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科室医院感染培训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118.00 KB
- 文档页数:28
..
专业资料 日期 科室 培训容 主讲人 备注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特殊感染手术控制措施和监测
常见血源性传播疾病暴露后的紧急处理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标准预防的涵、隔离措施、特点
标准预防的主要容
科室医院感染控制小组职责、监控护士职责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登记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制度
..
专业资料 科室院感培训目录
..
专业资料
科室培训记录表
日期 地点:护士办公室 培训题目: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制度
主持人:志花 主讲人:红霞 记录人:红霞
参加人员:
..
专业资料 (一)、防护目的
1.有效预防医院感染,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健康。2.既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3.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也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和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再传至病人。
(二)、防护原则
实施标准预防: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其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三)、防护措施
1.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吸收。
2.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戴手套。
3.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4.医务人员的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者围裙。
5.处理所有的锐器是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7.医疗废物应按照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
..
专业资料 (四)、防护用品的保证
1.科室应当配备数量足够的防护用品
(1)一次性手术包(标准配置)、放渗透围裙或手术衣、口罩(外科口罩、防护口罩)、眼罩或面罩、手套。
(2)消毒剂:2%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碘伏、75%乙醇以及速干手消毒剂等。
2.防护用品的使用与管理
(1).医院以及科室备用足够防护用品和消毒药械,并放置在便取用的位置。
(2)使用的防护用品和消毒药械必须符合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并在有效期使用。
(3)由专人负责防护用品和消毒药械的管理,发现数量不足时及时补充和领取。
科室培训记录表
..
专业资料 日期:2.20 地点:护士办公室 培训题目:手术室人员管理和环境管理
主持人: 主讲人: 记录人:
参加人员:
(一) 人员管理
1.在手术部的工作人员和实施手术的医务人员应当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进入洁净手术部清洁区、无菌区的人员应当更换手术部专用的产尘少的工作服,换鞋(洁污鞋分开放置)—脱袜—更衣—走廊—手术间。手术人员不能戴首饰、耳饰,擦亮甲油或戴假指甲,不允有自己的衣服外露。外出时更换鞋、衣。
3.实施手术刷手的人员,刷手后只能触及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
4.穿好无菌手术衣的医务人员限制在无菌区域活动。
5.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脱下手术衣、手套、口罩等物品应当放入指定位置后,可离开手术室。
6.其他人员进入手术部 格控制进入手术部的人员,控制参观人数(2-4人),参观人员佩戴标识,有专人领至指定位置。
7.手术室工作人员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病(如痈,疖)时,一律不准进入手术间。
8.手术病人进入手术部 病人入室必须要更衣、带帽、换鞋,接送病人采用双车法。
(二)环境管理
..
专业资料 1.分区明确,分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不同洁净区之间必须设置缓冲室,以控制不同空气洁净度要求的区域间气流交叉感染,有效防止污染气流侵入洁净区。
2.手术室的门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关闭,尽量减少人员的出入。
3.洁净手术部的物品(敷料、器械等)应分别采取有效的净化流程,各通道应符合功能流程。
4.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应当在手术前30分钟开启,手术部清洁工作应在每天手术结束后净化空调系统运行时进行,达到自净时间后关机。
6.各级手术间应设置感应式自动推拉门,并设在自动延时关闭装置,室温度以22-25℃,湿度以50%为宜。
7.负压手术部每次手术结束后应当进行负压持续运转15分钟后再进行清洁擦拭,达到自净要求可进行下一个手术。
8.手术部用物必须保持整齐、清洁,表面无尘,地面无碎屑、无污迹。定期清洗与保养。
9.定期维护
1)对洁净区域的非阻漏式板、格栅、丝网等送风口,应当定期进行清洁。
2)对洁净区域回风口格栅应当使用竖向栅条,每天擦拭清洁1次,对滤料层应当按照规定更换。新风入口过滤网:1左右清洁1次,多风沙地区期缩短;过滤器更换期:粗低效过滤器1-2个月;中低效过滤器2-4个月;亚高效过滤器1年以上;高效过滤器3年以上。
3)过滤致病气溶胶的排风过滤器应当每半年更换一次。
4)热交换器应当定期进行高压水冲洗,并使用含消毒剂的水进行喷射消
..
专业资料 毒。
5)对空调器部加湿器和表冷器下的水盘和水塔,应当定期清除污垢,并进行清洁,消毒。
6)对挡水板定期进行清洗,对凝结水的排水点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并进行清洁、消毒。
..
专业资料 科室培训记录表
日期: 地点:护士办公室 培训题目: 特殊感染手术控制措施和监测
主持人: 主讲人: 记录人:
参加人员:
..
专业资料 一.特殊感染手术控制措施
1.当为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病人手术时,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尽可能安排在正负压转换形式的洁净手术室。
2.为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病人手术时应格隔离、绝参观。
3.凡参加手术人员进入手术间后不得随意外出,所需物品应由外供护士传递。
4.手术者必须穿隔离衣,换拖鞋。需要室外用物时,由室外人员传递,尽可能减少室用物,缩小污染围。
5.手术后,手术者脱去被污染的医务可离开。拖鞋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洗晾干备用。
6.传染性疾病或感染病人手术用的物品、器械应单独处理,用后进行双消毒。敷料按医疗废物处置。
7.传染病人的体液、洗涤液必须消毒处理后排弃,并做好记录。
二.监测
1.洁净手术部日常实行动态监测,必须项目为细菌浓度和空气的气压差。
2.每月对非洁净区域局部净化送、回风口设备进行清洁状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每天可通过净化自控系统进行机组监控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每月对各级别洁净手术部手术室至少进行1间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并记录。
5.每半年对洁净手术部进行吗一次尘埃粒子的监测,监控高校过滤器的使用状况并记录。
..
专业资料 6每半年对洁净手术不得正负压力进行监测并记录。
7.每季度按照洁净手术部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要求对手术部的无菌物品、消毒液、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等进行生物学监测。
..
专业资料 科室培训记录表
日期: 地点: 培训题目: 常见血源性传播疾病暴露后的紧急处理
主持人: 主讲人: 记录人:
参加人员:
..
专业资料 1.乙型肝炎(HBV) 乙型肝炎是医务人员面临的传播危险性最大的经血传播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暴露后应尽早检测抗体,并依据免疫状态及抗体水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脊柱乙肝高价免疫蛋白等。
2.丙型肝炎(HCV) 医务人员经血感染丙型肝炎的危险性虽低于乙型肝炎,但目前仍无有效的预防及治疗药物。感染后约半数形成慢性肝炎。应于暴露后3-4进行抗体检测,6-9个月复查以确定是否感染HCV。如感染HCV应进一步检查肝功能,为尽早使用目前认为对慢性肝炎有一定疗效的a干扰素提供依据。
3.艾滋病(AIDS) HIV感染后有2至3个月的窗口期,因此医务人员暴露后,应于暴露当时、暴露后1个月及6个月进行连续监测,以确定是否受感染,并尽早用zidovudine进行预防性治疗,直到排除感染。因感染HIV后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减少意外损伤所致血液接触是关键行的预防措施。
科室培训记录表
日期: 地点:护士办公室 培训题目: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主持人: 主讲人: 记录人:
..
专业资料 参加人员:
1. 通风
(1)手术室保持正压通风,包括走廊及附近区域的空气进入。
(2)通气每小时至少保持15次,其中3次必须是新鲜空气。
(3)通过合适的过滤器过滤所有空气,并在靠近地板处排出。
(4)经天花板向输入所有空气,并在靠近地板处排出。
(5)关闭手术室门,仅在器材、工作人员及病人通过时开放。
2. 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1)手术过程中,环境表面或设备被体液、血液污染,在下一台手术前,使用消毒剂进行局部消毒处理。
(2)污染或脏伤口手术后必须对手术室进行特殊清洁或关闭手术室 门。
(3)每天最后一次手术后的白天或晚上应用消毒剂湿式清洁地面。
3.微生物标本取样培养 按卫生部《《手术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进行手术室环境微生物取样培养。
4.手术器械的灭菌
(1)手术器械的灭菌要根据《消毒技术规》要求进行。
(2)快速灭菌法只使用在紧急时,不可因为快速灭菌便而购买较多的器械,或以节省时间为由而使用快速灭菌法。
5.手术衣及布料的灭菌
(1)戴上帽子、口罩、更换手术洗手衣进入手术室,整个手术过程都要戴好口罩。
(2)进入手术室前帽子口罩要盖住所有头发和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