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第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 格式:pptx
- 大小:408.33 KB
- 文档页数:38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文科)第4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实验九Excel 2003 建立工作表操作实验目的1.掌握建立工作表的一般方法。
2.掌握管理工作表的一般方法。
操作指导案例1如图4-1所示,按照下列内容建立一张工作表,并完成下列操作:1.合并A1:E1单元格,内容居中。
2.删除Sheet3表。
3.将Sheet1重命名为“差旅费”。
图4-1工作表内容合并单元格操作步骤如下:(1)选中A1:E1区域。
(2)单击工具栏上的“合并及居中”按钮。
删除和重命名工作表操作步骤如下:(1)右键单击“Sheet3”工作表标签,选择“删除”命令。
(2)右键单击“Sheet1”工作表标签,选择“重命名”命令,输入“差旅费”。
实验十Excel 2003 数据计算及图表制作实验目的1.熟悉格式化操作和输入公式的基本方法。
2.掌握图表的建立和编辑方法。
操作指导案例1如图4-2所示,按照下列内容建立一张工作表,并完成下列操作:1.计算“人数”列的“合计”项和“所占比例”列(所占比例=人数/合计),结果保留2位小数。
2.选取“某大学在校生人数情况表”的“年级”列(不含“合计”列)和“所占比例”列,建立“分离型饼图”(系列产生在“列”),标题为“在校生人数分年级比例图”,使该图表位于“某大学在校生人数情况表”的A8:E18单元格区域内。
图4-2某大学在校生人数情况表计算“人数”列的“合计”项和“所占比例”列操作步骤如下:(1)单击B7单元格,再单击工具栏上的“自动求和”按钮,或单击菜单【插入】,选择“函数”命令,然后再选择“SUM”函数,如图4-3所示,在确认求和区域为B3:B6无误后,按回车键。
图4-3使用SUM函数求和(2)如图4-4所示,在C3单元格中输入=B3/$B$7,因为求所占比例的分母在复制公式时,是不变化的,所以必须对B7单元格使用绝对引用。
图4-4输入公式(3)在B7单元格输入公式按回车键求得结果,对于“数值”型数据,Excel默认保留2位小数,否则,也可以单击菜单【格式】,选择“单元格”命令,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的“数字”选项卡中,选择“数值”,对“小数位数”重新进行设置。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文科)第4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实验九Excel 2003 建立工作表操作实验目的1.掌握建立工作表的一般方法。
2.掌握管理工作表的一般方法。
操作指导案例1如图4-1所示,按照下列内容建立一张工作表,并完成下列操作:1.合并A1:E1单元格,内容居中。
2.删除Sheet3表。
3.将Sheet1重命名为“差旅费”。
图4-1工作表内容合并单元格操作步骤如下:(1)选中A1:E1区域。
(2)单击工具栏上的“合并及居中”按钮。
删除和重命名工作表操作步骤如下:(1)右键单击“Sheet3”工作表标签,选择“删除”命令。
(2)右键单击“Sheet1”工作表标签,选择“重命名”命令,输入“差旅费”。
实验十Excel 2003 数据计算及图表制作实验目的1.熟悉格式化操作和输入公式的基本方法。
2.掌握图表的建立和编辑方法。
操作指导案例1如图4-2所示,按照下列内容建立一张工作表,并完成下列操作:1.计算“人数”列的“合计”项和“所占比例”列(所占比例=人数/合计),结果保留2位小数。
2.选取“某大学在校生人数情况表”的“年级”列(不含“合计”列)和“所占比例”列,建立“分离型饼图”(系列产生在“列”),标题为“在校生人数分年级比例图”,使该图表位于“某大学在校生人数情况表”的A8:E18单元格区域内。
图4-2某大学在校生人数情况表计算“人数”列的“合计”项和“所占比例”列操作步骤如下:(1)单击B7单元格,再单击工具栏上的“自动求和”按钮,或单击菜单【插入】,选择“函数”命令,然后再选择“SUM”函数,如图4-3所示,在确认求和区域为B3:B6无误后,按回车键。
图4-3使用SUM函数求和(2)如图4-4所示,在C3单元格中输入=B3/$B$7,因为求所占比例的分母在复制公式时,是不变化的,所以必须对B7单元格使用绝对引用。
图4-4输入公式(3)在B7单元格输入公式按回车键求得结果,对于“数值”型数据,Excel默认保留2位小数,否则,也可以单击菜单【格式】,选择“单元格”命令,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的“数字”选项卡中,选择“数值”,对“小数位数”重新进行设置。
利用格式工具栏按钮为数字设置“货币样式”和“千位分隔符样式”;调整行高与列宽,使它们以“最合适的行高”与“最合适的列宽”显示;为表格设置网格边框线,外边框线为双线,内边框线为细实线;为表格添加棕黄色底纹;为工作表添加页眉和页脚;(7)打开“销售报告”工作簿,并添加一个工作表,命名为“全年总计”,然后进行如下操作:将“上半年”工作表的单元格区域A2:D10复制到“全年总计”工作表的单元格区域A2:D10位置;将“下半年”工作表的单元格区域A3:D10复制到“全年总计”工作表的单元格区域A11:D18位置;在B列的位置插入一列,输入列标题“年度”,在单元格区域B3:B10中输入数据“上半年”;在单元格B11:B18中输入数据“下半年”;在A1单元格中输入文本“财务管理系统(单用户)全年销售情况”,之后将其A列至E列合并及居中对齐。
(8)打开工作簿“销售报告”,对工作表“全年总计”进行下列操作:对数据清单按“广州销售部”降序及“项目”升序进行排列;利用自动筛选功能,筛选出数据清单中“北京销售部”大于800或小于500的记录;利用自动筛选功能,筛选出数据清单中“上海销售部”销售量最多的3个记录;利用高级筛选功能,筛选出数据清单中“广州销售部”销售量大于800或“北京销售部”销售量大于900或“上海销售部”销售量大于850的记录;在数据清单中,以“项目”为关键字段分类汇总各销售部全年的销售情况;取消分类汇总,再对数据清单以“年度”为关键字段分类汇总各销售部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平均销售量和总的平均销售量。
(9)打开“销售报告”工作簿,进行下列操作:利用工作表“上半年”单元格区域A2:D10的数据创建一个条形嵌入式图表;利用工作表“下半年”单元格区域A2:D10的数据创建一个柱形图表工作表,放在Sheet4工作表中。
2、按要求完成以下操作(1) 在以自己姓名为名称的文件夹中新建一个工作簿,取名为“练习”,将Sheet1改名为“销售表”,输入如图3-4所示内容,要求:①“月份”数据自动填充;“货物A”的单价自动填充,“货物B”的单价分两次填充;“货物C”的单价以3-4月为基本数据进行复制;②“货物A”的“数量”以10为起点,按步长为5填充等差序列;“货物B”的“数量”以10为起点,按步长为2填充等比序列,最多为100,然后重复填充;“货物C”的“数量”以40为起点,重复填充数据(2)打开“练习”工作簿,对其中的“销售表”进行如下操作:货物A、货物B、货物C的金额=单价×数量,利用公式复制实现数据填充;分别对货物A、货物B、货物C的“数量”、“金额”以及“月销售额”进行求和,并把结果填写在“合计”一栏对应的单元格中;分别计算货物A、货物B、货物C的“单价”平均值,并把结果填写在“合计”一栏对应的单元格中;图3-4(3)建立如图3-5所示的“职工工资表”,并按下列要求进行计算操作:销售额超过5000的职工按10%提成,其他职工按5%提成;统计销售额为5678的职工人数,并将其放在E12单元格;计算销售额为5678的职工提成之和,并将其放在E13单元格;计算每个职工的“实发工资”(实发工资=基本工资+提成),并将其放在相应单元格中;计算所有职工的“销售额”、“基本工资”、“提成”和“实发工资”的合计,并分别将其放在“合计”所在行相应的单元格中;计算所有职工“实发工资”的平均值,并将其放在H12单元格;求“实发工资”最高值,结果放在H132单元格;最后以“职工工资表”为工作簿名存于自己的文件夹。
1375.5 工作表格式的设置为了使工作表中各项数据便于阅读并使工作表更加美观、排列整齐、重点突出,通常需要对工作表进行格式设置。
工作表格式包括单元格、区域、行列和工作表自身的格式。
5.5.1 单元格格式设置根据用户对单元格数据的不用要求,可以在工作表中设置相应的格式,如设置单元格数据类型、文本的对齐方式、字体、单元格的边框和底纹等。
1.单元格格式设置设置单元格格式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使用“格式”菜单。
使用“格式”菜单方法可以对单元格进行比较全面的设置,具体步骤如下。
① 选定需要设置格式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
② 选择“格式”|“单元格”命令,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如图5.25所示。
该对话框包括“数字”、“对齐”、“字体”等6个选项卡,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选项卡进行操作。
③ 单击“确定”按钮或按【Enter 】键即可。
(2)使用“格式”工具栏。
使用“格式”工具栏方法可以对单元格进行一些简单的设置,具体步骤如下。
① 选定需要设置格式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
② 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相应按钮进行设置即可。
2.数字格式设置设置数值格式有以下两种常用方法。
(1)使用菜单设置。
① 选定需要设置格式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
② 选择“格式”|“单元格”命令,或单击右键,从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命令,弹出如图5.25所示的对话框。
③ 选择“数字”选项卡,在“分类”列表框中选择“数值”选项,再指定小数位数、负数格式及是否使用千分位分隔符。
④ 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2)使用工具栏设置。
① 选定需要设置格式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
② 单击“格式”工具栏上如图5.26所示的相应按钮进行设置即可。
3.对齐方式设置在Excel 中,对齐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水平对齐和垂直对齐。
在默认情况下,文字为水平左对齐,数值为水平右对齐。
图5.25 “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图5.26 数字格式设置按钮。
第一部分,包括:Excel2003窗口组成、Excel文档的基本操作、Excel 文档的格式设置等。
电子表格软件Excel是微软公司Office(办公系统)系统的组件之一,主要用来处理数据、管理和分析数据。
下面开始学习Excel2003。
一.Excel基本功能和工作窗口1.Excel的基本功能Excel2003软件是微软公司Office(办公系统)系统的组件之一。
它广泛地应用于财务、统计、工商、管理、教学、科研等各种需要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和处理的领域。
关于Excel的启动和退出就不再在讲了,可以参考p.134。
2.Excel工作窗口介绍Excel软件与Word软件一样,也是一个Windows环境下应用程序,因此窗口的组成基本上差不多,它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工作表和编辑栏(公式栏)等组成,如下图所示,其中前面4部分与Word2003类似,不再赘述。
下面将重点介绍Excel2003工作窗口自身的一些特征。
(1)菜单栏上右侧3个控制按钮也是“最小化、最大化/还原、关闭”,这些控制按钮用来控制Excel当前文档窗口,而不是用来控制Excel应用程序的。
例如,单击文档窗口的”关闭”按钮,仅关闭Excel文档窗口而不会关闭Excel应用程序,如果单击位于窗口标题栏上右侧的“关闭”按钮,则所有打开的Excel文档窗口将关闭。
请注意两者的区别。
(我演示一下)。
(2)编辑栏与Word窗口不同,Excel有一个编辑栏(又称公式栏),如下图。
编辑栏用于输入或编辑当前单元格(又称活动单元格)的值或公式。
编辑栏的左侧是单元格名称框,如图中给出的D4,表示当前单元格位于第D列和第4行的交叉位置。
编辑栏的中间3个命令按钮分别是:“”按钮用于取消本次输入的内容;“”按钮用于确认输入;“”按钮用于插入函数,单击它后可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
编辑栏的右侧是数据编辑区,用来显示当前单元格内容,同时也可以在此直接输入或编辑当前单元格的数据和公式,如图中的“=2*5”就是一个公式。
●课前阅读项目五任务一、三电子表格运算与图表教材,观看视频。
●课中引入:通过对数字型文本的输入的方法的复习引入新课。
项目五Excel 2016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及应用任务二数据的运算(用PPT图文展示讲解、打开软件操作演示)1.函数的应用函数是Excel 2016内置的用于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计算公式,由3部分组成,即函数名、参数和括号。
通过函数往单元格中输入数据方法是:选定返回计算结果的单元格,然后单击编辑栏中的按钮,弹出“插入函数”对话框。
在“插入函数”对话框中,分别从“或选择类别”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合适的函数类型,从“选择函数”列表框中选择所需要的函数(本例从“或选择类别”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常用函数”,从“选择函数”列表框中选择SUM),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打开所选函数的“函数参数”对话框,显示了该函数的函数名、函数的每个参数,以及参数的说明、函数的功能和计算结果。
在参数输入框中输入参数(参数输入可通过单击参数输入框右端的“窗口折叠”按钮,转到工作表中用鼠标选择,或直接用鼠标到工作表中选定所需单元格区域),函数结果便显示在下方的“计算结果”栏中,单击“确定”按钮后,运算结果被返回单元格中。
2.使用公式输入数据Excel 2016除了内置函数供调用之外,还提供自定义公式的功能,以满足数据计算的需要。
公式是各单元格数据之间的运算关系式,由运算符、常量、函数、单元格地址组成,其一般格式为:返回计算结果的单元格地址=运算符、常量、函数、单元格地址组成的表达式。
通过公式往单元格中输入数据时,可先选定返回计算结果的单元格,然后输入公式即可。
公式确定方法是:首先建立一般计算公式,然后确定具体计算公式,最后引用单元格地址代替具体计算公式中相应的数据即可。
复制公式时,公式中引用的单元格方式不同,公式的计算结果则不一样。
在Excel中单元格地址有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3种引用方式。
思政教育:通过自动填充的教学,教育学生学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