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爱情诗中女性的美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
它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这些诗主题的揭示主要是通过对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刻画来完成的,我们从中可以体会那个时代女性对待情感、婚姻、生活的基本态度,了解夫权文化背景下女性在婚姻家庭中所遭受的精神痛苦与情感奴役、地位低下的真实境况,进而理解中国女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为争取平等与自由所做出的奋争与牺牲。
【关键词】诗经爱情诗情感女性形象【引言】《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大约从周朝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歌谣与作品,涉及到当时从贵族乃至平民的各个阶层的生活与风俗。
而《诗经》中有关女性的作品非常多,占其总数305篇的三分之一,其中与女性爱情有关的作品为数不少。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涉及到男女爱情的诗歌总集,《诗经》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她们大体可分为纯真烂漫型、热情泼辣型、畏缩痴情型、刚烈果敢型、哀婉悲戚型、彷徨疑惧型和情深意长型。
一积极烂漫型1.1 纯真烂漫的女性形象《召南·摽有梅》中“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此篇描写的少女丝毫不掩饰求偶的急切心情,大胆地表示:“求我庶士,迨其谓之!”,歌者渴望爱情,就坦率表白,就主动地追求幸福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种主动追求是发乎于内心爱的萌动,将歌者急于嫁人的迫切心情和诚挚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对爱情的热烈追求,悉性自然,合乎人性的自然发展,无需遮遮掩掩。
而她们的爱也像其性格一样,热烈中渗透着野蛮劲,这种大胆直率的美,无拘无束,发自纯真的灵性。
至今看来依然让人掩卷之余仍能深深回味无穷。
1.2 热情泼辣的女性形象《邶风·静女》中“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课外阅读】《诗经·静女》中的“静女”形象《诗经》中的女性就像春天的群芳,“乱花渐欲迷人眼”,争奇斗艳,让多少痴情男子春心萌动。
我们最熟悉的《关雎》中的“淑女”像春天的河水一样具有婉顺美,又像秋天的苹果一样具有成熟美,而且德、才、貌俱备,因此让“君子”“辗转反侧”,夜不成寐,就是现代的男子也会为之心动,梦寐以求。
而《静女》中的“静女”又是什么样的女子呢?追求她的男子是否也会“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先看《静女》这首诗: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述恋爱中的男女秘密约会的情诗。
既然是约会,我们就可以断定相恋的双方已经互生爱慕之情。
由于在古代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又要受三从四德的约束,女人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因此女人要想得到男子的青睐,最重要的前提是外貌要美。
事实正是如此,诗歌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反复赞颂了男子所喜爱的“静女”的外貌美,表现了“我”的痴情。
为了突出“静女”的仪表美,作者先后用“静”、“姝”、“娈”三个形容词和四个“美”字,把“静女”的美推向了极致。
先看“静”,历代解说者分别释之为“贞静”、“闲雅”、“善”、“文静”、“娴静”;现代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通过对带有“青”旁字的考证,认为“静”就是“小”,“静女”就是“少女”;而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静”是“靓”的假借:“五色疏密有章,则虽绚烂之极,而无淟涊不鲜”,意为色彩鲜艳美丽;笔者认为,闻先生的考证可备一说,不过,就《诗经》时代而言,约会中的女子肯定是少女,这一点不挑自明。
笔者同意许慎的解释,“静”其实是“年轻漂亮”的意思,“静女”就是现代所说的“靓女”。
再看“姝”,《说文解字》解释为“好”、“美色”,即容颜俊美。
最后看“娈”,《说文解字》解释为“恋、慕也”,这是其动词用法,实际还是“美好”之意。
至于四个“美”字,前三个表面看来是写“静女”的赠品之美,实际上是为了衬托“静女”的美,这一点我们后面再谈。
诗经中最美好的八首诗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多彩的题材而闻名。
其中,有不少经典之作,以下是其中八首最美好的选集。
1.《登楼》《登楼》是诗经中一首极为优美的爱情诗歌。
在诗中,女子登高望远,想起了自己的爱人,刻骨铭心的痴情不禁流露出来。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抒发了一位女子深深的爱慕之情。
“南楼之高兮,下观流之兮。
窈窕淑女,何独无故乎?2.《采薇》《采薇》是一首表达了女性独立自主之情的诗歌。
诗中,女子在采集草药时,出现了独善其身的姿态。
这首诗用优美的语言诠释了女性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
“薇兮薇兮,采之采之。
采我其蕨,以餧羔疋。
”3.《关雎》《关雎》是古代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之一。
这首诗是一首以交情为主题的诗,表达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卫风·硕人》《卫风·硕人》是一首很有亲和力、以人民的生活为主题的诗歌。
这首诗以深沉的哀思,表现了劳作的艰辛,体现了人类情感生活的悲哀。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乘言薦薦,婉如清浊之臭。
未见君子,憔悴如也。
”5.《邶风·静女》《邶风·静女》是表达女性独立自主精神的诗歌之一。
在这首诗中,女子坚守自己的思想,并以反抗的精神来制约自己的生活,展现了女性的自立性和个性魅力。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6.《越人歌》《越人歌》是一首以民族和爱情为主题的诗歌。
诗中,越族女子绝望之情令人感动,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体现了人对生命和自由的思考和追求。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周南·关雎》是一首风格优美的爱情诗,形象地表达了相爱的男女之间甜蜜的情感。
这首诗采用了押韵与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诗句美丽动人,极具感染力。
8.《蒹葭》《蒹葭》是一首表达人情天性的诗。
作品通过一个简单的藏头诗形式来叙述,《蒹葭》流露出了人物的感情,表达了一种对爱情的憧憬和期望。
《诗经》中最美的12首短诗,短到极致,美到极致十月三日小诗兄说下面这12首经典的《诗经》短诗,你比较钟爱哪一首呢?来源 | 诗词世界(ID:shicishijie)编辑 | 慈怀诗会(ID:cihuaishihui)人间草木,《诗经》最美!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古之先民关于生活、情感的记录,诗中有许多生活、工作的场景,完美还原了三千年前先民的生活。
从语言到情感,《诗经》无一不美。
今天,诗词君总结了12首诗经中的较短的诗作,美到让人窒息,一起来读一读吧!《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zhēn】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恭贺女子出嫁的诗,语言极为优美,又极为精练。
诗中把新娘的青春风韵比作鲜艳的桃花。
用桃枝累累的果实和桃枝叶茂密的树荫来象征新婚新娘婚后生活的幸福,是最美的比喻,也是最好的颂词。
《召南·摽有梅》摽【biào】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dài】其吉兮!有梅子,其实是三个!求我做学问,我就今天!摽有梅,顷筐塈【jì】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这是一首委婉而大胆的求爱诗,质朴而清新,明朗而深情。
暮春时节,李子黄熟,纷纷落下。
一个女生看到这一幕,敏锐的感觉到时间无情,把人都扔了。
然而,她的青春一过,她就无限期地结婚了,于是,她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这首怜惜青春,渴望爱情的诗。
唱出来的诗经:蒹葭《卫风·木瓜》你给我木瓜。
我会为琼付钱的。
报答土匪总是好的。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你给我木头,我拿琼九作为回报。
报答土匪总是好的。
这首诗讲的是男女互赠礼物,可见感情之深。
木瓜、木桃、木梨,对应琼聪、琼瑶、琼九,重叠叠加,有起伏。
读书使人清新美好,文字之美衬托感情之美。
《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chíchú】。
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郑风•萚兮萚兮萚兮,风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讠于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讠于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陈风•东门之枌东门之枌,宛丘之栩。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
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穀旦于逝,越以鬷迈。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卫风•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
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
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
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
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
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
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
《诗经》读后感:《诗经》里的爱情究竟有多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许许多多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诗经》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里的爱情是华夏儿女最古老的悠悠恋情的见证。
这些爱情里,都是如此简朴、自由,却奔放、热情。
又或是委婉、朦胧。
比起唐宋华丽浮艳的爱情诗,《诗经》中的爱情更能使人在平静的语言文字中浮想联翩,似乎身临其境,更为这此爱情故事感动万千。
“静女其妹,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躅。
”调皮的小女子与男子约肢,却藏了起来,男子见不到女子,又是着急又是无奈。
其实女子就躲在城边一个小角落里,看着不知所措的男子边笑着。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我爱的不只是荑草,而是我所爱的女子。
这是一个渴望自由的单纯男子的心里对白。
《静女》里的女子并不是娇生惯养的贵族千金,而是一个渴望自由的调皮可爱的勇敢女子。
男子则是如此痴情质朴,憨厚老实呢。
这样的爱情是如此的单纯、自由,就是短短的语句中让我回味无穷。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阴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男子不断追寻着自己的梦中情人,她是如此的美丽,又可望不可得。
《蒹葭》全诗整齐的句式,描绘着男子追随着“伊人”移动。
这是如梦中仙境般奇妙,朦胧,却可惜不可及也。
让人仿佛致身境中,深深体味着诗人那凄婉的心情,却又不顾一切努力的追寻,那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情感世界阿!前两首是古代人们对理想自由的追求与向往,而《氓》却包含对于现实背叛的痛恨与无可奈何。
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贸丝来,来即我谋。
”男子热烈地向女子直白表达心意到“以乐车来,以我贿迁。
”男子与女子终于如愿相恋成婚。
而结局却出乎意料“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简单的话语,吐露出因社会男女不平等婚姻带来的无处申诉的哀苦,难言的悔恨。
分析《诗经》的婚恋诗分析《诗经》的婚恋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的三百零五篇中有很多是反映社会风俗的诗,其中关于婚恋方面的尤多,几乎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分析《诗经》的婚恋诗,欢迎大家阅读。
《诗经》共计305篇,是古人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学遗产,它韵律和谐,优美质朴,内容丰富多彩,对当时社会各方面都有十分深刻的反映,同时以它独特的文学修养、文学表现方法和文学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影响了无数诗人作家。
有关恋爱婚姻的诗篇《诗经》105篇,是其中最具生命力、最为强烈的旋律。
这些诗篇以其永恒的艺术魅力感染激动了几千年来的无数欣赏者。
究其内容,可将此类诗篇分为两大类:情恋诗与婚姻诗。
情恋诗主要表达男女恋爱期间的喜悦悲伤,而婚姻诗则主要表现夫妻婚姻生活的酸甜苦辣。
一、情恋诗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美好追求,也是文学作品永远歌颂的主题。
《诗经》中的情恋诗描述了男女之间的爱慕追求、约会私赠、欢谑逗乐乃至爱情受阻和失恋的哀痛,接触到全部爱情生活、爱情心理。
它们发自恋人的肺腑,既有大胆直率的表白,也有微妙婉曲的心理活动;或借助纯真无邪的对话,描绘出情人邀约的风俗画;或借助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出恼人的情思。
1.表追求表现青年男女互相爱慕追求的诗篇,表达对美好爱情和美满婚姻的向往,亦有对倾慕者由衷的称赞。
例如《诗经》首篇,《周南·关雎》,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从诗中的称谓和场面,结合时代背景可知主人公是社会上层人物。
诗中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采摘荇菜的过程中,轻盈的身姿和娴熟的手法激起了贵族男子的强烈爱慕,致使他朝思慕想,辗转反侧,坐立不安。
中国古典爱情诗鉴赏标签:杂谈一原野上的热烈纵情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家,在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出现了一本诗歌总集,就是《诗经》。
《诗经》大概是五百年的诗歌总集,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有三百零五篇,里面写的最好的是爱情民歌,就是「风」的一部份。
<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手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余冠英先生翻译为︰幽静的姑娘撩人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暗里躲着逗人找,害我抓耳又挠腮。
幽静的姑娘长得俏,送我一把红管草。
我爱你红草颜色鲜,我爱你红草颜色好。
牧场嫩草为我采,我爱草儿美得怪。
不是你草儿美得怪,打从美人手里来。
年轻姑娘的大胆、俏皮,躲起来让男的寻找,而那男的那么急切,他刚开始很得意地赴会「约我城角楼上来」,结果到了那儿,女孩子却躲了起来,害他抓耳又挠腮。
他害怕那姑娘是不是路上出事了?或者是女孩子变心了?我想在座的诸位很多人也有这样的体会。
我有一次在美国演讲的时候,有一位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她是一九三几年的北大毕业生,她听完我的讲座之后过来跟我说︰「我想起往事了。
」因为对日抗战的时候,她的男朋友约她「城角楼上来」,后来她的男朋友在抗战中牺牲掉了,她说着说着还哭呢。
我们通常都说中国人的性格像茶叶,含蓄、深沉,越泡越有味道,美国人的性格像咖啡,热烈但一冲就光了,美国人男女相见又是拥抱又是接吻,无限的热辣。
中国人呢,也许太太对丈夫很有感情,先把饺子包好,所有的感情都包到饺子里去了,然后一看,丈夫也许走进胡同里了,饺子就下到锅里去了,感情就是来得这么含蓄,其实我们中国人在最早的时候也不是这样的,看中国文学,中国人非常有性格的,也很热烈的。
<召南.票有梅>票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票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票有梅,顷筐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兮!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有七分。
这梅子其实是象征着青春时光的流逝,岁月对任何人都是无情的,这姑娘觉得青春的时光要逝去了,于是急于寻找爱情。
静女[先秦] 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分类标签: 爱情诗作品赏析【注释】:爱:隐藏说怿:音月义,喜爱荑:音提,白茅,象征婚媾【注音版】《诗经·邶(bèi)风·静女》②静女其姝(shū)③,俟(sì)④我于城隅(yú)⑤。
爱⑥而不见(xiàn)⑦,搔首踟(chí)蹰(chú)⑧。
静女其娈(luán)⑨,贻(yí)⑩我彤(tóng)管⑪。
彤管有炜(wěi)⑫,说(yu è)怿(yì)⑬女(rǔ)⑭美。
自牧⑮归(kuì)荑(tí)⑯,洵(xún)⑰美且异。
匪(fēi)女(rǔ)⑱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⒈静女:文雅的姑娘。
静:娴静。
⒉邶(bèi):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
⒊其姝(shū):姝,美丽。
其,形容词词头。
下面“静女其娈”的“其”用法相同。
⒋俟(sì):等待,等候。
⒌城隅(yú):城上的角楼。
一说是城边的角落。
⒍爱:通“薆(ài)”隐藏,遮掩。
⒎见(xiàn):通“现”,出现。
一说是看见。
⒏踟蹰(chíchú):双声连绵词,亦作“踟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⒐娈(luán):面目姣好。
⒑贻(yí):赠送。
⒒彤(tóng)管:红色的管萧。
管,管萧,有人说是带有红色色泽的茅草根部。
⒓炜(wěi):鲜明有光的样子。
⒔说怿(yuèyì):喜爱。
说,通“悦”,和“怿”一样,都是喜爱的意思。
⒕女(rǔ):通“汝”,你。
这里指代“彤管”。
⒖牧:野外放牧的地方。
⒗归荑(kuìtí):赠送荑草。
归,通“馈”,赠送。
《诗经》中女性形象整理《诗经》中女性形象《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诗经》中女性形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诗经》中有关女性的诗篇众多,有141篇,占诗经篇目的三分之一左右,为后世诗歌所罕见。
这些有关女性的诗篇中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她们为国为家贡献着力气;她们的身影活跃在桑间河畔;恋爱生活中的大胆直率;婚姻生活中的被动无奈。
如此众多的女性形象进一步丰富了《诗经》的人物世界、理论内涵、艺术价值。
一、政治生活中的干练、无奈形象《大雅.绵》中的大姜、《大雅.大明》中的大任、《大雅.思齐》中的大姒,这三位女性在大周建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雅.思齐》写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周武王曾“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来确定其母亲大姒在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和社会地位。
周武王的话也为《大明》、《思齐》等诗进行了最好的解释,非常有利于我们了解西周初年女性在社会政治作用的与地位[1]。
当然对于女性的政治作用也有反面的意见,于是乎就有了许穆夫人《郁风.载驰》。
许穆夫人是卫国国君卫懿公的妹妹,嫁于许穆公。
后卫懿公因死于战乱,按当时礼仪,不能进行葬礼,因此许穆夫人想回国奔丧遭到了许国大夫的竭力阻挡。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在面对失去至亲之人时还要受到礼教的干预、政治的严峻束缚,即使许穆夫人这种国君之妻也无可奈何,可见,当时女性形象在政治生活中的悲愤、无助、无奈。
二、经济生活中的勤劳、朴实形象《诗经》所反映的殷周时期已经进入了农耕社会,这个时期,男子居于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女性形象在生产活动中主要集中在采集、蚕桑、纺织等方面。
《诗经》中关于女性采集的诗篇许多。
如《周南.关雌》:参差蒋菜,左右流之。
……参差蒋菜,左右采之;《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磋我怀人,置彼周行。
《诗经》时代,女性的蚕桑和纺织生产活动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召南.采繁》是一首描写蚕妇为公侯养蚕的诗。
诗经里的爱情诗50首1、《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2、《诗经·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籥,右手秉翟。
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
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3、《诗经·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蕣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4、《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5、《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6、《诗经·邺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7、《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8、《诗经·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墠,茹藘在阪。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9、《诗经·召南·江有汜》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
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
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
不我过,其啸也歌。
10、《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诗经中的爱情诗分析诗经中的爱情诗分析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向往,从人类诞生开始,爱情就注定与人类纠缠不清,大家看看下面的诗经中的爱情诗分析吧!诗经中的爱情诗分析关键词:《诗经》爱情淫诗情诗前言:在原始社会就有婚姻之神的流传,在西方也有丘比特爱神的神话,可以说爱情与婚姻就是延续人类社会的纽带。
作为最早的诗歌诗歌总集,《诗经》中必然留下了许多古代社会青年男女爱情的印证。
正文:《诗经》作为遗留了2000余年的一部巨著,是中国唯一一部脱去了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圣典。
《诗经》中的爱情主要集中在《国风》里,小雅里也有些,以《郑诗》、《卫风》里的情诗最为有名。
这些诗主要是民歌,主人公基本上是对爱情强烈追求的青年男女。
这些诗篇毫不掩饰地歌唱了人们心中的爱情及渴望,使后来许多封建学者感到很头痛。
这些诗的存在,是对古代人类的爱情观、婚姻制度、民族风俗的有力的见证。
古人非常强调婚姻、家庭的重要意义,用各种手段来干预婚姻和家庭,因此那时的青年男女是没有爱情自由的,相反往往会受到各种压抑和阻挠。
而受压抑的又是女性占多数,也是女性的反抗最坚决。
她们愿意为爱情付出一切,一旦陷入爱情,他们会不顾亲人和习俗的阻挠,大胆说出:“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被柏舟,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实给我特。
这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鄘风·柏舟》)。
她们甚至大胆地自找对象,道出:“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召南·摽有梅》),当它们得到幸福时,就会自然地唱出“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卫风·木瓜》)。
〈1〉正因为《诗经》中有太多对爱情露骨的直白,古代许多儒学家们,往往将《诗经》说成是“淫诗”,认为其内容有伤风化,不应该成为人们学习的对象。
从传说中孔子删诗以来,在中国文学史上,对《诗惊》中的情诗的评价就有许多分歧,甚至到现在还是说法不一。
诗经中经典的爱情诗诗经中经典的爱情诗爱情是两个人相亲相爱;爱情是两个人幸福浪漫;爱情是两个人无私专一;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和向往。
下面我们来看看诗经中经典的爱情诗,欢迎阅读。
诗经中经典的爱情诗11、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2、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是一首思念情人的小诗。
3、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一章四句是总述,写小伙子“在河之州”由关雎之声而引起对漂亮苗条的姑娘的爱慕之情。
“睢鸠”预示着男女爱情的和谐专一。
第二章八句写求爱、思恋过程,“君子”想追求“淑女”,但却“求之不得”,陷入了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
第三章八句主要是写抒情主人公的幻觉,仿佛和那个姑娘结成了情侣,共同享受着和谐、欢乐的'婚后生活。
4、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是一首爱情诗,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
5、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一首祝贺新婚的诗,它主要描述了新娘的美貌,同时祝愿她给家族带来好运与幸福。
6、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中的情爱诗解读《诗经》中的情爱诗解读《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经》中的情爱诗解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歌唱爱情和婚姻的诗,大胆直爽与温文典雅的两种风格。
一种是直率、大胆而浪漫的,如《郑风·溱洧》,写春光明媚之日,青年男女徜徉水边,相约游嬉,表达爱慕之意。
《召南·摽有梅》,将一位待嫁女子焦急等待求婚、成亲的心情毫不掩饰地展显露来。
《郑风·褰裳》写女子求爱的爽快、泼辣态度,毫无掩释。
《召南·野有死麇》写男女幽会嬉戏,十分大胆而浪漫。
另一种温文典雅。
如《邶风·静女》,以馈赠信物抒写纯真的爱情,娴雅美睹;《舟南·关睢》写青年男子爱慕采荇女子而求之不得的痛苦相思;《陈风·月出》描写月下美人的绰约风姿,咏唱自几的爱慕相思之情,明净、纯洁;《郑风·狡童》写一个姑娘寝食不安的深切相思;《秦风·蒹葭》描绘了一个美丽冷清、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主人公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于景象和意象,委婉含蓄地表达相思竿追怀之情。
还有许多抒写婚姻生活的诗。
《舟南·桃夭》与女子的出嫁;《郑风·女曰鸡鸣》、《齐风·鸡鸣》表现了一对夫妇缠缠绵绵的情爱;《郑风·风雨》是写夫妇久别重逢的诗。
反映与爱情婚姻相关社会问题的诗。
反映爱情同礼教、社会舆论的矛盾,如《郑风·将仲子》女畏人言。
被丈夫无情抛弃的妇女的咏唱,如《卫风·氓》控诉丈夫始乱终弃的行径,《谷风》伤怨丈夫喜新弃旧,哀怨凄切。
情爱诗的内容:1、歌咏美丽的爱情。
如《郑风·溱洧》写男女自由表达爱情;①表白男女的悦慕,直率、大胆而浪漫。
如《召南·摽有梅》,这是一位待嫁女子的咏唱,把女子焦急待嫁的心情毫无掩饰的展显露来。
《诗经》中的爱情诗以及赏析《诗经》中的爱情诗以及赏析 《诗经》收集了我国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从多⽅⾯描绘了宏阔深邃的社会⽣活画⾯,包括政治讽喻、⽣产劳动、家庭⽣活、爱情婚姻、战争⾏役、祭祀宴饮、英雄业绩、民族历史等,⼴泛⽽深刻地反映了3500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下⾯是⼩编收集的《诗经》中的爱情诗以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郑风·风⾬ 风⾬凄凄。
鸡鸣喈喈,既见君⼦,云胡不夷! 风⾬潇潇。
鸡鸣胶胶。
既见君⼦,云胡不瘳! 风⾬如晦。
鸡鸣不已。
既见君⼦,云胡不喜! 这是⼀⾸风⾬怀⼈的名作。
在⼀个“风⾬如晦,鸡鸣不已”的早晨,这位苦苦怀⼈的⼥⼦,“既见君⼦”之时,那种喜出望外之情,真可谓溢于⾔表。
终于可把那相思得上下翻腾的⼼境平静下来,什么忧愁啊、烦恼啊,霎时间忘得⼲⼲净净。
怀着深深的爱恋苦苦等待和思念⼼上⼈的出现,这种过程是多么痛苦⽽沉闷的,但对爱情的幻想给⼈灵魂唯⼀的⽀撑。
有了幻想,再苦再难的现实都可以去⾯对,在其中坚持下去。
其实,岂⽌是恋爱,整个⽣命的历程都是如此。
因此当彼此遇见的那⼀刻,仿佛世界毁灭也再⽆所谓。
只愿那⼀刻时间可以停留,就这样⼀直相望,任风吹⾬打天昏地暗,也破坏不了漫长等待后⼼中的甜蜜幸福。
这⾸诗相信最后⼀句应该不少⼈有印象,特别是喜欢⾦庸⼩说《神雕侠侣》的朋友⼀定还记得书中有⼀幕:程瑛姑娘救了受重伤的杨过,却不能以真⾯⽬⽰⼈。
当杨过醒来时,看见程瑛在⼀⼤堆纸上写满了⼀句话:“既见君⼦,云胡不喜。
”表达⾃⼰遇上⼼上⼈⼜苦于⽆法开⼝的少⼥情怀。
应该说,《诗经》中的这类爱情诗,展⽰给我们的是⼈类美好的情感世界。
这⾥没有世俗的偏见,有的只是个体⽣命本能的情感流露。
这种淳朴、⾃然、浪漫的平等爱情,是汉以后爱情诗的矫揉造作所不能⽐拟的。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诗经》爱情诗中女性的美
一、形象的美
在爱情活动中,人类习惯于把自己的情爱变成一个审美化的过程,在精神上、心理上得到美的享受。
人体的外形被作为最直接的审美对象,在《诗经》中比比皆是。
最常见的是正面描写主人公的美,如《硕人》中对庄姜的描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有女同车》中对孟姜的刻画:“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更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句―― 用“花”来比喻姑娘的美艳。
其次是侧面描写女性的美,如《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只写她的形态美,至于说长得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但从小伙子的表现看,她肯定是窈窕貌美,同时还贤淑端庄。
如果女主人公没有这样的才貌,怎会令小伙子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呢?又怎会让他使出吹拉弹唱的浑身解数来取悦这个女子呢!《蒹葭》中的伊人,更具朦胧、飘逸的美,在秋水迷蒙的清早,水天一色,茫茫芦苇在秋风吹拂下轻轻摇曳,伊人的倩影仿佛一会儿在岸边,一会儿在水中央,令男子“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女主人公的美可见一斑。
二、品德的美
在爱情活动中,外在美是第一位的,但第一位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贤德,再美好的容颜也是枉然。
《诗经》爱情诗中女子品德的美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淑”。
“淑,善也”(孔颖达),有才德、善良之意。
《邶风•燕燕》有“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之句,意思是仲氏为人真可靠,她的心地多厚道,既温柔又和蔼,谨慎又周到。
《东门之池》有“彼美淑姬,可与晤歌”“彼美淑姬,可与晤语”“彼美淑姬,可与晤言”之句,表达了男子对美丽女子的赞美、怀念,他所怀念思慕的女子是具有美德的,她也应该是善解人意的,否则怎么可以做男子精神上的知音呢?再如《氓》中的女子,在氓向她求婚以后,她非常重视,分手时,把男子送了一程又一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多么含情脉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又是多么婉转。
这里显示出女子的忠厚、善良的品格和对爱情的纯真向往。
分别以后又盼望氓的到来,当“既见复关”,则“载笑载言”,并要求“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结婚以后,女子则天天早起晚睡,操持家务,并希望与丈夫白头偕老。
同样显示该女子的纯真忠厚的品格。
二是对爱情的执著。
结婚之前,她们勇敢地追求应属于自己的爱情。
《柏舟》中的女子向母亲说“髡彼两髦,实维我仪”,那额前两边披着头发的人,无论从人品和感情上说,都是她理想的伴侣,因此“之死矢靡它”――宁死也决不嫁他人。
《王风•大车》中“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岂不尔思,畏子不奔”,女子斥责男子:不是我不思念你,怕的是你不敢和我私奔。
“则异室,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有如日。
”活着呀,不同室,死了呀,该合葬,你要说我是撒谎,天上的太阳明亮亮!山盟海誓还不够,还要对着太阳发誓,感情是何等真挚,反抗是何等的强烈!
结婚以后她们对家庭、丈夫充满痴情。
如闺怨诗《王风•君子于役》勾画了思妇的一片痴情,通过“不知其期”、“不日不月”、“曷至哉”、“苟无饥渴”反映其对远征亲人的关心、忧虑及思念之情。
接着以“鸡憩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
如之何勿思”这种自然界的微妙变化来烘托自己凄凉、孤单的心境。
《周南•卷耳》中女主人公在一次采摘卷耳时突然想起远役的丈夫,竟再无心思采那卷耳菜。
她设想其丈夫翻山越岭,眺望家乡,旅途劳瘁,饮酒遣愁;设想他的马病了,仆夫也病了。
这种牵挂源于她对丈夫深切的思念和对丈夫深深的爱。
《卫风•伯兮》中的女主人公因思念丈夫即使头痛也心甘:“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表现了思妇对丈夫深厚而忠贞的爱情。
三是爱情理想的纯洁。
《诗经》时代人们依水而居,生产活动大都在河畔进行,男男女女在田野里、小溪畔劳作、游玩的时候,不经意间爱情之花就萌芽了。
他们的爱情建立在劳动中,建立在两情相悦的基础上,随手掐的一根茅草,顺手捋的一把花椒,刚刚猎到的一头小野鹿都可成为浪漫爱情的载体和幸福的寄托。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姑娘和小伙子约会,姑娘送给他一支白茅草,小伙子喜不自禁,夸赞这白茅草太美了,因为这是美人送的。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你送给我木瓜,我送给你佩玉,是回报吗? 不,是为了我们的感情好呀! 真是情深意长。
木瓜是果实的代名词,琼琚则是男子佩带的玉佩,彼此一交换,就订下了终身。
在《诗经》中,男女爱情不是靠贵重的礼物来催生的,以女性为主体的爱情活动充满了真善美,是人们纯真本性的体现。
她们的存在是对充满物欲、以金钱为婚姻先决条件的商品时代的讽刺,今天读起来,只能徒生对先民爱情生活的向往。
三、性情的美
一是真率的美。
在《诗经》爱情诗中女性主动争取爱情的居多,这与她们真率的性格密切相关,正是这种性格呈现的美,使她们具有人性美的非常魅力。
如《召南•野有死�》中的少女因对猎人有好感,她就趁机挑逗,少女说慢慢走轻轻走,不要惊动那黄狗。
姑娘的憨昵之语尽显其性格之真率!《召南• 有梅》中的大龄女子向意中人坦率地表示:“求我庶士,迨其吉兮”――你赶快抓紧时间吧,别错过了良辰吉日。
感情热烈,充满期盼。
《风雨》写情人相见的快乐,“既见君子,云胡不夷?”“既见君子,云胡不瘳?”“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见到情人有什么不如意,有什么病不好,有什么不喜欢? 何等坦诚真挚的爱!
二是大胆泼辣的美。
在这些爱情诗中,女性形象最传神,尽显大胆泼辣的美。
首先是女性语言比男性语言直率、大胆,如《郑风•褰裳》写一少女告诫她那自负的恋人:“你如果多情地想念我,就该提起衣裳涉水过溱(洧)河。
你如果不想念我,难道就没有别人吗?”这个姑娘说话不绕弯子,直来直去,把自己的一颗炽热滚烫的心和盘托出。
特别是最后一句:“狂童之狂也且!”――傻小子你真傻啊!更表现出她对恋人的'亲昵和姑娘的率真。
其次是女子无论在举止或态度上都很主
动、大方,充满着个性张扬,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如《溱洧》诗中写春水渐涨,男女拿着兰草准备春游,女主动提出:“去看看吧! ”士曰:“已经看过了。
”女再劝诱士曰:“再去看看吧,洧水的岸边实在宽广而又欢乐。
”于是士应邀前往。
《君子阳阳》:“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男子左手拿笙簧,右手招我去游玩,两人笙簧悠悠,岂不快哉! 《东门之�》写子仲家的姑娘在白榆、栎树下翩翩起舞。
男子听到后,便“市也婆娑”,欣然而往,跳着跳着,男子夸女子“视尔如�”,女子听后大悦,“贻我握椒”。
第三是尽管她们有的也成了被抛弃、被同情的对象,但她们往往能自己救自己。
如《氓》中的女子知道丈夫变心以后,态度刚强果断,而无乞怜之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山盟海誓明明朗朗,没想到你反复无常。
反复无常没料想,算了吧又怎么样!不行就拉倒,态度满不在乎。
有的虽然也受压迫、阻挠,但她们不是逆来顺受,听凭命运的安排,而是奋起抗争。
《柏舟》中那位少女不愿听从父母的安排,誓死要与心爱的人在一起,表示“之死矢靡它(慝)”。
四、她们美的价值所在
1.她们的爱情生活是女性爱情理想的寄托。
2.她们的形象是对男尊女卑社会的有力挑战。
3.她们的存在丰富了中国人的感情生活。
她们的形象使人们在几千年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桎梏中感受到一点人性的真谛,沐浴几缕爱情的光辉,“东门之栗,有践家室。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郑风•东门之�》),女主人公如此率真大胆地向恋人表露心迹;“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王风•采葛》《郑风•子衿》),女子如此坦率、勇敢地宣泄自己的生命欲望;《邶风•柏舟》中的女子更以己之单,反抗群小,是那么坚强而勇敢。
她们追求爱情是那样的热烈、执著、纯真、大胆。
《诗经》之后很少看到爱情理想如此大胆而健康的女性形象。
总之,《诗经》爱情诗中这些美丽的女性,如一支支火红的带刺的野玫瑰,她们吟唱着多彩的爱情之歌,张扬着富有魅力的个性,穿越两千多年的时空向我们款款走来,她们丰富了我们的人文情怀,使我们惊奇地发现两千年前居然有这么一群女性那么大胆地追求真爱,尽享爱情的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