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式婚礼礼仪习俗
- 格式:docx
- 大小:18.52 KB
- 文档页数:4
国儒雅风古典知识中国古代婚礼礼仪中国古代婚礼礼仪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体现了国儒雅风和古典知识的精髓。
本文将以古代婚礼的各个环节为主线,介绍古代婚礼的礼仪和相关的文化背景。
一、婚约之礼古代婚礼的第一步是婚约之礼,也被称为聘礼。
婚约之礼是男方家族向女方家族提亲,以求得女方家族的同意。
在这个环节中,男方家族会派出一些亲近的亲友,带着财礼和礼物前去女方家族,表示婚姻的诚意。
古代的聘礼包括金银首饰、绸缎、粮食等,用来表达男方家族的诚意和对女方家族的尊重。
除了具体的礼物,双方还会通过随礼的礼仪动作来展示对对方的敬意。
二、过堂之礼过堂之礼是古代婚礼里一项庄重而隆重的仪式。
在这一环节中,新郎和新娘会进入婚礼的主会场,也就是堂屋,接受众人的祝福。
过堂之礼的仪式非常讲究,一般由长辈主持,以示尊重和庄重。
主持过堂之礼的长辈会宣读着婚座、婚词等重要文件,表达了家族的祝福和期望。
同时,新郎和新娘也要以虔诚的态度答应,表示对双方家族和婚姻的承诺。
三、拜天地之礼古代婚礼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拜天地之礼。
在这个环节中,新郎新娘要在主持仪式的长辈的指导下,向天地神明行礼,表达对天地之间众生万物和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
这个仪式往往在户外举行,新郎新娘面向天地,手持手推车,行三鞠躬,以示尊重。
与此同时,长辈会念诵祷词,寓意为新婚夫妇祈求神佑和天地的保佑。
四、交杯换酒之礼交杯换酒是古代婚礼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以夫妻共饮酒表示天长地久的意义。
这个仪式通常在婚宴的尾声进行,由主婚人主持。
在交杯换酒的仪式中,新郎新娘分别用双手持酒杯,交错着喝下对方的酒。
这一仪式象征着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共同度过人生的困难和幸福。
五、敬茶之礼敬茶之礼是古代婚礼中的传统仪式,向双方父母表示敬意和孝心。
新娘会煮茶给新郎的父母敬茶,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和感激;新郎则会向新娘的父母敬茶,表示对新娘家族的敬重和感谢。
在敬茶之礼中,除了亲人以外,其他长辈和亲友也会被邀请,以示对其地位的尊重和关怀。
一、三书六礼1)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
纳吉(过文定)时用。
2)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
纳征(过大礼)时用。
3)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
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4)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5)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以1、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6)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7)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8)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9)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10)安床: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
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及红包。
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结婚当晚新人进房为止。
二、新娘礼服1)颜色:中国人的婚礼离不开大红色,习惯以鲜艳的颜色来烘托气氛。
因此,历朝女式婚服颜色为大红色已成了定制,以示喜庆,衬托新人,预示未来生活蒸蒸日上,幸福美满。
2)样式:新娘礼服为广袖对襟翟衣,头戴珠凤冠。
值得说明的是,翟衣上面的图案很有讲究。
对襟本身就有完整的对称感,且在中国文化里本身就代表合称、合美的意思,而上面密布的左右对称且成双成对的锦鸡图案,则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里夫妻生活的和美、和乐。
20世纪初,传统的中式婚礼服还是长袍马褂和凤冠霞帔。
凤冠霞帔原属清代诰命夫人的规定着装,是权势和地位的象征,对普通平民百姓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因为其上布满了珠宝锦绣,容雍华美至极,表达了民间对权贵的仰慕,因而逐渐演变成豪门闰秀的婚礼服。
而普通人家之女成婚时,通常只能穿一身大红袄裙,外加大红盖头和绣花鞋,并用大红花轿抬进婆家门。
中式婚礼新人礼仪传统的中式婚礼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婚礼是一种庄重的仪式,是两个人走向幸福婚姻生活的重要仪式。
在中式婚礼中,新人的礼仪举止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而庄重的礼仪能够展现新人的敬意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本文将介绍中式婚礼中新人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
一、服饰礼仪在中式婚礼中,新娘通常穿着一袭红色的婚纱。
红色象征着喜庆和幸福,寓意着新娘的吉祥和好运。
而新郎则穿着传统的中式礼服,例如长衫或褂。
婚纱和礼服都要整洁美观,选用高质量的面料和饰品。
婚纱上一般会绣上一些吉祥图案,以增加喜庆的氛围。
在婚礼仪式中,新娘通常会戴着一对红色的头饰,如凤冠或鸾凤冠,这是传统礼俗中的常见元素。
除此之外,新娘手上还会佩戴一串金质的挂饰,如金镯或金链。
这些饰品都代表着幸福、财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入场礼仪在婚礼仪式中,新人的入场是整场婚礼的重要环节。
通常,新娘和新郎分别由自己的父亲引领,手牵手一同进场。
他们应该昂首挺胸,步履稳健地向前走,展现出自信和喜悦的神态。
在进场的同时,婚礼现场会播放婚礼进行曲或其他喜庆音乐,以增添喜庆的氛围。
同时,亲友及婚宴主持人会欢呼和鼓掌,表示对新人的祝福和喜悦。
新人在入场时不宜过于害羞和紧张,应以自信和轻松的态度来迎接这一特殊时刻。
三、敬茶礼仪敬茶礼仪是中式婚礼中的重要环节,代表着新人对双方父母的感恩和敬意。
在敬茶仪式中,新人要按照传统顺序依次给双方父母敬茶。
他们要行礼、双手持杯,并把茶杯奉到双方父母面前,然后接过对方递来的茶杯,轻轻品尝一口,象征着对父母的敬意和祝福。
在敬茶过程中,新人应该注重动作的规范和娴熟,以展现对传统礼俗的尊重。
同时,他们还可以在敬茶过程中向双方父母表达感激之情,表达对双方父母的敬爱之情。
四、餐桌礼仪在中式婚礼的宴席上,新人要注意餐桌礼仪的规范。
他们首先要坐在主桌的中央位置,新郎坐在新娘的右侧,象征着对新娘的保护和照顾。
同时,他们还要坐直,背挺直,展现出庄重和自信的形象。
传统之美中国传统婚礼传统之美——中国传统婚礼中国传统婚礼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历史底蕴。
这些传统婚礼仪式的举行,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婚俗的独特之处,也彰显了传统之美。
本文将会从结婚前的准备,到婚礼仪式及后续的习俗等多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中国传统婚礼所体现的传统之美。
一、婚前准备中国传统婚礼的准备工作通常由双方家长主导。
首先,双方家庭要进行婚姻的联姻,并确定结婚的具体事务。
然后,根据地域习俗,女方要从小到大的嫁妆进行准备,包括金银珠宝、红木家具、锦缎被褥等贵重物品。
男方则要准备聘礼,包括金银首饰、茶叶、糖果、烟酒等。
这些嫁妆和聘礼不仅是新婚生活的基础,也是婚姻联姻的象征。
婚前还要进行“过堂”仪式,这是女方最后一次回娘家,告别自己的父母。
女方家长会给女儿送去一些嫁妆和其他礼品,象征着祝福和离别。
这个仪式不仅让女方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呵护与宠爱,也让男方家庭感受到责任与担当。
二、婚礼仪式传统中国婚礼的仪式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书六礼”。
具体流程如下:1.纳采:男方家长带着聘礼正式向女方家庭求亲。
2.纳吉:男方家长将聘礼携带到女方家中,和女方家人共享答谢宴席。
3.问名:女方家长宣布女儿嫁予男方,正式答应婚事。
4.纳彩:男方家长向女方家庭赠送聘礼并交换礼物,表示双方正式联姻。
5.请期:男方家长向女方家庭派遣请帖,邀请他们参加婚礼。
6.纳财:女方家庭派遣财礼,作为回复和答谢。
7.接迎:男方亲友接迎女方回到男方家。
8.进门:女方踏入男方家门,正式开始新婚生活。
三、婚礼习俗除了以上仪式,中国传统婚礼还包含许多有趣的习俗。
比如,新娘出嫁前要进行盖头,用红色的绸巾遮盖住面部,象征着保留神秘和美好。
还有“拜堂”仪式,新娘和新郎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行三拜九叩,表达对父母双方的感恩和敬意。
在婚礼进行过程中,红色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此新娘的婚纱通常是红色的,代表幸福和美好。
另外,喜酒的仪式是传统婚礼的一大特色,男方会拿着大红盖子的酒壶,逐个敬酒给亲友,同时要说出吉祥的祝福语。
传统中式婚礼环节一览1、射轿帘:花轿停下后,新郎手执弓箭,分别向天、地、新娘空射三箭,取意举箭弓逢凶化吉。
这个古老的习俗据说可以驱除新娘身上的邪气,同时还有一层含义,就是要给新娘一个下马威,提醒她在成为新媳妇后要恪守妇道,做一个贤良淑德的好老婆。
2、跨火盆:新郎和新娘共同跨过了火盆,取意避邪,祈求今后的生活红红火火。
跨火盆的传统,相传是为了阻碍“跟尾鬼”跟踪,鬼魅怕火,无法跨过火盆,从此“一火两断”。
中式婚礼3、挑盖头:挑盖头这个仪式是我们最熟悉的洞房花烛夜第一要紧事情。
新郎要用秤杆挑下新娘头上的盖头,盖头揭下后,新郎要用手抚摸新娘的头发。
秤杆揭盖头取“称心如意”的意思,抚摸头发,则象征白头偕老。
4、踩瓦片:岁岁平安踩瓦片,代表过去如碎瓦一般,要重新开始一个新的生活,比喻“过去时光如瓦之碎”。
另外的意思就是,古时的人们重视男孩,踩碎瓦片的原始意义就是希望新娘不要“弄瓦”,也就是希望生男孩多。
5、交杯酒:用两个红线连结的酒杯喝交杯酒,婚礼上叫作“凤凰三点头”,“一点头”各饮一口,“二点头”夫将杯中酒全倒入妻杯,妻再将酒平分给夫,“三点头”夫妻交换杯子饮尽。
喝交杯酒象征此后夫妻联成一体,有相同的地位,婚后相亲相爱,百事和谐,同时还含有让新娘新郎同甘共苦的深意。
6、抛绣球:壮族抛绣球的习俗到了宋代,逐渐演变成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其盛况如日中天甚为时行。
今天抛绣球的形式变成西式婚礼抛花球的传统,寓意分享喜悦,传递快乐。
小两口贴士:中式传统婚礼基本流程1、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
2、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
3、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
4、中途颠轿:意在挡煞。
5、新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
6、三箭定乾坤: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未来的生活美满幸福。
7、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8、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中式婚礼仪式流程中式婚礼仪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仪式和特色。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式婚礼的流程。
一、迎亲仪式迎亲仪式是中式婚礼的第一个环节,通常在新娘家进行。
当新郎到达新娘家门口时,由新娘家的亲友迎接。
迎亲队伍会摆放花轿、彩旗和锣鼓,喜庆的气氛油然而生。
新娘家的亲友会以一系列的小游戏考验新郎的诚意和能力,同时也是为了让新郎增进与新娘家人的熟悉感。
二、拜堂仪式拜堂仪式是中式婚礼的重要环节,是新娘和新郎正式步入婚姻的仪式。
在拜堂仪式中,新娘和新郎会向天地、祖先和双方父母行三拜九叩礼。
这个环节象征着对传统的尊敬和对家族的感恩之情。
三、敬茶仪式敬茶仪式是中式婚礼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新娘与新郎向双方父母表达感恩之情的方式。
在敬茶仪式中,新娘和新郎会先向新郎父母敬茶,然后再向新娘父母敬茶。
这个环节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对长辈的尊重和孝顺。
四、交换戒指交换戒指是中式婚礼中象征着两人相爱并决定联结一生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新娘和新郎会互相戴上戒指,并发表誓言,表达对彼此的爱和承诺。
这个环节是整个婚礼仪式中最浪漫的一部分。
五、敬酒仪式敬酒仪式是中式婚礼中的一大亮点,也是庆祝婚礼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新娘和新郎会向双方亲友敬酒,以表达对来宾的感谢和祝福。
同时,亲友们也会祝福新娘和新郎,为他们的婚姻生活加油助威。
六、抛绣球抛绣球是中式婚礼中的传统习俗之一,通常在敬酒仪式之后进行。
在抛绣球环节中,新娘会将一个装有彩色丝线和小玩意的绣球扔向身边的单身女性亲友。
据说,抓到绣球的女性将来会有好运和姻缘。
七、团圆宴团圆宴是中式婚礼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所有亲友们共同庆祝的时刻。
在团圆宴中,新娘和新郎会与亲友们一起享受美食,喝彩酒,共同祝福他们的幸福婚姻。
同时,团圆宴也是亲友们互相交流感情的重要时刻。
中式婚礼仪式流程以其独特的传统和仪式感,成为了许多新人梦寐以求的婚礼形式。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中式婚礼的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传统婚俗的礼节有哪些_中国传统婚俗的典故婚礼,是人一生中的“终身大事”,伴随着这一重大的人生仪礼,便出现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婚俗文化。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婚俗的礼节,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中国传统婚俗的礼节一、迎娶出发:由男方携带六或十二件礼品,鸣炮出发前往女家,将至女家时再鸣炮,女家亦鸣炮回应,表示准备妥当。
迎宾::媒人先下车,其余的人接着下车,新郎由女家幼辈请出。
介绍:男方亲友依序入女家,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认识,先介绍男方给女家。
纳征:男方抬礼物进入女家,女方接受后并给予红包;将礼物陈列大厅,媒人将大小聘、金饰、礼单点交女方家长,女方亲友将礼物收好,并在神明桌上陈列供品。
奉甜茶:女方长辈请男方亲属依长幼入座,新郎居末。
准新娘由一好命妇人引导出堂,捧著甜茶向男方来宾敬茶。
压茶杯:片刻后新娘出堂收茶杯,男方亲友需以红包压茶杯。
喜宴戴戒指:在双方家长亲友的注视下,准新娘面向屋外坐在自家正厅中央(若招赘则面向内)的高椅上,低椅翘脚;戴戒指于中指(男左女右)。
准新郎将红包交给准新娘。
改称呼:媒人引导双方改换称呼。
祭祖:舅父点烛燃香,媒人在旁念吉祥语,随之由女方父母祭拜神明祖先,禀告婚事已定,祈求保佑。
回礼:女家对男方所送来的礼物和聘金接受一部份,并给男方回礼六或十二件。
订婚宴:订婚仪式完成后,女方备茶点开宴席来招待男方(座位男右女左),女方备鸡腿并附上红包一份给男方幼辈,男方除备压桌礼外并赠给所有帮忙的人红包答谢。
送客:宴毕,男方宾客起程回家,女方幼辈捧面桶给男方客人洗手,如在外面餐厅则免此礼,送客时不说再见二、回门按照我国婚俗习惯,结婚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
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
新娘家老人心里非常重视三天回门,因此新郎事先天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
礼品事先备齐,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有四件。
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
最完整的中式婚礼流程
一、拜堂
1.主人和列队步入拜堂,主人分别由家里长辈请出,迎接小主人和花仔,双方向主人鞠躬行礼申驳,拜登拜堂。
2.家里长辈带领双方新郎新娘向祖宗庙里叩礼三声,然后上供桌,拜
拜祖先,谢谢祖先,看守神位,拜佛祖,拜拜诸祖老爷,谢谢诸祖老爷,
然后上台拜请,祖上传下来的福禄寿喜,拜拜百余位老舅老妈,主人带头
拜佛叩礼,双方准新郎新娘贴膝跪拜,祝福两家,祈愿大家幸福美满,晚
辈们孝顺其先。
3.双方主人坐定,双方家里长辈鞠躬拜登,新郎新娘行礼望新家,请
客人筵上,招待宾客。
二、宴席
1.宴席正式开始,小主人、老爷爷、家里长辈出面,接受宾客的祝福,然后主人带头致辞,上供桌,祝福新郎新娘,相互赠礼,晚辈行礼祝愿新
人吉祥如意。
2.祝酒仪式,新郎新娘分别由主人带头举杯,宾客随后举杯,相互陪伴,祝福新人百年好合、子孙满堂,祝福新婚的夫妻健康幸福、甜蜜美满。
3.宴席上,新郎新娘分别向双方拜谢,客人礼节互动,以表对新郎新
娘的祝福和期望。
4.宴席圆满结束,新郎新娘也正式成为伴侣,新人伴侣在友人的陪伴中,一起乐开了花。
中国古代婚礼礼仪中国古代婚礼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严谨而庄重,注重细节和仪式感。
在古代,婚礼被视为一种庄严的仪式,是男女两家的重要关系的建立。
以下将介绍中国古代婚礼的一些常见礼仪。
一、婚姻的提亲在古代,婚姻多由父母或长辈安排。
当一家有意向与另一家联姻时,首先会派人前往对方家中提亲。
提亲时,通常由男方的长辈带领一些亲戚和朋友一同前往。
在正式提亲之前,男方的长辈会事先与女方的家长商谈好婚事,双方达成一致后,才会进行提亲仪式。
二、聘礼的交换提亲成功后,男方会派人送聘礼给女方家。
聘礼是男方向女方家庭表达诚意和尊重的一种方式。
聘礼的内容包括金银珠宝、衣裳、食品等各种贵重物品。
女方家庭收到聘礼后,会安排人员进行验收,以示礼节。
三、定亲的仪式定亲是婚礼筹备的重要环节。
在定亲仪式上,双方家长会正式宣布男女双方的婚事,并且将定婚书交给新人。
定亲仪式通常在男方家中举行,双方亲戚和朋友会参加这个仪式,以祝贺新婚的到来。
四、婚礼的筹备婚礼的筹备工作通常由女方家庭来负责。
在婚礼前,女方会选定一个吉日,通常选择农历的吉日进行婚礼。
在婚礼前的准备工作中,女方会制作婚床、婚车和一些婚庆用品。
同时,女方还要准备一些新衣服和嫁妆,以及一些应对新生活的用品。
五、迎亲的仪式在婚礼当天,新郎会带领一队迎亲队伍前往新娘家接新娘。
迎亲队伍通常由鼓手、锣手和一些喜庆的彩车组成。
当新娘到达新郎家门口时,新郎会亲自迎接新娘,然后双方一同进入新房。
六、交杯酒的仪式交杯酒是婚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象征着新人之间的爱情和誓言。
在交杯酒仪式中,新郎和新娘会交换酒杯,彼此喝下对方的酒。
这个仪式是新人向对方表达爱意和承诺的重要方式之一。
七、拜堂和敬茶的仪式拜堂是婚礼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新人向天地神灵祈求祝福和父母双亲致谢的仪式。
在拜堂仪式中,新人会先向天地神灵行礼,然后向双方父母行礼,接着向长辈和亲友行礼。
之后,新人会为双方父母敬茶,以表达对父母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最完整的传统中式婚礼流程传统中式婚礼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仪式,一般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
以下是最完整的传统中式婚礼流程,包括婚前、婚礼当天及婚后的一系列仪式。
婚前准备:1.提亲:男方家长或媒人向女方家长提出婚事,商定婚姻的相关事宜。
2.缔约:双方家长商定婚姻的细节,并通过签署合约或协议正式确定双方的婚姻关系。
3.准备嫁妆:女方家庭为女儿准备一些财物,如金银首饰、衣物、家具等,用作新娘嫁妆。
婚礼当天:1.门迎:新郎一行人在新房门口迎接新娘队伍,新郎手持红包,以示热情。
2.迎亲:新娘一行人从家中前往新郎家,由新郎的母亲或姐姐为新娘揭开红盖头,表示接纳。
3.岳父拜访:新郎家人拜访新娘家长,向女方家长行鞠躬礼,表示尊敬与感激。
4.迎宾接站:婚礼现场张贴喜庆字画,摆放鞭炮,迎接来宾的到来。
5.迎亲入座:新娘被引领至主席台坐下,新郎向新娘敬茶,表达对新娘的尊重和感激。
6.敬祖宗:新婚夫妻拜访祖宗牌位,祭拜祖先,向祖先祈求保佑和给予祝福。
7.敬茶:新人开始敬茶,先敬长辈,然后敬其他亲友。
长辈在接受茶礼时也会给予新人红包,祝福新婚夫妻。
8.合影交杯:新人手持两个蓝色酒杯,亲吻杯口,交杯饮酒,象征着两人白首偕老。
9.藏喜饼:在婚礼现场布置一个小型的迷宫,新娘在迷宫内找出藏有喜饼的盒子,并与新郎分享喜饼,象征着新娘能带来丰富的喜悦。
10.敬酒:新人向宾客敬酒,宾客接受酒杯后可给予新人红包作为回礼,同时祝福新人幸福美满。
11.宴席:婚宴正式开始,座上宾客进食,新人穿行宴席敬酒,与亲友欢聚一堂。
婚后仪式:1.新娘回家:新郎陪同新娘返回男方家庭,开始新婚生活。
2.挽花:新娘佩戴婚庆头饰和美丽的腕花,象征新婚幸福。
3.接新娘:新郎为新娘送上一束鲜花,同时帮新娘脱掉新婚头面和鞋子,表示两人从此共同生活。
4.迎亲夜宴:新人亲友围绕新婚夫妻举办夜宴,庆祝新婚生活的开始。
以上是最完整的传统中式婚礼流程,其中每一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中式婚礼习俗礼仪新人结婚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因此每个环节都应当做好。
接亲是婚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了解清晰相关的习俗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中式婚礼习俗,盼望对您有所关心,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传统礼仪【三书】根据中国传统的礼法,“三书”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具体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是:“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诞生年月日和姓名,预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进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
不选六是由于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则隐含不尽之意。
“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结婚接亲留意事项一、接亲时间不是越早越好当过伴娘的人肯定知道,婚礼当天要很早就起来预备,等着新郎率队来接亲。
那么接亲时间是越早越好吗?其实不是的。
1、依据婚礼吉时推算婚礼时间通常都是经过测算的吉时,依据婚礼当天的流程,接亲时间也就可以一步步推算出来了。
比方说,婚礼时间是17:28,接亲单程需要2个半小时,加上堵门、嬉戏、敬茶等时间,始终往前推算就可以知道几点必需动身了。
2、找人算出门进门吉时有些比较讲究的地方,会请人一并把女方出门和进男方家门的时间都算出来,依据算好的吉时来支配一天中的流程。
不管是哪种方法,都要尽量留足时间,避开特别状况。
二、哪些人不能接亲婚礼当天,新郎会带着一大帮人一起去接新娘。
各地风俗习惯不同,所以对接亲人员的讲究也不完全一样,有的要求是婚姻美满的夫妻,但也有地方说要未婚人士。
中式婚礼仪式流程婚礼大全一、婚礼准备1.确定婚期和地点:夫妻双方商议并确定婚礼的日期和地点。
2.婚宴筹备:选择一家婚宴酒店,预订宴会厅和菜单。
3.婚宴人数确定:根据双方亲友关系确定宴会人数,确定宾客名单。
4.婚车准备:选择一辆婚车,一般为豪华轿车或者豪华婚车。
5.布置婚房:将新房进行装饰和布置,选购婚庆用品和礼品。
二、婚礼仪式1.新郎接亲:新郎一行人携带彩礼,前往新娘家接亲。
新郎需准备红包,送亲戚朋友。
2.迎亲队伍:新郎家人、亲友和婚车队伍到达女方家门口,鞭炮齐鸣。
3.迎亲仪式:女方家长在门前迎接新郎,并询问新娘是否同意出嫁。
4.进门仪式:男方家人进入新娘家中,新郎匀纳子女、祝贺双方父母。
5.敬茶:新郎家人向女方长辈敬茶,表达敬意和祝福。
6.出阁:新郎与新娘一同出门,乘坐婚车,前往婚礼现场。
7.婚礼仪式:在婚礼现场,进行主婚人的宣读、乐曲演奏、誓言发表、交换戒指等环节,完整的展示了爱情和婚姻的意义。
8.敬茶:新娘和新郎向双方父母敬茶,表示感激和敬意。
9.祝福:婚宴过程中,新娘和新郎依次向宾客敬茶,接受他们的祝福。
10.敬酒:新郎新娘接受亲友的敬酒,表达对他们的感恩和祝福。
三、婚宴安排1.开场舞:新娘和新郎在婚宴开始前,进行一场开场舞,热情洋溢。
2.宾客就座:宾客按座次入席,开始享用美食。
3.整酒:婚宴开始,主办人招呼宾客,敬酒致辞,喜气洋溢。
4.亲友表演:亲友为新人表演节目,唱歌、舞蹈等。
5.新娘拾钱:新郎在婚宴上撒下红包,新娘和亲友一起争抢,代表将来家庭的财富。
有一种说法,抢到的红包越多,代表以后家庭的福气越多。
6.拜堂:新婚夫妇在婚宴上效仿西方婚礼的习俗,进行拜堂仪式。
7.剪彩:婚宴最后,新郎新娘手持剪刀,共同剪断一道彩带,象征门当户对,共同步入幸福的婚姻生活。
8.听新人致辞:新人在婚宴结束时发表感谢致辞,向亲友们表达感激之情。
中国婚礼的风俗古时对婚嫁风俗十分注重,繁复的六礼仪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及迎亲按全部都有特定的流程仪式,一丝不苟。
不过每个地方又会有些特别的传统风俗,下面接亲网小编就来带大家看看全国各地婚嫁习俗汇总。
一、北京婚礼习俗1.男女双方认可这门亲事后,先是“小定”礼,“小定”礼的多少由男方的财力决定。
在婚礼的日子选定之后,就是“大定”,“大定”除“龙凤帖”之外,以前男方还要送上衣料首饰、酒肉、面食和水果等四包礼物。
龙凤贴,就是很多地方所说的“生辰八字”或婚书。
用印有龙凤图案的红纸,写上姓名、门弟和生辰八字等,换贴后,就表示婚姻关系即成立。
2.新娘到达新郎门前后,新郎会手持弓箭,于新娘脚下虚晃三下,借以驱除邪妖,现在会用弓箭的除了中式婚礼,已经很少了。
之后新娘再跨过门前的火盆,才能进门。
3.新郎新娘进门后,向父母敬茶。
新人新房"坐帐",并一起吃"子孙饽饽"(也就是饺子)及长寿面,喝交杯酒等。
4.结婚后第三天,新郎陪伴新媳妇儿回门,叩拜岳父母。
二、上海婚礼习俗1.新娘出门前,都要先在娘家吃一碗以莲子、百合煮成的甜粥或者糖水,代表女家希望女儿出嫁后能过甜蜜无忧生活。
2.在送嫁的过程中,女家一位属全福之人(即父母双全,与丈夫和睦而有子女者)的女性长辈,或女司仪撑起红伞伴着新娘走,按以前的话是:保护新娘不受妖邪入侵。
3.新娘出门前要多带备一双全新的绣花鞋,待新娘登上轿子后,便要立即更换新鞋,表示新娘离家嫁作人妇,便不会带任何属于女家的东西到夫家,寓意将以后的生活交托于丈夫手上。
三、广东婚礼习俗1.定亲也会很隆重,婚礼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
广州的风俗是要送鸡(意味着有生气)、椰子(有爷有子,天伦之福)、礼饼(送给女方的亲戚),而且还要送礼金。
2.男方送聘礼叫“过大礼”,女方也需要“回礼”。
其中一些重要的礼品,尽量要亲自找来,比如:龙凤饼一对、唐饼数个(约八个)、龙凤烛一对、对联一幅及生果等。
中式婚礼仪式流程解析一、迎亲1.迎亲队伍集结:迎亲队伍通常由新郎家长带领,成员包括父母、亲友等。
2.迎亲队伍出发:迎亲队伍在丰盛的鞭炮声中出发,同时有婚车和轿子接载新郎到新娘家。
3.新人会面:新郎到达新娘家后,交换戒指并相互敬茶,表示双方家庭共同的喜悦。
二、吉日行礼1.拜堂:在吉日行礼的日子,双方家庭会在家中正厅举行拜堂仪式,见证新人的成婚。
2.祭拜祖先:新人会献上红烛、香等祭品,向先人们表示敬意并祈求祝福。
3.简单礼仪:在拜堂仪式中,新人会行三拜九叩礼,代表对双方父母以及天地的敬意和祝福。
4.交换酒杯:新人同时举起酒杯,交换并喝下对方的酒,象征着婚姻中的忠诚与相守。
三、酒席1.酒席开始:新人入席后,主持人会为新人敬酒,并进行酒干倒干的仪式。
2.敬长辈:新人会依次敬长辈,并向双方家庭表示谢意和敬意。
3.敬客人:新人敬客人,并接受客人的祝福和礼物,热烈气氛充溢。
4.宴席谢幕:酒席结束时,新人会向宾客道谢,表示对他们的支持和祝福。
四、见面仪式1.迎亲接新:新娘返回新郎家时,新郎会去接新娘下轿,并由新郎家长摘下新娘头上的红盖头。
2.成亲喜宴:见面之后,新郎家会为新娘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以示欢迎和喜庆。
五、洞房1.入洞房:新娘进入新房后,会有一群亲友为她敲锣打鼓,表示大喜之日。
2.过门洞房:新郎敲门进入新房,与新娘共同生活,象征着夫妻之间的归属和相守。
六、互动游戏1.横亘门框:新郎和新娘进入洞房门时,要面对门上横亘的门框,要经过互相协作才能顺利通过。
2.寓言游戏:新人会玩一些寓言游戏,象征着新婚生活中的相互依赖和团结。
3.客人红包:新人陪伴宾客玩一些小游戏,宾客将红包放在游戏中做为奖品,表示对新人的祝福。
七、双宿双飞1.早起拜堂:第二天清晨,新人会一起起床,穿上新衣,进行早起拜堂,祈求婚姻幸福美满。
2.赠送礼品:新娘家人会准备一些礼品送给新郎,以示对他们的感谢和祝福。
3.跟随新郎回家:新人一起回到新郎家,开始新的生活。
中国传统婚嫁习俗及禁忌_中国传统婚俗礼仪中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
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婚嫁习俗及禁忌,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中国传统婚嫁习俗一、说媒与提亲在中国古代,在民间子女到了适婚之龄,做父母的就得着手托媒牵线搭桥,为他们提亲择偶。
所以提亲是古代传统婚姻的第一步。
在古代,男女授受不亲,婚姻大事身不由己,“男不亲求,女不亲许”,悉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人成为缔结婚姻所不可缺少的中介。
古代时媒人有官媒、私媒两种,以私媒为多见,官媒是由地方政府设置的,私媒则有职业为媒与临时作媒之分,媒人几乎全由上了年纪的女性充当,所以民间俗称媒婆。
媒婆大多能说会道,善于左右逢源。
一些原本并不相配的婚事,经媒婆摇唇鼓舌、瞒天过海,居然得以说合成功。
于是求媒说亲者都不敢怠慢媒人,对媒人的招待都很周到和丰厚。
提媒过程,通常先由男家请媒人到自认为中意的女家攀亲,女方家长若无异议,便会应媒人所求,开具女儿出生的年月日时,俗称“开庚帖”,或称“开生庚”等。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婚姻自主尚未完全实现,旧俗遗风在某种程度上仍继续存在。
许多以自由恋爱结下情愫的青年男女,最后都得征求父母的意见。
二、合婚与六礼合婚是古代的婚嫁礼俗,男女双方的结合,除了三媒六礼之外,还要进行卜筮与合婚,生辰八字属相要匹配方可成婚。
古代的传统婚俗讲究“六礼’。
所谓的六礼,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按现今的语言来解释,纳彩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说媒”。
问名,即所谓的“讨八字”。
女方庚帖由媒人带回男家,进行“合婚”,这相当于“六礼”的“问名”,合婚主要是对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进行“合算”,看是否相合,有无相冲。
八字相合与否,主要根据五行和生肖,以及生辰八字。
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失传。
现在,所谓“合婚”对大多数青年来说已很陌生,有些青年男女相恋之后,其父母会在暗中为他们合对八字,对婚姻的成败一般不起制约作用。
传统文化婚礼仪程一、婚前准备1.家族商议在婚礼前,双方家族商议婚事,确定婚期和婚礼形式。
一般是在农历的良辰吉日进行,以避免不利于新婚生活的日子。
2.纳彩纳彩是男家把一些礼品送给女家作为聘礼。
聘礼的内容包括金银首饰、礼盒、布匹等等。
3.订婚在纳彩后,男方家族代表会给女方家族捧上订婚礼金,正式确定婚约。
二、婚礼当天1.迎亲队伍准备男方家族会准备一辆大红花轿,并有男方亲友和乐队组成迎亲队伍,前往女方家迎接新娘。
2.迎亲仪式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家门前,女方家的家长会在门外摆放丰盛的拜堂礼金,并请新郎踏入门槛,之后进行拜堂仪式。
3.拜堂仪式拜堂是婚礼仪式中的重要环节,男女双方需要在家里的神龛前向神明与长辈拜过后,才能进入正式的婚宴。
4.过大门男方家族的年长者会在新娘入座后,给新郎接过头纱,为新娘戴上新郎家的头环,然后领新娘进入新家。
在进入新房前,新娘还需要踩过一道门槛,象征新娘进入新家。
5.宴请宾客新婚夫妇进入新家后,家族和亲友会在新家举办宴会,宴会上会有丰盛的酒席和喜庆的节目表演。
6.敬茶仪式敬茶仪式是婚礼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之一,新娘会向新郎的长辈敬茶,表示对新郎家族的尊敬和感谢。
7.披袭披袭是指新婚夫妇换上新衣,得到新家里人的认可,正式成为新家子女。
三、婚后习俗1.过火抱银过火抱银是指新娘回娘家探亲时,会抱着一把火,象征着新娘离开娘家进入新家的戒备,火会被新郎家人用银灘熄灭。
2.三朝回门一般在结婚后的3天、5天、7天之后,新郎会带着新娘回娘家拜访,表示新娘对亲人的思念和尊重。
3.新婚三宝新婚后三天的早晨,新娘要起床磨米,磨出的米粉象征着新婚生活的美好。
然后,新郎会带着新娘一起去磨碎红肉、磨砂糖,这三项活动统称为“新婚三宝”。
4.新婚之夜习俗新郎竹棒敲门、新娘踩肚子、摸脸和房内亲情游戏等习俗,象征着新婚夫妇的幸福和欢乐。
传统文化婚礼仪程展现出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和习俗,通过庄重的仪式和动人的场景来表达新婚夫妇对彼此的祝福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中式婚礼仪式基本流程整理一、迎亲娶娘1.迎亲:新郎家庭在新娘到来前做好接待准备,迎接新娘的到来。
迎亲车队在新娘到达时欢迎和庆贺。
2.迎亲门:新娘入门前,由宾客挑一位婚姻美满的妇人,以红布掩盖新娘的容貌,称为“控花阿姨”。
3.锁门:新娘到达新郎家门口,在门外由新郎的亲戚好友出谋划策,唱吉祥歌曲,让新娘回答谜语。
4.见面:新娘入门后,由新郎迎接,共同进入洞房,将红巾翻开,新娘露面,而后双方拜天地、拜父母。
二、拜堂1.步入大厅:双方宾客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齐步走入大厅的拜堂地点。
2.挽红线:新娘端坐在红椅上,由新郎敬献红茶,代表对新娘的尊敬,然后新郎将红线挂到新娘身上。
3.合家拜堂:新郎新娘拜堂,首先拜天地,然后向双方父母行拜。
待父母恭敬地接过新娘手中的儿媳礼,宣布成亲。
4.回门饯行:新郎新娘辞别父母,由新郎父母送出。
宾客们在门外为他们送行,亦有人用炮竹庆贺。
三、敬茶1.敬天地:新郎新娘回到洞房后,向供在案上的天地神位行拜,祈求神灵保佑婚姻幸福。
2.敬父母:新郎新娘给双方父母敬茶,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对新生活的期望。
3.敬亲友:对亲友长辈逐一敬茶,以表示对他们的敬意和感谢。
四、酒宴1.新人入座:新郎新娘进入宴席,按照传统约定的次序入座。
2.开场白:主持人宣布宴会正式开始,致辞祝愿新人幸福,庆祝双方的联姻。
3.敬酒:亲友们逐一上台敬酒,祝贺新人,并表达自己对新人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4.欢歌舞:宴会进行中,亲友们表演歌舞节目,以增加喜庆的氛围。
5.提亲锁门:宴会结束前,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宾客用红绸带绑住门把手,新郎新娘必须通过猜谜语等方式方可开门。
6.闹洞房:宴会结束后,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宾客们会以开心调皮的方式参与,加强亲朋之间的友情。
五、送亲出门1.撒钱:新郎新娘出门前,由儿女们撒钱表示送亲的吉庆。
2.车队:一辆或多辆婚车跟随从新郎新娘洞房出发,途中设有结婚车队,庆祝新娘嫁进新家。
六、洞房1.过门洞房:新郎新娘到达新家,进洞房之前要踩过门槛,通过这一仪式表示进入新家庭。
中国传统婚礼风俗礼仪的流程中国传统婚礼风俗礼仪的流程1.食汤圆: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
2.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
3.拜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4.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5.礼车:竹匾可臵于礼车后盖。
6.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臵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
(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7.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8.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
9.燃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
10.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
11.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12.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
13.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
14.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
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
(进洞房要选订时辰)15.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
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16.燃鞭炮,赴喜宴:礼车离开洞房,燃放鞭炮。
17.进入宾馆休息室(蜜月套房),好友来看新娘。
18.18:30结婚典礼开始(奏乐)来宾入席主持人入席介绍人入席证婚人入席男女宾相引新郎新娘缓步进场、入席(奏乐)。
传统中式婚礼礼仪习俗
中国传统婚礼是华夏文化的重要部分。
传统中式婚礼非常简单,步骤繁多,需要预备的东西也特殊多。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传统中式婚礼礼仪习俗,盼望对您有所关心,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传统中式婚礼的习俗
我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总以大红色烘托着洋溢喜庆热闹的气氛。
吉利和祝愿、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
几乎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思想。
新郎和新娘假如根据传统的中式婚礼来进行结婚仪式,肯定要穿传统的中式服装。
新郎长袍马褂,新娘绣衣绣裤,做足了秀,才有味道,才能真实体会出中式婚礼繁复中蕴涵的哲理。
婚礼当日,先祭祖。
新郎在迎娶新娘前要先拜祖先,然后在和媒人、傧相等6人或12人一同随轿前往新娘家。
途中要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此时,新娘在家要先食“姐妹桌”表示自己依依不舍告辞少女时代。
新郎到,新娘要先拜神明、拜祖先、叩别父母、接受新郎鲜花。
选定吉时和新郎一起离开娘家。
此时由“年高多福”的好命人挽扶上轿。
娘家人要放鞭炮、关门,起轿后,娘家人将一碗水泼在地上,表示新娘有了自己的家,不会被新郎休回。
新娘要在轿上哭几声,表示对父母的恋恋不舍之情....迎娶的队伍一竹笠为先,青竹连根带叶,竹端系猪肉一片,以防邪伸白虎.....花轿到新郎家后,停在门前,由男方家的童子端茶迎轿。
新娘由全合人
儿扶下轿过火盆、踩瓦片、敬公婆茶。
男方家的长辈将新娘介绍给家中人。
新郎新娘踏上红毯进堂。
双双拜天地、行交拜礼、入洞房。
新郎为新娘接头帕、点花烛、饮合欢酒。
凤冠霞帔是钟情于古装婚纱的新娘不行错过的,华丽的装饰,喜庆的颜色,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新娘风格。
当新郎身穿长衫马褂,簪花挂红,手扶花轿而行。
而新娘身穿绣花裙褂,头顶凤冠霞帔,上面盖着一块红方巾。
坐在缓缓前行的八抬大轿中,听着鼓乐喧天的乐曲,看着外面驻足观望的人群,让新娘感觉到像置身于梦境一般,立刻感到脸上一圈红晕泛起,心里甜丝丝的,似乎自己就是那月亮中古典而漂亮的嫦娥,享受着甜美的幸福。
婚礼的禁忌事项
1. 生花易于枯萎,故婚事讳之,只有连招花和石榴不禁。
由于前者的红色花瓣开自叶心,其状可以意喻闰女出嫁,诚等丈夫,后者则意谕多子多孙。
2. 新妇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3. 安床后到新婚前夜,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同睡在新床上。
否则俗谓〝困空铺,不死尪,亦死某″认为是凶兆。
4.结婚当天, 新娘出门时, 姑嫂均要回避, 不能相送. 由于姑跟孤同音, 而嫂跟扫同音, 都不吉利。
5. 成亲之日,新娘离开娘家时,大家要哭得越快越好,〝哭发
哭发,不哭不发″不哭的话反而禁忌。
6. 婚后三日,新人回门,须在当天日落以前赶回夫家,不能留宿。
万一有特别缘由无法回家,夫妻也要分开睡,以免新娘子蜜月里的血光,冲撞了娘家人使娘家倒霉。
7. 迎娶途中,若花轿和花轿相逢,叫做〝喜冲喜″,会带来不祥。
解决的方法是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是双方媒人各以预备的花交换,这叫做换花。
8.孕妇及带孝者都不能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更不能触遇到新人的衣物及新居全部的物品。
9. 新郎到女家接新娘时,新娘可能离开娘家或在过度兴奋下喜极而泣,这也甚为普遍而不成问题(甚至是好事,留下“水头”旺女家)。
但过门至男家后就不能流泪。
10. 新娘于结婚吉日忌穿“旧鞋”。
全部的婚纱鞋、绣花鞋及晚装鞋等应全是新的。
若恐防新鞋硬而不舒适,宜较优质的软皮,尺寸不妨预松少许及加上厚垫,亦不宜穿着过高的高跟鞋。
11. 新娘子要当心, 不要踏到新郎鞋, 会有羞夫之意。
12.新娘进男家门时, 忌脚踏门槛, 应要跨过去。
13. 若是“爬头”结婚的新人,即新郎兄长,新人须在未婚兄长裤裆下穿过,以示“得罪了”,才可出门。
若被“爬头”的是姐姐,由于某些人会觉得在女性裙下穿过会“不发达”,故会改为送一条裙子给未婚姐姐,俗称“大姨裙”。
未婚兄姐不行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应临时回避至位置较高的地方,如到上一层楼。
14. 当新娘步入男家时,翁姑二人不宜朝着大门看新娘进门,而应稍作回避,以防相冲。
传统中式婚礼习俗——三书
根据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
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
“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传统中式婚礼习俗——六礼
是指由求亲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
分别为:
“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诞生年月日和姓名,预备合婚的仪式;
“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
“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进行订婚大礼;
“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由于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隐含不尽之意;
“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传统中式婚礼礼仪习俗。