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斯基和抽象画
- 格式:pptx
- 大小:14.60 MB
- 文档页数:27
康定斯基点线面康定斯基点线面是20世纪初期俄罗斯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Vasily Kandinsky)对于绘画表现形式的一种探索和创新。
这一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视觉表达方式,突破了传统绘画观念,开创了抽象艺术的先河。
康定斯基的点线面理论深刻影响了现代艺术的发展,并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康定斯基认为,绘画不仅是要描绘客观事物的外貌,更要传递内心的情感和灵魂的触动。
通过对点、线、面的运用,可以创造出无形的形式和情感,从而更好地表达艺术家的心境和情感。
康定斯基将点、线、面视为语言的基本元素,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排列,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图像和意义。
在康定斯基的理论中,点被视为最简单的元素,它代表着创造的起源和精神的能量。
点可以是几何形状的焦点,也可以是个体的存在。
康定斯基通过点的运用,表达了生命的力量和无限的可能性。
线是康定斯基理论中更加复杂和富有表现力的元素。
线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轮廓、动态和方向。
康定斯基认为,线具有运动感和节奏感,通过线的变化和组合,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面是康定斯基理论中最广义的元素,它可以包含点和线的组成。
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空间。
康定斯基认为,在面上可以展现出丰富的形式和层次感,通过颜色、形状和纹理的运用,可以创造出具有特定情感和意义的艺术作品。
在康定斯基的视觉艺术中,点、线、面被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
康定斯基相信,通过对这些元素的运用,可以直接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灵魂。
他的作品以鲜明的色彩、几何的形状和抽象的表现方式而著名。
他的理论和创作对于后来的抽象艺术和激进艺术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定斯基点线面理论的诞生是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它不仅推动了艺术创作形式的革新,也对艺术教育和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定斯基的点线面理论对艺术家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和创作的方式,使他们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虽然康定斯基的点线面理论在推出之初受到了一些质疑和争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被接受并被广泛应用。
简析抽象主义艺术奠基人康定斯基作品一、背景19 世纪中期,相继出现了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现代主义艺术开始萌芽,其中印象主义就是对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做出的回应,它主要是捕捉日常生活的瞬间印象、鲜艳色彩以及强烈的明暗对比关系,印象派俱乐部接受了当时的艺术评论家送给他们的带有轻蔑意味的标签mdash;mdash;mdash;印象,印象主义因此而得名。
而在印象主义之后,以马蒂斯为代表的一批前卫艺术家开创了野兽主义,他们也是热衷于表现鲜艳的色彩,在笔法上突显直率和粗放,客观的对象失去了造型,采用简单的平涂,将色彩和形状这些视觉要素按照相互关系表现在画面上。
在印象派大师塞尚的影响下,否定了文艺复兴以来以一点透视的表现方法,毕加索主导的立体主义对自然形态重新进行分解,在画面上按照不同的视点同构在一起,对艺术领域产生了非凡的影响。
表现主义的出现渗透到了艺术的各个领域,它主要是艺术家通过作品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物体表象的描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抽象主义艺术的中心主要集中在了三大阵营: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和包豪斯。
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创立了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国家,艺术家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开始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其中包括马列维奇、塔特林等;在荷兰以蒙德里安为代表的风格派同样谱写了抽象主义的理论;而瓦尔特middot;格罗披乌斯创办的包豪斯,正希望通过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理念来创造新的工业社会。
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就是在这样激烈的艺术思潮环境下产生的,早期受到印象派的色彩和光之间关系的影响,然后吸收野兽派艺术手法变得更加奔放,康定斯基的成熟时期还受到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的影响,使他的抽象创作灵感源源不断。
抽象艺术有热抽象和冷抽象之分,代表人物分别是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难能可贵的是康定斯基把抽象概念带入了教学中,在抽象艺术教学中是一位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人物。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中的“人性化”与“去人性化”探究作者:张筱宛杨波来源:《艺术广角》2024年第02期摘要康定斯基是西方抽象艺术的开山鼻祖,也是抽象艺术理论的重要阐释者,他的抽象艺术表达出人内心的情感,激荡了人的灵魂。
抽象艺术追求精神的世界,使绘画重新回归到艺术本身。
以奥尔特加的概念为基石,可以从“人性化”与“去人性化”两个方面对西方艺术史进行梳理,并进而阐释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的内在精神,而“人性化”和“去人性化”对抽象艺术和现代艺术的价值及影响也在这一过程中彰显。
关键词康定斯基;抽象艺术;人性化;去人性化一直以来,中国学术界都对康定斯基的研究保持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成果颇丰。
围绕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创作和抽象艺术理论,从译介原文元典到理论细节阐释和相关比较研究,学者们的研究逐步深化。
但是,随着对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整体研究工作的日趋完成,寻找新的研究视角和切入角度就成为研究者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
本文尝试以奥尔特加的“去人性化”概念为基石,探讨康定斯基抽象艺术如何从“人性化”发展到“去人性化”,揭示出此视角在现代艺术理论建构中的意义。
一、康定斯基抽象艺术中的“人性化”体现“人性化”议题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凸显,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古希腊人在强调人的理性的同时强调客观事物对艺术的重要性。
到了中世纪,欧洲长期处于黑暗时代,直至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化”的重视才逐渐恢复。
到了18、19世纪,“人性化”已成为艺术自身的逻辑,彰显了艺术的本质。
1.“人性化”的内涵“传统画家总是以‘人性化’现实为蓝本的”[1],将事物表现得栩栩如生。
奥尔特加将“人性化”等同于自然,艺术中的人性化元素是从自然中提取出的、在现实生活中体现的、被大家所熟知的。
奥尔特加对“人性化”的表述,可以概括为三点:1.追求真实,描写人性;2.在对现实事物模仿中的情感显现;3.符合大众的趣味。
“人性化”既然是模仿现实事物时的情感显现,那艺术家就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进行创作,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康定斯基的绘画作品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2.4~1944.12.13)Wassily Wasilyevich Kandinsky ,俄裔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被认为是抽象主义的鼻祖。
出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受到完美的教育;中学时代,不但成绩优异,而且是优秀的业余大提琴手和画家。
在莫斯科大学学过法律和经济,仍保持着对绘画的兴趣。
1889年到沃洛格达从事民族史与民俗学调查研究,广泛接触到俄罗斯民间绘画和装饰艺术,对它们的夸张的、非写实的表现手法和强烈的色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93年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
三十岁的时候,为了学画,他抛掉了法律教授的职位。
来到了慕尼黑,在这里,他一下子就被弥漫在这个城市的新艺术运动的气氛抓住了。
1900年慕尼黑美术学院毕业,成为职业画家。
1903年,他开始了欧洲及北非之行,并实地考察了各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状况,历时四载,从而加深了对欧洲文化的全面了解。
1908年,康定斯基定居慕尼黑,并开始了他的职业艺术生涯1909年,康定斯基加入德国表现派社团“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并担任首届主席。
次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关于抽象艺术的重要理论著作《论艺术的精神》,并创作了第一幅抽象作品《即兴创作》。
在这期间,康定斯基关于非客观物体的绘画或者没有实际主题的绘画正在萌芽。
1911年,康定斯基与马克共同退出“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另行组建了“青骑士派”,并出版自己的刊物《青骑士年鉴》。
z1917年回到俄国,十月革命后任莫斯科人民教育委员。
但因其艺术主张与苏维埃政策相抵触,1921年以接受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邀请为理由离开苏联。
1933年定居法国讷伊。
康定斯基的艺术创作经历了早期的具象主义、中期的抽象表现主义、后期的几何抽象主义和晚期的将早期直觉式画风和几何抽象主义结合这四个阶段。
康定斯基对于色彩和声音律动的共同性的高度敏感使他最终走上了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道路。
瓦西里·康定斯基(W.Kandinsky 1866-1944)
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
他在l911年所写的《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线到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年出生于俄国,作为抽象艺术的创始者而广为人知。
在那个时代,有许多画家就各种表现形式的抽象化进行了实验,但没有哪一位画家能像康定斯基那样,以众多的著作、随笔,来阐述期理论,探求抽象的形式。
康定斯基也是一位卓越的音乐家,他说听到了音乐便看到色彩。
他写道:“色彩就是键盘,眼睛就是弦,灵魂便是拥有众多琴弦的钢琴;所谓艺术家就是它的演奏者,触碰着琴键,令灵魂在冥冥之中产生震动。
”。
抽象派指的是抽象绘画这一画派名称。
想象和直觉是抽象绘画的基础,反叛具象的表现手法,将造形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面上,呈现出音乐般的节奏形式感。
抽象派。
“流派”一定诞生了“画派”;而“画派”,若是传播艺术与学术影响力不够深远,则较难形成一种“流派”。
世界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一代画家“宗师”和一国官方文化认同的集团风格的主流画派,较易形成有美学影响力的一种“流派”。
构成主义艺术家:赖智诚(Lai Zhicheng)热抽象时期作品抽象画派是什么?什么是抽象画派?抽象绘画(AbstractPainting)是泛指二十世纪想脱离模仿自然的绘画风格而言,包含多种流派,并非某一个派别的名称:它的形成是经过长期持续演进而来的。
绘画的意义包含利用此艺术行为再加上图形、构图及其他美学方法去达到画家希望表达的概念及意思。
抽象绘画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形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面上。
因此抽象绘画呈现出来的纯粹形色,有类似于音乐之处。
赖智诚(Lai Zhicheng)热抽象时期作品抽象绘画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一﹞几何抽象﹝或称冷抽象﹞。
这是以塞尚的理论为出发点,以蒙德里安(Mondrian)为代表,经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新造形主义等发展出来的抽象画派。
﹝二﹞抒情抽象﹝或称热抽象﹞。
这是以高更的艺术理念为出发点,经野兽派、表现主义发展出来,带有浪漫的倾向。
这个画派可以康丁斯基(Kandinsky)为代表。
抽象派代表画家:康定斯基(W.Kandinsky,1866~94),抒情抽象派代表画家,“抽象绘画之父”,曾是德国表现主义团体「蓝骑士」的领导者。
代表作《构成第四号(战争)》(1911,杜塞尔夫莱茵河西发里亚艺品收藏室)、《构成第七号习作》(1913,莫斯科Tretyakov画廊)、《光之间·第599号》。
蒙德里安(P.Mondrian,1872~1944),几何抽象派代表画家,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红、黄、蓝三原色,但有时也用灰色,是荷兰风格派(deStijl)的主将,代表作《黄与蓝的构成》(1929)、《百老汇爵士乐》(1942~43,纽约现代美术馆)。
康丁斯基(1866-1944)Kandinsky, Wassily为俄国抽象艺术家。
三十岁时受莫内画作的启发,放弃在大学所研习的律师课程,毅然决定改行当画家。
其画作启发了抽象表现艺术风潮,为现代艺术开拓了不同视野,带来全新的感受。
基本资料生卒:1866-1944(1866-1944) 俄国画家康丁斯基是抽象画派和表现主义的创始者之一,不论是他的画或是著作,对二十世纪的艺术都有重大的影响。
他旅居德国的那几年,也深深的影响到德国的表现主义画风。
康丁斯基生于1866年12月4日的莫斯科,原本他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法律和政治经济学,但在1895年看过法国印象派的作品后,他决定要当个画家,他搬到德国慕尼黑,并和Anton Azb 及Franz von Stuck 学习印象派和art nouveau 的画风。
刚开始康丁斯基的作品充满了幻想力,在1900 到1910年这段期间,他四处旅游,所到之处包括了巴黎,在这里他接触了新印象派的 Paul Gauguin 以及野兽派,此时,康丁斯基开始对纯粹颜色的力量有了自己的概念,1910年,康丁斯基画了他第一张抽象风格的水彩画,并开始他重要的理论研究,随即在 1912年于德国发表了「精神克也常在慕尼黑及其它地方举办国际性的画展1866 12月4日生于莫斯科。
父亲是西伯利亚东部出身的富商、母亲为莫斯科人。
祖母为中国蒙古的公主、当时俄国在亚历山大二世统治之下,国外贸易兴盛,曾改革学制,释放被放逐在西伯利亚的受刑人。
康丁斯基的祖先,就是属于这种被放逐在西伯利亚的受刑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发表《罪与罚》。
莫奈、马奈开始在巴黎的咖啡店聚会。
)1867 2岁。
(诺尔德、波那尔出生。
)1869 3岁,随双亲到意大利旅行。
在这里他看到圣彼得教堂及翡冷翠的亚诺河等,对威尼斯的暗褐色流水与黑色石阶留下极深刻印象。
这种色彩的记忆,使他日后难以忘怀。
“首次留给我印象最强烈的色彩,就是明朗的绿、白和黑色:”他在回忆录中如此写着、(托尔斯泰发表《战争与和平》。
康定斯基作品赏析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也是抽象艺术运动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以丰富的色彩和抽象的形式著称,深受艺术界的赞赏和追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康定斯基的作品进行赏析。
康定斯基的作品以抽象艺术为主题,他认为艺术应该摆脱客观世界的束缚,通过形式和色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灵魂的境界。
他的作品充满了动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黄红蓝》是康定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幅画的主要色调是黄、红和蓝,它们分别代表着热情、活力和冷静。
康定斯基运用了大面积的色块和抽象的几何形状,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和节奏感。
观赏这幅画时,人们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和能量,仿佛被这些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和感染。
康定斯基的作品中,还有一类以音乐为灵感的作品,比如《无题(第一次印象)》。
这幅画中,康定斯基通过线条和色彩的组合,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画中的线条和色彩仿佛在跳动和振动,给人一种旋律和节奏的感觉。
观赏这幅画时,人们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音乐,仿佛听到了康定斯基对音乐的独特诠释。
除了色彩和形式,康定斯基的作品中还融入了一些象征意义和哲学思考。
比如《灰色》这幅作品,康定斯基用灰色的色彩和抽象的形状,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思考。
灰色象征着中立和平衡,它让人们思考生活中的黑与白之间的灰色地带,以及各种对立面之间的统一。
观赏这幅画时,人们会被迫停下来,思考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
总的来说,康定斯基的作品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
他以抽象的形式和丰富的色彩表达了内心的情感和灵魂的境界。
通过他的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和力量。
康定斯基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杰作,也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和灵魂的映射。
无论是对艺术还是对生活,康定斯基的作品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发。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是出生于俄罗斯的抽象主义画家和艺术理论家。
他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抽象主义绘画的奠基人,是现代艺术革命的先锋,也是"世界现代设计的摇篮"——德国包豪斯学院最重要的"形式大师"之一。
康定斯基最突出的艺术成就集中在他的抽象艺术理论方面:《论艺术的精神》一书被誉为现代抽象艺术的"圣经"和"启示录",《点·线·面》被奉为"形式美学的名著"等等。
它们对现代抽象绘画和现代设计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的抽象艺术理论以"内在需要"为基本原则,其主要审美特征是"主体性"和"表现性"。
目前,中国设计遭遇了"中国制造"的瓶颈,创造力不足的问题困扰着设计界。
人们掀起了重新审视、借鉴"包豪斯"现代设计理念的热潮。
康定斯基作为"包豪斯"重要的一员,他的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值得结合时代精神进行梳理。
本文希望在对其历史价值、现实意义和理论局限的探讨中抛砖引玉,为中国当代设计问题的解决带来一定的思考。
本文主要包含绪论、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
绪论主要是对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创新之处三个部分进行了论述和说明。
第一部分首先阐明本文与已有的康定斯基相关研究的最大不同之处:本文是从绘画与设计的跨学科视野出发,研究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关系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
其次,概述研究对象康定斯基的背景和主要艺术成就。
第二部分分类详细介绍目前本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他对现代绘画理念和实践的影响方面,与本文相近的专题研究比较薄弱。
虽然还有一些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断颇有见地,但是常散见于设计类、美学类、设计美学类以及包豪斯丛书等著作之中。
瓦西里·康定斯基:俄罗斯的画家和美术理论家,抽象艺术的先驱本文导读:瓦西里·康定斯基是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
他在1911年所写的《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的《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线到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1914年以前的康定斯基康定斯基1866年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受到完美的教育;中学时代,不但成绩优异,而且是优秀的业余大提琴手和画家。
在莫斯科大学学过法律和经济,仍保持着对绘画的兴趣。
1889年到沃洛格达从事民族史与民俗学调查研究,广泛接触到俄罗斯民间绘画和装饰艺术,对它们的夸张的、非写实的表现手法和强烈的色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93年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
三十岁的时候,为了学画,他抛掉了法律教授的职位。
来到了慕尼黑,在这里,他一下子就被弥漫在这个城市的新艺术运动的气氛抓住了。
1900年慕尼黑美术学院毕业,成为职业画家。
1903年,他开始了欧洲及北非之行,并实地考察了各国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状况,历时四载,从而加深了对欧洲文化的全面了解。
1908年,康定斯基定居慕尼黑,并开始了他的职业艺术生涯。
1909年,康定斯基加入德国表现派社团“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并担任首届主席。
次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关于抽象艺术的重要理论著作《论艺术的精神》,并创作了第一幅抽象作品《即兴创作》。
在这期间,康定斯基关于非客观物体的绘画或者没有实际主题的绘画正在萌芽。
1911年,康定斯基与马克共同退出“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另行组建了“青骑士派”,并出版自己的刊物《青骑士年鉴》。
在1912年出版的《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康定斯基把他当年在俄国求学时,头脑里盘旋的一些思想加以条理化,一个严肃的学生,总是要把很多时间用在艺术和音乐之间的关系上。
康定斯基《点线面》解析
康定斯基的《点线面》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抽象艺术著作,它对于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部著作中,康定斯基将点、线、面作为抽象艺术的基本元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首先,康定斯基将点、线、面视为构成抽象艺术的基本元素。
他认为,这些元素可以构成复杂的画面,并表达出一种内在的和谐和秩序。
他强调,这些元素并不是简单的几何图形,而是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其次,康定斯基认为,点、线、面在抽象艺术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表现力。
点可以代表具体和局部,也可以代表不确定和模糊;线可以代表方向和运动,也可以代表稳定和静止;面可以代表整体和广延,也可以代表多样性和变化。
这些元素的组合和相互作用,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最后,康定斯基认为,抽象艺术是一种独立于客观物象的艺术形式。
他认为,抽象艺术通过摆脱客观物象的束缚,可以更深入地探索艺术的本质和价值。
他认为,抽象艺术可以表达出人类内在的情感和心灵状态,以及宇宙的深层次规律和秩序。
综上所述,康定斯基的《点线面》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抽象艺术著作,它对于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部著作中,康定斯基将点、线、面作为抽象艺术的基本元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他认为,这些元素可以构成复杂的画面,并表达出一种内在的和
谐和秩序。
同时,这些元素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和表现力,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他还认为,抽象艺术是一种独立于客观物象的艺术形式,可以更深入地探索艺术的本质和价值。
关于我对抽象绘画的认识
(一)初识阶段
大凡是看不懂的,与真实不同的,尤其是几何图形的画,我就认为是抽象绘画。
(二)第一次加深认识——抽象于物
从我们所见的人物、景物中抽出喜欢的部分,并不是逼真地描摹就是真功夫,善于抓到美才是真功夫。
吴冠中老先生的这幅国画,选取了自己喜欢的石头形状、颜色以表达自我,并不拘泥于真实的画面。
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睡莲》,着重作者对于光与色彩的感受,现实中其他因素是次要的。
野兽主义绘画受梵高与高更影响,注重作者精神情感的表现。
康定斯基早期的画作,与后来纯粹的抽象画不同,还能见到改变了的现实物象。
(三)进一步加深认识——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理论
康定斯基认为抽象绘画应该是很纯粹的,应该切断艺术与自然的联系,将图像从物象中解脱出来。
他认为,形成的画面中,点在创作的过程中,应抛弃一切对象性的情绪和体验,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与感受。
由此而线面之间按照某种内在必须进行配置。
他并没有找到这一内在必需的确定的名称,更多的是指一种泛灵论,却也包含人类的精神、形式自身的永恒特性。
参考资料:
《清华美术·当代抽象艺术》
第12页,刘巨德《美的信仰——吴冠中抽象美解读》,
第35页,朱其《抽象艺术在中国的概念和认识误区》。
专业:学科教学(美术)姓名:李静蓉
2013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