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8
制药废水现状及处理技术研究概述
一、制药废水现状
制药行业一直是一个繁荣的行业,但其生产过程也产生了巨大的废水排放量。
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制药行业每年排放的废水量约为6000多万吨,比国内其他行业的废水排放量要高出很多。
这些制药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和无机物等有害物质,由于其浓度超标,可以使水体失去水质,引起污染。
此外,制药废水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抗生素、抗菌素等,其存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二、处理技术研究
近年来,政府和学术机构对制药废水的处理一直备受重视,相关研究不断深入。
由于制药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组成复杂,研究者们采用传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工艺,或者结合以上几种技术相结合,构建了处理制药废水的多种技术路线。
(1)物理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是去除制药废水中悬浮物、油污等有机物的有效方法,其中主要包括过滤、吸附和沉淀等工艺。
其中最常用的是过滤处理,常用的过滤材料有活性炭、碳酸钙、石棉等,也可采用球团过滤工艺,将悬浮物分离出来。
(2)化学处理技术
化学处理技术是将制药废水中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物、氨基酸等转变成相对安全的物质。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进展制药废水是指制药工业生产和废弃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机物、无机盐、金属离子等复杂成分的废水。
由于制药工业的进步迅速且废水污染严峻,治理制药废水已成为环境保卫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技术的进步,制药废水处理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文将从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高级氧化技术等方面介绍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的进展。
一、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对制药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常用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有调整pH值、絮凝沉淀、吸附、膜分离等。
1. 调整pH值调整pH值是指通过加酸碱等调整剂来改变废水的酸碱度,从而使废水中的金属离子等物质发生沉淀或溶解,达到净化废水的目标。
这种方法操作简易、效果明显,适合处理含有金属离子等有机污染物的废水。
2. 絮凝沉淀絮凝沉淀是指通过添加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溶解物聚集成较大的絮凝体后进行沉淀分离的过程。
常用的絮凝剂有铁盐、铝盐等。
絮凝沉淀的优点是操作简易、处理效果好,但副产物含有有毒物质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 吸附吸附是指通过活性炭、氧化铁等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达到净化废水的目标。
吸附工艺具有吸附速度快、工艺简易等优点,但吸附剂的再生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
4. 膜分离膜分离是指利用膜的选择性渗透性分离废水中的物质。
常用的膜分离方法包括微滤、超滤、逆渗透等。
膜分离工艺具有操作简便、废水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膜的成本较高。
二、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的方法。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曝气池、生物膜法、生物活性炭法等。
1. 曝气池曝气池是利用空气的上升气泡来提供氧气供给微生物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氧化反应,从而净化废水。
曝气池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但对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处理效果较差。
2.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指利用生物膜附着在填料等固体载体上,通过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膜法有固定床生物膜法、浸渍式生物膜法等。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制药废水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议题。
制药废水通常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和生物毒性物质,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和发展高效、环保的制药废水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概括分析当前制药废水处理的现状与挑战,同时探讨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潜力。
我们将关注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等不同类型制药废水的特性,以及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多种废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
本文还将对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分类制药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以及多种方法的组合工艺。
这些技术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性质的制药废水处理。
物理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吸附、膜分离等技术。
物理法在处理制药废水中主要用于去除悬浮物、颗粒物和部分有机物。
沉淀法通过重力沉降使悬浮物沉淀下来,过滤法则利用过滤介质截留悬浮物。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藻土等。
膜分离技术则通过特殊的膜材料对废水进行分离,达到净化目的。
化学法:主要包括中和、氧化还原、化学沉淀等技术。
化学法主要用于调整废水的pH值,去除重金属离子以及部分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中和法通过添加酸碱物质调整废水pH值,使其达到中性或接近中性。
氧化还原法则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物质。
化学沉淀法则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溶解性物质转化为难溶性物质,从而去除。
生物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等技术。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是最常用的制药废水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法通过培养活性污泥,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生物膜法则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常见的生物膜法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制药废水是指通过制药工艺生产过程中未被利用或者是利用后生成的含有大量杂质、化学物质、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盐等有害物质的水,因其具有高浓度、复杂组成等特点,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
因此,针对制药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非常重要。
一、制药废水的处理技术1. 传统的制药废水处理技术传统的制药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处理方法。
其中,物理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原理进行处理的,如沉淀、过滤等;化学处理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生物处理方法是通过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
2. 新型的制药废水处理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新型的制药废水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膜技术、电化学技术、超声波技术、氧化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废水的处理中。
(1)膜技术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将物质按照大小、形状、电荷和亲疏水性等因素的差异通过膜分离出去。
在处理制药废水方面,膜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回收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2)电化学技术电化学技术是一种通过电化反应来去除或转化有害物质的技术。
其核心原理就是利用电场、电流和电极表面化学反应来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3)超声波技术超声波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波作用于液体中的微小气泡,产生坍缩和爆裂的过程来实现催化剂和废水之间的反应,从而降解有害物质。
(4)氧化技术氧化技术是利用氧化剂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氧化分解反应。
其中,氧化剂主要包括臭氧、氢过氧化物、高锰酸盐等。
二、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大型制药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构建和维护,另一个是针对小型制药企业废水处理的技术开发和推广。
对于大型制药企业,其污水处理建设需要注重设备的投资和能源的消耗,因此,传统的生物法和化学法等处理污染物的方法仍然是常用的处理方式。
而对于小型制药企业,由于其单产水量较小,处理难度相对较低,新型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节省能源和投资成本。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制药废水是指制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主要包含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等污染物。
由于药物生产工艺复杂、种类繁多,制药废水具有复杂的性质和高浓度的污染物,在环境保护和健康安全方面存在较大的隐患。
因此,制药废水的科学处理和净化是制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监管的加强,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以下是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的一些研究进展:1.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制药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等。
其中,生物接触氧化法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生物膜法则利用膜分离技术结合生物降解,能够有效去除污染物,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吸附技术吸附技术利用吸附剂吸附污染物,实现废水中有机物、重金属等的去除。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和各类复合材料等。
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些新型吸附剂,如纳米材料和功能化吸附剂,提高了吸附效果和废水处理效率。
3.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包括臭氧氧化、紫外光催化氧化和电化学氧化等,能够高效地降解有机物和去除重金属。
其中,紫外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无污染、高效能、低成本的处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废水领域。
4.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既节能又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包括超滤、逆渗透和微滤等。
这些技术利用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可实现对污染物的分离和去除。
逆渗透技术在制药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等完全除去。
尽管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制药废水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浓度高,存在复杂的水质组成和不同的污染物间相互作用问题。
其次,一些先进技术的应用成本较高,难以普及推广。
此外,对一些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处理还存在技术难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制药废水的特性和污染机理,提高现有处理技术的效率和稳定性;开发低成本、高效能的处理技术,降低处理成本;研究新型吸附剂、膜材料和催化剂,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加强监管和政策支持,促进制药企业加大对废水处理技术的投入。
2014年第5期制药工业废水主要包括四大类:在对药剂进行冲刷洗涤而流出的废水,所加药物在发酵、过滤时所产生的废水,在生产提取中产生的工艺废水,在化学合成、生物合成制成药物时生产废水。
它们的特点是成分复杂、色度深和含盐量高、毒性大、有机物含量高,生化性很差,间歇排放,且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随着制药技术的发展,制药废水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
其中生化处理是核心处理方法。
一、制药废水的处理工艺及方法的选择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决定了其单独采用生化处理无法达到要求,所以在生物处理之前要进行预处理,必须要设有调节池,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取哪种具体方案,以准确地降低废水中的SS 及部分COD ,减少废水中的生物物质,还有利于后期的处理。
若水质要求较高时还应进行好氧处理达到处理效果。
总的路线为预处理-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并包括水解吸附-接触氧过滤等综合处理废水,水质优于一级标准,都取得了很好的处理效果。
二、好氧微生物法在制药工艺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大多为有机且高浓度的,所以通常在进行好氧微生物处理前需要将高浓度的废水进行稀释,但是这样就需要增加工艺环节,使整个工艺的动力损失增大,可生化性降低。
通常好氧处理也不会单独地使用在一个处理工艺中,而是先进行预处理,因为直接生化处理后很难达到排放标准。
随着处理工艺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好氧微生物处理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推出了深井曝气法、生物接触氧化法、间歇活性污泥法(SBR 法)、吸附生物降解法(AB 法)、氧化沟、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 法)、活性污泥法等处理效率比较好的工艺,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应用,当然这些工艺也适用于制药废水的处理。
1.深井曝气法。
根据亨利定律,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氧与水压有关,深水曝气可使曝气的转移率和水中溶解氧的浓度大幅度提高。
美国帝国公司认为,在水深100m 的条件下,氧利用率可达90%,动力效率可达6㎏O 2/kW ·h ,大大节约了动力消耗,使处理成本降低。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进展制药废水处理技术进展随着制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制药废水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制药废水的处理是一个关乎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
如何高效、经济地处理制药废水,成为了制药企业和环保机构面临的重要挑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制药废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
一、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是常用的制药废水处理技术之一。
其中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离子交换和氧化等方法。
沉淀是将废水中的悬浮物通过加入化合物使其沉积到底部,达到分离的目的。
过滤则是通过过滤介质将废水中的颗粒物体进行分离。
吸附和离子交换是利用吸附剂和树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颜色物质和金属离子吸附或交换出来。
氧化则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或加热废水来使有机物氧化分解,降低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
这些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制药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金属离子,但对于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药物残留等问题处理效果有限。
二、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环保、经济、可持续的制药废水处理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通过将废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在合适的条件下,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降低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
生物膜法则是通过将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形成生物膜,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对废水进行处理。
这些微生物可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生物处理技术在处理制药废水方面具有效率高、资源消耗低、无副产物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三、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在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的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高级氧化技术包括光催化氧化、臭氧氧化和超声波氧化等方法。
这些技术利用强氧化剂如光催化剂、臭氧和超声波,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
高级氧化技术具有反应速度快、处理效果显著等优点,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药物残留和色度等问题。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制药业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行业,但是它所排放的废水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对于制药废水的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希望能够为解决废水污染问题提供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制药废水的特点制药废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大量的有机物制药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对水体造成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
2. 复杂的化学物质制药废水中含有各种复杂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互相作用,产生新的化学反应,从而增加废水的处理难度。
3. 高浓度和高COD制药废水中的COD高达1000mg/L以上,处理起来非常困难,加上制药废水的污染来源多样化,使得处理难度更加的加大。
二、制药废水处理技术1. 生化法生化法是一种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的方法,一般采用曝气池、接触氧化池、生物滤池等处理设备。
生化法对有机物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处理效率高,一般用于低浓度的废水和预处理。
2.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是一种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材料,能够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重金属等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活性炭吸附法应用广泛,也是制药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处理方法之一。
3. 深度过滤法深度过滤是一种利用多层过滤材料处理废水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微生物、细菌等。
深度过滤法对制药废水处理也很有效,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去除相关的染料和药剂等污染物。
4. 电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对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进行氧化降解的方法。
该方法处理效率高,耗能低,对于处理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的废水均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三、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目前,各种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技术可以进行合理的组合,如生化法和活性炭吸附法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处理效率,同时降低成本。
电化学氧化法和深度过滤法的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重金属等污染物。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摘要:随着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加剧,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根据制药废水的特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处理制药废水所应用的各种物化、化学、生化以及组合工艺技术,并对各种处理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一些新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制药废水;物化处理;化学处理;生化处理;组合工艺1 引言制药废水是国内外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污水之一,也是我国污染最严重、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制药废水的特点组成复杂,有机污染物种类多和CODcr比值低且波动大,SS浓度高,同时水量波动大。
目前,处理制药废水常用的方法有物化法、化学法、生化法以及多种工艺联合的方法。
2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物化法物化法在制药工业废水处理中有很多种,其因处理不同的制药废水而不同,它不仅可作为单独的处理工序,也可作为生物处理工序的预处理或后处理。
混凝沉淀法这是最常用的预处理方法,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其产生吸附、中和微粒间电荷、压缩扩散双电层而产生的凝聚作用,破坏了废水中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微粒相互聚合、集结,在重力作用下沉淀。
制药废水处理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硫酸铁、氯化铁、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硫酸铝铁、聚丙烯酰胺 PAM 等。
混凝沉淀法的优点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浓度,还可以改善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
缺点是会产生大量的化学污泥,造成二次污染;出水的 pH 较低,含盐量高;对氨氮的去除率较低。
气浮法通常包括充气气浮、溶气气浮、化学气浮和电解气浮等多种形式。
在制药工业废水处理中,可用于如庆大霉素、土霉素、麦迪霉素等废水的处理。
吸附法指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废水中一种或几种污染物,以回收或去除污染物,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
在制药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活性炭、活性煤、腐殖酸类、吸附树脂等吸附剂预处理生产中成药、米菲司酮、双氯灭痛、洁霉素、扑热息痛、维生素 B6 等产生的废水。
优点是处理效果好。
缺点是成本高。
电解法具有高效、易操作等优点,同时又有很好的脱色和提高可生化性的效果。
膜分离法该技术包括反渗透、纳滤膜、纤维膜。
优点是在产生环境效益的同时又可回收有用物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效率高、节约能源。
化学法采用化学方法时,某些试剂过量会导致水体二次污染,因此在设计前应做好相应实验研究工作且化学药品昂贵。
铁碳法工业运行表明,以Fe-C作为预处理步骤,出水可生化性大大提高。
臭氧氧化法能提高抗生素废水的同时对COD有较好的去除率。
等对抗生素制药废水进行了臭氧氧化处理,并研究了pH、进水COD以及的使用量等因素对臭氧氧化处理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抗生素废水在臭氧用量为/L 时的比值由增至。
而在废水pH 值不变的条件下,臭氧氧化过程均可达到75%以上的COD去除率。
Fenton试剂法亚铁盐和的组合称为Fenton试剂。
它能有效去除传统废水处理技术无法去除的难降解有机物。
该方法设备简单,易于实现工业放大,是一种有较好开发前景的处理青霉素废水工艺。
Neyens和Baeyens指出,Fenton氧化是在去除废水中许多有害有机物质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它同样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预处理,可以改变成分有助于后续更好的生物降解;并且可以在下面的生物处理过程中减少微生物的毒性。
光催化氧化法该技术具有新颖高效,对废水无选择性且无二次污染,尤其适用于不饱和烃的降解。
生化法生化处理技术是目前制药废水广泛采用的处理技术。
由于制药废水中有机物浓度很高,所以一般需要用厌氧和好氧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取得好的处理效果。
厌氧生物处理国内处理高浓度有机制药废水以厌氧法为主,但单独使用出水COD仍高,一般要再进行后处理,即好氧生物处理。
优点是可直接处理高浓度有机制药废水,不用稀释,节能,产甲烷可回收利用,剩余污泥量少。
(1)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法(UASB法)。
优点是厌氧消化效率高、结构简单、水力停留时间短、无需另设污泥回流装置等。
缺点是UASB运行时,对管理技术要求较高,且启动驯化困难。
(2)上流式厌氧污泥床过滤器(UASB+AF)。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复合式厌氧反应器,它结合了UASB和厌氧滤池(AF)的优点,使反应器的性能有了改善。
(3)水解酸化法。
水解池全称水解升流式污泥床(HUSB),它是改进的UASB。
优点是可将难降解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初步分解为小分子有机污染物,提高可生化性;反应速度,池小、投资少,并能减少污泥量;不需密闭,搅拌,不设三相分离器,降低造价。
(4)厌氧符合床(UBF)。
与UASB相比,具有分离效果好,生物量大, 生物种类繁多,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强,是实用高效的厌氧生物反应器。
(5)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
该反应器因具有结构简单、污泥截留能力强、稳定性高、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特别是对有毒、难降解废水处理中有特殊的作用,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好氧生物处理进行好氧处理时一般需要对原水进行稀释,因此动力消耗大,并且废水可生化性差,所以一般之前要进行预处理。
(1)普通活性污泥法。
缺点是废水需大量稀释,运行中泡沫多,易发生污泥膨胀,剩余污泥量大,去除率不高,常必须采用二级或多级处理。
因此,改进曝气方法和微生物固定技术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已成为近年来活性污泥法研究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2)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
具有均化水质、无需污泥回流、耐冲击、污泥活性高、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占地少、投资省、运行稳定、基质去除率高于普通的活性污泥法等优点。
比较适用于处理间歇排放、水量水质波动大的废水。
目前,SBR法也已成功应用于许多制药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中,如中药材、四环素、庆大霉素等生产废水的处理。
缺点是污泥沉降、泥水分离时间较长。
处理高浓度废水时,不仅要求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还易发生高粘性膨胀。
因此,常考虑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投加粉末活性炭(PAC),这样可以减少曝气池泡沫,改善污泥沉降性能及液固分离性能、污泥脱水性能等以获得较高的去除率。
用此工艺处理青霉素制药废水时,可以克服常规好氧法能耗高、稀释水量大以及厌氧法预处理要求高、运行费用高的缺点。
(3)生物接触氧化。
该方法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势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处理负荷,能处理易引起污泥膨胀的制药废水。
(4)深井曝气法。
是高速活性污泥系统。
和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深井曝气法具有以下优点,包括氧利用率高,可达60%~90%,深井中溶解氧一般可达30~40mg/L,充氧能力可达相当于普通曝气的10倍;污泥负荷速率高,比普通活性污泥法高~4倍;占地面积小、投资少、运转费用低、效率高、COD的平均去除率可达到70%以上;耐水力和有机负荷冲击(CODCr质量浓度可高达40 000mg/L);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保温效果好,可保证北方地区冬天处理废水获得较好的效果。
缺点是部分深井出现渗漏现象,深井施工难度较大,基建费用较高。
(5)吸附生物降解法(AB法)。
属超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对、COD、SS、P和氨氮的去除率一般均高于常规活性污泥法。
优点是A段负荷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pH和有毒物质具较大缓冲作用,特别适用于有机物较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污水。
(6)生物活性碳。
优点是不仅能利用物理吸附作用,还能充分利用附着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大大提高COD去除率,氨氮、色度的去除率也较高。
缺点是费用较高。
(7)生物流化床。
将普通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法两者的优点融为一体,因而具有容积负荷高、反应速度快、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生物流化床常以工厂烟道灰等做载体,内设挡板,使流化床分为曝气区、回流区、沉淀区。
(8)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法)。
是将SBR的反应池沿长度方向分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
与SBR相比,优点是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更好;进水过程是连续的,单个池子可独立运行;比SBR 法的抗冲击能力更好。
(9)生物膜法。
生物相丰富,具有一定消化脱氮功能。
常见的有曝气生物滤池、空气驱动生物转盘、藻类转盘等。
3 制药废水处理组合工艺由于制药废水成分复杂、COD高并且很难降解,单独的好氧或厌氧处理往往不能满足要求达标排放,而厌氧+好氧等组合工艺在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耐冲击性、投资成本、处理效果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优于单一处理方法的性能,因而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微电解-厌氧水解酸化-SBR串联工艺宋勇、于海涛采用此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原水水质如下:pH值为7~8,COD、、NH4+-N分别为 (2 500~4 500)、(250~350)、(180~200)mg/L。
结果表明:微电解-厌氧水解酸化的预处理可大大提高化学制药废水的可生化性,其由增至。
在SBR处理系统中,当污泥负荷控制在/(kgMLSS·d)、曝气为10~12h时,对COD的去除率可达到85%以上,污泥增长速率约为。
预处理(格栅)-水解酸化-SBR-后处理(接触氧化+气浮)工艺白利云等采用此方法使得原水pH、CODCr、、SS分别为1~14、4 000~11 000、1 300~6 500、100~500,达到排放标准6~9、300、60、200。
温志刚采用水解酸化+SBR工艺方法处理抗生素制药废水,当CODCr值在4 000~6 000mg/L时,出水可降至300mg/L以下。
水解酸化-UASB-SBR工艺吕开雷、姚宏等采用水解酸化-UASB-SBR工艺处理金黄色素和胆固醇混合制药废水,该废水浓度高、毒性大,进水CODCr2 500~15 600mg/L。
当UASB 的容积负荷为时,CODCr去除率大于85%。
在MLSS为3 000~5 000mg/L,气水比45:1的条件下,SBR的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pH、CODCr、、SS分别为6~9、≤300、≤30、≤150。
水解酸化-UASB-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李吉玉、魏东等采用此方法处理水量为、、SS≤400mg/L、pH在4~10的制药废水。
要求处理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COD≤150mg/L、、SS≤150mg/L。
运行效果很好,20XX年11月出水COD最高值为/L。
且工艺中有独特设计:当中间池出水COD较低时(≤1 500mg/L)或厌氧池出现故障时,污水可直接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
水解均化-UASB+AF-CASS工艺李向军采用此方法处理废水量的废水,进水COD=12 000mg/L、、SS=2 000mg/L、pH在6~8,要求出水:COD≤300mg/L、、SS≤200mg/L、pH在6~9。
预处理/UBF/接触氧化/BAF处理工艺陆少鸣等针对化学合成抗生素制药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和含盐量高的特点,先进行共沸蒸馏/二效逆流蒸发物化预处理,而后采用UBF/接触氧化/BAF工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