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教学课件第十一章会计工作组织
- 格式:pptx
- 大小:95.59 KB
- 文档页数:12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3 学时:54 (课内学时:54 实验学时0)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使用专业:管理学适用对象:本科4.先修课程5.首选教材:基础会计学(刘尚林、杨明海主编,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备选教材:会计学原理(唐国平主编,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年出版)参考书目: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版)6.考试形式:考试(开卷、闭卷)7.教学环境:课堂、多媒体教室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基础会计学是一门经济管理的掌握科学,也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是为后续的专业会计课程的学习打基础的。
该课程主要阐述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在概括阐述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工作组织的基础上,主要是阐述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能,重点是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实务,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要求学生在理解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技能,为以后学习会计核算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论(6学时)【学习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对象和职能,一般了解会计的任务和会计方法体系;掌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
【考核知识点】(一)会计的概念。
(二)会计的对象。
会计对象的一般说明;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三)会计的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会计监督职能。
(四)会计的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真实可靠性与内容完整性;相关性;清晰明了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六)会计核算的方法。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与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七)会计目标。
【考核要求】(一)会计的概念。
1.了解:会计的含义及会计含义中的各构成要素;2.理解:会计含义与会计特点的关系。
《基础会计学》教学大纲(适用:会计专业)一、课程概况英文名: Principal of Accounting开课单位:管理学院(会计学院)课程编码:学分学时:4学分,64学时(理论52+实践12)授课对象:会计专业先修课程:课程目的:本课程是学科基础必修课。
基础会计学是一门与经济管理密切联系的经济应用科学,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突出重点,照顾一般,宽口径,知识面广,难度适当。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范畴与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胜任记账工作,熟悉会计报表的编制,了解会计实务的基本流程。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总论基本内容: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的定义、内容、方法、职能与任务;1.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2会计的含义1.3会计的职能与目标1.4会计的任务与作用1.5会计的方法重点:会计的定义、对象与职能难点:会计对象。
本章以课堂讲授为主。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基本内容:会计核算的一般对象,会计要素的划分,各会计要素的定义、特点与内容,会计恒等式,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2.1 会计对象2.2 会计要素2.3 会计等式重点:会计要素的划分,各会计要素的定义、特点与内容,会计恒等式难点:会计恒等式。
本章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课后作业作补充,以便加深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的理解。
本章以课堂讲授为主,辅助于例题。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基本内容: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3.1会计假设3.2会计原则3.3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重点:4个基本会计假设的含义,13个基本原则的内含难点: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区别与运用。
本章以课堂讲授为主,辅助于例题。
第四章帐户与复式记帐基本内容:会计科目的概念及设置原则、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账户的概念,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联系,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记账方法的种类,复式记账的概念与种类,借贷记账法的概念,记账方法,记账符号,记账原则,会计分录,总分类核算与明细分类核算的平行登记法。
《基础会计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1.2 会计的基本职能1.3 会计的目标1.4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1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2.2 会计等式的建立2.3 会计要素的计量2.4 会计分录与会计科目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3.1 会计科目的分类3.2 会计账户的结构3.3 账户的性质与作用3.4 常用会计科目及其含义第四章:复式记账法4.1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4.2 借贷记账法4.3 会计分录的编制4.4 试算平衡第五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5.1 会计凭证的分类与填制5.2 会计账簿的分类与登记5.3 账务处理程序5.4 错账查找与更正第六章:财务报表6.1 财务报表的概念与作用6.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6.3 利润表的编制6.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6.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第七章:会计分析7.1 会计分析的意义与方法7.2 财务比率的计算与分析7.3 财务状况分析7.4 经营成果分析7.5 现金流量分析第八章: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8.1 会计政策的概念与范围8.2 会计政策的选用与变更8.3 会计估计的概念与方法8.4 会计估计的变更和差错更正8.5 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信息披露第九章:税务会计9.1 税务会计的概念与特点9.2 增值税会计9.3 企业所得税会计9.4 其他税种的会计处理9.5 税务会计的报表与税务申报第十章:会计软件与会计信息化10.1 会计软件的概念与作用10.2 会计软件的种类与功能10.3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10.4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与运行10.5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第十一章:审计与会计11.1 审计的概念与目的11.2 审计的程序与方法11.3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11.4 会计在审计过程中的作用11.5 审计报告的分析与运用第十二章:国际会计12.1 国际会计准则概述12.2 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12.3 跨国公司的会计处理12.4 外币会计12.5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的比较第十三章:管理会计基础13.1 管理会计的概念与作用13.2 成本的概念与分类13.3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3.4 预算的编制与控制13.5 管理会计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第十四章:成本控制与成本计算14.1 成本控制的概念与方法14.2 标准成本制度14.3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14.4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控制14.5 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第十五章:会计职业道德与法规15.1 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15.2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15.3 会计法律法规体系15.4 会计法律责任与保护15.5 会计职业的发展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基础会计学的主要知识点,分为三个部分:会计基础、会计应用和国际会计。
FM365辅导课件文稿基础会计学前言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会计的对象第三节会计的任务第四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第五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第六节会计核算的方法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第一节会计要素第二节会计等式第三节会计科目第四节账户及其基本结构第三章复式记账第一节复式记账原理第二节借贷记账法第四章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第一节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第二节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第三节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第四节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第五节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第六节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第五章账户的分类第一节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第二节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第六章会计凭证第一节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第二节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第三节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第七章账簿第一节账簿的意义和种类第二节账簿的设置与登记第三节账簿登记和使用的规则第四节结账和对账第八章会计核算形式第一节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第二节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第三节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第四节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第五节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第六节日记总账核算形式第七节通用日记账核算形式第九章财产清查第一节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财务状况报表财务成果报表财务评价指标几其计算第十一章会计工作的组织第一节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和要求第二节会计机构第三节会计人员第四节会计法规制度第五节会计电算化三套模拟题辅导基础会计学前言下面我们开始学习基础会计课程,在讲课之前我先说一下学习这门课程应该注意的问题,基础会计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会计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学习工业企业管理、商业企业管理、财政、税收、金融、统计等专业共同学习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自学考试指定的教材是由全国高等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由王俊生主编的基础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为了讲课方便,我们选用了一九九九年十二月第一次印刷的三十二开本的教材,学习本课程必须明确课程的性质和学习的目的、课程体系结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