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09-卫生部 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8
骨质疏松知识点总结一、骨质疏松的定义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系统的慢性代谢性骨病,其特点是骨质减少、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微结构发生破坏,造成骨质脆弱,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疾病。
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两个方面的改变。
二、骨质疏松的病因1. 生活方式因素缺乏体育锻炼、食用高糖高脂食物、饮食不均衡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2. 疾病因素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是引发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3. 营养不良缺乏足够的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等养分,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4. 过度减肥和长期缺乏营养的人这类人的饮食方法和睡眠时间不良,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5. 饮食不良摄入过多的盐分、咖啡因、酒精等对骨质疏松的发生有较大影响。
三、骨质疏松的预防1. 合理的营养补充适当增加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很有帮助。
2. 定期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加骨质密度,增强骨骼强度,提高骨抗压能力。
3. 戒烟限酒控制吸烟和酗酒,有助于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4. 预防跌倒营造良好的家居环境,使用助行器和防滑鞋等,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从而减少骨折的风险。
5. 定期检查建议中年人和老年人定期接受骨密度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四、骨质疏松的治疗1. 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生物磷酸盐、降钙素激动剂、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
2. 营养治疗加强对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很有帮助。
3. 骨质疏松运动治疗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推出不同形式的骨质疏松运动治疗,帮助提高骨密度。
4. 外科手术治疗对于严重骨折的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了解骨质疏松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都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适度的运动和合理的营养补充,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同时,及时接受医生的检查和指导,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存在的骨质疏松问题。
塑造铮铮铁骨共筑骨长城骨质疏松防治知识什么是骨质疏松症?世界卫生组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我们经常称骨质疏松症是一个静悄悄的流行病,因为骨质疏松在发生骨折前可以没有疼痛或者其它症状,然而它已经悄无声息地在人体内逐渐发展,直到发生了脊柱、髋部和腕部的骨折才被察觉。
因此有人称其为“寂静的杀手”。
骨质疏松的症状*骨痛*身高缩短*频繁抽筋*体力下降*骨折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
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
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一个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患者每年的直接经济负担是32,776元人民币。
中国每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直接经济负担是1080亿元人民币。
哪些人易患骨质疏松症1、妇女过早绝经2遗传因素3、体形瘦小4、摄入钙不足5、缺乏运动6、吸烟、酗酒7、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例如类固醇、激素等8、患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者生殖机能失调等。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当怀疑自己患有骨质疏松症时,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是最方便、快捷、准确的选择,这个方法可准确地测量骨量流失的程度,过程简单而安全,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多长时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合适:对于绝经后妇女或老年男性,一至二年检查一次骨密度检查,如果因为是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症(GIOP),半年应作一次骨密度检查。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及骨折1.摄取足够的钙质:成人一天约需补充1000-1200mg钙,除了饮食以外,大约需要另外补充约600mg的钙。
2.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每天约补充400-800国际单位。
3.适量的负重运动。
4.家居安全,防止跌倒引致骨折。
5.健康的生活习惯:禁烟少酒,少喝浓咖啡及酸性饮料。
防治骨质疏松知识宣传1.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疾病,主要特征是骨密度降低、骨骼变薄和骨质破损。
这会导致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和骨损伤。
2. 骨质疏松的危害骨质疏松症可能增加骨折的风险,尤其是腕部、髋部和脊椎骨折的概率较高。
骨折不仅会导致身体疼痛和不便,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行动受限或残疾。
3. 骨质疏松的防治措施3.1 适当的饮食摄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食物如乳制品、鱼类、绿叶蔬菜等含有丰富的钙和维生素D。
同时,减少饮食中的盐和饮酒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也有帮助。
3.2 合理的运动适当的运动对于预防骨质疏松非常重要。
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都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和改善骨骼健康。
常见的适合的运动包括步行、跳绳、举重等。
3.3 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和限制饮酒不仅有益于全身健康,也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
保持适当体重也能减轻骨骼的负担,减少骨折的风险。
3.4 接受医生的建议如果您认为自己有骨质疏松的风险,应及时咨询医生。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测或其他相关检查,以辅助诊断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4. 宣传骨质疏松知识的重要性宣传骨质疏松知识可以帮助提高公众的意识,使人们更加关注骨骼健康。
通过宣传,人们可以了解到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性以及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5. 宣传策略5.1 印制宣传资料制作简明易懂的宣传资料,包括宣传手册、传单和海报等,以便在医疗机构、社区活动和健康教育活动中发放。
5.2 社交媒体宣传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关于骨质疏松的知识、预防措施和常见问题解答等内容,吸引更多人关注并传播给更多人。
5.3 健康讲座和活动组织健康讲座和活动,邀请医生、专家和相关从业人员分享骨质疏松知识,提供现场咨询和答疑服务,让公众有机会获取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6. 结论骨质疏松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但通过适当的防治措施和宣传教育,可以有效减少发病率和骨折风险。
因此,提高公众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骨质疏松症防治宣传知识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容易导致骨骼变脆、易骨折。
为了提高公众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我们提供以下宣传知识: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疾病,骨骼变得脆弱和易碎。
- 它常发生在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
- 骨质疏松症会增加骨折的风险,尤其是脊椎、髋关节和手腕等部位。
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会减少。
-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患骨质疏松症的人,遗传风险较高。
- 不良生活惯:缺乏适度的运动、吸烟、酗酒等均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 均衡饮食:摄入适量的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
- 运动锻炼: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平衡性训练。
- 避免烟酒:减少吸烟和饮酒的频率。
- 定期检查:咨询医生,定期检查骨密度并寻求适当的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具药物治疗方案,例如补
充钙剂、维生素D或其他药物。
- 生活方式改变: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惯可以对骨质疏松症有积
极的影响。
- 手术治疗:某些情况下,手术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必要选择。
以上是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简要宣传知识,希望能帮助公众更好
地认识和预防这一疾病。
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请咨询医生或专业
机构。
参考文献:
- 美国骨质疏松症协会
- 世界卫生组织
注意:本文档中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请咨询医生。
骨质疏松防治知识宣传
简介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特征是骨骼组织的质量和密度下降,导致骨骼变薄、易碎。
这种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特别是女性更容易患病。
因此,宣传骨质疏松防治知识对于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主要内容
1. 骨质疏松的危害
- 骨折风险增加:骨质疏松会使骨骼变得脆弱易碎,容易出现骨折,尤其是髋关节和脊椎骨折。
- 生活质量下降:骨质疏松病人可能会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不适,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 经济负担加重:骨质疏松病人可能需要长期接受医疗和康复治疗,增加了经济负担。
2. 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
- 健康饮食: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如牛奶、鱼类、蔬菜等,有助于骨骼健康。
- 合理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加骨骼密度和强度,如散步、跳绳、提重物等。
- 避免烟酒:长期吸烟和饮酒会损害骨骼健康,应适度控制或
避免。
- 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自己骨质状况,早期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3. 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开具相关药物,帮助患者
增加骨密度和控制疼痛。
- 骨密度测量:通过骨密度测量,医生可以评估骨质疏松的程
度并制定相应治疗计划。
- 手术治疗:严重骨质疏松病人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植入人
工骨、骨水泥等。
结论
宣传骨质疏松防治知识是提高公众健康意识、降低骨质疏松症
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了解骨质疏松的危害、预防和治疗方法,
人们可以主动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骨骼健康,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大家共同努力,让骨质疏松远离我们的生活!。
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
一,骨质疏松症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将骨质疏松症定义为:骨质疏松症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二,骨质疏松症发病率
2003年至2006年一次我国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总患病率:女性每5个人有1个人患病,男性每7个人有1个人患病。
三,骨质疏松症分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
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防治重点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和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
四,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
1,疼痛:腰背部及全身疼痛或不适。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
3,脆性骨折:脆性骨折是指低能量或者非暴力骨折,如行走时跌倒、轻微碰撞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
五,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种族、高龄、女性、绝经者、吸烟、嗜酒、缺乏体力活动(运动)、饮食失衡、钙及维生素D缺乏、制动、服用某些药物等。
六,骨质疏松症常见骨折发生部位
脊柱、髋部、腕部
七,骨质疏松症防治原则
1,平衡饮食
2,适量运动
3,室外活动
4,预防摔倒
5,正确补钙
6,骨密度测定
7,在医师指导下抗骨质疏松治疗8,持之以恒
)。
卫生部《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导致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对大众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
为普及骨质疏松预防知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降低骨质疏松危害,将正确的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和信息提供给公众和媒体,2011年6月9日,卫生部组织专家编写了《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为防治骨质疏松提供指导。
一、骨质疏松防治的11点提示(一)骨质疏松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二)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三)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四)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五)不过量饮酒。
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在标准啤酒570ml、白酒60ml、葡萄酒240ml 或开胃酒120ml之内。
(六)步行或跑步等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
(七)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
充足的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的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八)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强度。
(九)预防跌倒。
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
(十)早诊断。
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
(十一)相对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
二、知识要点(一)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
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的特征性表现。
但有许多骨质疏松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
骨折是骨质疏松的直接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
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
(二)骨质疏松的危害骨质疏松是排名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预防骨质疏松科普知识骨质疏松是一种严重的骨骼疾病,它使骨头变得脆弱和容易骨折。
疏松骨病是一种健康问题,尤其是对于中年和老年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发生在所有人身上。
预防骨质疏松的最好方法是了解该疾病的原因和高危因素,以及采取一些健康生活方式,使骨骼强壮健康。
何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由于骨骼密度减少、慢性骨质吸收和再生失衡引起的骨质疏松的疾病。
这导致骨头变得脆弱和容易骨折。
在骨骼健康的个体中,新骨细胞持续产生和再生,以保持骨骼功能。
然而,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的人来说,骨骼再生的速度比骨骼吸收的速度慢,导致骨骼变得脆弱和容易骨折。
高危因素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
以下是一些高危因素: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吸收钙质的能力降低,因此骨骼会变得更脆弱。
2.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
3. 遗传:骨质疏松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
4. 经期和更年期:女性在更年期降低荷尔蒙水平后,骨质疏松的风险会增加。
5. 直接影响骨骼健康的疾病:例如风湿性关节炎、肾病、消化道疾病和肝病等。
预防骨质疏松的健康方法1. 摄取足够的钙质。
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每天应摄取足够的钙量,以维持骨骼健康。
成年人每天应摄取1,200毫克的钙。
有丰富钙的食物包括牛奶、奶酪、酸奶、豆类、蔬菜和鱼等。
2. 控制食盐摄入量。
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不超过6克,过量的盐会导致钙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而不是食用过加工的食品,可以帮助降低钠的摄入。
3. 接受足够的阳光。
阳光是身体制造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维生素D对于身体吸收钙质至关重要。
低维生素D水平会导致骨骼健康问题。
所以,适度晒太阳有助于身体自然地合成维生素D。
4. 参加适当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保持骨骼健康,并使骨骼更强壮。
一些适合的运动包括步行、慢跑、跳绳、舞蹈、游泳和有氧运动等。
5. 将烟酒摄入降至最低。
酒精和烟草会严重影响骨骼的健康。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饮酒可能会降低骨骼密度,使其更脆弱容易骨折。
预防骨质疏松的知识
预防骨质疏松的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食物,如乳制品、瘦肉、豆制品和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同时,摄入适量的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
2.运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尤其是户外运动,如散步、跑步、打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维生素D、钙等的吸收,提高骨密度,并增强肌肉力量。
3.日照:适量的日照是简单又有效的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每天晒太阳最好在上午十点到14点之间,每次至少20分钟,一周两次。
但要避免涂抹防晒霜。
4.戒烟限酒:减少摄入尼古丁、咖啡因和酒精,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
5.健康生活方式:避免长期卧床休息或久坐,鼓励定期进行负重运动,如走路、慢跑、跳舞、打球等,以增强肌肉功能和骨密度。
6.定期检查: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及时了解身体状况,同时进行骨密度检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7.预防跌倒:对于老年人来说,预防跌倒非常重要,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穿防滑鞋、安装扶手等。
总之,预防骨质疏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饮食、
运动、日照、戒烟限酒、健康生活方式、定期检查和预防跌倒等。
通过综合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地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
预防骨质疏松宣传知识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容易导致骨骼脆弱和易碎。
为了提高公众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并促进预防措施的采取,以下是一些预防骨质疏松的宣传知识:
1. 健康饮食:均衡的饮食对骨骼的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可以通过食物如奶制品、鱼类和绿叶蔬菜来获取。
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盐,以保护骨骼健康。
2. 日常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骨骼的密度和强度。
选择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平衡练,如散步、跳舞、举重和瑜伽等,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3. 避免不良惯:戒烟、限制酒精摄入和避免长期使用过度的药物,如激素类药物等,对于预防骨质疏松至关重要。
这些不良惯会导致钙流失和骨质流失。
4. 定期体检:随着年龄增长,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可以及早发
现骨质疏松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及早治疗可以降低骨
折的风险。
5. 加强健康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和
社交媒体等,普及骨质疏松的知识和预防方法。
组织相关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骨质疏松的认知度,鼓励人们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
预防骨质疏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提高公众对骨质疏
松的认知,普及预防知识,我们可以减少骨折和骨质疏松带来的经
济和健康负担,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组织质量减少,骨骼密度降低,从而增加了骨折的风险。
下面是有关骨质疏松防治知识的一些要点:1.饮食调理:-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是骨骼健康所必需的。
食物如奶制品、鱼类、植物油等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应该被纳入日常饮食中。
-限制咖啡因、酒精和磷酸盐的摄入:咖啡因、酒精和磷酸盐都会降低钙的吸收,应该适量摄入或尽量避免。
-合理摄入优质蛋白质:蛋白质对骨骼的生长和修复起着重要作用,但过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又可能增加钙的流失。
所以蛋白质的摄入应该适量。
2.运动锻炼:-有氧运动:如散步、跳舞、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增强骨骼的负荷能力。
-抗阻训练:通过举重、俯卧撑、下蹲等锻炼方式,可以增加骨密度和肌肉质量,对预防骨质疏松起到积极的作用。
3.避免损害骨骼的行为:-戒烟:吸烟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控制药物使用:长期使用一些药物,如激素、抗抑郁药和镇静催眠药等,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
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避免长期卧床:长期卧床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尽量起床活动。
4.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对骨质疏松的防治至关重要。
5.定期体检和骨密度检测:-年龄超过65岁的女性和70岁的男性,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从而早期发现和干预骨质疏松。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血液检查,包括血钙、碱性磷酸酶和甲状旁腺激素等。
6.进行合适的药物治疗:-针对骨质疏松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采用药物治疗,以增加骨密度和减少骨折风险。
药物治疗通常包括钙剂、维生素D补充剂、雌激素替代治疗、双磷酸盐类药物和单抗类药物等。
总之,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锻炼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及时的体检和药物治疗,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骨质疏松。
同时,这些要点也适用于骨质疏松的辅助治疗和恢复期的康复。
最重要的是,通过积极的防治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提高骨骼的健康水平,减少骨折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92骨质疏松防治知识要点郑兴平骨质疏松(osteoporosis)为临床常见的中老年疾病,临床发生主要与患者年龄增加相关,是导致老年患者骨折的主要内在因素。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加,机体或多或少伴有不同程度的骨钙流失,导致骨弹性及韧性的降低,因患者不同机体状况,其骨质疏松发病程度存在差异。
骨质疏松呈缓慢进展性,疾病发病机制可控,可通过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阻断疾病发展。
需要重视的一点是,并非仅有中老年患者会出现骨质疏松情况,年轻人及婴幼儿生活方式及饮食方式不良均会发生骨质疏松。
且需要特别重视吸烟对骨质的不良影响,吸烟患者诱发骨质疏松的概率显著高于正常人;饮酒对骨密度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需要依据不同酒精的浓度控制饮酒量,避免加重骨钙的流失。
临床研究显示,运动方式可提高骨强度,例如慢跑及散步等。
若患者每日照射20分钟的太阳,机体内的维生素D吸收率会增加,促使钙元素的吸收,具有较好的补钙作用。
临床学者研究显示,负重运动可一定程度增加机体内骨强度,为临床骨质疏松疾病治疗及预防提供了研究支持。
若患者平常饮食不当,需定期到医院进行骨钙的检查,并开展早期运动干预;考虑部分患者对骨质疏松疾病认知存在一定盲区,认为骨质疏松为老年的主要表现,无法逆转,遂不开展治疗;但是临床学者提出,于骨质疏松各个阶段开展治疗均为时不晚,早期确诊、早期治疗,临床效果更佳。
一、骨质疏松是什么骨质疏松为骨骼系统常见疾病,为全身性疾病,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骨骼内矿物质含量减低,其骨结构、强度、密度等发生改变,据临床不完全统计,临床90%以上的老年骨折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临床主要表现以驼背、疼痛、身高降低为主,部分骨质疏松患者早期无临床表现,临床早期诊断难度较大。
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为脆性骨折,主要发生在患者弯腰时、负重及跌倒后。
因骨质疏松,其骨折预后周期较长,直接影响骨关节的运动功能,严重甚至导致瘫痪及死亡情况的发生。
临床常见的骨质疏松骨折部位为上肢、腰背部及髋部。
骨质疏松防治核心知识《关于骨质疏松防治核心知识,咱得唠唠》嘿,家人们!今天咱来唠唠这“骨质疏松防治核心知识”。
这可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事儿,其实和咱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呐!先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哈,以前我总觉得骨质疏松那是老年人的专利,跟咱年轻人没啥关系。
可后来听医生一讲,吓我一跳,原来咱年轻人要是不注意,以后也可能被它给盯上。
你想想啊,这骨头就跟那房子的大梁似的,要是不结实,那房子不得摇摇欲坠啊!咱身体的“房子”也是一个道理呀。
要是骨头松了,那稍微磕一下碰一下,哎哟喂,那可不得了,骨折啥的就可能找上门啦。
那怎么防治呢?这就得从日常生活里的点点滴滴说起了。
首先,咱得吃好喝好呀!那些钙含量高的食物,比如牛奶呀、豆制品呀,可得多吃点。
别总吃那些垃圾食品,对骨头可没啥好处。
就好像给房子添砖加瓦,咱得用结实的材料不是。
然后呢,运动可不能少。
别整天窝在沙发里玩手机啦,出去走走,跑跑步,跳跳广场舞也是好的呀。
运动就像是给骨头做锻炼,让它们更结实、更强大。
还有啊,晒太阳也很重要!咱可别嫌弃太阳晒着热,那可是免费的“补钙神器”呢!晒晒太阳可以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
我就亲眼见过身边有老人,平时不注意,不小心摔了一跤就骨折了,躺在床上好几个月,遭老罪了。
所以啊,为了以后不遭罪,咱现在就得重视起来。
咱也别觉得防治骨质疏松是个麻烦事儿,其实就是平时多注意点生活习惯就行啦。
该吃吃,该动动,该晒晒,就这么简单。
最后,我想说,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要把自己的骨头当宝贝一样爱护着。
别等骨头出问题了才后悔莫及呀!让咱一起行动起来,和骨质疏松说拜拜!把咱的骨头养得结结实实的,这样才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生活呀!。
什么是骨质疏松防骨质疏松症的几点提示骨质疏松防治的11点提示1.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2.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3.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4.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5.不过量饮酒。
6.步行或跑步等都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
7.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
充足的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8.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强度。
9.预防跌倒。
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
10.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早诊断。
11.相对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的症状表现是:疼痛驼背身高降低骨折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
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骨质疏松症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
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 -25%。
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一个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患者每年的直接经济负担是32,776元人民币。
中国每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直接经济负担是1080亿元人民币。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引起中老年人骨质丢失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近年来研究认为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1)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卫生部部办公厅印发《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
【年(卷),期】2011(008)007
【摘要】为普及骨质疏松预防知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降低骨质疏松危害,将正确的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和信息提供给公众和媒体,卫生部组织专家编写了《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
日前已印发给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供各地开展防治骨质疏松工作中参考。
【总页数】1页(P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
【相关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的通知 [J],
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的通知 [J],
3.卫生部印发《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 [J],
4.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防治糖尿病宣传知识要点》的通知 [J],
5.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血脂异常与心肌梗死和脑血栓防治知识宣传要点》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质疏松防治宣传知识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
为了提高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一些宣传知识: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指骨骼失去了正常的密度和强度,变得脆弱易碎的状态。
这是由于骨骼组织中的矿物质和蛋白质流失所致,导致骨骼变得松散和脆弱。
骨质疏松的风险因素以下是骨质疏松的一些常见风险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
- 女性更容易受到影响: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
- 缺乏钙和维生素D:这两种营养素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缺乏这些营养素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 缺乏锻炼: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 酗酒和吸烟:酗酒和吸烟会对骨骼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下面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一些建议:- 均衡的饮食:保证摄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可以通过饮用牛奶、食用酸奶、儿童奶粉等途径补充。
- 多锻炼:进行适度的体育活动,如散步、跳绳、舞蹈等等。
这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和密度。
- 戒烟和戒酒:减少吸烟和酗酒的惯,有利于骨骼的健康。
- 定期检测: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早发现可能的骨质疏松风险。
寻求医生帮助如果怀疑自己患有骨质疏松或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专业的医生能提供正确的骨质疏松治疗方法和预防建议。
骨质疏松是一种严重的骨骼疾病,但通过预防和及时治疗,我们可以降低发病率并减轻其影响。
希望这些宣传知识对提高人们的骨质疏松认识和预防意识有所帮助。
>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预防和治疗方案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制定。
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
一、骨质疏松防治的11点提示
(一)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二)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三)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四)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五)不过量饮酒。
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在标准啤酒570ml、白酒60ml、葡萄酒240ml或开胃酒120ml之内。
(六)步行或跑步等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
(七)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
充足的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八)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强度。
(九)预防跌倒。
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
(十)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早诊断。
(十一)相对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
二、知识要点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
•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
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
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
(二)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
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
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一个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患者每年的直接经济负担是32,776元人民币。
中国每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直接经济负担是 1080亿元人民币。
(三)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骨质疏松症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响。
先天因素指种族、性别、年龄及家族史;后天因素包括药物、疾病、营养及生活方式等。
年老、女性绝经、男性性功能减退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四)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有以下因素者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五)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多岁达到最高,医学上称之为峰值骨量。
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
•老年后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坚持钙和维生素D 的补充可预防或减轻骨质疏松。
•均衡饮食: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低盐饮食。
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高磷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
•适量运动: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肌肉的活动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使骨骼更强壮。
运动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
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增加日光照射:中国人饮食中所含维生素D非常有限,大量的维生素D3依赖皮肤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后合成。
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
(六)早诊断、规范治疗,降低危害。
•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比不治疗好。
及早得到正规检查,规范用药,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骨折发生风险,缓解骨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其防治策略包括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两部分。
•基础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调整生活方式: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注意适当户外运动;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
•药物治疗包括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形成药物以及一些多重机制的药物。
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七)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自我检测。
以下问题可以帮助进行骨质疏松症高危情况的自我检测,任何一项回答为“是”者,则为高危人群,应当到骨质疏松专科门诊就诊: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2.您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激素类药品吗?
3.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三厘米?
4.您经常过度饮酒吗?(每天饮酒2次,或一周中只有1-2天不饮酒)
5.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6.您经常腹泻吗?(由于腹腔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
7.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9.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八)骨质疏松症的误区。
1.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
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
对老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少食油腻,坚持喝牛奶,不宜过多食入蛋白质和咖啡因。
2.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于补钙。
简单来讲骨质疏松症是骨代谢的异常(人体内破骨细胞影响大于成骨细胞,以及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形成速度)造成的。
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不是单纯补钙,而是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
患者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3.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特有的现象,与年轻人无关。
骨质疏松症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少,体瘦,又不拒绝不良嗜好,这样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质量,就会使骨质疏松症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
因此,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要及早开始,使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骨峰值。
4.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
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
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所以,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当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5.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
多数骨质疏松症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
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
高危人群无论有无症状,应当定期去具备双能X线吸收仪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变化。
6.骨质疏松症是小病,治疗无须小题大做。
骨质疏松症平时不只是腰酸腿痛而已,一旦发生脆性骨折,尤其老年患者的髋部骨折,导致长期卧床,死亡率甚高。
7.骨质疏松症治疗自己吃药就可以了,无需看专科医生。
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当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
8.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宜静不宜动。
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地运动刺激,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
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
另外,如果不注意锻炼身体,出现骨质疏松,肌力也会减退,对骨骼的刺激进一步减少。
这样,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的灵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9.骨折手术后,骨骼就正常了。
发生骨折,往往意味着骨质疏松症已经十分严重。
骨折手术只是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方式,而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变。
因此,我们不但要积极治疗骨折,还需要客观评价自己的骨骼健康程度,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防止再次发生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