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自诉案件包括哪些案件?
- 格式:docx
- 大小:13.79 KB
- 文档页数:2
Putting people first and respecting employees is the key to success from beginning to end.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自诉民事案件包括哪些?我国民事诉讼中并没有公诉案件,全部都是属于自诉案件。
而自诉案件只会出现在刑事诉讼中,就包括一般伤害案、公然侮辱、诽谤案、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重婚案、破坏军婚案、虐待案、遗弃案等等。
一、自诉民事案件包括哪些民事诉讼案件都是自诉案件,没有公诉案件。
刑事诉讼案件分为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
刑事案件的自诉案件包括:最高法院刑事诉讼法解释1第一条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⒈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⒉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⒊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⒋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
(二)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⒈故意伤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⒉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的);⒊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的);⒋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的);⒌遗弃案(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的);⒍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一节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⒎侵犯知识产权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⒏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本项规定的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对其中证据不足、可以由公安机关受理的,或者认为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告知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有证据证明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刑事诉讼法解释的内容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中国船舶内的犯罪,由该船舶最初停泊的中国口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刑事诉讼法解释全称是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是在2012年11通过,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一种对刑事诉讼法在适用方面的解释。
那么,大家知道刑事诉讼法解释都有哪些内容吗?小编将在下文中为大家带来刑事诉讼法解释的内容。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章管辖第一条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⒈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⒉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⒊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⒋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
(二)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⒈故意伤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⒉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的);⒊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的);⒋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的);⒌遗弃案(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的);⒍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一节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⒎侵犯知识产权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⒏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本项规定的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对其中证据不足、可以由公安机关受理的,或者认为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告知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有证据证明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第二条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
自诉案件包含哪两种类型的诉讼自诉案件是指由受害人或者其他有关义务的人向法院提起的刑事诉讼案件。
自诉案件作为一种特殊的诉讼类型,在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程序,自诉案件可以分为公诉辅助型自诉案件和独立自诉案件。
本文将对这两种类型的自诉案件进行详细介绍。
一、公诉辅助型自诉案件公诉辅助型自诉案件指的是当公诉机关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刑事追诉时,受害人或者其他有关义务的人可以作为公诉辅助人,要求法院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在这种类型的自诉案件中,受害人或者其他有关义务的人充当了公诉机关的助手和协助者的角色。
公诉辅助型自诉案件的特点是主要由公诉机关负责起诉,而受害人或者其他有关义务的人则提供证据和参与诉讼。
公诉机关在起诉时需要充分考虑受害人或者其他义务人的意愿,并在诉讼过程中保护其权益。
受害人或者其他义务人作为公诉辅助人,有权提出证据、质证、出庭参加庭审等。
公诉辅助型自诉案件的重要作用在于保护受害人或者其他义务人的合法权益,加强了刑事诉讼的公正性和完备性。
通过允许受害人或者其他义务人参与刑事诉讼,可以更好地反映事实真相并维护社会秩序。
二、独立自诉案件独立自诉案件是指受害人或者其他有关义务的人在公诉机关不起诉的情况下,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的案件。
与公诉辅助型自诉案件不同,独立自诉案件中,受害人或者其他义务人扮演了起诉人的角色,直接主持诉讼。
在独立自诉案件中,起诉人的责任较为重大,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起诉。
法院会对起诉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并开庭审理。
独立自诉案件的审理程序和规定与其他刑事案件相同。
独立自诉案件的存在,为那些因某种原因导致公诉机关不起诉,但又有诉讼需求的受害人或者其他义务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救济途径。
他们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总结起来,自诉案件包含了公诉辅助型自诉案件和独立自诉案件两种类型。
公诉辅助型自诉案件主要由公诉机关起诉,而受害人或者其他有关义务的人作为公诉辅助人,提供证据和参与诉讼。
刑事诉讼中的自诉案件包括哪些刑事诉讼中的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包括重婚、遗弃,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等。
还有可以提起自诉的就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一、刑事诉讼中的自诉案件包括哪些?自诉案件,是指由被害人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的案件。
这类案件不需要侦查机关侦查,也不需要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而由人民法院直接立案和审判。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0条的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即刑法规定的侮辱、诽谤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以及侵占案。
对于这些案件,只有被害人或者在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提起告诉时,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包括:故意伤害案(轻伤),重婚案,遗弃案,妨碍通信自由案,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以及属于刑法分则第4章、第5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以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其他轻微刑事案件。
对于上述所列八项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对于其中证据不足、可由公安机关受理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在审理自诉案件过程中,如果发现被告人还犯有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罪行,则应将新发现的罪行另案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处理。
司法实践中要注意的是,对于上述第3类案件,从性质上说本来属于公诉案件范围,若成为自诉案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被害人能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2)被告人侵犯的是被害人自己的人身权利或财产权利;(3)对被告人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并已经作出书面决定如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决定。
第1篇一、概述刑事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自诉案件。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自诉案件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二、自诉案件的范围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下列案件属于自诉案件:1. 被害人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包括侮辱、诽谤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侵占案。
2. 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由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告诉的案件。
3. 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告诉的案件。
4.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5. 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严重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犯罪案件。
三、自诉案件的立案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诉案件的立案条件如下:1. 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
2.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自己受到犯罪侵害。
3. 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刑事责任能力。
4. 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没有逃避侦查、起诉、审判的行为。
四、自诉案件的审理程序1. 自诉案件的起诉: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写明被告人的姓名、住所地、犯罪事实和证据等。
2. 自诉案件的受理: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应当及时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受理;认为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告知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3. 自诉案件的审理: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审理。
4. 自诉案件的判决: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按照下列规定判决:(1)被告人有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判决有罪,并依法判处刑罚。
(2)被告人无罪,应当宣告无罪。
(3)被告人犯数罪的,应当分别判决。
(4)自诉人或者被告人有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判决民事赔偿。
五、自诉案件的审理期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自诉案件的审理期限为:1. 第一审普通程序:自受理之日起,应当在六个月内审结。
One's real value first lies in to what degree and what sense he set himself.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什么是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导读:自诉案件就是由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公诉案件是指由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明确规定了自诉案件的范围,大多数的刑事犯罪都由检察院提起公诉的。
一、什么是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1、自诉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并由司法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自诉案件的范围包括:(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2、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
二、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的区别有哪些?(一)案件来源不同。
公诉案件是由国家公诉机关即人民检察院提起的;而自诉案件是由被犯罪行为侵害的公民、个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近亲属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
(二)犯罪性质和危害程度不同。
公诉案件中犯罪行为的性质一般来说比较严重,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比较大,案件一经起诉人民法院必须依法进行审判,除公诉机关认为所指控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能对被告人定罪和处以刑罚申请撤回起诉,人民法院准许撤回起诉外,人民法院必须依据审理中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法作出有罪或无罪判决。
而自诉案件犯罪行为的性质多数不甚严重,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比较小,因而,自诉人在判决宣告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撤回自诉,对告诉才处理和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进行调解。
(三)审查程序不同。
(四)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完全相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12.12.20•【文号】法释[2012]21号•【施行日期】2013.01.01•【效力等级】司法解释•【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刑事诉讼综合规定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2年11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2〕21号目录第一章管辖第二章回避第三章辩护与代理第四章证据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物证、书证的审查与认定第三节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的审查与认定第四节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审查与认定第五节鉴定意见的审查与认定第六节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的审查与认定第七节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审查与认定第八节非法证据排除第九节证据的综合审查与运用第五章强制措施第六章附带民事诉讼第七章期间、送达、审理期限第八章审判组织第九章公诉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第一节审查受理与庭前准备第二节宣布开庭与法庭调查第三节法庭辩论与最后陈述第四节评议案件与宣告判决第五节法庭纪律与其他规定第十章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第十一章单位犯罪案件的审理第十二章简易程序第十三章第二审程序第十四章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和特殊假释的核准第十五章死刑复核程序第十六章查封、扣押、冻结财物及其处理第十七章审判监督程序第十八章涉外刑事案件的审理和司法协助第十九章执行程序第一节死刑的执行第二节死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的交付执行第三节管制、缓刑、剥夺政治权利的交付执行第四节财产刑和附带民事裁判的执行第五节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第六节缓刑、假释的撤销第二十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开庭准备第三节审判第四节执行第二十一章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第二十二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第二十三章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第二十四章附则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
刑事诉讼法中自诉的概念刑事诉讼法中的自诉是指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或者其合法代表人对犯罪行为提起诉讼的一种诉讼方式。
自诉的概念及适用条件、具体程序、效力和特点等方面都在刑事诉讼法中作出了规定。
首先,自诉的适用条件是关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被害人或者其合法代表人认为发生了犯罪事实,可以就犯罪行为提起诉讼。
这意味着只有在被害人或者其合法代表人主动提起的情况下,才能适用自诉方式。
被害人包括直接受害的个人或单位,而合法代表人则是指按照法律规定或权力机关授予的权限代表被害人行使诉讼权利的人。
自诉的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审理等环节。
自诉案件的立案程序相对简化,被害人或者其合法代表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起诉状并提供证据材料即可。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后,应当及时进行身份核实并依法立案。
在调查阶段,人民法院通过审查起诉状、听取被害人陈述等方式,进一步明确案件事实和证据。
审理阶段,人民法院将依程序召开庭审,进行案件的审理和裁决。
相比公诉案件的审理程序,自诉案件具有相对简便和迅速的特点。
自诉案件的效力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的规定,自诉案件经过审判并发生法律效力,具有结束争议、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作用。
这意味着自诉案件的裁判结果具有等同于公诉案件的法律约束力,被害人的权益将得到法律保护。
自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自诉是一种主观选择权。
被害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诉还是由公诉机关提起公诉。
其次,自诉案件的责任主体由被害人承担,扮演了告诉人和证人的双重角色。
这一特点使得案件的证据面临更高的要求,需要被害人能够充分提供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材料。
此外,由于自诉案件通常涉及到民事赔偿请求,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需要兼顾协调被害人的刑事请求和民事请求。
尽管自诉在刑事诉讼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和权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例如,自诉案件容易受到被害人情感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引发诉讼双方的激烈争斗。
最高法院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章内容是什么?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
被告人的户籍地为其居住地。
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由服刑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一人犯数罪、共同犯罪和其他需要并案审理的案件,其中一人或者一罪属于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全案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
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因此,需要有十分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撑。
在对于刑事诉讼领域,我国制定了专门的刑事诉讼法。
但在该法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疑难问题,这时就需要进行相关的司法解释。
那么,最高法院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章内容是什么?下文有关于此问题的具体回答。
最高法院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章内容是什么?第一章管辖第一条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一)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1、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3、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4、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
(二) 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1、故意伤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2、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的);3、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的);4、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的);5、遗弃案(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的);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一节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7、侵犯知识产权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8、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本项规定的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对其中证据不足、可以由公安机关受理的,或者认为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告知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三)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有证据证明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刑诉法解释272条的内容是什么?刑诉法解释第二百七十二条:判决宣告前,自诉案件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自诉人可以撤回自诉。
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和解、撤回自诉确属自愿的,应当裁定准许;认为系被强迫、威吓等,并非出于自愿的,不予准许。
刑事诉讼法是指导司法机关处理刑事案件的主要法律,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为此,最高法制订了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进一步对刑诉法的内容做出说明,该解释内容非常丰富,那么刑诉法解释272条的内容是什么?下面小编结合有关法律知识给大家讲一讲。
一、刑诉法解释272条的内容是什么?刑诉法解释第二百七十二条:判决宣告前,自诉案件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自诉人可以撤回自诉。
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和解、撤回自诉确属自愿的,应当裁定准许;认为系被强迫、威吓等,并非出于自愿的,不予准许。
二、刑事自诉案件包括哪些?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对自诉案件,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在宣判前,对于前两类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也可以自行和解,第三类只能和解,三类案件都可以撤回起诉,由法院审查;被告人还可以向自诉人提起反诉。
三、如何发起刑事自诉?提起自诉,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在法定的起诉时效期限内,可以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
自诉一般用书面的形式,即应当制作并向法院呈递刑事自诉状。
但是,自诉人书写自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告诉,由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作出告诉笔录,向自诉人宣读,自诉人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或盖章。
自诉状或者告诉笔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自诉人、被告人、代为告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住址;2、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情节和危害后果等;3、具体的诉讼请求;4、致送的人民法院的名称及具体时间;5、证人的姓名、住址及其他证据的名称、来源等。
自诉案件范围
自诉案件是指,当事人自发向法院提起的民事案件,因无另外代理人或诉讼代理人提出,故也称无代理诉讼。
一般而言,民事诉讼的范围是由当事人自己决定的,自诉案件也是如此。
它的范围涵
盖民事权利义务的形成、变更及终止,以及违反民法规定造成损害的赔偿等。
当前,受诉
讼程序改革进程的鼓舞,我国国家已经利用信息化技术、科技起诉等手段,帮助当事人更
好地进行自我诉讼。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自诉案件的适用范围是:
一、形成、变更或终止民法法律关系所涉及的民事案件;
二、财产权利纠纷案件;
三、婚姻家庭纠纷案件;
四、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
五、侵犯依法可以保护的人身权益纠纷案件;
六、侵犯当事人知识产权纠纷案件;
七、承担民事责任及造成损害的赔偿案件;
九、民事诉讼法规定可以把握自己权利的自诉民事案件;
十、本法另有规定的其他案件。
有鉴于此,法院适当放宽自诉人的便利条件,无论何种形式,都有助于改善法律环境,以便当事人更有效地进行自我诉讼。
此外,也为自诉案件的案由更加清晰、明了提供了可能,帮助案件的运行和结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1.01.26•【文号】法释〔2021〕1号•【施行日期】2021.03.01•【效力等级】司法解释•【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刑事诉讼综合规定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20年12月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2020年12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0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目录第一章管辖第二章回避第三章辩护与代理第四章证据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物证、书证的审查与认定第三节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的审查与认定第四节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审查与认定第五节鉴定意见的审查与认定第六节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的审查与认定第七节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审查与认定第八节技术调查、侦查证据的审查与认定第九节非法证据排除第十节证据的综合审查与运用第五章强制措施第六章附带民事诉讼第七章期间、送达、审理期限第八章审判组织第九章公诉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第一节审查受理与庭前准备第二节庭前会议与庭审衔接第三节宣布开庭与法庭调查第四节法庭辩论与最后陈述第五节评议案件与宣告判决第六节法庭纪律与其他规定第十章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第十一章单位犯罪案件的审理第十二章认罪认罚案件的审理第十三章简易程序第十四章速裁程序第十五章第二审程序第十六章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和特殊假释的核准第十七章死刑复核程序第十八章涉案财物处理第十九章审判监督程序第二十章涉外刑事案件的审理和刑事司法协助第一节涉外刑事案件的审理第二节刑事司法协助第二十一章执行程序第一节死刑的执行第二节死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的交付执行第三节管制、缓刑、剥夺政治权利的交付执行第四节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和附带民事裁判的执行第五节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第六节缓刑、假释的撤销第二十二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开庭准备第三节审判第四节执行第二十三章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第二十四章缺席审判程序第二十五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第二十六章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第二十七章附则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
刑事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的区别在哪自诉案件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并由司法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法律学习:刑事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的区别是什么?解答:刑事诉讼法中的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虽然都是刑事案件,但二者之间是有严格区别的,主要是:(一)案件来源不同。
公诉案件是由国家公诉机关即人民检察院提起的;而自诉案件是由被犯罪行为侵害的公民、个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近亲属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
(二)犯罪性质和危害程度不同。
公诉案件中犯罪行为的性质一般来说比较严重,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比较大,案件一经起诉人民法院必须依法进行审判,除公诉机关认为所指控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能对被告人定罪和处以刑罚申请撤回起诉,人民法院准许撤回起诉外,人民法院必须依据审理中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法作出有罪或无罪判决。
而自诉案件犯罪行为的性质多数不甚严重,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比较小,因而,自诉人在判决宣告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撤回自诉,对告诉才处理和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进行调解。
(三)审查程序不同。
与庭审方式改革相适应,现行刑事诉讼法弱化了公诉案件进行庭前审查的实体内容,基本上实行程序性审查,即审查只要符合“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的”,人民法院就应当决定开庭审判,审查的主体是负责该案审理的审判组织成员;而自诉案件则应经二次审查,第一次是立案前的程序审查,审查是否符合立案标准,根据立、审分立的原则,审查的主体应是专门审查立案的人员。
第二次审查是开庭前的实体审查,审查是否符合“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这一开庭审理的必备条件,符合开庭审理条件的应转到开庭审理程序,不符合开庭审理条件的,应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裁定驳回起诉,审查的主体是负责该案审理的审判组织人员。
(四)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完全相同。
如:1、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反诉;而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虽然有权对司法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提出控告,但绝不能就案件事实本身对司法人员提出反诉;2、自诉案件的被害人作为自诉人如果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决不服的,有权在法定上诉期内按照法定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享有独立的上诉权;而公诉案件的被害人没有独立的上诉权,无权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提出上诉,只能自收到判决书五日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在法定期限内按照法定程序提起抗诉。
刑诉法八十八条关于自诉案件的规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司法实践中的案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人民检察院是否户提起诉讼,可以将案件划分为公诉案件以及自诉案件。
所谓自诉案件,也即告诉才会处理的案件,提起诉讼的主体四受到限制的,具体的自诉案件的规定是由刑诉法八十八条规定的。
▲一、刑诉法八十八条关于自诉案件的规定第八十八条【自诉案件的起诉和受理】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
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二、具体解析▲(一)刑事被害人自诉人首先表现为刑事被害人,这是由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决定的。
被害人由于其人身、财产等权利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因而与案件事实及处理结果间存在着直接利害关系,决定着他作为自诉的主体,有权对刑事案件通过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事实上也只有刑事被害人才具备自诉主体的条件,在其人身、财产等权利遭受犯罪行为侵害时必定会积极地行使控告和起诉权,成为具有实体意义与程序意义合二为一的自诉人。
▲(二)被害人的近亲属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8条规定,被害人的近亲属也有权起诉。
这时的近亲属属于自诉人的范畴,但他是一种特殊的刑事自诉主体。
近亲属只能在特殊情况下才会成为自诉人,条件就是被害人死亡。
被害人作为自诉人是法律赋予特定人的资格,这种资格在一般情况不能够转移给他人,但在法律明定的特殊情况下,自诉人的资格亦会发生转移,这种转移对承受方来说就是承受自诉资格。
因此在自诉案件中有时会出现被害人的自诉人资格的转移与承受问题,这就构成了刑事自诉人的特殊情况。
▲(三)法定代理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也有权提起自诉。
但需界定其法律地位。
法定代理人只是一个诉讼参与人,而非当事人,这已由刑事诉讼法作出了明确规定。
因此,他虽有权提起自诉,但并不是自诉人。
法定代理人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权益可以直接进行某些诉讼活动,包括行使自诉权。
刑事诉讼法案件中的自诉案件包括哪些?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0条的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刑事诉讼法案件中的自诉案件(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即刑法规定的侮辱、诽谤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以及侵占案。
对于这些案件,只有被害人或者在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提起告诉时,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包括:故意伤害案(轻伤),重婚案,遗弃案,妨碍通信自由案,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以及属于刑法分则第4章、第5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以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其他轻微刑事案件。
对于上述所列八项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对于其中证据不足、可由公安机关受理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在审理自诉案件过程中,如果发现被告人还犯有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罪行,则应将新发现的罪行另案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处理。
司法实践中要注意的是,对于上述第3类案件,从性质上说本来属于公诉案件范围,若成为自诉案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被害人能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2)被告人侵犯的是被害人自己的人身权利或财产权利;(3)对被告人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自诉案件的范围自诉案件是指当事人自行发起的民事案件,这意味着没有检察官、检察部长或其他政府代表主动控辩,法律视乎完全是由原告主持。
自诉案件范围涉及广泛,可以从简单的泄漏状况到复杂的金融案件,破坏性的案件等。
首先,自诉案件大多与个人纠纷有关,大部分原告使用自诉方式来解决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继承、遗产分配、婚姻离婚等民事案件。
例如,自诉的当事人可能会起诉他们的家庭成员,他们可能会指控他们的家庭成员在财产继承、经济赔偿、婚姻离婚等问题上未讨受公平对待。
此外,个人也可以使用自诉的方式处理犯罪行为,例如,在诈骗案中,被害人可以提出自诉诉讼,检察机关可以尊重他们的请求,并给予相应的法律援助。
其次,自诉案件还可以涉及企业之间的投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被告可能会涉及公司的两个或更多成员,当事人之间会在经济赔偿(如投资回报、股票股利)、纠纷处理、收购交易、专利权等方面产生摩擦。
在这类案件中,一方将指控另一方未未遵守法律规定,破坏当事人之间公平交易关系,从而追究另一方的民事责任。
最后,自诉案件还可以涉及对社会及公共利益的危害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个别群体或当事人提起诉讼,将那些威胁社会及共共利益的行为列入主要争议要点,并诉请法庭衡量他们的观点,以担任公共利益的看守人并追究违反者的相应责任。
例如,个人或社会团体可能会用自诉起诉污染者,谴责他们对环境的伤害行为。
自诉案件的范围十分广泛,日益复杂,但都有共同点,即法律关系的不公平性和责任的分配。
尽管自诉案件比公诉案件要困难,但它们允许当事人及社会组织在司法机关外达成更人道,更快捷的解决方案。
因此,针对自诉案件的范围和相关规定的完善将有助于健全诉讼机制,保护和谐社会环境。
When it comes to family, we are all still children at heart. No matter how old we get,we always need a place tocall home.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刑诉法解释272条的内容是什么?刑诉法解释第二百七十二条:判决宣告前,自诉案件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自诉人可以撤回自诉。
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和解、撤回自诉确属自愿的,应当裁定准许;认为系被强迫、威吓等,并非出于自愿的,不予准许。
刑事诉讼法是指导司法机关处理刑事案件的主要法律,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为此,最高法制订了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进一步对刑诉法的内容做出说明,该解释内容非常丰富,那么刑诉法解释272条的内容是什么?下面结合有关法律知识给大家讲一讲。
一、刑诉法解释272条的内容是什么?刑诉法解释第二百七十二条:判决宣告前,自诉案件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自诉人可以撤回自诉。
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和解、撤回自诉确属自愿的,应当裁定准许;认为系被强迫、威吓等,并非出于自愿的,不予准许。
二、刑事自诉案件包括哪些?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对自诉案件,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在宣判前,对于前两类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也可以自行和解,第三类只能和解,三类案件都可以撤回起诉,由法院审查;被告人还可以向自诉人提起反诉。
三、如何发起刑事自诉?提起自诉,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在法定的起诉时效期限内,可以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
自诉一般用书面的形式,即应当制作并向法院呈递刑事自诉状。
但是,自诉人书写自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告诉,由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作出告诉笔录,向自诉人宣读,自诉人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或盖章。
刑事诉讼法自诉案件包括哪些案件?
刑事诉讼法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等。
▲一、刑事诉讼法自诉案件包括哪些案件?
刑事诉讼法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即刑法规定的侮辱、诽谤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以及侵占案。
对于这些案件,只有被害人或者在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提起告诉时,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包括:故意伤害案(轻伤),重婚案,遗弃案,妨碍通信自由案,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以及属于刑法分则第4章、第5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以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其他轻微刑事案件。
对于上述所列八项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对于其中证据不足、可由公安机关受理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