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商用车车型分类
- 格式:pdf
- 大小:364.56 KB
- 文档页数:1
工信部汽车分类标准一、根据用途分类1. 轿车类:轿车类车辆是指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
它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
这种车型主要用于私人交通,但也可以用于公共交通。
2. 轻型商用车:轻型商用车是指载运货物以及用于牵引挂车的汽车。
这种车型通常具有单厢式或双厢式车身,具有小排量、轻量化、经济实惠的特点,并且适合城市和乡村道路行驶。
3. 重型商用车:重型商用车是指主要用于商业用途的载重能力较大的车辆,如运输货物、公共交通等。
这种车型通常具有较大的载重能力和牵引能力,如货车、半挂车、全挂车等。
4. 越野车:越野车是指主要用于非公路路面行驶的车辆,如泥泞道路、雪地、沙漠等。
这种车型通常具有较高的离地间隙、全时四轮驱动、差速锁等特性,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路况。
5. 多功能车:多功能车是指具有多种用途的车辆,如SUV、MPV等。
这些车型通常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和多变的座椅布局,既可用于载人也可用于载货。
二、根据外形尺寸分类1.微型车:长度在3.5米以下;2.小型车:长度在3.5~6米以下;3.轻型车:长度在6~9米以下;4.中型车:长度在9~12米以下;5.大型车:长度在12米以上。
三、根据动力类型分类1. 燃油汽车:燃油汽车是以汽油或柴油发动机为动力的汽车,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汽车类型。
2. 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以电池为能源,通过电动机驱动的汽车。
这种车型不排放有害气体,具有环保优势,但目前电池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3. 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是同时使用燃油和电力作为动力的汽车。
这种车型可以同时具备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的优点,提高燃油利用率和减少排放。
4. 燃气汽车:燃气汽车是以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汽车。
这种车型具有较高的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但加气站建设和改装成本较高。
卡车8-传动轴9-骡动桥10-后悬架11-驱动车轮12-车架13-车前锁制件14-驾驶室15-转向盘16-车厢卡车卡车,又称货车,指主要用于运送货物的汽车,有时也指可以牵引其他车辆的汽车,属于商 用车辆类别。
一般可依造车的重量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种。
车辆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 电器设施四个部分组成。
名目1正文2结构3卡车类别4卡车品牌5进展趋势典型货车的总体结构1-发动机2-前轴3-前悬架4转向车轮5-离合器6-变速器7手制动器载货汽车,一般称作货车,又称作卡车,指主要用于运送货物的汽车,有时也指可以牵引其 他车辆的汽车,属于商用车辆类别。
一般可依造车的重量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种。
绝大部分货 车都以柴油引擎作为动力来源,但有部分轻型货车使用汽油、石油气或者自然 气。
卡车・正文卡车Truck )的正式名称为载货汽车(货车,GOODS VEHICLE ),是运载货物和商品用的一种 汽车形式,包括自卸卡车、牵引卡车、非大路和无路地区的越野卡车和各种专为特别需要制 造的车辆(如机场摆渡车、消防车和抢救车、油罐车、集装箱牵引卡车等)。
参见英汉卡车 字典和卡车图鉴。
事实上,中国社会对卡车的分类很混乱,有按总质量分类的,有用发动机的排气量分类的, 新的我国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术语及定义》将货车归入商用车大类,并将货车细分为:一 般货车、多用途货车、全挂念引车、越野货车、专用作业车专用货车。
车辆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设施四个部分组成。
载货汽车卡车卡车•结构食学赛4•的前牯履构b 2 的“ 3-BAK 4 样向1 沱5-ΛΛβ 小快速B 78 HΛ)M 9 立即缈10 Λιβ* I卜》动中粒12 f <J 13- *Λ≡14n 14*m* ιs-HHa s∙ +a卡车卡车•卡车类别货车可慨略分为三大类: 一般货车指引擎操作室与车体本身固定连结一体打造之车辆,大致分为两类:框式、倾卸式,这两类车体又包含了全密式、半密式、开放式三种。
商用车的划分依据
商用车的划分依据可以有多种,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划分方式:
1. 载重量划分:根据车辆的最大载货量或承载能力划分,一般分为轻型商用车、中型商用车和重型商用车。
2. 功能划分:根据车辆的主要用途和功能划分,比如货车、客车、特种车等。
3. 车身形式划分:根据车辆的车身形式和结构划分,比如皮卡、面包车、厢式货车、封闭货车等。
4. 使用性质划分:根据车辆的使用性质和运营方式划分,比如公交车、物流配送车、工程车等。
5. 动力类型划分:根据车辆的动力来源划分,比如燃油车、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商用车的划分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上述划分仅为常见方式,并非全面涵盖所有划分依据。
m类和n类车型分类标准摘要:一、M 类和N 类车型分类标准的概述二、M 类和N 类车型的具体分类标准三、M 类和N 类车型分类标准的意义和作用四、M 类和N 类车型分类标准的国际比较五、M 类和N 类车型分类标准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一、M 类和N 类车型分类标准的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作为现代交通的主要工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必备设施。
为了更好地对汽车进行管理和监管,我国交通部门对汽车进行了分类,其中M 类和N 类车型是最常见的两种分类。
M 类车型主要是指乘用车,包括轿车、SUV、MPV 等,主要用于载人出行。
N 类车型主要是指商用车,包括货车、客车、专用车等,主要用于货物运输和商业运营。
二、M 类和N 类车型的具体分类标准M 类车型的分类标准主要根据车辆的用途和座位数进行划分。
根据用途,M 类车型可以分为轿车、SUV、MPV 等;根据座位数,M 类车型可以分为小型车(5 座以下)、中型车(5-10 座)、大型车(10 座以上)等。
类车型的分类标准主要根据车辆的用途和载重量进行划分。
根据用途,N 类车型可以分为货车、客车、专用车等;根据载重量,N 类车型可以分为轻型车(载重量小于3.5 吨)、中型车(载重量3.5-10 吨)、重型车(载重量大于10 吨)等。
三、M 类和N 类车型分类标准的意义和作用M 类和N 类车型分类标准的建立,对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分类标准有利于对汽车进行科学管理和监管。
通过对汽车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汽车的使用情况,为交通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分类标准有利于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
分类标准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明确的生产方向,有利于优化汽车产品结构,提高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最后,分类标准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通过分类标准,消费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汽车的性能和用途,有利于消费者做出正确的购买决策。
四、M 类和N 类车型分类标准的国际比较在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汽车的分类标准也有所不同。
车辆分类标准n1n2n3
车辆分类标准N1N2N3
车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不同类型的车辆有不同的用途和功能,因此对车辆的分类也很有必要。
在国际上,常用的车辆分类标准是N1、N2、N3三个级别,下面我将会详细介绍这三个级别的车辆分类标准。
N1级别的车辆是指质量小于或等于3.5吨的商用车辆,包括货车和轻型客车,通常用于城市物流和人员运输。
N1级别的车辆分为小型轻卡和轻型货车两种,小型轻卡一般载重不超过1吨,轻型货车重量在1吨以上,但不超过3.5吨。
这类车辆通常适合城市短途运输,可用于运送小量货物以及人员。
在目前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N1级别的车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N2级别的车辆是指质量大于3.5吨,但不超过12吨的中型货车,常用于物流运输。
与N1级别相比,N2级别的车辆在质量和体积上都更加大,因此能够搭载更多的货物。
此外,一些特殊用途的车辆,如消防车、救护车等也属于N2级别。
这些车辆通常需要快速到达事发现场,因此车辆的性能要求也更高。
N3级别的车辆是指质量超过12吨的大型车辆,主要是重型货车和商用客车。
这类车辆在质量和体积上都很大,能够搭载大量的货物和旅客,因此可以满足较长途的运输需求。
与N2级别相比,N3级别的车
辆在造价、维护成本等方面都更高,因此通常只在物流和客运等领域使用。
总的来说,车辆分类标准N1、N2、N3三个级别根据车辆质量和功能的不同进行划分,每个级别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特点。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车辆分类标准也将不断优化和改进。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汽车行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和前景。
商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商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准入管理,维护商用车产品市场竞争秩序,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境内使用的商用车产品生产的企业(以下简称商用车生产企业)及其生产的商用车产品,适用本规则。
本规则所称商用车产品,是指整车(包括底盘)为自制的、国家标准GB/T 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中第2.1.2.1款(客车)、第2.1.2.2款(半挂牵引车)、第2.1.2.3款(货车)所定义的车辆。
本规则还适用于在采购的完整车辆或二类、三类底盘基础上制造完成的、国家标准GB/T 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中第2.1.2.1款(客车)所定义的车辆。
第三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实施商用车生产企业及商用车产品许可。
第二章许可条件及管理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商用车产品类别,对商用车生产企业准入许可实施分类管理。
商用车生产企业应当按照许可组织相应产品的生产、销售。
商用车按照产品类别分为货车类、客车类产品,其中货车类产品包括轻型货车、中重型货车,客车类产品包括轻型客车(含改装类)、大中型客车(含改装类),具体见附件1《商用车类别划分表》。
第五条新建商用车生产企业和《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内企业拟跨产品类别生产商用车的,应当按照《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先行办理项目批准手续。
第六条商用车生产企业许可条件:(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规定。
(二)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必要的生产能力和条件。
(三)具备必备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
(四)所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要求。
(五)具备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
(六)具有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能力。
申请商用车生产企业许可的,应当符合《商用车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及审查要求》(见附件2,以下简称《许可条件》)中规定的具体许可条件。
车型大小分类标准
车型大小分类标准
车辆的大小和类型是根据车身尺寸和车辆结构分类的。
同时,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的车型大小分类标准,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标准,以便我们对不同类型的车辆有更好的了解。
1. 小型车
小型车通常指车身长度在3.8-4.5米之间的车辆。
这些车辆通常极其灵活,在城市道路上行驶非常方便。
小型车的燃油经济性也比较好。
2. 紧凑型车
紧凑型车指车身长度在4.5-4.8米之间的车辆。
由于这些车辆尺寸车身紧凑,因此它们在城市道路上的行驶也非常方便。
尽管车内空间相对较小,这些车辆通常拥有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和驾驶表现。
3. 中型车
中型车指长度在4.8至5.5米之间的车辆。
这些车辆通常更为奢华,并
被认为是家庭用车的理想选择。
这些车辆的油耗相对较高,但马力表现却相对不错。
4. 大型车
大型车指长度超过5.5米的车辆,通常是商用车或高端豪车。
这些车辆拥有较高的燃油消耗和驾驶成本,但驾驶体验却非常出色。
总的来说,车型大小分类标准与车辆的舒适性、操控性和燃油经济性等十分重要的因素直接相关。
深刻了解车型分类标准,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加明智的购车决策。
商用车名词解释
商用车指的是用于商业运输和服务的各种车辆,包括货车、客车、特
种车辆等。
商用车通常采用柴油或汽油发动机,具有承载能力强、耐
久性好、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货车是一种专门用于运输货物的商用车辆。
根据不同的承载能力和尺寸,货车可以分为轻型货车、中型货车和重型货车。
轻型货车通常承
载能力在1.5吨以下,适合城市配送和小规模物流运输;中型货车承
载能力在1.5-10吨之间,适合中短途物流运输;重型货车承载能力在10吨以上,适合长途大宗物流运输。
客车是一种专门用于运输人员的商用车辆。
根据不同的座位数量和功能,客车可以分为小巴、中巴和大巴。
小巴一般座位数在6-16个之间,主要用于城市公交、旅游包车等;中巴座位数在17-30个之间,适合
短途班线客运和旅游包机;大巴座位数在31个以上,适合长途客运和旅游包机。
特种车辆是一种用途特殊的商用车辆,包括救护车、消防车、警车、
工程车等。
这些车辆通常具有特殊的装备和功能,以满足不同行业的
需求。
商用车市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市场,涉及到制造商、经销商、运输公司等多个环节。
近年来,随着物流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商用车市场呈现出不断扩大和升级的趋势。
中式厢式货车定义及分类
厢式货车是一类具有独立的封闭结构车厢,或与驾驶室联成一体的整体式封闭结构车厢,主要用于载运货物的商用车。
按外形分类,常见的厢式车车型有单排厢式车微型车、有篷厢式车、侧开式厢式车、集装箱车等。
关于中式厢式货车的分类,通常可以根据驱动形式、品牌等进行划分。
如按驱动形式,厢式货车可分为4x2(单桥)厢式车、6x2(前四后四)厢式车、6x4(后双桥\后八轮)厢式车、8x4(前四后八)厢式车等。
按品牌,常见的有东风面包车、解放面包车、五十铃面包车、江淮面包车、江铃面包车、福田面包车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品牌厢式货车的说明获取更多信息。
车辆分类标准一、车型按尺寸划分根据车辆的尺寸大小,可以将车辆分为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等。
小型车的代表车型包括Polo、高尔夫等;中型车的代表车型包括迈腾、帕萨特等;大型车的代表车型包括奥迪A6、宝马5系等。
二、车型按用途划分根据车辆的用途,可以将车辆分为家用车、商用车、特种车等。
家用车主要用于家庭出行,代表车型包括小型轿车、紧凑型轿车等;商用车主要用于商业用途,包括货车、客车等;特种车则用于特殊用途,如救护车、消防车等。
三、车型按燃料划分根据车辆使用的燃料不同,可以将车辆分为汽油车、柴油车、电动车等。
汽油车的代表车型包括大部分家用车和部分商用车;柴油车的代表车型包括货车、客车等;电动车的代表车型包括特斯拉、比亚迪等。
四、车型按驱动方式划分根据车辆的驱动方式,可以将车辆分为前驱车、后驱车、四驱车等。
前驱车的代表车型包括大部分家用车;后驱车的代表车型包括部分豪华车和性能车;四驱车的代表车型包括越野车和部分性能车。
五、车型按价格划分根据车辆的价格,可以将车辆分为经济型车、中级车、豪华车等。
经济型车的价格较为亲民,代表车型包括小型轿车、紧凑型轿车等;中级车的价格适中,代表车型包括中型轿车、SUV等;豪华车的价格较高,代表车型包括高档轿车、豪华SUV等。
六、车型按品牌划分根据车辆的品牌不同,可以将车辆分为国产车、合资车、进口车等。
国产车的代表品牌包括吉利、长城等;合资车的代表品牌包括大众、丰田等;进口车的代表品牌包括奔驰、宝马等。
七、车型按发动机划分根据车辆使用的发动机不同,可以将车辆分为自然吸气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等。
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代表车型包括大部分家用车和部分商用车;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代表车型包括部分性能车和豪华车。
八、车型按变速箱划分根据车辆使用的变速箱不同,可以将车辆分为手动挡车、自动挡车等。
手动挡车的代表车型包括部分家用车和商用车;自动挡车的代表车型包括大部分家用车和部分商用车。
此外,还有一些车型使用双离合变速器或其他类型的变速器。
商用车分类标准
商用车分类标准主要根据车辆的设计和技术特征,以及车辆的用途进行分类。
以下是商用车的主要分类标准:
客车:客车是在设计和技术特征上是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通常具有9个座位以上的载客能力。
客车可以分为小型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铰接客车、无轨客车、越野客车、专用客车等类型。
货车:货车是在设计和技术特征上是用于运送货物的汽车,通常具有宽大的载货空间和强大的载货能力。
货车可以分为普通货车、多用途货车、全挂牵引车、越野货车、专业货车和专用货车等类型。
半挂牵引车:半挂牵引车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商用车,具有牵引半挂车的能力,主要用于长途运输和物流配送。
客车非完整车辆和货车非完整车辆:这些是指客货车的基本车型,如未安装驾驶室的车辆、未安装发动机的车辆等。
此外,商用车还可以根据其他特征进行分类,如车辆的品牌、型号、颜色、使用场景等。
这些分类标准可以用于对商用车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和管理。
汽车的分类一、国内分类以前按按照《汽车和半挂车的术语和定义车辆类型》(GB/T3730。
1---88)标准将汽车分为七类。
1载货汽车。
可划分为:微型货车(小于或等于1.8T);轻型货车(大于1.8t且小于或等于6t);中型货车(大于6t且小于或等于14t);重型货车(大于14t)。
2越野汽车。
可划分为:轻型越野汽车(小于或等于5t);中型越野汽车(大于5t且小于或等于13t);重型越野汽车(大于13t且小于或等于24t);超重型越野汽车(大于24t)。
3自卸汽车。
可划分为:轻型自卸汽车(小于或等于6t);中型自卸汽车(大于6t且小于或等于14t);重型自卸汽车(大于14t且厂定最大轴载质量小于公路许用轴载质量);矿用自卸汽车(主要用于矿区或工地的自卸汽车)。
4牵引汽车。
可分为:全挂牵引车和半挂牵引车。
5专用汽车。
装置有专用设备,具有专用功能用于承担专门运输任务或特种作业的汽车。
6客车。
可划分为:微型客车(小于或等于3.5m);轻型客车(大于3.5m且小于或等于7m);中型客车(大于7m且小于或等于10m);大型客车(大于10m);特大客车(铰接客车或双层客车)。
7轿车。
可划分为:微型轿车(小于或等于1L);普通轿车(大于1L且小于或等于1.6L);中级轿车(大于1.6L且小于或等于2.5L);中高级轿车(大于2.5L且小于或等于4L);高级轿车(大于4L)。
现在,《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1---2001)是采用ISO/WD3833:1999《道路车辆类型术语和定义》修订的,将汽车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
乘用车是指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
它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
可分为: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仓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越野乘用车、短头乘用车、专用乘用车。
商用车分类根据ISO3833修订本,未来的国际标准将汽车仅分为两大类:乘用车和商用车。
其中对乘用车的定义为:就其设计和技术特性而言,主要用于运载人员及其行李/或偶尔运载物品,包括驾驶员在内,最多为9座的汽车,它可以牵引挂车。
根据这一定义,我们通常所说的轿车、吉普车、某些多用途车辆(即MPV)等都属于此范畴。
对于商用车,指的是除乘用车以外,主要用于运载人员、货物、及牵引挂车的汽车;所有的商用车又分为客车和货车两大类。
商用车是在设计和技术特征上是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并且可以牵引挂车。
从2005年开始,我国汽车行业实行了新的车型统计分类。
相对旧分类,商用车包含了所有的载货汽车和9座以上的客车。
在旧分类中,整车企业外卖的底盘是列入整车统计的,在新分类中将底盘单独列出,分别为客车非完整车辆(客车底盘)和货车非完整车辆(货车底盘)。
商用车分为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客车非完整车辆和货车非完整车辆,共五类。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在用的货车(时称卡车)基本全是长头车。
进入上世纪80年代,西欧和日本卡车的平头风潮开始影响我国。
由于日本平头货车的外形设计风格符合东方人的审美观,又兼具视野开阔、操控灵活等优点,也成为我国国内货车制造厂家研发新一代卡车的方向。
国产平头货车一经推出,便以价廉物美等特点受到了市场青睐,目前已经稳居绝对统治地位。
如解放牌卡车的原型正是纳威司达的K系列车型。
时至今日,国内已再难见到解放牌卡车的身影。
平头货车由于驾驶室坐落于发动机之上,前方毫无遮拦,驾驶人便获得了开阔的视野,这成为平头货车最大的优点。
西欧和日本等国变货车长头为平头,目的就是将驾驶人的视野最大化,提高及时发现意外情况、主动预防事故发生的能力。
这一设计理念与美国大相径庭,尽管两者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交通安全。
长头货车以美国大型汽车为代表,是指最前端且突出部分为发动机室、之后是驾驶室的车辆,两室相对独立、空间分离。
美国无论是货车还是客车,至今仍保持长头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