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审美与欣赏
- 格式:docx
- 大小:22.91 KB
- 文档页数:4
论旅游资源审美与欣赏院系:法学院学号:2010310114姓名:李总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事物和艺术。
他是旅游业和发展的基础。
所谓产生吸引力,是对群体而言。
如果对多数人有引力,即使对少数人缺乏吸引力,也旅游资源。
一些只允许少数人专用或独享,不对大众开放的对象或场所,即使其有再大的吸引力,也不能算作旅游资源,如一些私人占用的园林,如一些私人占用的园林、古建筑和收藏品等。
对那些有吸引力但暂时不开放或因当前技术力量暂时还无法达到的地点(或对象),如月球、太空、深海海底等,可看做是“潜在的旅游资源”。
下面我们讲一下旅游构成要素:(一)旅游主体——旅游者(游客)只离开居住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地到一个目的地进行活动的人。
其目的是为了度假、探亲、公务、会议、健康、娱乐、宗教、探险等。
它是旅游业形成和发展的主体。
(二)旅游客体——旅游对象(资源)他是旅游吸引因素,是被加工的原料,也是旅游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三)旅游媒介——旅游业他是联系旅游主体与客体的纽带,是加工、生产、组织、和销售者,包括路线、交通、旅馆、商店、旅行社、导游、翻译、管理公司和旅游研究机构等。
了解了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旅游资源的分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资源已从单纯的山、水等自然资源无所不包的范围。
当今旅游行业间的激烈竞争,是旅游经营者不得不挖空心思、冥思苦想开拓新的旅游资源或开发、挖掘原有的旅游资源的新的利用方式。
现代科学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提供了条件。
现代人们几乎很难指出哪些东西不能够成为旅游资源的,或者说旅游资源几乎到了无所不包的地步了。
从普遍受人亲睐的阳光、海水、沙滩(又称3S)到山地、峡谷、河流;从森林、草原、沙漠到热带、温带、寒带,从文化古迹、民俗民风、节日庆典到风味小吃、人造乐园、缩影公园,从古代建筑到仿古建筑、现代建筑,从宾馆到监狱,从古墓到纪念馆,从古观象台到宇航中心,甚至从观赏型动物到特殊的人体(如侏儒、巨人、残疾人等)等等。
从旅游审美角度开发上海旅游资源的看法上海作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从旅游审美的角度来看,上海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
以下是我对上海旅游资源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1. 建筑风情:上海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老洋房与现代摩天大楼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黄浦江两岸的外滩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风景迷人,夜晚的灯光更是美不胜收。
此外,上海还有许多历史建筑,比如豫园、静安寺等,它们展示了上海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2. 自然景观:上海虽然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但也保留了一些自然景观。
例如,朱家角古镇是一处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它的美在于清澈的河水,青砖黑瓦的古老建筑和静谧的环境。
此外,上海还拥有一些公园和绿地,如世博园区、朵云轩公园等,可以让游客远离喧嚣的都市生活,亲近自然。
3. 文化体验:上海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艺术品馆。
比如,上海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可以让游客体验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此外,上海还有许多音乐会、戏剧表演和艺术展览等文化活动,满足了不同游客对艺术和文化的需求。
4. 美食享受:上海是一个美食之都,拥有各种各样的美食选择。
无论是传统的本帮菜还是国际化的美食,游客都能在上海找到心仪的口味。
例如,上海的小吃非常有名,比如小笼包、生煎包和蟹粉汤包等,都是非常受欢迎的。
总的来说,上海作为旅游目的地,从旅游审美角度来看,具备了独特的魅力。
无论是城市风景、自然景观、文化体验还是美食享受,上海都能给游客带来不同的惊喜和享受。
通过不断开发和保护上海的旅游资源,可以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推动上海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旅游资源的审美与赏析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全山面积1200km2,其中风景区面积154km2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是世界级旅游胜地。
境内自然景观优美,景观类型丰富多彩。
人文景观荟萃,黄山文化绚丽多姿。
一、旅游景观美学特征1、宏观美与微观美相得益彰黄山旅游景观宏观美包括山峰峻秀美,云海、雾凇、雪景奇特美,森林景观葱郁美等方面。
景区整体美也体现宏观美特征,全区共分六个景区。
温泉景区山水相映,楼台亭阁错落有致,尤以水景引人入胜;玉屏景区山峰雄奇,巧石玲珑,云海壮观,奇松多姿;北海景区风光绚丽,犹如盆景大观园;云谷景区茂林修竹,环境幽静,山峰雄奇,巧石玲珑,云海壮观,奇松多姿;北海景区风光绚丽,犹如盆景大观园;云谷景区茂林修竹,环境幽静;松谷庵景区松林葱郁,古木参天,环境清幽,以水景著称;钓桥庵景区峰、石、潭、洞俱全。
宏观常态美具有博大、粗犷、线条清晰,概貌全景的特点。
微观奇特美具有精湛、细腻、线条模糊,突出重点的特色。
宏观常规美映衬微观奇特美,微观奇特美使宏观美锦上添花,它们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2、清晰美与模糊美相互协调黄山晴天,尤其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季节,登高远眺,一览众山小,远处山色田园尽收眼底,具有清晰美的特征。
这种景象在雨过天晴时分也常见到。
黄山花岗岩体与围岩有明显的差异,形成峻峭的山峰和浑圆和缓的山丘两种截然不同的山色风光,其界线非常清晰,这也是一种清晰美。
但黄山一年中有200多天是笼罩在云雾之中,使黄山披上了一层面纱,若隐若现,具有模糊美的特点。
这种模糊美具有内涵模糊、界限模糊和形态模糊等特征,使人具有身临仙境、幻境的感觉。
黄山清晰美具有雄壮磅礴之势,模糊美具有虚幻之妙。
但它们不是一成不变的,多数情况下是清晰美与模糊美相互交织,具有动态变化特征。
风起云涌,浩瀚无际,峰尖浮海,犹如孤岛,时隐时现,瞬息万变,故黄山古有”黄海”之称,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和天海。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一)旅游景观的欣赏1、了解景观特点:(1)了解景观内容:有哪些景点,分布状况、景观的形成原理,了解其美学价值及历史文化内涵。
例:济南大明湖有“蛇不见,蛙不鸣”的自然生态奇观。
为何只见荷叶而不见蛙呢?相传当年乾隆皇帝游览至此,湖中之蛙均想一睹龙颜为快,奔走相告,脱水而出,蛙声吵得乾隆无心观景,圣怒之下降旨“蛇不行,蛙不鸣”,自此大明湖真的不再有蛙声了。
其实真正无蛙鸣的原因是湖水的温度不适合青蛙生存导致的。
(2)了解景观的布局:如路线的设计、园林景观的布局例:北京故宫,以位于中轴线上的大殿为主景,两边建筑为配景(配景为主景起烘托的作用),并以中轴线对称,充分显示了以皇权为中心的特点。
2、精选观赏点位(1)距离的远近:峰峦之雄伟峻秀,唯远眺可得。
高大、雄伟的山体,可在视野开阔的至高点。
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之类景观,则宜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例如:观赏湖南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天下第一桥”,不走到特定的位置,就无法看到浑然天成的“桥”的奇观。
(2)角度:特定造型的地貌,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充分发挥想象才能体会到某种形象。
例如:黄山的“仙人晒鞋”、“石猴观海”,“桂林象鼻山”、“巫山神女峰”等。
(3)视角(俯视与仰视):例如:瀑布景观则需在适当的距离仰观,才能兼收形、色、声、动等美感。
(4)动与静的对比:例:船在漓江中漂游,山体随着船只位移展示着动态美;筏子碰击水面的和谐节拍声,山歌的回荡声展示着听觉美。
广西桂林七星岩月牙山前的“花桥”,坚固的桥身在水中倒映出几轮“明月”,体现了静态美。
3、把握观赏时机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要求观赏者把握住观赏的时机。
(1)季节:例如由于安徽黄山风景名胜区四季景观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四个季节都可以观赏。
但: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适宜在夏季观赏。
越往南,山水风景的观赏季节越长。
但南方地区一些千米之上的高山,如黄山、庐山最适宜在夏季观赏,因为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
(1)旅游审美主题审美观的差异性;(2)旅游审美客体的复杂性;(3)旅游审美过程的直接性和短暂性。
3. 审美与旅游的关系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作为审美主体,是主观物;旅游资源作为审美对象,是客观物。
旅游者进行旅游消费的过程,比如说,对旅游资源进行欣赏的过程,也就是主观对客观进行审美的过程。
在这个审美过程中,主观与客观如果产生了和谐,旅游的目的就达到了,或者说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得到了满足,旅游者会感到旅游支出物有所值。
否则,旅游者就会感到心情不愉快,并有可能造成投诉,进而影响旅游经营者的后续经营。
因此,开发旅游市场,改善旅游经营,离不开对旅游与审美关系的研究。
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这一对相互对立统一的矛盾中,审美对象起着决定作用,因为审美对象本身体现着人类文化审美观的积淀;审美主体反作用于审美对象,因为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审美倾向也是在变化着的,这种变化着的审美倾向最终要影响着审美对象去适应这种变化。
因此,二者的关系决定了旅游资源必须是能够使人产生美感的存在形态。
对于旅游经营者来说,旅游资源就是经济资源。
在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活动中,旅游经营者除了采用各种经济手段如投资、管理等来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美学素养,正确认清旅游活动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辩证关系,运用美学原理,付诸实践,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这样才有可能使旅游业立足于不败之地。
一般说,风景区应以风景的自然美为主,人工美可以充实、丰富和强化自然美,力求做到两者和谐的结合。
古代画论对此曾经作过非常精采的阐述:“山之体,石为骨,林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液,云烟为神采,岚霭为气象,寺观,村落,桥梁为装饰也。
”二、旅游资源美感分析(一)旅游资源的美感形态围绕导课环节录像,带领学生分析旅游资源的美感形态。
美感的一般形态主要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种。
1、自然美(1)即自然事物、自然界的美。
波光粼粼的湖面、清澈的河水、苍劲的大山、(2)自然美常分为两大类:天然形态的美和“人化自然”的美。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引言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是指旅游目的地或景点所拥有的吸引人的美学属性和特征。
这些特征可以是景观的独特之处、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建筑和艺术的壮丽之美,以及其他与旅游相关的审美元素。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对于吸引游客、提升目的地形象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以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1. 自然景观的审美特征自然景观是旅游资源中最常见的一种。
自然景观的审美特征主要来源于其独特和壮丽的自然形态。
以下是自然景观的几个常见的审美特征:•壮丽的山脉壮丽的山脉可以给人一种宏伟和恢弘的感觉。
有些山脉还有美丽的峡谷、瀑布和湖泊,增添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
•宜人的河流和湖泊宜人的河流和湖泊给人以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清澈的湖水和缓流的河水在阳光照射下会形成美丽的光影效果,增添了景观的美感。
•壮丽的海岸线壮丽的海岸线常常是旅游资源中最受欢迎的一种。
海浪拍打在岩石上,形成壮观的浪花,海天一色、云影斑驳都给人以广阔和神秘的感觉。
•秀丽的田园风光秀丽的田园风光有着丰富的自然元素,如绿色的稻田、金黄的麦田、五彩斑斓的花田等。
这些景观给人以温馨和宁静的感觉,常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和拍摄风光照片的理想选择。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它们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文化遗产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历史建筑的魅力历史建筑是文化遗产中最引人入胜的一部分。
这些建筑物通常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如古代宫殿、寺庙、城堡等。
其精美的雕刻、壮观的结构和独特的设计都使其成为瞩目的审美特征。
•古老的文化传统和节日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建筑物,还包括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节日。
民间艺术、传统音乐、舞蹈和节庆活动都能展示当地人民的审美价值观和独特的文化特征。
•博物馆和艺术收藏品博物馆和艺术收藏品是文化遗产中最直观的审美体验之一。
这些收藏品通常由具有历史和艺术意义的艺术品、文物和手工艺品组成。
参观博物馆和欣赏艺术收藏品可以让人们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介绍1. 引言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前来旅游的核心因素之一。
人们不仅是为了休闲和娱乐而旅游,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旅游体验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文化。
因此,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建筑景观等方面。
2. 自然景观的审美特征自然景观是旅游资源中最直接、最原始的一部分。
它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
自然景观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多样性自然景观的多样性是其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
大自然的力量和创造力在不同地方和季节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景观。
比如,大雪山区的高山雪峰、草原上的奔跑的牛群、大海上的呼啸的海浪等都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
2.2 独特性独特性是指每个自然景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特色。
例如,世界著名的大峡谷是地质变迁的产物,其沟壑纵横、险峻壮美,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这样的独特性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2.3 美感自然景观的美感是它的最基本和根本的审美特征。
大自然的景色往往给人一种宁静、优美、和谐的感觉,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如山水画般的风景,让人感到如诗如画。
3. 人文景观的审美特征人文景观是人类社会和文化的体现,包括历史遗迹、古建筑、民俗文化等。
人文景观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历史价值人文景观的审美特征之一是其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
历史的痕迹通过人文景观的展示,让人们感受到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比如,中国的故宫和埃及的金字塔都是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3.2 文化内涵人文景观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人文景观的展示,游客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习俗。
例如,中国的传统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节庆等都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3.3 艺术价值人文景观的审美特征还体现在其具有艺术价值。
许多古建筑和雕塑等作品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更是艺术的杰作。
这些艺术品通过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吸引着众多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
什么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六大特性又是哪些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那么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1.观赏性、体验性旅游资源与一般资源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具有审美特征和观赏价值,其作为资源的共同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观赏性来实现的。
虽然旅游动机因人而异,旅游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但观赏活动几乎是所有旅游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没有观赏性,就不构成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升值性越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就越大。
同时,体验是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另一个特征。
许多民俗旅游资源的参与,如民间歌舞和民族婚礼,对不同文化区域的游客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2、时限性和区域性时效性和地域性是旅游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征。
旅游资源的期限是由所在地的纬度、地形、气候决定的,这些因素造成的自然景观的季节性变化,使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年中出现明显的淡旺季之分。
由于许多特色旅游资源只能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内开发利用,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组合可以有效延长旅游目的地开发利用的期限。
另外,旅游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必然导致各地区资源的分异,所以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这种地域差异反映在旅游资源上,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
3、多样性和综合性根据旅游资源的定义,它是一个集合概念,任何能吸引游客的因素都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旅游资源存在于自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多样性和广泛性是其他资源所不及的。
此外,旅游资源各要素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环境中,共同形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
区域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越丰富、联系越紧密,其生命力就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
旅游资源的综合特性使其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4、垄断性和不可迁移性旅游资源模仿性差,难以移植或复制。
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旅游资源因为地理上的不可移动性而被垄断。
试论旅游资源审美与欣赏学号:XXXXX 班级:XXXXX 姓名:XX关键词:山岳旅游资源审美欣赏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广漠国土的国家,地貌类型丰硕多彩,山海湖泊超级壮丽,飞瀑流泉数不胜数,气候复杂多样,天气景观千变万化,因此造就了千姿百态、丰硕多彩的自然景观。
山岳是旅游资源中最丰硕的资源之一,中国有着许多自然美的典型山岳景观和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山地。
中国的山岳旅游文化博大精深,活着界旅游资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山与水从来就是中国人永恒不变的谈论话题。
中国人给予华山“华山论剑”的冠绝,给予衡山“五岳独秀”的美名,又誉称黄山“天下奇”,更是以“泰山北斗”形容不可动摇之地位。
可以说,中国人已经与山岳同为一体,,山岳旅游自然也就成为“公共旅游”时期的一个亮点。
上暑假我去了张家界旅游,在那里深深的被张家界的山给迷住了,张家界的山太美了,美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那些山太形象生动了。
在张家界的群山之间有一座形似“仙”字的山壁,绝壁万仞,如一道天然的屏风,横亘城南的天际线,这就是张家界之魂——天门山.天门山主峰米,是张家界海拔最高的山,距城区仅8千米,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也是张家界最先被载入史册的名山。
拔地擎天的天门山,山势陡险峻拔,景色雄奇壮丽,其山顶相对平坦,丛林覆盖率达90%,被人誉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园。
1999轻型飞机穿越天门;2006俄国勇士吻别天门;2007蜘蛛人徒手攀越天洞;2008驾控勇士挑战天路。
天门山,一个奇迹的诞生地,一个惊喜的扩容点,美丽张家界的新传奇!大庸有座天门山,隔天只隔三尺三,谁人得道上天去,坐桥要取顶,骑马要下鞍。
上天门山参观游览,不可不去天门山顶一观。
天门山顶古称“云梦绝顶”,是天门山的制高点。
站在顶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环视周围,晨观日出红山,夕观日落熔金,大小景点,一览无余。
其座落在张家界以南,雄踞在永定区天门山乡与大坪乡之间,与七星山、雄壁岩毗连,距市区仅十千米,距蜚声海内外的张家界国家丛林公园也只有40千米(全数是柏油路)。
试论旅游资源审美与欣赏学号:XXXXX 班级:XXXXX 姓名:XX关键词:山岳旅游资源审美欣赏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广阔国土的国家,地貌类型丰富多彩,山海湖泊无比壮丽,飞瀑流泉数不胜数,气候复杂多样,天气景观千变万化,因而造就了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山岳是旅游资源中最丰富的资源之一,中国有着许多自然美的典型山岳景观和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山地。
中国的山岳旅游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旅游资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山与水历来就是中国人永恒不变的谈论话题。
中国人赋予华山“华山论剑”的冠绝,赋予衡山“五岳独秀”的美名,又誉称黄山“天下奇”,更是以“泰山北斗”形容不可动摇之地位。
可以说,中国人已经与山岳同为一体,,山岳旅游自然也就成为“大众旅游”时期的一个亮点。
上暑假我去了张家界旅游,在那里深深的被张家界的山给迷住了,张家界的山太美了,美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那些山太形象生动了。
在张家界的群山之间有一座形似“仙”字的山壁,绝壁万仞,如一道天然的屏风,横亘城南的天际线,这就是张家界之魂——天门山.天门山主峰1518.6米,是张家界海拔最高的山,距城区仅8公里,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也是张家界最早被载入史册的名山。
拔地擎天的天门山,山势陡险峻拔,景色雄奇壮丽,其山顶相对平坦,森林覆盖率达90%,被人誉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园。
1999轻型飞机穿越天门;2006俄国勇士吻别天门;2007蜘蛛人徒手攀越天洞;2008驾控勇士挑战天路。
天门山,一个奇迹的诞生地,一个惊喜的扩容点,美丽张家界的新传奇!大庸有座天门山,隔天只隔三尺三,谁人得道上天去,坐桥要取顶,骑马要下鞍。
上天门山观光游览,不可不去天门山顶一观。
天门山顶古称“云梦绝顶”,是天门山的制高点。
站在顶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环顾四周,晨观日出红山,夕观日落熔金,大小景点,尽收眼底。
其坐落在张家界以南,雄踞在永定区天门山乡与大坪乡之间,与七星山、雄壁岩毗连,距市区仅十公里,距蜚声海内外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也只有40公里(全部是柏油路)。
天门山,古称云梦山、壶头山、嵩梁山,又名玉屏山。
山上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达80%以上,是一座我国近年公布的国家森林公园。
一个地区建两个森林公园,这在全国也属首例,足见张家界市旅游资源与森林资源之富有!天门山的来历,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农历癸未年),因大地震,致使山壁崩裂,南北洞开,玄郎如门,故景帝孙休以为吉祥,便下令将武陵郡改为天门郡,将此山改为天门山。
关于壶头山,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汉《马援传》注:此山在辰州沅陵县东。
武陵记曰:“山头与东海方壶山相似,神仙多此游集,故名。
”关于玉屏山,据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农历癸年)修刊的《永定县志》记载:“雍正十年(公元1723年),永顺府通判李瑾路过此地,又改天门山为玉屏山。
”然而,由于李瑾职位不高,他的话算不得金口玉言,加上天门山洞行如门,喊的时间又长,故玉屏山改称不久便又被天门山所代替。
天门山自然景观奇特,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它是历代文人墨客游集的地方。
他们寻幽揽胜,写诗作赋,对天门山的胜景作了广泛的介绍与赞美。
所以,在历史上,它远比张家界出名。
据粗略统计,写天门山的游记与诗词歌赋,散见于《永定卫志》、《永定县志》与《湖南永定县乡土志》等地方志书上的就有100多篇。
清代岁贡王师麟在《游天门山记》一文中一开头就盛赞道:“永定胜壮在天门一山。
”当过翰林编修的张兑在《题杨轴天门山图》一首长诗中又这样吟咏:“天门洞开云气通,江东峨嵋皆下风”。
清代文人胡世安(本市人)在《游天门山记》中也赞誉道:“天门山山最高而景最奇。
”天门山的奇特景观,从明清以来,文人例举了16峰又16洞。
这32处景观最令人叫绝,被称为天下奇观的便是天门山洞。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里曰:三国时期,“吴永安六年,武陵郡嵩梁山,高峰孤耸,素壁千寻,望之苕葶,有似香炉,其山洞开,玄朗如门,高三百丈,门角生竹倒垂,谓之天帚。
天门山是一个美丽的奇迹,是上天赋予张家界最高尚的礼物。
谈完天门山,不得不说下张家界森林公园。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南部,公园管理处驻锣鼓塌,距张家界市城区32公里,距武陵源区人民政府驻地约28公里,均有公路通达。
张家界地域古属朝天山,因明崇祯邑人张再弘“蒙恩赐团官”设衙署于此而得名。
也曾称张家界为马鬃岭。
1958年建立国营张家界林场。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1994年由林业部命名为“国家示范森林公园”。
境内峰密岩险,谷深涧幽,水秀林碧,云缭雾绕。
集雄、奇、幽、野、秀于一体,汇峰、谷、壑、林、水一色。
有金鞭溪、黄狮寨、琵琶溪、腰子寨、畲刀沟、袁家界等6个小景区游览线,已命名景点90多个。
有标准石板游道6条,总长21.8公里;车行游道总长29.8公里。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有三千多座奇峰异石,似人似物,神形兼备,或粗犷,或细密,或奇绝,或诡秘,浑朴中略带狂狷,威猛中又带妖媚,危岩绝壁,雍容大气。
张家界集山奇、水奇、石奇、云奇、动物奇与植物奇六奇于一体,汇秀丽、原始、幽静、齐全、清新五绝于一身,纳南北风光,兼诸山之美,是大自然的迷宫,也是中国画的原本!张家界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园内森林覆盖率达97.7%,世界上五大名科植物,如菊科、兰科、豆科、蔷薇科、禾本科在这里都有。
就树木种类来说,有93科,157种,比整个欧洲还多一倍;而且,多稀有珍贵树种,如珙桐、鹅掌楸、杜仲、银杏等。
园内花卉也十分美丽、独特,如有一天能变五种颜色的五色花,为张家界独有的龙虾花等。
张家界,又名青岩山,为国家第一个森林公园所在地。
它位于武陵源索溪峪的西南端,与索溪峪自然风景区、天子山自然风景区妣邻,总面积7.2万亩。
她以峰称奇、以水显幽、以林见秀。
境内群峰拔地而起如巨笋傲指苍穹,岩峰的四边如斧砍刀削般齐整而又形态各异。
金鞭溪夹岸断岩绝壁,野滕古树、好一派原始风采。
各缝幽谷间,一年四季,泉流巨瀑,构成了一幅幅奇特美妙的图画,主要游览点有黄狮寨、腰子寨、袁家界、砂刀沟、金鞭溪等。
说到山岳旅游资源,不得不说黄山。
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区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东经118°1',北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公里,地跨市内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078平方公里。
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
日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五绝”。
黄山8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
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和自然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
黄山群峰林立,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平旷的、险峻的(天都峰海拔1810米,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与孔道,使之重岭,关口处处,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洞7处、关2处。
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
黄山的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蚀残留的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炼丹用的“”、“”,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
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
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于巨岩裂隙。
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
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
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越穴缝,破石而出。
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黄山松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
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黄山北坡在1500-1700米处,南坡在1000-1600米处。
黄山松的和黄山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
最著名的黄山松有:迎客松望客松送客松探海松蒲团松·黑虎松卧龙松麒麟松连理松──这就是黄山的十大名松。
过去还曾有人编了《名松谱》,收录了许多黄山松,可以数出名字的松树成百上千,每棵都独具美丽、优雅的风格。
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
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
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
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
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其分布可谓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
黄山千岩万壑,几乎每座山峰上都有许多灵幻奇巧的怪石,其形成期约在10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怪”就怪在从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状。
站在半山寺前望天都峰上的一块大石头,形如大公鸡展翅啼鸣,故名“”,但登上龙蟠坡回首再故,这只一唱天下白的雄鸡却仿佛摇身一变,变成了五位长袍飘飘、扶肩携手的老人,被改冠以“”之名。
海,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奇松怪石,往往相映成趣,位于北海的、以及“喜鹊登梅”()、老僧采药、、、猴子望太平(猴子观海)等,据说黄山有名可数的石头的就达1200多块,大都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从人的心理移情于石,使一块冥顽不灵的石头凭空有了精灵跳脱的生命。
欣赏时不妨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创造力,可获更高的审美享受。
自古黄山云成海,黄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皆可观、尤以冬季景最佳。
依云海分布方位,全山有、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而登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则可尽收诸海于眼底,领略“海到尽头天是,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境地。
大凡高山,可以见到云海,但是黄山的云海更有其,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云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
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气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波澜壮阔,一望无边,黄山大小山峰、千沟万壑都淹没在云涛雪浪里,天都峰、光明顶也就成了浩瀚云海中的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