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很实用)
- 格式:ppt
- 大小:507.50 KB
- 文档页数:33
1.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
题李次云窗竹白居易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题子瞻墨竹黄庭坚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
因知幻化出无像①,问取人间老斫轮②。
【注】①无像:没有画像的白纸或白绢。
①老斫轮:斫轮老手。
《庄子·天道》记载,轮扁是一位斫车轮的巧匠,常年操作,经验丰富。
这两首诗中,“竹”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孤雁①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孤雁崔涂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诸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②,孤飞自可疑。
【注】①此诗写于杜甫寓居夔州之时。
①矰:短箭。
缴:系箭的丝绳。
同写孤雁,塑造的是两种形象,渲染的情怀有所区别,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刘过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
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①,阵势纵横。
人在油幢②,戎韬总制③,羽扇从容裘带轻④。
君知否,是山西将种⑤,曾系诗盟。
龙蛇⑥纸上飞腾。
看落笔四筵风雨惊。
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
拂拭腰间,吹毛剑⑦在,不斩楼兰⑧心不平。
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注】①星驰铁骑:带甲的骑兵如流星般奔驰。
①油幢:油布帐幕。
①戎韬总制:以兵法来部勒指挥。
戎韬指的是兵法。
①“裘带轻”句:《晋书·羊祜传》中记载“西晋羊祜出镇襄阳,轻裘缓带,身不披甲”。
①山西将种:古人认为华山以西之地是出将才之地。
①龙蛇:喻书法。
①吹毛剑:锋利的剑。
①楼兰:此指金统治者。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本词都写到“羽扇”,它们在作用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岑参晓笛别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一、考点分析物象,指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赋予事物以人格化。
从全诗来说,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或托物言志。
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二、答题步骤1、指出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三、课堂训练1、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参考答案】步骤①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的石头形象。
步骤②诗歌通过对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的描写,步骤③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瀑布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参考答案】瀑布从高处流出,不辞劳苦,冲破溪涧,流经千岩万壑,冲向大海,形成汹涌的波涛(步骤一)。
作者描绘了不辞劳苦,汇涓涓细流,壮大自己,一心奔向大海的瀑布艺术形象(步骤二)。
表达了作者决不满足现状,陶醉自己已取得的成绩,在艰辛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决心干出一番事业的伟大理想抱负(步骤三)。
3、病牛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
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注:李纲,南北宋之交的一位坚决主张抗金的政治家。
由于投降派的排挤而被罢相。
这首诗是他被罢相之后贬到武昌时写的。
禾熟孔平仲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注:孔平仲,一位颇具才气的诗人。
曾多次遭受贬谪,做过地方官吏。
对农村的熟悉与了解,使他能够真切而生动地描绘出农村风光;而对官场的厌倦情绪,也正好借这野朴的乡村风俗得到淘洗和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