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案例分析_刘振东
- 格式:pdf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6
生物制药废水处理案例
生物制药废水处理案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案例:
对于生物制药废水,首先采用物化法作为主要的预处理工艺,降低废水中的悬浮物(SS)浓度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
具体方法包括混凝沉淀、混凝气浮、微电解+芬顿氧化等。
这些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然后,预处理后的废水可以进入生化处理阶段。
在此阶段,主要采用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的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氨氮和总氮等污染物。
具体工艺包括厌氧反应器(如UASB反应器、IC反应器、ABR反应器等)和好氧反应器(如A/O工艺、A2/O工艺等)。
通过这些反应器,废水中的有机物可以被微生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
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的生物制药废水,还可以采用其他处理方法。
例如,抗生素类生产废水可以采用物化法进行预处理,通过混凝沉淀、混凝气浮、微电解+芬顿氧化等方法降低废水中的SS浓度和COD浓度。
中成药类生产废水的问题主要是悬浮物浓度、化学需氧量以及色度,可以采用多级接触氧化法进行处理。
总的来说,生物制药废水处理需要综合考虑废水的来源、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处理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方法。
通过有效的预处理和生化处理,可以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高浓度制药废水预处理实例分析【摘要】用铁碳内电解法+fenton氧化法对某高浓度制药废水预处理,考察ph、铁碳质量比、反应时间及过氧化氢的加入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ph值为3.0、反应时间为2h、铁碳质量比为4:1时处理效果最好。
加入过氧化氢能大幅提高cod去除率,此时,cod去除率为53%,可生化性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铁碳内电解;fenton氧化法;高浓度制药废水;cod;可生化性制药废水大多数具有有水质成分复杂、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色度高、含难降解和对微生物有毒性的物质等特点。
因废水中残留的抗生素对微生物的强烈抑制作用使好氧菌中毒造成好氧处理困难;而厌氧处理高浓度的有机物又难以满足出水达标,还需进一步处理。
制药废水的复杂性与常规生化处理工艺的高耗、低效性,是导致当前大量制药废水难以处理和不易达标的最直接原因。
因此,在采用厌氧生化处理和厌氧、好氧生化组合的传统工艺之前,对制药废水进行有效的预处理,破坏或降解其中的残留药物分子及抗生素活性,消除其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可使后续生物处理的难度大大减少。
为此开展废水预处理技术研究对改善废水可生化性、提高废水排放达标率有重要意义。
混凝法、fenton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电解法和内电解法是废水处理中常用的预处理方法。
混凝法主要用来去除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及胶体微粒,不能有效去除废水中可溶性有机物;fenton氧化法是利用f2+作为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产生氢氧自由基氧化废水中有机物;臭氧氧化法是利用臭氧的强氧化作用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电解法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把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或还原;内电解法是在酸性条件下,电解池内铁与碳之间形成无数个微电流反应池,废水中的有机物在微电流的作用下被降解。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本研究主要考察铁碳内电解法+fenton氧化法的组合工艺对某制药厂高浓度制药废水的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对运行参数进行优化,在最佳处理条件下对出水进行可生化性分析,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最佳条件,为污水站下一步运行调试提供实验依据。
- 145 -作者简介:贾西宁,女,汉族,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市政工程。
制药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案例分析陕西长之河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贾西宁摘 要:制药废水处理难度大,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的不同,产生的废水特点亦不同。
针对制药废水通常产生的高含盐废水、含二氯甲烷、高有机物废水,文章以实际制药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3种典型的废水处理工艺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其他类似生产企业的废水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制药工业;废水处理;实例1 制药工业发展概述目前我国制药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7%,污水排放量却占全国污水排放量的2%,制药工业被列入环保治理的12个重点行业之一,制药工业产生的废水称为环境监测治理的重中之重[1]。
制药行业废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有悬浮物(SS )、化学需氧量(CODcr )、生化需氧量(BOD )、氨氮(NH3-N )、氰化物及挥发酚等有毒有害物质。
制药废水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其因药物种类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其成分差异大,组分复杂,污染物量多,废水具有CODcr 浓度较高、生化性差、生物毒性强等显著特点,给治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 制药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2.1 “三效蒸发+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厌氧处理+好氧处理+絮凝沉淀”工艺针对合成类及发酵类的制药工业废水,多数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的工艺”,如:“气浮+水解+SBR+滤池”“微电解+UASB+CASS+滤池”等工艺,但均都无法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其工艺本身对抗生素类的制药污水适应性更强,而对于合成及发酵类制药工业污水的处理能力上存在一些缺陷。
目前通常所讲的高含盐量和高COD 制药废水的综合处理工艺,对盐分质量浓度高达25%(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镁、溴化钠、溴化钾、亚硫酸氢钠等),COD 质量浓度高达200 000~400 000 mg /L (乙醇、甲醇、二氯甲烷、苯胺、苯甲醛、甲苯等)的废水进行处理。
制药行业内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工程实例
预处理工程是制药行业内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预处理工程主要通过机械过滤、化学分解、生物降解等方式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将其转化成容易进一步处理的低污染难生化的水体。
首先,该公司在废水进入处理系统前会采用网格某器进行粗加工,将成一些大块的杂质拦截下来,并使用泵将废水送进反应釜进行化学分解和调整水质,泵的流量和压力可以根据废水的浓度和水质变化进行调整。
在反应釜中,公司使用了一种能够迅速溶解有机物的强氧化剂,对废水进行处理,将其转换成能够进行下一步处理的中度污水。
同时,在反应釜加入调节剂,将废水中的pH值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接下来,经过初步处理后的中度污水进入接触氧化反应器,该反应器内配有高效切向流叶片,能够加速废水与氧气的接触,使得反应速率大幅提高。
接触氧化反应器内还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活性炭,能够高效地吸附和过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最后,废水被送入生化反应器,已经处理过的水和废物通过微生物群体的代谢反应达到水处理的目的,从而生化反应器还原成为安全的排放水。
该制药公司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预处理工程不仅大幅降低了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同时保护了环境,降低了企业的环保压力。
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及案例分析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制药废水有机废水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制药废水成分复杂,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属于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之一。
不同的污水水质、水量、处理程度等也决定了废水的处理方法不同,下面我们来看看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及案例分析。
1、制药废水来源制药废水主要包括四类:抗菌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成药生产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冲洗水。
其中前三类废水污染较重。
1. 抗菌素生产废水抗菌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发酵废水,其有机物浓度较高,COD每升可达几万毫克,SS高、色度高,而且废水中的残余抗生素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
2.合成药物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的COD在1,000mg/L左右,可生化性一般,有的废水常含有氨氮、油类和重金属离子,增加了生物处理的难度。
3.中成药生产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主要是原料的洗涤水、原药煎汁残液和冲洗水,COD每升达几千毫克,可生化性尚好。
4. 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废水制剂生产过程的废水,COD较低,但常混有悬浮物,一般经去除SS,即可排放。
2、制药废水处理基本工艺由于制药废水处理难度较大,且排放标准要求不断提高,因此采用单一处理方法很难达到排放标准。
在处理工程中常用组合处理工艺,如厌氧-好氧生物组合处理工艺、气浮-生物-气浮-生物炭组合工艺等。
3、制药废水处理案例以下介绍两个制药废水处理系统的应用实例。
1. UASB-生物接触氧化处理乙酰螺旋霉素废水某乙酰螺旋霉素生产厂家的工业废水水质如下:COD 13,162mg/L,BOD56,412mg/L,SS 2,199mg/L,pH值为6.5~8.5。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处理后排放水质COD≤300mg/L,BOD5≤200mg/L。
2. 两级气浮-两级生化-生物炭处理抗生素废水某抗生素厂生产利福平。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抗生素。
废水水质:COD 18,000mg/L,BOD56,500mg/L。
制药企业污水处理技术应用案例研究制药企业产生的污水因其污染物多属于结构复杂、有毒、有害和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质,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同时工业污水还呈明显的酸、碱性,部分污水中含有过高的盐分.这些特点都让制药污水成为水处理行业中较为难处理的一种污水。
制药工业废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以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四大类。
其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特别是生化性很差,且间歇排放,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制药废水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如何处理该类废水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个难题。
1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物化处理、化学处理、生化处理以及多种方法的组合处理等,各种处理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及不足。
1.1物化处理根据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在其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物化处理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或后处理工序。
目前应用的物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气浮、吸附、氨吹脱、电解、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法等。
1.1.1混凝法该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水质处理方法,它被广泛用于制药废水预处理及后处理过程中,如硫酸铝和聚合硫酸铁等用于中药废水等。
高效混凝处理的关键在于恰当地选择和投加性能优良的混凝剂。
近年来混凝剂的发展方向是由低分子向聚合高分子发展,由成分功能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
刘明华等以其研制的一种高效复合型絮凝剂F-1处理急支糖浆生产废水,在pH为6.5,絮凝剂用量为300mg/L时,废液的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9.7%、96.4%和87.5%,其性能明显优于PAC(粉末活性炭)、聚丙烯酰胺(PAM)等单一絮凝剂。
1.1.2气浮法气浮法通常包括充气气浮、溶气气浮、化学气浮和电解气浮等多种形式。
新昌制药厂采用CAF涡凹气浮装置对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在适当药剂配合下,COD的平均去除率在25%左右。
制药废水处理案例制药废水是指制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等大量有害物质的废水。
由于制药废水的复杂性和对环境的较强污染性,对其进行有效处理成为制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下将介绍一个典型的制药废水处理案例。
制药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含药废水,药物成分复杂,COD高,颜色浓,PH值偏酸性,悬浮物含量较高,以及含有重金属等有机和无机有害物质。
该企业原先采用简单的化学沉淀、中和等方法处理废水,处理效果较差,无法达到排放标准,同时也无法循环利用水资源,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为此,该企业决定引进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提升生产过程中废水的处理效果。
该企业采用了组合工艺的废水处理方案,主要包括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阶段。
初级处理阶段主要采用物理处理方式,包括格栅、调节池、混凝沉淀池等设施。
废水首先通过格栅去除可溶解的有机物和较大的悬浮固体,然后进入调节池进行pH值的调节,使废水的酸碱度接近中性。
接下来废水经过混凝沉淀池,通过加入凝结剂和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然后通过重力沉淀的方式使其沉降到池底。
这一阶段的处理主要针对废水中的固体和颜色物质进行初步去除。
中级处理阶段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好氧和厌氧生物反应器。
废水经过初级处理后,进入生物反应器进行进一步的去除有机物的过程。
好氧反应器采用充氧的方式,通过添加氧气和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转化为无机物。
厌氧反应器则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
中级处理后,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源含量大大降低,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深度处理阶段主要采用物化处理技术,包括吸附、膜分离和高级氧化等方法。
废水经过中级处理后,进入吸附设备,通过吸附材料去除废水中的残余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然后经过膜分离技术,利用微孔膜对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微小颗粒和微生物。
制药废水大多数具有有机物浓度高、色度高、含难降解和对微生物有毒性的物质、水质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等特点。
之前生化系统用的生物菌块,现在生化池里面菌种死亡,需要重新培养细菌,生化池内有组合式填料,且于之前的菌种死亡导致发黑并没有清理,该制药厂主要降解COD问题,日常COD进水最高的时候1800左右不超过2000,需要处理达到500以下,该制药厂日处理量90吨。
吉林省通化市某制药有限公司污水厂项目解决方案一、问题分析1、停留时间足够但效果不好,好氧污泥发黑,水解酸化池缺失搅拌装置,产气率低,COD去除达不到预期。
2、好氧系统整体发黑,溶氧不足,且出现了较严重的污泥老化,故需清理池体。
二、工艺情况主要是采购AO工艺处理,进水到集水池,到初沉池,然后进调节池,提升到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然后溢流到出水口。
有沉淀池和污泥池,定期抽滤污泥。
三、池容容积接触氧化池324m³,水解酸化池243m³。
(信息收集来自客户提供)四、菌种用量根据贵单位提供的项目信息,我司技术工程师计算出需要用菌种量如下:水解酸化池:需要投25kg复合菌种+厌氧槽专用菌种100kg。
接触氧化池:需要投加 200kg复合菌种。
总共225kg复合菌种+100kg厌氧槽专用菌种。
五、具体投加方法1.需要贵单位将水解酸化池改为搅拌装置,停止曝气,因为水解酸化池起到的是厌氧的功能,不需要氧气,所以原先设计存在技术上的不合理性。
2.投加方式:菌种先在接触氧化池投加,水解酸化池一天后再投菌。
3.将菌种和对应系统中的污水按1:10比例混匀后泼洒入池子中。
六、系统改造意见1.水解酸化池加设潜水搅拌器一台,设在水解酸化池东北角,据水底300-400mm,角度平行于长,和高夹角为83.5度,功率2kw以内。
2.接触氧化池最好能更换组合式填料,挂膜填料变黑证明填料寿命到了,建议更换,或者高压水枪清理。
3.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的过水孔增设一个直角管道,使得进水从接触氧化池水面以下一米以下的位置进入。
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案例分析摘要:制药废水是污染最严重、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结合本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中高浓度废水采用混凝沉淀+上升式厌氧污泥床+生物接触氧化的处理工艺,效果很好,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二级排放标准,可为同类型制药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处理途径。
关键词:制药废水;处理工艺;配套设备;调试;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健康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制药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制药行业废水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
制药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尤其是生化性很差,且间歇排放,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已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如何处理该类废水是当今环境保护面临的一个难题。
1 工程概况某药厂排放的废水按中高浓度废水和低浓度废水分质收集,其中中高浓度废水主要来自固体制剂车间、辅助用水以及其他生活、办公用水。
该企业目前废水产量为1000m3/d左右,考虑到远期发展,设计规模为2000m3/d,分两组建设,每组为1000m3/d。
废水水质、水量见表1。
根据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该废水处理站建成后排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的二级标准。
2 处理工艺2.1 废水特点制剂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流失抗生素及其他抑菌成分,B/C<0.3,可生化性较差,属于较难生物降解废水。
制剂生产废水中虽然存在一定量的中高浓度废水,但主要为有机物浓度较低的工艺水和清洁用水,COD浓度总体较低,这是制剂废水的一个突出特点。
由于产品种类较多,且以销定产,生产无固定计划,所以废水情况较复杂,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对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要求比较高。
2.2 工艺流程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多功能车间产生的中高浓度废水,通过车间集水池泵入调节池B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低浓度废水通过厂区管网流入到集水池A中,然后泵入调节池A中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调节池A/B和事故池三池合建。
某医药有限公司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工艺方案随着制药工业的不断发展,制药废水的处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某医药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制药企业,也面临着制药废水处理的问题。
为了合理、高效地处理废水,该公司制定了一套科学、完整的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工艺方案。
一、工艺概述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方案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高级氧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四个部分,其中生化处理为主要工艺。
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二、预处理预处理是整个废水处理过程的前置环节,它主要是对废水进行初步的处理,以满足生化处理的要求。
这一部分的主要措施有:1、调节PH值:制药废水通常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药物残留物,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生化处理的效果。
因此,在生化处理前需要对废水的PH值进行调节,使其处于最适生化条件下。
2、除去固体杂质:制药废水中可能存在大量固体颗粒、悬浮物等杂质,这些物质会对后续的处理及设备造成阻碍。
因此,需要采用初级过滤设施,将废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去除。
3、控制废水温度:废水的温度对生化处理有影响,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废水的温度,以保证良好的生化效果。
三、生化处理废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生化处理系统。
生化处理是废水处理的主要工艺,通过生物转化和生物降解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生化处理系统包括生化反应池、曝气系统、沉淀池等。
主要措施为:1、放置菌种:生化处理过程中的基本单位是微生物,因此需加入适宜的菌种,才能促进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一般采用活性污泥进行生化处理。
2、调控氧气量:微生物需要充足的氧气来进行新食物质的降解。
因此,在生化反应池中需要设置曝气系统,供氧并搅拌池内液体,以增加微生物与废水接触面积。
3、回流污泥:污泥是生化反应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收集和处理回流污泥。
四、高级氧化处理高级氧化处理是针对生化处理后废水中不易降解的难分解有机物进行的处理。
该部分的主要措施有:1、紫外线辐照:利用紫外线辐射对废水进行处理,能使劣质有机物转变成为易化合物,就为微生物的进一步生化降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减少有机物的含量。
近年来,医药工业飞速发展,制药废水已成为严重的污染源之一,其成分复杂,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COD值高且波动性大,废水的COD值差异较大,盐分浓度高,色度深,含有难生物降解和毒性物质等特点,是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目前,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和生化法以及组合处理工艺。
1、物化法物理化学法可以作为预处理手段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也可作为深度处理方法使出水达标排放。
主要的物理化学处理法有混凝、吸附、气浮、离子交换及膜分离法等。
2、化学法化学法是废水处理的传统方法,目前以氧化法、电解法以及高级氧化法等比较常见。
3、生化法在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单独采用好氧或厌氧生物处理法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所以常用多种方法的组合处理工艺以达到排放标准。
4.吸附法专用特种吸附材料吸附处理该废水,吸附出水颜色明显降低,高沸点有机物被高效去除,出水蒸盐为白色。
吸附工艺处理制药废水时,将废水预先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和颗粒物质,然后进入吸附塔吸附,吸附塔中填充的特种吸附材料能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吸附在材料表面,使出水持续达标排放。
吸附饱和后,再利用特定的脱附剂对吸附材料进行脱附处理,使吸附材料得以再生,如此不断循环进行。
案例介绍之江苏某印染企业100t/d含COD废水中水回用项目:该公司采用我们的吸附工艺处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制药废水,处理后的废水可直接排放减轻了企业的环保压力。
吸附塔的现场应用江苏海普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特种吸附剂、催化剂为核心技术,配套应用工艺开发、技术服务、工程实施等,为客户解决相关环保难题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吸附材料处理方面具有领先的技术水平,配套的吸附处理工艺高效、稳定,为国内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解决了多项环保难题。
制药废水处理工程案例摘要:采用“溶气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MBR膜+臭氧”组合处理工艺,治理某制药企业的生产废水,最终实现CODCr去除率达95%以上,出水稳定达标,产生污泥量少。
关键词:制药废水;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MBR膜;工程实例一、概述某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中成药制剂、化学药品制剂和保健产品为主的制药企业。
产生的废水主要为中成药制剂、保健产品、化学药品制剂生产车间产生的生产废水。
主要污染物为:pH、CODCr、BOD5、悬浮物(SS)、氨氮、色度等。
该制药企业需要建设自己的污水处理站,对企业的生产废水进行处理,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工艺流程设计2.1 进出水水质设计参考企业项目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文件,并综合考虑公司今后的发展,确定废水处理站的规模为1000m3/d(即50m3/h,每天运行20h)。
设计进水水质指标:CODCr为2000mg/L,BOD5为750mg/L,SS为600mg/L,氨氮为30mg/L,pH 为6~9。
该制药企业废水处理出水执行《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21905-2008)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值、《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21908-2008)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值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四者中最严者。
具体执行标准:CODCr≤60mg/L,BOD5≤15mg/L,SS≤15mg/L,氨氮≤8 mg/L。
2.2 设计工艺路线某制药有限公司排放的制药废水COD浓度较高,不易生化;废水中难降解的悬浮物质较多,对生物处理系统产生较大的负荷冲击,对污染物的去除存在一定的难度。
针对该废水特点,结合处理尾水排放要求,采用“气浮法+水解酸化+接触氧化+MBR膜+臭氧”的组合处理工艺,确保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某制药企业综合废水处理工程实例所属行业: 水处理关键词:污水处理废水处理医药废水本工程污水来自厂区生产的综合废水。
首先收集进行预处理,综合后废水通过提升泵提升至PH调节反应器,进入固液分离机,然后进入芬顿氧化器,进入芬顿处理机。
通过固液分离机,进入二级接触氧化池,通过生化处理对有机物进行去除,生化池出水进入沉淀池,沉淀池出水达标排放。
【关键词】芬顿氧化器;污水处理;沉淀池1概述某制药企业是一家集原料药、生物酶产品、兽药原料药及制剂、医药中间体和药用树脂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本项目为其厂区范围内综合废水工程。
为了实现厂区污水自主处理,因此要新建一座污水处理站处理厂区污水。
2工程设计参数2.1设计处理规模确定本工程设计处理水量为230m3/d,即处理量为9.6m3/h。
2.2进水水质工程设计进水水质参照同类企业的水质状况(说明:实际取样后化验结果如下,废水cod均值7800mg/L左右,bod均值330mg/L)生化性较差,水质复杂,有部分毒害性产品。
2.3出水水质根据建设方要求,工程设计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如下排放标准;外观:透明;pH=6~9;氨氮平均去除率≤30%;化学需氧量(CODcr)平均去除量≤5003工艺流程选择与确定3.1水中污染物的分析本工程污水来厂区生产废水综合废水,根据其生产工艺过程废水组要有浓污和清污组成,高浓废水包括浓污,低浓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和清污。
医药行业的废水处理历来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这是因为医药废水浓度高,难降解、毒害性大,传统工艺处理非常困难。
首先高浓度废水收集中收集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乙醇、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等進入均质水池进行充分混合,在均质池内进行鼓风曝气,使废水混合后,以利于后续处理,综合后废水通过提升泵提升至PH调节反应器,通过加药破乳分离,调整后进入固液分离机,然后进入芬顿氧化器,处理后的高浓废水和清污废水综合后进入铁碳联合处理机,然后进入芬顿处理机,提高废水的生化性。
制药废水处理的工程实例研究作者:徐波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年第10期摘要:随着我国医药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升,新《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迅速得以贯彻实施。
制药企业及环保企业应及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大对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力度,最大程度地降解废水中的化学合成物质及生化抑制物质。
化学合成药物与抗生素属于当前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药物,本文以此两种药物为例,根据相关工程实例,重点分析其废水处理工艺与技术。
关键词:化学合成药物;抗生素;废水处理;工艺程序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当前我国制药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虽然生产品种、企业数量逐渐增多,但生产规模较小,药物生产质量有待提升。
同时,我国制药的生产成本较大,且生产效率低、环保投入少、污染较为突出。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不同规模的制药公司近8000家,废水的总排放量超过60000万吨,占到总工业废水量的3%左右,从数据结果可知,研究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已迫在眉睫。
因此,本文结合相关工程实例,探究制药废水的处理工艺。
1.化学合成药物制药废水处理的工程实例化学合成药物产生的制药废水COD含量高,成分复杂,但B/C值较低故可生化性不强,废水中含有氰、酚或芳香族胺、氮杂环和多环芳香烃化合物等微生物难以降解,甚至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氨氮浓度及无机盐度均较高,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生存,但当前化学合成药物使用范围较广,因此,分析该药物制药废水的处理工艺十分必要。
1.1 工程情况本制药企业通过化学合成方式,生产出内分泌、抗肿瘤、消化道、抗生素、精神类药物的原料药,按照低浓度、高浓度两个标准收集排放的制药废水,其中低浓度的制药废水可用于清洗生产过程中的催化剂载体、过滤机等设备。
该企业的制药废水处理量约为800m3/d,建成废水处理站后,须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1中的二级标准排放废水。
制药行业内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预处理工程实例制药行业是高污染行业之一,其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达到排放标准,要对这些废水进行预处理。
下面是一个制药行业高浓度有机废水预处理工程实例。
该实例是某大型制药企业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预处理工程。
该企业生产的药品中含有许多有机溶剂和药物残留物,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非常高,难以直接排放。
企业决定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将有机物去除以达到排放标准。
根据企业的要求,工程设计出一个废水预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废水收集与初沉池:将产生的废水通过各个生产车间的排水管道收集到废水池中。
在初沉池中,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会下沉到底部,减少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含量。
2. 中和与沉淀池:为了降低废水中的酸碱度,减少废水对环境的腐蚀作用,废水经过中和池进行酸碱中和处理。
然后,废水进入沉淀池,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有机物聚集成团并沉淀到底部,减少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
3. 气浮池:在沉淀池处理后,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浮游有机物仍然较高。
为了进一步去除这些物质,废水进入气浮池进行气浮处理。
气浮池中通过注入微细气泡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浮游有机物浮起,并通过刮板池将其刮集到废水表面,再通过槽道排出。
4. 活性炭吸附:气浮处理后的废水中仍然存在部分有机物,为了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废水通过活性炭吸附设备。
活性炭可以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减少其浓度。
5. 生物处理池:通过以上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已大大降低,但仍然需要进一步降解。
废水进入生物处理池,通过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6. 深度过滤:从生物处理池出来的废水中可能还存在有机物残余,为了保证废水的水质达标,对废水进行深度过滤,去除残余的有机物。
通过以上预处理工程的处理,制药行业中高浓度有机废水经过数个步骤的处理后,废水中有机物质浓度大大降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大大减少。
这个工程实例可以帮助制药企业在处理废水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项目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某制药科技公司工艺流程:制药废水→厌氧出水→生活水或清洗水稀释→好氧池。
勘查记录:项目是制药废水,进水浓液COD2万,盐度2%,水量8吨,生活水或清洗水COD500水量32-52吨不等,现有厌氧塔2座35方每座,好氧池3个共150方,厌氧塔出水1.5-1.8万,目测无厌氧反应。
厌氧出水经生活水稀释后进入好氧,此时COD2000左右,总出水COD1500. 寻求我们帮助解决COD过高的问题。
经过现场勘察汇总给出方案如下。
方案一:厌氧系统:1.厌氧系统投加25kg复合菌,25kg厌氧专用菌;2.将生活污水排放至地下,与地下高浓度水混合,降低盐度,降低初始COD浓度,让生活污水中带来的菌种在底下厌氧池产生厌氧效果,并按每小时1吨速度持续出水;好氧系统:1.低浓度,调节池每小时曝气5分钟,其他时间曝气停止;或者每天出水完毕后曝气,进水前关闭,出水前曝气;保证好氧前端有厌氧功能处理生活水或清洗水中的大分子污染物;2.好氧池每天投加3kg菌种,15kg面粉/乙酸钠;预计周期:10天预计费用:2w优点:见效快,菌种培育成功后,后期不用补充菌种方案二:厌氧系统:1.将7t污泥加到地下事故池,再逐渐抽至35T罐内;好氧系统:1.低浓度,调节池每小时曝气5分钟,其他时间曝气停止;或者每天出水完毕后曝气,进水前关闭,出水前曝气;保证好氧前端有厌氧功能处理生活水或清洗水中的大分子污染物;2.更换填料,或增加球形填料;预计周期:1个月出效果,2个半月稳定。
预计费用:污泥2500元/吨*7+运费+填料费。
优点:不对现场管路进行大改,后期需要不定期补泥。
目前计划与进展:低浓度,调节池按照方案进行曝气;先将菌种样品寄出并提供小实验方案,小试稳定后批量采购菌种。
甘度 | 做好菌种做好服务。
制药厂污水处理工程实例分享1. 引言- 制药厂的存在给环境保护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污水处理工程在制药厂中显得尤为重要。
2. 制药厂污水特点- 制药厂污水的特点包括高浓度、有机物质含量高、难降解、重金属污染等。
3.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原则- 设计一个高效的污水处理工程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充分了解制药厂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类废水。
- 利用适当的处理技术和装置来处理制药厂的污水。
- 采用环保、经济、可行的处理工艺。
- 符合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规及标准。
4. 污水处理工程实例分享- 选择一个实例,介绍其处理过程及效果。
5. 污水处理工程实例的选择- 选择一家制药厂,介绍其污水处理工程实例分享的具体内容。
6. 制药厂污水处理工程实例分享的具体内容- 介绍该制药厂的污水处理过程的工程设计。
- 详细描述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关键步骤。
- 分析该污水处理工程对环境的效益。
- 探讨该污水处理工程的经济可行性。
- 强调该污水处理工程的创新和可持续性。
7. 结论- 污水处理工程在制药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既保护了环境、提高了制药厂的形象,也减少了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 制药厂污水处理工程的实例分享能够为其他制药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 在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制药厂污水处理工程的研究和创新,以实现更好的环境保护效果。
8. 参考文献- 罗福勤, 高鲁松, 杨敬明. 利用生物反应器技术处理制药废水[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04, 4(6): 626-629.- 顾青松, 解放军. 制药废水处理及其综合利用技术现状[J]. 中国给水排水, 1999(5):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