为充满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空间,加上来往换气的人员复杂,携带明火和产生摩擦火花、撞击火花的可能性非常大,管理不好很容易造成各种事故。
(四)液化石油气压缩机间和仪表间在压缩机间和仪表间周围都存在易燃易爆物品和爆炸性气体危险区域。
设备故障和仪表误动失灵都可能带来严重的问题,导致不同事故发生。
(五)消防灭火设施消防灭火设施对于液化石油气站的救灾活动十分重要,应该按规范要求进行配置,并保证其完好。
二、重点部位的安全技术要求(一)储备供应站的接卸站台1.铁路接卸站台铁路接卸站台的安全监督问题已经在装卸栈台一节进行了详细说明,本节只做一些必要的补充说明。
专用线在停车全长范围内,做到无杂散电流窜人,接轨处应设钢轨绝缘接头。
作业线应为平直线,如条件确有困难,可使用曲率半径不小于500m的弯道。
装卸液化石油气的铁路栈台的装卸槽车能力多于4辆时,应按规范要求建栈台装卸;装卸槽车能力为1—3辆可在站台上设固定卸车管组,并在站台往储罐输液管路上的方便地方设紧急切断阀。
燃气场站、供应站点排查项目1.燃气场站通用排查按照排查整治表格排查燃气企业的燃气场站主要相关证件、管理设备等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主要核查内容有证照合规性排查、人员持证合规性排查、站区组织机构和职责排查、站区管理排查、职业健康管理排查、生产运行管理排查、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排查、应急管理排查、检测检验及评估、尾废处置排查、防雷防静电排查等相关内容。
2.天然气门站和储配站排查按照排查整治表格排查燃气企业的燃气门站和储配站合法合规性、管理要求和设施设备进行排查。
主要核查内容有总平面布置排查、工艺装置区排查、储气罐区排查、压缩机区排查、公用辅助设施排查、控制系统排查3.压缩天然气(CNG)场站排查按照排查整治表格排查燃气企业的压缩天然气场站合法合规性、管理要求和设施设备进行排查。
主要核查内容有总平面布置排查、调压计量装置区排查、脱水装置区排查、压缩装置区排查、CNG储气设施排查、加气装置区排查、装卸车管理排查、公用辅助设施排查、控制系统排查等。
4.压缩天然气(CNG)汽车加气子站排查按照排查整治表格排查燃气企业的压缩天然气加气子站合法合规性、管理要求和设施设备进行排查。
主要核查内容有总平面布置排查、工艺管道及附件排查、卸车区排查、压缩装置区排查、液压装置区排查、CNG储气瓶(组)排查、储气井排查、加气区排查、公用辅助设施排查、控制系统排查5.液化石油气(二甲醚)储配站排查等。
按照排查整治表格排查燃气企业的液化石油气(二甲醚)储配站合法合规性、管理要求和设施设备进行排查。
主要核查内容有总图布置排查、装卸排查、储罐排查、管道阀门排查、消防喷淋排查、防雷防静电排查、烃泵、压缩机排查、充装台排查、配电房排查、安全警示排查等。
重点打击充装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和气瓶等违法充装行为。
6.液化石油气(二甲醚)瓶装供应站排查按照排查整治表格排查燃气企业的液化石油气(二甲醚)瓶装供应站合法合规性、管理要求和设施设备进行排查。
液化气瓶组安全间距要求在使用液化气瓶组时,为了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必要遵守液化气瓶组安全间距要求。
液化气瓶组的安全间距是指在存放、使用和运输液化气瓶时,不同瓶组之间需要保持的最小距离,以防止瓶组之间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下面将详细介绍液化气瓶组安全间距的要求。
对于同一储存场所内的液化气瓶组,应该保持相互之间的安全间距。
根据相关规定,每个瓶组之间的距离应不少于3米。
这是因为液化气瓶组之间的安全间距需要考虑到气瓶泄漏引起的火灾和爆炸风险。
如果液化气瓶组之间的距离过近,一旦有气瓶泄漏,可能会引发相邻瓶组的气体泄露和火灾蔓延。
液化气瓶组与其他易燃物品之间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间距。
一般而言,液化气瓶组与易燃物品之间的距离应不少于5米。
这是因为液化气瓶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泄漏,如果距离易燃物品过近,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因此,为了避免液化气瓶组与易燃物品之间的相互影响,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间距。
液化气瓶组的存放和运输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安全间距的要求。
在存放液化气瓶组时,应将其放置在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和高温的地方。
同时,液化气瓶组与墙壁、隔板等物体之间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间距,以确保瓶组的安全使用。
在运输液化气瓶组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确保瓶组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安全间距,避免碰撞和挤压导致的安全事故。
液化气瓶组安全间距要求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遵守液化气瓶组安全间距要求,能够有效预防液化气瓶组引发的火灾和爆炸事故,保障人们的安全。
因此,在使用液化气瓶组时,务必要严格遵守安全间距的要求,确保液化气瓶组的安全使用。
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的使用环境。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安全距离检查
一、外部间距
表1 全压力式储罐/半冷冻式储罐与基地外建、构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检查
注:当地下储罐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50m³,且总容积小于或等于400m³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少50%
表2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全冷冻式储罐与基地外建、构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m)
本表所指的储罐为单罐容积大于5000m³,且设有防液堤的全冷冻式液化石油气储罐。
当单罐容积等于或小于5000m³时,其防火间距可按表1中总容积相对应的全压力式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规定执行;间距计算以储罐外壁为准。
二、内部间距
表3 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全压力式储罐/半冷冻式储罐/全冷冻式(与道路围墙)与基地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
注1.防火间距应按本表总容积或单罐容积较大者确定;间距的计算以储罐外壁为准;
2.地下储罐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50m³,且总容积小于或等于400m³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50%
表4 灌瓶间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
注:总存瓶量应按实际存放个数和单瓶充装质量的乘积计算;
瓶库与灌瓶间之间的距离不限;
计算月平均日灌瓶量小于700瓶的灌瓶站,其压缩机室与灌瓶间可合建成一栋建筑物,但其间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
当计算月平均日灌装瓶量小于700瓶时,汽车槽车装卸柱可附设在灌瓶间或压缩机室山墙的一侧,山墙应是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
表6 I、II级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瓶库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