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期末复习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24
人教部编版(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精编知识点复习提纲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全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背景:(1)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4.独立运动:(1)南美洲北部: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
1819年,他率领军队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南美洲南部: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5.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原因:(1) 英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2)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3)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起义: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
最终起义失败。
4.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5.意义:(1)对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外: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改革时间:18世纪4.领导人:彼得一世5.内容:(1)政治:①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③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4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随着习惯法和庄园法的规范,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劳役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
而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又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也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2.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加之一些领主不善于经营,于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
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并且成为远程贸易的主要商品。
、3.这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他们不再仅仅为自己生活而生产,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劳动。
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较小。
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1.13、14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
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初中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梳理世界近代史是从 16 世纪初至 19 世纪末的一段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见证了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以下是对初中世界近代史知识点的梳理。
一、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 世纪的意大利,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地区。
这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个人的价值。
代表人物有但丁,他的代表作《神曲》抨击了教会的贪婪和腐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人文精神;莎士比亚则以其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深刻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
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欧洲人开始探寻新的航路。
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 世纪,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起来发动了革命。
1640 年,英国议会的重新召开标志着革命的开始。
经过长期的斗争,1688 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革命的结束。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对欧洲和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四、美国独立战争18 世纪,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经济迅速发展,但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
1775 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1776 年 7月 4 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 13 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人教版:九上《世界近代史》复习提纲(九上10—22课)★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一、文艺复兴运动1.时间:最早兴起于14世纪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2.首先发生的地点:意大利3.主流思潮:人文主义4.方式: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
5.实质: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6.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1)意大利诗人但丁:文艺复兴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著有长诗《神曲》,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2)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最大成就是绘画,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英国大戏剧家、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7.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1.目的:去东方寻找财富。
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2年哥伦布的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和海地。
4.意义:A: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给亚非拉许多国家带来了殖民灾难。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阶级矛盾激化。
2.时间:1640—1688年3.领导阶级:资产资级和新贵族4.开始的标志: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重新召集议会,筹集军费,议员要求限制王权。
5.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6.结束标志: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7.意义:(1)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世界近代史第一课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1.文艺复兴(1)概况: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15-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以宣扬人文主义,反对教会神权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代表人物及成就: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3)作用: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1)人物及活动:迪亚士到达好望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2)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资产阶级革命(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①成果: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权利法案》内容:规定不经议会的批注,国外不能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②意义:推翻了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国外:推动了欧洲资本阶级革命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进程。
(2)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①《独立宣言》的内容:痛斥英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人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的权利;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②意义:对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对以后欧洲和拉美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3)法国大革命(1789-1794)①《人权宣言》内容: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意义: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多的影响。
4.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1)华盛顿:担任北美大陆军总司令,领导北美人民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世界近现代史复习知识点细化总结近现代史是指从近代到现代的历史时期,大致包括从欧洲启蒙运动开始的17世纪末到20世纪末,涵盖了许多重要事件和变革。
以下是一个细化总结的近现代史复习知识点,以帮助你更好地准备考试。
1.十九世纪欧洲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殖民地扩张和控制:欧洲列强通过探险、征服和殖民地来扩展他们的影响力。
他们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建立了殖民地,以及强迫工作和资源掠夺。
-不平等条约和开放门户政策: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其他国家接受经济和政治上的不平等待遇。
开放门户政策则允许列强在中国建立势力,瓜分中国资源。
2.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是由于在欧洲的政治和经济紧张关系,如军备竞赛、帝国主义争夺和民族主义激化等。
条约结束了战争,并导致了帝国主义合法化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由于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崛起,以及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公平条约而产生的国际紧张局势。
战后,发展了冷战格局,形成了东西方阵营。
3.反殖民独立运动和民族解放:-亚洲独立运动:亚洲国家经历了从殖民地统治到独立的过程,如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
许多国家通过非暴力抵抗运动,如抵抗英国统治的圣雄甘地。
-非洲解放运动:非洲国家也迎来了解放运动,其中包括肯尼亚、南非、阿尔及利亚等国。
这些国家通过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夺回了独立。
4.冷战与冷战结束:-冷战格局:冷战时期,世界分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
两个超级大国通过代理战争和核军备竞赛等方式进行角力。
-冷战结束:冷战结束是由于苏联的解体和经济。
柏林墙的倒塌和东欧国家的民主化标志着冷战时期的结束,西方阵营获得了全面胜利。
5.科技和信息时代:-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现代化的开始,通过机器、蒸汽动力和大规模生产改变了经济、社会和政治系统。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全球化和信息流通加快。
互联网的出现使世界变成了一个连通的整体,也带来了新的经济和社会变革。
1、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2、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文物及作品①意大利的但丁代表作《神曲》,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②意大利的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英国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3、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4、1492年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西班牙的哥伦布。
5、麦哲伦实现了环球航行。
6、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7、美国独立战争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8、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9、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
10、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法国大革命开始。
11、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都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其中美国是推翻殖民统治,英法是反对封建专制。
12、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
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
13、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标志美国诞生。
14、法国大革命,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5、拿破仑对内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政权。
对外发动战争,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败;16、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发生,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17、工业革命重要发明成果:①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进的蒸气机投入使用,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串讲(下)★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⑴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
⑵一战使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⑶俄国工人阶级力量集中、革命性较强。
⑷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⑸广大农民是革命的同盟军。
2、过程:⑴二月革命:1917.3,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居主导地位。
⑵十月革命:(1)原因:①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违背人民愿望。
②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一切政权归苏维埃,和平夺权。
③临时政府制造“七月事件”,镇压反战的工人和士兵。
(2)概况: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次日凌晨攻占冬宫。
3、结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治国措施:①政治: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②经济:将银行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③外交: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
④1918年3月,迁都莫斯科。
4、意义: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②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③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俄国政权的巩固与探索:一、政权巩固:经过1918-1920年国内战争,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打败了国内外敌人联合进攻,巩固了政权。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年。
⑴内容:①农业: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大中小型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③贸易: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垄断(物物交换成主要手段、公共服务、教育是免费的)。
④分配:实物配给制(平均分配、定量)。
⑤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⑵特点:采用军事性的行政命令手段来管理经济,排斥商品货币市场关系,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⑶评价:①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军事胜利;②不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世界近代史部分第五单元: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十二、西欧走出中古时代:1、文艺复兴:(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的兴起。
(2)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3)性质: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4)代表人物及成就:但丁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神曲》;巨人—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5)影响:冲破了几百年来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
2、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16世纪初):(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西欧人渴望寻求财富;《马可·波罗行纪》使西欧各国炽烈追求东方财富;奥斯曼帝国阻隔了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
(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西班牙、葡萄牙。
(3)航海家及成就:哥伦布:1492年、从西班牙的帕洛斯港出发、发现美洲;达·伽马:1497年、从葡萄牙里斯本出发、到达印度;麦哲伦:1519年、从西班牙圣卢卡尔港出发、首次环球航行。
(4)影响:推动了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与新大陆联系在一起,世界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
3、宗教改革(16世纪初):(1)原因:天主教会的巧取豪夺激起了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各阶层民众的不满。
(2)领导人物:马丁·路德。
(3)内容:“因信得救”,建立廉俭教会、简化宗教仪式。
(4)性质:早期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封建的社会政治斗争。
(5)作用:冲破了中古时代占统治地位的神学思想的牢笼,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小结:哥伦布远航美洲与郑和下西洋对历史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哥伦布远航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和新大陆联系在一起,使世界历史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推动了海外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归纳世界近现代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巨大变革。
以下将对世界近现代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政治方面1、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
1640 年,英国爆发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
经过长期的斗争,1688 年的“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美国独立战争为美国的独立和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1775 年,莱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1776 年,《独立宣言》发表,宣告美国诞生。
法国大革命则是最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1789 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革命爆发。
革命期间颁布了《人权宣言》,传播了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
2、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的英国,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是其主要标志。
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幅提高,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加剧了社会阶级的分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 19 世纪中后期,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和新交通工具的出现是其主要特点。
这次工业革命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国家开始大规模的殖民扩张。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法国、荷兰等国也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殖民地。
殖民统治引发了被压迫民族的反抗。
印度人民在章西女王的领导下进行了英勇的反英斗争;拉丁美洲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的领导下,摆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
4、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非正义战争。
1914 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一战的爆发。
战争中,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进行了残酷的厮杀。
1918 年,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一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促进了国际格局的调整。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939 年,德国入侵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九年级世界近代史知识点复习第四单元步入近代b 封建专制统治,严重伤害了财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阻挡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引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一、文艺中兴( 14~16 世纪)3、过程:1、背景: 14 世纪,意大利城市商业发达,手工工①开始标记: 1640 年国王查理一世招集议会开会场也发展起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之产生,(或长久封闭的一会从头召开)。
出现了新兴的财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②1649 年查理一世被奉上断头台,英国成立共和2、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国。
3、过程:开始: 14 世纪开始于意大利③克伦威尔到任“护国主”。
扩展:15、16 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余国家。
④查理二世复辟封建王朝。
4、代表人物列表:(略)⑤1688 年宫廷政变,颠覆复辟的封建王朝。
5、意义:促使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华,对欧⑥1689 年,英国议会公布《权益法案》。
洲资本主义的产生确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4、对于英国《权益法案》:6、性质:财产阶级创始新思想、新文化的运动(资①公布的目的:为了限制国王权益产阶级文化运动)②公布的时间:1689 年二、新航路的开拓( 15、16 世纪)③主要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益进行了制1、根来源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约,限制了国王的收税权、军权、立法和司法权等芽的出现。
④历史意义:《权益法案》的公布标记着英国君主2、过程:(详见新航路开拓一览表)立宪制的财产阶级统治开始确定起来。
1487 年,迪亚士抵达非洲好望角;5、英国财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1492 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抵达美洲;英国财产阶级经过革命颠覆了封建君主专1497-1498 年,达 . 伽马抵达印度;制,确定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1519-1522 年,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
了道路;推进了世界历史的进度。
(是世界近代史3、影响:的初步)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改日四、美国独立战争( 1775.4 ~1783 )益亲密,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1、原由:工商业经济繁华起来,促使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①英属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一致的美利坚民族展。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第14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随着习惯法和庄园法的规范,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劳役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
而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又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也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2.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加之一些领主不善于经营,于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
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并且成为远程贸易的主要商品。
、3.这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另一方面他们不再仅仅为自己生活而生产,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劳动。
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较小。
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4.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1.13、14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
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期末复习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理
17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 地点指导思想实质
兴起的时间和地点:14世纪的意大利原因: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形式:弘扬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
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蕴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18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其成就:意义
人物及代表作: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分为“炼狱”“地狱”“天堂”三部分,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莎士比亚:英国,《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文艺复兴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19探索新航路的原因, 目的,动力,条件,经过,影响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目的:追求东方财富;动力:《马可·波
罗行纪》的影响。
条件:指南针、造船和航海技术、地圆学说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1487年,迪亚士到达非洲的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最早到达东方);1492年,哥伦布达到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美洲新大陆);1519年—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环球航行第一人)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A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起来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D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0殖民扩张的影响:积极:促进欧洲与殖民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客观上有助于殖民国家的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消极:但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1三角贸易出现的时间,国家,路线,影响
时间:新航路开辟之后
国家:葡萄牙(最先),英国(后来居上,主要经营),法国
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主要的是奴隶贸易)
影响:“三角贸易”为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也给非洲人民带来了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